RAMS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安全系统性(RAMS)

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安全系统性(RAMS)

1目的为确保产品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以下简称RAMS ), 建立执行可靠性分析的典型方法,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保证顾客满意,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集团产品的设计、开发、试验、使用全过程RAMS的策划和控制。

3定义RAMS: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R―― Reliability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的概率度量亦称可靠度。

A―― Availability有效性:是指产品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令人满意地发挥功能的概率。

M ------ Mai ntain ability 可维护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维修性的概率度量亦称维修度。

S―― Safety安全性:是指保证产品能够可靠地完成其规定功能,同时保证操作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FME(C)A : Failure Mode and Effect(Criticality)Analysis 故障模式和影响(危险)分析。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可修复产品(部件)的连续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

MTTR平均修复时间:指检修员修理和测试机组,使之恢复到正常服务中的平均故障维修时间。

数据库: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

4职责4.1销售公司负责获取顾客RAMS要求并传递至相关部门;组织对顾客进行产品正确使用和维护的培训;负责产品交付后RAMS数据的收集和反馈。

4.2技术研究院各技术职能部门负责确定RAMS目标,确定对所用元器件、材料、工艺的可靠性要求,进行可靠性分配和预测,负责建立RAMS数据库。

4.3工程技术部负责确定能保证实现设计可靠性的工艺方法。

4.4采购部负责将相关资料和外包(外协)配件的RAMS要求传递给供方,并督促供方实现这些要求。

4.5制造部负责严格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组织生产。

RAMS管理程序

RAMS管理程序

划并实施,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ຫໍສະໝຸດ 4.8.2 负责产品交付中的防护。
4.9 办公室负责 RAMS 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
5 过程乌龟图
使用资源 1、计算机/网路资源 2、传 真机 3、资料库及相关文献 4、打印机等
由谁进行: 过程所有者:技术部(经理、RAMS 工程师、设计工程师) 过程协助者: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顾客代表;营销部;采购部;质管 部;生产部;办公室
项目组 RAMS 专题会讨论评审同意,经管理者代表批
准后实施。
6.1.4 项目组 RAMS 专题会由项目负责人主持,RAMS
工程师和项目组相关人员共同参加。必要时邀请顾客
RAMS 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实施日期 页码
5 / 10
工作流程 A
建立危害记 录 制定 RAMS 工作 计划
实施 RAMS 设计 B
FRACAS(Failure Report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 System):故障报告、分析 及纠正措施系统。
LRU(在线修可更换单元):指列车在线/近线路(包括折返列检)维修时可由一个维修人 员直接从列车上装、拆的可更换元件。这个工艺不需要拆卸其它单元(除了自己的安装部件 或盖子等特殊设计,例如:继电器、接触器和缓冲器)。LRU 是可替换的最小单元。
RAMS 信息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功能、性能要求、与其它产品的相互关系和接
RAMS 目标 《 RAMS 工 作策划表》
口;
●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如产品标准、行业安全 政策等;
●产品工作的环境条件、地理条件、以及产品的运行
策略;
●产品维护条件、后勤保障条件、维护策略(如维护

ramslcc控制程序

ramslcc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RIQ/SRIG- 06-018-2010RAMS/LCC 控制程序版本:00RAMS/LCC控制程序1目的与适用范围1.1 为规范产品的RAMS/LCC实施步骤和控制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1.2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轨道车辆产品RAMS/LCC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Q/SRIG-06-001-2010《经营管理手册》GB/T21562《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idt EN 50 126)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9001:2008)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3 术语3.1 RAMS:指(铁路)产品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3.2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3 可用性:可修复产品在某一特定瞬间维持其功能的概率,或在某一期间内维持其功能的时间比率。

可用性是产品可靠性、可维护性的综合指标。

3.4 可维护性: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手段实施维修时,为保持产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或为修复产品故障、缺陷,使之恢复执行功能状态的能力。

3.5 安全性:保证行车和人身以及设备安全的能力,以在给定时刻系统维持安全功能完善的概率指标。

3.6 LCC:是指生命周期成本。

3.7 其它术语:本程序中标准术语采用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5)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铁路行业的术语和定义采用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附录5的内容。

4 管理职责4.1 发展计划部负责RAMS归口管理。

4.2财务部负责公司成本核算的归口管理及汇总。

Q/SRIG- 06-018-20104.3 事业部负责识别顾客RAMS要求,负责产品的RAMS相关的试验及数据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分析报告。

负责LCC成本的分析。

4.4 市场部负责收集产品运用阶段的RAMS的数据资料。

RAMS管理程序

RAMS管理程序

企业标准管理程序发布1.前言基于顾客、产品与自身发展要求,根据本公司的企业特征和产品特点,提出了轨道交通产品的的实施手册。

2 定义2.1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的英文缩写。

2.2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或保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2.3 可用性()在要求的外部条件得到保证的前提条件下,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刻或规定区间内,处于可执行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

2.4 可维护性()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规定的程序和资源进行维护时,对于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区间内,能完成指定的实际维护工作的能力。

2.5 安全性()免除不可接受的风险影响的特性。

3 职责3.1 研发部职责a)评估和制定产品指标;b)按要求进行分析与设计;c)产品试验方案制定;d)在产品的研制和使用阶段,进行产品评估与验证,进行产品可靠性增长管理;e)负责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f)负责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疑难故障分析和制定纠正、预防措施;g)进行数据的收集。

3.2 制造部职责a)负责配合制作相关的样品、产品等;b)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故障组织解决,当原因不明确时,提交质管部进行故障分析和解决;c)制造过程数据收集。

3.3 质管部职责a)对各部门提交的故障信息进行规范性审查,组织落实疑难问题的分析,跟踪重大故障的闭环解决;b)负责产品相关的检验、测试、试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报告;c)定期进行故障汇总、统计与分析;d)组织进行阶段性评审。

3.4 采购部职责a)参与各供应商要求的制定;b)向各产品供应商发布要求;供应商产品跟踪管理与符合性确认;c)供应商管理和评价。

3.5 业务部职责a)收集产品应用环境和应用条件的信息;b)了解需方对的需求;c)用户关于的问题反馈;d)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故障情况、数据收集。

3.6 工程部职责a)负责安装、维护过程数据的收集;3.7 内外部之间的沟通a)各部门之间以5530-03《内部联络单》进行沟通;b)当需要与客户沟通时,由业务部负责与客户进行各方面的沟通,形式包括单不局限于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沟通时形成的相关记录应予以保留。

过程清单、过程关系图、过程分析图

过程清单、过程关系图、过程分析图

图一: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图二: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分析图
图三:项目管理过程分析图
图四:采购控制过程分析
图五: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分析图
C5:项目管理
/
8.1.3
项目管理控制程序◆
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程序
合同项目经理
研发项目经理
项目文件完整率(合同)。
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客户提出的不合格项不超过销售收入的0.2%。(合同)。
项目关键里程碑偏差率(合同)。
责任事故率(合同)。
开发进度偏差率。
计划成本偏差率。
C6:顾客反馈
/
9.1.2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
C4.2: 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管理
8.5.1.2
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安全质量部经理等
项目报文件正确率
C4.3:产品防护管理
8.5.4
产品包装运输管理通用规范
库房管理制度
计划采购部经理
/
C4.4:产品交付及交付后活动
8.5.5
供货管理指南
调试与顾客服务控制程序
技术部经理
异常解决及时率
技术服务顾客满意度
S4.2: 采购产品的验证
8.4.2.1/8.4.2.2
原材料检验或验证和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安全质量部经理
/
S4.3:过程外包或者转移管理
8.1.1
过程外包/转移控制程序
计划采购部经理
/
S5:监测和测量设备管理
/
7.1.5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安全质量部经理
/
S6:配置管理
/
8.1.4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安全质量部经理

RAMS管理程序

RAMS管理程序

页码 1 / 61 目的为确保产品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以下简称RAMS),建立执行可靠性分析的典型方法,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保证顾客满意,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铁路产品在设计、制造、试验和产品运行过程中RAMS的策划、预测、分析、评估和数据收集。

3 定义RAMS: 铁路设施——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Reliability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的概率度量亦称可靠度。

Availability有效性:是指产品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令人满意地发挥功能的概率。

Maintainability可维护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维修性的概率度量亦称维修度。

Safety安全性:是指保证产品能够可靠地完成其规定功能,同时保证操作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可修复产品(部件)的连续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

MTTR指检修员修理和测试机组,使之恢复到正常服务中的平均故障维修时间。

4 职责4.1 市场部负责获取顾客RAMS要求并传递至相关部门;组织对顾客进行产品正确使用和维护的培训;负责产品交付后RAMS数据的收集和反馈。

4.2 技术部负责确定RAMS目标,确定对所用元器件、材料、工艺的可靠性要求,进行可靠性分配和预测;负责建立RAMS数据库。

4.3技术部负责确定能保证实现设计可靠性的工艺方法。

4.4 采购部负责将相关资料和外包(外协)配件的RAMS要求传递给供方,并督促供方实现这些要求。

4.5生产制造部(包括生产车间)负责严格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组织生产,制定工装设备、计量测试设备的维修计划并实施,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4.6 质量管理部对产品及其零部件进行可靠性试验并提出试验报告。

页码 2 / 64.7 生产制造部负责产品交付中的防护。

4.8 综合管理部负责RAMS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产品和服务要求管理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满足顾客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保持与顾客沟通,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评审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确保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投标过程、合同订单过程、项目执行过程、新产品开发或其他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管理过程,以及与顾客保持有效沟通的控制。

3、发布范围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轨道车辆空调事业部、测试中心。

4、职责4.1运营部:4.1.1向项目可行性评估小组反馈产品和服务要求。

4.1.2负责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的归口管理。

负责与顾客的沟通,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识别、订单要求评审、合同签订。

4.2资材部:负责所需采购物资和设备设施的供应能力的评审。

4.3设计部:4.3.1负责产品特殊要求设计满足能力的评审;4.3.2负责新产品开发的提出。

4.4质保部:负责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和监视测量能力的评审。

4.5制造部:负责产品和服务提供、交货期保证能力的评审。

4.6财务部: 负责资金能力保证。

4.7项目可行性评估小组(下文简称项目组):4.7.1负责对产品和服务要求进行需求研读、识别、确认、评审。

4.7.2负责配合项目之需求与调度,资料的提供,参与可行性评估针对自身所负责之项目功能对客户之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或疑虑,以利有效确认客户需求及风险识别。

4.7.3适当时,包括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

4.7.4视产品和服务要求的复杂程度确定项目组成员,可包括:轨道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及各部门。

5、作业程序5.1项目团队的建立5.1.1 公司根据既往的经验(产品开发、投标、项目管理等),确定与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能力要求,在此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建立“需求管理的多功能团队”。

5.1.2 根据不同的来源,该多功能团队的主持人员应当是:项目的负责人、投标团队的负责人、产品开发负责人或销售负责人。

5.1.3 该多功能团队还可以邀请外部客户组成。

5.1.4 如有外部客户,无论多功能团队是否有外部客户参与,都应指定与外部客户沟通的人员。

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RAMS)定义解释

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RAMS)定义解释张屹2015年3月1日1引言“RAMS是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维修性(Maintainability)和安全性(Safety)这四个英文字母的首字母的缩写。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用性:产品在任意随机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程度。

可维修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安全性:产品所具有的不导致人员伤亡、系统损坏、重大财产损失、不危害员工健康与环境的能力。

”以上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RAMS概念。

为了使概念理解简单并且清晰一致,本文用公式和图形方式,从产品功能出发给出RAMS概念的形式化解释,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2产品功能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根本上是对产品功能的需求。

产品功能的模型如下图所示,x y图1 功能的数学模型人们当然期望产品功能——这个y=f(x)是恒定的,不随外部环境和时间等条件变化,但这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因此有了对产品性能的要求。

下文的RAMS即属于产品性能的范畴。

3 RAMS 概念解释 3.1 R AM图2 RAM 状态图由图2可见产品使用中只能处于两个状态:1. y =f (x )的状态,这是人们所期望的,称为正常状态,2. y ≠f (x )的状态,这是人们所不期望的,称为故障状态。

处于正常状态时,如果产品发生失效,则会进入故障状态; 处于故障状态时,如果产品得到恢复,则会进入正常状态。

产品的RAM (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即与这两个状态有关。

假设外部条件一致并恒定的情况下: 可靠性即是产品处于正常状态的能力;可用性即是产品处于正常状态占产品整个使用周期的比例; 可维护性即是产品从回到正常状态的能力;其中“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使用“持续时间”把它指标化,即“持续时间”就是“能力”。

(CAMELLIA)RAMS控制程序

(CAMELLIA)RAMS控制程序介绍本文档旨在说明(CAMELLIA)RAMS控制程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该程序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的方法来管理和监控(CAMELLIA)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

功能(CAMELLIA)RAMS控制程序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可靠性管理:该程序可帮助用户监测(CAMELLIA)系统的可靠性情况并提供相应的统计数据和报告。

用户可以了解到系统的故障率、可靠度指标和可用性指标等。

可靠性管理:该程序可帮助用户监测(CAMELLIA)系统的可靠性情况并提供相应的统计数据和报告。

用户可以了解到系统的故障率、可靠度指标和可用性指标等。

2. 可用性管理:程序可对(CAMELLIA)系统的可用性进行定期监控,并记录系统的可用时间和不可用时间。

用户可以根据此数据评估系统的可用性水平,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用性管理:程序可对(CAMELLIA)系统的可用性进行定期监控,并记录系统的可用时间和不可用时间。

用户可以根据此数据评估系统的可用性水平,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可维护性管理:程序可追踪和记录(CAMELLIA)系统的维护工作,包括计划维护和应急维护。

用户可以根据维护记录进行维护工作的安排和评估。

可维护性管理:程序可追踪和记录(CAMELLIA)系统的维护工作,包括计划维护和应急维护。

用户可以根据维护记录进行维护工作的安排和评估。

4. 安全性管理:程序可监控(CAMELLIA)系统的安全性,并记录安全事件和漏洞。

用户可以根据记录的数据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安全性管理:程序可监控(CAMELLIA)系统的安全性,并记录安全事件和漏洞。

用户可以根据记录的数据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使用方法安装步骤2. 打开安装包,按照提示完成安装过程。

3. 安装完成后,将程序图标添加到桌面或开始菜单,以便方便启动程序。

配置设置在首次运行程序之前,需要进行以下配置设置:1. 打开程序,进入配置页面。

(ORCHID)RAMS控制程序

(ORCHID)RAMS控制程序简介(ORCHID)RAMS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管理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参数的软件程序。

该控制程序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帮助组织监控和评估其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功能以下是(ORCHID)RAMS控制程序的一些主要功能:1. 数据收集和监控控制程序可以收集和监控关键数据,包括设备的故障率、可用性、平均修复时间和安全性参数。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组织可以及时了解系统或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2. 报表生成和分析控制程序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以便对系统或设备的RAMS参数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些报表可以帮助组织快速了解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水平,并识别任何潜在的问题或风险。

3. 预测和优化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预测未来的RAMS参数,并提供优化建议。

这有助于组织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和资源分配,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4. 安全管理控制程序还包含一些安全管理功能,包括故障排除、警报通知和事件日志记录。

通过这些功能,组织可以及时响应任何系统或设备的故障和安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优势(ORCHID)RAMS控制程序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简单易用:控制程序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和简单的操作流程,无需复杂的培训即可上手使用。

- 数据准确性: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控制程序能够提供准确的RAMS参数信息,支持精确的分析和决策。

- 预测能力:控制程序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预测,能够帮助组织预测未来的RAMS参数,提供有效的优化建议。

- 安全管理:控制程序包含安全管理功能,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系统或设备的故障和安全问题。

总结(ORCHID)RAMS控制程序是一款简单而实用的软件,用于管理和评估系统或设备的RAMS参数。

它提供了数据收集、报表生成、预测和优化等功能,帮助组织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使用该控制程序,组织可以及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curred by:目录1.0目的PURPOSE (3)2.0范围SCOPE (3)3.0定义DEFINITION (3)4.0职责和权限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3)5.0程序PROCEDURE (4)6.0 Flow chart流程图 (7)7.0Reference 相关文件 (7)8.0 Records记录 (7)1.0目的PURPOSE明确RAMS工作任务、职责和方法,确保产品能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满足RAMS要求。

2.0范围SCOPE仅适用于IRIS认证范围内的产品3.0定义DEFINITION3.1. 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的统称。

3.2.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区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3.3. 可用性在要求的外部资源得到保证的前提条件下,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刻或时间区间内,处于可执行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

3.4. 可维护性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规定的程序和资源进行维护时,对于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区间内,能完成指定的实际维护工作的能力。

3.5. 安全性免除不可接受的风险影响的特性。

3.6. 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的初始概念阶段一直到产品停用和处置的整个阶段。

3.7. 故障Failure是指因产品功能不能实现而需要运营或维护人员维修或恢复运作的情形,包括所有虚警报或指示错误,均需列为故障。

It is the state that 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person is needed to repair or restore operations due to product can’t realize function. All false alerts and wrong indications shall be seen as failures.3.8. FTA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3.9. FMECA故障模式、后果及危害度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4.0职责和权限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4.1. 事业部负责:1) 获取、组织评审并确定RAMS要求2) 组织产品小组,对RAMS进行计划和管理3) 建立或RAMS规格4) 建立RAM模型、RAM要求分配5) 组织进行设计有关的FMECA、FTA6) 进行RAMS设计,并完善RAMS有关的设计资料7) 对RAMS性能进行预计、分析和报告8) 组织RAMS性能测试和验证9) 进行RAMS改善4.2. 工艺负责生产过程设计以及过程FMECA4.3. QA负责汇总所有故障信息,确保采取纠正措施5.0程序PROCEDURE5.1. RAMS要求的识别5.1.1. 在与顾客达成供货协议之前,应尽可能全面识别产品的RAMS要求。

5.1.2. 如果是顾客设计的产品,则由项目经理与顾客联系,获取产品图纸和产品规格等信息,以供评审。

5.1.3. 如果是由本公司负责设计的产品,则由事业部与顾客联系,获取产品有关的要求(如产品技术协议文本),以识别RAMS所需的有关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功能、性能要求、与其它产品的相互关系和接口–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如产品标准、行业安全政策等–产品运行的环境条件(如高温、高腐蚀、水下)、地理条件(如风沙、地震、多雨雪、寒冷等)、以及产品的运行策略(如每天运行小时数、每年运行天数)–产品维护条件、后勤保障条件、维护策略(如维护周期等)–RAMS要求,包括:1) 定量要求(如采用的RAMS目标指标、计算方法)2) 定性要求(RAMS管理要求、模块化设计、冗余设计、数据收集、材料选择等)3) RAMS要求的验证方法和接受准则、安全论证等要求5.2. RAMS要求的评审和确定5.2.1. 在识别RAMS要求后,事业部应依照新品开发流程组织对RAMS要求进行评审:–充分利用以前类似或相关产品的RAMS信息(如RAMS要求和实际RAMS方面的绩效)来评审–进行RAMS的初始分析(如特殊应用条件等各种最不利情况对RAMS的影响分析、RAMS 风险分析)–RAMS要求的可行性分析–对有关要求(如协议、合同、产品规格或产品标准等)逐条进行评价,并与顾客进行沟通和协商,澄清合同或者协议中的每一项要求5.2.2. 评审后,应将确定的RAMS要求纳入产品规格中。

如果是顾客负责设计,则应要求顾客提供产品规格。

如由本公司负责设计,则事业部应建立产品规格。

本公司建立的产品规格应尽量得到顾客书面批准。

5.3. RAMS计划和管理5.3.1. 在着手开始产品开发之前,如在产品的策划论证阶段(本公司设计开发时)或者在产品要求的评审阶段(顾客负责设计时),由事业部组织建立产品小组,至少包括来自于QA、PE、生产等部门的成员。

5.3.2. 小组应建立产品的RAMS工作计划,对产品在设计开发直到通过验收这一过程中的RAMS工作(如RAMS测试、数据收集、评审、分析和论证、改进等)、时间和责任人等做出安排。

5.3.3. RAMS工作计划也可以包括在产品设计开发的时间表中,而且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5.4. RAMS要求的实现5.4.1. RAMS实现原则当由本公司负责产品过程设计时,在设计过程中,事业部应充分利用RAMS有关的设计准则,如模块化、通用性、互换性、冗余设计、机内测试(BIT)系统设计等,并综合考虑与新技术、新工艺以及LCC(详见《LCC管理程序》)之间的平衡。

如公司不含产品设计可不考虑6.4.2.;6.4.3;6,4,5要求5.4.2. RAM模型根据RAMS要求,建立相应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用性数学模型(可靠性模型还要求建立可靠性框图),以便进行RAM性能预计和分析。

可维护性模型还应考虑所确定的产品维护策略。

5.4.3. RAM分配根据RAM模型,进行RAM分配。

RAM分配情况可能会在RAM性能的预计或分析过程中进行调整。

可维护性分配还应考虑所确定的产品维护策略。

5.4.4. FMECA进行FMECA,以尽可能全面识别潜在的RAMS方面的故障,并制定改进计划。

FMECA结果应提交设计评审。

5.4.5. FTA对于FMECA的风险等级为R1和R2的故障,或顾客指定分析的故障,必须依照IEC 61025进行FTA。

FTA结果应提交设计评审。

5.4.6.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还应产生以下资料并提交设计评审:–RAMS关键件清单(包括关键件名称或描述、料号、供应商、型号、RAMS影响分类、单元产品使用数量等),源来自于FMECA–隐患清单(列入影响安全性的故障),直接来自于FMECA–关键件安全性符合表(产品被顾客确定为安全关键零部件时)–产品备品备件清单、维护工具设备清单、维护人员资格要求、产品维护和使用作业指导书等–子系统、零部件和材料的RAMS规格和要求5.4.7. SQE应组织小组确定对供应商的RAMS控制要求,并将确定的RAMS要求传达到供应商,并依照《供应商开发管理程序》进行持续监控。

5.4.8. QA应组织小组对影响RAMS的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拟定监控措施,并列入控制计划以在制造过程中对RAMS进行持续监控。

5.5. RAMS性能的预计5.5.1. 在对产品进行设计验证时,事业部应依照所建立的RAM模型,对RAM性能进行预计,以估计RAM性能能否满足要求。

5.5.2. RAM性能预计应尽量使用相同或类似设备的故障记录及实际运营期间所得的故障数据,或者使用标准手册中的数据,并记录数据来源。

5.5.3. RAM性能预计结果结果录入《RAM性能预计表》。

5.5.4. 安全性预计:FMECA中应预估拟定措施完成之后的残余风险。

5.5.5. 如预计结果表明RAMS要求得到了满足,才允许进行RAMS性能测试和验证。

5.5.6. 如预计结果表明RAMS要求未得到满足,则应采取改善措施,如修改RAM模型、调整RAM性能分配、修改RAMS设计等,以确保RAMS性能预计结果能满足RAMS要求。

5.5.7. 该预计结果可能需要对已经确定的产品维护策略进行调整,对产品维护策略的调整需要得到顾客的书面批准。

5.5.8. RAMS性能的预计结果及改善措施的执行结果等应提交设计评审。

5.6. RAMS性能的测试和验证5.6.1. 设计定型前,事业部应依照产品规格的要求组织设计确认测试,如疲劳、强度、老化、振动、高温、高加速、耐压、绝缘、尘密、浸水等测试等。

顾客也可能要求进行可维护性试验。

5.6.2. 测试的样品,必须是其他项目检验合格的样品,或者虽然不合格,但不至于影响RAMS性能测试和验证的结果。

当提交的样品是这样的不合格品时,必须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5.6.3. 当本公司不具备测试条件时,应委托有相应测试资质的外部实验室进行测试。

当由测试实验室进行测试时,实验室须制定测试指导书,以规定测试目的、要求、样本、测试仪器、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数据收集和结果记录、接受标准等。

5.6.4. 测试和验证过程发现的所有问题,均需在测试报告中说明,测试报告应给到QA,由QA依照本文6.9中的要求对问题进行跟踪处理和记录。

5.7. RAMS性能的分析报告5.7.1. 进行RAMS性能的测试和验证后,事业部应组织小组结合RAMS性能的预计结果,形成RAMS分析报告。

5.7.2. RAMS性能分析须使用相同或类似设备的故障记录及实际运营期间所得的故障数据,并记录数据来源。

5.7.3. RAMS分析报告应包含拟定的改善措施,包括产品设计、工序设计、供应商等方面的改进。

5.7.4. RAMS分析报告应在RAMS正式验收前获得顾客批准,并在RAMS验收通过后,进行进一步地完善。

只有当顾客批准了RAMS分析报告之后,才能进行产品设计定型。

5.8. RAMS的验收5.8.1. 本公司产品随着顾客样车整车进行运营考核和验收,但一般不超过本厂承诺的品质担保期,除非与顾客有特别约定。

5.8.2. 由顾客向本公司提供产品的RAMS运行考核评估结果,以及故障情况报告。

5.8.3. 收到顾客报告的故障时,由QA依照本文6.9进行处理。

5.8.4. 一般情况下,外来因素引起之事故,例如:外来电力中断,水淹或员工错误等,则不列为故障。

以下非责任故障不影响产品的RAMS运行考核结果∶The accidents caused by foreign aspects, such as public electric power interruptions, submerge, oroperator mistakes, shall not be seen as failures.–超过寿命期的损耗件–连带故障(由前级故障导致的故障)–修复前相同故障的重复出现–碰撞、事故、故意破坏–操作或维修人员的疏忽或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按本公司提供的操作和维护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和维护–由于预防性维护工作失误导致的故障(如忘记加油、整定错误等)–由于公众(包括乘客)行为或疏漏导致的故障5.8.5. 在对RAMS进行验收后,应根据实际获得的验收数据完善RAMS分析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