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理生理与其护理
《糖尿病病理生理学》课件

感染
皮肤感染:如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以及真菌感染如足 癣、甲癣等。
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感染:如肺炎、肺结核、膀胱炎等 。
05
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标准
01
空腹血糖≥7.0mmol/L
02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随机血糖≥11.1mmol/L
03
诊断标准
01
糖化血红蛋白 ≥6.5%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
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
胰岛素
适用于严重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其他药物
如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DPP-4抑制剂等,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非药物治疗
1 2
饮食疗法
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 食物。
运动疗法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有助于控制血糖。
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障碍
胰岛素抵抗
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导致血糖调节障碍 。
β细胞功能障碍
β细胞是胰岛素的分泌细胞 ,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 泌不足。
葡萄糖毒性
长期高血糖状态对β细胞造 成损害,导致功能障碍。
03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变化
糖代谢紊乱
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无 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升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胆固醇、脂质等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 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狭窄或闭 塞。
神经病变
神经细胞损伤
高血糖导致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 碍,引发神经细胞损伤。
神经传导障碍
糖尿病课件:病理生理和症状治疗

1
视力问题
眼部定期检查和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神经病变
2
保持足部卫生和规律性的运动。
3
心血管疾病
控制胆固醇和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
5. 糖尿病管理的关键
持续监测血糖 控制饮食和体重 合理药物使用
定期与医生咨询 积极பைடு நூலகம்与锻炼 关注并发症
6. 名人与糖尿病
Nick Jonas
著名歌手因为患有1型糖尿病 而积极倡导糖尿病意识。
胰腺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产生受损, 导致高血糖。
血糖
血管
血糖浓度异常导致糖尿病症状, 如多尿和口渴。
糖尿病损害血管,导致视力问 题和肾脏损伤。
3. 症状治疗
药物治疗
胰岛素和口服药物可控制 血糖,缓解症状。
饮食改变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平衡饮食结构。
定期锻炼
增加运动量,有助于血糖 控制和身体健康。
4. 并发症预防
糖尿病课件:病理生理和 症状治疗
欢迎来到糖尿病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和症状治疗,提供 专业的知识和建议。
1. 糖尿病的类型
1 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完全缺 乏。
2 2型糖尿病
身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 血糖过高。
3 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间产生的暂时性胰岛素抵抗。
2.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Tom Hanks
电影明星被2型糖尿病诊断,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
Halle Berry
知名演员在童年时期被诊断出 1型糖尿病,以公开经历鼓舞 他人。
7. 总结与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和症状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疾病并预 防并发症。加强糖尿病意识和教育,有助于提高全球健康水平。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诊断标准护理课件

PART 04
2型糖尿病的护理与治疗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制定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 龄等个人信息,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和营养素的比例,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胰岛素促进葡萄 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导致血糖 升高。
长期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胰岛细胞功 能缺陷,进而引发2型糖尿病。
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细胞等靶组 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 低,导致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障碍。
胰岛细胞功能缺陷
胰岛细胞功能缺陷是指胰岛细胞 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减弱或丧失,
增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摄入。
增加运动
03
鼓励人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消耗多余热
量,控制体重增长。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
倡导戒烟限酒的生活方式,避免烟草和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 精神压力。
心理健康
关注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压力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病的风险。
PART 03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症状诊断标准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可能提示患有2型糖尿病。这些症状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 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起尿糖阳性,出现渗透性利尿,使水分丢失,出 现口渴多饮等症状。同时,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出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效果受损导致血糖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
在全球,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健康问题。
据估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约4.65亿人口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增加。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有关。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在正常情况下,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后,将转化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循环。
然后,胰岛素被释放到血液中,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时,血糖水平会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
2型糖尿病则发生在成年人中,通常是由于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的。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妊娠糖尿病的临时糖尿病类型,通常在妊娠期间发生。
治疗糖尿病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和体征,以及病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
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可以补充由于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缺陷,并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对于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初始治疗一般包括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例如减轻体重、改变饮食、增加身体活动等方式降低血糖水平。
如果这些措施无法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此外,控制糖尿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预防并处理糖尿病相关的病症和合并症。
糖尿病可以损害多个器官和系统,例如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
因此,及时预防和治疗这些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有关。
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有所不同。
我们需要通过综合的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改变来帮助病人控制他们的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和预防治疗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和预防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糖代谢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机制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Type1 diabetes mellitus),其发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期,病因不清,可能与免疫功能失调、遗传等因素有关;第二种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其发病多在中老年人,常见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可能导致多种器官和系统的病变,如心脑血管疾病、眼、肾、神经等器官的病变,甚至致残、致死。
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糖尿病:1. 控制饮食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糖尿病预防方面更为重要。
研究表明,饮食习惯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饮食多选择低脂、高纤维、低糖、高蛋白的食品;减少含糖食品的摄入,如巧克力、糖果、甜饮料等,这些含糖食品会让血糖水平迅速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2. 运动运动是预防糖尿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体运动能够增强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
每周坚持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150分钟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3. 控制体重肥胖与糖尿病是有较高相关性的。
肥胖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发生,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保持适宜的体重,控制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治疗糖尿病:1. 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整体化的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控,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对于轻度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2. 药物治疗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是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
口服降糖药能够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等方式来降低血糖水平。
而注射胰岛素是通过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3. 其他疗法除了常规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疗法来协助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及其护理ppt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控制盐、糖、脂肪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 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定时定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糖尿病的运动护理
总结词:适当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 症具有重要意义,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 动方式。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发生。
胰岛素分泌异常的原因可能包括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
性疾病等。
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障碍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当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出现障碍时,会导致血糖水 平升高。
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需要依赖胰岛素的作用,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时,葡 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一些药物、慢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可能影响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及其护理PPT课 件
目 录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 糖尿病的症状与并发症 • 糖尿病的护理与治疗 • 糖尿病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0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的定义
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 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 用受损,导致血糖升高。
02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一系列并 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 、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肾脏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血管病变,增加动脉粥 样硬化的风险,导致冠心病、脑梗塞等心 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导致 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糖尿病人口已超过4亿,到了2030年可能会增加到近6亿。
糖尿病患者因为高血糖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因此,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病理生理学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造成的一系列代谢失调所引发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食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到身体内部后会被分解成葡萄糖等物质并进入到血液中循环,同时胰岛素会被胰腺释放进入血液中提高细胞对血糖的摄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而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增强,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代谢失调,最为显著的是葡萄糖代谢异常。
体内高血糖状态对多种组织器官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是眼、肾、神经和心脏等组织特别容易受到损害,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
治疗方法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使患者血糖水平尽可能地接近正常人的范围,并预防和控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给予患者控制血糖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提高胰岛素的效力并降低血糖。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选择糖尿病专用药物、胰岛素或两者的组合治疗。
其中糖尿病专用药物主要包括口服药和注射用药,例如二甲双胍、磺酰脲和格列美脲等。
生活方式干预除了药物治疗外,糖尿病的治疗还需要重视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
如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血糖峰值,增强胰岛素的效力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糖尿病病人,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如一些重度肥胖症病人通过肠胃分流手术达到减轻体重和改善糖尿病的目的。
同时在最近的研究中,胰岛移植术也成为一种可能的治疗方式。
结构化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个好的糖尿病管理计划的建立对于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其核心是持续不断的定期随访。
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关键知识与技巧

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关键知识与技巧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并帮助病人有效管理疾病。
以下是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关键知识与技巧。
1.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护士需要了解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机制,血糖调节的过程,以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等。
这些知识有助于护士理解糖尿病的本质,并为病人提供准确的健康教育和指导。
2. 糖尿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护士需要熟悉糖尿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
了解这些分类与标准有助于护士进行病情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以及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3. 药物治疗与监测护士需要了解常用的糖尿病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等。
他们需要掌握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调整和不良反应等信息,并能够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评估。
此外,护士还需要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血糖仪,并能够解读血糖监测结果,以及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4. 饮食与运动指导饮食与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需要能够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饮食与运动指导,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和运动方案。
护士还需要教授病人如何正确计算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控制血糖水平。
5. 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眼部疾病等。
护士需要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并能够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和教育。
护士还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6. 心理支持与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倾听技巧,能够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并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护士还需要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疾病。
总结起来,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关键知识与技巧包括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分类与诊断标准、药物治疗与监测、饮食与运动指导、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以及心理支持与教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酮
脂肪酸
脂肪酰辅酶A
症
酸 中
肉毒碱酰基转移酶
毒
发 生
线粒体脂肪酰辅酶A
酮症酸中毒:库氏呼吸(酸中毒),有异味(烂苹果)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无库氏呼吸,呼吸有甜味,
皮肤、口唇干燥 低血糖昏迷:手抖、出冷汗,呼吸无特殊气味 (仅供参考)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乳酸酸中毒: 1) 糖尿病控制不佳。 2) 糖尿病其他急性并发症:感染,其它急性并发症 3) 其他重要脏器的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
等,可加重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良,导致低氧血症和乳 酸性酸中毒。
4) 大量服用降糖灵:双胍类药物尤其是降糖灵能增 强无氧酵解,抑制肝脏及肌肉对乳酸的摄取,抑制糖异 生作用,故有致乳酸性酸中毒的作用。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酸中毒症状。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低钾血症: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但普通 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亦容易并发低 钾血症。发生机制: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心、脑大血管病变
Diabetes: Complications
原因:妊娠致胰岛素抵抗,遗传倾向
表现:糖耐量明显降低(妊娠第24-28w 进行糖 耐量实验-让患者在空腹情况下口服50克葡萄糖,于1小 时后抽血检查血糖水平,如果要诊断糖尿病则:服糖后 2小时血糖>7.8 mmol/L。)
治疗: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胰岛素
转归:分娩后好转(痊愈);分娩后变成终身糖尿病。
酮
4.
症时摄水减少;循环衰竭,CNS功能障
碍。
5. 3. 电解质代谢紊乱:低钾,低钠;利尿丢失。
6. 4. 酮血症:尿中出现酮体,呼吸有异味。
7. 5. 缺 氧:2,3-DPG合成减少,氧解离困难;
8.
轻度pH下调有一定代偿作用。
9.
严重者昏迷,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见于2型糖尿病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症)
氨基酸
生长抑素
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实线:促进;虚线:抑制
胰岛素分泌的过程
胰岛素功能及调节
1. 高血糖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ATP生成增多, ATP/ADP增高;
2. ATP的增高使KATP关闭(优降糖的作用原理), 细胞去极化,静息膜电位升高至阈值,电压依赖 性Ca 2+ 通道开放;
3. 钙内流激发胰岛素和含C肽颗粒的细胞外释放, 钙离子还通过CREB,促进胰岛素的合成。
自身免疫反应(缺失)
破坏了胰腺β细胞,导致胰岛素生成减少
胰岛素绝对缺乏
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学
胰岛素为什么会缺乏?-2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 β细胞对血糖水平反应迟缓,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岛素分泌反应缺陷,肝脏生成葡萄糖过多
胰岛素相对缺乏
糖尿病和肥胖
糖尿病的病理生 理及其护理
糖尿病和肥胖
什么是糖尿病(Diabetes,Diabetes Mellitus)? 一种内分泌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 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糖大量从尿中排出
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 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
中医:“消渴症”
糖尿病和肥胖
胰岛素功能及调节
胰岛素功能及调节
基本概念: 所有细胞都需要葡萄糖才能生存(通过葡萄糖的有氧氧 化和无氧酵解产生能量)。 葡萄糖来自于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淀粉和复合糖被转化 为单糖-葡萄糖。
血糖与激素 激素
Insulin 糖皮质激素 胰高血糖素 生长激素 肾上腺素
作用 Glucose Glucose Glucose Glucose Glucose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胰岛素缺乏为什么会导致糖尿病?
对于一个细胞来说,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时: 葡萄糖不能及时进入细胞
早期细胞内葡萄糖减少,细胞代谢减弱(肌肉、肝脏) 细胞外葡萄糖过多,导致糖基化损伤,多羟基化合物堆积,
渗透性失衡
导致机体各种机能和代谢变化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机体出现各种症状:高血糖,蛋白合成减少, 脂肪分解增多,消耗,体重减轻
Ⅱ型糖尿病已成 为一种全球流行病, 也是二十一世纪最具 挑战性的公众健康问 题之一。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要解决什么问题?
病因和发病条件—胰岛素为什么会缺乏? 发病机制—胰岛素缺乏为什么会导致糖尿病?
胰岛素功能是什么? 糖尿病时机体功能代谢有什么变化
症状、体征、并发症及其机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水平较1型的高,可 抑制脂解和酮体生成;
2. 高糖高渗脱水可抑制脂解激素的作用; 3. 高渗脱水循环不良使肝脏生酮减少; 4. 4. 其它…..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血液中胰岛素过量,病人摄取胰岛素但没有进食时易 发生,病人进食后呕吐(营养未被吸收)。
Results of Insulin Resistance occurs when tissues do not respond to insulin and glucose is not taken up by cells. More difficult for glucose to enter cells. To compensate, more insulin produced initially. Hyperinsulemia and hyperglycemia occur later.
胰岛素功能及调节
Cytoskeleton contraction
胰岛素分泌的过程(优降糖的作用原理)
胰岛素的功能
胰岛素功能及调节
糖代谢:促进葡萄糖入细胞,被利用,糖异生 脂肪代谢:通过促进糖代谢提供脂质合成的原料
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 蛋白质代谢:促进合成,抑制分泌
对CNS:抑制食欲和进食
对循环系统:通过NO介导血管舒张
轻度低血糖时可有心慌、手抖、饥饿、出冷汗等表现。 严重时可昏迷、甚至死亡。 血糖浓度低于一定水平可引 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昏迷。早期 及时补充葡萄糖可使之迅速缓解。如果持续将出现不可逆 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以上三种并发症有可能导致突然发生的昏迷 (糖尿病昏迷),如何鉴别和现场急救?
胰岛素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细胞无法利用葡萄 糖,葡萄糖积聚于血液中,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 起渗透性利尿,过多的葡萄糖开始从尿液中排出,排水 多于排钠,带走过多的水分,导致严重脱水(伴有高钠 血症)。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细胞脱水时可引起一系列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容易引起昏迷、甚至死 亡。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学
胰岛素抵抗:正常剂量的胰岛素只产生 低于正常的生物学效应
原因:肥胖及生理活动减少等 (gene, age and life style)
导致IR的几种物质: 抗体类: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GLUT抗体 胰岛素拮抗激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 游离脂肪酸、TNF-、leptin 和 resistin等
发病原因 发病年龄 发病方式 体重情况 胰岛素分泌 酮症酸中毒 一般治疗
糖尿病的分型和鉴别
1型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2型
免疫与遗传
遗传与生活方式
青少年
中老年
急,症状典型
缓慢或无症状
多偏瘦
多偏胖
绝对缺乏
相对缺乏
容易发生
不易发生
注射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妊娠期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酸中毒可使细胞内K +大量转移至细胞外,经肾小管 与H +竞争排出;
肾小球滤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产生渗透性利尿,原尿 流速加快,排钾增多;
高渗脱水使血液浓缩,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多,排钾增 多。
高渗性利尿时可丢失体内总体K+量的20%。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Never offer the devil a ride. He will always want to be in the driving seat…!”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学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学
类型:胰岛素受体前IR 变异胰岛素 胰岛素降解加速 胰岛素抗体(接受异体胰岛素后)
受体水平IR (少见) 受体后IR (主要)
受体后IR的机制: 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过程任何环节的减弱 激酶活性 IRS-1、IRS-2、PI-3K活性减轻 GLUT4移位减少
--BK
糖尿病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Hyperglycemia is the devil!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由于血糖长 期控制不好,日积月累而引起的一种改变,包括大血 管、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可使人们健康水平和劳动能 力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残废或过早死亡。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眼病
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多饮: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过高,刺激下丘脑渴感中枢 多尿:血糖>肾糖阈,导致肾脏渗透性利尿,尿糖 多食:胰岛素直接通过脑神经抑制食欲
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是刺激饱腹和摄食中枢的物质 葡萄糖不能进入饱腹中枢神经元,饱感减弱 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增多,刺激摄食中枢 消瘦:蛋白质合成减少,脂肪分解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