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后诸证辩证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课件——第五节 绝经前后诸证

《针灸治疗》课件——第五节  绝经前后诸证
肾阴虚型: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烘热汗出,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或心悸怔忡,情绪不 稳,易喜易忧,或心烦易怒,胸闷胁胀,月经周期紊乱 ,量少或多,经色鲜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肾阳虚型: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神疲倦怠 ,形寒肢冷,脘腹满闷,腹冷阴坠,小便频数或失禁, 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经量多或少,色淡质稀,精神萎 糜,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为。
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妇人于四旬外,经期
将断之年,多有渐见阻隔,经期不至者……”
女子七岁,肾炁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 ,肾炁平均,故真邪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 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 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 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皮肤针
用皮肤针在颈项部、头顶部、腰、骶部、小腿内侧、内关。 重点叩刺百会、大椎、肾俞、腰部、骶部、三阴交、内关。 中等强度刺激,由上向下反:逍遥散+六味地黄丸
激素替代疗法(HRT)
小剂量尼尔雌醇等,以补充卵巢分泌不足,减 轻各种症状,但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并定期检 查,若出现子宫出血,必须及时就诊。 功: 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预防血管硬化、预防 和抑制骨质疏松、延缓衰老 过: 可能与子宫内膜癌、乳腺癌有关
肾阴虚居多:女子以血为主,以血为用, 妇女素多血虚;天癸则属无形之水,为元 阴,绝经前天癸渐竭,阴分更显不足,故 阴虚阳亢之证较为常见。
针灸治疗
1.治则
➢ 益肾宁心、调和冲任。 • 肾阴虚者滋肾宁心、育阴潜阳; • 肾阳虚者温肾壮阳、健脾益气。 ➢ 取任脉、足少阴经穴为主

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辨证论治

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辨证论治
维普资讯







53 3
J U NA FT IHA D C L ̄ L E E O R L0 AS N ME I A O L G Vo 2 N . 2 0 1 9 o7 0 8 .
绝 经前 后 诸证 的 临床 辨证 论 治
魏 成 芳 周敬 温。 ,
( . 山医学 院附属 医院妇产科 , 1泰 山东 泰安 2 1 ; . 7  ̄0 2 潍坊市 中医院妇产科 , 山东 潍坊 2 14 ) 6 0 1
关键词 : 绝经前后诸证 ; 肾虚; 天葵 ; 冲任
中 图分 类 号 : 2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47 1 (0 8 0 -5 3 R 7 B 10 -15 20 )703 2

萸肉、 巴戟、 甘草) 加减。② 若肝 阳偏亢 , 头疼剧烈 、 四肢 震 颤 者 , 板 、 齿 、 蛎 、 麻 、 决 明 、 藤 龟 龙 牡 天 石 勾 ( 后入 ) 牛膝 、 羊 角 粉 0 3g 冲 服 ) 随证 加 减 选 、 羚 . ( , 用, 以调 补 冲任 , 肝潜 阳 , 阴凉 血熄 风 , 平 滋 或加 少许 黄拍 、 肉桂 引火 归 元 。若 皮 肤 搔 痒 如 蚁 行 可加 刺 蒺 藜、 丹皮 、 赤芍等 ; 若五心烦热甚者 , 地骨皮 、 菁蒿、 白 薇、 乌梅 等加减 选 用 。若 汗 多者 , 浮小麦 , 黄根 、 加 麻 生牡蛎等 。③若肾阴亏损不能上济于心 阴, 心火偏 盛而 出 现心悸 怔 忡 , 烦 不 宁 , 心 或失 眠健 忘 , 或多 梦 易惊 , 或多疑多虑 , 喜怒哭笑无常等心 肾不交时可以 百合酸枣仁汤 、 百合地黄汤、 甘麦大枣汤 、 黄连 阿胶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绝经前后诸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绝经前后诸证
治法: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方药:安老汤。
肾阴虚证: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稠,腰膝酸软, 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上证为虚证
湿热下注证:绝经后阴道出血,色红或紫红,量较多(湿所致), 平时带下色黄有臭味,外阴及阴道瘙痒,口苦咽干,疲惫无力,纳谷 不馨,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绝经前后诸证
大纲要求:
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预防与调护
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
妇女在绝经期前后, 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明显不适证候, 如 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 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症状,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诸 证”
辨证论治(注意年龄,注意都有定位于肾的腰膝酸软)肾阴虚证: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月经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
漏,经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 烦热,腰膝酸疼,足跟疼痛,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便结,尿少色 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肾阳虚证:经断前后,经行量多,经色淡黯,或崩中漏下;精神 萎靡,面色晦黯,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面浮肢肿;舌 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
二左---二至丸合左归丸,二二---二仙汤合二至丸,
右---右归丸
经断复来
大纲要求:
经断复来的定义
病因病机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经断复来的定义
绝经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及1年以上,又再次出现子宫出血, 称 为经断复来。

中医治疗绝经前后诸症

中医治疗绝经前后诸症

疏肝解郁类
如玫瑰花、茉莉花、佛手 等,可泡茶饮用,以疏肝 解郁,缓解烦躁、易怒等 症状。
食物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食物
避免食用生冷、寒凉、过咸的食物, 以免加重身体不适症状。
注意事项
饮食调养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 ,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食疗方 案的制定和调整。同时,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缓解绝经前 后诸症。
熟地黄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可用于 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症 状。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对于血 虚引起的绝经前后诸症有显著 改善作用。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 阳,对于肝阳上亢引起的绝经 前后诸症有一定疗效。
草药配方与用法
养阴清热方
适用于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症,主要 成分包括生地黄、枸杞子、山药等, 可煎汤内服或制成丸剂、散剂服用。
01
草药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施 治,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
02
03
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 动。
04
04
针灸治疗绝经前后诸症
针灸原理及作用机制
针灸原理
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 ,来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作用机制
针灸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改善机体微环境,从 而缓解绝经前后诸症的症状。同时,针灸还能够促进机体释 放内源性阿片肽等物质,发挥镇痛、镇静等作用,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常用穴位选择与操作方法
常用穴位
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关元、肾俞等穴位。这些穴位具有调节肝肾、补益气 血、安神定志等作用,对于治疗绝经前后诸症具有较好的效果。
活血通络方

中医妇科学:绝经前后诸症

中医妇科学:绝经前后诸症
治法:温肾扶阳 方药:右归丸 去当归、制附子,加仙茅、仙灵脾、覆
盆子。 肉桂、制附子、山药、枸杞、熟地、杜仲、山茱萸、、鹿
角胶、菟丝子、、 当归 加减: 脾肾阳虚,用右归丸 合理中丸去当归
23
4.肾阴阳俱虚
主证:经断前后,头晕耳鸣,健忘,乍寒乍热,颜面 烘热,汗出恶风,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
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妇人于四旬外, 经期将断之年,多有渐见阻隔,经期不至 者……” 论述多从症状着手
11
病因病机
12
月经的生理
肾气盛
天癸至
月经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 事以时下,故有子‥‥‥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七七,任脉虚,太冲 脉衰少,天癸竭,地道 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也。”
25岁女性,因停经半年就诊。
1
月经史:13岁来月经,平素月经规 律,一年前开始月经延期,40天60天一次月经,现停经半年。
2
查激素:FSH 41 IU/ml, E2 20pg/ml
3
绝经前后诸症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龚萍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 2.掌握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论治。 3.熟悉绝经前后诸证产生的病因病机。 4. 熟悉绝经前后诸证的预后和调护。
女性在绝经前后,伴随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 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 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 蚁走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称为“绝经前 后诸症”,亦称“经断前后诸症。
西医:围绝经期综合征、卵巢早衰、卵巢损伤
10
沿革
古代称“脏燥” 、“百合病” 、“年老血 崩”。
汉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 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绝经前后诸证

绝经前后诸证
• 3、绝经前后诸症如何分型治疗?
重点难点
• 重点:绝经前后诸症的诊断及治疗 • 难点:治疗有一定的难度
• 绝经(menopause):二种方式:自然绝经 (natural menopause)和人工绝经 (induced menopause) 自然绝经:指无其他明显的病理或 生理性原因,月经停止连续1年以上. 人工绝经: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切 除或保留子宫)或因医疗性丧失了卵巢的 功能(放疗或化疗)后月经停止.
次数,环境因素有关;而与口服避孕药、经济收入、
婚姻状况、种族、初潮年龄无关.
绝经期综合症
绝经期综合症(menopausal syndrome):指妇
女在绝经前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波动 或下降
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
的一组症候群以及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疾病、症状。
沿革
• 古代称“脏燥” 、“百合病” 、“年老血崩” • 汉代《金匮要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 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 明代《景岳全书· 妇人规》:“妇人于四旬外,经 期将断之年,多有渐见阻隔,经期不至者……” 论述多从症状着手
特点
发病的条件: 生理基础(肾气渐衰 天癸渐竭)
体质因素(肾阴阳不平衡)
发病的诱因:个性特征、情志不调、产育 、疾病、 营养、劳逸、环境等
肾阴阳平衡 生理基础 脏腑正常 顺利渡过(不发病或轻微不适)
生理方面
木 (肝 )
水 (肾 )
土(( 脾 ) ) 土 脾
火 (心 )
金 (肺 )
病理情况
心火上亢 肾 阴 不 足
• • • 利 缓解绝经期症状 治疗泌尿生殖道萎缩 弊
牡蛎
二仙汤:仙茅 仙灵脾 巴戟天 知母 黄柏 当归

绝经前后诸症

绝经前后诸症

绝经前后诸症绝经前后诸症[概述]妇女一般在“七七”之年,月经终止,称为“绝经。

或“经断”。

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伴髓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如月经紊乱,眩晕耳鸣,烘热汗出,面红潮热,烦躁易怒.或面目肢体浮肿,尿频失禁,腰膝酸软,肢冷便溏等各种症状,称为。

经断前后证侯”.亦称。

经断前后诸症。

西医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本病症状往往三三两两出现,表现有轻有重。

大部分妇女绝经期无明显症状。

毋须治疗,少数妇女症状明显.甚至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其症状持续时间有短有长,’短则数月半载,长可达数年之久。

本病在古代医籍无单独记载,但其症状常散见在“年老血崩”“年老经断复来一脏躁”“百合病”等病证中,该病临床并不罕见,于六十年代开始,在教材中就有讨论.现代妇科专著如《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百灵妇科》等均有专篇沦述。

[病因病机]本病发生在绝经前后.《内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由于经绝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脉虚.生殖机能逐渐减退以致丧失,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而使机体阴阳失于平衡而导致,肾虚是致病之本。

临床常见的有:一、肾阴虚产乳过众,精血耗伤.天癸渐渴,肾阴不足,则肾阳偏亢.或心火偏旺.二、肾阳虚月经将竭,肾气衰,命火不足,虚寒内盛.脏腑失于温养。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一)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

月经周期的改变,月经紊乱,或量多、血崩,或推迟、稀发、闭经。

2.血管舒缩症状:烘热汗出,眩晕。

心悸等。

3。

精神神经症状:情绪易于激动,抑郁、忧愁、失眠、甚或情志异常。

绝经期虽多在四十九岁左右,亦有因素本肾虚,天癸早竭.于四十岁前即出现经断前后诸症者,即西医所谓“卵巢功能早衰”.临床当注意慎勿妄用攻伐。

(二)检查绝经年龄为症瘕、癌肿的多发时间,月经过多、崩漏、或经断复来当结合现代医学理化检查以排除肿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

绝经前后诸证的辨治

绝经前后诸证的辨治
用 肾阴虚 或 肝 肾 虚来 说 明 。因 肾 阴 不足 或 肝 肾阴虚 , 血 亏损 , 精
中医 治疗 腰椎 间盘 突 出 症 , 取 牵 引 、 拿 按 摩 、 采 推 中成 药 内
服 、 部 中 药 熏 蒸 的综 合 治 疗 , 今仍 为 临 床 保守 治疗 之 良好 方 局 至
无所 制 , 阳外 越 则 见烘 热 ; 津 随 阳外 出而 见 出 汗 ; 血 不 虚 阴 精
中 图分 类 号 : 7 1 7 文献 标 识 码 : R 1. 5 B
文章 编 号 :0 4—7 5 2 0 )4—0 5 0 10 4 X( 0 8 0 5 8— 2
绝经前后诸证 的辨治
李 丽
【 关键词】 绝经前后诸证 中医辨治
部 分妇女在绝 经期前 后出现一些 与绝经有关 的症状和体 征, 如眩晕耳鸣, 烘热汗 出, 心悸失眠 , 烦躁易怒 , 潮热 ; 或面 目下 肢浮肿 , 纳呆 , 便溏; 或月经紊乱 , 情志不宁等等 , 称为绝经前后 诸证 。 以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来看 , 本病可 以包括郁症 、 眩晕 、 脏躁 、 月经病及崩漏等证 。近代医家多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肾虚 ,
肾 虚证 外 , 可 见心 、 脾虚 及肝 郁 、 滞 、 瘀 等 实 证及 虚 实 互 还 肝 气 血
周牵 引 、 推拿按摩 1 , 次 配合绝对卧床休息 , 口服伤科接骨片 , 并 每晚以活血化瘀 、 疏通经络 中药于腰熏蒸 2 ri, 0 n 患者早 、 a 晚各
练 1 次仰 卧挺 腹 3— ri, 5 n 目的 在 于 坚强 腰 背 肌 , a 临床 获 得 满 意 的疗 效 。现 举 病 案 一则 如 下 。
左 3。右 8 。 O , 5。 x线 片检 查 见 腰 椎生 理 弧 度 变 浅 , 腰 椎 体 向 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证候诊断
1.肾虚肝郁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伴情志异常(烦躁易怒,或易于激动,或精神紧张,或抑 郁寡欢)。腰酸膝软,头晕失眠,乳房胀痛,或胁肋疼痛,口苦咽干,或月经紊乱,量少或多, 经色鲜红。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2.心肾不交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心悸怔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烦不宁,失眠多梦, 甚情志异常,或月经紊乱,量少,色红。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3.阴虚火旺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心烦易怒。手足心热,面部潮红,口干便秘,懊憹不安, 坐卧不宁,夜卧多梦善惊,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评价方法
在患者就诊不同时间进行量表评分。 1.就诊第1天:进行《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见表2)、国内改良Kupperman量表 评分(见表1)。 2.就诊第56天:进行《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评分、国内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
(二)评价方法
(二)评价方法
我国采用国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法:基本方法是以症状程度乘以症状指数。
(二)证候诊断
4.肾阴虚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燥咽干,失眠多梦,或皮肤瘙痒, 尿少便干,月经周期紊乱,先期量少或量多,或崩漏。舌红,少苔,脉细数。 5.肾阳虚证:绝经前后形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背冷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面色悔暗,性 欲淡漠,小便频数或失禁,带下量多,月经紊乱,量多或少,色淡质稀。舌淡,苔白滑,脉沉 细而迟。 6.肾阴阳俱虚证:绝经前后时而畏风怕冷,时而潮热汗出。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健忘,夜尿 频数,月经紊乱,量少或多。舌红,苔薄,脉沉细。
(一)疾病诊断
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在40岁以上妇女,月经紊乱或绝经同时出现以下三组症状: ①典型的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症状,如潮热、汗出、胸闷、心悸等; ②精神神经症状,如抑郁、焦虑、烦躁、易激动等; ③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如阴道干烧灼感、性交痛、尿频尿急、反复泌尿道感染等。 (2)血FSH升高或正常,E2水平可升高、降低或正常。
201(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 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年龄:发病年龄大于40周岁。 (2)主要症状:月经紊乱或绝经时间出现烘热汗出,或情绪改变。 (3)次要症状:①腰背酸痛、头晕耳鸣;②或胁肋疼痛、乳房胀痛、头痛;③或心悸怔忡、心 烦不宁、失眠多梦;④或手足心热、阴道干灼热感、性交痛,口干便秘;⑤或腰背冷痛、形寒 肢冷、精神萎靡、面浮肢肿、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夜尿多等。 (4)舌淡红或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或沉细。 具备疾病诊断中(1)、(2),和/或兼见次要症状中的①-②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谢谢观看 THANKS
(二)评价方法
(二)评价方法
(二)评价方法
(二)评价方法
评分标准: 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的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5级: 没有、偶尔有、时有时无、经常、总是。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5;反向评 分题(有*号者),则评分5、4、3、2、1。 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在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0个项目 的各项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03
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制定。
(一)评价标准
1.临床症状评分:采用表2《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是根据“十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制定的)和表1国内改良Kupperman标准评分法进行评定。 临床控制:疗效指数积分值减少≥95%; 显效:70%≤疗效指数<95%; 有效:30%≤疗效指数<70%; 无效:疗效指数<30% 2.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2个等级; 有效:症状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1个等级; 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减轻不明显。
02
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肝郁证 治法:补肾疏肝。 推荐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医宗己任编》。熟地、山萸肉、白芍、山药、柴胡、郁金、香附、赤芍。 中成药:左归丸合逍遥丸等。 2.心肾不交证 治法:滋肾宁心。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黄连阿胶汤《伤寒论》。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枸 杞子、白芍、莲子心、炒枣仁、黄连、合欢皮。 中成药:坤泰胶囊等。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景岳全书》加减。生地、熟地、枸杞子、山茱萸、怀山药、茯苓、炙甘草、盐知母、 盐黄柏、地骨皮、丹皮。 中成药:坤宝丸等。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4.肾阴虚证 治法:滋肾养阴。 推荐方药: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枸杞子、白芍、炙甘草。 中成药:更年片(胶囊)等。 5.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扶阳 推荐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山药、菟丝子、山茱萸、熟地、枸杞子、鹿角胶、杜仲、仙灵脾。 中成药:龙凤宝胶囊等。 6.肾阴阳俱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二仙汤《妇产科学》合二至丸《摄生众妙方》加减。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旱莲草、女贞 子、菟丝子、当归、何首乌、生龙骨、牡蛎、知母、黄柏。
症状指数是固定的,例如潮热出汗是4,感觉异常、失眠、易激动、性交痛、泌尿系症状是2,其余的症状是1。 症状程度分为0-3分4个等级,即:无症状为0分,偶有症状为1分,症状持续为2分,影响生活者为3分。 国内常用的改良Kupperman评分方法: 潮热出汗 4х症状程度=0~12分 感觉异常 2х症状程度=0~6分 失眠 2х症状程度=0~6分 易激动 2х症状程度=0~6分 抑郁 1х症状程度=0~3分 眩晕 1х症状程度=0~3分 疲乏 1х症状程度=0~3分 骨关节、肌肉痛 1х症状程度=0~3分 头痛 1х症状程度=0~3分 心悸 1х症状程度=0~3分 皮肤蚁走感 1х症状程度=0~3分 性交痛 2х症状程度=0~6分 泌尿系症状 2х症状程度=0~6分 总计分为0~6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