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选择

医疗卫生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选择
医疗卫生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选择

医疗卫生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选择

作者:范梦柏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30

刊名:

生产力研究

英文刊名:PRODUCTIVITY RESEARCH

年,卷(期):2008,""(1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国务院研究机构对中国医改的评价与建议https://www.360docs.net/doc/8412599794.html,/GB/8213/51485/22K,2005-08-08

2.杨玲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2006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申丽坤我国社区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09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的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条件下,如何让人们在公平地享受卫生服务的同时降低其医疗负担,这就对基本医疗保险的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在我国,完善的社区医疗体系还没有形成,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只有15%的疾病是通过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来医治的,而国外这个比例大概是85%。“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社区医疗仍然缺乏公信力。这影响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功能的正常发挥,也阻碍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的改革。

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公共物品、全科医学等理论对我国社区医疗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存在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脱节、从事社区医疗工作的全科医师人才空缺、筹资困难、居民信任度低等问题,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从社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面出发,分别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这三个国家建设社区医疗已有的经验,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它们几乎都选择了社区医疗或者与此相关的全科医生或家庭医生作为医疗服务提供系统的“守门人”,并且执行比较严格的双向转诊制度,以便达到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旨在对我国社区医疗体系的建设有所启发。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社区医疗中双向转诊、社区医疗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社区医疗服务中的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希冀从中能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医疗体系建设之路。

新一轮医疗卫生改革正在起步和实行阶段,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仍然需要结合国家的财力和全社会的配合才有可能成功,希望本文能对我国社区医疗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期刊论文李俊玲.倪雅平南华社区门诊留院诊治病人在医疗改革后变化的分析-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22(3)

目的: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新方式.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该社区医疗中心近两年中门诊留院诊治病人的病历记录.结果:医疗卫生改革后1年比其前1年的门诊留院诊治病人总次数减少,其中职工病人次数减少明显,常见疾病种类顺次有所变化,学生次之,家属没有变化.结论:医疗卫生改革不仅节省了卫生资源和医疗费用,而且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并预防一些病症因延误早期诊治而发生不可逆转的后果,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期刊论文黄中红.张桂云.那开宪.阎衡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低血糖症15例分析-现代中西医

结合杂志2010,19(26)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10%,糖尿病患者高达4320万,并且平均每日有3000人加入糖尿病队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社区医疗的大力投入,目前社区已经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综合干预的最好场所.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社区医院应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尤其对以神经系统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识别与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4.期刊论文崔梅玲.Cui Meiling医疗改革中社区医疗的作用-医院院长论坛2009,6(6)

医疗改革在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正在逐步运行.它不仅影响着带有公益性质的国有医疗单位,也给社区医疗带来很大的发展动力.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区医疗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群疾病谱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用较低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通过改革,社区医疗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5.学位论文董胜利运动系统下腰痛手术病人筛选的量化研究2007

目的:探讨建立适用于骨科门诊、普通门诊、及社区医疗服务站筛选"运动系统下腰痛"手术病人的量化指标.用相对简单的量化指标对门诊下腰痛病人进行评估,有手术倾向的病人进一步完善检查,或收入院待手术治疗;无手术倾向的病人进行门诊治疗、随访.

方法

(1)研究范围: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与外科手术相关性较大的运动系统疾病;腰肌劳损、筋膜炎、扭伤等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运动系统疾病;排除比较特殊几种疾病,如肿瘤、结核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下腰痛.(2)指标的选择与初筛:根据下腰痛的主要特征,结合文献资料和我国的文化特点,提出了30个条目,内容主要包括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对生活工作影响程度、以及影像资料,建立初级量表(运动系统下腰痛调查表),前23项作为量化指标,后7项作为诊断辅助指标.(3)敏感量化指标的筛选:从病案室收集2003-2005年已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移病人(A组),从门诊收集2006年5-6月非手术下腰痛病人(E组),对A组和E组病人进行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筛选敏感指标.(4)根据偏回归系数对指标进行加权后制备最终量表(运动系统下腰痛手术病人筛选量表).(5)量化指标区段的确定:运用制定的"量化表"对A组和E组病人进行量化处理,根据病人得分情况把下腰痛病人区分为考虑手术病人;密切观察病人;非手术病人.(6)信度分析:收集病房待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C组),入院当日、第2日、手术前一天分别测量.进行统计分析(相关系数).(7)效度分析:从门诊收集2006年5-6月的下腰痛病人(D组),用传统方法(定性法)及量表法进行双盲评估,分别计算出拟需手术人数与不需手术人数,以常规方法为标准,进行分析(x<'2>检验).(8)反应度分析:以门诊下腰痛病人(D组)为对象测出所有病人的量化值,对手术与非手术病人数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反应度.(9)量表对其它下腰痛病人的筛选能力:收集已手术肿瘤、结核、感染病人(B组),应用制定的量表进行量化分析,考察量表的应用范围.(10)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系统统计,结合医学知识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对量表下一步的应用及研究做出预见.

结果

23项等级指标缺失值分析显示,体育锻炼、社会活动、旅游缺失值较大,分别为69.3﹪、77.1﹪、80.9﹪,应答性低,予以删除.E组(门诊非手术病人)和A组(以往手术病人)logistic逐步回归统计结果显示,入选有效变量为:治疗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腰部疼痛、腿痛、行走能力、麻木、感觉、肌力、直腿抬高实验、脊柱压痛或扣击痛;偏回归系数分别为65.987、50.483、83.244、87.949、65.124、49.948、84.948、60.355、122.879、

分位数作为界值点,得分大于29分为考虑需要手术的病人,小于23分为非手术病人,23分-29分为高度怀疑有手术指征的病人(包括23、24、25、26、27、28、29).平行效度显示D组应用传统法与量表法筛选运动系统下腰痛手术病人的相关系数r=0.767,(>0.75,P<0.05),kappa=0.756(>0.75).信度分析中C组病人入院后三次测量高度相关,且p值在统计结果中均显示为0.000,小于0.01,平均相关系数中麻木最低,为0.775667;肌力最高,为0.949333,均大于

0.75.D组病人如以30为手术界点,反应度结果显示本量表灵敏度为21/29=0.724;特异度为1,正确诊断指数为0.724+1-1=0.724;以22为非手术界点,反应度结果显示本量表灵敏度为29/29=1;特异度为76/96=0.792;正确诊断指数为1+0.792-1=0.792.对B组病人分析结果显示量表不适用于此类疾病.

结论

"运动系统下腰痛手术病人筛选量表"符合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需求.具有内容全面;经济实用;快速区分病人;表达通俗易懂;便于交流等优点,不仅适合骨科医生应用,也适合其他医务人员使用.又经过效度、信度、反映度检验,可以在骨科门诊、普通门诊、及社区医疗服务站应用于下腰痛手术病人的初步筛选.病人得分大于29分为考虑需要手术病人,小于23分为非手术病人,23分.29分为可疑手术病人(包括23、24、25、26、27、28、29).

6.期刊论文沈一线.戴良科社区卫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探讨-社区医学杂志2006,4(13)

医疗卫生改革一直是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医疗卫生改革的核心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方面,各大医院在不停扩张,优势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仍难满足越来越多的求医者;另一方面,本应满足众多患者"小病小伤"医疗需求的社区卫生机构,因医疗设备差、人才短缺,门诊量严重不足.城市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医疗发展滞后,成为造成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之一.

7.学位论文龚实愚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及在我国的模式探讨2007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某个国家范围内都存在。2002年,第二次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通过《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以回应21世纪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促进多年龄社会的发展。其目标在于确保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够有保障、有尊严地步入老年,并作为享有充分权利的公民参与其社会。在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隐忧》报告指出,全球目前有6亿人在60岁以上;到202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0亿;2050年则达20亿;其中,大部分老龄化人口的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该报告不仅再度显示了联合国对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也促使发展中国家更加关注自己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势必要求政府和社会更加关注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问题,这也是推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良好契机。

本文的主旨即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如何推动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为此,从结构上安排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临终关怀的相关理论,从死亡学、死亡教育的研究出发,阐述死亡观念的演变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并在这一部分对临终关怀进行了重新定义,使其与我国现实国情及老年人口卫生保健服务的实施相关联起来。第二部分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是推动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内在因素,通过对临终关怀社会价值的深刻挖掘

,希望能消除人们对临终关怀的怀疑心理,使其在整个社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同。第三部分临终关怀模式是推动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形式载体,好的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分配资源,从而对其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对本文主题进行了升华和拓展,提出真正重塑老年人的社会地位才是使各项老年事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关键,尤其是临终关怀这样一种耗费社会大量人力、物力的事业。

下面将对各部分的内容及结构进行叙述,其中也一并包含本文提出的观点。“临终关怀”一词译自英文Hospice,原意是“招待所”、“济贫院”、“小旅馆”。中世纪的欧洲使用此词,是指设立在修道院附近为朝圣者和旅行者提供中途休息和获得给养的场所。当这些人因为病重濒临死亡而住在Hospice中的时候,会得到教士和修女的治疗和照顾,死亡之后也会得到妥善的善后处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临终关怀浪潮的兴起,这个词的词义也在逐渐改变。现代意义的临终关怀始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西塞里·桑德斯博士将护理学和医学、社会学等结合起来,创建了临终关怀学,用临终关怀的知识积极地为临终病人服务。并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临终关怀护理院,即著名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St.Christophers Hospice),成为现代临终关怀运动开始的标志。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加拿大及香港和台湾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近年来

,临终关怀运动在全世界有了长足发展,成为社会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临终关怀的初衷关注的是那些濒临死亡的人,可以说是一门探讨如何实现“优死”的学科,但是从实质上来说,临终关怀和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实施状况是密不可分的。考虑到我国现实国情,以及人们对“死亡”和“临终”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适当拓展“临终关怀

”的概念更有利于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因此,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及服务期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患有无法治愈疾病的老人,其服务的期限应当从疾病确诊之日开始;二是生活不能自理同时缺乏家庭支持的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其服务的期限应当从评估其生活自理能力并认为其需要照料开始

;三是没有患任何疾病,但是生理功能日趋衰退的高龄老人,其服务期限主要是依据老年人生理功能衡量指标及其自身的意愿来确定。对临终关怀对象的重新界定,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对提升老年人最后生命阶段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来讲,有更显著的意义。

总的来讲,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一是有助于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提升生命质量。临终关怀之所以能被更多人所接受,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所提供的内容与人的本质的需求是相符合的。其内容并非单纯的医疗、护理服务,而是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咨询、死亡教育、社会支援和居丧照护等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通过提升临终者生命最后阶段的质量来体现其人格尊严和生命尊严。它可以作为一门良好的死亡教育课程,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即是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最后的临终阶段,除了生理上的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上的需求,只有二者同时得到满足才能实现生命质量的提高。二是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死亡观。由于临终关怀的治疗方式是不以治愈为目的的“姑息治疗”,它需要患者从开始就接受死亡的来临并争取在人生最后的阶段获得最高的生存质量。因此,临终关怀有助于患者建立一种坦然面对死亡的健康心态。三是满足未来的照料需求。导致这种需求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即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同时高龄化日益明显,以及“空巢老人”的增加;其次是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再次是疾病模式转变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就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卫生服务资源来讲,是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对临终照料服务的需求的。四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家庭照料转移到社会,减少因照料而产生的代际问题。五是避免安乐死的困境,真正帮助人们实现“尊严的死”。除了对临终关怀社会价值的探究外,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也是促进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国外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值得借鉴:一是美国采取的以家庭为核心的模式,临终照料主要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当病人无法选择家庭照料时

,临终关怀照料才在医院、护理院或其他设施中进行。二是英国、加拿大和其他欧洲国家比较注重的临终关怀医院的模式。在实践上,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目前,我国临终关怀的科学、合理的模式尚在探讨之中,比较公认的有李义庭的PDS(one Point three DirectiOn nine Subject)模式和施榕的“施氏模式”。考虑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人口观的改变,现有临终关怀模式的不足之处将显现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临终关怀模式,这个新模式即社区——跨学科小组——家庭三结合的模式。它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布局以及家庭临终护理向公共临终护理转变的趋势更加相近。新的临终关怀模式以社区为中心,通过社区范围内成立的专门临终照料机构来提供服务,家庭不再是临终照料的承担者而只是起辅助性功能。社区的核心功能体现在它既是临终关怀服务资源的组织者又是分配者。新模式的优点在于:最大程度上发挥社区优势,节约医疗资源;在农村地区更为可行。尤其是在政府加强对社区医疗卫生基础建设投入的背景下,该新模式无疑有更广阔的空间。尽管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尚在起步阶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众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努力,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作者正是在此基础上对临终关怀这一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主题做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文章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一是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将人口学的研究纳入其中。从临终关怀的产生来看

,它是护理学和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但目前国内对这一题目的研究更多是集中在护理领域,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临终关怀的著述也并不多见。因此,文章采用人口学、社会学、医学、护理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和模式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新颖性。二是较全面、深刻地挖掘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为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社会伦理上的动力支持。目前对临终关怀社会价值进行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尊重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这一角度进行的,做深入探讨的著作更是凤毛麟角。文章利用人口学对人的本质的全面把握,从最基本的层面开始对临终关怀社会价值的探讨,在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及人的生命本质之后再上升到尊重生命这一层面,然后才是关注临终关怀对现实社会的意义。这种递进的论述方式使文章层次更加分明,也更具有理论深度。三是提出新的临终关怀模式并加以论证。文章所提出的新的临终关怀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现有模式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而是立足于我国人口发展态势,结合国外临终关怀模式的发展经验以及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发展布局来探讨更适应未来的新型模式。文章对新模式进行的可行性分析也正是贯穿了上述理念。可以说,这种理念的提出也是一种创新。四是试图对临终关怀的经济保障框架进行探讨,使整篇文章更加完善。

8.期刊论文沙方洲积极发展福州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研究2008,""(4)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的增长,"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日益突出,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结合个案分析,从福州市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现状分

9.学位论文甘宏华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医疗服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2008

社区医疗服务是60年代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发展起来、现已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最佳的基层医疗模式。它提供的是一种面向社区、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是全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举措,是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基本途径。目前广州市天河区已经步入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矛盾制约着社区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正确定位社区医疗服务在医疗体系中的角色,在体制上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社区医疗服务才能超越目前所处的阶段,得到持续的发展。

论文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居民进行关于广州市社区医疗服务的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目前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医疗服务的认识,以及其所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医疗服务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制约广州市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障碍以及这些障碍背后的各种因素,提出促进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政策意见以解决广州市天河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论文认为,社区医疗服务质量是制约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居民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而社区医疗服务质量与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及社区医院的设备、环境等有关。因此,提高社区医院人员素质,加大对社区医院的资源投入,加强社区医院建设;同时,理顺、协调高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管理关系,建立并落实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是发展天河区社区医疗服务的关键。

10.期刊论文吴殷夏居民对社区医疗需求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08,6(18)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开展和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启动,走出医院,深入社区,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好评,尤其是在当前医保制度改革的前提下,面向个人及家庭,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为基本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价廉、优质的基本卫生服务,就近就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基本需求.现对外滩社区居民就社区医生技术满意度进行了一项调查,报告如下.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412599794.html,/Periodical_sclyj200811027.aspx

授权使用:右江民族医学院(yjmzyxy),授权号:a51b97ab-3f61-4722-8c5b-9e4e01007d4d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6日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程及动力机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程及动力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总结,并通过分析其动力机制,探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历史演进动力机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危机重重、民众中传染病、寄生虫疾病、营养不良疾病肆虐的现状,选择了异于西方国家的医疗模式,发展了具有重大革新性的公共卫生体系:主要依靠经过很短时间就可培训出来的较低技能医护工作者,发展了劳力密集而不是资本密集的医疗技术;强调预防和初级保健,集中精力实施公共卫生计划,而不是单纯关注个体健康。 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四项指导方针,并确定了接下来30年时间内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框架:在城市建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在乡伤残军人和部分在岗城市居民享受公费医疗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农村,亿万农民则普遍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人民公社所属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资金,各地的合作医疗采取农民之间合医合药、合住院合门诊、合预防合保健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了全国性、广覆盖、低水平、综合性和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极大地改善了国民身心健康状况。 但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总体投入和专业技术教育赶不上医疗服务体系的迅速扩张,致使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过分严格的政府计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服务机构及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体来说,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我国用占GDP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1979年卫生部大胆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随即开展了对医院的“五定一奖”(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工作。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1985年,国务院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我国医疗改革存在问题 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优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这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总费用的2%左右。同时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城乡之间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和农村承担基本医疗的功能不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老百姓得了病,在基层得不到有效治疗,只好奔向城市大医院。因此,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难,在偏远农村地区看病更难现象凸现。 2、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机构以药补医,公益性淡化 我国对卫生事业的投资比例非常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国家每年给医院的补贴常不到位,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群众看病不仅要负担医药成本,还要负担医院工资、奖金、买设备、盖病房。政府为了弥补补偿不足,允许医院对购进药品加成15%,这就意味着,药品进价越高医院收入越多。没有合理的制度机制控制,“以药养医”于是泛滥。有人戏称“天使”下凡至人间,非人非鬼。的确,中国的医改,让白衣“天使”增添更多的困惑、更多的无奈。“人鬼”情结,多年来医生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徘徊,医院在公益与市场之间摇摆。 3、医疗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农村医疗没有一套完整的农村医疗保障法律体系,缺乏法律规范。缺乏法律规范是导致农村合作医疗难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至今仍然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薄弱之处。许多农村人口因为经济收入较低,一旦生病,就会产生“因病致贫”的后果。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大大危害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现行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人群只包括就业人员及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将绝大部分少年儿童、相当一部分老人以及其他无法就业的人员排除在外。这样的制度设计必然导致如下结果:一是上述人群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制度化的保障,个人及家庭面临的医疗风险难以化解,从而带来经济、社会方面的消极后果。二是在一部分人有医疗保障而另外一部分人没有医疗保障的情况下,无法避免体制外人员以各种方式侵蚀体制内医疗资源的问题。 二、对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思考 1、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报告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报告 2005年7月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形势报告会。卫生部党组书记、部长高强同志应邀到会并作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专题报告。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系统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强调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遵循“救死

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原则,努力解决根据地军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我国卫生工作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方针。毛泽东同志早在1965年,就明确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更加重视卫生工作和人民健康。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医疗卫生部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时指出,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卫生事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1997年和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推动了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新一届党中央强调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公共卫生建设工作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并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历届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国卫生事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教育和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也使得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把医院推向市场,走单纯的市场化道路,正是政府在这场改革中没有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的结果。在改革过程中,政府“抓大放小”的方式正是导致医疗卫生服务出现两级分化的直接原因。市场化的改革,使得政府淡化了自己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责任。医院产权改革,使得政府在下放权力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义务。同时,政府也忽略了对医疗卫生这种本该属于自己社会责任范围的公共品的监管,用改革国有企业的方法来改革医疗卫生行业,将医疗卫生机构视同于一般的企业。 (二)政府和社会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定性上存在偏差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医院产权改革的支持者认为,医院应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主体,应在国家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实质上也就是把医院看成了一般的营利性企业,从而削弱了其服务于保护公众基本健康权利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种定位上的偏差,使得医院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把赢利作为其重要目标,使得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卫生费用迅速攀升,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20世纪 80年代实行财政体制改革后,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缺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财力,而不得不采取“放权弃责”的方法,把医疗卫生机构推向市场,让其自行发展,加剧了其营利性的发展步伐。 (三)我国医疗保障社会化程度较低 在现行体制下,我国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比较窄,有百分之七十的农村人口和部分城市弱势群体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而对于企业来说,劳保医疗几乎还是企业的自我保障,因此企业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一些企业,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工种,不同数量的离退休员工数量都导致了不同医疗保障的负担,这些都使得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四)医疗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八十年代初期崩溃,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至今仍然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薄弱之处。许多农村人口因为经济收入较低,一旦生病,就会产生“因病致贫”的后果。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大大危害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现行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人群只包括就业人员及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将绝大部分少年儿童、相当一部分老人以及其他无法就业的人员排除在外。这样的制度设计必然导致如下结果:一是上述人群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制度化的保障,个人及家庭面临的医疗风险难以化解,从而带来经济、社会方面的消极后果。二是在一部分人有医疗保障而另外一部分人没有医疗保障的情况下,无法避免体制外人员以各种方式侵蚀体制内医疗资源的问题。 二、对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思考 (一)强化政府的职能 首先是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职能。医疗卫生必须由政府通过直接筹资(即由政府直接投资兴办医疗机构)和间接投资(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的方式来降低患者个人直接支付现金的比重。其次是强化政府的分配职能。要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由于公共卫生事业属于公共产品,因此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同时,政府的卫生服务也应投向医疗保险和公共卫生领域,投向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并保证投入到位,这样才能让大多数人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再次是政府要加强监管职能。由于卫生服务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并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促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健康方向发展。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健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对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一视同仁,享受同等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待遇,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构建多层次医疗卫生覆盖体系 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应该在考虑当地经济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医疗覆盖体系。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多面对低收入及弱势群体,其医疗卫生体系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投入,其中少部分费用可以让有支付能力群体共同参与分担。这一方法可以在鼓励个人参与的同时提高农村现有的支付水平。虽然费用分担的水平较低,但是仍然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城镇中的低收入、老年、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也需要一个由政府财政支持的卫生服务网络。要为城镇每年医疗救助卫生服务的覆盖水平设定上限,并让有负担能力的人群参与较低水平的医疗成本共担不仅可以鼓励个人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控制花费,还可以为重大疾病的医疗开销提供保障。基本医疗保险为城镇卫生服务网络提供了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措施及改革成果。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背景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具体措施 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又开展了“五定一奖”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的办法,并展开了试点。传统医院管理的弊端在这一阶段逐步显露出来,随后加强医院管理的政策相继出台。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在此基础上,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对医院相关工作要求。 在加强对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国有医院的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

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

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 一、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现行医疗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看病难,看病贵,具体表现为: 1)医疗设备陈旧; 2)医疗费用由国家、企业包揽,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造成严 重的浪费; 3)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部 分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职工甚至得不到应有的基本医疗保障;4) 医疗保障的覆盖面窄,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和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 二、原因 第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目前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第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第三,医疗保险发展缓慢。据统计,2005年,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 工数为1.3亿,再加上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 位职工只有不到两亿的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障。第四,药品和医疗

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第五,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大部分都是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另一方面,政府对医院的收支又不管,任凭医院自由收费和分配。第六,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当下职能部门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新技术的采用都没有特别“管用”的监督办法。 三、对策 (1)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在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政策、严格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能理解为政府卸包袱、减负担,搞市场化、产业化,更不是“民进国退”。(2)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类管理,加快 发展社区服务,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抑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4)依法行政,实施行业监管,规范服务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保证群众医疗安全。 (5)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既要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 利益,又要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良好的服务、诚实的劳动和高超的技术,获得较高的报酬.

医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09年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市上下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亟需研究解决相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需要在运行中逐步解决,使之更趋完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卫技人员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根据卫生系统的情况,各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太少,加之人才引进困难,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致使医务人员紧缺,其工作量大大增加,每个医务人员每月只能休息3-4天,因此急需增加人员编制。再加之资源配置不合理,多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存在明显差距,我市大部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床位和医疗设备集中在城镇,而近80%的卫生资源又集中在市、县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同时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不完善,根据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要求,医疗机构要根据编制数设岗,大多数医疗卫生单位取得中级、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面临无岗位可聘的困境,因此不能获得相应职务级别的工资,此举将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能导致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外流,因此急需结合各县实际,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进行一些积极探索。 2、政府投入相对不足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基本药物以零差率销售减少了基层卫生院和职工业务收入,受地方财力的影响,医院人员绩效工资、自身运转及发展等费用大部分需要医院自己创收,再加上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绩效

工资改革、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职工住房、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 3、基本药物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要 网上集中采购药品的操作设置不合理,配送不及时,同时由于地区差异、南方用药习惯、发病率等因素,国家规定的307中基本药物品种少,不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用药,如呼吸、消化、妇产科、外用药等。 4、一些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存在 药价虚高,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回扣和“红包”,医疗机构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等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影响医改的顺利推进,削弱改革的实际效果。 5、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 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市内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结算服务和市内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一卡通”等都急需完善。 6、乡村卫生一体化尚未实施 对乡村医生工作经费补助没有明确,对村卫生室建设规划及建设投入资金没有明确,村卫生室如实行药品零差率,药品供应没有资金保障,乡村医生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对他们的业务收入造成直接影响,并且他们无养老保障,导致他们多次上访,要求实行药品零差率和纳入一体化管理。 7、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政府投入的非均衡性和不公平性,政府卫生投入长期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医院、轻小医院,重一般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虽然近几年来情况有所改观,但城乡医疗资源仍

(医疗药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医疗体制改革,民生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与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应 看到,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包括: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群众得不到更多的实惠;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等等。 上述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引起强烈反响,所以,要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益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立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性、一般性、多发性病的初级疹疗、康复服务。充分发挥城市医院在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 用。推进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院、发达地区对口技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二、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 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建立和完善以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引导各类

【医疗药品管理】发改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发改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公共医

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09-08-28 09:03:00 ]阅读:1073作者:李玉荣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问题;改革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行不同的保障和组织方式等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诸如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下降,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必然会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力图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以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过20多年的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服务公平性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卫生费用不平衡。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费用,而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享有3/4以上的卫生费用,而且农村居民占卫生费用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的人均卫生费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低。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亦即全国近3/4的人口尚未参加各类医疗保险,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助。(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资料

勇于改革开放,促进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摘录) 严祥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简要回顾近三十年的医疗卫生改革和兰大一院发展道路的足迹,使我深深感到,在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理念、发展思路和落实措施等方面需要不断地创新思维真抓实干,才能促进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医疗卫生改革三十年的回顾 在座各位同志长期耕耘在教育战线,对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讨论非常多,说法不一,就不再引述了。近三十年来,医疗卫生改革依附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国策确定下来。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开始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政府逐步减少投入,医院逐步独立经营。1980年开始,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1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将已实施近三十年的“全额管理、差额补助”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改为“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新办法,鼓励医院增收节支。在同期其他商品逐步市场化的背景下,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实行严格控制,造成医院亏损增大,1979年全国医院亏损5.8亿元。 1983年,医疗系统开始实施“两种收费标准”,即自费病人价格不变,公费和劳保病人的部分项目按成本收费。未能实现医院从根本上扭亏。1984年全国医院亏损达9.5亿元,形成卫生部门提供服务越多,亏损越严重的状况。 1985年,国家允许医疗机构对某些高新技术实行按成本定价,之后相应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各级医疗机构开始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医疗收支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1989年,国家对医院实行“定额投入,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财务管理办法,允许医院通过扩大服务范围获得更多的收入,收入在一定比例内可用作职工福利或奖金。 这些重大卫生政策的实施,在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各级医院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同期医疗卫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留下了隐患,如在卫生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卫生事业公益性等。 第二阶段(1992-200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实行部分的市场化运作。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卫生事业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并指出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 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了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明确了“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指导方针,认识到了卫生投入不足,但未对卫生经费不足及医疗机构补偿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划。医疗体制改革的

新医改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案

新医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一、新医改对成本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医改摒弃了市场化路线,提出了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摊,承诺政府在基本公共卫生体制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为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缓解老百姓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实施方案还明确,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公立医院属于差额补助单位,政府只负责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所以医院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的改革。 医院现在推行的是一种较为粗放的成本核算方法,缺乏一个准确的量化标准,已无法适应新医改的需要,当前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未将诸如人员成本、材料成本等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它无法真实地反映各科室在医疗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更无法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解决方法 (1)首先必须提高对医院全成本核算及预算管理的认识,尤其是增强院领导及各科室主任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实施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其次对全成本中涉及到的间接费用分摊标准,如水电费、垃圾清运费、对外宣传费、绿化费等经院领导和各科室主任的协商共同确定,成本核算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成本分摊标准进行成本归集。 (3)加强成本控制,严格审核费用开支,降低运行成本。医院同时应精简机构,合理设置岗位,以岗定责、定员、定酬,通过实施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控制人员成本。财务部门可协助医院成本费用开支范围、标准,费用开支的申请、审核、审批及支付程序,严格各项费用开支,降低卫生材料成本,对各科室的卫生材料购进、领用、分配等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并结合业务量的波动,加强医院水电能源消耗管理,对办公费进行动态定额、定量管理。 (4)同时定期分析、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目标成本、上年同期成本、同行业成本进行比较,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对有效降低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闻回顾 2009年4月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意见》指出,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意见》强调,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意见》认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摘要)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我国医疗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四篇.doc

我国医疗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四篇 第1条 中国医疗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医疗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医疗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经济发展很好。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社会协调发展的忽视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新生弱势群体不断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但卫生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支出的一小部分。 由于经济原因,我国约有48.9的居民因病未住院,29.6的居民应改为住院。 根据《XXXX社会保障绿皮书》的报告,从19XX年到XXXX 的15年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费用增长了19.75倍,增长率远远超过收入增长率。 这不仅给企业的国家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与此同时,卫生领域的不公平越来越难以接受,导致了诸如困难、高医疗费用和生病时的非医疗治疗等问题。 在世卫组织对XXXX 191个成员的总体健康表现的排名中,中国

仅排在第144位。在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名中,中国排名第188位,倒数第四。 这与中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中国的国情相去甚远。医疗卫生服务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瓶颈。 2 、医疗系统问题-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角色不准确。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模式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但也使医疗资源的分配失衡。 将医院推向市场,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正是政府在这场改革中未能正确定位的结果。 在改革过程中,政府”抓大放小”的做法是造成医疗卫生服务两级分化的直接原因。 市场化改革使得政府淡化了对医疗保健行业的监管责任。 医院产权改革使政府在分权的同时放弃了自己的义务。 与此同时,政府也忽视了对医疗保健的监督,而医疗保健是一种应该属于其社会责任范围内的公益事业,政府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将医疗保健机构视为普通企业,对医疗保健行业进行了改革。 (2)政府和社会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义存在偏差。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医院产权改革的支持者认为,医院应该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主体,应该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从本质上讲,医院被视为一个一般的营利企业,从而削弱了其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