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炭化室揭顶翻修及烘炉方案方案

焦炉炭化室揭顶翻修及烘炉方案方案
焦炉炭化室揭顶翻修及烘炉方案方案

xx公司炭化室揭顶翻修方案

一、2#炭化室现状

xx公司1号焦炉由于使用年限较长,2#炭化室炉墙变形,机侧较焦侧严重,南墙中部过顶砖下五层,向外错台30-40mm,有2-3m比较明显,机侧北墙2-6火道底部向上存在3m2的熔洞,且其面积日益扩大,导致无法按规定高度装煤,已严重影响到的正常生产。2012年4月18日首钢两位焦炉专家对2#炭化室维修进行了现场论证,针对其损坏程度建议应当由专业队伍来进行冷态翻修。至2012年9月份开始,其相邻的1#、3#炭化室也因2#炉墙变形严重而无法正常生产。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此次炭化室揭顶翻修项目根据首钢xx发(2010)150号文件规定,由公司装备处负责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xx公司负责审核施工方案后报公司装备处、安全处备案,负责材料的验收、堆放;xx公司与施工方签订安全协议、技术协议,落实双方的相关责任。为确保大修工程顺利完工,特成立xx公司大修指挥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如下:

1、焦炉大修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成立炭化室大修监督系统,下设五个组,组织机构如下:

设备保障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艺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安全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筑炉检验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生产协调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工作职责

总指挥:总体协调与工程进展、工程质量、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相关事宜。

副总指挥:按总指挥要求组织各单位及乙方开展相关工作,定期向总指挥汇报工程进展状况、全面协调工程的顺利进行,并负责每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设备保障组职责:负责大修期间的备件、材料申报及验收把关以及大修项目的落实。负责开工报告的申报;配合施工单位完成施工任务;负责施工现场生产物料的清理,确保施工物料按指定地点堆放;对大修拆除的废旧备件按规定回收,部分充抵大修费;对整个大修工程部分项工程的验收,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完成大修任务。

组织编制炭化室大修方案,对施工单位提请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提供大修所需资料(施工图纸或项目清单),进行技术交底(技术质量标准,

风险因素告知等);对施工质量标准的变更进行审定;对大修工程的过程质量进行现场监督、检验、验收、记录并整理存档、做好过程监控;处理施工方提出的质量异议,并上报大修指挥部;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工序作业人员、组织机构、设备性能、材料备件、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检查,做到有效管理。负责对入厂材料、备件的质量抽检,对存在的质量问题书面报大修指挥部;对大修项目的内容、技术标准等进行复核;负责所承揽项目的施工质量。

工艺组职责:耐火材料的申报;施工质量标准的变更进行审定;对大修工程的过程质量进行现场监督、检验、验收、记录并整理存档、做好过程监控;处理施工方提出的质量异议,并上报大修指挥部。负责编制冷炉、烘炉方案和开炉方案,按照公司要求安全停炉,根据开炉方案确保开炉顺利,

安全组职责:负责编制大修安全方案,报安全处审批;负责焦炉大修工程现场安全协调、监护;负责本次大修工程的施工安全及交叉作业时的生产安全;负责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生产协调组职责:负责大修期间生产组织协调工作,协调高度运输车辆,动力介质保持均衡供应等。负责大修废弃物的清理、外运,对大修拆除的废旧材料废旧钢铁料、按规定回收,部分充抵大修费。负责大修期间的其它炉号的正常生产。

筑炉检验组职责:筑炉检验组负责揭顶拆墙过程中拆砌的先后次序;检查铁件调节情况;监督砌墙用砖及摆放情况;检查砌筑工程质量;检查烘炉升温效果对炉体的影响。

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提前对炉体、铁件状况等进行测量;

负责人:

2、复制相关技术文件:砌砖图等相关图纸发给乙方;

负责人:

3、安装照明设施;(机、焦侧、炉顶)

负责人:检修部电工

4、将拆卸下来的六个炉门放置熄焦泵房边空地上;

负责人:

5、提前准备、制作废砖的吊、运工具;

负责人:乙方

6、提前制作其它所需工具。(调节测量工具本单位制作;施工所需工具施工单位制作,焦化厂提供材料。)

7、提前制定降温计划。

负责人:

8、将所降温炉号的大小弹簧全部更换为新弹簧,防止调节时失效。

负责人:

9、机、焦侧钢柱用槽钢连焊在一起,起到固定作用,不致发生位移;

负责人:乙方

10、将机、焦侧保护板与炉柱点焊固定、并用铁丝绑扎加固;

负责人:乙方

四、焖炉和缓冲炉图形:

6# 5# 4# 3# 2# 1#

烧室焖炉

1150 800℃

拆除拆除拆除保温

1、5#燃烧室温度保持在800℃,5#炭化室装煤不出炉进行焖炉;6#缓冲炉温度保持在1150℃。

五、护炉铁件的管理:

1、翻修燃烧室两侧的空炉出完焦炭后装上炉门,不装煤。

2、用槽钢制成的工具固定1、4钢柱上部,2、3号钢柱上部大弹簧吨位调至11-12吨,下部大弹簧吨位不变;(根据降温计划每100℃进行一次调节。)

3、、拆除1、2、3号炭化室的直管和桥管,翻板用铁丝固定在关闭状态;(乙方)

4、炉长的测量:位置与生产时一样。测量时间为:原始测量,降温前进行。从1000℃到100℃阶段,每隔100℃测量一次,常温时测量一次。

5、炉高的测量:测量地点为标准燃烧室的测温火道处。测量时间为:原始测量,降温前进行,600℃、300℃、100℃及常温时各测一次。(由乙方测量)

1、将1#—5#燃烧室高炉煤气置换成焦炉煤气进行加热。

2、横排温度1——5#燃烧室:每3小时测量一次。

蓄热室温度:每3小时测量一次,相对应的蓄热室顶部温度。

小烟道温度:每3小时测量一次,与上述蓄热室相对应的小烟道温度。

3、当焦炉停止加热后,其加热设备所处的状态应:加减旋塞、交换旋塞关闭;除炭口处密封防止冷空气进入;废气砣落下,进风门关闭;废气翻板关严。

4、调节炉体上下部温度比(可根据炉温需要提起废气砣适当高度,并调节小烟道吸力)。

5、当降温速度过慢或过快时,可根据情况调节孔板、进风口、吸力。

6、在降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硅砖转化点温度的冷却,减小降温速度。

7、降温前要将看火孔、除尘孔盖全部密封,防止冷空气进入造成温度降的过快。

七、拆除旧炉墙:(9天)

1、拆除前做好蓄热室防护工作(用铁制工具封堵蓄顶区域),之后拆除1#、2#、3#炭化室炉顶旧砖,垃圾从1#焦炉端台运走;

2、随着炉墙的拆除,需要提前将保护板和炉门框的内的石棉绳、杂物清除并粘上新的石棉绳;

3、拆至底部后用氮气对斜道进行清理疏通,对开裂的砖煤气道口和斜道口进行灌浆勾缝处理。然后在斜道中塞上石棉塞子;

4、在拆除时要防止铁器碰坏1#和4#的南北墙。

5、拆除完成后,对蓄热室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裂缝,如果有,要进行密封。

八、炉体砌筑:(共用16天)

1、焦炉砌砖的一般规定:

(1)、砌砖时挂准线并按准线进行砌砖。准线悬挂在距墙缘1.5~2.0mm 处,并要目测使机、中、焦在同一水平面上。

(2)、砌砖时应使用木槌或橡胶槌进行敲打找正,不得使用铁锤敲砖。

(3)、砌体泥浆干固后,不得用敲打的办法修正其质量缺陷,而应拆除

重砌。

(4)、往炉墙上堆放耐火砖时,必须十分小心谨慎,以防上砖板撞坏炉墙。如撞坏必须换砖重砌。

(5)、每天施工完毕后,必须对砌筑的炉墙采取保护措施(用防雨布覆盖炉顶维修区域),防止雨淋。

2、砖缝的施工规定:

(1)、应采用两面打灰挤浆法砌筑,砖缝应保持灰浆饱满和严密。

(2)、在砌筑过程中所有墙及燃烧室的外表面、立火道、除尘孔及其它孔洞的内表面的砖缝必须严密并勾缝。各部位隐蔽砖缝的填缝及勾缝应逐层进行,应在砌筑上一层砖以前勾好。而墙面缝应在砌砖当天勾好,决不许拖延到第二天,勾完的砖缝表面不准凸出和凹进墙表面,应与墙面一平并压光,炭化室的墙面砖缝应在最终清扫完后进行检查,对不饱满的砖缝,应予补勾。

(3)、砖缝的厚度应用塞尺检查,塞尺标准宽度为15mm,厚度应等于被检查砖缝的规定厚度。

3、砌体校正的规定:

(1)、砌砖时应使用木槌或橡胶槌找正,不得同时敲打两层或更多的砖层。当发现砌体下几层扭曲或其它缺陷超过允许误差时不得用木槌敲打进行修正,应拆掉重砌。

(2)、拆除重砌时,应按阶梯形小心进行拆除,防止将其他砌体弄松动。

(3)、当砌体中一层以上需要改进时,应把各砖层全部拆除,不允许只拆除墙的一面而保留另一面。

(4)、不得为了扩大或缩小砖缝,或为了修整墙面,而敲打砌体中互为毗邻的砖。

4、泥浆的规定:

(1)、调制泥浆时,必须称量准确,搅拌均匀,不应在搅拌好的泥浆内

任意加水或结合剂,回收的泥浆不得重复使用。

(2)、不同牌号的泥浆不得使用同一搅拌机和泥浆槽,必须用同一搅拌机时,要先将搅拌机及泥浆槽清洗干净,方能使用。

(3)、砌筑耐火砖的泥浆牌号要与耐火砖材质相适应,不得混用。

(4)、砌炉前,应根据砌体类别通过试验确定泥浆的稠度和加水量,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任意加水或其它添加剂。

(5)、泥浆送往焦炉墙上再用小桶分送砌砖个人。

(6)、泥浆装盛用不同颜色或在桶上注明标鉴注明使用部位及泥浆牌号。

(7)、泥浆在运输过程中要防雨、防寒,防雨用雨布临时盖好,防寒用草袋等物,但必须干净履盖,以免掉入杂质影响砌筑质量。

5、预砌筑:

炉温降至要求后,在施工前对焦炉炭化室部位进行预砌筑。

6、焦炉砌筑的质量标准:

(1)、对于揭顶翻修的炉墙,应根据墙体状况逐层进行勾缝(无断砖);

(2)、经砌筑的炉墙要求墙面平整,无凹凸现象,无错台、特别是反向错台;

(3)、经砌筑的炉墙要求墙面平整垂直,炉头炭化室宽度保持均匀,锥度、高度控制等符合原设计施工要求;

(4)、砌筑的燃烧室炉墙升温膨胀后应与机或焦侧炉柱和小保护板充分接触,以保证砌体得到足够的保护性压力;

(5)、所有砌筑的炉墙在升温后,炉墙砖不应产生炸裂掉皮现象;

(6)、新墙砌筑前立火道底部必须清扫干净,修补好缝隙,筑炉时严禁把耐火泥掉入立火道底部经翻修的燃烧室立火道和斜道内部应保持清洁畅通,无杂物;

(7)、翻修后的炉墙在经过3-5个出炉周期后应严密无串漏。

(8)、翻修后的炉墙使用寿命10--15年以上;对缓冲炉和焖炉号炉墙状况无影响。

(9)、焦炉砌筑允许误差:

九、热态工作:

焦炉本体砌筑完后,焦炉由冷态转入正式投产必须经过一个缓慢的升温过程,由于耐火材料随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发出膨胀,因此,有一部分作业必须在焦炉烘炉升温过程中完成。在升温过程中,因为硅砖在100-900℃

之间的膨胀引起炉体的膨胀量大,焦炉筑炉热态工程必须按以下方法执行:

十、主要工具及材料

xx公司2#炭化室揭顶大修后的烘炉方案

一、炼焦车间下设烘炉小组:

组长:杨xx 负责烘炉期间各项工作总协调;

副组长:李x、曹xx(曹xx负责铁件、热修;李x负责看火、调火、升温、协调);

测温工3×2人:负责按规定对炉体各点温度,吸力测量;

看火工2×2人:负责按规定增、减煤气压力;

代班长2人:负责三班炉温控制、抽查测量及人员管理。

铁件工2人:负责曲度、膨胀量等炉体基础数据的测调工作(必要时另外组织10人松紧弹簧)。

热修工2人:负责维护炉体膨胀造成的炉体各部位不严密。

二、升温计划:

1、烘炉采用安全膨胀率为0.035率,自然干燥缓慢,而斜道以上是二次升温,斜道上部的炉体大修炉墙,因此,100℃的干燥期确定为5天,400℃以后采用0.05%膨胀升温。

2、根据耐火材料公司提供的代表砖量的热膨胀曲线制定,间隔温度昼夜膨胀率和烘炉计划表。

烘炉计划升温表

三、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责任人:李x

1、炉体部分:

(1)、炉体清扫。责任人:乙方施工人员

(2)、废气盘小翻板开关灵活。责任人:李x

(3)、上升管底座用5mm耐磨板密封。责任人:曹xx

(4)、提前将机侧烘炉煤气管道安装结束,不得影响生产车辆安全行走。责任人:闫xx 杨xx 张xx

(5)炉顶表面清理干净(烘炉前5天)。责任人:乙方施工人员

(6)、烘炉测温设备安装完毕(炭化室点火前一天)。责任人:韩xx (7)、烘炉前要进行横拉条水平调整,横拉条用木块垫起,处于水平状态;纵拉条用调整器安装调整到规定高度。责任人:韩xx (8)、炉门框主体就位调整完毕,记录检查结果。责任人:韩xx 乙方施工人员

2、测点标记和测量:

(1)、炉柱和保护板间隙测点。责任人:韩xx

(2)、测量修炉室各种原始记录。责任人:曹xx

(3)、燃烧室、蓄热室、篦子砖,小烟道等处温度。责任人:李x (4)、大小弹簧负荷调至规定数值。责任人:韩xx

(5)、炉柱冷态弯曲度值。责任人:韩xx

3、炉顶部分:

(1)、上升管底座密封用5mm石棉板。责任人:韩xx

(2)、炉盖均用废火泥料密封好。责任人:曹xx

(3)、炉顶表面清理干净。责任人:乙方施工人员

(4)、看火孔小盖抹黄油密封。责任人:李x

4、烘炉设备设施:

(1)、烘炉煤气管道安装完毕,试压合格,末端有冷凝液、排放阀门和小放散。责任人:闫xx 杨xx 李x 苗xx

(2)、支管上所有小孔板按点火要求就位,先装5mm,准备好更换小孔板9mm,15mm。责任人:杨xx 李x 张xx 李xx

(3)、所有旋塞加润滑油,打压试验,处于清扫状态。责任人:杨xx 李x 张xx 李xx

(4)、烘炉用测温设备齐全。责任人:xx

(5)、烘炉用表格备齐。责任人:杨xx

(6)、烘炉用升温膨胀曲线绘制完毕。责任人:杨xx

(7)、掌握弹簧负荷与高度对照表。责任人:韩xx

(8)、工具、仪表使用方法掌握熟练。责任人:李x

(9)、进风口石棉板安装完毕。责任人:杨xx

(10)、烘炉专用温度计、热电偶、测压U型表斜形表等专用工具备齐。责任人:杨xx

(11)、烘炉用帐、表准备齐全。责任人:杨xx

(12)、交换开闭器搬把卸开,废气用事先准备好的长棒支起75mm。责任人:杨xx

四、烘炉技术标准:

烘炉期间统计曲线控制温度,护炉铁件对炉体各部位合理施加负荷,对炉体表面进行热修维护及调整等,是保证烘炉质量的必要条件。

责任人:杨x 李x 张x 李x 乙方技术指导:赵x 罗x 李x

1、温度压力的测量

必须严格按照下表各项要求进行测量和测压,要根据炉体的膨胀情况,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出现的问题,以做妥善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