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上传)详解

合集下载

动脉血气分析课件-PPT

动脉血气分析课件-PPT
按代酸预计代偿公式计算
PaCO2=1、5×HCO3-+8±2=1、5×14+8±2 =27~31 mmHg
实测 PaCO224<27mmHg ,呼碱存在 结论:pH 7、39在正常范围内
可诊断为呼碱并代酸
3、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 动脉血气分析虽对酸碱失衡得判断甚为重要,
但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得诊断,有时难免 有错误得。为使诊断符合病人得情况,必须结合临 床、其它检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得动态观察
▪ 呼碱并代酸
(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cidosis)
▪ 呼碱并代碱
(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lkalosis)
(2)新得混合性酸碱失衡类型
▪ 混合性代酸(高AG代酸+高Cl-性代酸) ▪ 代碱并代酸
时,由于血液在毛细血管停留时间延长、组织利用 氧增加,可出现PaO2正常,而PvO2明显降低。因此 在判断呼吸功能时,一定要用PaO2,决不能用PvO2 替代
6、血氧饱与度(SO2) 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得氧含量被全部血红
蛋白能够结合得氧除得得百分率
动脉血氧饱与度以SaO2表示 正常范围为 95%~99%
➢ 休克病人 经皮血氧饱与度得监测没有意义
4、注意酸碱失衡与电解质关系 ▪ 低钾碱中毒 碱中毒并低钾 ▪ 高钾酸中毒 酸中毒伴高钾 ▪ 低钾酸中毒 ▪ 肾小管性酸中毒 ▪ 应用醋氮酰胺
五、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得正确判断首先要依赖于动脉血 气分析参数得正确,而获得正确得动脉血气分析 参数,除了实验室要把握各个测定环节外,临床科 室医护人员需要注意得就是: ▪ 动脉血样品采集与保存 ▪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得可行性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

无创监测技术
探索无创、无痛的血气监 测技术,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舒适度。
临床实践中的改进建议
定期培训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血气分析技术培训,提高操作 水平和结果解读能力。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并推广血气分析操作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操 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质量控制
建立血气分析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校 准和维护,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采集过程中的护理
消毒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采血 部位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定位
选择合适的动脉采血部位,如桡动 脉、肱动脉等,并确保穿刺部位的 动脉充盈良好。
采集
采血时应迅速、准确,尽量减少对 血管的损伤。同时,要确保采集的 血量充足,以满足血气分析的需要 。
采集后的护理与观察
止血
采血完毕后,应立即对穿刺部位 进行压迫止血,并观察止血效果

样本处理与保存
抗凝处理
采集的动脉血液需要进 行抗凝处理,以防止血
液凝固。
标记与记录
对样本进行标记,记录 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分
析。
保存方式
将样本保存在适当的温 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 阳光直射和剧烈震荡。
送检时间
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 进行检测,以保证结果
的准确性。
03
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与解 读
主要指标解析
标准碳酸氢根(SB)
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HCO₃⁻值,正常 值为22-27mmol/L。与HCO₃⁻类似, SB降低表示酸中毒,升高表示碱中毒 。
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呼吸衰竭和 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手段,对于 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监护具有重要
意义。
结果解读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 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课件
目 录
• 动脉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异常情况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护理实践案例
01
动脉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动脉血气分析的定义
• 动脉血气分析是指通过抽取动脉血液标本,测定动脉血液中各 种气体成分的浓度,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状态,从 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和空气进入血管。
采集后的处理
标记血样
将采集到的血样标记清楚 ,包括患者信息、采血时 间、采血部位等。
送检
将血样及时送往实验室进 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记录
对采集过程和结果进行详 细记录,包括采血时间、 采血部位、血液颜色、是 否有气泡等。
03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 理
解读方法
酸碱度(pH)
案例二
总结词
预防、控制、长期管理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主要用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在护理过 程中,需注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急性发作,加强长期管理,如定期监测肺功能和 血气指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调整。
案例三
总结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于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过程中,需紧急采集动 脉血标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强病 情监测和护理,以改善预后。
02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处 理
采集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 态、血液循环情况等,确 保患者符合采集动脉血气 的条件。
准备器具
准备动脉血气采集所需的 器具,如注射器、肝素、 橡皮塞等,确保器具清洁 、干燥、无菌。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ppt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ppt课件

二. PaO2 :判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
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 Ⅰ型呼吸衰竭 PaO2 <60mmHg PaCO2正常或下降 Ⅱ型呼吸衰竭 PaO2 <60mmHg PaCO2 > 50mmHg 从呼吸衰竭分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反映存在肺换气障碍 Ⅱ型呼吸衰竭缺氧,有CO2潴留,反映至少存在肺通气障碍(要不然 CO2会被排出去 的),伴或不伴换气障碍。 注:有的朋友容易记混呼衰分型,可用Ⅱ型呼衰有二氧化碳潴留, Ⅱ二同音来协助 记忆。
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

HCO3- 即AB(acute bicarbonate)
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HCO3- 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动、静脉血HCO3- 大致相等 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O3- <22mmol/L 代酸或呼碱代偿 HCO3->27mmol/L 代碱或呼酸代偿 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HCO3-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nol/L 正常情况下AB=SB AB↑>SB↑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分为以下五型:
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值又可分为 AG增高型和AG正常型。 AG增高型代酸:指除了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浆浓度增多时的代谢性 酸中毒。特点:AG增多,血氯正常。 AG正常型代酸:指HCO3- 浓度降低,而同时伴有Cl-浓度代偿性升高时,则呈 AG正常型或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特点:AG正常,血氯升高。 呼吸性酸中毒——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以体内CO2潴留、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生增高为特征的酸碱 平衡紊乱。 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对生理盐水的疗效,将代谢性碱中毒分为用生理盐水 治疗有效的代谢性碱中毒和生理盐水治疗无效的代谢性碱中毒两类。 代谢性碱中毒是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基本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碱中毒——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主要是由于肺通气过度所引起的以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性减 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护理课件

记录
对采血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采血时间、部位、 患者情况等。
04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临床意义
解读正常值范围
正常值范围
动脉血气分析的正常值范围包括pH值、PaO2、PaCO2等指 标的正常范围。这些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对于判断患者的呼吸 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方法
在解读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时,应将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值 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动脉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
PO2
氧分压是反映肺换气功能的重要指标。正 常值范围为80~100mmHg(海平面、静 息状态)。
BE
碱剩余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 ,正常值为-3~+3mmol/L。
PCO2
二氧化碳分压是反映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 紊乱的重要指标。正常值范围为 35~45mmHg(海平面、静息状态)。
教学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动脉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 义,使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模拟操作,强调采血技巧、标本处理和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案例分析
引入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血气结果,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小组讨论
HCO3-
碳酸氢根离子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的指标,正常值为22~27mmol/L。
pH值
pH值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 正常值为7.35~7.45。
02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在呼吸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 意义,能够提供呼吸衰竭的类型、程度和原 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课件
时调整治疗方案。
低氧血症的处理
总结词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中氧分压(PaO2) 降低,通常是由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 氧合不足引起的。
VS
详细描述
低氧血症的处理主要包括氧疗,如鼻导管 吸氧、面罩吸氧等措施,以提高PaO2。 同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肺 部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等。在处理过程中,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 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PaCO2是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CO2压力,正常值为35-45mmHg。它主要反 映肺泡通气功能,当通气不足时,CO2在肺内潴留,PaCO2升高;通气过度时, CO2排出过多,PaCO2降低。
PaO
总结词
反映氧合状态的指标
详细描述
PaO2是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O2压力,正常值为80-100mmHg。它主要反映氧合状态,当肺换气功能障碍或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时,PaO2降低;吸入高浓度氧时,PaO2升高。
氧合状态评估
氧合状态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aO₂和HbO₂饱和度可以反映人体的氧合状态, 评估肺部向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低氧血症诊断
PaO₂降低、HbO₂饱和度下降可能提示低氧血症,常见于肺部疾 病、心脏疾病等,需及时治疗。
高氧血症风险
PaO₂过高可能增加氧中毒的风险,影响人体细胞正常代谢,需谨 慎处理。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课件
• 动脉血气分析概述 • 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 •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 • 动脉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 • 动脉血气分析的异常情况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案例分析
01
动脉血气分析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液样 本,检测其中气体成分和酸碱平衡状 态,从而评估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 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培训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培训课件
早期,混合性酸碱中毒,如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性呼吸性碱 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6
4. HCO3-
⑵[HC03-]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期。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
⑶[HC03-]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时明显升高。 [HC03-]异常病人:AB与SB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在酸碱平衡鉴别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1
(4)氧和指数 (IO)
IO=PO2/FiO2 正常值:400~500mmHg 反映机体的缺氧状态 ALI: 200mmHg<IO<300mmHg ARDS: IO<200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2
2. PaCO2
PaCO2是指物理溶解于动脉血浆中CO2所产生的压力
⑵病理性降低:
①呼吸性碱中毒时,肺通气过度,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
②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期,由于体内酸性物质囤积过多,使机
体代偿性肺通气加快,二氧化碳排出过多。
12/25/2023
动脉血气分析讲解
14
3. pH值:
是未分离血细胞的血浆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生命的pH值范围约6.8~7.8。
正常值:pH = 7.40 0.05; 酸血症:动脉PH值低于正常范围,pH<7.35 碱血症:动脉PH值高于正常范围,pH>7.45 但pH正常也不能表明机体没有酸碱平衡失调,
正常值:35~45mmHg
意义:>45mmHg为通气足,CO2潴留,呼酸;
<35mmHg为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呼碱;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护理课件

02
在采集过程中,应密切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 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 理。
03
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避 免长时间存放影响检测 结果。
04
对于危重患者,应由专 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确保安全可靠。
02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前的准备
采集前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 识状态、合作程度及 肢体活动情况。
了解患者是否有凝血 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 抗凝药物。
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 皮肤情况,如有无破 损、炎症、硬结等。
采集前准备用物
动脉血气采集针、无菌棉签、 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纱肝素化或柠檬酸钠化。
根据需要准备采血管、标签等 辅助物品。
采集前与患者的沟通
向患者解释动脉血气分析的目的 和意义,以及采集过程中的注意
在患者安静状态下采血,避免 在运动或兴奋状态下采血。
抗凝剂使用
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抗凝剂,确 保血液不凝固且结果准确。
问题处理的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在采血前应观察患者情况,如有异常 应及时处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抗凝剂的保存和使用
抗凝剂应妥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环境,使用时应按照规定剂量添 加。
采集过程中的操作护理
消毒准备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采集 部位进行充分的消毒,预防感染

采集技巧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尽量减少患 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采集后护理
采集完成后,正确处理针头和血液 标本,并对穿刺部位进行适当的压 迫止血和护理。
04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后的护理
采集后患者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 征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 调、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动பைடு நூலகம்点
股动脉
病情危重、婴幼儿,生命体征不稳定, 血液循环功能差,而股动脉因其血管粗
大、血流丰富、搏动明显、易定位、取
血速度快、患者痛苦相对较小等优势而 较常应用。 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没 有侧枝循环,动脉部位深,该区消毒达
到无菌较难。股动脉压力较大,穿刺后
不易有效压迫,出血进入大腿筋膜面不 能及时发现,易形成较大血肿。此外,
报告分析
对呼吸功能状态作出判断 对组织氧合状况适当估计 对酸碱平衡类型作出判断

谢 谢
脉血气分析参数的正确,而获得正确的动 脉血气分析参数,除了实验室要把握各个 测定环节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需要注意 的是: 动脉血样品采集与保存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可行性
动脉采血部位
其次
桡动脉 首选
其次
肱动脉
股动脉
最后
足背动脉
穿刺部位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 动脉,其次股动脉。
股动脉穿刺
•通过血气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PH(酸度):7.35-7.45
<20mmHg <50mmHg
<7.0
>7.6
PCO2(二氧化碳分压):4.5-6.0kpa (35-45mmHg) >85mmHg
PO2(氧分压):10-13kpa(80-100mmHg)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 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
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
好方法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
数的调节
急救时动脉给药
动脉血气分析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动脉血气分析检查适用于临床各科的危重患者。 动态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对于判断危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 碱失衡类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作用。 2、禁忌症: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无绝对禁忌证。但在动脉穿刺 采血完成,拔针后应紧按动脉穿刺部位 3~ 5min ,防止采 血部位出血,特别对有严重出血倾向的危重患者更应注意 采血部位的局部出血。
桡动脉、肱动脉
肱动脉是腋动脉在背阔肌下 缘易名为肱动脉,在臂部伴正 中神经行于肱二头肌内侧下行 至肘窝深部。 如果不能用桡动脉,那么肱 动脉是第2个可选择的穿刺部位, 它比桡动脉要粗,侧枝循环通 常充分,动静脉位置距离较远, 这些优势适合进针采血。但肱 动脉位于肘窝内,周围缺乏致 密组织支持,在穿刺时易滑动 不易固定,且部分患者此处动 静搏动不明显,尤其是臂部肥 胖者较难穿刺成功。肱动脉穿 刺更适合老年患者,且成功率 高,不良反应少。
体温低于37℃时,对pH和PaCO2
影响不明显,而对PaO 2 影响较显著。
体温每降低1℃,PaO2 将降低7.2% 。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
体温!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温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 有直接的 影响,采血前,如患者情况允许,应停 止吸氧30min,或者采血时要记录给氧 浓度。 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min以 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同样,机械通气病人取血前30min 呼吸机设置应保持不变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给 氧浓度或流量(L/min)!
动静脉伴行,易误穿股静脉。
足背动脉
足背动脉通过处即足 背内外踝中点,是胫前 动脉的延续,一般在第 1、2跖骨之间通过,少 数偏向内侧或外侧。 足背动脉位置表浅, 较股动脉、肱动脉等皮 下脂肪分少,活动度差, 动脉管壁厚,弹性好, 穿刺成功率高。即使穿 刺失败,也利于按压、 止血,不易造成局部血 肿。但此处穿刺患者疼 痛较明显。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ctHb(血红蛋白成人总量 ):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40g/L Glu(血糖):3.0~6.1mmol/L <2.8mmol/L , >27.8mmol/L SO2 C(动脉血氧饱和度):90-100%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Ca++(血钙): <1.7mmol/L
<2.7mmol/L
1.12~1.32mmol/L >3.3mmol/L
>6.0mmol/L
K+(血钾): 3.5~5.3mmol/L
Na+(血钠):135~145mmol/L <120mmol/L >160mmol/L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的正确判断首先要依赖于动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治疗因素:
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
解质测定,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
损坏仪器。应尽量在输注乳剂之前取血, 或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后,血浆中已不 存在乳糜后才能送检,而且血气申请单上 必须注明病人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束时
间 。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温度会影响pH、PaCO2 、PaO 2 的测定值。 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 2 将增加7.2%,PaCO 2 增加4.4%,pH降 低0.015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的可行性
血气分析原则上应采用动脉血
特殊情况下静脉血可替代动脉血 牢记 :静脉血气分析
可判断酸碱失衡
不能判断呼吸功能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
动脉血气分析虽对酸碱失衡的判断甚
为重要,但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 的诊断,有时难免有错误的。为使诊断符 合病人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其它检查 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合理的采血部位
病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的抗凝血
严密隔绝空气
抽血后立即送检,如果需要放置, 则应置于碎冰块中(0℃)或放 置冰箱内,最好不超过两小时。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加强采血时对病人的安全性 超薄的针头管壁,针头的斜度适于动脉穿刺 动脉血气采血量: 成人:0.8-1ml 婴幼儿和儿0.5ml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
一、血气分析概念、目的 、作用 二、常用指标 三、标本采集 四、影响血气结果的因素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 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 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 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 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 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 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 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