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论文

针灸论文
针灸论文

我对针灸的认识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王远1037302117

摘要: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治病既可产生疗效,又可不引起毒副反应,

除操作不当性伤害外,一般不对机体造成损害,既可纠正异常的功能状态,又不会干扰正常的生理机能。刺灸腧穴通过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而达到协调阴阳的作用,调节是针灸最基本的作用。针灸的镇痛、增强免疫防卫和调整功能等作用,实际上均为针灸调节作用的结果。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与双向性的规律。所谓整体性,意味着刺灸腧穴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正常或异常功能产生影响,但对正常功能,其作用效应一般限于生理值范围内。双向性则反映针灸对向相反方向偏离的功能可产生反向的调节作用,即在刺灸相同腧穴,应用相同术式的条件下,对相反状态的功能产生反向的作用。通过调节内环境,重建生理稳态,是针灸与药物治疗疾病获效的共同途径,但是针灸对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显然有别于药物,尤其是化学合成药物。绝大多数药物对机体是非感知性刺激,刺灸腧穴则是感知性的,它首先影响腧穴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传入途径,刺灸信号同病理信号(包括痛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脊髓、脑干、丘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坛)相会并发生相互作用,经过整合作用过程,传出信号,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系统,释放出多种神经递质或激素,调控内分泌与免疫系统功能,再释放出多种分泌激素、免疫活性因子,对效应细胞、组织或器官,对内环境理化状态进行调节。诚然,内环境也可反馈性对针灸引起的中枢递质神经元与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活动的变化进行调控。这样形成的调节环链,共同调节或维持机体的生理稳态。针刺与艾灸的作用途径不尽完全相同,尽管迄今对十分复杂的中枢神系统对针灸信号的整合过程了解尚不深,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无疑是针灸作用机制中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针灸中枢神经药物机理

1.加深对针灸调节作用的认识

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经络气血偏盛可引起有关脏腑、器官、循行部位的功能亢盛;而经络气血偏衰则可出现功能减退性疾病。经络气血逆乱,可致昏厥;经络气血运行阻滞,引起疼痛,不通则痛。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这也是其独特的作用。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热止渴;阳明经气偏衰引起的身寒,可取阳明经足三里、合谷温补之。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引起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治之。以上均为通过疏理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针灸治病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相对于中、西药来说,具有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安全可靠,起效快、疗效快、疗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疾病的治疗有不同种度的效果,对其中100多种左右的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其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针灸的镇痛作用: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临床常见的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腿痛、关节炎、痛经行等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头痛:取百会、太阳、合谷。风袭经络者前额痛加印堂、上星、内庭;偏头痛加外关、足临泣;头顶痛加后溪、太冲、至阴;后头痛加风池、昆仑。肝阳上亢加风池、行间。气血两虚加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颈椎病:取颈部阿是穴、天宗、肩髓、曲池、足三里。肩周炎:取肩髁、肩贞、臂膊、条口。户内侧痛加尺泽、阴陵泉;肩外侧及肩胛痛加后溪、天宗、阳陵泉;肩前痛加合谷、曲池、足三里。落枕:取颈部阿是穴、后溪。急性腰扭伤:取人中、后溪、委中、腰部阿是穴。慢性腰腿痛:取肾俞、委中、阳陵泉、环跳、、悬钟、夹脊、风市、阳陵泉、犊鼻、昆仑。根据疼痛部位,每次选3-5穴。痛经:取中极、次骨,地机、三阴交。实证加关元;虚证加肾俞、关元、足三里。

2.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具有调整作用:针灸对器官、组织、神经功能及血液成分均且有调整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面神经麻痹、尿失禁、尿潴留、单纯必肥胖等。中风后偏瘫:取百会、风府、天窗。上肢瘫加肩骼、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面神经麻痹:取地仓、颊车、阳白、合谷。乳突部疼痛加翳风;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承浆。尿失禁:取关元、中极、三阴交。肾阳不足加肾俞、膀胱俞;肺脾气虚加气海、太渊、足三里。尿潴留:取委阳、中极、三阴交。虚证加气海、关元、肾俞;实证加膀胱俞、阴陵泉。单纯性肥胖:实证取四门穴、丰隆、曲池、合谷、太冲,虚证取四门穴、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脾俞、肾俞、合谷、太冲。再配合局部取穴及随证配穴。

3.针灸的防御免疫作用:比如用于治疗感冒。感冒:取风池、列缺、合谷。风寒型加支正、风门;风热型加曲池、大椎。

2.开拓提高针灸疗效研究的思路

针灸作用效应受刺灸部位(腧穴)、刺灸量和机体功能状态等因素综合的制约。但三者的相互关系,何者居于主导地位等尚有待探讨。所以,有必要从中枢核团功能与神经递质的层次,研究不同单穴或穴组,不同针灸术式或不同刺灸时机对上述过程影响的规律。尤其是要研究如何选用相关的特异性强的腧穴或有针对性选择有关脏器功能峰期或谷期进行刺灸,以增强针灸调节功能的作用而提高疗效。

3.针灸调节功能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针灸治病的机理,主要在于协助机体依靠自身的组织结构与机能来重建机体稳态。这就意味针灸对功能的调节作用必须依赖于有关组织结构的完整与潜在的机能,同时也提示针灸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如针刺麻醉中镇痛不全。

4.要客观地对针灸学术某些观点进行重新理解

袭用中药效能的知识以表述针灸作用、腧穴性能和针灸术式,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当代自然科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揭示脑的奥秘,所以神经科学是未来十年生物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有关学者推断,在九十年代,神经科学孕育一场新的革命。面对“脑的十年”所构划的神经科学蓬勃发展的蓝图,针灸学科尤其是实验针灸学科应有什么作为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主动地跟踪神经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移植或嫁接神经活动基本过程研究中提出的新理论、新技术或

新方法,以进一步探讨针灸调节作用规律与机制、经络活动现象、腧穴功能和经穴-内脏相关、针刺镇痛原理等,促进针灸学术继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冠军,王富春,李影主编.中国当代名医针方针术集成.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王富春主编.实用针灸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邱茂良主编.内科针灸治疗学.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56

4. 王富春等编著.临床针方.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5. 刘冠军.现代针灸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6.于建华,王平,王小勇等.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针灸治疗卷(上、下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7.王雪苔等.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8.承淡安.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无锡:无锡针灸研究社,1930

针灸推拿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式(原创)

针灸推拿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式(原创) 针灸推拿学专业大学五年规划 大一、大二 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 在大一首先要适应大学生活,把握大学生活特点与节奏,合理科学安排好时间。同时要注意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注重基础课的学习。要熟练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进一步强化英语的学习,特别是口语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其次,在学习上要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认真负责,形成良好的大学学习方法,有侧重、有倾向性,培养理性深入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的理科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另外,要开始融入社会,广泛交际,积极参与各项有益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开始积累有效的社会实践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会有技巧有能力的处理各种交际问题。还要关注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对专业有初步了解和认识,关注专业的科技前沿发展,了解市场行情及就业状况,为专业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大三、大四、大五 努力搞好专业核心课程,熟悉当年同专业同地区本科生就业情况。多向毕业学姐学长了解情况,学习相关面试技巧。分析就业形势,做好简历,多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做好毕业论文。 二、针灸推拿学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随着中医理论逐渐深入生活,针灸推拿学专业也广为大众所接受,因此有不错的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的针灸科、理疗科、中医康复科,在中医科研机构、海外医疗机构,在疗养院、保健中心、体育医院或运动队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等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沃登编辑:中医类(含针灸)SCI 论文投稿的心得及指南

沃登编辑:中医类(含针灸)SCI 论文投稿的心得及指南 中医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也确实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中医一直没有得到西方的承认,甚至在国内,很多人也不承认中医,原因之一在于,中医很少有象样的国际性论文出现。国际性权威杂志上的论文,是使中国走向世界的敲门砖!因此,有必要使中医的成果国际化,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实际上,中医的文章(包括针灸类),并不代表就不能发表SCI 杂志了。实际上有不少杂志愿意接受相关的文章。如果是中药单体的研究,只要做得好,任何杂志都可以发表的,Lancet, PNAS, Nature 象Medicine 等顶级杂志上均出现过中药的研究,而Science,PNAS 等杂志上经常出现针灸,气功等相关的文章。前阵子报道成都有人研究气功大师严新的气功的文章,也发表在不错的SCI 杂志上呢。不是中医类文章就不能发表在世界顶级杂志上,而且有两个因素: 1 你的实验设计是不是真的严格?!如是否符合随机,对照等一般性原则? 2 你的结果是不是很有说服力? 3 你能否将文章的确切含义表达出来,英语足够好!我们接触过大量中医针灸类论文,普遍存在以上三个方面问题。因此,只要从这三个方面源头抓起,发表SCI 杂志上有可能的。下面介绍一些与中医中药和针灸相关的SCI 杂志:Acupunct Electrother Res (ACUPUNCTURE & ELECTRO-THERAPEUTICS RESEARCH) 1.邮寄投稿地址: Editor-in-Chief: Yoshiaki Omura, M.D., Sc.D., 800 Riverside Drive, Suite 8-I, New York, NY 10032, USA. Tel: (212)781-6262, Fax: (212) 923-2279. 2. 期刊的稿约(Note to Authors ) 3.相关心得①该杂志为季刊,号称投稿周期短,发表快。杂志编辑水平相对较差。“The journal is noted for its rapid handling of editorial contribution and short publication turn around time.” ②收录复旦大学的针灸研究较多,中医类科研机构的较少。被录用率相对较高。③主要收录针灸及其相关研究。主要录用实验研究。明确表面支持针灸疗法。“The journal wa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make acupuncture and electro-therapeutics a universally acceptable branch of medicine through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based on scientific disciplines.” ④论文思路与投稿策略:针灸实验方面的论文可以考虑投。如果为下列病症的研究,录用率会更高。“particularly o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medical problems, such as intractable pain, dystonia, Parkinson's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1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即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英文刊能接收大量的中医类文章。phytotherapy research 本草疗法研究这个杂志影响因子为 1.43,接收的文章多为中药单体研究。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中医在西方称为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这本杂志收录中医的文章,日本,韩国人发的比较多。国内发的很少。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如上planta medica 也发表植物单体研究的文章另外,如果针灸类文章,可以往神经科学领域的杂志投谢,如Brain Research, Pain 等杂志,接搞量还可以。 2 从SCI-E 文献分析世界针灸学研究现状

针灸推拿学s硕士培养方案 (1)

针灸推拿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 中医学1005针灸推拿学100512 针灸推拿学专业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具有雄厚的学科支撑,针灸推拿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为全国首批针灸推拿硕士点、博士点和中医针灸博士后流动站;针灸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推拿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针灸科、推拿科为江苏省重点专科。针灸推拿学科在针药结合的效应规律研究,以及针推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老年病、脑血管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和针灸基础理论研究、医学气功等方面,形成了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学历、高级职称为主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计划项目6项,国家级项目17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部省级项目50余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3项。针灸学重点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针药结合实验室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拥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500余万元。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及系统的针灸推拿学专门知识,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科研思路及方法,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及相关论文撰写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针灸推拿事业发展服务的高层次研究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针灸推拿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2.针灸推拿治疗规律和机理研究(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脑血管病、老年病、神经系统疾病、痛症、脊柱相关性疾病); 3.医学气功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4.针药结合效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针灸推拿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3年。课程集中学习的时间为第1学期。第2学期进入本校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或国内外相关研究单位,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临床培训及学位论文等工作。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5124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科、推拿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经络腧穴学》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络一点通》入选国家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名单,针推技能实践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针灸学》为省级教学团队,《针灸学》、《刺法灸法学》为省级精品课程。近五年,本学科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7项,科研经费达700多万元;发表论文61篇,出版专著13 部;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针灸生理三级实验室等,各种仪器设备1300余台(件),总价值400余万元。 本学科曾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的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部省级二等以上的科技成果奖7项以及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创造创新科技之星奖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逐渐形成了以导师负责制为主,综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同时还与泉州、漳州等省内规模大、特色明显的中医医院合作,充分发挥学院的办学优势及地方名老专家的经验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临床硕士生,为今后学生的实习、课题、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前本学科共有研究生导师39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5名。 自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以来,本学科已培养十四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医院及高校从事针灸、推拿、康复等医疗及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近几年硕士生就业率均达100%。 二、培养目标 (一)政治方面: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医药事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热爱中医药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业务方面: 1、掌握针灸推拿学领域扎实的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技能和必要的西医知识与技术,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能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具备独立从事中医针灸推拿等工作。 2、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不少于6个三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危重病、疑难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中规定 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相当于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中医针灸论文: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

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 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肥胖症也越来越多,甚至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传统中医针灸推拿方法治疗肥胖症,疗效显著,安全、持久,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对于针灸推拿方法减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人们对肥胖症的预防,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针灸;推拿;减肥;肥胖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超重和肥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肥胖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甚至常常诱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采用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方法进行减肥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以其疗效显著、持久、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运用传统的中医针刺推拿治疗,是防治肥胖的有效手段,符合WHO提出的“减脂不减水,在健康状况下减肥”的要求,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一、肥胖的原因与临床分型及表现 中医学认为,肥胖病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得输布,脂浊痰湿内聚而成。过食肥甘膏梁厚味之品可致肥胖;或由于脾肾气虚,痰、水湿内停蓄于肌肤,造成肥胖;或由于中老年以后,肾气渐衰,五脏六腑功能减退,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蓄积,引起肥胖。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先天不足,运化失常,标实为痰、湿等浊邪内聚。 依据中医理论进行临床辨证,可将肥胖症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胃腑实热型肥胖。多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 (二)脾虚湿盛型肥胖。常见手脚无力不喜运动,饭后浑身发软欲卧口中粘,小便不利,晨起眼睛浮肿,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或细滑。 (三)肝郁气滞型肥胖。多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舌苔白或薄腻,脉弦细。 (四)脾肾阳虚型肥胖。极易疲劳、动则汗出无力,腰酸腿软,阳萎怕寒,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五)肝肾阴虚型肥胖。常见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酸腿软,五心烦热、低热,舌尖红、苔薄,脉细数或微弦[3]。 二、针灸推拿减肥原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表的异常与内脏功能失常有密切的关系,内外之间的反映是通过经络系统而传达的。人体的脐周是一个生物全息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和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当深刺腹部穴位时,会刺激腹腔内脏神经及周围的组织而引起相应的内脏系统的应激反应,直接对人体的内环境稳定产生影响,进而引起全身的变化。运用针灸推拿手法,通过辨证取穴,刺激经络运行,从而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加强新陈代谢,促进胃肠蠕动,排泄胃肠内容物,清理宿便。再配合温经散寒和补气补血的疗法,以消耗、转化和利用体内多余的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现在医学研究认为,针灸能够减肥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针灸治疗使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上升,糖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回降至正常水平,而没有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2.针灸使血中的胰岛素回降而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速度减缓,脂肪分解加速。3.针灸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增强,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强基础代谢率而减肥。

15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502k)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备的现代医学知识,系统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诊疗技能,具备能胜任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及教育科研单位的针灸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掌握一定的与本专业学习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3)系统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4)掌握针灸推拿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5)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6)系统地掌握西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 (7)熟悉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2. 能力要求 (1)具有熟练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的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3)具有熟练掌握经脉循行、腧穴定位及针灸推拿常用手法的能力。 (4)具有熟练运用针灸推拿相关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5)具有运用西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研究和解决医学问题相关信息的能力,达到山东省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合格水平。

(7)具有运用一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的初步能力。 3. 素质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2)职业素质:热爱中医药事业,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断追求卓越。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依法工作的法律观念。 (3)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4)身心素质: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5年,修业年限4~8年。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二)核心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推拿手法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 四、课程设置与修读学分 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总学分及各环节学分的具体要求。

中医针灸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自我剖析1、MBTI测试结果MBTI人格动力测试结果是INFJ 型(内向+直觉+感觉+判断)对INFJ类型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能忠实于自己的预见。 在恬静的外表下,他们对人生重要大事有着更深的信仰。 积极分子们(INFJ人有这种倾向)不是为了个人的辉煌或政治权利而工作,而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战!INFJ人是不容易受人牵制的,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易被愚弄欺骗。 虽然INFJ人很通情达理,并富有同情心,但是他们对朋友却是很挑剔的,这种友谊是以相互间的利益为基础的。 INFJ人对语言的熟练表达和交际的才能有自己的诀窍,再加上INFJ人的那种无需过多言语表达的敏感性使得他们能与人们很好的交往。 当然,在写作,咨询,公共关系甚至政治领域都有INFJ人的一席之地。 对INFJ人的描述:富有创造性和独创性,独立自主,细心周到,热情细腻;全球化的思想家有独特的洞察力,并有高涨的热情;细致谨慎,深思熟虑;有计划有组织,有生产能力的,有决策力的;有节制,有礼貌。 2,自我认知优点:偏内向的性格使我少一份张扬,多一点内敛。 做事仔细认真、踏实,稳重,准备充分,有条理,不打无准备之战。 与同学相处融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劣势:交际能力相对较差,缺乏自信心和冒险精神,积极主动性不够。 做事缺乏恒心,常常半途而费。 体质较弱。 3.自我调整: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项有益的活动,勇于表现出自己的一面,使自己多一份自信、激扬,少一份沉默、怯场。 正所谓能战胜自已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已的体质。 二.环境分析总体方面:中医在中国虽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目前还并不能完全被所有人接受。 更有人大肆呼吁取缔中医。 可见中医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这些人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让它走得更长更远。 学校方面: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是所二类学校。 师资及教学质量自然不能与一些大学相媲美。 这就更需要我们不懈努力,以加强自身的学习实践,来实现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专业方面:针灸推拿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医疗手段,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明星,堪称“中华一绝。 这种回归自然的古老医疗方法倍受国人青睐,也正在被国际医学

针灸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12659.html, 针灸论文题目 一、最新针灸论文选题参考 1、针灸减肥的临床观察及其降低脂质的研究 2、实验针灸学 3、针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4、温针灸的传热学研究 5、温针灸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6、针灸原理和经络研究中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 7、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概况与思考 8、豚鼠针灸穴位图谱的研制 9、针灸对哮喘患者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与嗜酸粒细胞数目的影响 10、建立现代针灸学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治疗体系 11、循证医学与《中国针灸》临床研究报道的质量评价 12、针灸对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3、针灸对亚急性衰老小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14、针灸治疗卵巢早衰76例临床研究 15、消化系统针灸病谱的研究 16、不同针灸疗法对佐剂关节炎大鼠外周镇痛机理的研究 17、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病人植物神经外周介质的影响 18、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19、现代针灸临床病谱的初步探讨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12659.html, 20、以针灸治疗为中心的中风诊疗体系 二、针灸论文题目大全 1、针灸"足三里""关元"穴对阳虚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2、对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的几点建议 3、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4、针灸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作用 5、关于针灸-免疫研究思路的探讨 6、中国循证针灸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7、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优势 8、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9、针灸对单纯性肥胖肾上腺功能的影响 10、帕金森病的针灸疗法 11、不同针灸方法诱发循经高温线现象的比较 12、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系统评价 13、关于针灸-免疫研究思路的探讨 14、针灸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5、针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16、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17、针灸调节老年大鼠垂体激素分泌 18、老年痴呆针灸治疗的临床初步研究 19、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荟萃分析 20、温针灸“肾俞”穴对老年雌性大鼠性激素的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针灸推拿专业

针灸推拿学院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 个人简历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团员 籍贯: 邮编: 就读院校: 联系方式: 专业:针灸推拿专业 在自己心目中的最理想职业(按顺序): 1、医生 2、企业职员 3.导游 自我剖析 我的优势及使用 在性格方面,我就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女孩,正直而不呆板。在自己人际交往的圈子中,我努力用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因为我相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乐于交友,希望能在朋友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优点。 我喜欢听歌、唱歌等文艺活动,所以我应该多参加一些文艺比赛活动。一方面,淘汰制的比赛能提高自己的承受失败的能力。另一方面,多参加这样的文艺活动能锻炼自己的胆量、随机应变的处事能力,更让自己增添一份幽默色彩。 我的弱势及弥补 缺乏很强的自制力,热度有余,耐心不足,做事虎头蛇尾。社会实践能力欠缺,组织能力尚有待提高。太过于理性化,缺乏挑战冒险精神。处事相对保守,情绪易受她人影响。有时比较固执。 就自己对职业能力方面的瞧法,从某方面来说我的感性能力远远超过理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但学

习能力一般,如果时间投入度还可以的话,相信会有不错的成果。 我的机会及利用 首先,我进入了一所高等大学,选择了一门较好的专业。这就是我抓住的一个好机会,我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修建一个全面的知识网络,并且从基础开始,不断完善。 其次,我遇到了一群活泼开朗、努力奋斗的朋友,她们积极向上的热情感染着我,她们也诚心的邀请着我一起加入这向未来的准备工作中,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准备。 我面临的威胁及应对 我比较懒惰,不善于请教老师、同学,这样虽然有着独立思考的过程,但工作效率不高。而善于问问题就是提高解决问题效率的最简捷的方法。我会结交一群积极向上的朋友,互相共勉,共同努力。 自我发展规划 总目标 2016年毕业时顺利拿到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取得与专业相关的部分证书,努力考上研究生,并且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发展一个成熟的人际关系网,尽可能的改变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为今后的学习与就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 第一学年(2011-2012)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加强社交活动,锻炼交际能力。学会Word、Excel、PPT的简单操作、基本技巧。养成一种正确理财、勤俭的生活态度。从大一起就为考英语四,六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学年(2012-2013) 熟悉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的知识,努力拓宽知识面,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用知识充实自己。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应用二级考试。

中医针灸论文范文2篇

中医针灸论文范文2篇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医学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瑰宝。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一: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缺血性中风是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病的一种,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给中老年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病症。 近两年来,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日渐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尽管该病的治疗诊断水平在不断提升,死亡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其致残率却仍然在80%以上。 偏瘫是缺血性中风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长时间的痛苦,同时还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诸多社会问题[1]。 为此,在该病的治疗上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而针灸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成为了治疗缺血性中风最为有效的方法,众多临床报告也纷纷表明针灸在该病的治疗上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笔者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上采用针灸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21年1月-20XX年1月收治缺血性中风患者中选取5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中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标准确诊。 其中治疗组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6例,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为62.4岁,病程时间为6个月-10年;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5例,年龄为56-72岁,平均年龄为62.5岁,病程时间为1-10年。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心力衰竭,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针灸穴位附近有皮肤感染。 两组患者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曲池、合谷、外关、足三里、伏兔、百会、解溪、委中、环跳、肾腧、大椎、心腧、膈腧等穴位,均通过双侧取穴,每次取三对穴位,第一天先取四肢穴位,第二天则取背腧穴位,按照这种方法逐渐推移。 在进行针灸时,首先对穴位周围进行消毒处理,再运用无菌一次性毫针,将其刺入后需以逆转提插的方法完成,得气后用平

针灸推拿学科

针灸推拿学科 针灸推拿学科是1984年在我院针灸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针灸学是1979年我国中医院校首批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之一。1999年开始与学院医院合并为一所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国外留学生具有综合功能的教学、医疗、科研机构。现有针灸基础、针灸临床、气功推拿和综合4个教研室,教职工130余人。本学科点有专职教师1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省院级骨干教师4名,形成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办学方向和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近3年来共培养针灸、针灸推拿本科、专科人才2000余名,硕士研究生16名,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鉴定4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0项。目前尚承担的科研项目14项,部省级8项,厅局级6项;出版论著35部,发表论文103篇,其中核心期刊34篇,。 我学科目前共有4名学术带头人,其中2名教授,1名博士(副教授),分别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穴位贴敷学组主任、河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等职。学科带头人均有科研主攻方向,并培养、带领的中青年骨干已形成梯队。其学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学科确立有3个科研主攻方向,各有特色和优势,目前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1、奇经八脉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本项研究为针灸基础理论研究,从传统的中医理论出发,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生物物理学特征及其对气血运行的调节关系进行研究,总结出奇经在治疑难杂病中的辨证选穴规律和治疗机理,进一步创立和完善奇经辨证的选穴体系,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完善和发展经络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经络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指导针灸临床有较大实用价值。经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及优势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领先水平。 2、针灸治疗放化疗毒副作用的研究 围绕针灸对抗放化疗毒副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完成科研课题8项。该研究主要解决放化疗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白细胞减少、胃肠反应等毒副作用,为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较好辅助治疗手段。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将针灸对穴位的刺激改为更为方便、有效的中药穴位贴敷,经查新该研究属创新性研究,专家鉴定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其学术论文已被外文杂志转载。随着该研究的深入和成功、治疗机理的揭示,必将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人类攻克癌症做出贡献。 3、针刺手法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主要是对针刺补泻手法、巨刺法、阴阳互刺法等进行研究,参考古今针灸医家手法特点,结合临床经验,创用了“努运热补手法”和“提运凉泻手法”,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手段,既定性又定量地测试出热补、凉泻手法的温度变化,提示了该手法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手法有较强实用性、科学性,这是对古代传统针刺

中医论文范文

针灸学入门感言 --关于中医方法调养身体 摘要:中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经络通畅,气血充足,是以气色红润,身体健康。简析针灸,拔罐之类中医调养身体的方法。 关键词:中医针灸艾灸拔罐 一、对中医学的体会 (一) 中医学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二)感受的中医学 自我记事起,每当生病或者身体不适。第一反应就是吃药或者打针。 也就是抗生素以及静脉注射。身边的人大多如此。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西医已经是大家生病不适时的首要选择。而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医却被忽略了。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医。也许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对中医的几乎没有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医学有着深厚的基础,在治疗疾病和调养身体方面有着西医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亲眼从妈妈的经历中感受到中医的神奇和魅力.于是选修了针灸学入门这门课程.通过学习针灸学入门这门课程,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了解。尤其是通过针灸,艾灸,拔罐这些中医方法来调养身体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二、经络理论是基础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通过针灸之类的中医方法可以对身体进行调节。 2 三、中医调节身体的方法 (一) 针灸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12659.html,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解读 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学习现况及专业素养调查结果与对策分析 4、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规划的研究 5、中西医临床医学生多元化技能训练实践与探索 6、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导师制新探 7、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8、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9、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探索 10、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探讨 1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基于“挑战杯”竞赛平台 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探讨 13、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伤寒杂病论》分段教习法研究 14、构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 15、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考核方式改革与探索 16、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7、中西医临床医学(农村全科医师)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探索 18、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养生学》的探讨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12659.html, 19、推拿学(第2版)(供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骨伤.康复. 20、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分析 二、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大全 1、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调查分析 2、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伤寒论”教学质量的思考 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对策 4、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5、“科硕门”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的SWOT分析 6、微课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7、浅析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8、浅谈多媒体在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9、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所开课程认知度调查与分析 10、从中西医的异同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 11、5+3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策略 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能力要求及其培养途径的思考 13、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的培养 1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办学思路与改革探讨 15、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医用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16、"寓教于研"--培养拔尖创新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17、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18、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全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9、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第十学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针灸论文

针灸——中医的瑰宝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门学科,作为西医院校的一门选修课,受到广大医学生的喜爱!针灸这门选修课在我们校本部就有两个班,周二一次,周四一次,将近三百来名学生吧!记得在选修课报名时看到报针灸的人这么多,我那时候特别担心自己被刷下去,最终幸运的是我被选上了,心里特别高兴。 我与中医的缘分要起于小时候,在电视上就看到很多中医治病救人,而且针灸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那时候就特别崇拜中医,再加上学识的增长,对中医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渐渐地喜欢上了中医,并萌生了以后要做一名中医大夫的想法。但到后来由于高考报名时在中医方面未找到合适的专业,所以就报了临床医学。通过学习针灸这门选修课,我想进一步了解中医方面的一些知识,学习中医的一些思想,对以后的临床工作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出于对针灸的好奇与热爱,每次上针灸课我都好好听讲,认真地做一些笔记。我还买了一套针具,做了一个精美的针灸包,课上与课下都积极的练习,还记得刚开始手法不好,很快就把一些练习的针都弄弯了,后来熟练了以后也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通过将近一学期的练习,我终于可以在人体的某些不重要的部位扎一些针了,但是也只能拿自己练手,我们宿舍的人因为信不过我的技术还不敢让我在他们身上做试验。其实我对拔罐也挺感兴趣的,小时候就看到父母他们拔罐,而且治疗效果也挺明显的,因此对老师上课讲拔罐时也特别认真的听。 通过这将近一学期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际操作,还了解了不少中医针灸的知识。原来针灸包括两个概念,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的治疗作用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分类比较广泛,包括毫针刺法,灸法,拔拔罐法,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等等。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因此针灸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

针灸推拿论文范文

针刺、闪罐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 作者:×××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专业××班 指导教师:×××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院××科 提要:目的:通过针刺与闪罐的治疗,观察面瘫的恢复。方法:经颅脑CT检查无脑梗塞,脑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周围型)患者30例,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施治,分别进行针刺,闪罐治疗. 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6例,占总数的86.7%,显效3例,占10%,好转1例,占3.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闪罐是治疗面瘫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面瘫(中医);针刺;闪罐;综合疗法;疗效观察. 面神经炎是指颈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又称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属”面瘫”,又称“口眼歪斜”或“口僻”.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相当部分患者在局部风吹或着凉后发病,因而认为可能由此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有些患者在急性鼻咽部感染后起病.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是由于经 脉空虚,风寒热邪乘虚侵袭,经络气血阻滞,导致筋脉失养,弛缓不收而发病.对于面瘫的治疗,中医针灸一直被认为是一 种特色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4年9月至12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实习期间,积极配合临床指导老师,将所学的理论知 识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在对30例面瘫患者的治疗上,以针刺闪罐为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30例患者均来自宝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均属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3/12岁,最大75岁,其中20~50岁患者13例,占总数的43.3%,病程最短者10小时,最长者18天;其中风寒证19例,占63.3%,风热证5例,寒热并见证6例;其中部分患者在其他地方诊治无效而来本院.本组均属单例发病,排除中枢性面瘫,格林—巴利 综合征,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1.2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为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7天内达高峰,1周内就诊患者占大多数,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完全或不完全瘫痪,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口唇向健侧偏斜,不能皱额、蹙眉、闭气、鼓腮、示齿,可有耳后乳突区压痛,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听觉过敏等. 2. 病情分析 2.130例患者中,属风寒袭络型者19例,占6 3.3%;风热袭络者5例,占16.7%;寒热并见者6例,占20%。 2.2 辨证分型: 本病多由于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迟缓不收而发 病。一般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皱眉、蹙额、示齿、鼓腮,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进食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少数病人可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患侧舌前 2/3味觉减退或丧失,听觉过敏等. 2.2.1 风寒型: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克于面部经 络,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迟缓不收,而致口角歪斜,患侧面患侧面部肌肉痉挛且自觉发紧感,怕风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2.2 风热型:以夏季发病为多见,多因感受风邪, 经脉痹阻,郁而化热,气血失和不能濡养筋肉而致面瘫,发病前可有面部麻木,耳后疼痛及轻微外感等前驱症状,随之出现口角歪斜,患侧面部肌肉松弛可伴眼干,眼红,口干口苦,急躁,大便干,小便数,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之热象。 2.2.3 寒热并见证:系指寒热之邪同时或先后侵袭空 虚之脉络而发病,面部表现为拘紧、疼痛、怕冷、抽搐等经寒证,同时伴有性急、口苦口干,或口鼻起泡,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里热证。 3 治疗方法 3.1 针刺治疗 3.1.1 针刺选穴:遵循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及经外取 穴相结合的原则,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主穴:阳白、地仓、颊车、下关、翳风、合谷。随证配穴:鼻唇沟变平坦者加迎香; 鼻唇沟歪斜者加水沟;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额纹变浅或消失,眼闭合不全者,阳白透鱼腰;额纹上部未出现,阳白透头临泣;皱眉不能或无力取攒竹;流泪取睛明、承泣、四白;耸鼻不能或无力取迎香透睛明;口歪、流涎、食物滞留取地仓透颊车、颧髎;听觉障碍翳风、听会;偏头痛取完骨或风池。 3.1.2 操作方法: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2 寸不锈钢毫针;穴位以上述针刺选穴中的主穴及随证配穴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