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304L不锈钢管道现场焊接工艺的改进

TP304L不锈钢管道现场焊接工艺的改进
TP304L不锈钢管道现场焊接工艺的改进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2006-05-25发布 2006-06-01日实施

1 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接 1.1 焊前准备 1.1.1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本规范附录 A.0.1的规定. 1.1.2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1.1.3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30 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 1.1.4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1.1.5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5.1 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 1.1.5.2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 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1.1.5.3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1.1.5不锈钢焊件焊接部位两侧各l00 mm范围内,在施焊前应采取防止焊接飞溅物沾污焊件表面的措施:可将石棉置于焊接部位两侧等。 1.1.6焊条、焊丝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保温,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见表4。

双相不锈钢管道的焊接工艺

双相不锈钢管道的焊接工 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双相不锈钢管道的焊接摘要:以辽阳石化80万吨/年PTA装置双相不锈钢管线为例,向读者介绍双相不锈钢2205的管道焊接,整个焊接具有一定的价值,为双相不锈钢焊接提供依据。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耐腐蚀 0 前言 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是在超低碳铁素体不锈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双相不锈钢,常温下为双相组织,与一般不锈钢相比,其Ni的质量分数低,Cr、N的质量分数高,具有较好的抗点蚀和抗应力腐蚀的性能。此外,其结晶结构中的Fe的质量分数高,所以比其他的不锈钢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双相不锈钢由于具有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且两个相组织的含量基本相当,故兼有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屈服强度可达400Mpa ~ 550MPa,是普通奥氏体不锈钢的2倍。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韧性高,脆性转变温度低,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着提高;同时又保留了铁素体不锈钢的一些特点,如475℃脆性、热导率高、线膨胀系数小,具有超塑性及磁性等。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强度高,特别是屈服强度显着提高,且耐孔蚀性、耐应力腐蚀、耐腐蚀疲劳等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辽阳石化80万吨/年PTA装置中共有双相不锈钢有497m,最小管径为Φ×,最大管径为×,属于中、低压管道。PTA装置双相不锈钢管道中介质为浓度60%~90%的高浓度醋酸,是具有强腐蚀和刺激性的介质,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生产的安全性。 1 双相不锈钢2205的焊接性分析

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被加热到足够的温度时,出现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温度升高到1250-1300℃时,可转变为纯铁素体组织,此时在进行冷却,首先在铁素体晶界生成晶核,逐渐生成奥氏体。冷却速度较慢生成的奥氏体越多,反之生成的奥氏体越少。该双相不锈钢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焊接出现的裂纹倾向低;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焊接产生的脆化倾向低。然而,焊接工艺掌握不好,这种双相钢组织会引起焊缝和热影响区的脆化和焊接热裂纹的产生。实验表明,焊缝和热影响区德铁素体含量超过80%时,会降低韧性并增加裂纹的产生,因此对焊缝的化学成分尤其是Ni的质量分数和冷却速度加以控制,防止单相铁素体以及晶粒粗大和裂纹的产生。双相不锈钢化成成分和力学性能见下表1、2: 2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焊前准备 坡口的制备:坡口角度为70±5°,主要是考虑稍大的坡口角度有利于保证熔合比和提高脱渣性能,实践证明当坡口角度小于这个数值时,产生夹渣的几率会增大。 焊前清理:管道坡口表面的清洁性是双相钢成功焊接的一个关键因素,2205坡口表面的污染物主要是切割时表面的氧化皮、油脂和引起铁素体增多的脆化元素。因此,焊接前必须进行完全清理打磨,打磨时使用不锈钢专用砂轮片,防止渗碳等情况的发生。坡口加工完毕后,最后利用丙酮溶液清洗坡口内外100mm区域内的有机物、手印等。丙酮擦洗时不宜用棉质物擦洗。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1 技术特征 1.1材质规格:304( 相当于0Cr18Ni9) 1.2工作介质: 水软水 1.3设计压力: 2工作压力:5Kg/CM1.42试验压力: 7.5Kg/CM1.52 本工程编制依据2.1 F43C技术文件. 2.2 国标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3 国标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本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HG1 3 焊工 3.1 焊工应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规定的焊工考试合格证。 3.2 焊工进入现场后应按GB50236-98规定先进行焊接实际操作考试合格,经总包方认可发证后方能担任本项目的焊接工作。 4 焊接检验 4.1焊接检验人员应熟悉F43C技术文件及有关国标和本工艺。 4.2对管材焊材按规定进行检验、填表验收。 对违反者进行教育帮,对焊工是否执行本工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4.3.. 助得以改正。对严重违反者或教育不改者有权令其停止焊接工作。以

确保焊接质量。 4.4 做好本工艺第7条“焊接后检查和管理工作”。 4.5 邀请和欢迎总包方和监理方检查人员检查焊接质量。 5 焊前准备 5.1.1 管材、焊材必须具有符合规定的合格证明,并与实物核对无误。 5.1.2 管材型号为304级相当等于我国的0Cr18Ni9规格标准。按项目图纸规定。 5.1.3 不锈钢焊丝型号规格为:H0Cr20Ni10Ti φ2.5mm φ2.0mm 5.1.4 不锈钢电焊条型号规格:A132 φ3.2mm φ2.5mm 5.1.5 铈钨电极型号规格:WCe-20 φ2.0mm 5.1.6 氩气纯度为99.99%。 5.2 焊件准备 5.2.1 焊接口的分布位置必须符合国标GB50235-97和GB50236-98规范的规定。 5.2.2 管道为V型坡口,对接接头、组对应符合图1要求: 注:间隙3.5~4mm为焊接时的数据,组对点固焊时,应适当大于此数据,以补收缩。 .. . 图1.焊口组对数据

不锈钢焊接工艺

不锈钢焊接工艺(第一部分:氩弧焊接)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编制依据 . 设计图纸 .《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焊接准备 .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φ、φ1、φ、φ、φ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以保证充氩纯度。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表一 5.工序过程 .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 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6.质量标准: . 质量按Q/ZB74-73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 (GB/T12770—2002)标准检验。

电焊工岗位操作规程

电焊工岗位操作规程 一、编制依据 1、SY/T4103-95 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 2、SY/T4071-93 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 3、SY6516-2001石油工业电焊焊接作业安全规程。 二、一般安全规定 1、焊工必须经体检合格,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等重要设备的焊接工作必须由持有劳动部门颁发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并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方可独立工作。 2、焊接场地10米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并具有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3、工作前必须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在易燃易爆区域作业要穿防静电服。操作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护帽。 4、工作前,对焊机设备认真进行检查试车,确保设备和工具在完好状态下方可操作。电源和开关、电焊机外壳、工作台及焊件均应接地良好,漏电保护器灵敏、有效,导线应用绝缘良好的橡皮软线,不准有破损,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导线、地线不得随意乱拉,避免与钢丝绳、氧气瓶、乙炔气瓶、氧气和乙炔胶管等接触,不得把管道及其它金属设备当作地线,横穿道路应架空或加套管穿越。

5、电焊把钳与电焊软线的连接要牢固,握柄要用绝缘耐热材料包好。电焊机的电源线装拆应由电工进行;电焊机如有漏电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通知电工修理。在焊接过程中突然发生停电,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6、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各种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气体和液体的工件进行操作时,必须事先进行检查,经过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及管道压力后,再进行工作。 7、在焊接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 8、高空作业应遵守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地面应有监护人。 9、遇6级以上大风或雷雨天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如必须施焊则要有防护棚、穿雨鞋、戴绝缘手套以及其它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潮湿的地方焊接,焊机应配备次级漏电保护器,焊工必须穿雨靴,戴绝缘手套,并设有专人监护。 10、启动电焊机应先合电源闸刀开关,后掀起动器启动按钮,停止时顺序相反(电焊机停稳后才能拉下闸刀)。严禁带负荷拉下开关,以免弧光烧伤。拉合闸刀应带手套侧向操作,直流电焊机启动前应盘车检查,不准有卡阻。 11、点焊时应避免弧光直射周围人员。多名焊工同时集中施焊时焊工间要有隔光措施(如设隔光板),防止弧光互射损伤眼睛。 12、工作完毕应检查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后,才能离开。

(推荐)压力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压力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中材质为碳素钢、低合金钢、耐热钢、不锈钢和异种钢等压力管道的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以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施工。 2 主要编制依据 2.1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GB/T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2.3 SH3501-2001《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5 CJJ28-89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6 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7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 2.8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2.9 GB/T983-1995 《不锈钢焊条》; 2.10 YB/T4242-1984 《焊接用不锈钢丝》; 2.11 GB1300-77 《焊接用钢丝》; 2.12 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及其引用的标准、规范,并依 据我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出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

导书)。如果属本公司首次焊接的钢种,则首先要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然后对该种材料进行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做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1.2 编制的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工程 实际,详细写明管道的设计材质、选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接头型式、具体的焊接施工工艺、焊缝的质量要求、检验要求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有要求时)等。 3.1.3 压力管道施焊前,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应对焊工及相关人员进行技 术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 3.1.4 对于高温、高压、剧毒、易燃、易爆的压力管道,在焊接施工前应 画出焊口位置示意图,以便在焊接施工中进行质量监控。 3.2 对材料的要求 3.2.1 被焊管子(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且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或部颁标准)的要求;进口材料应符合该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 3.2.2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钨棒、氩气、二氧化碳气、氧气、乙炔气 等)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且具有质量证明书。其中钨棒宜采用铈钨棒;氩气纯度不应低于99.95%;二氧化碳气纯度不低于99.5%; 含水量不超过0.005% 。 3.2.3 压力管道予制和安装现场应设置符合要求的焊材仓库和焊条烘干 室,并由专人进行焊条的烘干与焊材的发放,并做好烘干与发放记录。 3.3 焊接设备 3.3.1 焊接机具设备主要包括:交流焊机、直流焊机、氩弧焊机、高温烘 干箱、中温烘干箱、恒温箱、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焊条保温筒、内磨机及电动磨光机等。

(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

1 要求 1.1 材料 1.1.1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不锈钢复合钢板材料及焊材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具有材料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采用国外材料时,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22条的规定。 1.1.2 用于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其复验要求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1条的规定。 1.1.3不锈钢复合钢板的使用范围应符合GB150的规定。 1.1.4材料不得有分层,表面不允许有裂纹、结疤等缺陷。用于制造有表面粗糙度要求的设备的不锈钢复合钢板板,需经80~100号砂头抛光后,再检查表面质量。经酸洗供应的材料表面不允许有氧化皮和过酸洗现象。 1.1.5不锈钢复合钢板应按牌号、规格和炉批号分类存放,并作明确标志。与碳钢等原材料有严格的隔离措施。1.1.6 不锈钢复合钢板材料上应有清晰的入库标记。该标记和1.1.6条规定的标志应采用无氯、无硫记号笔书写,不得采用油漆等有污染的物料书写,不得在与介质接触的表面打钢印。 1.1.7 焊接材料应按种类、牌号、批次、入库时间分类放置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一般应放在离地约200~500mm 以上的架子上。室内应整洁,不允许放置有害气体和腐蚀性介质。并应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 1.1.8 钢板吊运时,要防止钢板变形。钢丝绳要加护套,以防损伤材料表面。 1.2 制造环境 1.2.1 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的制造应有独立、封闭的生产车间或专用场地,应与碳钢制产品严格隔离。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如附有碳钢零部件,其碳钢零部件的制造场地应与不锈钢复合钢板件分开。 1.2.2 为了防止铁离子和其它有害杂质的污染,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生产场地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地面应铺设橡胶或木质垫板。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堆放需配有木质堆放架。 1.2.3 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应使用专用滚轮架(如滚轮衬有橡胶等)、吊夹具及其它工艺设备。起吊容器或零部件的吊缆宜采用绳制吊缆或柔性材料(橡胶、塑料等)铠装的金属吊缆。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应穿着鞋底不得带有铁钉等尖锐异物的工作鞋。 1.2.4 不锈钢复合钢板材料或零部件在周转和运输过程中,应配备必要的防铁离子污染和磕划的运送工具。 1.2.5 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的表面处理应有独立且配备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场地。 1.3 加工成型及焊接 1.3.2 划线应在清洁的木板或光洁的平台上进行,加工过程中不能去除的不锈钢复合钢板材料表面严禁用钢针划线或打冲印。 1.3.3 下料时,应将不锈钢复合钢板原材料移至专用场地用等离子切割或机械切割方法下料。用等离子切割方法下料或开孔的板材,如割后尚需焊接,则要去除割口处的氧化物至显露金属光泽。当利用机械切割方法时,下料前应将机床清理干净,为防止板材表面划伤,压脚上应包橡胶等软质材料。严禁在不锈钢复合钢板材料垛上直接切割下料。 1.3.4 板材的剪口和边缘不应有裂缝、压痕、撕裂等现象。 1.3.5 剪好的材料应整齐地堆放在底架上,以便连同底架吊运,板间须垫橡胶、木板、毯子等软质材料,以防损伤表面。 1.3.8 不锈钢复合钢板板卷圆时,应在卷板机的轧辊表面或在不锈钢复合钢板表面上覆盖无铁离子的材料。 1.3.9 进行钻、锪、车削等机械加工时,冷却液一般采用水基乳化液。 1.3.10 不锈钢复合钢板封头采用热成型时,应按热处理规范和冲压工艺的要求,严格控制炉内温度和冲压的起始温度与终了温度,并作好记录。不允许与碳钢封头同炉加热。热成型所用的工具、压模等须清洁干净,不允许有碳钢屑、氧化皮等污物存在。 1.3.11 壳体组装过程中,临时所需的楔铁、垫板等与壳体表面接触的用具应选用与壳体相适应的不锈钢复合钢板材料。 1.3.12 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严禁强力组装,组装过程中不得使用可能造成铁离子污染的工具。容器的开孔应采用等离子或机械切割的方法。 1.3.13 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施焊前的焊接工艺评定和首次焊接的钢种,首次采用的焊接材料及焊接方法,以及改变已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中任何一项重要因素或补加因素时的施焊前焊接工艺评定均应符合JB4708的规定,焊接规程应符合JB/T4709的规定。 1.3.14 施焊的焊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有效焊工合格证。 1.3.15 不合格的焊缝允许返修,但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对经过两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如再进行返修,每次须经制造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将返修次数、部位和返修情况记入产品的质量证明书。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零部件,焊缝返修后仍应保证原有要求。 1.3.16 制造过程中应避免尖锐、硬性物质擦伤不锈钢复合钢板表面。如进行容器内工作,应采取铺设衬垫等保护措施。 1.3.17 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的表面如有局部磕碰或划伤等影响耐腐蚀性能的缺陷,必须修复。 1.4 表面处理 1.4.1 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的所有焊缝修补工作结束后按设计图样的要求进行表面处理。 1.4.2 压力容器表面的焊接飞溅物、熔渣、氧化皮、焊疤、凹坑、油污等杂质均应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不得使用碳钢刷清理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的表面。 1.4.3 采用机械抛光时,抛光磨料宜选用氧化铝或氧化铬,不得使用铁砂等作磨料。磨料应按不同的粒度分开放置,不得混放。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摘要:本文介绍了不锈钢管道TIG+MAG焊接工艺,与全氩焊和氩电联焊相比,TIG+MAG焊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焊接质量有所提高。该项技术已在电厂管道焊接中得到应用。 1 案例分析 0Cr18Ni9不锈钢φ530mm×11mm 大管水平固定全位置对接接头主要用于电厂润滑油管道中,焊接难度较高, 对焊接接头质量要求较高,内表面要求成形良好,凸起适中,焊后要求PT、RT检验。以往均采用TIG 焊或手工电弧焊,前者效率低、成本高,后者质量难以保证且效率低。为既保证质量又提高效率,采用TIG内、外填丝法焊底层,MAG焊填充及盖面层,使质量、效率都得到保证。 0Cr18Ni9不锈钢热膨胀率、导电率均与碳钢及低合金钢差别较大,且熔池流动性差,成形较差,特别在全位置焊接时更突出。在MAG焊过程中, 焊丝伸出长度必须小于10mm,焊枪摆动幅度、频率、速度及边缘停留时间配合适当,动作协调一致,随时调整焊枪角度,使焊缝表面边缘熔合整齐, 成形美观,以保证填充及盖面层质量。 2 焊接方法及焊前准备 焊接方法 材质为0Cr18Ni9,管件规格为φ530mm×11 mm,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混合气体(CO2+Ar)保护焊填充及盖面焊,立向上的水平固定全位置焊接。 焊前准备

2.2.1 清理油、锈等污物,将坡口面及周围10mm内修磨出金属光泽。 2.2.2 检查水、电、气路是否畅通,设备及附件应状态良好。 2.2.3 按尺寸进行装配,定位焊采用肋板固定(2点、7点、11点为定位块固定),也可采用坡口内点固,但必须注意定位焊质量。 2.2.4 管内充氩气保护。 3 TIG焊工艺 焊接参数 采用φ2.5 mm的Wce-20钨极,钨极伸出长度4~6mm,不预热,喷嘴直径12mm,其它参数见表1。 操作方法 3.2.1 管子对接水平固定焊缝是全位置焊接。因此焊接难度较大,为防止仰焊内部焊缝内凹,打底层采用仰焊部位(六点两侧各60°)内填丝,立、平焊部位外填丝法进行施焊。 3.2.2 引弧前应先在管内充氩气将管内空气置换干净后再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焊丝不能与钨极接触或直接深入电弧的弧柱区,否则造成焊缝夹钨和破坏电弧稳定,焊丝端部不得抽离保护区,以避免氧化,影响质量。 3.2.3 由过6点5mm处起焊,无论什么位置的焊接,钨极都要垂直于管子的轴心,这样能更好地控制熔池的大小,而且可使喷嘴均匀地保护熔池不被氧化。

天燃气管道的焊接技术

天燃气管道的焊接技术简述 编写人:芦立江,李靖,冯天亮 1 前言 随着西气东输项目的全面启动,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能源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煤气。 天然气的特点是压力大,其输配系统为高中压燃气管道,对燃气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天然气管道的材质一般为合金钢,从X52到X70,承压值有较大的提高。作为管道安装的主要环节,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2 常用天然气管道焊接工艺简介 双面焊容易保证接头质量,对焊工的焊接技术要求低;但是工作效率不高,作业条件差,并且受到管径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应用范围很小,天然气管道的焊接多采用下述几种工艺。 2.1 氩弧焊打底+低氢型焊条焊填充盖面(TIG50+E5015) 目前这种工艺非常成熟,焊接方向由下而上,在管道安装行业中的应用相当普遍。氩弧焊几乎适用于任何金属材料,背面成型较好,并且对组对要求不高,手工电弧焊全位置焊接现在已经成熟。但是,这种传统工艺的工效不高,不能适应大规模流水作业的需要;而且氩弧焊打底时,仰焊部位容易产生内凹,尤其在大直径、厚壁管道焊接时,这种缺点更加明显,有时这种缺陷甚至是致命的。 2.2 纤维素焊条打底+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填充盖面(如E6010+E71T8一Nil)。

为了适应大直径、厚壁高压管道焊接的需要,目前西气东输工程中下游地区广泛采用以上工艺。药芯焊丝半自动焊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条件。由于焊丝的连续性,焊接过程断弧停顿的机会较少,因而焊缝质量大大提高;同时,自动焊使用的焊接电流大大增加,工作效率高,便于排管过程的流水作业。由于焊丝内含药芯,可以方便地调节成分,所以适合焊接不同成分的合金钢的需要,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3 纤维素焊条打底+普通低氢型焊条焊填充盖面(如F,6010+ES015) 在山区或其他地形复杂区域,只适合小型手弧焊机作业时,一般可采用这种工艺,特点是比较灵活,操作简单,可以保证焊接质量。由于国产焊条质量的提高,在一定区域有相当的应用空间。 焊接方向自上而下,使用的焊接电流较大,因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因为顺流焊接,焊缝表面纹路较小,成型美观。纤维素焊条焊接时,产生的电弧吹力足,容易获得理想的背面成型,是比较理想的打底材料,这种方法缺点是对组对要求较高,尤其要保证组对间隙,否则影响根部质量:由于电弧吹力较大,飞溅多,焊接时层间打磨量较大。在管道材质强度不高(如X42,X46,X52)时,可以采用E6010纤维素焊条打底与填充盖面,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在管道材质强度较高(如X56,X60,X65,X70)时,采用E6010纤维素焊条打底,E7018或E8018填充盖面;如果管壁较厚或者气温较低,在打底后立即用E6010,E7010或E8010纤维素焊条加焊一层热焊道,具体选材视管材而定。 3 天燃气管道焊接施工技术简介 通用性焊接方法 一般工程焊接以半自动焊为主;对于局部困难地段和连头可采用手工电弧焊下向焊方式。下向焊操作规程必须符合《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发电厂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本标准也适用于手工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983—95 《不锈钢焊条》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HYDB P006-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程序》 HYDB P01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HYDB P013-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储存管理程序》 HYDB P012-200《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搬运管理程序》 HYDB P00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计量管理手册》 HYDB P007-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HYDB P010-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先决条件 3.1 环境 3.1.1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风速:手工电弧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

焊接电弧在1m 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90%环境温度大于0C 。 3.2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控制流程图 3.3 焊接材料 3.3.1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材料的采购和入库(一级库)由公司物资部负责,按《物资 采购控制 程序》和《焊接材料保管程序》执行。 3.3.2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材料入二级库的保管、焊剂、烘干、发放、回收由各项目负 责,按 《焊接材料保管程序》执行。 3.1.1.2 3.1.1.3 非下雨、下雪天气。 3.1.2 当环境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挡风、 防雨、防寒等有效措施。 见图1。 图1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控制流程图

不锈钢焊接工艺

不锈钢焊接工艺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 设计图纸 .《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 φ1、φ、φ、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以保证充氩纯度。 .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5. 工序过程 .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3.5mm。 .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 1mm。 .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 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6. 质量标准: . 质量按Q/ZB74-73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 (GB/T12770—2002)标准检验。 . 缺陷种类、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氩弧焊焊接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长输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长输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QJ/JA0630-2006 1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长输管道下向焊接施工工艺,提高焊接效率,确保焊接质量,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2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接的大口径长输管道工程的下向焊接施工。焊接工艺方法包括:①全纤维素焊条下向手工焊; ②纤维素焊条下向手工根焊、热焊,再用低氢焊条下向手工焊填充、盖面;③纤维素焊条下向手工根焊,药芯焊丝自保护半自动下向焊填充、盖面。 本工艺标准与下列技术条件同时使用: a)产品图样; b)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的焊接技术条件。 3 引用标准 GB50369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4071 《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 SY/T4103 《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 SY-0401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4 施工准备: 4.1 焊工资格

焊工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焊工能力应符合SY/T4103-1995《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中的有关规定。4.2 机具要求 4.2.1 管道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适合于野外工作条件。 4.2.2 手弧焊应配备满足纤维素焊条对电源静特性要求的直流弧焊机,焊机应达到小电流打底焊时不断弧,熄弧时不粘条,焊接过程中电弧稳定等。目前一般选用满足上述要求的逆变式手弧焊机。 4.2.3 药芯焊丝自保护半自动焊目前主要是选用国外进口设备,一般选用美国林肯(LINCOLN)公司生产的DC-400、DC-600电源及LN-23P送丝机和米勒(MILLER)公司生产的XMT304电源和SP32封闭式送丝机。用于返修焊的焊机一般选用燃油弧焊机。 4.2.4 焊件组对采用内对口器或外对口器。 4.2.5 焊工所用的焊条保温筒、角向磨光机、砂轮片、钢丝轮、锉刀齐全。 4.3 材料要求 4.3.1 管道焊接用焊条和焊丝,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同批号的质量证明书。 4.3.2 管道全位置下向焊接用国外焊条的选用,应符合SY/T4071-93 《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附录B的要求。

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规程(DOC)

1 绪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日益发展,一般奥氏体不锈钢难以满足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隧洞式腐蚀的要求。为此,冶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研制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即双相不锈钢。 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方面的抗力不足,尤其是应力腐蚀引起的断裂,其危害性极大。双相不锈钢是近二十年来开发的新钢种。通过正确控制各合金元素比例和热处理工艺使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各约占50%,从而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副食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类。 上世纪30年代就已在瑞典的试验室中研制出双相不锈钢(3RE60、Uranus50等),但是双相不锈钢真正产业化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其发展经历了3代历程。 1.1 我国双相不锈钢的应用 双相不锈钢是根据石油化工中强酸强碱造成的局部点蚀、应力腐蚀以及孔穴式腐蚀现象,一般不锈钢难以胜任的容器、管道以及零部件等而研制的,但由于

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述 (2) 3. 开工条件和施工准备 (3) 4. 人员及工器具配备 (3) 5. 主要施工工序和方法 (4) 6. 质量保证措施 (6) 7.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7) 8. 环境控制措施 (9) 9. 附图 (10)

1.编制依据 1.1 1.2 施工组织总设计和汽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3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部分管道及系统DL/T5210-2009; 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5009.1-2002); 1.5 《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细则》[2002]109号; 1.3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技术规程》DL/T 821-2002; 1.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9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 1.10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七部分焊接DL/T5210.7-2010; 1.11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12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 1.13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752-2001; 1.14 1.1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1.1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 5031-94。 2 工程概述 可实现集中供热,不仅能够满足石河子市区近、远期采暖热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 2.2 施工内容 依据设计院设计图纸,不锈钢管道主要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化学水系统、本体润滑油及抗燃油油等系统组成,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提高焊接质量,特制订此作业指导书。 本机组不锈钢管道材质分别为:仪用压缩空气系统材质为0Cr18Ni9;本体套装油管道材质为0Cr18Ni9Ti;化学水系统材质均为1Cr18Ni9Ti。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压力1.0MPa,常温,管道从汽机精处理接出至锅炉仪用压缩空气管道,管道主要规格为φ159×4.5。 本体润滑油管道为套装油管道,设计压力:0.3MPa,45℃,接口形式均为钢管对接,由主机油箱引出至前轴承箱,#1--#9各轴承箱进、排油管道,包括顶轴油管道规格有:φ219×6,φ610×10,φ57×4,φ108×4.5,φ325×8,φ89×4.5,φ20×2.5等。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2.1. 设计图纸 2.2.《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3.1.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 1、φ1 5、φ2 5、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 ,以保证充氩纯度。 3.3.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3.3.2.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3.3.3.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xx不超过30米。 3.4.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表一 5. 工序过程 5.1.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5.2.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5.3.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5.4.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5.5.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5.6.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xx。 5.7.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xx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xx10-15mm,厚度3-4mm。

焊接工艺规程

四、要求:详见《电网钢管结构焊工资格培训考核大纲》。 接头形式 *考试试板坡口加工均采用机械加工(考试试板和练习试板由一车间负责加工) *练习试板坡口加工,可采用火焰切割+砂轮打磨。图1和图2练习试板数量按5倍以上准备。

内部焊工考试试板 1、内部焊工考试,采用3个类型的试板。 评定:内部X光拍片+外观+焊缝尺寸评定:外观+焊缝尺寸评定:外观+焊缝尺寸材质试板宽/mm 试板长/mm 数量附图备注 Q345/10mm 75 150 1 图1 等离子下料、 外协加工 Q345/10mm 75 150 1 图2 等离子下料、 外协加工 Q345/6mm 50 170 1 图3 等离子下料Q345/14mm 80 200 2 图4 按图下料后, 只需加工30 块 Φ89x4钢管(Q235)或Φ114x4钢管长度=100 1 锯切,割好相 贯线 长度=200 1 锯切 图1 图2 图3 图4

超大法兰杆体装焊工艺 编制:日期: 批准:日期: 宁波鲍家变订单号N09061703-9,SSGZ1-33钢管杆(G段), 温州电力订单号N09082006-9,SSGZJ-18钢管杆(E段),下法兰超出锌缸宽度50~70mm,上述两杆体下法兰(如下图)两侧切边后与杆体的焊接,镀锌后再将两侧切边部分焊接。 具体要求如下: 1、下法兰按图纸要求完成下料和孔加工后,在按图纸要求进行两侧切边,切边时必须严格控制尺寸2730±2mm,且保证两侧平行。法兰切边坡口如图。 2、下法兰与杆体装配时,SSGZ1-33(G段)下法兰切边拼缝与横担基本平行;SSGZJ-18(E 段)下法兰切边拼缝与横担基本垂直。 3、下法兰拼缝区域的加强筋也镀锌后焊接。 4、拼缝区域的加强筋、法兰切边焊接区域做上标识,在送镀锌前涂上油漆,一起随杆体送热镀锌。 5、杆体、法兰切边、加强筋镀锌回厂检验合格后、将法兰焊接区域和加强筋焊接区域,法兰与加强焊接区域,进行严格的打磨清理后进行装配和焊接。 6、装配时,保证法兰切边与法兰装配齐平,焊接时应控制焊接变形,不允许存在错边和角变形。 7、焊接合格后,对焊接区域打磨清理,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要求:对焊接区域先涂环氧富锌底漆2道,干膜厚度80μm。待油漆干后,再喷锌处理,保证颜色基本一致 文件分发记录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规程完整版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规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 绪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日益发展,一般奥氏体不锈钢难以满足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隧洞式腐蚀的要求。为此,冶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研制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即双相不锈钢。 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方面的抗力不足,尤其是应力腐蚀引起的断裂,其危害性极大。双相不锈钢是近二十年来开发的新钢种。通过正确控制各合金元素比例和热处理工艺使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各约占50%,从而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着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副食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 类。 上世纪30年代就已在瑞典的试验室中研制出双相不锈钢(3RE60、 Uranus50等),但是双相不锈钢真正产业化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其 发展经历了3代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