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的护理常规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课件免费

机械通气与护理
总结词
机械通气是重症肺炎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详细描述
机械通气通过呼吸机辅助或替代患者呼吸,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在护 理中,需注意观察呼吸机的参数设置,确保呼吸机工作正常,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 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注意事项
机械通气过程中,需注意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
协助患者监测血压和血糖,遵医嘱给予降压 和降糖治疗。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及敷料, 预防感染发生。
预防消化道出血
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症状,及时发现 消化道出血迹象。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 心理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
安慰患者及家属,减轻焦虑和恐惧情 绪。
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
定时记录患者体温、呼 吸、心率等指标,观察
病情变化。
观察症状
注意观察患者咳嗽、咳 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是
否加重,及时处理。
评估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 ,有无烦躁、嗜睡等异
常表现。
记录出入量
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 入量,评估脱水程度及
肾功能状况。
并发症预防
预防肺栓塞
协助患者活动下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避免肺栓塞发生。
01
总结词
氧疗是重症肺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氧疗通过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等症 状。在护理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根据 情况调整氧流量,确保有效供氧。
肺炎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化学、物理和免疫原性损伤等。
其中,肺炎链球菌是导致急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其临床特点为突发的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铁锈色痰。
主要的肺炎护理问题包括呼吸道低效、低效型呼吸型态、体温过高、活动无耐力和知识缺乏。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让患者卧床休息。
2.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
3.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和半流食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
4.加强口腔护理,去除垢臭,使口腔湿润舒适。
5.对于胸痛或剧咳的患者,可让其卧向患侧或根据医嘱给
予镇咳药。
6.对于高热的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并监测体温变化。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精神状态、面色、肢体温度、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尿量,防止高热体温骤降引起虚脱及休克。
8.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
气味等。
9.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时,应密切监测血
压变化,随时调整升压药的浓度和输液速度,注意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注意有无并发症,如胸膜炎、心包炎、脓胸、脑膜炎及中毒性心肌炎和肝肾功能损害等。
同时,应保证静脉输液通路,控制输液速度,保证抗生素的足量输入,并防止肺水肿。
还应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积极纠正酸中毒。
10.出院指导方面,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定期到门诊随诊。
同时,继续做呼吸锻炼6~8周,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
最后,应戒烟、戒酒,避免再次患上肺炎。
重症肺炎护理措施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 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计划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随访时间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 个月应进行随访,以后每 年至少随访1次。
随访内容
了解患者的饮食、生活、 症状等情况,评估病情变 化,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 议。
就医建议
随访中如发现患者有异常 症状或病情恶化,应立即 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重症肺炎护理措施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临床评估与诊断 • 护理措施 • 特殊情况下的护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重症肺炎的定义
• 重症肺炎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常常伴随着肺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症状,需要入住ICU 接受治疗。
吸氧
根据孕妇病情,适时吸氧,以改善缺氧状态 。
预防感染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
05
出院指导与随访
出院时健康教育
饮食调整
出院后,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 食物。
休息与锻炼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 锻炼时间,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预防感染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重症肺炎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饮食、心理护理、 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2. 合理饮食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 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肺炎病人的护理常规

肺炎病人的护理常规
1环境和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氧耗量;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环境应保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温为1 8—2 0℃;湿度5 5—6 0%..病人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饮食: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以补充高热弓I 起的营养物质消耗..鼓励病人足量饮水;每天2—3L..轻症者无需静脉补液..失水者可遵医嘱补液;保持血钠<145mm01/L;尿比重<1.020;补充因发热而缺失较多的水和盐;加快毒素排泄和热量散发;尤其是食欲差或不能进食者..心脏病或老年人应注意补液速度;过快易导致急性肺水肿..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时;应暂停禁食、禁水;给予胃肠减压;直至肠蠕动恢复..
3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鼓励病人经常漱口;增加食欲;口唇疱疹者局部涂液体石蜡或抗病毒软膏;防止继发感染..
4观察病情: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尿量、神志;并作好记录;以便于观察热型;有助于明确诊断..重症肺炎不一定有高热;应重点观察儿童、老年人、久病体弱者的病情变化..
5高热护理:寒战时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被褥;给予热水袋时防止烫伤;高热时采用酒精擦浴、冰袋、冰帽物理降温;预防惊厥;以逐渐降温为宜;防止虚脱..病人出汗时;及时协助擦汗、换衣、避免受凉..
6用药护理:遵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7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观察痰液性质、气味、颜色和量..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年老体弱者;可给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祛痰剂等协助排痰..。
重症肺炎的护理常规护理

高肺炎的治愈率 ,现将护理经验总结下来供大家学习 、参考 。 切注意皮肤颜 色变化 ,如出现皮疹 、黄染 、水肿 、脱水 、皮 肤压
1病 情 的 观察
痕 、末梢循环 衰竭 或静 脉炎等 ,应分析相 应的因素并尽早处
1.1重症肺 炎患者病情 重 、变化快 ,甚至并 发多个系 统的功 能 理 ,预防压疮 。口腔和皮肤护理 :协助患者每天做 口腔护理 ,以
3.3.3麻 疹肝炎 的护理 :麻疹可 引起 肝损害 ,尤其是成人麻 疹 , 的积极 治疗 并发症 ,无并发 症者 给予对 症治疗 ,所 有患 者均
嘱患 者卧床休息 ,给予高蛋 白、高维 生素 、低脂 、少渣饮食 ,忌情 ,减少并 发症 ,
重症肺炎患者 由于肺组织充血 、水肿及渗 出 ,呼吸道分泌 8心 理 护 理
物增多 ,导致部分细支气管受阻 ,减少 了肺 泡进行有效交换 的 重症肺 炎病情重 ,患者 多有喘憋 、胸 闷 、呼吸困难等症 状
面积而造成呼吸困难。应协助取半卧位 ,这个体位 有利 于肺扩 且伴有恐惧感和濒死感 。责任护士应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增
障碍 。密切观察患者 的神志 、面色 、体温 、脉搏 、呼吸、血 氧饱 和 保持 口腔清洁 、湿润 。
度 、血压 、皮肤 色泽 、温湿度 、尿量 等 ,如 出现神志改变 ,这是脑 6用药的护理
组织严重缺氧 的表 现 ,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如呼 吸频率 应及 时准确地执行 医嘱,合理安排 用药顺序 ,抗 生素按时
北方药学 2013年第 l0卷第 5期
191
干 眼 病 。
肝 功 能 。
3.2.4口腔护理 :在晨起 、餐后 、睡前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 口,多 3.3.4心肌炎的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 ,监 测生命体征 。准确记
重症肺炎的护理

低血压者, 使用血管活 性药物
高热必要 时遵医嘱 使用物理 降温
必要时气 管插管呼 吸机辅助 通气
心电监护, 吸氧
开放静脉通 路
抬高床头 30°
密切观察患 者意识、生 命体征、血 氧饱和度情 况
观察痰液的色、 质、量
观察患者呼吸 频率
THANKS
五、健康指导
一. 指导患者合理休息,注意保暖,环境要清洁、安静、舒适,相对湿度为50%-60%,有利于肺部疾病的恢复。 二. 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补充发热出
汗和呼吸急促所丢失的水分,并利于痰液排出。 三. 按医嘱按时服药,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四.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 五. 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四、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 向患者解释咳痰、咳嗽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痰的方法,鼓励并协助患者咳痰、排痰。 机械通气患者,可采用调整呼吸机参数训练,如设置自主源自气模式,调低支持力度,操作者应注意
观察呼吸运动状态,若病情变化,应及时调回原参数。 在疾病不同阶段,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做好有关疾病知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病情的变化过程。
四、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抗生素的治疗:第一次抗生素应在留取细菌培养标本后尽早给予.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血管活性药时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并用心电监护仪每5-10分 钟测一次血压,血压平稳后每15-30分钟测一次。若发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应立即 更换滴注部位,并用0.25%普鲁卡因封闭穿刺部位,以免发生皮下组织坏死。血压平稳 后,应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减慢滴速后撤除,以防突然停药引起不良反应。
二、护理评估
重症肺炎护理常规

重症肺炎护理常规【概念】重症肺炎又称中毒性肺炎或暴发性肺炎,是各种病原体所致肺实质性炎症,造成严重菌血症或毒血症进而引起血压下降、休克、神志模糊、谓妄、昏迷及重要器官功能的损害。
【护理措施】(一)护理评估:饮食、睡眠、大小便、自理能力、跌倒风险、压力性损伤、喘憋、营养风险筛查等。
(二)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氧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中等流量至高流量氧气吸入,普通吸氧不能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时,配合医生给予病人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3.呼吸道通畅:(1)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抬高床头,以利于呼吸运动和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鼓励患者患侧卧位以减少疼痛,利用呼吸。
(2)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给予拍背排痰。
(3)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
(4)机械吸痰:不能自行咳痰或咳痰无力的病人给予负压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
(5)雾化治疗:方法为用嘴吸气、鼻呼气。
(三)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给予高枕卧位或半卧位(四)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鸡蛋羹、菜汁、米粥、面条等),鼓励患者多饮水。
(五)用药观察与护理重症肺炎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由于患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因此多联合用药,用药复杂、种类繁多,应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合理安排用药顺序,准确用药剂量,根据药物疗效和配伍禁忌,选择恰当的用药时间和静脉通路,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休克: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2.心力衰竭: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及输液的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指导: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淋雨受寒、过度疲劳、酵酒等诱因。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营养。
长期卧床者应注意经常改变体位、翻身、拍背,随时咳出气道内痰液。
医院患者重症肺炎护理常规

医院患者重症肺炎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生命体征、神志、尿量,有无寒战、高热现象。
2.评估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有无胸痛及呼吸困难。
3.观察有无感染性休克、ARDS 等症状。
二、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胸痛剧烈时,取患侧卧位,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促进痰液排出。
3.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痰液黏稠,可给予翻身、胸部叩击、体位引流和吸痰等治疗措施,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休克的早期症状,如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尿量减少、心率增快等,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5.保证静脉输液通畅,遵医嘱正确用药和维持有效血容量,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液速度,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6.遵医嘱合理用药,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遵医嘱留取痰和血标本进行培养,标本留取后及时送检。
7.休克、高热患者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三、健康教育
1.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2.注意气候变化和保暖,避免淋雨和着凉。
3.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吸烟、醉酒。
4.指导患者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不适随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肺炎的护理常规
卧位:协助半卧位。
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高热和危重患者,可给予流质和半流质饮食。
鼓励患者进食,少食多餐,神志不清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所需的营养,必要时给予鼻饲。
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血氧等生命体征的
变化。
2.结合临床,了解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发现异常及时通
知医生。
基础护理:环境: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禁止吸烟,避免对流风,注意患者保暖,以免着凉。
保持室内外安静,避免各种突发性噪音。
病室2次/天清洁消毒,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专业护理:
1、呼吸道管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翻身扣背:2-3小时/次。
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或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时床头抬高30-45度。
③协助患者深呼吸与有效排痰、吸入疗法、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④吸痰时避免引起低氧血症,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⑤剧烈刺激性干咳者,遵医嘱给予止咳药。
⑥正确留取痰液、脓液、血培养取样要新鲜,送检要及时。
2、发热护理:
①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伴随症状,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后,及时观察降温效果,注意不要降温过快引起虚脱。
②每天饮水1500ml以上,足够的水分可以保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和病变粘膜的修复,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③高热时唾液分泌量减少,造成口唇干裂,容易引起口腔炎,可给予漱口液簌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口唇涂石蜡油。
④做好基础护理,根据需要出汗后及时擦身、更衣。
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