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形成与成功因素

合集下载

硅谷、新竹创新发展案例研究ppt教程文件

硅谷、新竹创新发展案例研究ppt教程文件

台南科学园区
高雄港
高雄机场
成功经验之一:分阶段发展,从大规模兴建工业园区到成为世界 科技产业新城
阶段一:1980-1982
阶段二:1983-1985 阶段三:1987-1990
阶段四:1990-
发展重点
以大学为依托 的科技园
“科技引进,人才培育”, 引进发展技术密集型工 业所需的尖端技术和高 级人才。
集成电路 IC(in the early 1960s)
国防工业 Military Industry (in the early 1950s)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资料来源:长城战略咨询依据“2006 index of silicon valley”整理,
4
2000
2010
新竹科学工业园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产业的心脏地 带和科技产业发展水平的象征
• 硅谷在美国是房屋价格最贵的地方之一。 • 硅谷在宽广的地方建有中心的大型店铺。 • 硅谷开通了多家公共交通线路。 • 硅谷虽然给人们以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的印象很深,但是周围有很
多观光点。 • 硅谷遍布绿色。仅圣何塞(San Jose)市,市营大小公园就有 130
个以上。
专栏:硅谷一直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从1950-2010年发展路线看,创意产业、生物技术 和环保新能源产业成为近几年高速成长的新兴产业
完善的配 套服务
• 政府重视环境建设发展 • 提供园区厂商一贯化服务 • 设立的多功能展示中心
• 管理当局为城区规划了保税工业区,工业住宅区, 风景保护区等,使园区建设有条不紊的运行。
• 工业区、住宅区、休闲区,建有国际水平的标准 厂房、高级公寓、娱乐中心、实验学校等设施, 还有诊所、邮局、海关、银行和车站,是一个较 为完善的小社会。

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0526甄选

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0526甄选

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0526(优选.)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美国硅谷、日本筑波、韩国大德、英国剑桥科技园、印度班加罗洋、以色列特拉维夫、芬兰因诺波利科技园、安蒂波利斯科技城、美国雷斯顿产业社区共九个案例。

一、美国硅谷(一)硅谷简介硅谷位于旧金山南端从帕洛阿尔托到首府圣何塞一段长约25英里的谷地,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两百多万,1951年,特曼教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化的科学研究园—斯坦福研究园,这就是现代意义硅谷的开始,此后硅谷依托于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发展成为为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和知识经济产业基地。

硅谷发展大致经历了“国防工业”( 1950s--1960s)、“集成电路”( 1960s--1970s)、“个人电脑( 1970s--1980s)和”因特网( 1990s-- ) 四个主要阶段。

无论是哪一阶段, 硅谷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出口基地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也是全球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者。

图1:硅谷的地理位置(二)硅谷---举世闻名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美国硅谷是举世闻名的高科技园区,培育出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诸多知名跨国企业,所取得的成就让世界叹为观止。

1、世界最先进人才和最尖端技术的聚集地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上千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约33万名高技术人员聚于硅谷, 硅谷成了美国重要的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科技产业的孵化器。

截止2011年6月,这条不足50公里长的狭长地带,已聚集了近10000家高科技公司,其中全球前100大高科技公司有30%的总部位于硅谷。

硅谷上市科技公司的总市值更高达1万亿美元。

硅谷以她无穷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在硅谷聚集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40多人。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一)美国硅谷1、硅谷概况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

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

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

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

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

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

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

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

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

101财史20 Mar. 2016硅谷是全球科技创新型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全球风险投资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无数怀揣梦想,想要创新、创业的人们心中的圣地。

它自然也是这次盘古智库“欧美创新、创业调研行”的重点调研地区。

从地图上看,你是找不到“硅谷”这个地方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地名。

“硅谷”主要是指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圣克拉拉(Santa Clara) 山谷及其周边的部分区域。

20世纪70年代,当地的产业主要是与由高纯度的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所以它就有了一个亲切的昵称“硅谷”。

现在当地发展成为全球高新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产业的重点聚集地区,硅谷这个名字在全球也就变得家喻户晓,而它的本名圣克拉拉山谷,反而没多少人在意了。

这次在硅谷调研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硅谷形成的原因,它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这里面有历史的偶然,但也有历史的必然。

1.硅谷的诞生离不开美国的整体环境。

综合来看,美国的教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易 鹏育非常发达,能够为创新提供足够的新技术和源源不断的研发型人才;国家法制健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型的小公司不用担心自己的专利和模式被大公司剽窃;美国文化中有很重的英雄情结,人们敢于释放梦想,相信这个制度能够让平凡人成功,不会有太多的后顾之忧;美国是移民国家,使得它的文化多元化程度高,包容性非常强,人们不怕失败,社会包容失败。

这些都是创新、创业必须要求的环境条件和人文品质。

2.美国有非常发达的航空交通网和成本很低的公路运输网,使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能够在全美国自由而充分地流动。

这样一个环境,使得美国能够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而在局部地区形成足够的产业集聚效应。

比如,在全美范围内有纽约无可争议的金融中心,波士顿地区生物产业的集聚,得州地区有电器、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硅谷地区的IT、TMT产业的集聚,洛杉矶星光熠熠的文化娱乐产业的集聚。

硅谷单独看是一个有充分集聚效应的产业区,放在整个美国看又是美国整体经济环境中有机的一环。

硅谷的由来

硅谷的由来

硅谷的由来硅谷的起源:来自1967年的一个电话我相信过去40年硅谷的所有传奇都起源于1967年的一个电话。

那天,一个12岁的小男孩拿起小镇居民的黄页本翻到一个人的电话,毫不犹豫的打了过去。

小男孩问:「是惠普公司的休利特先生吗?」对方回答:「是的。

」「我叫斯蒂夫,我需要一些电子零件做学校布置的一个项目,你能给我吗?」「可以。

」两人在电话里聊了20分钟,第二天,小男孩的父亲载着他去对方的公司拿到了零件,而且还意外获得了一份暑期实习的工作。

那个小男孩是乔布斯,当时12岁;那个给小男孩零件的的人是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比尔·休利特(BillHewlett),当时54岁。

40年后,当乔布斯到了休利特的岁数,他对给自己写传记的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说:「我过去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建立一家像惠普一样同时具有创造力并基业长青的公司。

」从乔布斯的少年到青年时代,惠普都是硅谷最伟大的公司。

此后几年,乔布斯又断断续续在惠普实习了很长时间,相信少年乔布斯从这段经历里收益良多,而他对惠普的推崇正是起源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另一位创始人沃兹尼亚克曾经是惠普的正式员工,他在那里从21 岁工作到26 岁,正是在惠普小小的工作间里,沃兹利用业余时间,依靠他在惠普收集的元器件,一个人组装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在惠普,乔布斯和沃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从那里孕育除了另外一家伟大的公司。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惠普似乎被埋没了。

这家公司刚刚低调度过了自己75 岁的生日,但在硅谷似乎没有激起一点回响,他已经褪去往日的光环,和老对手IBM 一样,变成了一家低调的基础设施公司。

几天前,我在一次活动上遇到了硅谷骨灰级的老记者Michael Miller, 他曾经担任PCMag 主编十几年,我最后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硅谷最伟大的公司是谁」,我满以为他会跟其他人一样会说出谷歌或者苹果的名字,但他想了半天,说出了另一个名字:Hewlett-Packard。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产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将对国内外几个典型的产业园区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产业园区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硅谷美国硅谷无疑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南部,从圣克拉拉谷延伸到圣何塞市。

硅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资源。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学府为硅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和前沿技术。

这些高校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风险投资在硅谷的发展中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众多的风险投资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

同时,硅谷形成了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创业者们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技术,即使失败也能迅速重新站起来,继续追求梦想。

此外,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也是硅谷的优势所在。

从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到硬件制造,硅谷拥有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

同时,法律、金融、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是亚洲著名的工业园区之一。

它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新加坡政府在园区建设初期就制定了详细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同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供应等,为企业入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招商引资方面,新加坡政府采取了积极主动的策略。

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服务和高效的审批流程,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入驻。

此外,政府还注重培育本地企业,促进了本土产业的发展。

裕廊工业园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因素,建设了大量的绿化和环保设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三、中国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证研究及启示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证研究及启示
维普资讯
美碹 高 技 产 集 实研 及 国谷 新 术 业群 证 究 启
文 /魏世 红 谭开 明
1 羹国硅谷地 区高新技术产业 聚成群 的 空 间倾 向性 。这 与 硅谷 也 在 此地设立研究与开发 中心 。 囊群实证研究 是 相 吻合 的 。 目前世 界上 的 诺 贝 尔 () 5 区域创 新 网络 系统 。硅谷 的

目前为 止 , 硅谷 已经经历 了四次大 起
持不变 的上升态 势 。 其成功 因素值得
研究和探讨 。
( 产 业地方 集聚 优势 。 由于 硅 企业入 区而形 成企业 聚集 的 , 4 ) 因而导 谷 自发展 的初期 , 以 晶体 管 、 导 致 区 内企 业未 形成 集 群 。 主要表 现 就 半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囊群现状
我 国大 部 分 高新 技术 产 业 开 发
( io S s m ) U Cs yt s、 N微系统、雅虎 体现 在 区域 内劳 动力 在 区 内 公司 间 区已形 成一定规 模 的企 业空 间聚集 , c e S
( h o 等世界高 新技术企 业 中最 重 频繁的流动 性。区域内的这 种独特 思 但 这种集 聚 多停 留在 “ Ya o ) 地理 ” 的集 上 要 的公司 。尤其是在 美国经济开始恢 维方式和 创业文 化 , 提供 了无休止 衍 中, 尚未形 成真 正 意义 上 的产 业集 复 的 20 0 2年 ,在这一 轮经济 发展 高 生公司 的土壤 , 而也提高 了硅谷 创 聚 , 从 这也是 导致 我国大部分 高新 区区
内企 业 资源 配置 效 率不 高 和竞 争力 不强的重要原 因之一 。目前我国高新
技术 产 业集 群 有着 以下几 个方 面 的
特点 :

硅谷的故事

硅谷的故事

硅谷的故事:关于硅谷的学术研究作者:钱颖一硅谷这个地方对我有特殊的意义。

我从1990年搬到硅谷,9年间目睹硅谷的腾飞。

硅谷的名声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房价也越涨越高,我对此有亲身的体会。

硅谷是指从旧金山向南到圣何塞,大概纵深100公里的一块面临太平洋的平坦谷地。

斯坦福大学位于硅谷的中心。

就是这么小的一块地方,1998年的产值大约相当于当年我国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么一块小地方顶我们3亿人左右的产值,真为可观。

硅谷其实早已存在。

只是在过去几年中,特别是1996年以来,显得格外红火。

当然主要原因是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

硅谷最早的创业家是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的两个创办人。

他们在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白手起家,在一个车库里研制出了振荡器并创办了惠普公司。

现在的惠普公司仍然是硅谷雇员最多的公司。

在惠普的发展史上,也有过多次转产的经历,先是做精密仪器,后来又做计算机、打印机等等。

另一个对硅谷发展有很大影响的公司是50年代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硅谷后来许多著名公司的创业人都是从那个公司出来的。

有趣的是,当初他们离开仙童公司的原因,是不满该公司老板——因发明半导体而获1958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的专横作风。

他们后来自创企业,发誓树立新风气。

硅谷是什么?硅谷这块土地原以农业为主,特别盛产大樱桃,直到70年代还到处可见樱桃树。

在外人看来,硅谷是高科技的圣地。

但是从来没有人或政府定义过什么是高科技,或高科技含量。

硅谷在不断的创新中变化,60年代硅谷的主导产业是半导体,70年代是处理器,80年代又是软件,90年代则是互联网。

硅谷是变化的。

硅谷也有起落。

比如房价的涨落就是明证。

1991年买的房子到1995年房价大概跌了20%,近年来又涨上去了。

所以硅谷也不是永远增长,整个创新过程是一个新陈代谢、时起时伏的过程。

硅谷是一个奇迹,一个资本主义的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谷的形成原因及优势:
1.早期无线电和军事技术的基础
旧金山湾区在很早就是美国海军的研发基地。

1909年,美国第一个有固定节目时间的广播电台在圣何塞诞生。

1933年,森尼维尔 (Sunnyvale) 空军基地(后来改名为墨菲飞机场)成为美国海军飞艇的基地。

在基地周围开始出现一些为海军服务的技术公司。

二战后,海军将西海岸的业务移往加州南部的圣迭戈,国家航天委员会(美国航天局NASA 的前身)将墨菲飞机场 (Moffett Field) 的一部分用于航天方面的研究。

为航天服务的公司开始出现,包括后来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2.斯坦福工业园 (Stanford Industrial Park)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大学回流的学生骤增。

为满足财务需求,同时给毕业生提供就业
机会,斯坦福大学采纳Frederick Terman的建议开辟工业园,允许高技术公司租用其
地作为办公用地。

最早入驻的公司是1930年代由斯坦福毕业生创办的瓦里安公司(Varian Associates)。

Terman 同时为民用技术的初创企业提供风险资本。

惠普公司是
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在1990年代中期,柯达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也在工业园驻有研究机构,斯坦福工业园逐步成为技术中心。

3.硅晶体管
1956年,晶体管的发明人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 在斯坦福大学南边的山景城
创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

1957年,肖克利决定停止对硅晶体管的研究。

当时公司的八位工程师出走成立了仙童 (Fairchild) 半导体公司,称为“八叛逆”。

“八叛逆”里的诺伊斯和摩尔后来创办了英特尔(Intel) 公司。

在仙童工作过的人中,斯波克后来成为国民
半导体公司的CEO,另一位桑德斯则创办了AMD公司。

4.风险资本 (Venture Capital)
从1972年第一家风险资本在紧挨斯坦福的 Sand Hill 路落户,风险资本极大促进了硅
谷的成长。

1980年苹果公司的上市吸引了更多风险资本来到硅谷。

Sand Hill 在硅谷成为风险资本的代名词。

5.软件产业兴起
除了半导体工业,硅谷同时以软件产业和互联网服务产业著称。

施乐公司在Palo Alto
的研究中心在OOP(面向对象的编程),GUI(图形界面),以太网和激光打印机等
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

现今的许多著名企业都得益于施乐公司的研究,例如苹果和
微软先后将 GUI 用于各自的操作系统,而思科公司的创立源自将众多网络协议在斯坦福校园网内自由传送的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