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课程设计
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利用健康教案

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利用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厨余垃圾的概念,知道厨余垃圾的来源和分类。
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厨余垃圾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让学生了解厨余垃圾的利用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厨余垃圾的概念与来源2. 厨余垃圾的分类方法3. 厨余垃圾的利用方法4. 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实践5. 校园厨余垃圾处理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厨余垃圾的分类方法、利用方法以及家庭和校园厨余垃圾处理实践。
2. 教学难点:厨余垃圾的利用方法以及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厨余垃圾的概念、分类方法和利用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和校园厨余垃圾处理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厨余垃圾处理的最佳方案。
4.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处理厨余垃圾的案例,引导学生借鉴经验。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利用方法。
2. 实践材料:家庭和校园厨余垃圾处理所需工具和材料。
3. 案例资料:成功处理厨余垃圾的案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厨余垃圾的概念、来源和分类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处理厨余垃圾的案例,引导学生借鉴经验。
4. 实践操作: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实践,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厨余垃圾的习惯。
5. 校园厨余垃圾处理实践:分组讨论校园厨余垃圾处理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七、课堂小结2. 强调正确处理厨余垃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减少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八、作业布置1. 调查家庭厨余垃圾的处理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2. 设计校园厨余垃圾处理方案,包括分类、收集、运输和利用等方面。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确保达到教学目标。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厨余垃圾课教案

幼儿园厨余垃圾课教案标题:幼儿园厨余垃圾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厨余垃圾的概念和分类。
2. 认识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厨余垃圾的种类和处理方式。
2. 垃圾分类桶或模型。
3. 幼儿园周边的厨房或餐厅垃圾处理设施。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幻灯片或图片,介绍厨余垃圾的概念和分类。
解释幼儿园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
2. 引发幼儿对厨余垃圾的思考,提问:"你知道我们幼儿园每天产生多少厨余垃圾吗?你知道它们应该怎么处理吗?"探究:3. 将垃圾分类桶或模型放在教室中央,向幼儿介绍每个分类桶的用途。
例如: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4. 组织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让每个幼儿将手中的一个物品分别放入适当的分类桶中。
老师和助教应积极参与和引导。
拓展:5. 安排参观幼儿园周边的厨房或餐厅垃圾处理设施,让幼儿亲眼目睹厨余垃圾是如何被处理的。
在参观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幼儿解答问题,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环保意义。
6. 在学校室外或室内设置一个小型垃圾分类点,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实践垃圾分类,例如将自己的废纸放入可回收垃圾桶。
总结:7. 回到教室,向幼儿提问:"你们现在对厨余垃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们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吗?"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
8. 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重要性。
评估:9. 通过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分类能力的表现来评估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10. 观察幼儿参观垃圾处理设施时的兴趣和提问表现。
扩展活动:- 培养家庭垃圾分类习惯,鼓励幼儿与家人一起参与。
- 组织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例如制作利用废旧材料做成的垃圾桶。
- 观看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动画片或视频,进一步加深幼儿的理解。
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确保幼儿的安全,例如使用无梗水果或纸张等物品进行分类。
中班科学厨余垃圾教案

中班科学厨余垃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厨余垃圾的概念和分类。
2.认识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正确处理厨余垃圾。
二、教学重点:
1.厨余垃圾的概念和分类。
2.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会正确处理厨余垃圾。
四、教学准备:
1.图片或实物:厨余垃圾、有机垃圾桶。
2.课件: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3.教学视频:厨余垃圾的影响和处理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家每天会产生哪些垃圾?这些垃圾应该怎么处理?”引出厨余垃圾的概念。
2.讲解(10分钟)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厨余垃圾的概念和分类。
解释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如产生臭味、滋生细菌等。
3.活动(20分钟)
让学生分组,设计“垃圾分类游戏”。
教师提供不同种类的垃圾,让学生根据垃圾的特点进行分类,加深对厨余垃圾的认识。
4.讨论(15分钟)
教师播放有关厨余垃圾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厨余垃圾。
5.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习惯,保护环境。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厨余垃圾的概念和分类,认识到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活动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学会了正确处理厨余垃圾。
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厨余垃圾健康教案小班

厨余垃圾健康教案小班教案标题:厨余垃圾健康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厨余垃圾以及它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2. 学习正确的厨余垃圾处理方法,培养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
3. 培养小班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厨余垃圾的种类和处理方法。
2. 厨余垃圾分类桶和垃圾袋。
3. 绘本或故事书,如《小猪佩奇学垃圾分类》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厨余垃圾,并简单解释它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
主体活动:3. 向学生展示厨余垃圾分类桶和垃圾袋,并解释每个分类桶的用途。
例如,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等。
4. 通过绘本或故事书,如《小猪佩奇学垃圾分类》,讲解厨余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5.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将一些示范的厨余垃圾分类放入相应的桶中,并鼓励他们亲自参与分类过程。
6.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进行厨余垃圾分类以及分类后的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巩固活动:7.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海报或宣传画,宣传厨余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鼓励他们使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来表达。
8.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9. 教师总结和强调正确的厨余垃圾处理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评估:10.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分类准确性。
11.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检查他们对厨余垃圾分类的理解和重要性的认识。
拓展活动:12. 鼓励学生回家与家人分享所学的知识,并与家人一起实践正确的厨余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1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垃圾处理中心或回收站,加深他们对垃圾处理的认识。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活动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
厨余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厨余垃圾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厨余垃圾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厨余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厨余垃圾的定义和特征;2. 厨余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3. 厨余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境保护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拿来一些厨余垃圾的实际样本,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嗅闻,并引发他们对厨余垃圾的疑问和思考,例如厨余垃圾会带来什么问题?为什么需要分类处理厨余垃圾?2. 介绍厨余垃圾的定义和特征。
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厨余垃圾的概念和特征。
例如,厨余垃圾是指食物残渣、菜叶菜根等厨房废弃物,具有易腐、易臭等特点。
3. 掌握厨余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厨余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了解,提出厨余垃圾分类的方法。
(2)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如何分类?为什么要分类?分类后的处理方式是什么?(3)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教师带领全班讨论并总结出最佳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通过讲解厨余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向学生讲解厨余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如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等。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为个体的环保责任,如如何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如何倡导他人一起参与等。
四、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汇报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厨余垃圾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开展小组活动,要求各小组设计并制作相关宣传海报或宣传语,以加深对厨余垃圾分类的认识。
3. 对学生的参与度、思维质量和宣传制作质量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垃圾处理厂或环保中心,加深对厨余垃圾分类处理过程的理解。
厨余垃圾堆肥课程设计

厨余垃圾堆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厨余垃圾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学生掌握堆肥的基本原理和过程;3. 学生了解堆肥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家庭厨余垃圾进行有效分类;2. 学生掌握厨余垃圾堆肥的操作方法和技巧;3. 学生具备解决实际生活中厨余垃圾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厨余垃圾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2. 学生在参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通过实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树立绿色生活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环保话题感兴趣,具备初步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厨余垃圾概述- 厨余垃圾的定义与分类- 厨余垃圾的特点及危害-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2. 堆肥原理与过程- 堆肥的基本原理- 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 堆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3. 厨余垃圾堆肥操作方法- 厨余垃圾堆肥的准备工作- 堆肥的具体操作步骤- 堆肥过程中的管理与维护-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4. 厨余垃圾堆肥的应用- 堆肥成品的使用方法- 堆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堆肥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5. 实践活动- 家庭厨余垃圾分类实践- 厨余垃圾堆肥操作实践- 垃圾处理与环保意识调查- 教材章节:第三章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5个课时,每个课时60分钟。
第一课时介绍厨余垃圾概述,第二课时讲解堆肥原理与过程,第三课时教授厨余垃圾堆肥操作方法,第四课时探讨厨余垃圾堆肥的应用,第五课时进行实践活动。
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利用健康教案

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利用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厨余垃圾的概念,知道厨余垃圾的来源和危害。
2. 培养学生正确分类厨余垃圾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教授学生厨余垃圾的利用方法,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4. 增强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提升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厨余垃圾的定义与分类2. 厨余垃圾的来源与危害3. 厨余垃圾的利用方法4. 健康饮食的原则与实践5. 垃圾分类的行动与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厨余垃圾的分类方法,了解其利用价值。
2. 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养成环保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厨余垃圾的定义、分类、来源、危害及利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厨余垃圾的利用实例,如堆肥、发酵等。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体验厨余垃圾的利用过程。
4. 反思法: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厨余垃圾分类图标、厨余垃圾利用实例图片、垃圾分类演示道具。
2. 材料:垃圾分类指南、厨余垃圾利用手册。
3. 环境:宽敞的教室,足够的垃圾桶,厨余垃圾处理设施。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厨余垃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厨余垃圾的定义与分类:详细讲解厨余垃圾的概念,以及厨余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3. 分析厨余垃圾的来源与危害:引导学生了解厨余垃圾的来源,探讨厨余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4. 展示厨余垃圾的利用方法:展示厨余垃圾的利用实例,如堆肥、发酵等,让学生了解厨余垃圾的价值。
5. 教授健康饮食的原则与实践:讲解健康饮食的原则,引导学生实践健康饮食,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
6. 垃圾分类的行动与反思: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行动,让学生反思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厨余垃圾分类的图示。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厨余垃圾利用的小短文。
厨余垃圾分类教育教案

厨余垃圾分类教育教案教育目标- 了解厨余垃圾的定义和特征- 掌握正确的厨余垃圾分类方法-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内容1. 厨余垃圾的定义和特征- 厨余垃圾是指餐厅、家庭等生活中产生的剩菜剩饭、果皮、蔬菜根茎等有机垃圾。
- 厨余垃圾具有易腐烂、产气味、滋生病菌等特点。
2. 厨余垃圾分类方法- 将剩菜剩饭和食材残渣放入有机垃圾桶中。
- 清洗后的果皮和蔬菜根茎放入厨余垃圾桶。
- 将有包装物的食材残渣分离后,包装物放入可回收垃圾桶,食材残渣放入厨余垃圾桶。
3. 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意识到厨余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给学生普及环保知识,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厨余垃圾及其分类的重要性。
2. 课堂讨论:与学生共同探讨厨余垃圾的定义和特征。
3. 实例操作:展示正确的厨余垃圾分类方法,并带领学生实际操作。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彼此交流并解决分类中遇到的困难。
5. 意识培养:进行环保知识讲解,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6.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检查学生对厨余垃圾分类的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进行厨余垃圾分类,并撰写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例操作中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分类厨余垃圾。
- 通过小组活动中的交流,评估学生对分类方法的理解程度。
- 收集学生撰写的心得体会,评价他们对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认识程度。
参考资源- 《环保与我们的生活》教材- 互联网资源:厨余垃圾分类知识科普视频等以上为《厨余垃圾分类教育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课程实习报告学生姓名:何杉杉学号:校内指导教师:曹玉成实习课程名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环境工程122 班2015年6月23日目录目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基础资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厨余垃圾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餐厨垃圾工业成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设计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厌氧发酵原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工艺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设计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厨余垃圾收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厨余垃圾储存...................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调节池.........................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水解酸化池.....................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厌氧发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6物料平衡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7能量平衡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8沼渣和沼液脱水处理后的水....... 错误!未指定书签。
小结...................................... 错误!未指定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组成成份中相当大一部分属于动植物类有机垃圾,占45%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厨余垃圾。
厨余垃圾是指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 主要为餐厨垃圾中的固体残留物。
厨余垃圾具有高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以及易腐烂等特点。
由于厨余垃圾容易发酵、变质、腐烂,不仅产生大量的毒素,散发恶臭气体,还污染水体和大气,所以厨余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不仅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而且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长期以来,厨余垃圾在我国一直作为生猪的饲料,并一直通过市场渠道自行寻找出路。
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垃圾含水率较高,流动性较大,非常容易泄漏,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环境卫生;这些垃圾未经任何处理,有的在运输途中就已变质,喂出猪的卫生情况堪忧。
为此,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禁止使用这一传统方法,而是集中收集后采用好氧堆肥或厌氧消化制沼气。
从理论上看,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加以有效利用,同时也减少了CO2、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因为反应过程要求保持厌氧状态,则反应设备均为密闭状态,不会有更多异味逸出;消化后产生的残渣数量较少,其后续处理及运输所需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对于含水率较高的厨余垃圾,尤其是餐馆饭店产生的浴水等,很难进行堆肥化的处理,最宜厌氧消化。
发酵后产生的沼气中含有55%-75%(体积浓度)的甲烷,可用于发电,供热等,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从投资和运行成本的角度来看,厌氧消化也更为经济。
本文就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厨余垃圾进行工艺设计计算。
1基础资料1.1厨余垃圾量本次设计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研究试验点。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现有师生人数20000余人,校区内共有3个食堂。
经调查发现,学校1个食堂1天的厨余垃圾产生量约为10桶,每桶重约60kg,即整个东湖校区每天会产生约1800kg厨余垃圾。
工艺按照一周储存量来设计,即周处理厨余垃圾总量约为12600kg。
1.2餐厨垃圾工业成分本试验所用的厨余垃圾取自浙江农林大学东湖食堂。
垃圾中主要包括米饭、蔬菜、肉、蛋、豆腐、鱼虾和盐等。
对垃圾样品进行工业成分分析,包括水分、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
实验分析最终结果如下:表格 1餐厨垃圾工业成分和基本元素本试验中厨余垃圾样品中水分含量为39.86%,灰分为0.8%,挥发分为54.49%,查找文献发现,厨余垃圾中的含水量通常在80%~90%,本试验中的厨余垃圾水分含量明显较低。
2设计方案2.1厌氧发酵原理有机垃圾等不溶性的有机物厌氧消化过程主要包括水解、产酸和产甲烷3个阶段。
水解阶段:发酵细菌利用胞外酶对有机物进行体外酶解,使固体物质变成可溶与水的物质,然后,细菌再吸收可溶于水的物质,并将其分解成为不同产物。
产酸阶段:上个阶段产生的简单的可溶性有机物在产氢和产酸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醇、酮、醛、CO2和H2等。
水解阶段和产酸阶段为一连续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产甲烷的细菌种类繁多,其主要作用是为产甲烷菌提供营养和为产甲烷菌创造适宜的厌氧条件,消除部分毒物。
产甲烷阶段:将第二阶段产物进一步降解成CH4和CO2,同时利用产酸阶段所产生的H2将部分CO2再转变为CH4。
2.2工艺流程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是指在特定的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垃圾进行分解,其中的碳、氢、氧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占 55%,二氧化碳占 45%),而氮、磷、钾等元素则存留于残留物中,并转化为易被动植物吸收利用的形式。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图 1工艺流程3设计计算3.1厨余垃圾收集指利用泔水桶收集各食堂厨余垃圾。
3.2厨余垃圾储存指将收集的厨余垃圾集中在一个池子中处理。
收运来的餐厨垃圾中通常会含有一定量的干扰物质,如纸张,金属,骨头等。
此外,为增强处理过程中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厌氧发酵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厨余垃圾颗粒大小在10mm 左右,因此厨余垃圾进入储存池前,要先进行分选和粉碎。
本设计中进入储存池的厨余垃圾干重为12600×(1-39.86%)=7577.64kg 。
3.3调节池根据试验分析可知,本设计实验点的厨余垃圾含水量(39.86%)较低,故设置调节池,使厨余垃圾含水率至少为95%。
本设计中厨余垃圾的密度取1.05kg dm -3,调节池设计参数如下: 厨余垃圾的体积3m 12105012600==V ; 需加水的体积3m 96.138100005.0).39860-95.0(12600=⨯⨯=V ;调节池的设计容积V 为155m 3;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经验值为4~12h ,本设计选取6h ; 调节池的设计流量1-3m 83.25h HRTVQ ⋅==。
调节池的超高为0.5m ,有效高度一般取4~5m 。
本设计调节池池高取5.5m ,则2m 18.28==HVA ,池宽取5m ,池长取6m 。
3.4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过程能将非溶解态有机物逐步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一些难于生物降解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有机酸等,从而大幅度提高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
有研究表明,厨余垃圾水解酸化过程的最优温度条件为37℃。
酸化池设计参数如下: 水力停留时间HRT=8h ;设计容积3m 64.206883.25=⨯=⨯=HRT Q V ; 酸化池的超高定为0.5m ,池高选取5.5m ,则2m 57.37==HVA 。
3.5厌氧发酵经过水解酸化过程后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通过管道输送进入发酵罐中,在适当的温度,pH 值等条件下,在产甲烷菌类的作用下进一步降低分子数最终转化成为甲烷。
发酵罐结构如下图所示:图 2发酵罐结构根据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菌的最适温度范围,厌氧消化还可以分为中温消化过程(30~36℃)和高温消化过程(50~53℃)。
两者比较如下:表格 2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的比较不同类型的厌氧反应器在市场中占的份额也不同:中温消化、高温消化都是可行的技术,实际运行的处理厂,中温消化占62%。
本设计采用中温消化。
厌氧消化关设计参数如下:停留时间T :15d ;根据垃圾处理量设计厌氧发酵罐体积V=350m 3; 厌氧发酵罐流量1-3h m 97.0⋅==TVQ ; 选用D:H=1:3,取锥角为70°,则则锥体高度D tg DH 714.03521=︒=,封头高度D DH 25.042==,圆柱部分高度H 3=(3.0-0.714-0.25)D=2.04D 。
又因为33332312柱封锥全6.113.0187.04243=V +V +V =V D D D H D D H D ++=⨯⨯+⨯+⨯⨯πππ即0.187D 3+0.13D 3+1.6D 3=350,解得D=5.7m ,则H 1=0.714×5.7=4.1m ;H 2=0.25×5.7=1.43m ;H 3=2.04×5.7=11.7m 。
V 锥=0.187D 3=34.63m 3,V 柱=1.6D 3=296.3m 3,V 封=19.07m 3。
3.6物料平衡分析(1)出料干重M ADS =M RSS ×(1-R VS ×VS RSS )=(1-39.86%)×12600×(1-40%×63.14%)=5663.83kg式中:M ADS ——出料干重,kg ; M RSS ——进料干重,kg ;R VS ——挥发性固体所占的降解率,取40%; VS RSS ——挥发性固体所占的百分率,%。
(2)出料VS式中:VS ADS ——出料挥发性固体所占百分率,%。
(3)沼气产量Vbiogas =SBPbiogas×RVS×VSRSS×MRSS=0.8×40%×63.13%×54.49%×1800=198.1m3式中:Vbiogas——沼气产量,m3/d;SBPbiogas——单位质量挥发性固体产生的沼气量,一般取0.8~1.2 m3/kg(VS),本设计取0.8 m3/kg(VS);MRSS——每天进料干重,kg/d。
3.7能量平衡分析(1)进料加热Eh-AD =QlS×ΔT×[MFAD-in×Cpw+(1-MFAD-in)×Cps]=0.97×24×1000×(35-22)×[95%×4.18+(1-95%)×2.3]=1236.6 MJ/d式中:Eh-AD——进料所需热量,MJ/d;QAD-in——设计流量,m3/d;SPls——单位重量垃圾硝化量,kg/L,本设计中假定为1 kg/L;ΔT——进水温度与系统温度的差值,℃,本设计选用中温消化(35℃),设计进口温度为22℃;MFAD-in——进料含水率,%;Cpw——水的比热,取4.18KJ/kg✍℃;Cpw——固体的比热, KJ/kg✍℃,有机固体取2.3 KJ/kg✍℃,无机固体取1.0 K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