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理层补充习题

第二章物理层补充习题
第二章物理层补充习题

第二章物理层补充习题

几种最基本的调制方法

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掌握)

–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相(PM) :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例:4个相位,每个相位有4种振幅。

–则,一个码元可以表示最多16种信息

2009年考研题在无噪声的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链路的最大传输速率是()

?A12Kbps B 24Kbps C48Kbps D96Kbps

?2011考研题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ps,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A 600波特 B 1200波特C 4800波特 D 9600波特

?已知声音的频率范围为300~3400HZ,则电话线的的一条话路的带宽是()HZ

?3100 340037006400

?某信道的信号传输速率为1000Baud,若想达到4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则一个码元所取的有效离散值的个数是()

?2 4 8 16

?影响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信道带宽和()

?频率特性相位特性信噪比噪声功率

?三大交换技术中()的实时性最好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虚电路交换

?三大交换技术中,因为数据经过网络的传输延迟较长而且是不固定的,因此不能用于语音数据传输的是()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虚电路交换

?无线信道的传输介质不包括()

?微波红外线光纤可见光

?为了使数字信号传输的更远,可以采用的物理设备是()

?中继器放大器网桥路由器

?为了使数字信号传输的更远,可以采用的物理设备是()

?中继器放大器网桥路由器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1924 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了著名的奈氏准则。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给出了码元的传输速率的上限值

?奈氏定理:若信道带宽为W,则奈氏定理的最大码元速率为:B=2W(Baud)

?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为3000HZ,若每个码元携带4bit的信息量,则该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Baud

?3000 6000 12000 15000

?某信道的带宽为8MHZ,数字信号取8个离散值。若不考虑干扰,则该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Mbps 8 16 32 48

2.5 数字传输系统

1. 脉码调制PCM 体制

?脉码调制PCM 体制最初是为了在电话局之间的中继线上传送多路的电话。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PCM 有两个互不兼容的国际标准,即北美的24 路PCM(简称为T1)和欧洲的30 路PCM(简称为E1)。我国采用的是欧洲的E1 标准。(掌握)

?E1 的速率是2.048 Mb/s,T1 的速率是1.544 Mb/s。(掌握)

?当需要有更高的数据率时,可采用复用的方法。

?5、E1载波的数据传输率为( ),T1载波的数据传输率为( )

? A. 1Mbps B. 10Mbps C. 2.048Mbps D. 1.544Mbps

同步光纤网SONET(掌握)

?同步光纤网SONET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的各级时钟都来自一个非常精确的主时钟。

?第1 级同步传送信号STS-1 (Synchronous Transport Signal)的传输速率是51.84 Mb/s。?光信号则称为第1 级光载波OC-1,OC 表示Optical Carrier。

同步数字系列SDH (掌握)

?ITU-T 以美国标准SONET 为基础,制订出国际标准同步数字系列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一般可认为SDH 与SONET 是同义词。

?SDH 的基本速率为155.52 Mb/s,称为第 1 级同步传递模块(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即STM-1,相当于SONET 体系中的OC-3 速率。

?ADSL 的极限传输距离

?ADSL 的极限传输距离与数据率以及用户线的线径都有很大的关系(用户线越细,信号传输时的衰减就越大),而所能得到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与实际的用户线上的信噪比密切相关

?例如0.5 毫米的用户线,传输速率为1.5 ~ 2.0 Mb/s 时可传送5.5 公里,但当传输速率提高到6.1 Mb/s 时,传输距离就缩短为3.7 公里

?如果把用户线的线径减小到0.4毫米,那么在6.1 Mb/s的传输速率下就只能传送2.7公里ADSL 的特点

?上行和下行带宽做成不对称的

?上行指从用户到ISP,而下行指从ISP 到用户

?ADSL 在用户线(铜线)的两端各安装一个ADSL 调制解调器

?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案是离散多音调DMT (Discrete Multi-Tone)调制技术。这里的“多音调”就是“多载波”或“多子信道”的意思

第二章物理层作业

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复用的方法是()。 A 时分多路复用 B 频分多路复用 C 数据报 D 码分多路复用 什么是WDM()。 A 在光缆上多路复用 B 使用传输介质的密度进行复用 C 一种监视WAN延迟的流控形式 D 对WAN做拥塞管理的一种形式 集线器(HUB)和路由器分别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个层次()。 A 第一和第二 B 第一和第三 C 第二和第三 D 第二和第四 在下列传输介质中,错误率最低的是()。 A 同轴电缆 B 光缆 C 微波 D 双绞线 下列关于单模光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单模光纤的成本比多模光纤的成本低 B 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比多模光纤短 C 光在单模光纤中通过内部反射来传播 D 单模光纤的直径一般比多模光纤小 在串行传输中,所有的数据字符的比特()。 A 在多根导线上同时传输 B 在同一根导线上同时传输 C 在传输介质上一次传输一位 D 以一组16位的形式在传输介质上传输 定一条线路每1/16s采样一次,每个可能的信号变化都运载3比特的信息。问传输速率是每秒多少个比特()。 A 16bps B 3bps C 24bps D 48bps 波特率等于()。 A 每秒传输的比特 B 每秒钟可能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 C 每秒传输的周期数 D 每秒传输的Bit数 在网络中,把语音与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文字、图形与图像同时传输,必须先把语音信号数字化。利用什么技术可以把语音信号数字化()。 A 曼彻斯特编码

B QAM C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D 脉冲编码调制 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事件发生顺序的是()。 A 机械特性 B 功能特征 C 过程特征 D 电气特征 在下列关于Modem(调制解调器)和Codec(编码解码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Modem和Codec是同一种设备的两个组件 B Modem和Codec都是物理层设备 C Modem的解调器和Codec的编码器都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数字信号 D Modem的调制器和Codec的解码器都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模拟信号 将物理信道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信道,每个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信道复用技术称为()。 A 空分多路复用 B 时分多路复用 C 频分多路复用 D 以上均不对 下述哪一个电缆类型支持最大的电缆长度?() A 无屏蔽双绞线 B 屏蔽双绞线 C 粗同轴电缆 D 细同轴电缆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相比()。 A 同步传输更省线路 B 同步传输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C 同步传输比异步传输的同步性能更好 D 以上三点都不对 多模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原理是()。 A 光的折射特性 B 光的反射特性 C 光的全反射特性 D 光的绕射特性 两个网段在物理层进行互联时,要求()。 A 数据传输率和数据链路层协议都不相同 B 数据传输率和数据链路层协议都相同 C 数据传输率相同,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不同 D 数据传输率可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相同 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中没有定义()。 A 硬件地址 B 位传输 C 电平

第二章 管理系统范文

第二章管理系统 第一节管理系统概述 一、管理系统的概念 1.定义: 作为管理者,正确地分析、认识组织的内外环境因素,把握其变动发展规律是其做出正确决策、尤其是战略决策的前提。有效的管理活动离不开对组织环境的分析、认识与把握。 从系统论的观点研究管理,管理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谓管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含义: (1)管理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子系统) (2)管理系统是一个层次结构(有序结构) (3)管理系统是整体(子系统为整体功能服务) 二、管理系统的构成 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 1.管理目标 2.管理主体 3.管理对象 4.管理机制与方法 5.管理环境 三.管理系统的特征 1、群体性特征:系统是由系统内的个体集合构成的。 2、个体性特征:系统内的个体是构成系统的元素,没有个体就没有系统。 3、关联性特征:系统内的个体是相互关联的。 4、结构性特征:系统内相互关联的个体是按一定的结构框架存在的。 5、层次性特征:系统与系统内的个体之关联信息的传递路径是分层次的。 6、开放性特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又会与其它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7、整体性特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超越于系统内个体之上的整体性特征 第二节管理者 一、管理者的含义 管理者的概念有多种理解,从传统观点和现代观点两方面来进行以下阐述

1.关于管理者的传统观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管理者是运用职位、权力,对人进行统驭和指挥的人。 2.关于管理者的现代观点 美国学者德鲁克曾给管理者下定义为: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如果能够由于他们的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性地影响该组织经营及达成成果的能力者,即为管理者。 3.定义 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现实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二、管理者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管理者可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以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或按管理的领域作为分类标准。 1.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分类 由于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同位置,他们在组织中形成了不同的管理阶层,即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人员:即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是否科学,职权利用是否得当等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存亡兴衰。 (2)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通常是指处于高层管理者和基础管理者之间的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或对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参谋。中层管理者在公司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政令通行等负有重要的责任。 (3)基层管理人员:它们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2.按管理的领域来分类 依照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标准,管理者可以划分为综合管理者与专业管理者两大类。 (1)综合管理人员,即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 (2)专业管理人员,即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的管理者. 三、管理者的素质 我们广泛地使用素质一词来描述一个社会主体或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二章物理层复习资料全

第二章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 ?过程特性 数据在计算机部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但数据在通信线路(传输媒体)上的传输方式一般都是串行传输。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由原系统(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接收端,接收方)组成 信号的分类: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2.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 ●单工通信(单项通信) ●双半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 ●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来自信源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 调制: 基带调制(编码):数字信号->数字信号 带通调制(需要使用载波):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常用编码方式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 ●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曼切斯特编码(常用):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0,向下跳变代表1. ●差分曼切斯特编码:在每一位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0,没有跳 变代表1. 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 ?调幅(AM) ?调频(FM) ?调相(PM)

2.2.3信道的极限容量 奈氏准则(理想条件下): 在任何信道中,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否则就会出现码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香农公式(带宽受限、高斯白噪声)指出: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W 为信道的带宽(以Hz 为单位) S 为信道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 为信道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信噪比=10 () (dB) 提高信息传输速率的方法: ●提高信道带宽 ●提高信噪比 ●提高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导引型传输媒体 1.双绞线(双扭线) 2.同轴电缆 50Ω同轴电缆——LAN/数字传输常用 70Ω同轴电缆——有线电视/模拟传输常用 3.光缆 2.3.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1.无线传输 2.短波通信 3.无线电微波 2.4 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FDM: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第二章 2.1.1 管理控制属于(A)。 a.中期计划范围b.长远计划范围C.战略计划范围d.作业计划范围2.1.2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D)。 a.网络系统b.计算机系统C.操作系统d.人机系统 2.1.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下列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范畴的是(D)。 a.业务信息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C.决策支持系统d.专家系统 2.1.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指的是(C)。 a.组织所处的自然环b.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 C.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d.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 2.1.5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A)的问题。 a.结构化b.半结构化C.非结构化d.以上都有 2.1.6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C)的问题。 a.结构化b.半结构化C.非结构化d.以上都有 2.l.7对管理信展、系统进行综合,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D)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a.财务管理b.信息管理C.人力资源管理d.战略管理2.1.8(A)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a.组织规模b.管理的规范化程度C.生产过程的特征d.组织的系统性 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层次越高,所需信息量(b)。 a.越大b.越小 c.不大不小d.不一定 2.1.10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d)难以获得。 a.系统数据b.系统信息 c.系统人才d.系统需求 2.1.11金字塔形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底部为(a)的处理和决策。 a.结构化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d.三者都有 2.1.12通常高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与基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相比,在结构化程度上(b)。 a.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高于基层的 b.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低于基层的 C.两者在结构化程度上没有太大差别 d.以上a上、c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2.1.13 MRPII的进一步发展是(a)。 a.ERP b.MRp C.EDP d.MIS 2.1.14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b)。 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 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 2.1.15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些功能子系统的联合,为不同管理层次服务。例如,在销售市场子系统中,进行销售和摊销的日常调度,按区域、按产品、按顾客的销售数量进行定期分析等,是属于(b)。 a.业务处理b.运行控制C.管理控制d.战略计划 2.1.16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c) a.计算机系统b.手工管理系统 C.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 d.通信网络系统 2.1.17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c)。 a.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操作人员 b数据集中统一,应用人工智能,有预测和决策能力,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C.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决策 d.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力,应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员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答案(第五版)谢希仁第二章物理层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曾的协议与服务。 ②.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2)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由于在OSI 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锁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 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心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 杂。 2-0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在数据通信的早期,对通信所使用的各种规则都称为“规程”(procedure),后来具有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开始使用“协议”(protocol)这一名词,以前的“规程”其实就是“协议”,但由于习惯,对以前制定好的规程有时仍常用旧的名称“规程”。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正文输入到PC 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例如,调制解调器将PC 机输出的数字比特流转换成能够在用户的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例如,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比特流。计算机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计算机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数字比特流 正文正文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终点输入信息输入数据发送的信号接收的信号输出数据输出信息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公用电话网?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 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秒”和“码元/秒”有何区别? 答: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因素有以下两个:(1)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元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2)由于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产生错误(1 判决为0 或0 判决为1)。所以信噪比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香农公式可知,信息传输速率由上限。信噪比越大,量化性能越好;均匀量化的输出信噪比随量化电平数的增加而提高;非均匀量化的信号量噪比,例如PCM 随编码位数N 指数规律增长,DPCM 与频率有关等。但实际信噪比不能任意提高,都有一定限制。例如增加电平数会导致接收机的成本提高,制作工艺 1

U8第2章系统管理

第二章系统管理 用友ERP-U8管理软件是由多个产品组成,产品和产品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流和数据共享。各个产品之间相互联系,数据共享,完整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具体来说,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能够实现如下功能: ?设置自动备份计划。 ?对账套的统一管理,包括建立、修改、引入和输出账套。 ?对账套中年度账的统一管理,包括建立、清空、引入、输出和结转上年数据。 ?设置角色、用户,以及对其权限的统一管理。 ?维护功能,包括清除异常任务、清除单据锁定和上机日志等。 1 系统管理 1.1 注册 1、用户运行系统管理,显示界面如图2-1: 2、点击【系统】菜单下的【注册】,系统将弹出如下界面(如图2-2)。 图2-1 图2-2 3、您在“操作员”处输入“Admin”,即可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注册 成功后,在图2-1中启用主菜单【账套】和【权限】。 4、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注册进入,便可以进行账 套的管理(包括账套的建立、引入和输出),以及角色、用户及其权限的设置。 操作说明 如何改变密码 在图2-2界面登录注册时,选择“改密码”,〖确定〗后,显示“设置操作员口令”对话 框(如图2-3),输入并确认新的口令,即可。

1.2 设置备份计划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管理中的【设置备份计划】功能,由客户设置自动备份计划,系统管理根据这些设置定期进行自动备份处理,以增强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系统管理员注册进入系统管理,选择功能菜单【系统】下的【设置备份计划】,输出 "备份计划设置"界面,如图2-4。 图2-3 图2-4 操作流程 1、点击〖增加〗按钮,显示"增加备份计划"界面,如图2-5: 图2-5 2、输入计划编号、计划名称,选择输入备份类型和发生频率,选择系统数据的备份路径 和要备份的账套或年度账。 3、点击〖增加〗按钮,保存设置。 操作说明 设置输入输出时的临时路径 点击〖路径〗按钮,可设置备份输出或恢复账套时的路径。

3 第二章 案例分析及习题答案

第二章案例分析及检测练习习题答案 【案例分析2-1】 答:1)“佳佳”和“乖乖”是曾经风靡台湾市场的小点心的商标。 2)“佳佳”上市时广告宣传策略中将销售对象确定为青少年,特别是恋爱中的男女,包括失恋者,广告语含有“失恋的人爱吃佳佳”,其产品口味为咖喱味,并采用大包装。 3)“乖乖”上市时广告宣传策略中将销售对象确定为儿童,广告语含有“吃”“吃得个个笑足颜开”,其产品口味为甜味,并采用小包装。 4)他们之所以会有差距之分,是因为他们所实行的方案不同,所运用的策略不一样。 乖乖面对的消费群体是小孩子,他们给这部分的消费群体的认识针对了小孩子的消费心理及本身资金来考虑,并且也考虑到了大人对小孩的情感,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啦,孩子要吃父母肯定会买,而且乖乖食品味道也引起了小朋友对新出来的食品的兴趣。而且这些也可以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的关系,因为小孩子时单纯的,父母帮自己买好吃的东西,孩子肯定会更加听话,这样父母会不买嘛。乖乖公司他们采取的方式不仅只推向了小孩子,也间接性的推向了大人。 佳佳他却运用了广告语,推销的对象是热恋中得男女及失恋的人,这样本就自相矛盾了,这样不仅不能让其意义发挥,反之让人有所误会,并且他们对这样的消费群体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推向方向只有多大,也没有了解其情感,本乖乖和佳佳就是差不多系列的食品,而且像大人恋爱又会有多少人去买小孩子吃的东西,这样的食品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连失恋的人都可以吃,难道要恋爱的人吃了就失恋然后再吃吗?就算真的味道真的好,只要想到这样的含义有谁还想吃了。 所以在消费的时候,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统一的,少了哪一项都不行,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买东西有时候买的不单单是味道还有意义及对它的认识,所以我们的购买行为就是靠这三合一而成的。 【案例分析2-2】 答:1)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般过程分为购买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购买动机的取舍、购买目标的确定、购买方式的选择及购买计划的制定等)、执行购买决定和评价购买决定阶段等。 2)茵茵购买手机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来自妈妈的反对。 3)茵茵在有了明确购买手机的目标后,虽然有妈妈的反对,但她借助于姥姥的力量,克服了这一干扰,顺利实现了购买行为。当购买决策实施阶段她受到了爸爸及其朋友的建议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二章

副修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作业 黄思君04353069 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章物理层 习题2-01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习题2-02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正文输入到PC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例如,调制解调器将PC机输出的数字比特流转换成能够在用户的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例如,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比特流。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 习题2-03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

第二章系统管理

第二章系统管理 第一节系统管理概述 一、系统管理功能概述 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应用模式下,系统管理为各个子系统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用于对整个系统的公共任务进行统一管理,如基础信息的设置、企业账套的建立、修改、删除和备份,操作员的建立、角色的划分和权限的分配等,其他任何产品的独立运行都必须以此为基础。 系统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企业应用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的操作管理和数据维护,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账套管理 账套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都有一套完整的账簿体系,把这样一套完整的账簿体系建立在计算机系统中就称为一个账套。每一个企业都可以为其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下级单位建立一个核算账套。换句话讲,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可以为多个企业(或企业内多个独立核算的部门)分别立账,且各账套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使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 账套管理功能一般包括建立账套、修改账套、删除账套、引入/输出账套等。 2.年度账管理 年度账与账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账套中包含了企业所有的数据,把企业数据按年度进行划分,称为年度账。年度账可以作为系统操作的基本单位,因此设置年度账主要是考虑到管理上的方便性。 年度账管理包括年度账的建立、引入、输出和结转上年数据,清空年度数据。 3.系统操作员及操作权限的集中管理 为了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与保密,系统管理提供了操作员及操作权限的集中管理功能。通过对系统操作分工和权限的管理,一方面可以避免与业务无关的人员进入系统,另一方面可以对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的操作进行协调,以保证各负其责,流程顺畅。 操作权限的集中管理包括定义操作者角色、设定系统用户和设置功能权限。 4.设立统一的安全机制 对企业来说,系统运行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是必须的,为此,每个应用系统都无一例外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机制。如设置对整个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机制,设置数据自动备份、清除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异常任务等。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物理层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2 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第2章 物理层

第2章物理层 一、填空题 1、根据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方向,把数据通信方式分为()、()和()。 2、物理层协议定义了硬件接口的一系列标准归结起来有四个特性:()、()、()和()。 3、信噪比为30dB,带宽为4KHz的随机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 4、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使用()接口,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米。 5、多路复用技术主要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和()技术两种。 6、假设某以太网段的最大连接距离是300米,若将以太网的长度扩大到1000米,需要的中继器个数为()。 7、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两种。 8、根据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和()光纤。 9、Modem的作用是:在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把计算机发出的数字信号()成电话线能传输的模拟信号;而在计算机接收数据时,则把电话线上传来的模拟信号()成计算机能接受的数字信号。 10、在10Base5:10代表();Base代表(), 5代表()。 11、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三种有线传输媒体是:()、()、()。 12、利用电话拨号连接Internet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硬件设备是()。 13、在全双工以太网中,一个站点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帧的()和()。 14、最常用信道复用技术有()、()和()。 15、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介质分为()和()两大类。 16、信号调制常用的三种方法是:()、()和()。 17、双绞线可以分为()和()两类. 18、传输媒体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19、OC-1的线路速率为()。 二、单选题 1、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是()。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以上均不对 2、对于带宽为6MHz的低通信道,若用8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每秒最多能传送的位数为()。 A、36×106 B、18×106 C、96×106 D、48×106 3、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A、模拟信号的放大 B、数字信号的整形 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D、数字信号的编码 4、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 1 位起始位、7 位数据位、1 位奇偶校验位和 1 位终止

第二章案例分析

第二章 案例一管理的理论流派 某大学管理学教授在讲授古典管理理论时,竭力推崇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历史功勋,鼓吹泰勒所主张的“有必要用严密的科学知识代替老的单凭经验或个人知识行事”的观点,并且宣传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后来,在介绍经验主义学派的理论时,这位教授又强调企业管理学要从实际经验出发,而不应该从一般原则出发来进行管理和研究。他还说,E.戴尔(Ernest Dale)在其著作中故意不用“原则”一词,断然反对有任何关于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 在介绍权变理论学派的观点时,这位教授又鼓吹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不少学生却认为这位教授的讲课前后矛盾,胸无定见,要求教授予以解答。教授却笑而不答,反倒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资料来源《管理的理论流派》 问题: 1.你是否认为教授的上述观点时前后矛盾的?为什么? 2.在企业管理中,有无可能将管理原理原则与实践正确结合起来? 3.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案例二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 在第一次服役时,古罗马的士兵要在庄严的仪式中宣誓,保证永不背离规范,服从上级指挥,为皇帝和帝国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宗教信仰和荣誉感的双重影响使罗马军队遵守规范。队伍金光闪闪的金鹰徽是他们最愿意为之献身的目标;在危险的时刻抛弃神圣的金鹰徽既是邪恶的又是可鄙的。某种更有实质内容的敬畏和希望加强了这种力量来源于想象的动机,在指定的服役期满之后享有固定的军饷、不定期的赏赐以及一定的酬报等减轻了军队生活的困苦程度;当然,另一方面,由于懦怯或不服从命令而企图逃避最严厉的处罚,那也是办不到的。军团百人队队长有权用拳打作惩罚,司令官则有权处决死刑。古罗马军队的一句最固定不变的格言是,好的士兵害怕长官的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害怕敌人的程度。这样的值得夸奖的做法使古罗马军团的勇猛得到一定程度的顺服和坚定,凭野蛮人一时的冲动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在西方,这种管理方法终于总结为一句格言:“胡萝卜加大棒”。拿破仑说得更形象:“我有时像狮子,有时像绵羊。我的全部成功秘密在于:我知道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是后者。”在东方,则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视卒如爱子,可与之俱死”等等说法。又说:“将使士卒赴汤蹈火而不违者,是威使然也。”“爱设于先,威严在后,不可反是也。”孙子兵法总结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为必取。”总之是一句话:“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案例三联合邮包服务公司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其他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地效率从事工作。UPS的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运货、暂停和取货的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

第二章物理层

一、判断题 10、通信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类,有线介质一般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3种。( A ) 16、传输媒体分为两大类即导向传输媒体和非导向传输媒体。( A ) 17、半双工通信的网络上的每个设备能够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B ) 18、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大类。( A ) 19、数字数据是一组离散的数据,模拟数据是一组连续的数据,经过采样、量化、编码后可以转换为数字数据。( A) 20、从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3种基本方式。( A ) 21、将发送端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而将接收端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B ) 22、为了利用廉价的电话公共交换网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信,必须将发送端的模拟信号变换成能在电话公共交换网上传输的数字信号。( B ) 28、电信号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时分多路利用和频分多路复用,此外还有空分多路复用和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A) 29、将一种数据形式转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某种电信号形式,这类技术统称为编码。( A ) 30、表示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误码率。( A ) 31、波分多路复用技术主要用于电缆通信。( B ) 32、相移键控是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正弦载波信号的相位,又可以分为绝对相位和相对相位。( A ) 34、传播媒体本身属于物理层。(B ) 35、信噪比就是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A ) 36、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A ) 37、单模光纤的纤芯很细,其直径只有几个微米,所以制造成本很低。( B ) 38、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A ) 39、xDSL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 A ) 40、物理层的特性有机械特性、电气特性、规程特性和功能特性4种。( A ) 41、物理层是利用其4个特性在DTE和DCE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建立、维护和拆除功能。( A ) 110、网卡工作在在OSI/RM的数据链路层。( A ) 122、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 A ) 133、对等结构网络中,每个节点既要完成客户端的功能,又要完成服务器的功能。( A ) 157、DCE通常指的是用户端的主机或终端等,DTE则常指同步调制解调器等设备。( B ) 166、用中继器扩展为10BASE2以太网,最多允许5个中继器,6个网段,每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85m。( B ) 175、外置式调制解调器,一般应该接在计算机的串行口上。( A ) 202、双绞线一般分为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两大类。( A ) 203、在局域网中,从网卡到集线器间的连接为直通,即两个RJ-45连接器中的导线的分布应统一。( A ) 二、单项选择题 4、传输介质是网络中收发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下列传输介质中,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

2017计算机网络习题:第二章 物理层201724094933500

第二章物理层 习题2-01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习题2-02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正文输入到PC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例如,调制解调器将PC机输出的数字比特流转换成能够在用户的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例如,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比特流。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 习题2-03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习题2-04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

第二章 系统管理

第二章系统管理 学习目标:系统学习软件安装与卸载、系统管理等功能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了解会计电算化商品化软件的基础应用准备、软件的安装、网络的使用和管理方法。熟悉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包括有关会计资料准备、编码方案的设置、科目设置等等,年度帐的引入输出方法。掌握建立帐套的方法,凭证的设置方法,人员增减、权限管理的方法,异常业务的处理。 【重点】 1.账套的建立与修改 2.操作员及权限分工的设置 3.基础信息的设置 【难点】 1.科目编码设置原则 2.账套数据备份的方法 2.1 系统安装 2.1.1 系统的运行环境 2.1.2 系统安装

2.2 系统管理 1. 帐套管理 2. 年度账管理 (一)建立年度帐 1)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选定需要进行建立新年度账套和上年的时间,进入系统管理界面。例如:需要建立999演示账套的新年度账,此时就要注册999账套的年度账中。 2)在系统管理界面单击【年度账】项,系统自动弹出下级菜单,再将鼠标移动到【建立】上,单击鼠标则进入建立年度账的功能。 3)在系统弹出建立年度账的界面中有两个栏目,都是系统默认的,不得进行任何操作。账套:自动显示的是注册进入时所选的账套。会计年度:自动显示的是所选会计账套当前会计年度加1的年度。如果确认可以建立新年度账,可单击【确定】按钮;如果放弃年度账的建立,则单击【放弃】按钮。 注意:只有账套主管才有权限进行有关年度账的操作。 (二)年度帐的引入和输出 年度账操作中的引入和卸出与账套操作中的引入和输出的含义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年度账操作中的引入和卸出不是针对某个账套,而是针对账套中的某一年度的年度账进行的。引入的是年度数据备份文件(即由系统卸出的年度账的备份文件,前缀名统一为uferpyer)。输出的是年度账,在输出操作的界面上选择的是具体的年度而非账套。 (三)结转上年数据 1)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登录,并选定账套,进入系统管理界面。 2)在系统管理界面单击【年度账】选项,系统自动拖出下级菜单,再将移动到【结转上年数据】上,单击则进行上年数据的结转。

最新第二章物理层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物理层复习题 一、单选 1、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A、数据传输 B、数据缓存 C、数据服务 D、数据共享 2、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高层 3、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 4、下面关于集线器的缺点描述的是. A 集线器不能延伸网络可操作的距离 B 集线器不能过滤网络流量 C 集线器不能在网络上发送变弱的信号 D 集线器不能放大变弱的信号 5、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 。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 D. 上述三种均不是 6、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典型编码是 A.归零码 B.不归零码 C.定比码 D.曼彻斯特编码 7、计算机网络通信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但传送效率最高的是 A.同步方式B.异步方式C.同步与异步方式传送效率相同 D.无法比较 8、有关光缆陈述正确的是 A.光缆的光纤通常是偶数,一进一出 B.光缆不安全 C.光缆传输慢 D.光缆较电缆传输距离近 9、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做 A. ASK B. FSK C. PSK D. ATM 10、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相比,同轴电缆的抗干扰能力。 A、弱 B、一样 C、强 D、不能确定 11、ATM采用的线路复用方式为。 A、频分多路复用 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独占信道 12、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 A.比特数 B.字符数 C.桢数 D.分组数 13、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 A.频分多路复用 B.时分多路复用 C.空分多路复用 D.频分与时分混合多路复用 14.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习题

第 2 章组织内信息系统 1. 简述安东尼模型的主要思想。安东尼认为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分成作业计划与控制层(简称作业层)、管理控制和战术计划层(简称管理层)以及战略计划层(简称战略层)3 个层次。由于管理层次的构成和目的不同,每个层次的信息需求也不同。详见本书图 2.1 安东尼模型。 2. 从信息来源、精度、寿命、频率、内容等方面,归纳组织战略层、管理层、作业层及知识层的信息需求。 战略层的信息需求: (1)随机性。战略层经理有时要随机查看阶段性信息。 (2)概括性。战略层经理需要概括性的信息,作为长期计划的制定者,他们不关心细节信息,而关心全局性的数据。 (3)预测性。战略层经理在做决策时,常常要对未来的情况做出估计,需要得到经过科学预测的信息。 (4)异常性。战略层经理还特别关注异常信息。 (5)外部信息源。高层决策人员在制定企业战略方针时,要了解同行业、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市场信息、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等,除了使用内部信息以外,都必须从企业的外部获得。 (6)非结构化信息。战略层经理使用的信息多数是非结构化的,信息没有明确的格式。 管理层的信息需求:

(1)阶段性。管理层关注阶段性信息。 (2)可比性。管理层关注具有可比性的信息。 (3)概括性。管理信息通常比较概括,不需要太详细。 (4)内部和外部信息源。管理层的信息不仅来源于组织内部,还会来自组织的外部。 作业层的信息需求: (1)重复性。作业层所处理的信息是周期性循环的。 (2)可预见性。信息的内容都是预先规定好的,没有任何异常内容。 (3)详细性。信息的内容描述相当详细。 (4)高精确性。系统输入数据和输出信息的精确程度相当高。 (5)内部信息源。作业层系统的数据主要由组织的内部信息源产生。 (6)结构化信息。作业层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信息都是结构化的,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 3. 依据TPS、MIS、DSS、EIS、KMS、OAS的定义,阐述它们的服务目标以及它们对组织的支持作用。 (1)事务处理系统(Tran saction Process ing System,TPS),服务目标是实现事务处理的自动化,提高组织处理事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支持作业层管理人员,跟踪组织的基本活动和事务处理情况。 (2)管理信息系统(Man ageme nt In formation System MIS),支持管理层,为组织中层管理者的监控、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3)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支持组织中高层和中层 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提高决策的效能。 (3)经理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EIS) 支持组织的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