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配伍的概念和意义
中药学丨中药的应用(配伍)

中药学丨中药的应用(配伍)中药的应用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所必需的。
配伍的含义配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病情、治法和药物的性能,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配伍的目的1.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
如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2.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3.通过配伍,减少不良反应。
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所降低或消除。
配伍内容(一)七情配伍1.含义: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7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
2.内容(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
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辩证看待相恶:两药是否相恶,与所治证候有关。
如用人参治元气虚脱或脾肺气虚之证,配以消积导滞的莱菔子,则人参补气效果降低。
但对脾虚食积气滞之证,如单用人参益气,则不利于消除积滞胀满之证;单用莱菔子行气消积,又会加重气虚。
中药的配伍的概念和意义

中药的配伍的概念和意义一、配伍的概念配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病情、治法和药性特点,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二、配伍的意义1。
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2.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3 通过配伍,减少不良反应。
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所降低或消除。
三、中药配伍的内容“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7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1)单行指用单味药治疗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古人云:“受彼之制也。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由此可知, 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七情配伍总结七情中,相须、相使属于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中药配伍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中药配伍中医助理医师考点:中药配伍一、中药的配伍的概念和意义1.配伍的概念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
2.配伍的意义从中药的发展史来看,在医药萌芽时期治疗疾病一般都是采用单味药物的形式,后来由于药物品种日益增多,药性特点不断明确,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化,由于疾病可表现为数病相兼、或表里同病、或虚实互见、或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因而用药也就由简到繁,出现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并逐渐形成了配伍用药的规律,从而既照顾到复杂病情,又增进了疗效,减少了毒副作用。
因此,掌握中药配伍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二、中药配伍的内容药物单独或配合应用主要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情况,称为中药的“七情”配伍。
1.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物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对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独参汤。
2.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
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3.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种药物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如黄芪补气利水,茯苓利水健脾,两药配合,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大黄清热泻火、泻热通便,芒硝润燥通便,可增强大黄峻下热结,排除燥屎的作用。
4.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而言的两种提法。
6.相恶就是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如人参恶莱子,即莱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
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的配伍中药配伍的意义中药配伍的意义适应复杂病情,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中药配伍的内容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相使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相须和相使能增强功效,为临床常用配伍。
相畏和相杀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相恶属削弱或抵消功效,避免使用。
相反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禁忌。
中药的用药禁忌配伍禁忌1.含义2.内容“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烛炙焯莫相依。
”证候禁忌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
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
妊娠用药禁忌1.含义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慎用药物: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禁用药物: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配伍禁忌

中药的配伍细目一:中药配伍的意义要点:中药配伍的意义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
如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通过配伍,减少不良反应。
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所降低或消除。
细目二: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一: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7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1)单行指用单味药治疗病。
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
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全蝎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古人云:“受彼之制也。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用药禁忌”)。
七情配伍总结七情中,相须、相使属于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
七情中,相畏、相杀属于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
七情中,相恶、相反属于避免配伍(配伍禁忌)的配伍关系。
009中药学基础-配伍

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4. 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 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生姜能减轻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 生姜能减轻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所以说生半夏 和生南星畏生姜。 和生南星畏生姜。 5.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 相杀: 或副作用。 或副作用。 相畏与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 相畏与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 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中药的配伍
一、配伍的含义 : 是指有目的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是指有目的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二、配伍的目的 : 1. 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 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 麻黄、桂枝同用, 麻黄、桂枝同用,能明显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同用 荆芥、防风配合,能明显增强祛风的效果。 荆芥、防风配合,能明显增强祛风的效果。 配合
三:药物“七情”的含义: 药物“七情”的含义: 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七 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 情”。它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 它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 单行 七个方面 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一、七情各自含义
指用单味药治病。 1. 单行 :指用单味药治病。 病情比较单纯, 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 药物即能获得疗效。 药物即能获得疗效。 单用一味黄连治疗痢疾。 单用一味黄连治疗痢疾。 一味黄连治疗痢疾 一味黄芩治疗轻度的肺热咳血。 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轻度的肺热咳血 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轻度的肺热咳血。 单用鹤草芽、苦楝根皮驱除绦虫、蛔虫。 单用鹤草芽、苦楝根皮驱除绦虫、蛔虫。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 7.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性反应 或副作用。 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 十八反” 十九畏”中的若干药。 (1)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 反甘遂 反贝母 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 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 反人参 参、细辛,芍药。 细辛,芍药。 (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 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中药配伍 书籍

中药配伍书籍【最新版】目录1.中药配伍的概念和重要性2.中药配伍的基本原则3.常见中药配伍组合4.中药配伍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5.学习中药配伍的书籍推荐正文1.中药配伍的概念和重要性中药配伍,即中药的相互配合,是指在方剂中,根据病情和治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合理地搭配在一起,发挥相互协调、增强或减弱药效的作用。
中药配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得当可以提高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
2.中药配伍的基本原则中药配伍有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 药物的相互协调:药物性质、功效相近,相互协同,增强药效。
(2) 药物的相互制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3) 药物的相互补充:一种药物的功效能被另一种药物加强或补充。
(4) 药物的相互反佐:一种药物的性质、功效与另一种药物相反,能减轻或消除对方的不良作用。
3.常见中药配伍组合中医药学中有许多著名的中药配伍组合,如:(1) 人参与黄芪:两者都能补气,相互协同,增强补气效果。
(2) 附子与干姜:附子温经散寒,干姜温中散寒,相互协同,增强温经散寒效果。
(3) 黄连与黄柏:黄连清热燥湿,黄柏清热利湿,相互协同,增强清热燥湿效果。
4.中药配伍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中药配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1) 提高疗效:通过药物相互协调,增强药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减轻副作用:药物相互制约,减轻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3) 扩大治疗范围:药物相互补充,增强药效,使药物能治疗更多类型的疾病。
(4) 增强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相互反佐,减轻或消除对方的不良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5.学习中药配伍的书籍推荐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药配伍的知识,以下几本书籍值得推荐:(1) 《中药学》:本书详细介绍了中药的基本知识、药物性质、功效和用法,对学习中药配伍具有指导意义。
(2) 《方剂学》: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药配伍的方剂,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用法,对学习中药配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中医药的配伍原理

中医药的配伍原理
中医药的配伍原理
掌握中药的七情及各种配伍的含义,配伍的原则。
配伍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原则,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中药配伍的含义是照顾复杂病情,增进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配伍归纳起来为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单行:就是用一种药物来治疗单一的疾病,或称为一味药物去治疗一种疾病。
相须:就是用两种性味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进原有药物的疗效。
相使:或称为相佐,就是用一种(或两种)药物为主,配另一种(或多种)药物为辅,两药配合使用,辅药可增强或提高主药的原有药物功效。
相畏:就是两种药物不能同时使用,或称为两种药物不合,在实际中分为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相恶:也可能一种药物的功效被另一种药物抑制而无用。
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杀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在一起可以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古人有十九畏、十八反、妊娠用药禁忌。
十八反: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蔹及乌头,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与乌头相反,甘遂、大戟、芫荽、海藻与甘草相反,人参、党参、沙参、玄参、丹参、细辛、芍药与藜芦相反。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草,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妊娠禁忌:分为两种即禁用药与慎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的配伍的概念和意义
一、配伍的概念
配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病情、治法和药性特点,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二、配伍的意义
1.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
如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2.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3 通过配伍,减少不良反应。
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所降低或消除。
三、中药配伍的内容
“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7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1)单行
指用单味药治疗病。
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
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
(2)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大黄与芒硝配合,能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全蝎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3)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古人云:“受彼之制也。
”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
(6)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七情配伍总结
七情中,相须、相使属于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
七情中,相畏、相杀属于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
七情中,相恶、相反属于避免配伍(配伍禁忌)的配伍关系。
四、中药的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证候禁忌四个方面。
1、配伍禁忌
1.配伍禁忌的含义
两种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或降低、消除药物的疗效,因而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用。
2.十八反、十九畏
①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八反歌诀:
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②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
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