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一节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一、什么是中药鉴定学?(熟悉)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

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二节中药鉴定学的任务(4个任务:高频考点)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其中,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是鉴定中药真伪,工作重点和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4个原因:考点)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普遍存在

我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同一种中药各地使用的品种不同,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中药名称,造成品种混乱。

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古书记载:“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翁,故以为名。”“凡草之有白毛者,皆为白头翁。”

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

阿胶的历史沿革:唐以前-牛皮-黄明胶;宋、明代-牛、驴皮并用;清以后至今-驴皮;这为确定现今阿胶的基原提供了历史依据。新阿胶,是1976年由山东东阿集团研制成功的新型阿胶,由猪皮为原料,故命名为“新阿胶”。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

据考证,沙参类有36种,石斛类有48种,贯众类有58种,且历代本草的记载不尽相同。

大青叶:华北、华东习用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东北习用蓼科植物蓼蓝的叶;华南、四川习用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西北、华中习用马鞭草科植物大青的叶。

(二)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4个途径:熟悉)

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

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力求名实相符。

3.各级药品标准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4.查考地方史志

地方志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收录有当地药材产销的实际记录,对一些道地药材的品种考证提供一些历代本草未能记载的资料。

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在该地区亦属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该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中药冒充中药或以它种中药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目前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虽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中药品种不真或质量低劣,会造成科研工作、药品生产和临床疗效的失败,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病害人。

(一)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举例:熟悉)

当前药材和饮片的真、伪问题十分突出,在常用中药和贵重中药里常夹杂伪品、混淆品,必须认真加以鉴别。当前药材与饮片假冒伪劣的表现形式有:

1.以相对价廉的它种药材伪充此种药材:人参冒充西洋参,平贝母冒充川贝,藤三七、菊三七冒充三七,商陆、桔梗冒充人参。

2.有意造假,以假充真:

芭蕉根+何首乌藤=千年何首乌(人形),金环蛇、黑背白环蛇冒充金钱白花蛇。

3.掺伪:

海金沙、蒲黄、松花粉掺杂黄土;血竭、朱砂掺杂砖粉;天麻中插铁钉。

4.药材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人参、丁香、西洋参、大黄。

5.染色:红花、西红花、黄柏、朱砂、沉香。

6.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杏仁与桃仁、海金沙与蒲黄、鸡内金与鸭内金、丑宝与马宝。

7.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

(二)鉴定中药质量的优劣(了解)

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为有效成分的含量高低、有害物质的存在、中药的纯净度。

(质量问题:综合考虑的问题)

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一)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的目的意义(了解)

(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考点)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三)《中国药典》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各论具体详解)

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有: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及贮藏等。

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中药的资源(熟悉)

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

(二)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利用

(三)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方法(了解)

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

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

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6.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

7.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8.用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9.开展综合利用,扩大新药源

练兵场

1.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是

A.鉴定中药的质量

B.保护和开发药材资源

C.鉴定中药的品种

D.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E.弘扬祖国药学遗产

【正确答案】C

中药品种鉴定是指对中药真实性和基原的鉴别,它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

2.下列哪一项不是解决药材品种混乱的途径

A.实际调查临床用药情况,考证本草记载

B.考察地方药志和民间用药历史

C.规范使用品种,做到一药一名,保证中药品种的准确性

D.以药效为基础,整理中药复杂品种

E.开发和扩大新药源

【正确答案】E

《中药鉴定学》小常识

《中药鉴定学》小常识 一、 道地药材、进口药材、特殊产地 1.道地药材 四川:黄连、附子、川芎、白芷、川贝母、黄柏、金钱草云南:三七、云南 甘肃:当归、大黄 宁夏:枸杞子 内蒙:黄芪甘草 吉林:人参、鹿茸 辽宁:细辛、五味子 山西:党参 河南:地黄、牛膝、山药 山东:北沙参、金银花 江苏:薄荷 安徽:牡丹皮、木瓜 浙江:玄参、浙贝母、延胡索、麦冬 福建:泽泻 广东:砂仁、藿香 广西:蛤蚧 新疆:紫草 江西:枳壳 2.进口药材 乳香: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没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血竭:印尼 羚羊角:俄罗斯 沉香:印尼、马来西亚 西红花:西班牙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丁香:坦桑尼亚 印尼 马来西亚 番泻叶:印度 埃及 马钱子:印度 越南 泰国 白豆蔻:泰国、 印尼

西洋参:美国、加拿大 3.特殊产地 石膏:湖北应城 儿茶:云南版纳 槟榔:海南 二、药材性状“习称” 1.“云锦花纹”何首乌 2.“罗盘纹”商陆 3.“珍珠盘”银柴胡 4.“车轮纹”防己 5.“菊花心”甘草、黄芪 6.“疙瘩丁”白芷 7.“朱砂点”羌活、苍术 8.“蚯蚓头”防风 9.“狮子盘头”党参 10.“金包头”知母 11.“鹦哥嘴”“红小辫”天麻 12.“过桥”黄连 gM 13.“起霜”茅苍术 14.“火炬头”,“连三朵”款冬花 15.“钉头”赭石 16.“怀中抱月”松贝 17.“通天眼”羚羊角 18.“铁线纹”“珍珠疙瘩”山参 19.“马牙柱”合成朱砂 20.“乌金衣” “挂甲”牛黄 21.“虎牙”砍茸 22.“莲花”马鹿茸 23.“血片”“蛋黄片”鹿茸饮片 24.“当门子”麝香 三、药材性状特征 ,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 (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 (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得结晶 牡丹皮 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 杜仲 7.形似毛笔头辛夷 四、药材显微特征 1.草酸钙簇晶 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七、川芎、山楂、牡丹皮、槲寄生、吴茱萸、小茴香、栀子、蓼大青叶、丁香、金银花 2.草酸钙砂晶 牛膝、麻黄、细辛、枸杞子、钩藤、秦皮洋金花 3.草酸钙针晶(束) 麦冬商陆(及方晶、簇晶)、巴戟天、苍术、半夏、麦冬、龙胆、山药、天麻、儿茶、广藿香、肉桂 4.草酸钙方晶 麻黄、细辛、甘草、苦参、石菖蒲、枳壳、栀子、鸡血藤、厚朴、黄柏、红花 5.草酸钙柱晶 补骨脂、沉香、肉桂 6.草酸钙棱晶 五倍子 7.草酸钙结晶 防己(细小杆状) 猪苓(双锥八面体形)、西红花、豆蔻浙贝母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第1篇总论 第1章 绪论 第1节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鉴定学(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drug),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Chinese crude drugs)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3大类,迄今为止,中药材的总数量已近13 000种。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decoction pieces)。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是以饮片(或药材)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中药饮片(或药材)在临床上应用的形式绝大多数是复方和中成药。据不完全统计,中药的方剂已达100 000余首,已经批准生产的中成药数量为9 300余种。由此可见,对于中药的鉴定,只有把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的目的。 中药鉴定学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分类与命名,发展历史,资源概况,采收和加工方法、贮藏方法、鉴定的依据与方法、质量标准要求、代表性中药选论。代表性中药的记载大纲主要包括下列项目:名称、药用历史、来源、生物(或矿物)学特征、产地、采收加工或制法、化学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生物鉴别、性味功能、用法用量等。 第2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中药价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而对其使用价值的评价,主要依赖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试真题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试真题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试真题 中药鉴定学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共 24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共有 1 个最佳答案) 1.历代本草著作中记载藏药最多的是 A.本草经集注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晶珠本草答案:E 2.《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规定,低温干燥的温度一般不超过 A.30℃ B.40℃ C. 50℃ D. 60℃ E.70℃ 答案:D 3.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定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的后含物是 A.碳酸钙结晶 B.硅质块 C.草酸钙结晶 D.糊粉粒 E.淀粉粒答案:C 4.《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已不收载的药材产地加工方法是

A.发汗 B.蒸 C.煮 D.熏硫 E.切片答案:D 5.目前,中药定性鉴别使用最多的色谱法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薄层色谱法 D.纸色谱法 E.柱色谱法 答案:C 6.苦参原植物所属的科是 A.苋科 B.豆科 C.伞形科 D.兰科 E.百合科答案:B 7.下列药材伪品中,质坚实,难折断,横切面可见数轮同心环纹的是 A.人参伪品商陆的根 B.柴胡伪品大叶柴胡的根茎 C.龙胆伪品桃儿七的根 D.山药伪品山薯的根茎 E.天麻伪品马兜铃的块茎 答案:A 8.远志中具有祛痰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A.皂苷类成分 B.蒽酮类成分 C.树脂类成分 D.生物碱类成分 E.酚酸类成分答案:A 9.表面具“砂眼”,根头有“珍珠盘”的药材是 A.地榆 B.银柴胡 c.南沙参 D.桔梗 E.续断答案:B 10.大黄粉末的甲醇温浸液点于滤纸上,以 45%的乙醇展开,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此试验检查的成分是 A.士大黄苷 B.大黄酸 c.番泻苷 D.大黄 素 E.芦荟大黄素答案:A 11.切面韧皮部有红棕色至黑棕色分泌物,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 或偏心性半圆形环的药材是 A.鸡血藤 B.大血藤 C.降香 D.苏木 E.川木通答案:A 12.原植物属于木兰科的药材是

中药鉴定学重点1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走油: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3.显微化学反应:将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后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颜色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4.理化鉴别:利用中药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品质优劣的方法。 5.木间木栓:又称内涵周皮。即在次生木质部内形成木栓环带,通常由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栓化形成。如黄芩的老根中央可见木栓环。有的根中的木间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几个束,如甘松根。 5.内涵韧皮部:在次生木质部中包裹的次生韧皮部。这是形成层活动不规则产生的异常构造。在某段时间,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生长韧皮部,但其后又恢复正常生长,致使次生韧皮部被包裹在次生木质部中。如黄芩,华山参,沉香 6.内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内侧的初生韧皮部。 7.次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表皮死亡脱落,栓内层的数列细胞中有的比较发达。 8.后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9两面叶:常为一至数列长柱形的细胞栅栏组织,一般分布在上表皮下方,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 10等面叶:上下表皮内方有栅栏组织或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层不清晰,形成等面叶。 11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表皮细胞数) 12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13.脉岛数: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14.星点:大黄根茎横切面髓部由异型维管束形成的暗红色星芒状小点,排列成环,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射线星状射出。 15.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皮部由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形成的云朵状花纹。 16.罗盘纹:商陆根横切面的多轮环状凸起的花纹,木部隆起,是由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 17.过桥:黄连根茎上的长而光滑,形如茎秆的节间。 18.铁线纹:人参根上紧密深陷的横状环纹。 19.珍珠疙瘩:人参须根上明显的疣状突起。 20.枣核艼:人参的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 21.狮子盘头:某些根茎类药材顶端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膨大突起,状如狮子头,如党参,三七。 22.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23.马牙嘴:炉贝外面2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较瘦尖,开口。 24.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较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 25.红小辫:天麻顶端残留的红棕色干枯芽苞,细长皱缩似瓣状。 26.鹦哥嘴:冬麻顶端留有的红棕色干枯芽孢,因头尖色为红棕色似鹦哥之喙而得名。 27.圆底盘:天麻底端圆脐形瘢痕,为母麻脱落的疤痕。 28.蛤蟆皮:天麻表面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形似蛤蟆的外皮。 29. 车轮纹: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 第三单元 茎木类中药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0页)

中药鉴定学第三单元茎木类中药 一、A1 1、川木通的表面特征是 A、表面棕黄色,有多数点状皮孔 B、表面灰黄色,有横向皮孔 C、表面浅灰棕色,光滑,栓皮易鳞片状剥落 D、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多膨大 E、表面灰褐色,有地衣斑 2、鸡血藤横切面的特征之一是 A、髓部偏于一侧 B、木部有红褐色分泌物 C、皮部黄白色 D、无髓 E、髓部大位于中央 3、钩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结晶类型是 A、方晶 B、柱晶 C、针晶 D、砂晶 E、簇晶 4、呈不规则块片或长条状。有棕黑色树脂和黄白色不含树脂部分交互形成的斑纹。燃烧时气香浓,有油渗出,该药材为 A、鸡血藤 B、小通草 C、苏木 D、通草 E、沉香 5、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成偏心形半圆形的环,有此性状特征的药材是 A、苏木 B、沉香 C、川木通 D、鸡血藤 E、大血藤 6、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黄白色,有细孔(导管),射线红棕色、放射状,有此特征的药材是 A、大血藤 B、钩藤 C、沉香 D、木香 E、川木通

7、川木通的表面特征是 A、表面灰褐色,有地衣斑 B、表面棕黄色,有多数点状皮孔 C、表面灰黄色,有横向皮孔 D、表面浅灰棕色,光滑,栓皮易鳞片状剥落 E、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多膨大 8、下列哪项不属于川木通的性状鉴别特征 A、川木通呈长圆柱形,略扭曲 B、髓小,圆形或成空腔 C、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 D、有特异香气 E、无臭,味淡 9、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粗糙,有浅纵沟和横裂纹及疣状突起,栓皮有时呈片状剥落而露出暗红棕色内皮。质硬,体轻,易折断。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及红棕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涩。该药材为 A、钩藤 B、鸡血藤 C、苏木 D、沉香 E、大血藤 10、钩枝密被褐色长柔毛,钩的末端膨大成小球的钩藤原植物是 A、毛钩藤 B、华钩藤 C、大叶钩藤 D、无柄果钩藤 E、钩藤 11、显微鉴别沉香切向面,可观察到的特征是 A、木射线条状排列,导管为具缘纹孔,多为短节导管,两端平截,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B、木射线排列成横向带状,纤维,径向壁上有单纹孔 C、木射线宽1~2列细胞,含棕色树脂状物质,导管呈圆形、多角形 D、木射线宽1~2列细胞,含棕色树脂状物质,两端平截,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E、木射线条状排列,导管为具缘纹孔,纤维,径向壁上有单纹孔 12、水浸后有黏滑感。无臭、无味的药材是 A、大血藤 B、木通 C、通草 D、青荚叶 E、旌节花 13、钩藤来源于 A、木通科 B、茜草科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部分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部分 中药鉴定学部分主要包括常用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鉴定学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一般程序及方法;《中国药典》XXXX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鉴别有关的规定;各类中药材的概述和常用名词术语以及120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 熟悉: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产地、采收、加工、储存养护的概况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60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36种中药材的常见伪品(或掺伪品、混淆品、劣质品、代用品、人工合成品、培育品)的来源及主要鉴别点。 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概况;中药材拉丁名的命名原则;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O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

【考试内容】 一、总论 1.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 2.掌握《中国药典》XXXX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材鉴别有关的规定,如精确度、药材取样法、杂质检查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等。 3.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4.掌握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 (1)来源鉴定掌握中药来源鉴定的步骤、方法及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药用部位,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2)性状鉴定掌握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特点、步骤及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3)显微鉴定掌握中药显微鉴定常用的制片方法,试剂选用,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鉴别。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中药学:植物基础知识--花

中药学:植物基础知识--花 编者按:植物的基础知识,属于《药用植物学》的内容,是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一系列的植物学基本概念,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 花是种子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主要器官,是种子植物固有特征之一。从演化的观点来看,花是由枝变态而来的,花亦有花茎与花叶之分。在被子植物的花,花的花梗、花托相当于花茎;花的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相当于花叶。花的各部常随植物种属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其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比较,这些差异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故花的特征又是植物分类鉴定的主要根据。许多植物的花,如洋金花、金银花、红花等都是重要的中药人在藏族等民族药中,以花供药用的更是特别多。 (一)花的组成部分: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几个部分组成。 1. 花梗:又称为花柄,为花的支持部分,自茎或花轴长出,上端与花托相连。其上着生的叶片,称为苞叶、小苞叶或小苞片。 2.花托:为花梗上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膨大部分。其下面着生的叶片称为付萼。花托常有凸起、扁平、凹陷等形状。 3.花被:包括花萼与花冠。 (1)花萼:为花朵最外层着生的片状物,通常绿色,每个片状物称为萼片,分离或联合。 (2)花冠:为紧靠花萼内侧着生的片状物,每个片状物称为花瓣。花冠有离瓣花冠与台瓣花冠之分。 离瓣花冠:即花瓣彼此分离的花冠。花瓣上部宽阔部分,称为瓣片,下面狭窄部分,称为瓣爪。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从基数性划分有:三数性的花冠(如葱)、四数性的花冠(如菘兰)及五数性的花冠(如梅)。从形状上划分有:蝶形花冠(如槐)、距形花冠(如延胡索)及兰形花冠(如白及)。 合瓣花冠:即花瓣彼此联合的花冠。花瓣联合的下方狭窄部分称为花冠管部,上方宽阔部分称为花冠舷部,花冠管部与花冠舷部交会处称为花冠喉部,而花冠舷部外侧未联合部分则称为花冠裂片。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除亦可从基数性进行划分外,主要是从外形上

2013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复习指导: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14)

第三节常用中药(1) 第三节常用中药(2) 第三节常用中药(3) 第三节常用中药(4) 第三节常用中药(5) 第三节常用中药(6) 第三节常用中药(7) 第三节常用中药(8) 第三节常用中药(9) 第三节常用中药(10) 第三节常用中药(11) 第三节常用中药(12) 八十一、知母 1 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不除外皮者称“毛知母”,除去外皮者称“知母肉”。 主含多种甾体皂苷(知母皂苷);黄酮类(芒果苷),多糖。 性状 “毛知母”呈长条状,略扁。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习称“金包头”。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残存叶基,下面隆起略皱缩,有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甘、略苦,嚼之带黏性。 八十二、山药 1 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干燥,即为“毛山药”;或选择肥大顺直的毛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成分:①黏液质中含甘露聚糖和植酸、3,4-二羟基苯乙胺;②甾醇类,胆甾醇、麦角甾醇等; ③含氮类成分。 性状 “毛山药”略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偶有浅棕色的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光山药”两端平齐,表面光滑,粉性足。 显微 粉末类白色。①淀粉粒众多。②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③导管为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也有螺纹及环纹导管。④纤维少数。 理化 水煎液:①加氢氧化钠+稀硫酸铜→蓝紫色(蛋白质);②菲林试液→红色沉淀(还原糖);③茚三酮→紫色(氨基酸);④浓硝酸→鲜黄色(蛋白质)。 伪品 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干燥块根。切断面类白色,粉性,靠外侧有一明显的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的形成层环纹,中央有一细小黄色木心及放射状的黄色小点。味淡。 薯蓣科植物山薯的干燥根茎。断面淡黄色,散有浅棕色点状物。 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干燥块根。切面可见淡黄棕色的“筋脉”点或线纹,近皮部可见淡黄色的环纹。略有香气,味甘甜。 薯蓣科植物参薯的干燥根茎。横切面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组成的环带。 八十三、射干 2 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性状鉴别:不规则的结节状。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排列较密的横向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质硬,折断面黄色,颗粒性。气微,味苦、微辛。 八十四、莪术 3 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后者称为“温莪术”。 主含挥发油,莪术醇、β-榄烯、莪术二酮为主要抗癌成分。用于治疗早期宫颈癌。 性状: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残留的须根。体重,质坚实,难折断,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饮片散在“筋脉”小点。 八十五、姜黄 1 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福建等省。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蒸或煮至透心,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一节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一、什么是中药鉴定学?(熟悉)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 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二节中药鉴定学的任务(4个任务:高频考点)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其中,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是鉴定中药真伪,工作重点和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4个原因:考点)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普遍存在 我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同一种中药各地使用的品种不同,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中药名称,造成品种混乱。

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古书记载:“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翁,故以为名。”“凡草之有白毛者,皆为白头翁。” 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 阿胶的历史沿革:唐以前-牛皮-黄明胶;宋、明代-牛、驴皮并用;清以后至今-驴皮;这为确定现今阿胶的基原提供了历史依据。新阿胶,是1976年由山东东阿集团研制成功的新型阿胶,由猪皮为原料,故命名为“新阿胶”。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 据考证,沙参类有36种,石斛类有48种,贯众类有58种,且历代本草的记载不尽相同。 大青叶:华北、华东习用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东北习用蓼科植物蓼蓝的叶;华南、四川习用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西北、华中习用马鞭草科植物大青的叶。

中药鉴定学考试重点

中药鉴定学考试重点 横切面的鉴别要点: 1.牛膝:木栓层细胞数列。异常维管束2-4轮,最外一轮维管束较小形成层成环,向内维管束较大,木质部有导管和纤维束,束间形成层不明显。中心木质部成2-3分叉,薄膜细胞含少量草酸钙砂晶。 2.黄连:木栓层为10数列细胞,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较宽,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另有根迹维管束。中柱鞘纤维呈束。木化并伴有石细胞。维管束外韧性排列成环,随部无石细胞。 3.人参:木栓层由数列细胞组成。皮层狭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整齐。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近形成层处有较多而小的树脂道环列。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射线宽广,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簇晶棱角尖锐。 4.小茴香:外果皮为1列呈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国皮在接合面部分有两个椭圆形的油管,在背面的每2棱线间各有油管1个共有油管6个。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细胞长短不一。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质。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众多细小糊粉粒每个糊粉粒包有细小草酸钙小簇晶。种脊维管束由若干细小导管组成。,位于接合面的内果皮和种皮之间 5.薄荷:呈四方形,表皮为一列长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扁球形腺鳞、单细胞头的纤毛和非纤毛。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四角有明显的棱脊,向内有10余列厚角细胞。内皮层一列,凯氏点清晰。维管束四角处发达。形成层呈环。木质部在四棱处发达,髓部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中心常有空隙。 ? 6.番泻叶:表皮细胞1列,类长方形,常含粘液质,外被角质层,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和单细胞非毛腺。 叶肉组织为等面叶型,均有一列栅栏细胞上表面的栅栏细胞长柱形均150微米,通过主脉,下表面的栅栏细胞较短,靠主脉下方具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两侧均有微木化的中柱鞘纤维束,且纤维外侧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中药鉴定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任务:鉴定中药的品质和质量,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 ?性状鉴定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 ?中药鉴定学的方法和依据:《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是部颁药品标准。/方法: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法,简称“五大鉴定法”?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主要目的:为保证药材质量,便于临床用药调剂、消除或降低毒性、减少刺激性或其他副作用、便于运输、贮藏,利于药品的标准化。 ?大血藤、鸡血藤的来源及性状的不同点: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横断面皮部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花纹,排列不规则的细孔。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皮部内侧树脂样分泌物红棕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木部淡红色或棕色。 ?白木香三个切面的显微鉴别特征:a横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导管圆形,多角形2-10个成群存在,木纤维多角形,具内涵韧皮部b切向纵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4-20个细胞,具缘纹孔导管,内多侵填体c径向纵切面:木射线排列成横向带状高4-50层细胞,有时可见纤维 ?大黄来源、主要粉末显微鉴别特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粉末特征:草酸钙簇晶大而多直径20-160um有的190um,导管多为网纹并有具缘纹孔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有单粒和复粒 ?黄连来源及区别: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味连:多弯曲有分支,积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黄褐色粗糙,质坚,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木部金黄色,中央髓部红棕色。雅连:多单枝,略呈圆柱形,过桥较长,节间明显。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形如蝎尾,过桥少有,断面平坦 ?青蒿来源和活性成分: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抗疟的有效成分为青蒿素,含挥发油

2017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1)

2017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 (1) 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非常头疼的,很多考生在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来复习、做题,但是考试结束之后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帮助考生能够在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试中拿到高分,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2017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 总论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初级中药师 一、含义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药源的应用学科。 简单的讲是一门对中药"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二、任务 (一) 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 本草记载的药物有近3000种,现今中药品种有13000种。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1、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 (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浙江叫三角麻,青海叫千层塔。四川叫血母草。 (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如:白头翁记载:凡草之有白毛者,以翁名之均可,故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初级中药师 (3)地方用药习惯不同,一药多基源:如:贯众达31种,沙参36种等。 (4)历史沿革,品种变迁例如:白附子历代为毛茛科黄花乌头的块根,近代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用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根。 (5)有意掺假 2、主要途径和措施 A、调查鉴定,(基原鉴定)明确主流产品|初级中药师

B、本草考证,考查地方志等资料 C、规范名称,尽量做到一物一名 D、以活性成分和药效学研究为基础 E、具实正品,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初级中药师 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200种,例如:四川(黄连、附子、川芎);云南(三七);甘肃(当归、大黄);宁夏(枸杞子);内蒙古(黄芪);吉林(鹿茸、人参);辽宁(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山东(北沙参、金银花);江苏(薄荷);安徽(牡丹皮);浙江八味(玄参、浙贝母、白术、白芍、杭白菊、延胡索、麦冬、温郁金);福建(泽泻);广东(砂仁);广西(蛤蚧) (二) 鉴定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质量鉴定是指对中药真伪优劣的检验。 1、基本概念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2、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初级中药师 栽培条件;采收加工(如茵陈,过去只采幼苗(绵茵陈),后来发现利胆的三个主要成分以秋季的花前期和花果期含量为高(茵陈蒿),所以药典规定两个采收期;金银花以蒸晒法加工绿原酸含量高。产地(广州的广藿香含广藿香酮含量高于海南产的);贮藏时间(含挥发油或有效成分不稳定的药材);运输时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非药用部位超标;人为掺假;药材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如:人参,天麻等。 3、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一、中药的采收 (一)中药的采收与品质的关系:要考虑有效成分含量,药用部分的产量。 (二) 各类中药采收的一般原则|初级中药师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特例:浙贝母、延胡索、半夏等夏季采收。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练习题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练习题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的练习题,供大家参考练习。 1.取紫草粉末于试管中,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 A.小针晶 B.小簇晶 C.杆状结晶 D.红褐色油滴 E.红色结晶 正确答案:D 2.延胡索的主产地为 A.江苏 B.浙江 C.山西 D.河北 E.江西 正确答案:B 3.龙胆根横切面最外保护组织为 A.表皮 B.皮层 C.下皮层 D.后生皮层 E.栓皮层

正确答案:A 4.狗脊的人药部位是 A.块根 B.根茎 C.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D.根 E.鳞茎 正确答案:B 5.伪品大黄在紫外灯下显 A.黄色 B.紫红色 C.棕色或红棕色 D.蓝色或灰蓝色 E.亮蓝紫色 正确答案:E 6.测定中药浸出物的含量时,干燥温度应控制在 A.60℃ B.95℃ C.105℃ D.115℃ E.130℃ 正确答案:C 7.何首乌"云锦花纹"的存在部位为

A.栓内层 B.皮部 C.韧皮部 D.木部 E.髓部 正确答案:B 8.远志的气味是 A.气微,味苦,微辛,有刺喉感 B.气微,味甜微涩 C.微有香气,味苦涩 D.气香,味辛辣而麻舌 E.气特异,味咸而辛辣 正确答案:A 9.甘草的气味为 A.气微,味淡 B.气香,味淡 C.气微,味苦 D.气微,味甜而特殊 E.气香,味极甜 正确答案:D 10.丹参成分中抗菌的主要成分为 A.丹参酮Ⅰ B.丹参酮Ⅱ

C.隐丹参酮 D.次甲丹参醌 E.1,2二氢丹参醌 正确答案:C 11.制作解离组织制片时,硝铬酸法适合于 A.薄壁组织占大部分的样品 B.木化组织少的样品 C.木化组织分散的样品 D.叶类、花类样品 E.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正确答案:E 12.巴戟天的加工方法是 A.烘干 B.晒干 C.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 D.晒至半干,堆放发汗后再晒干 E.阴干 正确答案:C 13.大黄星点的存在部位是 A.皮层 B.韧皮部 C.韧皮部外侧 D.木质部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精心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浙江: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 东北:人参鹿茸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北细辛升麻威灵仙 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云木香天麻茯苓(云) 江苏:茅苍术薄荷 四川:川芎川乌附子川黄柏厚朴川贝川牛膝川木香麝香半夏黄连(雅) 贵州:天麻、五倍子、天冬 甘肃:当归大黄 山西:党参 海南:槟榔 新疆:阿魏软紫草 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 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 宁夏:枸杞子 湖南:朱砂 湖北:石膏 块茎—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块根—天门冬麦门冬山麦冬百部郁金; 鳞茎—百合川贝浙贝; 根茎—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 五味子、蛇床子、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牛蒡子、金樱子、巴豆、补骨脂、苍耳子、地肤子、覆盆子、川楝子、使君子、珂子。

发汗的:茯苓、丹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等 硫磺薰:牛膝、豆蔻、山药、川贝、泽泻、云连、白附片等 加石灰:杭白芍、浙贝、熊胆、青黛等 须暴晒:三七、枸杞子、麦冬等 去外皮:白芍、大黄、三棱、泽泻、粉甘草、桔梗、白附片、防己、山药、粉丹皮、 黄柏、葛根、北(南)沙参等。 莪术、 朴、 麝香、 银柴胡:珍珠盘- 白芷:疙瘩丁- 槟榔:大理石样纹理。 防风:凤眼圈- 桔梗、黄芪、党参:菊花心;金井玉栏。 云木香:菱形网纹。 川木香:丝瓜络状纹理。油头-根头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 黄芩:扭曲纵斜纹理。 三七:铜皮铁骨;骨肉分离。 赤芍:糟皮(栓皮易脱落)粉肠(中心粉红色) 地龙:白颈。 僵蚕:镜面胶口。 牛黄:乌金衣。挂甲、染甲、透甲。 羚羊角:通天眼、合把 何首乌:云锦花纹。

大黄:星点。 商陆:罗盘纹。 肉豆蔻:槟榔样纹理。 炉贝:虎皮斑。 蟾酥:遇水后泛起白色的乳状液。 青黛:遇水后不将水染成深蓝色。 海金沙:放于水中能浮于水面,加热后下沉。 乳香:遇水研磨成白色的乳状液。 苦杏仁:遇水共研有苯甲醛香气。 (1.5-2mm), 染水成黄色。 红花、栀子:染水成金黄色。 玄参、地黄:染水成墨黑色。 12-北葶苈子。 沉香:燃烧冒浓烟,有黑色的油状物渗出,香气浓烈。 血竭:少许置白纸上,在火上烘烤,熔化,无扩散油迹;对光透视呈鲜艳红色;火烧可产生刺鼻烟气,应无松香气。 乳香:遇热变软,燃烧有香气,冒黑烟,留有黑色残渣。 熊胆:用火烧可起泡,应无腥气。 麝香:用火灼烧,可见麝香仁初迸裂跳动,后熔化,油滴似珠,香气浓烈四溢。无烧毛肉焦气,无火焰火星,残渣白色、灰白色。 珍珠:用火烧之有爆裂声,并称层片状破碎,碎片银灰色,内外色泽一致,仍有珠光闪耀。 蟾酥:取少许放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融成油状。 青黛:燃烧可冒出紫红色烟雾。

代谢组学小常识

代谢组学小常识 概念: 代谢组:指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中所有代谢物的集合, 包含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小分子(通常分子量<1000), 比如肽、碳水化合物、脂类、核酸等。 代谢组学:通过考察生物体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受刺激或扰动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系的一门科学。 实验流程:(以液质联用为基础的代谢组学为例) 样本前处理:在保证小分子代谢物完整的前提下,处理的步骤越简单越好,以保证操作容易重复,也为大批量样本的处理节约时间。 数据采集:依据实验目的有所不同。 o非目标代谢组学:选用高分辨质谱仪(TOF,Orbitrap等),有助于检测到尽可能多的化合物,另外高分辨的质核比数据也有助于数据库检索以及化合物的鉴定。 o目标代谢组学:通常使用三重四极其杆质谱,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以及定量的准确性。 数据预处理:峰提取,排列,归一化。 o多数质谱商家都提供了配套的预处理软件,例如安捷伦公司的MassHunter,热电的Sieve,沃特世的MarkerLynx以及Progenisis QI。 o同时也有一些基于网络的可以免费获取的软件。建议使用配套的软件,因为不需要额外的数据转换,不需要上传数据,节省时间。 页脚内容1

数据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包括主成份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聚类分析(HCA)等。各个厂商也提供了相应的统计分析软件,比如安捷伦的MPP,热电的Sieve,沃特世的Ezinfor。目前常用的第三方软件是Simca-p,同时也有一些网络的开源软件可以使用。 化合物鉴定:数据库检索,标准品对比,二级质谱对比。 代谢组学文章中常见的统计图(一) 主成分分析(PCA) 页脚内容2

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和任务 Microsoft Word 2003 文档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中药鉴定学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即鉴定和研究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和扩大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确保中药品种正确、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中药鉴定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①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②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③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④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一药多基元中,不同的品种质量有差异,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临床疗效难以保证。中药的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58贯众 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20白头翁 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白附子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黄连、甘草、川贝 (二)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 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 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3.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4.查考地方史志 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

2016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分析题

2016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分析题 2016 年的执业药师一转眼就快到了,其知识点繁多冗杂,想巩固好知识点并不容易,现在分享一套2016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分析题给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单选题 1、花类中药显微鉴别的标志性特征是 A糊粉粒;B花粉粒;C淀粉粒;D色素;E晶体 2、辛夷的气味正确的是 A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 B 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C气微,味甜,稍辛辣;D气微,味微苦;E气清香,味淡,微苦 3、下列药材形似毛笔头的是 A 丁香;B洋金花;C辛夷;D金银花;E红花 4、辛夷的入药部位是 A花及花蕾;B花蕾;C花;D叶;E枝 5、丁香的花粉粒的显微特征为 A. 花粉粒圆球形,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 B.花粉粒圆球形,表面近光滑; C花粉粒略呈三角形;D.花粉粒类球形,外壁有条状雕纹;E.花粉粒类球形,表面近光滑 6、丁香的油室位于 A.外果皮; B.中果皮;C内果皮;D.胚乳;E韧皮部 7、药用部位是不带子房的管状花的中药是 A金银花;B.洋金花;C红花;D. 丁香;E.西红花 8、取某花类生药粉末,加浓氨水碱化后,氯仿浸提数次,浸提液挥去溶剂后,残渣加发烟硝酸蒸干后加无水乙醇及氢氧化钾,显紫色。此花类生药为 A.丁香; B.槐米;C洋金花;D.金银花;E.红花

9、金银花中的抗菌成分是 A. 挥发油;B、绿原酸、异绿原酸;C、木犀草素;D、肌醇丘绿原酸 10、花蕾呈研棒状,长1?2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有颗粒状突起的生药是 A金银花;B.洋金花;C.丁香;D.红花;E.西红花 11、"四大怀药"包括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 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 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E 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 12、金银花抗菌有效成分是 A绿原酸和异绿原酸;B松酯醇二-p-D葡萄糖甙;C七叶树苷和七叶树素;D a p桉油醇;E牡丹酚 13、金银花的花粉粒为 A.类球形,外壁具有细密短刺及圆颗粒状雕纹; B.略呈三角形; C. 圆球形,表面近光滑; D.类球形,外壁有条状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E.略呈三角形,外壁具有细密短刺及圆颗粒状雕纹 14、金银花主产于 A湖北及湖南;B山东及河南;C四川及安徽;D四川及湖北;E江苏及浙江 15、花粉粒外壁具短刺及疣状雕纹,分泌管单列纵向相连的花类生药是 A红花;B.洋金花;C金银花;D.丁香;E.西红花 16、西红花来源为 A、菊科; B、鸢尾科; C、桔梗科; D、唇型科; E、报春花科 17、西红花药用部位是

中药鉴定学复习知识点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 一、名词术语 植物类 1.锦纹:指大黄横切面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所形成的网状纹理。 2.星点:大黄根茎横切面髓部的异形维管束,其内侧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3. 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木栓层内方至韧皮部外侧组织中,多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又称“云纹”。 4. 罗盘纹:指商陆横切面呈异常维管束排成数层同心环纹。 5. 珍珠盘:银柴胡根头部密集呈疣状突起的芽孢、茎或根茎的残基。 6. 砂眼:指银柴胡表面支根痕孔穴或盘状小凹坑。 7. 钉角:草乌表面的瘤状侧根。 8. 过桥:指黄连根茎表面节间光滑如茎杆,俗称“过桥”。 9. 菊花心:指双子叶植物根横断面的次生构造形成的放射状结构,状似开放的菊花,如甘草、黄芪、防风。 10. 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11. 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12. 珍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此外还有林下山参。 13. 铁线纹:人参表面上部或中下部的环纹。 14. 猴头三七:指三七主根顶端周围有瘤状突起,形似“猴头”。 15. 疙瘩丁:白芷表面横向突起散生的皮孔。 16. 油点或朱砂点:指黄棕色或红棕色的分泌组织,如苍术、羌活。 凹肚脐: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凹肚脐”,故名。 17. 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如前胡、防风。 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8. 连珠状:指巴戟天根,形似串起来的珠子,故称“连珠”。 19. 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如党参等。 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20. 油头:川木香根头黑色发黏的胶状物;又称“糊头”。 21. 起霜:苍术断面暴露稍久,析出的白色细针状结晶;又称“吐脂”。 22. 岗纹:泽泻表面多条横向凸起的环纹。 23. 金井玉栏:某些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或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状如金玉相映,如黄芪。 24. 马牙嘴:指色白炉贝,顶部开裂而略尖,开口称“马牙嘴”。 25. 横环纹:指根类药材根头下着生致密的环状横纹。如西党参、奶参等 26. 枣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27. 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 28. 虎掌:指虎掌天南星,块茎呈扁球形,由主块茎及多个附着的侧块茎组成,形似“虎掌”故而得名。 29. 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又称“红小辫。” 30.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部分,似新月形。 31. 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32. 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33. 棕眼:指天南星块茎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习称“棕眼。” 34. 车轮纹:指维管束与较宽且平直的射线所形成的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如木质车轮,如防己 35. 筋脉点:指天花粉横切面的维管束呈点状散在,俗称“筋脉点。” 36. 网状纹理:指根或根茎类药材除去外皮后,可见网状样纹理。如大黄、云木香、升麻等。 37. 吐丝:指菟丝子经水泡煮后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似“吐丝”。 38. 偏心环:指鸡血藤横切面可见半圆形的环。 39. 虾形:指蓼科植物拳参,呈扁圆柱形,密生细环纹,多弯曲如“虾”形,故名。 40. 竹节状:指根或根茎类药材,表面具“竹节状。”如竹节香附、竹节三七、竹节羌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