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贸LOGO翻译
国际贸易中的商标翻译

国际贸易中的商标翻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树立良好的商品形象极为重要,因此,除了具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合理的价格、精美的包装外,还要打造知名品牌。
商标trademark就是商品的品牌,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同他人的相互区别而使用的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
一、商标翻译的原则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标就像一面旗帜在引领消费者。
商标已成为打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决定着企业的存亡。
好的商标翻译就像润滑油,能加速商品的销售并弘扬企业形象。
好的商标要让消费者一眼看见就能记住其名称和图案,因此商标的翻译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商标翻译要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商标大多数与各自民族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因此商标词的翻译超越了语言学概念。
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最大的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优质的翻译不但要求译者思路灵活、知识丰富、善于联想、更要有深刻敏感的文化意识,采用当地人喜好的商品名称,避免采用忌讳的或容易产生误会和反感的词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传递其内涵,从而促进商标的宣传作用。
中国人几千年来深受佛教、道教等的影响,崇尚富足、健康、吉祥。
Goldlion 若按其发音译为“金狮”,与广东方言“金失”同音,而“金利来”,寓意“财源滚滚”备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又如带有吉利的字眼的Konka“康佳”,Jetta “捷达”,Cannon“佳能”,7-up饮料“七喜”等。
同时,东方人比较注重居家的温情和安宁。
如,Safeguard(“舒肤佳”香皂)保护你的皮肤光洁细嫩,Tide(“汰渍”洗衣粉)轻易洗去污渍,Whisper(“护舒宝”卫生巾),“嘘,别出声”,Pampers(“帮宝适”尿布)双亲的舐犊之情由然而生,极富人情味。
另外,女性用品市场是消费品最大市场,翻译时应注意迎合女性审美情趣,如“芳”、“婷”、“丝”等字眼:Avon(雅芳)、Pantene(潘婷)、Tampax(丹碧丝)。
浅谈中国商品品牌的英译以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

浅谈中国商品品牌的英译以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摘要]中国企业在迈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中国商品品牌在英译时应注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传统心理对其译名的影响,应做到既不丢失其自身特色,又体现其文化内涵,以适应消费者的审美情趣,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达到扩大知名度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商品品牌文化背景国际化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商标之战,商标已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商战利器。
商标的主要特点是承载并传递商品及其相关信息,让潜在的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获取关于商品的最大信息,以诱发其购买欲望并促使其采取购买的行动。
因此商标是使商品推向市场并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它就是一个经过浓缩的广告。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产品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但厂商对自己出口产品商标的英语译名却往往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拙劣的译名不仅影响了商品的形象,更贻误了企业的商机。
如何把商品的汉语商标翻译成恰当的英语商标,就成了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商品名称英译的一些败笔之作及其原因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耐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商标词虽然短小精悍,但却是一种特别的高浓缩的语言,它应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传统习惯以及历史文化等。
而商标的翻译也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还是问题的转换。
因此,商标名称的翻译也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这种翻译一定要符合商标命名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商标时,要兼顾国外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和审美心理,了解各种文字在表达上的特点、忌讳、隐语以及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内涵意义和映射意义,不能简单的音译或者是意译了事。
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经验和教训的。
国内有些商标品牌在打入国际市场的同时,在品牌英译问题上多数并没注意到其以上特点,其结果就是商品质量虽好,在国外却没有销路,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国际贸易中商标翻译方法

国际贸易中商标翻译方法在如今快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一。
在国际贸易中,给商品起一个好的商标能够提高商品的竞争力,进而在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然而,在跨国贸易中,商标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中商标翻译的方法。
一、文字翻译法现如今,一些企业在跨国贸易中为了方便商标的推广,采用文字翻译法来进行商标翻译。
所谓文字翻译法,是将商标原始的汉字翻译成目标国家的语言。
比如“可口可乐”这个商标就是采用了文字翻译法。
这种商标翻译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理解商标含义。
但是,文字翻译法也有一些限制,如果将商标原汁原味地翻译,可能在另一个国家或者文化中丧失了商标的特色。
二、音译法另外一种商标翻译方法是音译法。
音译法是将商标源汉字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当中类似的拼音或者谐音的形式,并借助于目标语言的发音来保留商标的特色。
比如“麦当劳”这个商标就是采用了音译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目标语言中保留商标的音韵特征和原汁原味的商标名称,但是,如果依赖目标国语言的音韵体系来翻译商标名称,可能会出现歧义或者无法保证商标名称在其他语言当中的文化含义。
三、意译法在跨国贸易中,还有一种商标翻译方法是意译法。
意译法是一种基于语言学和文化学关系来创作新的商标名称的方法。
在此方法中,译者需要理解源汉字商标的含义和文化背景,然后在目标市场中寻找相关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性物品,将其结合起来来创作符合本地文化和市场需求的新商标名称。
这种商标翻译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商标在目标市场的吸引力和辨识度,并且减少商标在目标市场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
但是,意译法要求译员有一定的商业敏感性和文化视野。
四、换名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商标翻译方法是换名法。
换名法是指在跨国贸易中拥有一个不一样的商标名称,但是商标的LOGO和装帧样式完全相同。
比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中的另一个商标名称是“可口可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保护商标的原有特色的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规则和文化习惯来变更商标名称。
国际贸易中商标翻译方法

3 、臆造词汇类 。该类商标是 由商标设计人根据商 品的性 能、 特点和功效, 借助某种英语 构词法或 结合语 言、 文化 、 市场、
消 费心 理 等 因素 创 造 出 来 的 新 词 , 最 能 突 出 品牌 的个 性 。大 部 分 脍 炙 人 口 的英 文 商 标 皆属此 类 。 如P e p s i ( 百 事) 中 的“ P e p ” 可 使 人 联想 到 打 开 瓶 盖 的 声 音 , “ s i ” 似 乎 让 人 听 到 了 可 乐 冒气 的 “ 嘶嘶 ” 声。 这 类 商 标音 形优 美 、 音 义俱 佳 , 给 人 一种 美好 的想 象
呈现 出深厚的传统文化魅力 , 是国际惯用 的商标命名方式。
者理解 商标 的含义和增加对其商 品的质量好感甚至是信 任。 3 、 意译 法。 意译法简单来说是把原文的内容翻译成意义相
同 或 相 近 的 目的 语 , 其 特点往往是“ 重 意轻音 ” 。例如 , F o r g e t — M e — N o t 勿 忘我 、 Wa l k m a n随 身 听 、 S a f e g u a r d舒 肤 佳 、 小 天 鹅 L i t t l e S w a n等 , 不仅准确 形象地 描绘 了商 品的性能 , 体 现 了产 品的特色 , 同 时又 让 消 费 者 深 刻 理 解 了商 品 的深 层 内涵 , 给 消 费 者 留 下 了深 刻 的 印象 。 在 实 际操 作 中 , 采 用 更 多 的 是 音 意 合 璧 译 法 。所 谓音 意合 璧, 即并非严格准确地 按照音译 , 而 是 取 与 原 商 标 发 音大 致 相
1 、 专有名词 类。该类商标是指借用人名 、 地名 或其 他专 有
名 词 构 成 的 商标 词 , 例如 B o e i n g ( 波音) 飞机 公 司是 以其 创始 人 Wi l l i a m E d w a r d B o e i n g的 姓 氏 确 定 的商 标 ; L o n g i n e s( 浪琴) 手 表 以 其 产地 瑞 士 一个 城 市 的 L e s I mn g i n e 社 区得 名 ; 而N i k e ( 耐 克) 运 动 鞋 则 取 自希 腊 神 话 中胜 利 女 神 的 名 字 。这 类 商 标 承 载 了人 文 地 域 或 民 族 文 化 的特 征 ,不 仅 具 有 永 久 的纪 念 意义 , 还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名的翻译

致的。另有 P we 一词 , o r 当它用作 分 成功 。
皮 具 , 所 周 知 , 鱼 是 珍 稀 动 物 以它 乐队组合时意译 成“ 量” 众 鳄 力 组合 , 显示
翻译外 园商标名 时所遵循的原则
1 、体现 商品特点 ,传达商 品信 要通过选择适 当的译法和恰 当的
命名的皮具就很显然地让人觉得珍贵 其盎然 的生命力 ; 而当它用 作一运动 克戴” 其商标意义就远不如“ 鳄鱼” 。 相 结 合来 进行 翻译 , 为 “ 啦 译 帕尔 威” ,
4 采 用 短 小 的 词语 进 行 翻 译 。 、 短 小 的 词 语 比 冗 长 词 语 更 利 于
出场 不用做广告就 已经走到了时尚
2 直接进行音译。 、
扩大而声名远扬。许多国际著名的商 前 列 。
记 忆 ,所 以最 好 采 用 两 字 或三 字 的形
式进行 翻译 ,因为双音 节符 合中国人
这就需要运 用语言 , 文化 , 营销以及美 译 。
学方面的综合知识 。在翻译的过程中
既可以直接利用音译或意译又可通过 G ll n 意译本是 “ odi , o 金狮” 但译者 为 品公司) , 。 音译与 意译 相结 合的方法 , 注意选择 使 商品更添 富丽 堂皇的气派 , 满足 并 音色与意义都 与原文较为贴近的字词 人 们渴望吉利 、追求豪华 的心理 , 将
标 心 理 。与 其 他 翻 译 不 同 的 是 , 述 很 受 中国 人 喜欢 。 上
的较长的音标干脆只保 留或翻译其首 被 称 为 C. ,而 P o tr a l D. rco&G mbe
目的要在对 一个词语 的翻译 中实 现 ,
3 音译与意译相结合来进行翻 字母 , C r t n ir化 装品) 、 如 h ii Do( so 直接 举 世 闻 名 的 男 子 服 饰 商 标 取 其首 字母译为 “ 洁” 日用品和食 宝 ( 5 、采用联想法进行翻译 。
国际贸易中商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国际贸易中商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商标翻译的方法——音译法和意译法,并总结出了几条商标翻译的技巧,即尊重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和审美心理,迎合其消费心理;译名要简练、易于上口、便于记忆;音韵神韵贯通,译出商标个性内涵。
标签:国际贸易商标翻译一、引言商品的商标是产品形象的代表,随着商品交流的扩大而声名远扬,许多国际著名的商标已经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商标翻译对于商品在本土以外的销售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商标的翻译既要保留原文的精华,又要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就需要运用语言、营销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译出原文的风韵来,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本文将根据收集到的商标译例,谈谈商标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二、商标翻译的方法1.音译是指按照商标源语的发音,将商标词用与之语音相同或相近的目的语中的字词进行翻译的方法。
采用音译法不仅有利于树立国际品牌,充分发挥原商标的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而且有利于保留原商标名的音韵之美,体现商品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洋”货有个“洋”名才能显出其“洋”气。
如法国时装闻名世界,因此在翻译来自法国的时装商标时,大多采用音译法,如:Pierre Cardin, 译为“皮尔·卡丹”, Louis Cardi,译为“路易·卡迪”,这样的译名一看便知是法国名牌,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这种商标名能够体现出其身份、地位和气派,因而颇具吸引力。
音译法可分为纯粹音译法与谐音双关的译法。
(1)纯粹音译法即根据商标词的源语读音,在目的语中选择尽可能与之相同的字或词组合在一起,而这些字或词组在目标语中并没有现成的意义。
在进口商品的汉译中,这种方法常被采用,如:Motorola(手机)—摩托罗拉,Sony(音响)—索尼,Siemens(电器)—西门子,Sharp(复印机)—夏普等,在出口商品商标的英译中,这也是常用的译法之一,常表现采用商标的汉语拼音,例如:茅台(酒)--MaoTai,敦煌牌(茶具)—TUNHUANG,金三塔(针织内衣)—JINSANTA,中华牌(铅笔)—ZHONG HUA等。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策略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策略作者:贺晔石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第08期【摘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商标翻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求结合不同的目标市场需求与本身不同的文化特点,正确翻译不同产品的商标,可以推动贸易业务的顺利发展。
出于不同文化环境的文字表示不同的含义,本文主要自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方面论述了商标翻译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商标意译音译文化冲突目标市场功能对等再创造一、商标的组成方式及其作用作为一种标志的商标,主要是一种商品、一种服务、一个组织的表现形式。
商标的组成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图形、也可能是文字与图形的结合体。
其不但可以帮助人们记忆商品而且也是与其他商品的主要区别。
二、商标的语言特点及其表示方法商标设计是为了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因此商标语言要与商业需求相一致。
不管哪一种产品的商标,设计者首先会考虑一些赞美、易记、吉祥的名称。
再有,商标的语言以简单为主。
因此对商标进行翻译时,要求翻译人员务必准确理解商标的含义,结合目标商场的文化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词语。
为了保证商标具有一定的创意,可以应用丰富多样的手段:第一,使用数字(如:999感冒灵,三九胃泰,555电池);第二,使用动植物的名称(如自行车有凤凰牌、包子有狗不理、宾馆有白天鹅);第三,直接使用外来词的译音(如麦当劳McDonalds,索尼Sony);第四,直接应用洋名(如:摩托罗拉Motorola,柯达Kodak)。
不管在翻译中使用哪一种方法,翻译人员都不能不顾文化环境与文化特点直接使用直译或意译的方法。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当中,相同的词汇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
一味照搬字面的意思不但会导致翻译的失败而且还可能收到相反的作用。
所以翻译人员必须深入研究当地文化特点,才能正确翻译商标。
三、商标翻译遵循的标准与常用的翻译方法1.商标翻译是为了保证商品流入地公众正确认识商标,因此在翻译时要依据下面这些标准:(1)要与当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相一致。
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文化特征及其翻译

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文化特征及其翻译作者:杨中华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22期◆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管是中文商标的英译还是英文商标的汉译,都会涉及到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因素。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顺应度决定着商标翻译的成功与否。
本文以顺应理论为框架,就商标的文化特征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恰当的翻译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商标翻译文化差异顺应论商标(trademark)是商品的标记,是联系商品与消费者的纽带,它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及其产品或服务的信誉及质量,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
商标词语是当今语言使用中发展变化最快、最突出的社会用语,多渠道、直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其影响会日益扩大。
商标命名源于特定的文化,反映不同的文化习俗与文化特征。
对于同一事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在一个文化中获得成功的商标名称,到另一个文化中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商标的翻译不仅是语码之间的转换,也是语言使用中一个不断选择顺应的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无论是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还是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都涉及到商标翻译。
商标翻译作为直接为经济服务的一种手段,成为社会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商标及其语言特点商标是商品和商业服务的标记。
它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服务提供者为了使自己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与其他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
这种标记一般用文字、图形或文字和图形的组合表示,并置于商品或商品包装上、服务场所或服务说明书上,代表特定的生产者和商品形象,既是产品质量的象征,又是一种知识产权。
商标名称的好坏具有战略性的重要作用,甚至会决定产品的存亡。
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同时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
商标词是属于商标的,它是商标的文字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
商品的商标如同人的名字,是代表商品的符号,并随着商品交流的扩大而声名远扬。
许多国际著名的商标已经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
成功的商标离不开以下一些特征:1;符合商品特性;
2.具有象征意义,易使人产生联想;
3.便于记忆;
4.朗朗上口,等等。
在国际商品贸易不断增长的今天,商标也日益具有国际性。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商标的翻译既要保留原文的精华,又要符合消费者的商标心理。
与其他翻译不同的是,上述目的要在对一个词语的翻译中实现,这就需要运用语言,营销以及美学方面的综合知识。
在翻译的过程中可通过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作法,注意选择音色与意义都与原丈较为贴近的字词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下面从几则成功的译例谈起。
较为著名的范例要数美国的Cocacola,它被译成“可口可乐”,既保持了原词的音节和响亮,又使人-一听便知是饮料商标。
这就把原来本无特定含义的词译得有声有色,令人间味无穷,可以说译名的效果超过了原名;而且“”可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饮料的代名词,可见其译名在文化中的渗透力。
再如举世闻名的男子服饰商标Goldlion,意译本是“金狮”,但译者为使商品更添富丽堂皇的气派,并满足人们渴望吉利、追求豪华的心理,将gold一同保留意义;而lion一词来取音译手法,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有了驰名全中国的“金利来”商标。
不但气派恢宏,而且含义大吉大利。
尽管和原意不尽相同,但其宗旨、作用、效果是一致的。
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系列商品Nike。
音标为[' naiki:],本意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芳名,但若按音译为“奈姬”或是“娜基’’之类,很多中国的消费者便会十分费解,不知其意。
译老在翻译时模仿其音节,并考虑到运动服装应该具有经久耐磨损的特点,将它译成了“耐克”,既有坚固耐穿的含义,又包含了克敌必阻的意思,这样与原意胜利女神也不谋而合。
其他值得列举的例子还有许多,如Truly,前一字取意,后一字取音,译为"信利”;Accord 译成“雅确”,是一种手表的商标,前一字取音,后一字取义;以及Fiyta译作是“飞亚达”也是音意结合的典范。
从审美心理上讲,人们一一旦进入节奏感的欣赏或是感知当中,就会产生一种期待的心理。
诸如诗歌中的押韵,文章中的排比,摄影构图中物体的重复等等,都是对这种心理的满足,同时也是使自身富有美感的手段。
事实上,商标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这种心理。
译名不仅在字数、音调,平仄上有要求,而且在意义上的要求更高,这决定了译名的成败。
笔者在有限的素材积累中,发现许多译名只注意到一个方面,而忽略了两者的结合与搭配,。
故常显得令人莫名其妙。
Pizza Hut如今译成“必胜客”,在意义上脱离了快餐的味道,在膏色上丧失了中国人对其原有的熟悉与亲切感。
倒不如译成``比萨饼”实在,“比萨”是音译,“饼”用来描述食品的种烫;这样既可表达意大利是该美食的故乡,又能借助比萨斜塔的声名唤起食客对意大利美丽风光的联想。
再比如两个纯粹音译的例子,Sportsman自行车和Unlsports运动鞋,市场上的译名前者为“斯波兹曼”,后者为“纽伦斯堡”,若不是对品脾的熟悉,有谁会把这两个名称与它们所代表的产品联系在一起呢?建议将前者改译为“健将”取其健康迅捷的意思;后者改译为“优跑”取其利于运动,穿着舒适之意,且两者都能显示出商品的特性,音色上也符合人们心理上的要求。
在收集商标译例的过程中,笔者逐渐归纳出一些成功译名的经验和失败译例的教训,拟提出如下可在翻译商标时参考使用的技巧。
1.省音。
外文商标在译成中文后多易采用两字或三字的形式,双音节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时代的发展趋势;三字商标则多起源于中国传统的老字号,如“同仁堂,“全聚德”、“稻香村”等。
因此中文译名可减原名的多音节为二字或三字商标。
如Pentax译为“宾得”、McDonald’;译为“麦当劳”、Sprite译为“雪碧”、Aquafresh译为“家护”牙膏等,时下有一种Stefanel的美国服裟,现多译为“斯特法内”,那么根据上述原则,可否改译为“泰纺”了
2.加字,在译出原名的主要音节后,可根据需要加上符合商品特征或是关键意义的字,以突出产品的宣传性,吸引消费者。
如Rock唱片译为“滚石”,Power香皂译为“波尔肤”,Colgate护齿洁齿系列商品译为“高露洁”等。
当然在加字时一定注意所加的字在意义和音色上都要与原文商标相宜,否则就会圆蛇添足,多而不当。
、
3.字眼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原名的音节,寻找切合商品的字词,而不要拘泥于在音色上的相似和模仿,如Ricon译为“理光”、Canon译为“佳能”,两者都是摄影和复印器材的商标;Seiko钟表译为“精工”、Comfort衣物柔顺剂译为“金纺”、Reebok运动服装译为“锐步”。
Safeguard香皂译为“舒肤佳”等。
有趣的是Dove这一商标,既是香皂的品牌,又是巧克力的商标,译者在翻译时只能是采取不同字眼的选择来加以区分,前者译作“多芬”,取其润肤芬芳之意;后者译为“德芙”,配合其广告词“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同样的道理,中国产品的商标在译成外文时,也要兼顾外国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和审美心理,不能简单地音译或是意译了事。
前些年我国译者在译出口产品商标时,对于这一-点考虑得并不多,于是才出现了把“白象”电池译为White Elephant,结果在美国市场上无人间津。
原来在英语中awhite elephant是“无用而累赘的东西”。
再如“帆船”地毯,也是传统出口产品,译成Junk,遭到同样的命运,后改译为Junco才幸免于难,原因是Junk除了帆船之意外,还有垃圾,破烂的意思。
比较成功的译例有:
“乐凯”译为Lucky;“肤美灵”译为Skinice,体现护肤品特色;“百乐美”饮料译为Belmerry。
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产品的商标是质量的象征,是产品形象的代表,又是知识产权,不仅在起名时要倍加斟酌,在翻译时更需慎之又慎。
因为商品商标的遁名好环也关系到企业的国际化形象和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打响。
当然,商标的翻译绝不是简单的问题。
有时好的译名也有自然天成的味道,但本文提出的观点无非是想提起商品生产经营者和翻译工作者的注意,即在翻译商标时是大有文章可做,可以精益求精的。
一种好的商品,加上一个动听上口的名字,无异于锦上添花,魅力无穷。
在名牌意识业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在商标的翻译上下一番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