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吃肉不吃蔬菜的危害

只吃肉不吃蔬菜的危害
只吃肉不吃蔬菜的危害

只吃肉不吃蔬菜的危害

有的人会偏食,只吃肉不吃蔬菜。蔬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经常吃蔬菜也可以增强体质。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抵抗力,对身体有帮助。人体需要摄入适当的热量来维持生活。人即使不运动,光是坐着也要消耗体内的热量,如果热量不够被消耗,是对身体非常不利的。会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

缺少维生素 , 植物性纤维 . 不吃蔬菜 , 纤维素摄取不

足 , 对肠壁的刺激性小 , 致使肠肌蠕动减弱 , 粪便在肠道

停留的时间过长。发生便秘与每天不吃蔬菜和水果的人相比 , 每天吃 5份或更多蔬菜和水果的人 , 其患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可降低 12%会缺乏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植物纤维素 , 因此长期不吃蔬菜 , 对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不吃蔬菜影响免疫力。

儿童不爱吃蔬菜的 7危害

经常发生便秘。不吃蔬菜,纤维素摄取不足,对肠壁的刺激性

小,致使肠肌蠕动减弱, 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过长。因而, 宝宝经常发生便秘, 并将粪便中的有毒成分吸收到血液, 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 容易生病。多吃蔬菜可以防止宝宝便秘等多种疾病, 多吃蔬菜可以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

破坏肠道环境。蔬菜中的纤维素可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如果经常不吃蔬菜,就会破坏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环境,影响肠道对营养的吸收功能。

维生素 C 摄入不足。蔬菜是维生素 C 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 C 对宝宝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它可促使钙质沉积,是正在快速生长发育中宝宝的牙齿及骨骼健全发育的必需营养素。如果经常不吃蔬菜, 就会出现牙髓出血、牙髓炎, 骨骼松软、易断以及皮下出血和身体感染等表现。

果蔬农药残留市场调查

果蔬农药残留市场调查 及 食用解决方法 学院:艺术学院 姓名:许文杰 年级班级:13级产品1班 学号:201330920124

【摘要】:果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开始注意果蔬的质量问题,不但蔬菜的营养成分受到关注,其可能的污染更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关键词】:蔬菜、残留、危害、水果 一、果蔬农药残留的概念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一些有机氯类农药却难以降解,是残留性强的农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同时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超过一定量度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由于农药残留对人类和生物危害很大,各国对农药的施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作了规定。 二、果蔬农药残留标准 目前,我国与蔬菜有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35项,涉及农药残留指标58项,农药52种,名称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甲拌磷、久效磷、氧化乐果、克百威、涕灭威、六六六、敌敌畏、DDT、乐果、杀螟硫磷、倍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嗪磷、喹硫磷、敌百虫、亚胺硫磷、毒死蜱、抗蚜威、甲萘威、氯

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氟胺氰菊酯、三唑酮、多菌灵、百菌清、睡嗓酮、五氯硝基苯、除虫脲、灭幼脲、双甲脒、敌菌灵、异菌脲、代森锰锌、灭多威、克螨特、腐霉利、乙烯菌核利、甲霜灵、伏杀硫磷、2、4D。 三、果蔬的功能 食用、美容、瘦身、防癌等.... 果蔬含有人体极为重要的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B1、B2等。含胡萝卜素较多的蔬菜有:胡萝卜、韭菜、菠菜、塌菜、白菜、卷心菜、米苋、蕹菜、芥菜等;含维生素B1较多的蔬菜有:金针菜、草头、香椿、香菜、莲藕、土豆等;含维生素B2较多的蔬菜有:菠菜、芥菜、白菜、芦笋、蕹菜、草头、金针菜等;维生素C在蔬菜中普遍存在,其中以辣椒、番茄、青菜、草头、甘蓝等尤为丰富。 果蔬是人体矿物质的来源。蔬菜中含有的主要矿物质是钙、铁、磷等。如菠菜、芹菜、卷心菜、白菜、胡萝卜等含有丰富的铁盐;洋葱、丝瓜、茄子等到含有较多的磷;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钙;海带、紫菜还含有丰富的碘。

反季节蔬菜的营销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我国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人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3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从340,902.81亿元增加到568,845.21亿元,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2%、10.4%、9.3%、7.7%、7.7%。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在新的政策新的形势下,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4,380.0亿元。在2013年年终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性支出18,02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增速低于上年1.9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6,040.9元,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9.3%,比上年增长12.9%。蔬菜水果类支出较大,而人们对水产品及肉禽蛋类消费的涨幅较小。从1992年到2012年这些年期间,中国城镇家庭中人均消费食品的指标中,粮食类人平均消费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向。粮食消费量下降41.5%;鲜菜类消费量变动较小,保持在118.13千克和10.46千克左右;水产类食品消费量不断升高,鲜奶类购买量呈下降态势。这些发展说明,在人类物质生活中,食品消费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原有的主要消费产品量不断下降①。粮食作物外,蔬菜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为重要的作物。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及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反季节蔬菜种植在冬季能够很好地确保蔬菜周年的供应,所以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水源便利、土壤成分适宜等环境合适的的地区选择了种植反季节蔬菜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往的有些营销策略就很难适应现在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产业为了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保证自身的快速发展,都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升级,作为消费者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反季节蔬菜也必须追逐时代的要求,发展自己以求适合市场的要求。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为了使得反季节蔬菜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以及更好地发展及更加有效、及时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论文中运用市场营销知 ①陈丽霞:《哈尔滨城市居民蔬菜消费行为研究》,东北.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版,第1页。

蔬菜中到底有多少农药残留

蔬菜中到底有多少农药残留 蔬菜中到底有多少农药残留,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其实,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的蔬菜农药残留量也有不同,让我们来看看食品安全专家的分析。 从种类上讲,豆类、绿叶类和茄果类蔬菜的农残检出率最高。农产品监测中心的统计显示,农残合格率从低到高依次是豆类、茄果类、白菜类、绿叶蔬菜、芋薯根菜类、葱蒜类、瓜类、食用菌类。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告诉记者,绿叶菜的农药残留多,是因为它们的叶片柔软、水分多,虫子爱吃,所以喷的农药也多。另外,有香味的菜农残低。蒿子秆、茼蒿、香菜等本身有一种很浓的香辛味,是天然的驱虫剂。 从季节上讲,冬季农药残留偏低,春、夏、秋季偏高。北京农林研究院的一位农残专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因为冬季室内外温差比较大,空气流通不是很好,不适合害虫繁殖,因此农药用得少,农残低。农业部对北京市共496份蔬菜样品进行检测,发现5月和11月是农药残留检出频率较高的时期。而杭州的检测结果显示,杭州市全年蔬菜农残最高是在4月和10月。

从农残种类上讲。豇豆、韭菜农药多,因为它们爱长虫,常被喷洒较浓的农药,其中有些农药毒性较大,且容易残留;黄瓜、西红柿杀菌剂多,因其生长环境湿度大,易生病,尤其杀菌剂用得多。相对于杀虫剂,杀菌剂对人体的危害要小一些。 从种植地点上讲,大棚蔬果农残少,因为大棚里可以用防毒网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因此打的农药较少。与大棚菜相对的是露地菜,看上去好像很天然,但用的农药其实比大棚菜多。 第一,把买回来的蔬菜浸泡5分钟再冲洗,或用淘米水浸泡,中和农药毒性; 第二,用5%的盐水洗菜;

第三,黄瓜、茄子等农药用得多的蔬果最好削皮再吃; 第四,高温加热也会使农药分解,一些耐热的蔬菜,比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净后再用开水烫几分钟,可使农药量下降30%,再经高温烹调,就可以清除90%的农药; 第五,阳光照射可使蔬菜中的部分农药被分解、破坏。据测定,蔬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等农药的残留量可减少60%左右。

食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制度流程

食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制度 一、蔬菜农药检测必须按照蔬菜农药速测卡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二、第一次检测必须在蔬菜清洗前进行,测试结果为阴性方可使用。 三、如果第一次测试结果为阳性反应,可在蔬菜清洗浸泡后,再进行第二次测试,结果为阴性才可使用。 四、蔬菜农药检测由饭堂监餐员具体负责,校医定期抽查。 位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三、销售管理制度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2、《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食品陈列设施合理,划定食品经营区域,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无”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保证食品外观清洁,如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破损、鼠咬、受潮、生霉、生锈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4、散装食品销售必须按“生熟分离”原则,分类设置散装食品销售区。按销售品种配备足量的容器,并符合卫生条件。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有防尘材料遮盖。应在盛放食品容器的显着位置或隔离设施上设置“散装食品标识牌”,标识出食品的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做到“一货一牌、货牌对应”。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分拣和包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符合卫生要求的小包装。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5、生鲜食品销售应配备货架、保温柜、冷藏柜和冷冻柜等陈列设施,配备符合要求的检 并详细记录 厘米以上。 使 考核成绩与 2、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到每天在营业前后有检查,检查记录完备。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检查中发现问题仍未改进的,按有关奖惩制度严格处理。 食品卫生检验流程 每日常规检查(总厨师长负责)

2019年浅谈反季节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浅谈反季节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我县发展反季节蔬菜的资源优势与有利条件 ⒈气候条件优越。周宁地理位置是东经°′~′,北纬°′~°′,东西跨度多公里,南北跨度公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山地季风气候区,县城海拔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雾重、雨多,相对湿度大,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之称年平均温度℃,月平均气温℃~月极高温度℃月平均气温℃,月极低气温-℃年平均日照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年平均相对湿度,无霜期天,具有发展夏秋季反季节蔬菜的独特气候优势。 ⒉耕地资源充足。全县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其中单季稻面积万亩,双季稻面积万亩,其他万亩。地形特征:米以下地区占,~米地区占,~米地区占,米以下占。特别是米以上的狮浦盆地、六浦洋及礼门洋素有高山小平原之称,四周低山环绕,无污染源,是发展反季节蔬菜得天独厚的好场所。 ⒊交通比较便利。省道线贯穿七步、狮城、浦源、泗桥四个乡镇,县城距福州公里,距宁德公里,距闽东沿海国道公里(福安XX),交通方便。 ⒋蔬菜品种丰富。我县农民栽培蔬菜历史悠久,品种丰富。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农业科技园区引进蔬菜新品种个,年超大集团又引进了多个蔬菜品种,经试验、示范,选出了台湾庆农花椰菜、喜美花椰菜、小林白菜、小林包菜、西芹菜、玫茄号等多个适宜我县栽培的蔬菜品

种,为今后发展反季节蔬菜选择主栽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⒌栽培经验丰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大部分菜农创造积累了适时种植、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经验。随着高优农业和科技信息的开发,不断地引进良种、新技术、新成果,逐步形成了县农业科技园区、超大集团为主体的生产技术机构,指导辐射全县,并以李墩、狮城、浦源三个直控示范片,采取露地、大棚、地膜等不同方式的栽培技术,引导群众生产,为发展区域化集约生产、形成区域特色产品奠定了基础。 二、生产现状 周宁县目前反季节蔬菜生产已初具规模,主要以县农业科技园区、超大集团和专业户为主,不仅缓解了本县城乡人民吃菜靠外调的问题,而且成为部分乡村繁荣经济和农户致富的生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反季节蔬菜播种面积近亩,主要分布在七步、李墩、狮城、浦源四个镇,种植面积百亩以上连片的有县农业科技园区、超大集团和城东菜农专业户,单一品种百亩以上面积的是超大集团在李墩、坂头、端源建立的三个点。 三、存在问题 、思想观念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农民群众小农经济思想严重,市场经济观念淡薄,普遍缺乏调整意识,或对调整不知所措,在消极等待观望。 ⒉农业生产水平低。在生产布局上各自为政,种植面积小而分散,品种多样化,缺乏主导产品,没有形成规模,产品打不到外地市场,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一)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一) 摘要介绍了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从蔬菜选购及加工方面提出有效降低蔬菜农药残留的方法。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人体健康;危害;预防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由于气候条件及蔬菜生产管理条件不断变化,蔬菜病虫害的种类正不断增多,为了保证蔬菜的丰产丰收,大量农药被使用甚至滥用,进而导致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人体健康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笔者总结了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预防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措施,以为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提供参考。 1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有机磷农药 该农药是广谱杀虫剂,应用广泛,主要有乐果、敌百虫、敌敌畏、内吸磷等60余种。有机磷是神经毒物,食用施用有机磷农药的高残留果蔬或茶叶、薯类、谷物等,可能发生肌肉震颤、痉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死亡。 1.2有机氯农药 该农药是高残毒农药,它随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中,其次为肝、肾、脾、脑,还发现于人乳中1],有机氯农药可致急性或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引发中毒者中枢神经症状。因其积蓄在人体脂肪中,故急性中毒性低、症状轻,一般为乏力、恶心、眩晕、失眠;慢性中毒可造成人的肝、肾和神经系统损伤,该农药中DDT还有致癌性。 1.3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该类农药是应用很广的新型杀虫剂与除草剂,其毒性与有机磷相似,但毒性较轻,恢复也快。食用残留这类农药较多的果蔬及谷、薯、茶等,中毒者会产生和有机磷中毒大致相同的症状,但因其毒性较轻,一般几小时就能自行恢复。 1.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主要有氯氰菊脂(灭百可)、溴氰菊脂(敌杀死)、杀灭菌脂(速灭杀丁)等,对人类低毒,但有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 2预防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措施 蔬菜从农田到餐桌主要经过2个大的环节,一是从农田到市场,二是从市场到餐桌,但对于前者而言,普通消费者能做的工作很有限,主要靠政府的监管和菜农科学施用农药。对于消费者而言,做好从市场到餐桌这个环节的工作意义更大。 2.1蔬菜的选购 一是尽量到有卫生监督的正规市场购买蔬菜,产品包装上有“质量安全”、“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4种标志之一的蔬菜,相对而言更加安全可靠。二是尽量选购农药残留机率较小的蔬菜,如具有特殊气味的葱、洋葱、大蒜等及需要去皮才可食用的马铃薯、冬瓜、萝卜等。三是尽量选购时令盛产蔬菜,反季节的蔬菜常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催熟,并且违反安全间隔期的规定采摘上市。四是尽量丰富蔬菜的种类。由于同一种蔬菜施用的农药种类基本相同,因而对个人的“小环境”来讲,总是吃单一的几种蔬菜,总摄入同样的农药,危害将会越来越大。如果摄取蔬菜的种类较多,在客观上可以预防因少数几种农药在体内长期蓄积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1

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 2005-05-09 16:21:19来源:东莞农业信息网 反季节蔬菜生产,是保障蔬菜周年供应的途径之一,对于克服蔬菜淡季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蔬菜反季节栽培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品种进行改良,选育出耐热、耐寒和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的蔬菜品种,通过种植这些品种而实施反季节栽培。 第二,利用各地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形成的不同气候),开展反季节栽培。如粤北山区夏季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粤西冬季蔬菜生产。 第三,保护地设施栽培,如早春地膜覆盖栽培,夏季蔬菜遮阳网覆盖,小拱棚、塑料大棚育苗,塑料大棚及玻璃温室栽培等等。除了后二者之外,其它栽培方法比较普遍。 还有其它一些配套技术措施。以上各方面要综合采用,才能达到生产目的。 反季节蔬菜栽培主要包括夏季反季节栽培和冬季反季节栽培。 目前我省反季节蔬菜生产面积约100万亩,其中夏季反季节生产有30万亩,冬季反季节生产约70万亩。 夏季反季节蔬菜生产 夏季反季节蔬菜栽培,有高山反季节栽培和平原区反季节栽培。前者是利用高山夏季冷凉气候条件种植蔬菜,后者是利用一定保护措施进行栽培,使蔬菜获得稳产和高产。 一、夏季平原区反季节蔬菜栽培 平原区夏季蔬菜生产,由于高温和其它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平原区夏季反季节蔬菜栽培,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采用耐热、抗性强、适于夏季长日照条件种植的品种如耐热、耐湿性强的四九四号菜心、宝青40天菜,心,耐热、抗霜霉病的D94小白菜,耐热性强、生长快速的南风芥菜,适于夏季长日照条件下种植的夏优丝瓜、天河夏丝瓜、夏棠丝瓜、从日本引进的耐热早熟品种里绿西兰花、新黑田5寸人参红萝卡、夏阳白早50天大白菜、K帽K早秋椰菜以及耐热番茄品种丰顺粤星等。其他品种参照第193页表2·10 (二)遮阳网覆盖栽培采用遮阳网覆盖,投入成本较少,使用期长,具有防太阳暴晒、降低温度、防止暴雨冲击等功能。在叶菜类苗期使用,效果十分良好。 (三)防止大暴雨袭击,使叶菜类蔬菜可在大暴雨季节正常出苗、生长,提高茵的成活率,也可减少暴雨冲击造成的机械损伤,提高商品质量。叶菜类苗期使用后,必须将黑纱网揭除,以免生长后期光照不足,降低产量。

孩子不爱吃蔬菜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不爱吃蔬菜家长该怎么办 其实,一般的宝宝还是吃些蔬菜的,只不过可能只喜欢吃某几种蔬菜,或吃得比较少。家长要让宝宝爱上吃菜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买菜时可以让宝宝跟着去,让宝宝自己挑菜,回来后可以让他帮忙洗菜,这样就让其参与了做菜的过程,他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第二,家长要多变一下做菜的方法,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比如用肉汤煮菜,做成菜包子或蔬菜馅饺子,甚至有时把菜做成小动物形状,让宝宝喜欢吃。 第三,家长要以身作则,吃饭时也要多吃些蔬菜,如果宝宝每次能多吃一些菜,家长就要不断地鼓励宝宝,这样宝宝就会逐渐爱上吃菜。 现状一:孩子拒吃蔬菜! 原因:蔬菜外观、气味影响食欲 专家建议,与其硬逼孩子吃蔬菜,不如从孩子还在吃副食品的阶段,就开始训练孩子的味蕾,让孩子多接触不同食物的味道,或许喂食的困难度就会大幅减低。 许多孩子对蔬菜没有好感,总是得哄着或是硬逼他吃,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吃个两口,这是为什么呢?台大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汤国廷解释,孩子在1至3岁间,开始会对食物产生个人偏好,所以食物的外型或气味往往会影响其食欲。 他举例,譬如味道比较重的菠菜、苦瓜;外观上较不讨喜的绿色蔬菜;或闻起来食物气味较强烈的九层塔、芹菜、青椒等,都是孩子

比较不喜欢的蔬菜。另外,还要考虑是否因为孩子的咀嚼能力不佳,或不喜欢咀嚼,而不喜欢吃需要咀嚼的蔬菜。 现状二:孩子爱吃肉类! 原因:父母喂养习惯,偏重肉食 再者,原因可能出现在家长身上。因为孩子的口味是大人培养出来的,若在添加副食品阶段,家长没有多让孩子尝试蔬菜而只偏重 肉食,1岁之后,要再让孩子多吃点蔬菜就有点困难了。 宝宝不吃蔬菜有七大危害:1、经常发生便秘。2、破坏肠道环境。 3、维生素C摄入不足。 4、维生素A摄入不足。 5、热能摄取过多。 6、常常胃口不佳。 7、长大后也不爱吃蔬菜。 如此看来,孩子不吃蔬菜危害多多。贴心妈咪应该了解,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对孩子的成长有正面的帮助,绝对不能少吃!而看似不起眼的蔬菜,内含膳食纤维,除了可以增加 肠道蠕动、减少便秘之外,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再吸收,减少日后 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发生,对身体帮助良多。 1.容易便秘 不吃蔬菜,纤维素摄取不足,对肠壁的刺激性小,致使肠肌蠕动减弱,便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过长。因而,宝宝容易产生便秘,并 将便便中的有毒成分吸收,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容易生病。多吃 蔬菜可以防止宝宝便秘等多种疾病,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 2.破坏肠道环境 蔬菜中的纤维素可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蔬菜吃得太少,容易破坏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环境,影响肠道对营养 的吸收功能。 3.维生素C摄入不足 蔬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C对宝宝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它可促使钙质沉积,是正在快速生长发育中宝宝的牙齿及骨骼

蔬菜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原理及检验标准

蔬菜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原理及检验标准 1、目前农药在蔬菜中残留的问题 1.1、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属性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严重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1.2、在我国农药中,70%为有机磷农药,而在我国生产使用的有机磷农药中,70%为剧毒、高毒类,而且较多是禁止在蔬菜作物上使用的。 2、农药中毒事件常有报道,究其原因 2.1、农产品不按规定的用药量、次数、方法或安全间隔期施药,或施用不允许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类农药; 2.2、现在标准施行的农药残留测定需要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净化和用大型分析仪器进行,无法对廉价的蔬菜进行随时随地或快速检测而形成的监管不到位。 3、农药分类: 3.1、矿物源农药 3.1.1、有效成分起源于矿产无机物和石油的农药。 3.1.2、代表有硫酸铜、硫磺、石硫合剂、磷化铝、磷化锌和石油乳剂等。 3.2、生物源农药

3.2.1、包括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及微生物源农药。 3.2.2、植物类别有植物毒素、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源昆虫激素、拒食剂、引诱剂、驱避剂、绝育剂、增效剂、植物防卫素、易株克生物质等。 3.2.3、动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动物毒素、昆虫激素、昆虫信息素和天敌等。 3.3、按作用方式分类 3.3.1、胃毒素农药(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马拉硫磷) 3.3.2、触杀性农药(对硫磷、敌敌畏、甲胺磷、马拉硫磷) 3.3.3、内吸性农药(乐果、甲胺磷、氧乐果、久效磷) 3.3.4、熏蒸性农药(溴甲烷、磷化铝、敌敌畏) 3.3.5、特异性农药(乙烯利、毒霉素、灭幼脲) 4、目前所使用的农药按其化学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杂环类化合物、其他(苯氧羧酸类、脲类化合物)等。 A、有机磷类 敌敌畏、甲拌磷、乐果、对氧磷、对硫磷、喹硫磷、优杀硫磷、敌百虫、氧化乐果、磷胺、甲基嘧啶磷、马拉硫磷、辛硫磷、亚胺硫磷、甲胺磷、地亚农、甲基毒死蜱、毒死蜱、倍硫酸、杀扑磷、乙酰甲胺磷、巴胺磷、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异柳磷、异柳磷等。 B、有机氯类 α -666、β -666、γ-666、δ-666、op -DDE、pp’-DDE、op’-DDD、pp’-DDT、op’-DDT、异菌脲、五氯硝基苯、林丹、乙烯菌核利、三氯杀螨醇、功夫、氯硝胺、百菌清、粉锈宁、甲氯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 C、氨基甲酸酯类 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灭多威、3-羟基呋喃丹、涕灭威、呋喃丹、甲萘威、叶蝉散、仲丁威、速灭威等。 d、拟除虫菌酯类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 了解2009-2010年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整理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数据,描述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与残留水平。结果监测期间,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为30.56%,各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的差异为叶菜类(19.10%)<果菜类(39.13%),叶菜类(19.10%)<菌类(37.06%),菌类(37.06%)<块根类(40.91%);地区差异为成都(9.00%)、自贡(6.52%)<乐山(23.33%)<达州(48.89%)<绵阳(76.09%);季节差异为第三季度(11.96%)<第四季度(39.41%)。在超标农药品种方面,除丙溴磷、甲氰菊酯、抗蚜威、联苯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和杀扑磷7种农药外,其余33种农药在蔬菜中均存在超标,且超标程度各异,但在各类蔬菜中的残留水平并无差异。结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严峻,混合农药超标情况较严重,应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完善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 为确保蔬菜稳产、增产,农药自出现就被广泛地用于蔬菜产业的病虫草害防治。由于农药的使用,我国每年可挽回蔬菜1600万吨,经济效益十分巨大[1],但也正是由于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影响蔬菜食用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引起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四川省是我国西南地区蔬菜产业的龙头,2009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为113.33万ht,人均年消费量为91.98kg,但是农村人均年消费量超过121kg[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为保护人们健康和了解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四川省于2009年开展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研究通过整理2009-2010年的监测数据,分析省内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分析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网。2009-07/09及2010-08/12,在成都、达州、乐山、绵阳和自贡5市设立常规监测点,监测的农药种类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及氨基甲酸酯共4类40种,监测的蔬菜共9类76种;样本采集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抽样过程中遵循随机原则,抽样场所包括辖区内各种类型的销售市场;样本中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参照GB/T5009系列标准,部分监测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参照四川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方法”[3,4];对于低水平监测数据的处理参照“食品污染监测数据处理指南”[5];数值修约与超标样品分析参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规定[6~14],少数国内暂无标准者参考国际相关标准[15~17]。 1.2方法通过计算超标率、平均残留浓度描述监测期内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时间、地区及蔬菜种类中农药残留的超标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蔬菜中各农药残留水平,统计软件为SPSS13.0。 2 结果 2.1 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的超标情况监测期间共检样品648份,其中超标样品198份,总超标率为30.56%。各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存在差异(χ2=24.469,p=0.002),两两检验得叶菜类与果菜类、叶菜类与菌类、块根类与菌类之间有差异,其余各项无差异,表现为叶菜类(19.10%)<果菜类(39.13%),叶菜类(19.10%)<菌类(37.06%),菌类(37.06%)<块根类(40.91%);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存在地区差异(χ2=227.481,p=0.000),两两检验得成都市与自贡市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成都(9.00%)、自贡(6.52%)<乐山(2 3.33%)<达州(48.89%)<绵羊(76.09%),见表1。 除丙溴磷、甲氰菊酯、抗蚜威、联苯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和杀扑磷共7种农药在蔬菜

反季蔬菜

反季节蔬菜的口感营养变差了吗?
史军2012-02-21 21:59:51
感谢冬日里的反季节蔬菜,让我们的餐桌保持缤纷多彩。可也有人抱怨,这些违反季节规律的蔬菜口感变 差了,这究竟是心理作用还是确有其事?反季节蔬菜的营养价值,到底又有没有大打折扣?
楼道里堆积着成垛的大白菜,地窖里残存有冒芽的土豆,“糠心”大白萝卜打上餐桌主力,这 些20年前的场景,今天似乎已经被我们完全遗忘了。在如今的菜市场货架上,每天都堆满 了鲜嫩的小黄瓜,彤红的蕃茄,圆呼呼的辣椒,叶子舒展的油菜和油麦菜。如果不是冻人的 天气提醒我们,如此众多的新鲜菜甚至会让人产生时间错位的感觉。
你家冬日的餐桌上,还有琳琅满目的蔬菜吗?图/https://www.360docs.net/doc/846990360.html, 新的冬日蔬菜, 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困惑。 这些违反季节规律的蔬菜究竟是从哪来的?它们 的营养价值会不会大打折扣?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反季节蔬 菜”。
何为反季节蔬菜?
所谓的反季节蔬菜,无非就是那些当前不在大田里出现的品类。究其来源,无非有三类,一

类从遥远的南方跋山涉水运送而来南方蔬菜, 第二类是从冷库里搬出来的应急储备, 第三类 则是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大棚蔬菜。 第一类反季节蔬菜只是个地理概念上的标准。云南、海南一年四季都适合种植各色蔬菜,所 以,我在云南生活的4年中,从来没有感觉四季的蔬菜有多大的变化。除了一年只产一季的 青蚕豆、豌豆尖之类货真价实的应季蔬菜,其他青菜供应都不会断档,这也就无所谓反季节 的概念了。如果把云南和海南出产的应季的辣椒、番茄运到冰雪覆盖的北国,这才摇身一变 成为金贵的反季节蔬菜。 2011年春节前后, 每天都有1500吨蔬菜从海南运到北京。 而从2011 年12月到2012年3月, 就有19万吨蔬菜从各地运送进京。 这样的反季节蔬菜仅仅是在北京反 季节而已。 第二类的反季节蔬菜并不多见, 因为适于长期储存的蔬菜还真不多。 其中出境频率最高的就 是蒜薹了。每年四五月份,这种生产大蒜时的副产品,会蜂拥上市。储藏起来,待到冬日投 放就成了反季节蔬菜。 第三类其实是我们最容易碰到的一类,特别是那些顶着“本地出产”名号的大棚菜。这些蔬菜 就是倒是名副其实的反季节蔬菜了, 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成熟和相关生产费用的降低。 只要 保证温度和湿度,蔬菜们也不介意在隆冬时节伸枝展叶,开花结果。追根究底还是温度和水 分的供应。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种出夏日番茄,究竟算不算反季节呢。
大棚蔬 菜是我们最容易碰到的反季节蔬菜。图/https://www.360docs.net/doc/846990360.html, 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地凝聚了地域空间, 实际上, 被大家视为反季节蔬菜主力的大棚蔬菜也 不一定是本地出产,山东、河北等地已经建立起大量的大棚种植基地,极大地满足了北京等 的需求。

农残超标出现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农残超标出现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国有一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人们对饮食的重视程度,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就更不言而喻了。然而就是在这样重视的情况下,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和农产品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 今年(2016年)4月,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市开展了第三期餐饮食品监督抽检工作。本次抽检重点选取面粉、蔬菜、生肉类、自制面制品、自制熟肉制品、自消毒餐饮具、水产品、煎炸用植物油等重点食品品种,共抽检657批次,涉及全市各类餐饮单位(含原现场制售食品单位)。检测结果显示,合格641批次,不合格16批次,总合格率97.5%,问题发现率为2.5%。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馒头等面制品不合格项目为铝残留量;蔬菜不合格项目为氧乐果和克百威;肉制品不合格项目为克伦特罗;生猪肉不合格项目为沙丁胺醇。 其中,青岛市崂山区聚香福饭店抽检的韭菜农残严重超标,限量不得超过0.02 mg/kg的氧乐果残留量高达11.5 mg/kg,超标了近575倍。 据后来了解近五六年,山东省每年都有人吃毒韭菜中毒,而这些毒韭菜的形成就是因为农药残留。 一、农残出现的原因 1.化学农药对蔬菜的直接污染 农药喷施在蔬菜叶片上,其中部分农药留在叶片表面,部分农药

渐渐渗入蔬菜组织内部,在日光、雨露及酶类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分解和转变成其他无毒物质,如果在这些农药还没有完全降解时采收蔬菜,便会产生农药残留。 2 .土壤中农药残留 近年来,由于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原来的一些粮田改种蔬菜,导致所种蔬菜禁用农药超标。 3 .灌溉水源中农药含量超标引起蔬菜农药积累。 使用被农药污染的水源灌溉,水中的农药会随着用水转移至植株体内。 4.生产中不规范使用农药 由于蔬菜生长周期短,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重,危害损失大。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知识,但由于培训条件的限制,培训没有做到全覆盖,导致部分蔬菜生产者缺少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了解,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损失,他们超范围、超量使用农药,忽视安全间隔期等不合理行为,致使农药使用频次高,农药残留合格率相对较低。 5.生产商违规复配农药 在农业生产中,禁限用农药残留期长,但其药效明显,部分不法生产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把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剧毒农药改名或复配,导致蔬菜生产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在蔬菜上,造成蔬菜中禁限用农药残留超标。

果蔬农残现状及检测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46990360.html, 果蔬农残现状及检测技术 作者:赵彦涛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0期 [摘要]水果和蔬菜是人们每天健康饮食的必需品,而目前果蔬中普遍存在的农残现象严重威胁人体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因此要重视对果蔬农药残留的检测。从直接来源、间接来源分析了我国果蔬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在总结我国果蔬农药残留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检测中应用到的一些技术做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果蔬;农残;污染源;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农残问题成为人们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人口众多,对水果、蔬菜的消耗量很大,各地水果及蔬菜产业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据估计我国水果年均产量在1.5亿t左右,蔬菜的年均产量在6亿t以上。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下,各地果蔬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棚、温室等栽培方式快速兴起,大面积连作,为病害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温床。为了保证果蔬的产量,种植户超剂量使用毒性大、残留高的农药,造成农残超标。目前我国水果、蔬菜中的农残现象比较普遍,民以食为天,果蔬中农残造成消费者的中毒事件屡见不鲜,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果蔬中的农残现象进行探讨。 1 我国果蔬中农残的主要污染来源 1.1 直接污染源 果蔬种植中常发的病虫草害防治中使用的农药是造成果蔬中农残超标的直接来源。农药施用在果蔬植株上时通过叶片、果皮、茎渗透到植物内部。一些农药是在果蔬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时施入,残留在土壤中,通过果蔬植株根系的代谢作用进入植株的体内。目前很多果蔬采摘后并不能及时销售出去,为了延长果蔬的贮存期,提高果蔬的卖相,有的种植户在果蔬表面喷洒抗菌剂、保鲜剂等,最后这些药剂会渗透到植株的体内。 1.2 间接污染源 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河流中都有农药残留,通过灌水、降雨等转移到果蔬植株体内。一般造成果蔬农药残留的来源比较复杂,不同地区的果蔬受到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以水生的菱角为例,其大多种植在低洼湿地,农药很少施用,其体内的农残主要是污染的水体造成的。

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

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 冬季生产反季节蔬菜,是保证蔬菜周年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是指春夏蔬菜秋延后及春季提前生产,种植时必须采取防寒措施,达到提早上市目的。 (一)地点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地区,要求选择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处于平原区域低海拔或丘陵的地方,水源方便,土壤条件适宜,并尽可能有挡风屏障(如北面高山屏障或其它建筑物),避免冷风直接袭击。 (二)品种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秋延后品种还要求苗期耐热。如辣椒有更新4号、更新5号、湘研9号辣椒、湘研10号辣椒、湘研11号辣椒、广椒2号、辣优4号,茄子有丰茄1号、丰茄2号,黄瓜有津杂三号黄瓜、津杂4号黄瓜、津春4号黄瓜,早青一代西葫芦等都是良好的保护地栽培品种。 (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冬季大棚蔬菜保温防寒 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配制热性营养土:鸡粪是热性粪肥,牛粪是黏液丰富的透气性粪肥,二者腐熟后各取20%,拌细土60%。这样的营养土吸热生热性能好,秧苗生态环境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植株耐冻健壮。

分苗时用生根素灌根:生根素是用钙、磷、锌等与长根有关的几种营养元素合理配制而成的。钙决定根系的粗度,磷决定根系数目,锌决定根系的生长速度和长度。使用生根素后,根系可增加70%左右,深根增加25%。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不会因缺水缺素造成抗寒性差而冻伤秧蔓了。 足水保温防冻害:水分比空气的比热高,散热慢。冬季室内土壤含水量适中,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根系不悬空,土壤保温,根系不受冻害。所以秧苗冻害多系缺水所致,因此,冬前浇足水或选好天气(20℃以上可浇水)灌足水可防冻害。 中耕保温防寒:地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土壤贮存热能少,加之板结土壤裂缝大而深,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失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冻害。进行浅中耕可破地面、合裂缝,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能,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叶面喷营养素抗寒:冬季气温低、光照弱,根系吸收能力弱,叶面上喷光合微肥,可补充根系因吸收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症。叶面喷米醋可抑菌驱虫,与白糖和过磷酸钙混用,可增加叶肉含糖度及硬度,提高抗寒性。冻害后叶面呈碱性萎缩,喷醋可缓解危害程度。宜用100~300倍液,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以防降低抗寒性。 晴天反复放风炼苗:冬季晴天上午棚内最高温度可达32℃以上,这时应该反复放风,使室内外温差缩小,使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谨防一日猛长,十日受寒,造成闪苗和冻害。 补充二氧化碳:碳、氮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比为1:1,作物对碳、氮比的需要量为30:1,目前广大农民都认识了氮的增产作用,却忽视了碳的增

中国水果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汇总新选.

中国水果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汇总 根据我国2005年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的规定,具体列出我国对水果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限量值(单位为:mg/kg)的规定: 甲胺磷 禁止在蔬菜中使用 对硫磷 不得在蔬菜和水果中使用 甲基对硫磷 不得在蔬菜和水果中使用 呋喃丹 不得检出 马拉硫磷 不得检出 甲拌磷

不得检出 乙酰甲胺磷 水果:0.5 蔬菜: 1 双甲脒 果菜类蔬菜: 0.5 梨果类水果: 0.5 柑橘类水果: 0.5 敌菌灵: 番茄: 10 黄瓜: 10 三唑锡 梨果类水果: 2 柑橘类水果: 2 联苯菊酯 梨果类水果: 0.5 柑橘类水果:0.05

溴螨酯 梨果类水果:2 柑橘类水果:2 噻嗪酮 柑橘类水果:0.5 硫线磷 柑橘:0.005 克菌丹 梨果类水果:15 甲萘威 蔬菜:2 多菌灵 番茄:0.5 黄瓜:0.5 芦笋:0.1 辣椒:0.1

梨果类水果:3 葡萄:3 其他水果:0.5 克百威 马铃薯:0.1 柑橘类水果:0.5 丁硫克百威 柑橘类水果:0.1 灭幼脲 甘蓝类蔬菜:3 百菌清 叶菜类蔬菜:5 果菜类蔬菜:5 瓜菜类蔬菜:5 梨果类水果:1 葡萄:0.5 柑橘:1

毒死蜱 叶菜类蔬菜:0.1 甘蓝类蔬菜:1 番茄:0.5 茎类蔬菜:0.05 韭菜:0.1 梨果类水果:1 柑橘类水果:2 四螨嗪 梨果类水果:0.5 柑橘类水果:0.5 氟氯氰菊酯 甘蓝类蔬菜:0.1 苹果:0.5 氯氟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0.2 果菜类蔬菜:0.2 梨果类蔬菜:0.2 柑橘:0.2

氯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2 果菜类蔬菜:0.5 黄瓜:0.2 豆类蔬菜:0.5 梨果类水果:2 柑橘类水果:2 2,4-滴 大白菜:0.2 果菜类蔬菜:0.1 滴滴涕 豆类:0.05 薯类:0.05 蔬菜:0.05 水果:0.05 溴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0.5 甘蓝类蔬菜:0.5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药残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展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是控制农药残留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各种方法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的生长期已越来越短,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蔬菜的病虫害也越来越重,绝大部分蔬菜需要连续多次放药后才能成熟上市。农药污染较重的有叶类蔬菜,其中韭菜、油菜受到的污染比例最大。茄果类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荚类蔬菜如豆角等,鳞茎类蔬菜如葱、蒜、洋葱等,农药的污染相对较小。农药残留监测体系的建立,对农药残留的监测手段和检测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促进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使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朝着更加快速方便、灵敏可靠的方向发展,逐渐以农药残留专业检测机构的少量检测为中心,向现场检测及实验室的大量检测辐射翻。 1 仪器分析法 由于农药的活性成分大多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故多使用气相色(GC,)~41、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嘲和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HPLC—Ms)同等技术。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色质联用技术。因为色质联用特别适合于多种标样残留分析,所以国外把它也划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之列。大部分农药(如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残留可使用GC—MS检测昀,检出限一般为1~10 b~g/kg,但对分子量较大、极性或热不稳定性太强的农药及其化合物,GC-MS不适用,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HPLC-MS)和其他的方法来检测。 1.1 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法是1种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机制的样品制备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它根据液相分离、解析、浓缩等原理,使样品溶液混合物通过柱子后,样品中某一组分保留在柱中,选择合适的溶剂把保留在柱中的组分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SPE克服了液一液萃取技术及一般柱层析的缺点,具有高效、简便、快速、安全、重复性好、便于前处理自动化等特点。根据柱中填料大体可分为吸附型(如硅胶、大孔吸附树脂等)、分配型(c。,c 、苯基柱等)和离子交换型。1L.R_odriguez等人采用固相萃取法通过改变移动相中缓冲液的浓度、pH值、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类型对蔬菜中的木精、笨基苯酚、锑比灵和有机磷残留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9.2,缓冲液中含有4mmoUL硼酸和75mmol/L胆酸钠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 1.2 固相微萃取 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 1990年首创的一种无需溶剂的萃取技术,它是在固相萃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预处理技术。SPME技术由固相萃取技术(SPE)发展而来,对目标化合物有较好的选择性,并且有较高的灵敏度,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反季节农产品(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反季节农产品 (附参考答案) 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反季节蔬菜是指在一般地区因热量等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进行生产的蔬菜。与正常季节的蔬菜生产比较,反季节蔬菜的栽培及上市期比正常生长期及供应期提前或延后。 材料二:山东寿光农业现代化建设起步早,科技含量高,农业基础设施完善,蔬菜产量大,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当地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全国夏秋蔬菜深冬生产成为现实。贵州省则是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已成为泛珠三角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的重要菜源地。 (1)贵州和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在反季节蔬菜生产的生产时间、对象和方式上有何差异?(6分) (2)有人认为,反季节蔬菜不天然、不绿色,不仅口味不及时令菜而且价格贵,我们应该抵制它。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反季节蔬菜使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品质也不赖,我们应该支持它。请问你持哪种观点,请分析说明理由。(6分)(3)贵州省拟将蔬菜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继续做大做强,请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①在生产时间上:贵州在夏秋季生产,山东寿光在冬春季生产。②在生产对象上:贵州主要生产冬春季蔬菜(喜温、耐寒的蔬菜);山东寿光主要生产夏秋季蔬菜(喜温、不耐寒的蔬菜)。③在生产方式上:贵州利用高原高山区自然凉爽气候资源露天生产;山东寿光利用温室大棚生产。(每点2分,共6分) (2)观点一:支持反季节蔬菜理由:①保证蔬菜市场淡季不淡,满足市场对各种蔬菜的需求;②反季节蔬菜一般利润较高,有利于农民增收;③利用高山气候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同样是露天自然生长,病虫害少,昼夜温差较大,蔬菜品质较好。 观点二:抵制反季节蔬菜理由:①一般温室大棚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光照不足,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蔬菜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累积,品质差;②农药、化肥和激素的滥用,蔬菜生长期缩短,营养低,有害成分大;③温室大棚生产的蔬菜,由于生产成本更高,导致蔬菜价格太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