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电厂汽轮机整机启动和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核电厂汽轮机正常运行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

核电厂汽轮机正常运行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

核电厂汽轮机正常运行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发表时间:2020-07-07T08:37:43.6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6期作者:陈光强[导读] 汽轮机是核电厂运行主体设备之一,汽轮机在使用中操作不当等因素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故障。

文章将核电厂汽轮机运行中的常见故障类型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汽轮机异常振动、凝汽器真空偏低以及油系统故障等。

针对不同的故障要能分析其特点,并采取必要的解决对策,确保核电厂的稳定运行。

陈光强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机福建福清 350318摘要:汽轮机是核电厂运行主体设备之一,汽轮机在使用中操作不当等因素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故障。

文章将核电厂汽轮机运行中的常见故障类型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汽轮机异常振动、凝汽器真空偏低以及油系统故障等。

针对不同的故障要能分析其特点,并采取必要的解决对策,确保核电厂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核电厂;汽轮机;运行引言汽轮机运行故障将造成核电厂主体设备停机,影响工作效率,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其故障特点并给与解决措施十分必要。

试验证明,负载阻碍造成的启动失稳是汽轮机故障的主要原因。

要求维修人员对汽轮机进行合理的分析,经常进行检查,以降低故障产生的几率,确保热电系统稳步运行。

1核电厂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综述对核电厂汽轮机的故障诊断具有多种方法。

其中包括逻辑诊断、专家分析、对比分析以及人工审计网络识别等。

基于核电厂汽轮机故障的特点,振动法是汽轮机故障的主要诊断方法,通过汽轮机的异常振动状态来确定故障产生时间、位置,并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

核电厂汽轮机检测还包括无损检测技术、油分析技术和热力学分析技术等。

基于此而构建的故障诊断系统主要依靠故障特点的分析来实施自动化的诊断,目前主要设备为便携式检测仪表。

这种仪表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启动状态下的汽轮机油膜等零件参数进行检测,通过与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数据对比得到故障的位置。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检测设备开始应用于核电厂汽轮机故障检测。

试论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试论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试论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472400摘要:为了促使我国火力发电厂企业能够正常运行,企业就必须确保其汽机辅机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作为火力发电厂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对汽机辅机提高了经济性的运行要求。

只有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运行过程具备较高的经济性,才是我国火力发电厂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发电厂;汽机;运行效率汽机是电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关系着电厂能否正常工作,因此加强对汽机的管理,即时解决汽机出现的问题,有利于节约电厂资源,使环境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电厂的汽机在运作过程中,由于连同相关零件一起长时间持续的工作,因此,可能会由于局部的震动过大从而导致结构偏离,或者是其他类型的运行故障问题出现,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日常汽机运行过程中多加注意,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将电厂损失减到最小。

1 电厂汽机运行中常见的问题1.1叶片损坏。

静叶片和动叶片是汽轮机叶片的构成部分,因为汽轮机的转速快,因此,动叶片最容易受到损坏。

汽轮机的转速可达到每分钟3000圈的转速,故此,作为汽轮机的叶片的主要构成部分,动叶片在汽轮高速转动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而且由于汽轮机的蒸汽温度高,如果达到600摄氏度以上,汽轮机的动叶片就会受到蒸汽冲击力的影响,从而更容易出现故障。

汽轮机内的蒸汽的分布并不是完全的平均分布,故此就会造成动叶片都到的作用力的大少会有所不同,这样也会损坏汽轮机的动叶片。

还有,在实际运行当中,工作人员无法确保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可以符合汽轮机的设计要求,即进入汽轮机内的蒸汽的变化较大,这样就会造成叶片的受力不均,会影响到叶片的使用寿命,缩短叶片的使用寿命。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主要是靠叶片的转动来转化能量,如果汽轮机的叶片受到损坏,这会对汽轮机的正常运行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1.2振动过大。

如果汽轮机的振动过大,这肯定会影响到汽轮机的正常运行,振动过大会严重影响到轴承,可能会造成汽轮机的轴承弯曲,这样会影响到汽机房的稳定。

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问题及措施分析

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问题及措施分析

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问题及措施分析摘要:作为电厂生产活动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汽机运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一直以来都是电厂重点研究管理的对象。

从实际情况来看,汽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故障,不但会增加能耗,同时降低生产效率,对电厂生产效益具有重大影响。

为提高电厂汽机运行效率,就需要对运行调整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其发生的原因,并结合经验选择专业优化措施进行管理。

本文对电厂汽机运行调整问题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厂;汽机;运行故障在电厂生产过程中,汽机运行效率直接关系着电厂生产效益,因为电厂生产活动的开展主要以能源的燃烧实现,而一旦汽机运行出现故障,会导致能耗增加,并降低生产效率。

汽机运行过程中受各因素影响出现的故障,如滤油机过滤问题、振动过大问题等,均会影响汽机运行效果。

因此,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并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争取不断提高汽机运行效率。

一、电厂汽机运行常见问题分析1.滤油机过滤维持电厂汽机正常运行油质量必须要得到保证,确保其无水分并且不含杂质,为颗粒较少的材料,因此均需要在汽机运行前设置滤油机对油进行过滤。

这样油过滤效果如何也就成为影响汽机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如果滤油不合格将会延迟汽机启动时间。

一般情况下为保证滤油质量均采取两次过滤,即一次由主油箱过滤,第二次利用滤油机进行脱水循环过滤。

但是因为滤油机选择而不当,或者是操作工程规范性低,导致最终滤油检测后无水分但是颗粒多,这样就需要进行循环过滤,虽然可以保证滤油质量,但是会造成成本增加。

2.振动过大汽机振动过大是其运行常见故障之一,在处理上具有顽固性,不易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当汽机运行振动过大时,会降低整个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并加速内部各构件的磨损,造成设备使用年限缩短。

从实际运行现象来看,造成振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润滑不够、汽轮叶片损坏以及零件松脱等。

在处理此类故障时,需要明确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向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彻底消除运行安全隐患。

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措施

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措施

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措施摘要:电厂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除了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需求,还要保证电厂能从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但在实际中,电厂汽机经常会出现振动、叶片、油系统等故障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厂的稳定发展。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本文主要对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的问题及措施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电厂;汽机;调整;问题1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的问题分析1.1振动问题汽机是整个电厂在运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汽机是否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直接影响整个电厂的后续发展,在对汽机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振动方面的问题,如果震动幅度较大,则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汽机在振动的过程中,机器的轴承部分很容易受到损伤,轴承部分本身就是一个较为脆弱的部件,如果汽机的震动幅度较大将会直接导致轴承出现变形或者是弯曲的情况,一旦轴承出现问题,那么整个汽机都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行,进而会对整个发电过程造成影响。

1.2叶片故障问题根据电厂汽机的实际运行情况,会设置不同的静叶片和动叶片结构,对汽机的稳定运行都有着不同的功能。

而在对电厂汽机运行调整的过程中,由于调整不当经常会造成叶片故障问题,在叶片故障统计中发现,相对来说动叶片发生的概率较大,特别是在汽机高速运行的过程中,动叶片的损坏程度也将越高。

汽机在高速转动下所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叶片高速运转,汽机所喷出的蒸汽温度也会不断升高,这些高温蒸汽不断冲击着动叶片,将会使动叶片发生不同程度的,甚至引发其他故障问题,从而影响到汽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1.3油系统问题汽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润滑油、密封油等,作用是降低汽机运行的磨损。

一旦电厂汽机运行过程中油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厂汽机的安全运行。

正是因为汽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润滑油,将会导致汽机的油系统出现问题,当油系统出现问题以后就会影响整个电厂的正常运行,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性也会大大提高。

电厂汽轮机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电厂汽轮机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电厂汽轮机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电厂汽轮机对电厂的发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汽轮机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是电厂运营管理中的重点内容。

因此,电厂汽轮机的故障预防与处理是电厂运营管理中的关键。

以下对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设备控制与设备管理工作,从而降低设备故障对电厂发电能力的影响,确保电厂的电力供应。

鉴于此,本文就电厂汽轮机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电能转换;供电效率;能源结构在电厂的发电设备当中,汽轮机是运行的主体。

汽轮机的故障是导致整个发电系统故障的主要因素,负载阻碍使得汽轮机在启动过程中失去稳定性,震动会随着转子转速导致转轴发生跳动。

对于汽轮机的故障,需要在应用湿度和压力都符合标准的条件下来进行故障排除。

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减少转子和轴承之间的摩擦力,才能保障转子恢复稳定性,确保热电系统稳步运行。

1油系统故障及其排除策略1.1 故障分析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之中,由于油温升高,设备油温达到一定温度标准值之时,系统会由于溢流阀门出现故障。

或者是油箱之中冷却水的温度超过了30摄氏度、冷却水的水压急剧降低引发故障。

上述故障是因为在实践的检修工作之中,汽轮机油系统出现挂闸,油动机不能够准打开阀门。

阀门卡死或者是因为进油阀门系统漏油。

1.2 检修对策首先检查电磁阀门是否出现卡死现象,并且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与此同时还需要及时检查油系统中是否有机械杂质问题,杂志会造成轴瓦、轴颈的磨损大,甚至是调节阀堵塞等现象。

在检修电厂汽轮机组过程中,经常发现汽轮机的轴颈部位磨损严重,尤其是会造成系统停机,影响汽轮机组的安全运行。

对于磨损或轴颈磨损问题,当前要通过打磨抛光的方式来完成修复过程。

2电厂汽轮机出现的问题2.1汽机润滑油的问题汽轮机的润滑油对于汽轮机相当于人体内循环的血液。

在整个润滑油循环过程中,由于油质的问题,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杂质,从而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转。

试论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试论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试论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摘要: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时,需要提高汽轮机在单位时长下的工作效率,这对缓解我国用电紧张、提高能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目前国内外许多汽轮机技术人员在研究汽轮机工况变化条件时,不仅采用了指定的方法,而且还积极与其他方法进行检测证明,以保证汽轮机的经济效益、运行时间和安全稳定运行,达到综合平衡的效果。

本文通过分析汽轮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汽轮机优化措施,以指导汽轮机运行的全过程。

关键词:电厂汽机;运行调整;常见;问题;措施引言随着电厂汽轮机使用寿命的延长,如果维护得当,可以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但根据实际情况,电厂汽轮机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存在不足,导致汽轮机运行效率降低。

对此,本文对我电厂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1电厂汽机运行调整中常见的问题1.1汽轮机振动原因分析引起汽轮机振动的原因主要包括油膜失稳、受热膨胀不均匀、动静摩擦以及气流震荡。

1)油膜失稳。

油膜振动和半速涡动会引发汽轮机设备的振动现象,尤其是当发电机转子转速不足第一临界转速的一半时就会出现半速涡动现象,而且伴随着振动会一直持续到最高转速。

因此在转子转速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个涡动的频率也会随之变化,可以根据这一点对半速涡动现象进行判断,避免汽轮机振动现象发生。

2)受热膨胀不均匀。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缸膨胀受阻或加热不均匀造成的,使得汽轮机设备转子中心出现偏差,轴承位置标高出现变化,产生了机械振动。

3)动静摩擦。

汽轮机在持续运行状态下,随着动静间隙的不断减少,各零件之间的碰撞情况也就更容易产生,也就极易引起汽轮机设备的剧烈振动,甚至出现轴承的变形破坏掉整个轴承结构,造成汽轮机设备停机,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及经济损失。

4)气流震荡。

为提高汽轮机设备的运行效率,通常会通过增大跨距来降低临界转速,而汽轮机运行转速与临界转速的差距增大时,汽轮机轴系统便会变得不稳定。

核电汽轮机机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核电汽轮机机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核电汽轮机机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摘要:本文简要地阐述了AP1000核动力蒸汽透平机组的特性,着重分析了在机组运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得到了较好地解决,对类似装置的试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组:问题分析:处理引言核电设备的试车周期长,工艺控制严格。

某AP1000核电厂采用了美国的第三代核能技术和三菱公司的蒸汽涡轮技术。

在实际运行中,发现了汽轮机转子顶起高度不够,汽轮机主蒸汽疏水阀门控制不当,汽轮机盘车时的电流变化较大等问题。

通过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理论剖析,并结合实际进行故障排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机组简介某核电厂AP1000型核动力涡轮是由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

汽轮机主体阀包括4台高压主汽阀,4台高压调节阀,6台再加热主汽阀,6台再加热调节阀。

高压主汽阀是一种带有预启阀的调节阀,它是通过主汽阀来对启动初期的速度进行控制的,在速度达到额定速度1500 r/min后,将主汽阀控制切换为调节阀控制。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了油净化、储存、输送单元、轴承润滑、顶轴、盘车单元、排油烟单元,高压控制油单元和事故排油单元等。

从油母管道中流出的机油,在通过不同的滤清器后,被送到两个顶部轴向油泵中。

上轴油由上轴油泵增压,然后通过上轴油母管,再通过每个支承的上轴油分支管道输送到各个支承轴承。

在蒸汽透平机3~8号瓦和发电机9~10号瓦中,分别配有顶轴油,在每个顶轴油分支管道中都装有一个流量调节阀,用来控制流入每个轴承的顶轴油的流量。

然后,上轴油流入到发电机轴承中,上轴油的流速由节流孔的直径来控制[1]。

2、调试中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处理2.1发电机转子顶起高度不足2.1.1问题描述在开启了润滑油系统之后,某AP1000机组开启了顶轴油泵 B,它的出口压力为13.4 MPa,测得了发电机大轴顶起高度:9号瓦0.02 mm,10号瓦0.06 mm,这并不符合大轴顶起高度超过0.07 mm可以启动盘车的要求。

电厂汽机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厂汽机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厂汽机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作为电厂的核心设备,汽机负责转换汽轮发电机的机械能为电能,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厂的发电能力和运行效率。

然而,汽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为确保汽机的安全运行与高效发电,必须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对电厂汽机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一、启动过程中的问题汽机在启动过程中,由于转子的高速旋转,容易引起设备的振动和过载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应该根据汽机的技术特点及工作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制定相应的措施。

1. 水槽水位不足问题表现:汽机启动后,由于水槽水位不足,导致汽机运转不稳定,有时还会出现滑车扭杆或收发电机旋转偏差等现象。

解决措施:加大水槽贮水量或增加水槽排水管道,保证汽机启动时水位充足。

2. 空气进入汽机问题表现:启动过程中汽机出现杂音以及压缩机振动较大等现象。

解决措施:在汽机启动前,要对各类管道进行全面检查,避免空气进入到汽机内部。

如果无法避免空气进入,则应及时采取措施,清除空气杂物,恢复汽机正常运行。

3. 主汽阀和控制阀失灵问题表现:汽机启动后,由于主汽阀和控制阀失灵,导致汽机过载或轴承故障等问题。

解决措施:在启动汽机之前,应对主汽阀和控制阀进行全面复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并加强阀门控制装置的维护和检修,避免发生阀门失灵问题。

二、运行中的问题汽机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故障,例如过载、震动、噪声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汽机的正常运行,还会对人员和设备安全产生威胁。

1. 过载问题表现:当汽机过载时,会导致各种电气设备的损坏和气体泄漏等安全问题。

解决措施:发现汽机出现过载问题时,应立即采取降载措施,尽快恢复汽机的正常运行。

并对汽机的负荷管理系统进行全面优化,避免过载问题的再次发生。

2. 震动问题表现:汽机运行时出现大幅度的震动,会对设备造成损毁风险。

解决措施:对于出现高幅度震动的汽机,应通过深入的检修和诊断,找出导致震动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这种问题引起的设备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核电厂汽轮机整机启动和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19-05-27T09:13:17.0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作者:武之龙[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的大幅增加,目前核电机组已经成为发电的主要方向之一,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十分重大,因此总结核电机组的调试经验和教训,提高调试质量,为提高可靠性的机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浙江省海盐县 314300)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的大幅增加,目前核电机组已经成为发电的主要方向之一,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十分重大,因此总结核电机组的调试经验和教训,提高调试质量,为提高可靠性的机组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汽轮机;调试;解决方法;冲转;常规岛引言: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行业发展也突飞猛进,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当前我国核电机组已经普遍使用,装机容量不断增加,而核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结合了某核电厂汽轮机的整机调试,对核电汽轮机组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机组的可靠性,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1.汽轮机的整机冲转介绍
常规岛整组启动试验是一个综合性试验,牵涉系统和配合部门众多,文件准备和系统完整度准备需要做的工作较多。

常规岛整组启动是指常规岛各系统按照核电厂启动需求,各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启动,最终达到汽轮机冲转并网的要求。

尽早暴露汽轮机安装过程中隐藏的各种问题提前解决,为后续临界后核蒸汽冲转和并网扫清障碍。

2.调试问题描述及现场诊断处理 2.1汽机1#瓦温度异常升高 2.1.1异常情况
一号机热试期间,第一次冲转时,汽轮机组挂闸后,机组转速开始攀升,过程中主控监视发现1号瓦温度迅速上升,在机组转速约200~250rpm时刻手动打闸。

打闸后,在汽机转速下降过程中1号瓦温度先上升到约158.1度后有下降过程,然后又再次上升到177.5度后重新下降。

在此过程中,偏心与温度出现同步变化,现场听音检查无明细剐蹭异音,过程中1号瓦温度有波动现象,至盘车状态1号瓦温仍约90℃左右。

2.1.2 原因分析与处理
事件发生后,经专家讨论对1号轴瓦进行了解体检查,在机组降温达到检修条件后,进行1号轴瓦翻瓦解体,发现1号轴瓦上、下瓦均有明显磨损迹象,其中上瓦磨损较轻(图1),下瓦较严重(图2)。

同时,1号轴颈表面也有明显的磨损(图3),表现为在轴向对应轴瓦宽度范围内均有磨痕,最深沟痕深度约0.15~0.2mm左右。

图1 一号轴瓦上瓦图2 一号轴瓦下瓦图3 一号轴颈磨损情况汽轮机1#和2#轴瓦,为高压转子支持轴承,相对于低压转子轴承,其承担的负载较轻,正常情况下,温度方面也应处于较低水平,机组启动冲转至200~250rpm,保持运行时间较短,约1~2min,此时1#瓦温度值约55.8℃,在合理范围内,随后机组转速下降,其温度出现急剧攀升,并有波动现象,说明此时在轴瓦中有摩擦热量持续积聚,且无法被润滑油及时带出,即润滑油冷却能力不足或缺失,从而造成了瓦温最高达到177℃左右的水平。

根据可倾瓦工作原理和上述冲转过程相关参数趋势看,导致此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为1#轴瓦润滑油供油异常,不能及时导出轴瓦热量和正常润滑轴瓦。

最终决定将高压转子返厂修整,修整完毕的高压转子返回现场后,在短轴端面研磨、轴系找中心、高压缸扣盖、轴承与顶盖间隙调整、盘车装置修复过程中,通过早班会制度及时协调和处理发现的问题,完善所有返修数据测绘记录与见证监督文件,在有力推进返修工作进展的同时,确保消缺质量可控并有力促进了盘车先决条件的建立。

汽轮机轴系完成冲转缺陷返修后的首次投盘车。

经过24小时连续盘车,各轴承轴瓦温度、轴承润滑油回油温度均保持稳定状态,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控制范围。

2.2 2#主汽门阀杆断裂 2.2.1 异常情况
核电主汽阀门关闭不到位,关闭到50%左右无法继续关闭,阀门解体检查发现阀碟脱落,阀碟与摇臂连接螺柱齐根断裂。

现场更换备件阀碟,复装阀门后在主汽门进行当天第三次打闸试验时,发现阀门LVDT 测量元件卡涩在50%状态。

解体后发现与第一次断裂情况一致。

2.2.2原因分析与处理
a、将高压主汽阀油动机缸径从原来的高压主汽阀φ102mm增加到φ110mm,提升力增加了16%,相应的操纵座弹簧预加负荷和工作负荷增加了21%。

b、油动机供应商应将油动机缓冲部分直径从φ40mm增加为φ50mm,活塞杆和缸尾孔间隙0.2mm,现检查油动机供应商上海汇益公司图纸发现,仅仅将缸尾孔直径增加到φ50H7(+0.0250),而没有将活塞杆缓冲部分直径设计为φ49.8h7(0-0.025),还是原来的φ39.8h7(0-0.025),从而使该油动机缓冲间隙偏大。

该间隙过大直接导致阀门关闭到最后过程卸油过快,降低缓冲作用,引起阀碟与阀座的撞击速度过快。

油动机缓冲间隙过大不符合设计要求,使得阀门关闭时的瞬间线速度过快,导致冲击力过大,是阀碟螺杆根部断裂的主要原因。

整改后,经性能试验验证分析,快关曲线合格。

阀杆断裂问题解决。

2.3盘车电机链条拉长 2.
3.1 异常情况
一号机盘车运行期间,巡检发现盘车电机有异音,电机轴承温度无明显升高情况,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动跳闸,重新启动后再次跳闸。

期间正在进行汽机挂闸和打闸操作,但经仪控分析两者之间并无关联(主蒸汽隔离阀下游未进行暖管)。

分析发现负载过大会引起盘车跳闸,可能存在有电机轴承摩损或盘车链条、齿轮啮合故障等。

立即对盘车装置解体,发现盘车链条拉长,调整链条松紧度,将电机座及链条壳体座底部垫片加高将问题解决
2.3.2原因分析与处理
鉴于上述原因,盘车电机启动前应注意:
a盘车电机各部需充分润滑。

润滑油接通五分钟后,手盘盘车电机,待轴承及相关齿轮、链条全部润滑后方可启动盘车。

b空载运行四小时后,带动转子运行。

c避免盘车电机频繁启动,以防止链条不断被拉长。

d盘车电机负载一个周期后要进行链条松紧度调整及轴承间隙检测。

若链条过于松动,将电机座及链条壳体座底部垫片同时加高相应的高度进行调整;若轴承间隙过大,需及时更换。

总结:核电厂汽轮机整机启动试验是核电厂的重要工程里程碑,不仅是对常规岛系统安装调试质量的检验,也是对后续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强力保障。

确保核安全是我们千秋万代的根本大计,安全第一是我们对待核安全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每个核电调试人都应该树立科学的核使用价值观,让核应用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张士龙.350MW超临界间接空冷汽轮机组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J].热能动力工程,2015,30(05):813-815+832.
[2]张瑞山,王宏伟,安正锋,丁文涛.660MW超临界汽轮机组调试过程中润滑油等系统出现的问题及处理[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09):57-59.
[3]张锋锋,焦晓峰,杨晋,程朝辉,范景利.600MW超临界直接空冷汽轮机组调试期间故障问题分析与处理[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1,29(03):89-90+93.
[4]黄志彬,高海.国产超超临界600MW机组小汽轮机的特点及调试[J].东北电力技术,2009,30(08):25-28+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