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激励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三、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激励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由人的认 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从而激励基础上人的 行为可看成是人自身特点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显然,激励 的有效性在于对内因和外因的深刻理解,并使其达成一致。
●创造条件满足员工的需求。 ●改善个人的行动的环境:借助各种激励方式,减少阻 力,增强驱动力,引导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果 。
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 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
发展性的较高级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社交或情感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20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工商企业中的应用
自我实现需要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中的自主权;决策权
尊重需要
职称、头衔;宽大的办公室;当众受到称赞
社会(社交)需要 上级对下级的关怀;友善的同事;联谊小组与活动
11
4.“复杂人”假设与激励 ●多样化的需求 ●激励:权变
12
5.“文化人”假设与激励
●组织中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价值观的人, 人的心理和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人的价值观决定的。
●人的价值观、责任感及人们在工作中的行为 表现,与他长期以来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关
●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氛围
13
五、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正确认识激励的对象,有助于体现领导的管理学职能。 从激励的内涵看,意味着组织中的领导者应该从行为科学和 心理学的基础出发,认识员工的组织贡献行为,即,认识到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4
动机理论—说明人采取行为的原因
动机是导致人采取行动的内在力量。 有了动机,组织个体才会通过高水平的努 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应 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 动机的来源:人的内在需要,需要是人对 某种目标的渴求、欲望,当人的需求未得 到满足时,他会有采取行动的动机。
9
2.“社会人”假设与激励
●人性善:不只关心金钱,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关系
●激励 通过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如尊重、良好的人际关系 等,以期调动人的积极性。
10
3.“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与激励
●表现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乐于工作 ◎能够自觉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主动接受工作任务 ◎工作不需要监督和控制 ●激励 ◎挑战性的工作 ◎压担子 ◎给权利
实 现
满足
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
6
激励的目的
人们选择并加入某个企业,在企业中被置于一定 的岗位,为履行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 这一过程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从个人看,该组织 具有满足他特定需要的现实功能;从组织来看,则 确认个人能够胜任组织任务,而且组织也的确能够 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满足其个人要求。个人通常 希望组织能满足其更多的需求,而组织则常常要求 组织成员付出更多努力。只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才有可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第一节 激励的原理
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激励与行为 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1
一、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激励的概念 ●激励的对象
2
1.激励的概念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 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3
2.激励的对象
激励的对象主要是人,或者准确地说,是组织范围中的 员工或领导对象。激励的对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激励的目的在于从既定的组织目标出发, 寻求组织与个人在目标、行为上的内在一致性,从 而达到两者之间在行为及其效果上的良性循环。
7
二、激励与行为
激励是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动力,而行为是人实现个体目 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无激励的行为,是盲目而无意 识的行为,有激励而无效果的行为,说明激励的机理出现了问 题。例如,领导者打算通过增加额外的休息日来提高员工的 劳动生产率,但结果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因为在一定的 环境下,员工可能更愿意保持以往的工作日,希望提高薪水, 而不是增加闲暇支出。这说明,激励与行为也有匹配的问题。
5
动机产生以后,人们就会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而 目标一旦确定,就会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从需要到目标, 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 通过认识激励的对象,可以认识到,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 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诱发出不同的行为。
引发
需要
动机
导致
达到
行为
目标
产生 反馈
从领导方式看,需要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下属的行 为基础。领导的目的,是通过他人的活动或投入,实现组织 的目标。这种目标应该是下属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的 产物。因此,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不仅是领导者运用权力 影响下属的过程,而且还是领导者为下属创造发展空间以整 合个人目标的过程。
14
领导者和下属的组织行为,都是一种通过行动来满足未 实现的需要的过程。领导者的需要,既可以是缘于对制度权 力的渴望,也可能源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同样,下属未 满足的需要也是多样性的。因此,对员工的激励能否有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中领导者对下属的未满足需要的识别。
评价
优点: 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框架,成为激励理论的 基础; 指出了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并指出了 每一种需要的具体内容; 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对我国的管理 者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缺陷: 对需要5个层次的划分过于机械; 分析过于简单,缺乏实证基础。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工作与就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足够的薪酬;适度的工作时间与舒适的工作环境;低息住房贷 款
21
●各阶层的需要层次
自我 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贫困阶层的 需要层次
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自我 实现
知识阶层的 需要层次
自我wenku.baidu.com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青年人的 需要层次
22
18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人是有需求的动物;

❖ 人的需求表现出轻重层次;
本 观 点
❖人的需要由于重要程度和发展顺序不同,可以形 成一定的层次性。
❖ 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人的行为,已满
足的需求不构成激励因素,只能提供满意感。


帮助管理者
意 义
认识下属的动机
19
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称为:
15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ERG理论 ◆成就激励论 ◆ X、Y理论
16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各种需求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7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呈阶梯式逐级上升。 ●需要的存在是促使人产生 某种行为的基础。 ●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以 后,这种需要也就失去了对行 为的唤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