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育的亲和力
做一个亲和力的幼儿教师心得体会【5篇】

做一个亲和力的幼儿教师心得体会【5篇】做一个亲和力的幼儿教师心得体会【篇1】读书,是我非常热爱和热衷的一件事。
从认字开始,读书一直伴我左右。
读书可以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明了世事,可以使人的思想从狭隘走向宽广,是塑造自我、完善人格、提升思想和获得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个人能力的一项基本途径。
每次读完一本好书,就如饮完一杯甘洌的清茶,那种氤氲的茶香直沁心田。
《正能量》这本书,是学校发给我们的教师节礼物。
这是一本世界级的心理励志书,作者理查德·怀斯曼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结合多项实例,教给我们如何排除负面情绪,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自身内在的正能量。
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
当你陷身困惑、争执或消极能量之中时,尝试解脱或改变破坏性的能量,当积极的能量被引爆时,你的人生也将会得到神奇的大转变。
在这里,我想以粗浅的文字和个人的理解,结合我们的统计工作与大家分享我读这本书的所得所思。
一、努力进取、甘于奉献,是工作中激发正能量的法宝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每天与学生打交道,一张张小脸,一本本作业占据了我所有的工作时间。
这样日复一日、紧张忙碌的工作,曾一度消退了我的工作激情。
然而,当我停下工作,环顾四周,却发现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在不辞疲惫、默默无闻地工作。
看着眼前的一切,内心也多了几分豁然和坚定。
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传递着踏实、勤奋的“正能量”。
就是这个默默无闻、求实敬业的集体,培养出了我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坚韧沉静的性格,也培养出了我对教育事业由衷的热爱。
二、豁达善良、公平正义,是人际交往中传递正能量的关键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舒心的工作氛围。
古语有云“投之于木桃,报之于琼瑶。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至关重要。
保持善良的品性,以豁达的胸怀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用理性、公正的标准来判断身边的是与非,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传递的另一股“正能量”。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既是满足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途径探讨。
一、建设亲和的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首先需要建设一个亲和的教育环境。
亲和的教育环境是为了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切和温暖,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建设亲和的教育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师生座谈、制定师德师风标准、开展师生情感交流等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师长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感。
2. 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班集体氛围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感。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加强班级管理等措施,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团结与互助的力量,进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校园文化设施等措施,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而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对实际问题的关注。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思政教育选修课、开设思政教育专题讲座、举办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入更多关于学习方法、生活情感、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现实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亲和力塑造8篇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亲和力塑造8篇篇1在高等教育领域,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其角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生活、学习的良师益友。
因此,如何塑造辅导员工作的亲和力,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亲和力塑造的必要性亲和力是个体对他人或事物所表现出的亲近、友好、愿意接触的情感。
在辅导员工作中,亲和力塑造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师生间的信任感。
亲和力有助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真挚的情感联系,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情感支持。
2. 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亲和力能够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亲和力有助于辅导员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亲和力塑造的途径那么,如何塑造辅导员工作的亲和力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途径:1. 提升个人素养。
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有助于辅导员更好地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亲和力。
2. 关注学生需求。
辅导员应积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困惑,通过个别谈话、集体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增强亲和力。
3. 创新工作方法。
辅导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如运用网络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产生好感,从而增强亲和力。
4. 树立良好形象。
辅导员应注重自身的形象塑造,包括穿着打扮、言行举止等,以展现出一个良好的形象和气质。
这有助于辅导员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和信誉,从而增强亲和力。
三、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塑造辅导员工作的亲和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辅导员在个人素养、工作方法、形象塑造等方面下功夫。
打造教育的亲和力

学者开讲
 ̄ H AI I G UEZ EK AN J
打 造 教 育 的 亲 和 力
北 京 师范 大学教 育学 院 肖 川 教 育 的亲和 力 , 是 学 校对 于 教 师 和学 生 的 吸 就 引力 , 多地 体现在 能够带 给教 师和学 生安全 感 、 更 成 就感 和幸福感 的校 园生 活之 中。对学 生 的教育过 程 而言 , 它就是 春风 化 雨 , 是 浸 润 心 田 , 就 就是 循 循 善 诱 , 是用 充满真挚 情感 的语 言描述 、 释 和预 言我 就 解
识。为了真正地面向所有学生 , 我们必须以适 当的 方式 激发 和鼓 舞他 们 的学 习热情 , 中重 要 的一 点 其 是 帮助学 生发 现所学 知识 的个人 意义 。
善 于利用 教学时 机是所 有优 秀教 师应 该具 备 的
上的。“ 不是槌 的打击 , 乃是水 的载歌载舞 , 使鹅卵
我 感觉会 更好 , 自尊 自重 的意识 会更强 , 被唤 醒的潜
能 就会更 大 , 满欢 笑 的时光 就 会更多 。 充 生命 的历程 也 就会更 长久 。诺曼 ・ 森 特 ・ 尔 ( om nVn 文 佩 Nr a i・ cn ae19 et l,8 8—19 )以他 丰 富 的 阅 历 告 诉 我 们 P 93 “ 的热 情 将 会 感 染 、 励 和 吸引 他 人 。他 们 将 为 你 激 此 而爱戴 你 。 们将 为此愿 意伴 随你前 行 ”。 他 分 析心 理 学 的创 始人 、 士著 名心 理学 家 卡尔 瑞
土壤 温 暖的怀 抱恣意 绽放 的快乐 。 在 教学 过 程 中 , 注意 活 动 与活 动 之 间 的 内在 应
常常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愉悦。当人们不喜欢他 们的工作 。 或者不喜欢他们生活的一些方面时 。 他们 会 显得萎 靡不 振 、 得过 且 过 。 而 当人们 投 身 到他 们 喜 欢 的事 情 中 , 并且 有美好 的愿 景召唤 时 。 他们 的 自
论小学教师的教育亲和力的养成

摘要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各方面都还在不断成长,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和老师接触的时间比较多,所以老师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作为一名老师所具有的魅力、健全的人格以及表现出的教育亲和力,更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做人、做事等方方面面。
教育亲和力是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幽默、人文关怀、知识储备等对学生产生的愿意亲近的力量。
教育亲和力具体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形成教师亲和力的动机;有爱心;学生观和性格;习惯和行为。
老师从这四个方面培养教育亲和力,有助于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进教学的成功。
为了摸清当前小学教师拥有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和对教育亲和力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小学教师对教育亲和力认知度低;小学教师学生观不够全面;小学教师人格魅力不够强;小学教师的亲和力行为习惯不太恰当。
对此本文认为,如果小学教师可以主动提升自己对教育亲和力的认识,可以正确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主动塑造自己各方面的形象,并且提升自己的讲课水平、教学方式,将这些运用到自己教学的过程中,那么就会对教师教育亲和力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亲和力;养成Abstract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growing up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They have a frequent contact with the teachers for they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on campus. Therefore, teachers are play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growth. Especially, a teacher’s love charm, sound personality and education affinity (/link?url=http%3A%2F%%2Fsearch%3Fq%3Daffinity%26keyfr om%3Dhao360&q=%E4%BA%B2%E5%92%8C%E5%8A%9B%E7%94%A8%E8%8B%B1%E8%AF%AD%E6%80%8E%E4%B9%88%E8%AF%B4&ts=1493254836&t=99c53f0f9f918ad07df78a3498 78ec6" \t "_blank) will affect the future study, life, work, etc. of students. Education affinity (/link?url=http%3A%2F%%2Fsearch%3Fq%3Daffinity%26keyfr om%3Dhao360&q=%E4%BA%B2%E5%92%8C%E5%8A%9B%E7%94%A8%E8%8B%B1%E8%AF%AD%E6%80%8E%E4%B9%88%E8%AF%B4&ts=1493254836&t=99c53f0f9f918ad07df78a3498 78ec6" \t "_blank) is the enthusiasm, humor, humanistic care, knowledge reserves and other power which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come after that is shown by teachers during the class time. To be specific, educational affinity consists of four dimensions: the motivation to form a teacher’s affinity; compassion; student view and character;habits and behavior. Teachers cultivate educational affinity from these four aspects will promot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and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f teaching.The survey on the status and understanding towards educationalaffinity of current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how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low awareness of education affinit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re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lack personality charm;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ffinity behavior is not that appropriate. Concerning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this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with thorough analysis. I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n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affinity, shape their own image in all aspectst, treat every student correctly, and improve their level of lecture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affinity will make a great progress.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 affinity; cultivation目录TOC \o "1-3" \h \u 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引言 1一、教师的教育亲和力相关理论基础 1(一)基本概念界定 1(二)教育心理学关于“亲和力”的理论依据 2(三)教师的教育亲和力的具体体现 2二、小学教师培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 3(一)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3(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 4(三)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4三、当代小学教师教育亲和力的状况与分析 4(一)小学教师对教育亲和力重要性的认识 5(二)小学教师的学生观 6(三)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7(四)小学教师的自身魅力 8(五)小学教师的亲和力行为习惯分析 9(六)当前小学教师教育亲和力存在的问题 10四、小学教师的教育亲和力如何养成 10(一)提升小学教师教育对亲和力的认识 11(二)老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1(三)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12(四)小学教师提升人格魅力 12(五)小学教师的教育亲和力应该在教育中体现 13五、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6谢辞 18引言小学生的学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给学生建立一个对的价值观以及培养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老师能够与学生融为一体,通过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打造职业教育的亲和力——解读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追求

“ 只要你们想得周全 , 方案切实可行 , 就可以放手去 做, 但重要 决定必须召开校务委员会听证 。 潘 昌义校长 ” 提及 的校 务委员会 , 学校推 行 民主治 校 、 进管 理文 是 改 化的一种有 益探索 。 校务委员会 ” “ 由校领 导 、 中层 干部 、 不 同层 面的教师代 表 、 学生代 表组成 。 根据 民主决 策需
亲和力 , 是学 校 对于社 会 、 长 、 师 和学生 的吸 引 就 家 教
流的学校做文化 。 学校文化建设 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
发展 的积极诉求 。 以人为本 ” “ 打造职业教育 的“ 和力 ” 亲
正是 南京市莫 愁 中等专业 学校多 年来孜孜 不倦 的办学 追求 , 通过凝练提升校 园文化 , 移植融合企 业文化 , 努力
部 门、 教师 、 学生各方权益 的问题 , 学校都要 召开校务委
员会 , 过讨论形成决策 。 通
在校园林 荫大道 两侧 , 悬挂着一张张蓝 白相 间的条
幅: 求真务实 , 崇真守 朴 。德 以立身 , 以立 教 , 以修 行 德
己 , 以 导人 ; 之 为 难 , 行 知 行之 惟艰 ; 于 剑 而后 识 器 , 观 操
解读 南京市莫愁 中等专 业学校 的办学追 求
■本 刊特 约记 者 程道 明 管 萱
所谓“ 亲和力” 亲 , , 亲切 、 情融也 , 密切融洽之意 ; 有 和者 , 和谐 、 平静也 , 有和衷共 济之 意 ; 和 , 和睦 、 亲 乃 融 洽之 意。 和力 , 亲 指能使关 系亲密融 洽的作 用力 。 教育 的
员 则 认 为 提 幅 过 大 , 失 公 平 … …凡 此 种 种 , 及 管 理 有 涉
幼儿园教师的亲和力与关爱能力要求

幼儿园教师的亲和力与关爱能力要求教育是一项神圣而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他们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孩子们的责任。
作为幼儿园教师,亲和力和关爱能力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素质。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所需的亲和力和关爱能力,并强调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亲和力的重要性亲和力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一项素质,它是一种能够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
在幼儿园环境中,亲和力可以帮助教师与幼儿建立起轻松、亲密且信任的关系。
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能够通过友好和善良的态度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和教育。
亲和力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关爱能力的重要性关爱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另一项重要素质。
幼儿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心以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
关爱能力能够让教师用心倾听和理解孩子们的需求,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安慰。
通过积极地关心和关注,教师能够给予幼儿足够的爱与关怀,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
三、亲和力与关爱能力的培养亲和力和关爱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需要不断的培养和提高。
以下是几种培养这两项能力的方法: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来培养亲和力和关爱能力。
只有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教师才能更好地与幼儿建立联系。
2.倾听和理解: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幼儿的需求和情感表达,并真切地理解他们的感受。
这样做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理解的情感支持。
3.创设温馨的教育环境: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安全感、充满爱与关怀的学习环境。
通过温馨与和谐的教育环境,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呵护。
4.培养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的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行为,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提高亲和力和关爱能力。
四、亲和力与关爱能力的重要影响亲和力和关爱能力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有亲和力和关爱能力的教师能够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使幼儿们感到快乐和安全。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如何培养亲和力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如何培养亲和力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2、课前要“胸有成竹”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著名特级教师徐斌)教师唯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3、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同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安静下来。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开始上课,那样,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4、巧用课前三分钟课间休息结束了,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应该尽快地让孩子静下来,兴致勃勃地迎接“智力体操”的开始。
老师应该具备这种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的本领,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5、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
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教师以后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教育的亲和力
推荐人:于斯格楞
【推荐理由】:教育的亲和力对学生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耐心等待。
教育的亲和力,归根到底是教育者的亲和力。
教师身上最宝贵、最值得赞美的品质就是理解学生。
富有亲和力的人会更多地表现出热情、活力、谦和、真诚、关怀、温暖和移情的能力。
一个富有亲和力的人一定会更加受人欢迎。
作为有亲和力的教师,应该真诚地认可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对学生的失误和不佳表现能够宽容和同情,并给予明确的指引,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
它更多的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
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对学生毫不吝啬我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教育的亲和力,对学校而言,首先是课堂生活的高品质。
课堂生活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地方就在于它主要是领悟、分享人类精神成就,培养和激发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并进而建构起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过程。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并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选择真实的生活素材,在学生与文本知识、个体经验与种族经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一个可以嫁接并进而引发生长的“枝头”。
儿童学习人类世代积累的种族经验常常需要凭借意志、付出努力,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抗拒玩耍和游戏可以马上能够带来的愉悦的诱惑。
但儿童的学习,在更多的时候是充满快乐的,就像鸟儿在无垠天空自由飞翔的愉悦,骏马在辽阔草原尽情奔跑的惬意;就像鱼儿在浩瀚海洋舒展游弋的怡然,鲜花在土壤温暖怀抱中恣意绽放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为了什么而做,从中又能获得什么。
在课堂上安排一些令人兴奋的、与以往不同的活动,一些充满理智挑战的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材料。
他们会对学习过程更加感兴趣,并在今后的日子里记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为了真正地面向所有学生,我们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激发和鼓舞他们的学习热情,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
善于利用教学时机是所有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
当学生们表现出学习兴趣、闪现出一个灵感或者是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时,没有什么比调整教学进度、利用这可贵的教学时机更值得做的事情了。
只要有可能,把新话题与你正在讲的问题联系起来,效果往往非常好。
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必字字珠玑,但应该准确、简洁、明晰;活动不必很多,但要做实,以便让学生获得真切的生命体验,而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教育的亲和力,归根到底是教育者的亲和力。
教师身上最宝贵、最值得赞美的品质就是理解学生。
一个人成年后回想过去的学生时代,会欣赏那些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善于对学生给予移情性理解的优秀教师,更会对那些触动过他们心灵的教师心怀感激。
富有亲和力的人会更多地表现出热情、活力、谦和、真诚、关怀、温暖和移情的能力。
一个富有亲和力的人一定会更加受人欢迎。
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满怀热情时,我们常常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愉悦。
当人们不喜欢他们的工作,或者不喜欢他们生活的一些方面时,他们会显得萎靡不振、得过且过。
而当人们投身到他们喜欢的事情中,并且有美好的愿景召唤时,他们的自我感觉会更好,自尊自重的意识会更强,被唤醒的潜能就会更大,充满欢笑的时光就会更多,生命的历程也就会更长久。
诺曼?文森特?皮尔以他丰富的阅历告诉我们“你的热情将会感染、激励和吸引他人。
他们将为此而爱戴你,他们将为此愿意伴随你前行”
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指出:“课程必须由一个个知识点构成;但对于成长中的植物和孩子的心灵来说,温暖才是最重要的”。
人际关系的温馨是构建在个体之间有效的沟通和有意义的交流之上的。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泰戈尔)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去了解和走进儿童的心灵,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儿童创建有助于他们整体、和谐、充分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充满友善、相互欣赏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作为有亲和力的教师,应该真诚地认可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对学生的失误和不佳表现能够宽容和同情,并给予明确的指引,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优秀的教师会帮助孩子们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们一旦明白和理解了他人的内心感受,就会更尊重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这些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
我们必须激起他们心中的火花,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景,有所向往。
通过给孩子们创造探险经历,我们不仅能够给他们知识,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还可以增强彼此间的信任,鼓励他们成为更好的学生。
快乐的学习体验看重的是生活的美好和心智活动的乐趣,造就着健康、阳光的性格。
充满亲和力的教育并不是没有惩罚的教育,而是能够让学生有申辩的机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惩罚的教育;也并不是不强调、不看重学生学业成绩的教育,相反要让学生切实地对自己的学业成败负起责任,积极探寻改进学业不良状况的途径,并勇敢地直面现实。
当然,校园的建筑和装饰是否大气和富有美感,校园是否干净、整洁、宁静和舒适,是否在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温暖的关怀,也都会影响学校教育的亲和力。
学校建筑不一定要豪华气派,但一定要和谐、肃穆;学校的装饰不一定要新潮时尚,但一定要令人温暖和充满生机——正如教师的穿着不必华丽名贵,但一定要赏心悦目一样。
------摘自《教师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