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与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收集红色地方文献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收集红色地方文献的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不断推进,红色地方文献成为研究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重要资料。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生和教师学习、进行科研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机构。
如何收集红色地方文献,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主动与地方文献单位建立联系图书馆应当主动与地方文献单位建立联系,例如当地图书馆、档案馆、文化中心等,询问是否有文献资料可供收集。
同时,与相关机构和单位建立定期联系,及时了解文献信息和新资料的出版,以充实和完善馆藏。
二、购买红色地方文献如果有经费支持,馆藏部门可以购买红色地方文献。
购买红色地方文献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通过在线商城或线下书店购买。
2.通过省、市等常委读物馆购买。
3.通过图书馆订购书籍的渠道进行购买。
购买红色地方文献时,需要考虑到文献的可读性、收藏价值和完整性。
三、通过互联网搜索和采购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红色地方文献已经数字化并且上线,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和下载。
通过互联网可以找到大量电子化的文献,例如国图数字书城、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文数据库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商城或电子期刊数据库购买数字版红色地方文献。
四、扩大自愿捐赠和收购文献的范围一些机构和个人可能会有红色地方文献的典藏和收藏,可以向图书馆捐赠或出售。
因此,图书馆可以开展更多的自愿捐赠和收购红色地方文献的活动,促进图书馆馆藏得到更加广泛的充实。
五、与相关机构合作编纂或出版红色地方文献图书馆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编纂或出版与地方相关的红色文献,直接获得珍贵的文献资源。
通过合作编纂和出版红色地方文献,可以在提高图书馆馆藏的同时,也可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地位。
六、开展调研活动图书馆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走访调研寻找和收集红色地方文献。
特别是在所在城市或地区,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调研活动,以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收集文献信息。
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析——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为例

数字档案 Digital archives124摘 要:地方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资源中独具特色的资源,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对于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阐述了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范围,提出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成立工作小组、培养人才队伍、推进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地方文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地方文献是指关于某地区所有的一切资源,其中包含了地方人物及著作、地方出版物、地方史料这三大部分,依据著者、出版地是否在该地区来判断文献的属性,即使著作内容不涉及该地区的文化,也纳入到地方文献的范畴。
狭义的地方文献是指以论述、记载地方性问题为内容的文献。
狭义的地方文献将出版物内容的地方特点作为划分文献的重要标准。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图书馆一直以来按照广义的地方文献内涵进行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秉持广泛、全面的收集原则,力争展现武陵山区丰富的地方文化原貌,服务于学院教学科研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收藏范围1.1 收藏与武陵山区自然经济等相关的地方文献资源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位于武陵山区内的张家界市,张家界市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是依靠张家界特有的地址地貌自然经济资源发展起来。
武陵山区因地处武陵山脉的腹地而得名,毗邻湘鄂渝黔四省,主要包括张家界市、铜仁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渝东南地区、恩施州等。
武陵山区是典型喀斯特地貌,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地方物产类资源有天麻、山药、独活、猕猴桃、野山菌、霉茶、葛粉、泡桐、珙桐、香樟、楠木等;地方矿产类资源有有大理石、铝、铅锌矿、硒、磷矿、锰等;动植物资源有黑叶猴、羚羊、云豹、华南虎、小灵猫、穿山甲等;风景名胜地质地貌资源有利川腾龙洞、怀化沅陵无缘洞的故土湘西、黔江小南海地震遗址、铜仁梵净山、张家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巴东格子河石林等。
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研究

同 的角度 和层 面发 掘 地方 文 献资 源 中丰 富的信 息 和 内涵 ,广 泛进 行 各方 面 的 区域性 科学 文化 研究 。
收 稿 日期 :2 1— 7 1 00 0 —5
基 金项 目:毕节 学 院 2 0 0 6年度 院 级科 研课 题 “ 地方 文献 资源 开发 与高 校 图书馆 文 献保 障 体系 研究 ” 项 目编 号 :0 6 0 0 . 2 0 1 1
2 1 年 第 2期 01 第2 9卷
毕 节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FBJE UNI R I Y II VE S T
( 第 17期 ) 总 2
NO. 2 1 2, 0 1 Vo . 9 1 2 Ge e a .2 n r lNo 1 7
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研究
究 、土特 产研 究 等 都离 不 开 地方 文 献 ,其 他 相 关交 叉 学 科 、跨 学科 研 究 更 是 如此 ,因 而地 方 文献 日
渐成 为 学术 研 究 的第 一 手参 考 资 料 【 1 ] 后 的 学术 研究 必 然 要求 更 充 分 地 利用 地 方 文献 资 源 .从 不 。今
首先 是 经 济 方面 的作 用 和 价 值 。地 方 文献 包 含着 关 于某 一 地 域 的 大 量资 料 。它能 为本 地 区的经 济 建设 提 供 有关 信 息 ,为 当地 政府 制 定 发 展本 地 区的各 种 经济 政 策 、措 施 提 供依 据 。领导 决 策 离不 开 国情 、区情 ,而 地 方文 献 中的地 方 史 志恰 好 具 有这 种 “ 资政 ” 功能 ,故 地 方文 献 的 信息 导 向 和决 策功 能在 区域经 济建 设 中起 着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加 以充 分有 效 的利 用 将有 利 于 当地 பைடு நூலகம்济 发 展 。 其 次是 文 化 教 育方 面 。地 方 文 献在 进 行社 会 主 义三 个 文 明建 设 中发 挥着 不 可 替代 的作 用 。地方
地方文献与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一
、
和 共 同享 用 , 因而 尝 试 采 取 多 馆 配 合 , 担 或 分
合 作 收藏 文 献 , 行 整 体 化 资 源 建 设 和 资 源 实 共享 , 以数 馆 、 个 地 区 、 个 国 家 的 收 藏 来 一 一 共 同满 足 用 户 的需 求 , 而 大 大 提 高 了 整 体 从 的 文 献保 障水 平 。
本 地 地 方 文 献 的 大 部 分 用 户 和信 息 生 产 源 亦 集 中 于 本 地 区 。 故 而 , 展 地 方 文 献 藏 书 建 开
共 图书 馆 馆 藏 的 等 级 结 构 大 多 分 布 在 丁 级
( 础知识级 ) 基 和丙 级 ( 学 支 持 级 ) 甚 至 是 教 , 戊级 ( 低 级 ) 乙级 ( 究级 ) 最 。 研 已较 少 见 , 甲
位。
文献 情 报 机 构 个体 的藏 书建 设 是 合 作 发
展馆藏 , 立 跨地 区文 献 保 障 系统 的基 础。 建
但 由 于公 共 图 书 馆 按 行 政 区 划 设 置 , 各
自负 有 本 地 区 文 献 资 源 保 障 之 责 , 担 着 满 承
在 制 定 合 作 规 划 之 初 , 先 需 要 从 认 识 上 将 首
与 高 校 、 研 和 其 他 类 型 图 书馆 相 比较 , 科 公 共 图 书 馆 在 机 构 数 量 、 布 范 围 、 书 总 分 藏 量 、 者 人 数 等 方 面 都 是 首 屈 一 指 , 而 在 国 读 因 家文 献 资 源 保 障 体 系 中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地
浅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浅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1 导言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重点馆藏内容之一,也是显示馆藏特色的重要方面。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文化部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是省级图书馆六项主要任务之一。
地方文献由于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地区性(记载反映了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过去、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及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时代性(体现在某一时代的地方文献必然会反映那个时代该地区的历史或现实的发展动态),真实性(一般为当时人记当时事,或后朝人记前朝事,离事件发生的时间不远,较为真实可靠),使它在文献资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它是一个地方的人们长期以来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创造的结晶,是一个地方文明的体现。
因此,地方文献又能有效地服务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在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它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文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②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信息。
③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推动学术研究服务。
④为编篡地方史志提供翔实的原始资料。
⑤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宝贵的乡土教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文献的数量与日俱增,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广大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要也日益迫切。
因此,作为文献收藏和传播中心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搜集和利用责无旁贷。
本人不揣浅陋,就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淡一点精浅的认识,以就教于同仁。
2 地方文献的搜集2.1地方文献的搜集范围确定适度的搜集范围,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关键的一步。
范围定得过宽,很难办到,也会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务。
范围定得太窄,又会使文献出现缺漏。
因此,根据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内容宏富,品种繁多等具体情况,可以确定以下几个方面为地方文献的搜集范围。
①地方出版物。
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
高校图书馆收集红色地方文献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收集红色地方文献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研究热潮,红色地方文献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在红色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校图书馆收集红色地方文献的途径。
一、调研与征集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调研与征集的方式收集红色地方文献。
图书馆可以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前往红色地方,与当地的文化部门、博物馆、档案馆等进行沟通,了解当地是否有相关的红色地方文献。
在收集过程中,可以通过征集通知、征集活动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和学校师生广泛征集红色地方文献,以便于扩大收集的范围和数量。
二、购买与订阅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购买与订阅的方式获取红色地方文献。
图书馆可以参考学校红色地方历史研究的需求和专业方向,购买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微缩胶片、电子资源等。
也可以订阅相关的红色地方研究期刊和报纸,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资讯。
三、接收捐赠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接收捐赠的方式收集红色地方文献。
图书馆可以与社会公众、学校师生等建立良好的联系,向他们征求捐赠红色地方文献的意愿。
在接收捐赠时,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的收藏政策和收藏范围,选择合适的文献进行收集。
也要做好文献的登记、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以保证文献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四、合作与交流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获取红色地方文献。
图书馆可以与当地的博物馆、档案馆、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信息。
在合作与交流中,可以互相借阅、复制、共建、共享文献资料,提高红色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五、数字化与开放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化与开放的方式收集红色地方文献。
图书馆可以开展红色地方文献的数字化项目,将珍贵的红色地方文献进行扫描、拍摄、录音、录像等技术处理,形成数字化的文献资源,方便用户随时查阅和利用。
图书馆也可以将数字化的红色地方文献开放共享,向社会公众和学校师生公开,促进文献的广泛传播和利用。
试论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及阅读推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及阅读推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图书馆服务的普及,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及阅读推广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及阅读推广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策的制定和实施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及阅读推广工作有所裨益。
一、问题分析1.地方文献征集不足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一直存在着规模小、数量少、品种单一等问题。
地方文献大多分布在各种档案室、民间收藏者手中,图书馆往往难以获取到相关资源。
2.重视程度不高一些图书馆在征集工作中对地方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以收集一些大众热门书籍为主,对于地方文献的征集相对疏忽。
3.阅读推广效果不佳地方文献在图书馆中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文献受众面狭窄,很多人对其并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关推广方式不够科学有效。
二、对策提出1.加强地方文献征集图书馆应该加大对地方文献的征集力度,尤其是一些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源,可以采取购买、征集、捐赠等多种渠道进行收集,保证地方文献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加强对地方文献的重视图书馆应当加强对地方文献的重视,将地方文献的征集与整理工作纳入其发展规划之中,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地方文献工作的顺利进行。
3.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推广针对地方文献阅读推广工作,图书馆可以加强与当地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采取讲座、展览、沙龙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地方文献的知名度和受众面。
4.加强人才培养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征集及阅读推广方面,应该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5.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广地方文献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起数字图书馆或相关网站,方便公众进行在线浏览和查询,提高地方文献的影响力。
三、对策实施1.建立完善的征集机制和渠道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各类地方档案馆、文化机构、民间收藏者合作,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网络,不断丰富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
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

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摘要】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分析了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性、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的现状以及公共图书馆如何收集地方文献。
同时还探讨了地方文献整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数字化和保护地方文献的重要性。
总结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启示,展望了未来的地方文献工作,并发表了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地方文献的价值,并且为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地方文献, 收集, 整理, 数字化, 保护, 方法, 技巧,启示, 展望,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现状, 地方文献工作, 结语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由于地方文献往往分散在各个单位和个人手中,且缺乏系统整理和数字化,导致其利用和传承困难。
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有责任和义务收集、整理、保护和推广地方文献,以丰富自身文献资源,满足读者对地方文化和历史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以及现状,分析公共图书馆如何收集地方文献,讨论地方文献整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数字化和保护地方文献的重要性。
通过对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启示公共图书馆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
1.2 研究意义地方文献是指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的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地方志、民间传说、地方文学等。
在公共图书馆中,收集和整理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地方文献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特色,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个地区的传统与发展。
通过研究地方文献,可以帮助人们拓宽视野,增进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地方文献还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和依据。
许多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往往需要借助地方文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公共图书馆收集和整理地方文献,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文献与图书馆
地方文献与图书馆
产生文字以来的全部图书资料,记载着自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记载着人们征服自然界的手段和进程,图书资料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怀下,在全国上下逐步形成了“盛世修志”的新局面。
随着地方史志编纂工作的普遍开展,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编辑出版了大量地方文献资料,它门类繁多、包罗万象、内容广泛、资料来源浩瀚。
时间长达一百四十多年,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个历史时期,反映了一百四十多年来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历史和现状。
它理清了昨天的脉络、取得了有利的佐证,推动今天的建设,还将为后人留下珍贵的遗产。
所以,图书馆经常地搜集、积累、妥善地整理、保存本地区的文化典籍、革命文献、地方文献、科学著作及一切有价值的`图书资料。
做好这项工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图书馆特有的职能,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程度和文化遗产的保存和继承情况。
在1982年中央文化部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第二条:关于图书馆主要任务中规定,要“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
国家文化部把地方
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保存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标准之一。
今年以来,我馆领导十分重视这一工作,设立了地方文献特藏室,并有专人征集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淄博市为山东省辖市,总面积6036平方公里,人口380.26万,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1位。
城市结构别具一格,城乡交叉。
全市现辖五区三县,所以给征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但通过前一阶段的征集工作,也总结了一点经验:我们首先争得了市委宣传部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把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及作法,形成文件发至各区、县宣传部,在各区县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责成文化局配合,各区县图书馆馆长靠上的办法,使我们的征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从总到分的办法。
第一步到五区三县的宣传部、史志办、党史办等单位,征集了区县志,如博山区志,高青县志等总志;第二步又在各区县史志办的指导下,根据他们提供的有专业志的各局和部分大型企业,征集了各局的分志和专业志如文化志、工业志、邮电志等,有厂志的大型企业,征集了厂志如博山七三二厂志、山东博山陶瓷厂志、王村耐火材料厂志等;第三步根据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我市报刊名录,我们又分别把分散在我市及五区三县的八十五种报刊——上门征集到,其中如齐鲁石化总公司的“大氮肥”
(刊)、“齐鲁石油化工”(刊)、及我市的“半岛环境报”等许多报刊将从创刊至今十几年的合订本,完好地交给了我们。
在完成以上几步征集工作的同时,还注意征集了部分个人专著,包括文艺作品和其他著作。
在广泛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上,我馆建立了地方文献特藏室;首先增加了“中图法”中“中国地区表”里专类复分表关于市、区县的细分类目,对我市及五区三县均加细分专号;淄博市为5231、张店区为5241、博山区为5242、淄川区为5243、临淄区为5244、周村区为5245、桓台县为5246、沂源县为5247、高青县为5248,这些地方文献在修改前都集中在山东“52”号下。
还将原有的馆藏从特藏部、社科部提取1~2册到地方文献特藏室,按细分号修改,并在公务目录中修改了业务注记。
为了便于检索,我们设了分类、书名、著者三套目录;为了增加可比性,我们把区、县志、各分志及大型企业专业志、厂志按市、五区、三县分别排架。
另外,还把我市的报刊及个人专著等也全部收藏在地方文献特藏室。
现藏书约810种、1455册、报刊139种近500册、己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地方文献特藏室。
在馆庆40周年之际,我馆搞了“地方文献展览”按市、五区、三县分别展出,还有聊斋学、齐文化、个人专著包括文艺作品和其他著作,报刊专架等几部分,共展出七百多种(甲)。
还有古籍线装如淄川县志、颜神镇等各区县志、及聊斋志异的五种
不同的手抄本等。
搞地方文献展览在我馆是第一次,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通过实际征集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做好这一工作的主要经验就是各级领导重视,认识统一,这是做好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有力保证。
征集地方文献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
但这仅仅是开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距离一个“全”字还相差很远,还有大量的更艰苦更细致的工作要做。
因此,我们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加强管理,妥善保存,建立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
〔出处〕山东图书馆季刊 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