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提戈涅》戏剧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安提戈涅》的剧场美学——从尼古拉斯·布里昂松到谷亦安

《安提戈涅》的剧场美学——从尼古拉斯·布里昂松到谷亦安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安提戈涅》的剧场美学——从尼古拉斯•布里昂松到谷亦安孙启迪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在这个加速变化的年代,将经典剧作用现代手段进行呈现,似乎是很多戏剧人的追求,也是吸引观众的良方,但其展现技法和呈现出的戏剧效果却各有不同。

每个导演都在一定程度上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创作的作品,面临着众多选择:演员、表演、故事背景、舞台布景、道具、灯光等。

如何既尊重戏剧的规矩,还能打破陈词滥调,在对让•阿努伊(Jean Anouilh)版的《安提戈涅》的诠释中,尼古拉斯•布里昂松(Nicolas Briançon)和谷亦安交出了各自的答卷。

关键词:安提戈涅;剧场美学;谷亦安;尼古拉斯•布里昂松作者简介:孙启迪,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以及法国马赛国立音乐学院。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153-01经典戏剧《安提戈涅》可以视作一场有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应用,从当代戏剧研究角度来看,了解两位导演各具特色的剧场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及戏剧艺术的发展变迁。

(一)基于《安提戈涅》的写实主义内核,尼古拉斯•布里昂松遵从剧本,选择在纳粹占领时期的法国作为戏剧创作的背景,克瑞翁的随从们穿着盖世太保的制服,提示着那段被纳粹军队占领巴黎的记忆。

戏剧在悲剧的框架中缓缓展开,深灰色的布景,剥离的墙板,三扇摆放在高台上的门,两把长凳,一个水池在半圆形的空间里唤起观众对古希腊半圆形剧场的回忆。

充满中立性的舞台设计使观众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角色上。

戏剧气氛黑暗而萧索,光线主要来自蜡烛和蓝色背景板,为场景营造出太平间的冷寂氛围。

风的声音在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加剧了观众的焦虑,小提琴呈现出的闪回感依旧令人不安。

布里昂松匠心独运地使序言人格化、游戏化,以叙述者的方式直接面向公众。

无所不知的“他”将戏剧介绍成长篇独白,这种干预使观众能够洞察角色的状态和想法,进而顺利沉浸在布里昂松构建的戏剧世界中。

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个人信仰与国家法律的冲突

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个人信仰与国家法律的冲突

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个人信仰与国家法律的冲突1. 引言1.1 概述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是一部备受赞誉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个人信仰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冲突。

该剧由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于公元前441年左右,历经千年依然具有重要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该戏剧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不同观点和解读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为了更好地呈现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本文章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二部分: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的背景。

首先会简要介绍古希腊戏剧及其重要性,然后会详细介绍《安提戈涅》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并概括剧情以及主要角色。

第三部分:个人信仰与国家法律的冲突主题分析。

此部分将着重探讨主要角色安提戈涅对于个人信仰的坚守以及克里昂代表的国家法律观点。

同时,我们还会探讨这种冲突引发的道德困境和对人性的深入探索。

第四部分:不同观点和解读对比分析。

本部分将通过对比孟子与庄子在个人信仰与国家法律冲突问题上的看法,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对《安提戈涅》的再评价与解读,来展示这一主题在不同时期所引发的思考和讨论。

此外,我们还将进行当代社会中类似冲突案例的分析,并从中寻找启示意义。

最后,文章将进行结论和总结,总结全文讨论的要点并得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的研究和分析,深入探讨个人信仰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冲突,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思想背景下产生的影响以及现实社会中类似情境的启示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主题,并通过对相关观点和解读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人信仰与国家法律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并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道德困境和冲突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2. 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的背景2.1 古希腊戏剧简介古希腊戏剧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兴起并发展成熟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它包括喜剧和悲剧两种类型。

古希腊人对戏剧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将其视为一种娱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2.2 《安提戈涅》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一部作品,约写于公元前441年左右。

浅析悲剧 安提戈涅

浅析悲剧 安提戈涅

浅析悲剧《安提戈涅》[摘要]索福克勒斯通过描绘安提戈捏反抗克瑞翁的僭主专制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悲剧故事发展。

<安提戈涅>是最著名的古希腊悲剧之一。

无论在其艺术技巧上还是其思想价值上都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

【关键词】安提戈涅悲剧女性索福克勒斯曾被文学史家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他的创作是希腊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他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专制,鼓吹英雄主义思想,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

《安提戈涅》是最著名的古希腊悲剧之一。

安提戈涅的哥哥流亡者波吕涅刻斯为了抢夺哥哥厄忒俄克勒斯忒拜王的王位,凭借岳父的外邦军队前来攻打自己的城邦忒拜城。

很不幸的是两兄弟在交战中双双阵亡。

他们的舅父克瑞翁以与其亲近的身份被长老们推为新的国王。

克瑞翁指责波吕涅刻斯:他是个流亡者,回国来,想要放火把他祖先的都城和本族的神殿烧个精光,想要喝他族人的血,使剩下的人成为奴隶,这家伙,我已向全体市民宣布,不许人埋葬,也不许人哀哭,让他的尸体暴露,给鸟和狗吞食,让大家看见他被作践得血肉模糊! [1] 克瑞翁下令违背法律的人将会在大街上被群众用石头砸死。

面对不容悖逆的法律,面对沉默的臣民,一位美丽的少女——波吕涅刻斯的妹妹安提戈涅勇敢地站出来,与暴君进行反抗,埋葬了哥哥。

进了亲人应尽的义务,捍卫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在剧中他用三言两语便能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且具有鲜明独立个性的人物,并且他突破前人的做法,在剧中很少出现神,而是依靠人物性格的发展推动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剧中用安提戈涅不畏强权,不畏专政而勇敢反抗克瑞翁的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语言饱满生动,有很多诡辩的言辞、巧妙的争辩,使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克瑞翁你真敢违背法令吗?安提戈涅我敢;因为想我宣布着法令的不是宙斯,那和下界神祇同住的正义之神也没有又为凡人制定这样的法令;我不认为一个凡人下一道命令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的条律……我不会因为害怕别人皱眉头而违背天条,以致在神面前受到惩罚……语言的功用很显然的突出了克瑞翁的唯我独尊的专制独裁的形象,而安提戈涅是高大的英雄的形象,她鲜明的体现了城市民主派的主张。

重识《安提戈涅》的悲剧中心

重识《安提戈涅》的悲剧中心

重识《安提戈涅》的悲剧中心作者:丁振乾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11期内容摘要:《安提戈涅》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悲剧三部曲之一,是古希腊戏剧作品中重要的一部悲剧。

该剧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安提戈涅同忒拜城国王克瑞翁之间关于是否埋葬安提戈涅的哥哥波吕涅科斯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冲突。

学者们通常将安提戈涅看作是该悲剧的核心人物,但同安提戈涅相比,克瑞翁面临更多的矛盾与困境,多重悲剧事件发生在他身上,克瑞翁这一角色的存在推动了整部戏剧的深入发展。

由此看来将克瑞翁看作是这部悲剧的中心人物更为合理。

关键词:《安提戈涅》悲剧克瑞翁作为被世人公认的悲剧著作,学者对于《安提戈涅》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主题情感、人物形象的探讨分析不在少数,其中黑格尔的论述尤为精彩。

学者们一般将安提戈涅看作是本部悲剧的中心人物,安提戈涅所彰显出的不畏强权、顺应神权精神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相反,克瑞翁则向世人展现出盲目自大、傲慢狂妄的暴君形象,站在安提戈涅的对立面。

郑州大学文学院宋硕夫曾撰文指出克瑞翁克瑞翁处于剧中人物矛盾关系网络的核心位置,同时克瑞翁具备理性抗争的悲剧特点。

①本文认为同安提戈涅相比,克瑞翁面临更多的困顿折磨,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悲剧人物的色彩。

1.冲突的集中体《安提戈涅》所有出场的人物中有六人有自己的姓名,这些人物相互之间构成了多重矛盾冲突。

通过对这些矛盾冲突的进一步梳理,可以发现安提戈涅与克瑞翁是处于多重矛盾中心的关键人物。

安提戈涅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与伊斯墨涅、国王克瑞翁之间。

戏剧的开场索福克勒斯就为我们展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形象,一个是勇敢坚毅、富有抗争精神的安提戈涅;另一个是畏手畏脚、顺从城邦法则的伊斯墨涅。

姐妹两就是否埋葬她们共同的哥哥波吕涅科斯产生分歧,并爆发激烈的冲突。

安提戈涅“要对哥哥尽我的义务”②,去埋葬被国王克瑞翁明令禁止埋葬的波吕涅科斯。

伊斯墨涅则认为她们“生来是女人,斗不过男子”,“没有力量和城邦对抗”③,并不敢反抗城邦的法律。

安提戈涅悲剧解读

安提戈涅悲剧解读

安提戈涅悲剧解读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一部经典悲剧作品。

该剧以叙述古希腊王子埃庇托克勒斯与他的姐姐安提戈涅之间的冲突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选择的困境。

该剧的核心主题是个人意志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冲突。

安提戈涅冒险违抗国王的命令,为她的兄弟埋葬尸体,这是对家庭的忠诚与对国家的忠诚之间的抉择。

她坚信道义高于一切,即使这意味着对抗权威和面临死亡。

这引发了观众对权力滥用和道德价值观的思考。

该剧还探讨了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对立。

埃庇托克勒斯和安提戈涅都受到了家族的诅咒,他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命运。

然而,他们的选择和行动表明,即使在命运的束缚下,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来塑造自己的命运。

《安提戈涅》还揭示了权力和威望的腐败。

国王克里昂对自己的命令盲目地坚持,无视人民的声音和公正的原则。

这种权力滥用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也反映了当权者的腐败和自私。

《安提戈涅》是一部充满深度的悲剧作品,引发了观众对个人意志与国家法律、命运与自由意志以及权力与腐败的思考。

它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勇于追求正义和道义,即使这意味着面临困难和牺牲。

浅评《安提戈涅》人性与律法

浅评《安提戈涅》人性与律法

人性与律法公元前442年的一天,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勒克斯写下了被誉为人类戏剧史上最伟大作品之一的《安提戈涅》,由此引发了后世学术界关于民主与专制,神律与人律,甚至是女权主义等问题的一系列讨论。

一个时代的作品总会带有一个时代的烙印,作为古希腊悲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安提戈涅》集中体现了古希腊悲剧文学的特点,例如崇尚自然法(神律),宣扬民主政治反对僭主政治,突出宿命论等等。

赫拉克利特说:"人类的所有法律都以唯一的--神的--律条为生。

",而伯利克里也说不履行这种法律将招致公认的耻辱,这种思维形成了古代希腊人的基本观念,既顺从神意,服从神律。

古希腊悲剧虽然以人为主,从某种程度上呼吁关注了人性,但总体上仍然在强调人类应该以神的意志为主导,否则将获得凄惨的结局。

那么,从现代的角度看,今天我们应该从《安提戈涅》中得到什么启示?显然我们应当避开关于神的崇敬,进而去关注剧中关于人的部分。

两个主要人物安提戈涅与克瑞翁的矛盾冲突与思想观点上的分歧构成了这部戏剧的主要矛盾,而事实上,人性与律法的冲突也正是这部剧作的中心脉络之一。

戏剧开场便围绕安提戈涅与妹妹伊斯墨涅的对话展开,从对话中我们知道城邦统治者克瑞翁颁布法令,禁止任何人给安提戈涅的哥哥—叛国者波吕涅克斯下葬,而安提戈涅执意要亲手给哥哥下葬,由此,一条贯穿全剧的矛盾主线基本形成。

首先我们从开场中可以看出,安提戈涅之所以要给哥哥下葬,是为了尽她作为妹妹的职责与本分,另一方面,虽然波吕涅克斯是叛国者,但出于人性的大爱安提戈涅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哥哥暴尸荒野,事实上这也是对自然法的崇敬,既埋葬亲属是神律,是不能违背的。

综上,安提戈涅不惜违反克瑞翁的城邦法,不怕自己遭到报复,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后世之所以对安提戈涅这一形象持肯定与同情态度,正是因为剧中安提戈涅的做法不畏强权,捍卫并升华了人性。

之后在直面克瑞翁时,安提戈涅说:"因为向我宣布这法令的不是宙斯! 那和下界神抵同住的正义之神也没有为凡人制定这样的法令,我不认为一个凡人下一道命令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条律!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遭遇这命运并没有什么痛苦,但是,如果我让哥哥死后不得埋葬,我会痛苦到极点"这几句话义正词严,措辞犀利,坦诚地表述了安提戈涅对自然法的捍卫,对克瑞翁城邦法的质疑,以及纯洁的人性美。

罗锦鳞:《安提戈涅》观后感

罗锦鳞:《安提戈涅》观后感

罗锦鳞:《安提戈涅》观后感(一)刚刚看完中戏表08级二班演出的《安提戈涅》(2011年,希腊戴尔佐布洛斯导演)。

首先,要祝贺二班的全体同学们,你们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演出,很好地体现了“老戴”的艺术构思和导演风格,应该说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希腊导演来院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全体同学都很努力,激情满怀,声情并茂,展示了“肢体戏剧”特有的魅力。

我从86年认识老戴以来,看过他导演的许多剧目。

他在希腊是有名的“肢体戏剧”导演。

不少人认为他的舞台手段和处理“怪”。

其实他在戏剧创作上是很认真的,严肃的,绝不“儿戏”,更不是“玩”。

是非常有创新和想像的。

而且非常尊重古悲剧的原作和精神的,每部戏都有各自的特色,又充分表现了戏剧观念。

(二)他的戏剧表演主张:强调演员充分运用肢体,肌肉和器官去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重视台词以及声音,音色,音调的丰富表现力,运用肢体和声音的节奏变化,让观众感觉震憾。

因此,表演他的戏的演员是要经过他的形体和声音的特殊训练的。

此次,排演前中戏就派了老师到雅典专门接受这个训练。

(三)从这次演出中,我深深感觉二班的同学在创作的全过和中所付出的艰辛。

最后的演出结果是对你们最好的回报!戏从开始到结束,同学们始终在高难度的形体动作中,而且一个动作要保持相当的时间长度,还要相互在统一和协调中,真是很难的。

台词的要求上,你们表现也叫我高兴,有声有字,有节奏,更有激情。

(四)导演在演出中保持了古悲剧“简洁、庄严和肃穆”的传统风格,提取了原作中的主要和关键内容,体现了索氏的剧作思想,又极富创新精神,删减得当。

场面和节奏有很强的震憾之力,干净利落。

对演员强调的是整体性而不是个性,强调的是形体和声音及台词表现力,特别是真情实感。

演员要用全身心投。

(五)舞台表演和导演艺术应该多元化,《安》剧提高供了很好的范例。

做“肢体戏剧”的演员,更要求各种基本功,形体、台词、声音、激情、节奏等等。

如果不苦苦练习,那是不能胜任的,二班的同学可以谈谈你们的体会嘛。

在古希腊戏剧中体会哲人之思

在古希腊戏剧中体会哲人之思

在古希腊戏剧中体会哲人之思古希腊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同时也融合了哲学思想。

在古希腊戏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哲人们对人性、生命、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古希腊戏剧中体现出了对人性的思考。

在古希腊的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被塑造得非常丰富和多维。

在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中,主人公安提戈涅无法接受国王的命令而埋葬反抗者的事实,她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表达了对正义和良知的执着追求。

这种对人性的思考使得观众不仅仅是对故事情节进行审视,更多地关注到人性的复杂性和价值观的冲突。

古希腊戏剧中探索了生命的意义。

在古希腊戏剧中,死亡的主题经常被探讨。

在欧里庇得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通过揭开真相而最终选择了自杀,表达了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戏剧作品中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命运,更是关于人类存在的意义。

观众们在欣赏这些戏剧时,也会开始思考人生中的大问题,如自由意志、命运等,从而引发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古希腊戏剧中还体现了伦理道德的探讨。

在古希腊的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经常被放置在伦理选择的境地中。

在索福克勒斯的《奥狄浦斯·泰兰尼》中,主人公奥狄浦斯无意间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个故事引发了对道德选择的思考,观众们开始思考个体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如何解决道德困境。

古希腊戏剧中体会哲人之思,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人性、生命和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古希腊戏剧作为文化财富,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的精髓,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

通过欣赏和探讨古希腊戏剧,我们可以启发思考,深化对人性和生命意义的认识,同时也提醒我们思考伦理道德的问题,从而引发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统 一 的地 点 。 当 整 个 戏 剧 动 作 都 在 一 处 发 生 时 ,跟 在 戏

结 构
剧 场 面 后 的合 唱 歌 正 可 以起 到 划 分 戏 剧 动 作 的作 用 , 使 得
《 安 提 戈 涅 》 的 内容 结 构 是 : 开 场 白 ,安 提 戈 涅 姐 妹 连 续 的故 事 得 到 一 个 间歇 , 类 似 于 现 代 戏 剧 中 的 “ 幕 ”。
视 与 舞 台 艺术
浅谈 《 安提 戈涅 》 戏 剧 艺术 特 点
。桂 菡
摘 要:古希腊 悲剧样 式的完善过程可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埃斯库 罗斯 为代表的形成 阶段 、索福克勒斯为代
表 的成熟 阶段以及 欧里庇得斯为代表 的继承发展阶段。作 为索福克勒斯的代表剧作 , 安提戈涅》在戏剧发展 史 上有 着重要的地位 。本 文对 ( 《 安提戈涅 的艺术特点进行 了分析 ,从戏剧结构 、角色数量 、歌 队作 用变化等几个
的谈话 ,安提戈 涅表 明要孤 身一人违反禁令 埋葬死去 的兄 索 福 克勒 斯 把 这 种 一 场 面 一 合 唱 曲 的 结 构 固定 下 来 , 既 是
弟 ; 进 场 歌 、 歌 队 抒 情 。第 一 场 , 国王 克 瑞 翁 下 禁 令 以 及 古 希 腊 悲 剧 向近 现 代 戏 剧 演 化 发 展 的 标 志 , 也 暗 示 了歌 队 尸 体 被 埋 葬 的 事 实 ;第 一 合 唱 歌 ,歌 队 抒 情 。第 二场 , 违 作 用 的变 化 ( 这 一 点 在下 面 的 歌 队部 分 进 行 详述 ) 。 法 者 安 提 戈 涅 被 抓 并 同 克 瑞 翁 进 行 对 话 ;第 二 合 唱 歌 ,歌 队抒 情 。 第 三 场 , 王 子 海 蒙 与 克 瑞 翁 针 对 安 提 戈 涅 是 否 有 二 、 角色 数 量增 加 《 安 提 戈 涅 》 一 剧 中 角 色 明 显 增 多 。 剧 中 主 要 人 物
王后之死 。由此可见 《 安 提 戈 涅 》 结 构 框 架 可 归 纳 为 :开 的剧 作 中 , 所 有 的角 色 ( 不 计 歌 队 成 员 )加 在 一 起 平 均 算
场 白— — 进 场 歌 一 一 五 个 戏 剧 场 面 及 每 个 场 面 后 各 有 一 首 来 仅 有 五 位 角 色 ( 其中 《 乞援人 》仅三名 , 《 波 斯人》仅 合 唱 歌— — 退场 。
式 ”。
插 进 行 但 是 分 配 十 分 不 均 衡 。 以埃 斯 库 罗 斯 作 品 为例 ,剧
索福克勒斯 于公元前 四四一年写下 《 安 提 戈 涅 》 , 这 中 常 有 一 个 戏 剧 场 面 后 连 续 出现 两 首 歌 曲 的 情 况 ( 《 乞
是其现存 的 人 》 、 《 七将 攻 忒拜 》 中悲 歌和 合唱 持续 进 行 , 《 复
四名 ) 。 角 色 的增 加 有 利 于 故 事 的 丰 富 ,情 节 较 之 以往 复
杂 ,场 面 也较 为热 闹 。
此结 构 中 ,戏 剧场 面 与合 唱歌 的 分配 最值 得 关注 。
2 0 1 3 . 0 3
角 色 数 量 的 增 加 不 仅 体 现 在 整 部 戏 中 , 最 重 要 的是 体 中 , 不 会 再 出现 几 首 歌 曲连 续 出 现 的 情 况 , 而 是 一 首 曲 子 现 在 同 台角 色 上 。 悲 剧 之 父 在 戏 剧 中运 用 第 二 名 演 员 ,让 跟 一 个 戏 剧 场 面 , 合 唱 曲 以 间 隔 作 用 为 主 ,整 出 戏 剧 以对 剧 中 人 物 之 间直 接 产 生 了冲 突 。 而 索 福 克 勒 斯 更 进 一 步 , 他 引 入 了第 三 名 演 员 , 也 就 使 同场 面 角 色 增 加 到 了 三 个 。
就是说作 品的戏剧 成分和抒情 成分是一对 一交互 出现 的。
索 福 克 勒 斯 的 剧 作 结 构 更 加 完 善 , 人 物 处 理 和 事 件 安 排 众 所 周 知 ,戏 剧 场 面 和 合 唱 队 抒 情 一 直 是 构 成 古 希 腊 悲 剧 更 加 出 色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形 成 了 相 对 固 定 的 “ 戏 剧 结 构 程 的 两 个 重 要 部 分 。但 在 之 前 的 作 品 中 , 虽 然 两 者 同样 是 穿
罪 进 行 争 执 ;第 三 合 唱 歌 ,歌 队 抒 情 。第 四场 , 安 提 戈 涅 有安 提 戈涅 、克 瑞翁 、海 蒙 ;次要 人 物 为王后 、伊斯 墨 在 被 押 走 前 的感 受 ; 第 四合 唱歌 , 歌 队抒 情 。 第 五 场 ,先 涅 、 守 卫 、 先 知 以及 报 信 人 ; 除 此 之 外 还 有 一 些 无 台 词
方面讨论希腊悲剧是如何一 步步走到现代戏剧的样 式上来的。
关 键 词 :安提 戈 涅 索 福克 勒 斯 艺 术特 点
索 福 克 勒 斯 的剧 作 可 被 看 作 是 古希 腊 悲 剧 作 品 从 发 展 在 索福克勒斯这 部戏中 ,一个戏 剧场面跟 一首合唱歌 ,也
到成 熟阶段 的标志 。相对于前辈埃 斯库罗斯 的剧作 而言 ,
部 剧 作 中 , 我 们 既 能 够 看 到 古 希 腊 戏 剧 的 大 致 样 貌 , 也 可 仇 神 》 中 出 现 了 两 组 相 连 的 悲 歌 且 之 后 紧 接 有 一 组 欢 送 以窥 见 索 福 克勒 斯 戏 剧 作 品 的一 些艺 术特 点 。从 戏 剧 史角 度 曲) 。古希腊 的戏剧不 同于现代 剧 , ‘ 它 的故事几乎都 发生 看, 《 安 提戈 涅 》 的艺 术特 点 主要 体 现 为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知赶来规劝克瑞 翁修改命令 ,二者产生争执 ,克瑞翁 回心 的人 物 , 如 仆 人 、 先 知 的 领 路 童 。 大 致 算 来 , 除 了 歌 队
转 意 ;第 五 合 唱 歌 ,歌 队抒 情 。 退 场 ,安 提 戈 涅 、 海 蒙 、 外 , 仅 算 有 台 词 的 角 色 就 有 八 位 之 多 。 而 在 埃 斯 库 罗 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