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_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_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_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文章内容由收集!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课题四: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

4.18

5.25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8.785

2.864

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

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32÷42246.4÷13

2、书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老师也喜欢,暑假里,老师去三峡游览了一番,带来很多照片,想看吗? 师:三峡风景宜人,每年都有很多人到这里观光游玩。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雄伟壮观, 其中,给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峡的船闸,三峡永久船闸门共24 扇,其中最大的一扇闸门高38.5 米,宽20.2 米,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大,被称为“天下第一门” 。小男孩家的门高是2.2 米。师:根据画面上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闸门的身高是门高的多少倍?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下面我们先来解决问题一:怎样列式?仔细观察算式,交流一下,它与我们上一个信息窗所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区别? 师生共同总结,引出课题并板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合作探究: 1.质疑: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可能的回答: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下面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 2.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一起来看合作要求 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1、总结交流,学生分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解法:解法一:把米转化成 分米; 解法二:把除数、被除数都扩大10 倍。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解法给予肯定,有的同学用竖式解决的?下面我们一起用竖式计算这个题目。 解法三:除法竖式 首先我们应先把除数转化成什么?(整数)把2.2 转化成整数,我们把小数点划去就可以了。把小数点划去,2.2 就转化成了22,这个数就扩大了10 倍。扩大10 倍,其实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

【教学设计】四年级《近似数》精品教案

《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1998、()、()、()

9997、()、()、() 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205 306 402 () < () <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此处安排收集资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近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 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近似数有关的信息。)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

苏教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第6课时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 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 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

最新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取近似值对结果的精确程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 4. 标签 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生成情境 1.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求出下列各数省略万后面尾数后是多少? 12 953 560 890 20 114 536 2.省略千后面的尾数又是多少? 3.求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什么方法? 4.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整数的方法类似. 二、自主探究

1.揭示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小数的时候,有时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 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课件出示例1. 豆豆身高0.984米,平常没有必要说的那么准确,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0.984米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保留整数分别是多少呢? (1)学生独立练习. (2)小组内交流. (3)策划表现方案. (4)全班交流. [学法尝试:根据整数“四舍五入”的方法,小数要保留两位小数,就 看第三位小数,0.984的第三位是4,小于5,舍去,因此0.984米≈0.98 米.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第二位是8,不管第三位及后面的数,8大于5,向前一位进1,而前一位是9进1变成了10,因此0.984米≈1.0米.要保留到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也就是十分位上的数,而不管百分位、 千分位上的数,因为9>5,向前一位进1,0.984≈1米.] 4.全班讨论:0.984保留一位小数0.984≈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各小组分别发表意见,老师给予点评. [学法尝试:0.984≈1.0=1,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保留为1.0时,就是1,大小是不变的.] 5.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2.953 18.346 9.538 4 19.823

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三、“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关系到整体教学进程的推进和展开,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体验。对于小数除法内容,W老师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学习内容的本质和学生的学情,经过多次的调整与修改,精心设计了教学的问题情境。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聊这样一个话题。我先叙述一件事儿,你们不需要每个字儿都记录下来,你们认为最重要的记录下来。谁愿意到黑板上来?那个男孩儿来,他第一个举起了手。 学生上前 师:甲乙丙丁四人,他们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四个同学想毕业前聚一聚,他们就到东北师范大学的餐厅,一起吃了个饭,一起聊人生。饭后,服务员过来说,你们该缴费了。甲同学说,我先替你们给吧,就交给服务员100元,服务员说,找你3元。他们四个人这次的饭费打算AA制。AA制懂吗? 生:平摊。 师:现在要摊钱了,每个人要交多少钱?这事儿听明白了吗? 看黑板上学生的记录情况,学生记录的是:甲乙丙丁毕业了,上一个餐厅吃一顿饭 师:你就记住这些了啊?数学人要睁开数学的眼睛。你们还记得什么啊?看看这个女孩记录了什么?(把本子放到大屏幕下,对黑板上的男孩说)你要把我所有的话都记录下来呀? 师:人数4人,地点餐厅,缴费100元,找3元,97元。她记得怎么样? 生:好! 师:假如你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位,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我最想知道我们每人应该交多少钱,假如平摊的话。 师:对呀,每人要交多少钱啊?是不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啊,这个问题你们自己能解决吗? 生:能! 师:开始!

师:(看着学生在黑板上记录的内容说道)小伙子,吃了一顿饭的事儿,就不记下了,得简明扼要的,要解决问题了。 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的计算 师:这事儿咋解决啊?每个人平摊,每个人要交多少钱?也可以用个竖式来表达。 找到一位同学使用竖式得到了有余数的结果 师:就把你的式子,好极了,写到黑板上来。挺好的,快来。 让学生1在黑板上列竖式计算 师:(对黑板上还在记录的学生说)小伙子,你,你还没记完关系呢,我们都解决完了,快回去办呐! 师:来,就这样,你们写你们的啊。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竖式 4 9 7 师:个儿挺高的,来,就把你的式子写到这就行哈。我再帮她把她的横式写在上面啊。 教师板书(100-3)÷4 学生进行板书: (100-3)÷4=24 (1) 2 4 4 9 7 8 1 7 1 6 1 师:(问黑板板书同学)完了?请问最后的结果是? 生1:最后的结果是:24元余个一元。 师:好,我是甲,我要收费了。丙,你给我多少钱啊? 生1沉默不知道如何回答

《亿以内数近似数》教学设计

课题:求亿以内的数的近似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省略方法的过程。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的方法。 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教法与学法:讲解法合作探究 教具与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4千万元,这个1亿4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近似数的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2.复习导入: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 3.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内容。 (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2756≈1389000≈2.学习要求: a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b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 3.小组汇报结果: 12756≈10000 千位是2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求小数的相似数》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71页《求小数的相似数》。 教学目标 .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相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3.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优良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谈话:同学们,本单元前面几个信息窗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绿毛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 2.谈话:“这节课重点解决‘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 样’和‘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可以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清撤生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两位同学例外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于是需要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由此激起学生探寻新知的剧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 谈话:观察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一位小数,小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整数。 谈话:对,求3.94的相似数,根据例外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保留整数。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情况,根据我们求整数的相似数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 学生独立研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求3.94的相似数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谈话:你的方法很正确,还有哪位同学与他求得的相似数例外? 谈话:你的方法也很正确。因此,我们在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看精准到哪一位。 2.学生独立思考“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一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数的相似数的2”,“什么时候小数的相似数的2.0”。 讨论得出: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时,保留小数的数位例外,精准程度也例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讨论过程中教谈话为学生创设解放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解放选择的松弛和怡悦。 三、巩固应用 .黄河的流域面积是75.14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小数的改写和近似数》教案

《小数的改写和近似数》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1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0”不能去掉。理解如何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原来已学过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有时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教学例1、例3。 (1)出示例1。 学生观察,然后回答。 (2)教师谈话:豆豆在一次测量身高是测的准确身高为0.984米,而另外两位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近似数,他们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呢? 学生讨论,后总结回答。 师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①教师提问,保留两位小数,要看那一位,怎样去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0.984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小于5,舍去。 ②教师提问:0984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0.984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近似数1.0。 ③教师提问:0.984保留整数该怎样取近似数? 学生自己解决,并分析解题方法。 分组讨论:保留1.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讨论分析:1.0和1数值相等,他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白: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精确长度在0.95和1.05之间,保留整数1,原来的精确长度在0.5和1.5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数位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4)练一练: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课件)。 3、教学例4 (1)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面积是2166086千米2。 木星与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并课件演示。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篇一:2014年人教版五上数学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 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 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以及整理和复习。教 材在编排时通过晨 练、编制中国结、买羽毛球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引出有关 小数除法的一系列 问题。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试商的方法都与整数除法有关,因此 教材重点突出怎样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多处以加强提示的 方式展示学生探究 的过程。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 生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 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理解,整数 除法和商不变 的性质等知识基础对学生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小数除以整数的 算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弄懂,那么除数是小 数的除法也就水到 渠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难点是不知道商的小数点要点在哪,所以教师在教 学时,要联系商不变的性质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用“四 舍五入”法 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数学思考: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 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 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在小数除法简单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 价值。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原理。 教学难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小数点倒置的确定。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 2.一个数除以小数……………………3课时 3.商的近似数…………………………1课时 4.循环小数……………………………1课时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 6.解决问题……………………………2课时 7.整理和复习…………………………1课时 1 2 3 课时教案 4 5 【篇二:2014年新审订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 三单元小数除法教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以及整理和复习。教材在编排时通过晨练、编制中国结、买羽毛球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引出有关小数除法的一系列问题。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试商的方法都与整数除法有关,因此教材重点突出怎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教科书p96-97 页的内容,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 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 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读中感悟 : (1)出示:

到____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 万册。 到____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 有14398万公顷。 (2)学生读一读, 师: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 像2709和1999 表示准确的数量 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近似数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 见过或听过?(或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一些数,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同桌说说这些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回忆,交流

。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 时,就用近似数 。 3、读数,判断近似数 过度: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组数据,你能读出这些数,说说哪些是近似数吗?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 第1题) 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____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 600万种。 ③____(省、市、区、县)实验小学共有学生4502人。 ④____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 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指名读题 组织交流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 下面是某市____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最新四年级人教版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小数的近似数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根据需要,求下面信息中的近似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太阳的直径是1389000千米,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2)梵天寺是92650人,大约是多少亿人?刚才同学们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都用到了什么方法?(1、为什么都是看下一位?2、后面的数位省略了,前面的数位怎么了?)2.刚刚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的近似数,我这里还有一些数,他们?什么特点?一起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引导探究,方法迁移 最近豆豆的学校在体检,豆豆去测量了身高。 1.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出豆豆身高。 2.出示例题,发现数学信息。 豆豆的身高是0.8845米,小明说:“豆豆的身高约0.88米”,小宁说:“豆豆的身高约0.9米。”小红说:“豆豆的身高约1米。” 师:为什么会有三个不一样的近似数呢? 3.研究小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那0.8845是怎样得到0.88的呢? A.独立思考:要保留到哪个数位?关键看哪个数位? B.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分享一下。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做补充。 D.共同完成板书内容。 (2)小结:你们刚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8845保留两位小数的? 你们很了不起,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来解决求小数的近似数! 4、还有小红和小宁的,我们分组研究下。 (二)小组探究,积累经验 1.明确任务要求: 把0.8845再依次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你能试试看吗。(完成在练习本上,之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8845保留一位小数是() 0.8845保留整数是( ) 3.通过刚才我们求近似数的过程,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将方法板书) 2.知识运用。 (1)0.984保留一位小数时应保留到哪个数位?关键看哪个数位?保留整数呢? (2)近似数1.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写成了1.0才能使人知道这个近似数是保留了一位小数,是省略了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得到的,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三)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1.结合实例,体会1与1.0的不同 师:到底1和1.0表示的精确程度有什么不同?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练习,也许你就明白了。(1)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0,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多少?一个两位小数,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 高青县田镇崔张小学杨福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5《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使学生理解小数保留位数不同,精确度也不同。 4、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练习巩固等方法突破本节课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并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积累了一定知识基础,则学生在学习小数的近似数时,会利用求整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迁移到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小组之间对于课前小研究中的一、温故知新订正答案,小组内互相分享一下课前小研究中的二、新知探究,说说你的想法,并总结出具体的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课前小研究 一、温故知新(我会做) 1、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92 489 1056 31594 9762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说说你的想法。) ≈28万≈40万 3、求整数的近似数你用的什么方法? 【设计意图】以上复习内容重点抓住了整数取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习,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印象,为课前小研究中求小数的近似值打下基础 二、情境导入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还需要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比如说(出示情境图p61)绿毛龟蛋的长径明明显示3.94厘米,可小华说:“绿毛龟蛋的长径约3.9厘米。”小明却说:“绿毛龟蛋的长径约4厘米。”她们为什么说的不一样?他们是怎样把3.94厘米取近似数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借助情境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新知探究 师:绿毛龟蛋的长径是3.94厘米。3.94是一个精确值,小华和小明说的都是绿毛龟蛋长径的近似数?他们说的近似数为什么不同呢?小组之间结合课前小研究中的二、新知探究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展示提示 (1、)让学生充分展示小组内所学知识,全班交流。 预设:生: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也用“四舍五入“法

《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 1、通过准备演出服饰的生活情境,列出小数除法算式,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对直观模型的操作,并结合学生对操作过程的表达和记录,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3、在小数除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直观模型的操作,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 纸片若干、演示课件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咱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整数除法的知识。 一、复习旧知 1、不计算先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意义:69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或者69里面有几个3。 ①计算在课堂本上。 ②全班利用实投展示,让学生说清除法算式每步的算理。

算理:先将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商2,写在十位上,之后将9落下来,将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将3写在个位上,余0,得出最后结果是23。 2、里面有个和个。 里面有个1和个。 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情境:复习完整数除法,下面咱们换一话题,十一马上就要到了,学校准备办个演出,不过在准备过程中发现少了3束花,买3束花需要元,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图片:3束花需要元。 预设: 学生提出问题: 1束花需要多少元? 6束花需要多少元? 2束花需要多少元?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列出除法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1束花需要多少元?的问题,那么要1束花需要多少元?,应怎样列式? 生: 师:你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生:总数份数=每份数 师: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意义:把米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与693这两个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学生回答:相同点: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不同点:被除数多了个小数点。 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小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 2、探究解决方法。 师:多了个小数点你们会计算吗?比比看哪位同学聪明、想出的办法多。 独立思考计算方法。 全班展示、交流。 预设学生回答: 学1:米=69分米 693=23 23分米=米 学2: 计算过程:首先从学具袋中挑选出6个1元假钱,9个1角,然后把6个1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1元,再把9个1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1角,经历了两次平均分的过程,得到了2元和3角,把它们合起来是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请大家回忆一下,43958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560890、20114536呢?如果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多少? 二、新课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首先要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整数的含义。它们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用四舍五入法。省略部分最高位是5或5以上的数,省去尾数后在前一位加1,是4以下的数则舍去。 让学生试算得出:2.953≈2.95 2.953≈3.0 2.953≈3 让学生逐题说明是怎样求出近似数的。

提问:上面求出的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3.0和3,哪个更精确些?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3.0是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3是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所以3.0要更精确些。因此,近似数3.0末尾的0不能去掉。教师可利用线段图说明两者精确度不一样。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试做课本“做一做”第1题: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3.781(保留一位小数) 0.0726(精确到百分位) (4)讨论分析:3.0和3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右图)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5)小结:教师提出问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些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合还是人。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6)“做一做”第2题,分组合作学习。 3.教学例2:1999年我国生产家用电风扇615814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1)教师提问:把615814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581400台=6158.14万台)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 (2)例3下面的“做一做”第1题:把24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教学例3:1999年我国生产水泥573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1)学生讨论: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小数的近似数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小数的近似数优秀教学设计小数的近似数高青县田镇崔张小学杨福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5《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使学生能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3、使学生理解小数保留位数不同,精确度也不同4、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练习巩固等方法突破本节课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并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积累了一定知识基础,则学生在学习小数的近似数时,会利用求整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迁移到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小组之间对于课前小研究中的一、温故知新订正答案,小组内互相分享一下课前小研究中的二、新知探究,说说你的想法,并总结出具体的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课前小研究一、温故知新1、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92489105631594976202、下面的?≈28万≈40万3、求整数的近似数你用的什么方法?二、情境导入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还需要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比如说绿毛龟蛋的长径明明显示厘米,可小华说:

“绿毛龟蛋的长径约厘米”小明却说:“绿毛龟蛋的长径约4厘米”她们为什么说的不一样?他们是怎样把厘米取近似数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三、新知探究师:绿毛龟蛋的长径是厘米是一个精确值,小华和小明说的都是绿毛龟蛋长径的近似数?他们说的近似数为什么不同呢?小组之间结合课前小研究中的二、新知探究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展示提示让学生充分展示小组内所学知识,全班交流预设:生: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也用“四舍五入“法小华保留的是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第二位数省略的第二位数是“”4“,小于5,舍去所以≈小明保留的是整数,保整数就要把小数部分省略小数第一位,也就是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所以≈4学生汇报完后,师进一步提升师: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生:精确到小数第一位,也就是十分位师:保留整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生:精确到个位出示课本p61页情境图绿毛龟蛋的宽经厘米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厘米?≈师: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小结:师:请同学们回忆求近似数的过程,怎么求小数的近似数?预设生: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

小数除法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的算理。 3、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每袋水果糖0.5千克,3袋有多少千克? 1、要求学生列式计算。说一说0.5×3表示什么意义? B、讲授新课: 例1、(1)把1.5千克水果糖,平均分装成3袋,每袋重多少千克? 1、提问:a、我们怎样把1.5千克水果糖,平均分装成3袋。 b、1.5千克里面有多少个0.1千克? c、15 个0.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所以:1.5÷3 = 0.5 (千克) 答:每袋重0.5千克。 2、让学生叙述说一说1.5÷3 = 0.5计算的思路。 1.5÷3 表示什么意义?

(2)把 1.5千克水果糖,分装成每袋0.5千克,可以分装多少袋? a、想:几个0.5千克是 1.5千克,就可以分装成几袋? b、1.5÷0.5 = 3 (袋) 答:可以分装成3袋。 c、说一说1.5÷0.5 = 3计算的思路。1.5÷0.5的意义? 教师小结:小数除法与什么除法意义相同?说一说除法的意义? 例2:计算 2.4 ÷ 2 = 1.2 列式: 1、说一说2.4 ÷ 2 计算思路。 2、2.4 ÷ 2怎样列竖式 3、小数点前面2除以2,可以商1。整数部分没有余数再除小数部分时,先在商的右下角点商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小数部分可以商2 。为什么可以商2,0.4表示什么? C、巩固练习: 3.9÷3 8.4÷4 3.6÷2 9.8÷7 1、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2、分析错误原因,强调注意点。 D、课堂小结: 1、说一说8.4÷4的计算方法,意义怎样? 2、你还增长了哪些知识? E、布置作业: p -25 第一题和第二题。

科学计数法 近似数教案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难点:正确掌握10n 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 与数位的关系 【情景引入】 1、 数据,如: 太阳的半径约696 000千米; 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6 100 000 000; 光速约300 000 000米/秒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公里 2、提出问题:这样的大数,读、写都不方便,这些大数怎样表示才好?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读和写都比较困难的大数,那就是科学记数法. 【教学过程】 1、观察10的乘方的特点: 210=100,310=1000,410=10000,…… 猜想:10n 在1的后面有多少个0? 得出结论:一般地,10的n 次幂,在1的后面有n 个0. 练习: (1) 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 (2) 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 2、刚才出示的图片中的大数能这样表示吗?怎样表示?有什么规律? 696 000=6.96×100 000=6.96×105 6 100 000 000=6.1×1 000 000 000=6.1×109 149 000 000=1.49×100 000 000=1.49×108 根据上面例子,我们把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说明:与10的幂相乘的数a ,必须是大于等于1且小于10,这是科学记数法的规定。 3、例题分析: 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 000 000;(2)57 000 000;(3)123 000 000 000 解:(1)1000 000=610 (2)57 000 000=5.7×7 10 (3) 123 000 000 000=1.23×1110 小组讨论:这些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归纳结论:一个数的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如57 000 000有8位整数,10的指数就是7. △ 填空:7101.6?=______________,它有____个整数位; 81096.6?=_____________,它有_____个整数位; 所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个数的整数位数一目了然,这对于判断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