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及其病因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分析

2 0 1 3 年2 月 确诊为 2 型糖尿病 合并痛 性眼肌 麻痹 患者 5 例,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缩肌麻痹 , 患者 出现眼 睑下垂 , 眼球 向下偏斜 , 瞳孔 扩大。本 综 合征需与糖尿病所致动眼神经麻痹鉴别 , 动眼神经麻痹可发生 在糖尿病前或与糖尿病同时发生 , 其 与糖 尿病 病程 长短 以及血
糖水平无明显联 系 , 多见单侧受累。 主要表现为突发复视现象、 单侧眼外肌麻痹 、 眼睑下垂 、 但 瞳孔直接或 间接对 光反应 正常 ,
1 . 1 一般资料 本组5 例2 型糖尿病合并 痛性 眼肌麻痹患 者, 男l 例, 女4 例, 年 龄4 5 岁~ 7 4 岁, 糖尿病病史6 年 1 4 年, 空腹
能 出现胎儿 窘迫现象。在临床 中既不能小视这个 问题 , 但 也不 能过度干预 。提高孕 妇及家属的认知状况 、 孕前 及孕期的健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育水平, 加强产儿科配合 , 提高助产技能是降低剖宫产率 , 提
高产科质量的主要手段 。
参考文献
因素 、 家属 因素等原 因观察处理 , 如给予 吸氧 、 改变体位 、 对症 用药等 , 待胎心率恢复正常后 , 无阴道分 娩禁 忌证 , 估计短 时间
1 . 2 实验室检查 外 周血 白细胞增高3 例, 红细胞沉 降率 增快2 例, 头颅c I 检 查 均未见 异常, MR I 检查 1 例海绵窦扩 大 , 海
有时伴有 同侧额部疼痛 , 但 程度 较轻 , M R I 检查未见异 常 , 发病
机制一般认为与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缺血 、 缺氧所致 。而痛性
[ 2 ] 贺 晶. 产程中胎儿安全 监测m. 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科杂志 , 2 0 1 2 , 2 8
(完整版)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1.疼痛为眼球后部持续性的针刺样或撕扯样疼痛并放射至前额部或颞部
2.眼肌麻痹除支配眼球运动的第ⅢⅣⅥ脑神经麻痹外可伴有第V脑神经第12支或第ⅡⅦ脑神经损害上述脑神经麻痹可出现于疼痛之前或之后数天
3.脑CT核磁共振成像可显示海绵窦两侧不对称或窦内密度不正常颈动脉造影可显示颈内动脉末端不规则狭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4.多发于中老年人症状持续数天或数周可自行消退或治愈但经过数月或数年可复发
5.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特别敏感如应用泼尼松60~80mg/d48h内应见效
球后剧痛和眼肌麻痹为其特点的综合征
物一般每天可给60~80mg症状消失后逐渐减量同时应用抗生素和维生素对疼痛明显者给予镇痛剂和镇静剂由于本病对皮质类固醇特别敏感用药后48h内症状缓解1周左右症状完全消失个别病例遗留眼外肌不全麻痹或视神经萎缩视力受到严重损害皮质类固醇的早期及彻底应用对促使炎症改善及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7 0 ・
J o u ma l o f Gu a n g x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1 3 , Vo 1 . 1 6 No . 2
注: 两组成功率 比较 , 经卡方分析 , ) c 2 = 1 8 . 5 0 7 5 , P < 0 . 0 1 , A组优于 B组
f e r e n t r e s i n - b a s e d c o mp o s i t e s f o r p o s t e r i o r t e e t h :a n i n v i t r o d y e p e n e  ̄ a 6 o n s t u d y o n e i g h t r e s i n - c o mp o s i t e a n d c o m- p o me d a d h e s i v e c o mb i n a t i o n s w i t h a p a r t i c u l a r l o o k a t he t
化学物理粘合力 [ 3 ] , 所以 D y r a c t A p复合体与牙 体之间 的密
合度比普通树脂好。洪法廉等[ ] 曾用 S E M观察到D y r a c t A p 复合体与牙洞壁之间无缝隙, 密合度很好 ; D y r a e t A p 复合体
成分中含有氟化物 , 能持久 、 缓慢释放氟离子 , 提高牙齿抗龋 能力。 E ns r t 等| 5 在体外研 究发现 D y ra c t A p 在多种树脂充填 材料中显示 了较好 的防渗漏能力。 G c F u j i I x 是一种高强度的玻璃 离子 , 它通过氢链与牙体 组织中的钙离子发生化学结合 , 产生强有力的粘接 , 而且这种 结合对釉质 、 牙 本质没有 明显差异 , 边缘密合度好 , 能缓慢 释
中医针灸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针灸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宋*,男,63岁,初诊日期:202*年7月20日。
主诉:右眼疼痛伴上睑下垂4天。
病史:患者于202*年7月16日出现头痛,眼干,口干舌燥,右眼不适,于7月17日出现右眼球后疼痛加剧,查颅脑MRI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双筛窦、右蝶窦炎症改变, 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二后就诊于眼科医院,未予明确诊断,予以维生素Bl,神经妥乐平、鼠神经营养因子及降糖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
患者右眼睑下垂逐渐加重,直至无力上抬。
202*年7月20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时神情,精神好,语言清晰流利,右眼睑下垂,睁眼不能,右瞳孔轻度扩大,右眼球向下斜视,向上、内、下活动受限,向外活动尚可,复视,视力下降,右眼眶及右头颈侧锐痛,对光反射、辐辕反射消失,伴头晕恶心,左侧眼球无异常,四肢活动及感觉无异常,余无不适。
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11年。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右眼睑下垂,眼球向上、下、内活动受限,舌红苔黄脉滑数。
血常规:白细胞4. 56*1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4.3%θ 202*年7月21日查颅脑MRl示垂体上缘略膨隆,蝶窦、两侧筛窦内少许炎症。
西医诊断:痛性眼肌麻痹中医诊断:上胞下垂证候诊断:毒热上攻治疗原则:破瘀散结,清热凉血,通络止痛。
针灸取穴:风池、翳风、睛明、球后、曲池、外关、合谷、太冲、光明、三阴交。
治疗过程:风池、翳风针向鼻尖1寸,行捻转泻法;曲池、外关、合谷、太冲、光明直刺1寸,行捻转泻法;三阴交直刺1寸,捻转补法;睛明、球后避开眼球直刺1寸,提插手法。
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治则,处方如下:赤芍15g 川苟20g 丹参20g 丹皮IOg当归20g 红花15g 黄连IOg 鸡血藤30g菊花20g 穿山甲50g 生地黄20g 石斛20g桃仁15g 土鳖虫50g 山萸肉20g 三七3g西药以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开始为80mg∕日,连用3天后改为60 mg∕日,连用3天后改为40 mg/日,后改为口服强的松20mg∕天,维持1周,以后逐周递减。
痛性眼肌麻痹(附3例报道)

邪 侵淫者 加荆芥 、防风 ;湿热壅盛 者减生地 ,加地肤 子、黄柏 、土茯
苓 ;痒甚者 ,加蝉 蜕 、白藓 皮 、苦 参、蛇床 子等 ;热淤血分者 ,加丹 皮 、红花 、紫草 ;搔破渗 脂水者 ,酌加双花 、连翘 、公英等 。病 情好 转 后 ,可 适当应 用舒肝理脾 、淡 渗利湿之法 ,以固其 效。总之 ,应用 龙 胆泻肝汤治疗 绣球风要做 到 “ 师其法而 不泥其方” 。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1 00 2月第 8 第 3 期 卷 5
G i f h a d i , ee b r 0 0 V 1 , o3 ud o C i Me i n D cm e 2 1, o. N . e n ce 8 5
病 例 报告 I 0 3 3
1病 例资 料
患 者男 性 ,4 岁 。于 一年 前饮 酒 后 阴囊 出现 红色 丘 疹 ,瘙痒 难 4 忍 ,搔破流 黄色脂水 。 自服敏迪 、头孢 氨苄片 、外用皮 炎平等 西药治 疗 ,病情 时轻 时重 。l 出汗受 风后 ,痈疾 复发 阴囊瘙痒 ,部 分溃 破 天 流水 。伴 心烦易 怒 , 口苦咽 干 ,溲 黄 。于 2 0 年9 0 8 月来 吉林市 丰满 区
息 杂 志,9 969:3 l 9 ,() . 6
痛性 眼肌 麻痹 ( 例 报道 ) 附3
李 琼林
【 要】 目的 探 讨 糖 皮质 激 素对 痛性 眼肌麻 痹的 疗 效观 察 。方 法 本 组 3例 一旦 临床却 诊 后 ,每 日给 予静脉 滴注地 塞米松 3mg 摘 0 ,抗 生 素、 维生 素 c 、抗 病毒 和血 管扩 张剂 。静脉 滴注 57 ,症状 好转 后 ,激 素逐 日减量 。结 果 3例 患者 均 用本 方案 治疗后 ,症状 、体 征 逐 日好转 , ~d
痛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

痛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痛性肌麻痹又称Tolosa Hunt综合征(Tolosa Hunt syndrome,THS),是一种伴有头痛和眼肌麻痹的特发性眼眶和海绵窦炎性疾病,临床上较少见,且病因复杂,容易误诊。
本文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治特点。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7月~2015年12月共收治THS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
年龄29~65(46±11)岁,急性起病8例,亚急性起病4例,发病距入院时间2~24(11±10)d,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例,高脂血症病史3例,偏头痛病史3例。
1.2 临床表现头痛与眼部症状并非同时出现,先有头痛后出现复视者6例,先有复视后出现头痛者4例,头痛与复视同时出现者1例,只有头痛、左眼睑下垂而无复视者1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且多位于一侧,大部分局限于球后。
3例有偏头痛病史的患者本次头痛表现与以往搏动性头痛不同,多为持续性胀痛。
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畏光、流泪等。
颅神经麻痹:左侧3例,右侧9例,其中动眼神经单独受累6例,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同时受累3例,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同时受累2例,外展神经单独受累1例。
1.3 辅助检查 12例患者脑脊液压力检测均正常,1例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细胞数轻度增高。
患者均行头颅CTA或MRI检查,行CTA检查6例,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变细;行MRI检查6例,1例海绵窦异常信号,表现为T1、T2加权像均呈中等信号,1例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其余正常。
1.4 治疗及预后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早期用药效果较好,3例口服泼尼松(强的松)60mg/d,7 d;随后每7 d减10 mg,6周为1疗程。
1例先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基强的松龙)1g/d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3 d;然后改用泼尼松口服,逐渐减量,6周为1疗程。
8例先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0 mg/d,10 d;然后改用泼尼松口服,逐渐减量。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疼痛性眼肌麻痹? 2. 谁会得疼痛性眼肌麻痹? 3. 何时就医? 4. 怎么治疗疼痛性眼肌麻痹? 5. 如何预防疼痛性眼肌麻痹?
什么是疼痛性眼肌麻痹?
什么是疼痛性眼肌麻痹?
定义
疼痛性眼肌麻痹是一种眼部疾病,表现为眼肌功 能障碍和伴随的眼部疼痛。
通常影响眼睛的运动,导致视力模糊或双重视力 。
谢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糖尿病患者或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也更易发生 。
谁会得疼痛性眼肌麻痹? 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女性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荷尔蒙水平或其他生理因素有关。
谁会得疼痛性眼肌麻痹? 家族史
有家族史的人可能更容易患病。
遗传因素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起到作用。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持续
如果眼部疼痛和运动受限持续超过一周,应及时 就医。
均衡饮食、适量锻炼和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 力。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多种疾病的基础。
如何预防疼痛性眼肌麻痹?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特别是对有高风险因素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如何预防疼痛性眼肌麻痹? 注意眼部保护
避免眼部受到外伤或感染,注意个人卫生。
在有感染风险的环境下,需佩戴防护眼镜。
医生会根据病因调整具体药物。
怎么治疗疼痛性眼肌麻痹?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恢复眼部肌肉 功能。
如热敷、按摩等方法都可能有效。
怎么治疗疼痛性眼肌麻痹? 手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修复受 损的神经或肌肉。
手术风险与收益需通过医生评估。
如何预防疼痛性眼肌麻痹?
疼痛性眼肌麻痹健康宣教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基本概念 2.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原因和症状 3.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断和治疗 4.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预防和生活方式调整 5. 疼痛性眼肌麻痹患者的支持和资源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基本概念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疼痛性眼肌麻痹?
疼痛性眼肌麻痹是一种涉及眼部肌肉的神经性疾 病,通常伴有眼部疼痛和肌肉无力。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预防和生活方式调整 如何预防疼痛性眼肌麻痹?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如糖尿病 和高血压。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预防和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如何调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预防和生活方式调整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医学文献、在线论坛、专业医疗网站等。
获取可靠的信息有助于患者及家属更好地理解和 管理疾病。
疼痛性眼肌麻痹患者的支持和资源 如何与医疗团队沟通?
定期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积极参与治疗决策。
清晰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谢谢观看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原因和症状 如何识别这些症状?
注意眼部不适、视力模糊或眼球运动异常, 并记录症状的变化。
及时与医生沟通症状有助于诊断。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断和治疗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断和治疗 如何诊断疼痛性眼肌麻痹?
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MRI 或CT。
神经科医生通常会进行这些检查。
这种疾病可能影响眼球的运动,导致复视或视力 模糊。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基本概念
谁可能会受到影响?
疼痛性眼肌麻痹可以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但更 常见于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