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会计学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会计学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会计学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名称会计学

二级学科代码120201

培养方案负责人王竹泉

联系电话66782890

电子邮件zhuquanw@https://www.360docs.net/doc/8517481392.html,

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

填表日期:2013年5月26 日

二级学科:____会计学_______________

英文名称: Accounting

代码:___ 120201______________

一、学科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科1996年1月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1月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首批品牌专业建设点;2007年取得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与中国会计学会合作成立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并作为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合作研究基地,2011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本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教师中:博士15人,在读博士6人,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学术领军人才计划,1人受聘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财务会计研究、利益相关者与价值管理研究、财务基础理论、公司财务战略与资本市场、会计标准执行与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现代会计与审计理论、人本会计与人本价值管理等。

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会计学科已经发展成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学科发展优势较为突出的强势学科,学科建设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深受社会好评,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会计学科发起主办的《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和“营运资金管理论坛”等正在成为会计学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由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出版的《营运资金管理发展报告系列丛书》及研发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8517481392.html,)在营运资金管理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

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宽厚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会计学理论功底,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较强的发现和捕捉会计、财务、审计、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等领域重大前沿问题的意识,熟练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并独立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具有国际化学术视野和交流沟通能力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和中介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三、学科研究方向及其导师

四、修读年限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2005年9月修订),我校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生修读年限一般为3至6年,硕-博连读、提前攻博修读年限一般为4至8年。

五、培养体系

1、核心模块

本学科核心模块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两部分,要求博士研究生至少修满1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为经济学前沿或管理学前沿),港澳台、外国留学生至少修满10学分;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研究生至少32学分(其中包含修读博士学位课程12学分),港澳台、外国留学生至少修满26学分(其中包含修读博士学位课程10学分)。

本学科核心模块允许跨校选修课程,但要求所跨学校必须是“211”学校,所选课程必须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否则不予承认学分。原则上,允许跨校选修课程博士生不超过3学分。

2.拓展模块

本学科拓展模块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英语、前沿讲座、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实践训练、补修课等,要求博士生至少应修满6学分(其中博士学术活动、博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为必修),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研究生18学分(其中硕士科研训练、硕士及博士学术活动、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为必修)。

本学科拓展模块允许跨校选修课程,但要求所跨学校必须是“211”学校,所选课程必须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否则不予承认学分。允许跨校选修课程博士生不得超过3学分。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本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1、研究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其中对本学科组织的前沿性学术讲座至少应选择感兴趣的2个题目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书面总结报告。

2、从第三学期开始,至少作一次讲座或主持一次讨论课。每次讨论课应有至少两名教师参加,学生做完报告后应给学生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评出成绩来。

3、在校期间,要求研究生至少参加一次国内或省内召开的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会议,并要提交论文,有条件时,应在会议积极发言。

以上三项完成其一,经现场主持人或导师签字确认合格者可得2学分。

(3)博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最低要求 1 学分)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是本学科研究生的必修内容,本学科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选修本课程。

(4)实践训练(最低要求 1 学分)

博士研究生的实践训练如下:

1、协助导师完成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或在自己的研究方向范围内独立申报成功1项纵向课题,或取得5万元以上的横向课题资助,经导师考核,可计1学分。

2、独立开展或协助导师开展会计、财务、审计、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活动,时间为3周以上,由导师评定合格者,可计1学分。

(5)补修课(最低要求 9 学分)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研究生,应当从本学科的专业骨干课程中选修至少3门,并要求进行考试或考核,学分另计,但不能代替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3.保障模块

博士学位研究生保障模块的主要环节如下:

(1)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要求 1 学分)

博士生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导师所指定学习的基础理论、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并结合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博士生应掌握的有关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士生资格学科考试委员会应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5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确定

考试范围,拟定考试题目。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70分为合格,可计1学分。其中口试占30%、笔试占70%,口试要有详细评语(由考试委员会填写),笔试要附试卷(由考试委员会组织批阅)。博士资格考试可以采取和开题报告结合或分离的形式,一般在第三学期的上半学期进行。

(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一般在在第三学期的上半学期进行。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题目、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可行性分析、时间安排、经费预算、是否涉密、是否双语写作等。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开创性,对科学技术进步或国民经济发展有明确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鼓励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博士生开题报告须由至少5名具有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审定并签署意见。学校鼓励由学科专业统一组织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以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如果论文选题更改,应重新做开题报告。

(3)论文研究进展报告

在论文研究过程中,一般至少分3次以报告会的形式报告论文进展。论文研究进展报告具体形式和要求由导师自行确定。

六、学分要求

1.核心模块: 14 学分(港澳台、外国留学生: 10 学分)

2.拓展模块: 6 学分

3.保障模块: 1 学分

4.总学分: 21 学分(港澳台、外国留学生: 17 学分)

七、其他要求

1.发表论文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校就读期间,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外,在学校规定的A类刊物发表至少2篇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

2.学术道德要求

研究生在就读的任一阶段,一旦被发现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将被取消研究生资格。这些行为包括:

(1)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2)弄虚作假、捏造研究发现;

(3)一稿多投,造成恶劣影响;

(4)其他经院学术委员会认定的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奖助实施办法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奖助实施办法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和奖助体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生源质量,充分调动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促进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所称研究生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事档案已转入中国海洋大学的、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三、研究生奖学金体系 研究生奖学金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三大类。 (一)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每年具体名额由国家下达。 (二)学业奖学金 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学校统筹利用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表现良好的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学业奖学金于每年11月30日前一次性发放,具体金额与比例见表1。具体实施办法详见《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附件)。 表1: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构成(单位:元/年/生) 等级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比例金额比例金额 一等30% 18000 20% 12000 二等70% 15000 60% 8000 三等20% 5000 (三)专项奖学金 专项奖学金为学校或社会、个人捐助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或特定学科/专业的优秀研究生。 1.博士生国家奖学金提名奖 博士生国家奖学金提名奖由学校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科学研究成果优异、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二、三年级博士研究生以及通过硕博连读方式入学的一年级博士研究生。奖励金额为每生每年15000元,具体名额与当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一致。每年评

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8版) 一、授权领域名称、代码及授权时间 授予领域名称:会计 领域代码:******** 授权时间:2010年 二、领域简介 本领域于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试办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获得招生资格。现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特色建设专业等。专职教师队伍职称、学缘结构合理。他们不仅有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企业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具有丰富的实际部门工作经验。此外,还外聘了一批校外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前本领域在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财务分析与决策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了一批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科技部专项研究项目、国家发改委、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委托项目等为代表的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其他省部级奖计8项。近5年在Asia-Pacif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Journal,《会计研究》、《投资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国际金融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SSCI收录10篇,EI收录59篇。 目前,管理学院的多媒体教室、案例教室、实验室、训练场所以及相关装备均满足本领域教学需求。管理学院会计系下设4个具备较强科研实力的研究所,并与其他相关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建立了10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保证学生在学期间能够得到充分的实务工作锻炼,为教学与实践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掌握会计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全面、系统地把握工商管理学科相关研究前沿动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执业或管理工作,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决策型高级会计专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 LO)如下: LO1)素质结构。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科学人文素养和法律意识;恪守学术道德, 遵循学术伦理;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有持续的求知欲望,能够正确评价自己;人格健全,身体健康。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

中国海洋大学 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1201 二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培养方案负责人王淼 联系电话66781929 电子邮件wangmiaoxx@https://www.360docs.net/doc/8517481392.html, 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 填表日期:2013年5月20日

一级学科:_管理科学与工程____ ______ 英文名称:Management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代码:_1201___________ _________ 一、学科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于2003年批准设立,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经济系统优化、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工业工程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的教学、研究和实验依托于中国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精良的设备,可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实验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在海洋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其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二、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旨在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研究和解决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和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三、学科研究方向及其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 ---------------------------------------------------------------------------------------------------------------------- 一、简答题(每题12分) 1.长为L 的均匀弦,两端固定,弦中张力为T0,在x=h点,以横向力F0拉弦,达到稳定后,放手任其自由振动,写出定解条件。该题是否需要衔接条件? 2.行波法解题的要领是什么?它适合于求解哪一类定解问题?能否用行波法求解如下定解问题: U tt - a2U xx=0 (0 ? x<∞,t>0 ) U(0,t)=0; U(x, 0)=φ(x); U t(x, 0)=Ψ(x) 3.何为积分变换?它的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4.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定解问题时,应如何选择坐标系?能否在直角坐标系中求解如下定解问题: U xx + U yy=0 = f (φ) U∣ ρ=a 5.在球坐标系中,在轴对称的情况下,写出拉普拉斯方程(△U=0)在球内的解的表达式。 二、计算题(共2题,每题20分) 1.半径为ρ 高为H的圆柱体。上底和侧面保持零度,下底温度分布为f(ρ) =ρ2,写出定解问题,并给出柱体内各点的稳恒温度分布的通解的表达式。2.求解下列定解问题: U tt - a2U xx=0 (0 < x < L ,t >0 ) U(0,t)= 0; U(L,t)=0; U(x, 0)=3sin(2πx/L); U t(x, 0)=0; -------------------------------------------------------------------------------特别提醒: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若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方案

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会计理论水平和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硕士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2.掌握会计活动的规律和要领,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不断学习提高能力; 4.具备独立承担相关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5.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研究方向 “会计学”是管理学门类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会计学侧重于研究现代会计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揭示会计活动的规律和适用条件,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本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有: 1.管理会计方向 本研究方向对各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设计企业业绩评价系统、进行管理信息决策分析、资本市场研究、实例分析。同时,本研究方向紧紧围绕最新课题展开,研究企业竞争优势与价值链管理、企业战略绩效评价、公司治理与激励机制等重要领域。 2.财务会计方向 本研究方向以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框架为依据,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国内外财务会计理论,回答、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财务报告改进、会计信息披露、财务会计热点问题等。 3.审计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系统、深入地研讨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前沿成果,特别是研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研讨审计的本质,审计假设,审计基本概念,审计理论结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性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构成要素,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功能、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条件,我国审计制度的问题等。 4.会计信息系统方向 会计信息系统方向,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在会计、审计及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理论和实务的前沿问题,具体包括: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研究,包括REAL(事件、资源、参与者、地点)会计、事项会计等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研究;基于电子商务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用友及SAP等商品化软件分析、评价与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的应用;计算机审计等。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 在修业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课程和学分即可获得毕业资格。 本专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时间要求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修课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会计学 硕士)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名称会计学 二级学科代码120201 培养方案负责人房巧玲 联系电话66782292 电子邮件fangqiaoling@https://www.360docs.net/doc/8517481392.html, 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 填表日期:2013年5月26日

二级学科:____会计学_______________ 英文名称: Accounting 代码:___ 120201______________ 一、学科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科1996年1月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1月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首批品牌专业建设点;2007年取得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与中国会计学会合作成立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并作为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合作研究基地,2011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教师中:博士15人,在读博士6人,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学术领军人才计划,1人受聘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设有会计理论与方法、财务理论与方法、审计理论与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咨询五个研究方向。 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会计学科已经发展成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学科发展优势较为突出的强势学科,学科建设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深受社会好评,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会计学科发起主办的《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和“营运资金管理论坛”等正在成为会计学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由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出版的《营运资金管理发展报告系列丛书》及研发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8517481392.html,)在营运资金管理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高级会计、财务、审计、管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掌握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一般知识。 (3)具备比较坚实的会计学理论功底和数学分析、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能较好地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外语从事研究,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

120201会计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年修订版

120201 会计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年修订版)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系统掌握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会计学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创新型人才。具体要求为:(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在会计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 (3)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并熟练运用定量分析工具和定性分析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会计专业文献资料,具有较好的听、说、写、译能力; (5)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1、“财务会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新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创新与发展;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特殊行业、特殊产业以及特殊背景下的财务会计问题等。 2、“审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审计技术与方法以及特殊目的的审计与其他会计服务的理论与方法。 3、“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企业资本筹集、资本运用和资本收益分配的财务运作理论和方法,行为会计与责任会计、战略管理会计、预算控制管理、决策评价、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等专门问题。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标准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年限为2-5年。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为课程学习阶段,后三个学期为论文写作阶段。为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第四学期由考核领导小组主持进行一次包括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全面衡量的课程学习阶段水平考核,即研究生中期考试。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进入以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为标志的论文阶段的学习。 四、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两个阶段,并包括课程学习、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面试录取工作细则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面试录取工作 细则 一、组织领导 学院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管理及监督,指导各学科(专业)复试小组进行相应考核工作。 二、各专业(方向)招生计划 专业代码、名称 全日制计划拟招生人数非全日制计划拟招生人数及研究方向 083001环境科学180 083002环境工程40 0830Z1环境地质工程70 0830Z2环境规划与管理40 085274能源与环保(工程博士)02 0830J3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70 注:学院将根据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三、复试方式与内容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地质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能源与环保(工程博士)等各专业,均按照以下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复试(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由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制定复试办法并组织复试及录取工作)。 (一)复试方式与内容 1.业务考核 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 每位考生需准备10分钟左右的PPT汇报(包括个人学习与工作经历介绍、公开发表的文章与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所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以及今后的研究设想等)。每名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复试小组须将每位考生的面试作答情况记录在《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复试面试记录表》上,并存档备查。 2.外国语考核 考察考生是否达到本专业的外语要求,包括听力和口语测试。外国语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 3.综合素质考核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等内容。复试小组要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 (2)人文素养、心理素质、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体检和心理测试按学校研招办通知进行。 (二)复试成绩计算公式 复试成绩=业务考核成绩×80%+外国语考核成绩×20%(复试成绩、业务考核成绩和外国语考核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 (三)硕博连读考生综合考核成绩=笔试成绩×30%+复试成绩×70%。 硕博连读研究生笔试科目侧重于科学问题分析和技术方法分析方面。考试方式闭卷,百分制,时间是90分钟。考试时间:4月26日上午8:30(环科院A221)开始。 四、录取总成绩计算和录取原则 普通招考考生:录取总成绩计算公式: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3)×30%+复试成绩×70%。 硕博连读考生:录取总成绩=综合考核成绩。 拟录取名单确定原则:能源与环保专业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其他专业考生按照报考同一导师的录取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报考同一导师的硕博连读考生且复试合格者,排序在前。根据学校学院规定的导师招收博士生的名额,按照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排名顺序录取。 普通招考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硕博连读考生考试总成绩及任一项成绩出现60分以下者,不予录取。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复试情况公示方式:复试结束后在学院网站公示3天。 五、复试安排 (一)复试报到及复试资格审核: 时间:4月26日13:00-16:30。 地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A207室 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报到时均须进行资格审查,不进行资格审查或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 资格审查需携带材料: 1.准考证; 2.有效居民身份证; 3.填写完整并密封完好的《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思想政治考核表》(附件1,学院审核留存); 4.学位学历证明材料: (1)往届考生的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无原件考生一律不准参加复试;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论文书写格式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统一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特制定本统一要求。 一、论文封面 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用200克平光蒙肯纸(米黄色)打印,具体版式见《学位论文封面样本》。 二、第一页 谨以此论文献给************* ------------------学生姓名 (小二号,黑体) 三、第二页 论文题目 (小二号,黑体) 学位论文答辩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四、第三页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未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并同意以下事项: 1、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2、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用于出版和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五、摘要格式 1、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 摘# #要 (三号,黑体,居中) 1)摘要正文(小四,宋体), 2)关键词:XXXX;XXXX;XXXX (3-5个主题词)(小四,黑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硕士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宽广的理论功底,掌握主流的研究方法并具有国际化的研究视野,使其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经过系统地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作风,具备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有较大地提升,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学术资源获取文献,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能适应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1. 专业简介 我校会计学专业是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设立的,1978年获硕士研究生招生权,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会计学科被评为财政部部属院校两个重点学科之一,2002年被评为全国五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2004年成为全国首批21家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科。 2. 研究方向 设立会计理论、财务理论、审计理论等基本研究方向。学生入学时可不选具体的研究方向。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以及所形成的前期成果,在导师的认同下,确定自己的具体研究方向,报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备案即可。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根据2007年3月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议,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注:①“会计专题学术研讨”课程分两个学期开设,各17学时。每两周安排一个单元(4学时)。 ②除上表所列课内学分外,我校硕士研究生还需完成实践与创新环节的10学分修读。 五、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分别采用闭卷笔试、面试、提交论文、答辩等多种考查方式。其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统一采用“考试”形式,选修课可根据情况采用“考试”和“考查”等形式。 六、科研与学位论文 本专业研究生在学位课程学习的同时,应注意自身科研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为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打好基础。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CSSCI期刊或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的会计专业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字数不少于5000字论文至少一篇,或以第二作者身份与导师合作公开发表字数不少于5000字论文至少一篇,方可准予毕业。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经认真考核后,方能进入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未修满学分的研究生不得申请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和进行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并要求有新见解。学位论文撰写在第五、六学期进行,但在此前应当履行规范的选题与开题报告程序。开题报告会由教研室组织,至少有3位以上的硕士生导师参加,其考核成绩包括书面报告成绩和口头报告成绩两部分。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的五月底前完成。第四学期,研究生根据其应当选定的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初步搜集资料并形成规范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中应当有比较全面与规范的文献综述内容,且其篇幅不得少于5000字,开题报告前所阅读的中外参考文献数量应当达到学校基本要求。开题报告一般包括选题意义的论证、研究动态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初步设计、主要参考文献,以及研究时间安排等主要内容,其中研究内容宜延伸到章、条、款三个基础层次。开题报告经导师审核和导师组审核批准后,研究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深入收集和社会调查工作,并提出论文详细写作提纲,经导师审阅、修改后撰写论文。 论文初稿由导师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研究生根据意见修改定稿。导师签署送审意见后,进入研究生论文的答辩前评审程序。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六学期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和评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控制办法》(2003年5月制定,2008年8月修订)执行。 七、实践与创新环节 在实践与创新培养环节,研究生须至少修完10学分。其中毕业实习为必修项目,计4学分;其他项目为选修,共计6学分。具体要求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准。 八、培养方式 本班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在导师组、教学指导小组和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完成学位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导师根据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充分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以及研究生导师组、教学指导小组和教研室的集体作用。

海大博士后待遇

附件3: 博士后工作的相关政策摘录 一、国家政策 国家博管办针对博士后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规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实施办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实施办法》、《“香江学者计划”实施细则(暂行)》、《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实施细则》等,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香江学者计划”以及“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等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为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两种,面上资助一年评审两次,分别在每年二月和七月份申报,资助等级分为两个等级,一等每项资助8万元,二等每项资助5万元;特别资助一年评审一次,每年的三月份申报,每项资助额度15万元。 二、山东省政策 山东省博管办针对博士后工作出台了《山东省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分三个等级给予资助,一等每项资助15万元,二等每项资助10万元,三等每项资助5万元。每年7-8月申报。 三、青岛市政策

博士后资助(补贴)工作是青岛市实施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的具体举措。青岛市委市政府为推动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了《关于实施“青岛英才211计划”加快推进“百万人才集聚行动”的意见》(青办发〔2012〕19号)和《青岛市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实施意见(试行)》(青人社发〔2013〕31号)等文件,针对青岛市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及博士后流动站均给予了一定的项目经费支持和激励措施。 1、对新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单位,开展相应工作后给予30万元的建站资助。 2、对已设站并招收博士后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的,经审核,每年给予每个博士后站5万元的科研资助。 3、对新进站的博士后承担的应用研究项目,具有创新性或创业前景的,在完成开题报告后,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 4、应用研究项目成果在我市转化或用于创业,并取得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考核评估,一次性奖励10~30万元。 5、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给予合作导师2万元经费资助。对招收的博士后出站后留青创业的,再给予合作导师5万元奖励。 6、为在站博士后发放每人每年3万元,总额不超过6万元的生活补贴。 7、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免费租住博士后公寓。如设站单位自行提供博士后公寓的,按每名博士后每年3万元的标准对设站单位予以住房补贴。对自行租住其他住房的博士后,每年给予3万元的住房补贴。博士后进驻科技孵化器工作的,享受《青岛市激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

西财会计硕士培养方案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名称会计学 (是否博士点[ 是]) 二级学科代码120201 研究生部 填表日期:2008 年11月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专业: 会计学 二、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会计教育和会计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坚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会计管理专门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企业与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政府与事业部门、金融证券机构、教学科研单位的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领域的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诚信品德水平,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2、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坚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会计职业所需求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 3、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科学研究能力; 4、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数据处理工具从事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方向一(01)会计理论 方向二(02)成本与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方向三(03)审计与CPA研究 方向四(04)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四、培养年限: 学制为3年。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我校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5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得低于40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科研训练8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论文2学分,文献综述与学位论文开题2学分,学位论文4学分)。

海大考博辅导班:2019海大经济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海大考博辅导班:2019海大经济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1984年成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0年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14年获得批准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海洋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依托经济学院(拥有区域经济学和金融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基于已有学科特点和研究优势,满足国家与沿海地区对应用经济学高级人才的战略需求,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整合二级学科,设立具有专业交叉与融合特色的三个招生及培养方向,包括:资源开发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与国际经济合作、货币金融体系与风险管理。本学科点坚持以应用经济学基础研究为支撑,以海洋经济应用研究为特色,以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等二级学科为重点,围绕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三个研究方向形成了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经济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13位博士生指导教师,90%导师具有博士学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发展研究院下属的海洋经济研究所以我院为主体建设。学校图书馆颇具规模并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15个查新中心,统计资料齐全,有中英文数据库46种。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模拟实验室和文献资料室。学院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各种非学历教育生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招生信息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文件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文件 研院字〔2018〕56号 关于印发《中国海洋大学修(制)订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修(制)订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业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中国海洋大学修(制)订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 2.***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研究生院 2018年5月10日

附件1 中国海洋大学修(制)订学术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的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现对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加强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培养,突出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养成,突出科教结合和产教结合,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原则 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原则上应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各学科可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科学系统论证。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应在对硕士—博士不同培养阶段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科学衔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培养环节,体现贯通式培养。建立“培养目标-学位授予标准-课程和培养环节”对应关系,明确课程和培养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培养目标的达成度。鼓励学科和学院间师资和实验室资源的共享;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三、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

为清晰脉络、强调关联、提高效率、易于操作,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以表格形式呈现。表格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学科概况 包括学科内涵、基本情况、发展方向等(200字内)。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后续部分的指导性内容,应具有学科特色并兼顾学科定位与发展趋势(200字内)。 (三)研究方向 各研究方向应拥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以及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成果,能开设本研究方向的必要课程,有充足的研究经费和相应的设施条件。 (四)基本修业年限 建议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 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 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6年。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科研成果及学位论文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研究生,经过规定审批程序可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具体标准由各学科制定。 (五)课程体系 各学科需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提高选课灵活性,减少课程冗余度,课程总量应合理控制,确保少而精。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按硕—博贯通制设置课程体系。 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其他课程和补修课程。 1.公共课 为全校开设的公共外语、思想政治理论等学位课程。博士研究生外语课程根据学科要求设置。

11中国海洋大学关于研究生相关学术成果及外语水平要求的规定

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中国海洋大学关于研究生相关学术成果及外语水平要求的规定 (2006年2月修订) 学位[2006]1号为保证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成果及外国语水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凡在本校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在学制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并符合学籍管理规定,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学位时,其相关学术成果及外语水平需达到如下要求。 第一条申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理、工、农、医各学科的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以第一作者在《中国海洋大学认定的重要核心学术期刊》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2篇以上(包括2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1篇被SCI或EI检索系统收录。从事应用研究的应至少在《中国海洋大学认定的重要核心学术期刊》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1篇以上(包括1篇)学术论文,但必须同时提供1项(包括1项)以上获得国家授权的职务发明专利或获国家注册版权的计算机软件或经省部级以上奖励(或鉴定通过)的成果,足以说明其学位论文成果水平。在职务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鉴定或验收成果中,研究生应为第一完成人员。 2、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在《中国海洋大学认定的重要核心学术期刊》正式发表2篇以上(包括2篇)学术论文,或以第一作者出版1部专著,或出版2部参编专著(每部执笔5万字以上)。为鼓励科学研究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若博士学位论文成果被政府采纳(需提供市厅级以上政府采纳证明)并在《中国海洋大学认定的重要核心学术期刊》正式发表1篇学术论文,视为成果合格。 第二条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申请者应以第一作者在有CN国内统一刊号或ISSN国际标准刊号的学术刊物正式发表1篇以上(包括1篇)学术论文,或提供1项获得国家授权的职务发明专利,或获国家注册版权的计算机软件或经市厅级以上奖励(或鉴定通过)的成果,或出版1部参编专著(每部执笔3万字以上),其中研究生应为完成人员的前三位。 在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国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编辑的正式出版(有国际或国内统一书号)的论文集(不含论文摘要集),以及境外一般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视为公开发表。 第三条申请者提交成果的几点说明: 1.发表学术论文及其它研究成果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国海洋大学。 2.若发表文章或其它研究成果第一作者为申请者的指导教师,第二作者研究生可视为第一作者。 3.发表文章或研究成果内容应与申请学位学科专业相关。

会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会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会计硕士(MPAcc)教育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具有从事会计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包括: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令,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2.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对多变的商业环境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意识,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会计工作的领导潜质。 3.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企业会计方向 2.企业财务方向(即CFO方向) 3.注册会计师方向(即CPA方向)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生标准学习年限2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3年。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 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0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0学分, 选修课为14学分, 实践课为6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4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

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 1.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2.教学内容要学以致用,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习等多种形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3.采取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形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4.采用双导师制,每名硕士生将配备一名校内专职导师和一名来自实务部门的兼职导师。 5、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6.重视和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六、必修环节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安排在第3学期,时间不短于6个月。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2.科研实践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除参加导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项目外,还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填写科研实践报告记录册。 七、毕业论文与学位授予 1.学生课程学习结束,取得规定学分并达到其他相关要求,经考核后,方能进入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未修满学分和未达到其他相关要求的学员不得申请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和进行论文答辩。

中国海洋大学 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 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级学科代码081203 适用年级2015级 培养方案负责人董军宇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培养方案负责人签字: 分管院长签字: 学位授权点负责人签字:院(系)盖章 填表日期:年月日

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英文名称: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代码:081203 一、专业领域简介(中英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1987年开始招收计算机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研究生,1996年我系被正式批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被批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批准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1月该专业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智能控制、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虚拟现实与遥感仿真技术、计算机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本学科共发表论文数百篇。主持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课题等项目多项,为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地市级奖若干项。该专业是青岛市唯一由国家批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enrolled full-tim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ince 1987. It began to enroll graduate students whose research direction is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1995, and it was formally approved for being an authorization center of the Maste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degree in 1996, then in 2002 it was approved for being an authorization center of the Maste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degree, and in 2003 it was approved for being an authorization center of the Master of Computer Software and Theory degree. The major was formally approved for being an authorization center of the Doctoral Degree in Jan 2006. Currently, the department has two class-one doctoral discipline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 MSc program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es four research fields: Computer vision and 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mputer intelligent control, Computer graphics and visualiz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PhD program includes three research fields: Computer vision and 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irtual reality and remote sens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intelligent control. In recent years, more than 100 research papers were published. Research staff in this field have investigated many projects, including those 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e “863” Program,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well as grants from industry. Many honors have been awarded, including Natural Science Award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rank 2),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wards (rank 1, rank2) etc. The major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can also offer the PhD progra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