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绘画题款之书法研究
书画关系及题款、用印

笔 墨 ,练 字 则 可 以 增 加 绘 画之 县 吏 ,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 ” 这 可 染 等 在 这 方 面 都 可 称 典 范 。
这 两 方 面 都 是 杰 出 的代 表 ,如 马 ,新 中 国成 立 前 ,他 在 一 幅 大 小 宜 与 题 款 相 一 致 ,宁 小 勿
绘 画 主 要 是 以 线 造 形 ,故 日书 桥 题 画 竹 “ 衙 斋 卧听 萧萧 竹 ,
画 同源 。绘 画可 以 丰 富 书 法 之 疑 是 世 间疾 苦 声 。些 小 吾 曹 州
骨 力 ,又 可 以 体 现 中 国哲 学 之 样 的诗 一 题 到 画上 ,境 界 自然 义 理 。宋 元 以 来 ,许 多大 家 在 便 高 出许 多 。徐 悲 鸿 先 生 善 画
和 结 字 、形 象 与 色 彩 方 面 的 问 题 ,但 在 整 体 章 法 、款 识 、用 印 及 书 与 画 关 系 等 方 面 尚有 所
曾专 门 开 过 题 款 课 。 绘 画之 题 款 丰 富 多彩 ,
欠 缺 ,影 响 到 了作 品 的 艺 术 水 可 有 画 题 或 题 诗 ,有 时是 作 者 平 。现 就 这 几 方 面 谈 谈 个 人 看 的 意 识 ,有 时是 创 作 时 的本 身 法 ,供 学 员参 考 。
用 行草 书题 写款 识 ; 篆 、隶 、
楷书则可换用行书题识 ; 大 写 笔 画 当然也 不宜 用狂 草来题 。 吴 昌硕 、陈 衡 恪 、齐 白石 、李 书 画 用 印 。 要 注 意 印 的 风 格 和 印文 内容 的 协 调 。印 的
竹 ,画 牡 丹 直 写 牡 丹 。 如郑 板 意 花 鸟 画 不 宜 用 工 楷 来 题 ; 工
着 不 凡 的 艺 术 感 染 力 。所 以 , 作 者 要 将 题 记 部 分 当 成 一 幅 书 法 艺 术 作 品 来 对 待 , 其 大 小 、多 少 、字 体 都 要 做 到 慎 之 又慎 。傅 抱 石 先 生 有 时 在 大 幅 山 水 上 用 精 到 的 小 篆 题 写 画 名 ; 石 涛 、钱 松 岩 则 用 隶 书 题
【嘉德春拍】傅抱石甲申巨制《早随烟月上瞿塘》首度露面

【嘉德春拍】傅抱石甲申巨制《早随烟月上瞿塘》首度露面横江阁外数帆樯,立尽西风鬓渐霜。
只有乡心不东去,早随烟月上瞿塘。
这是清初文人吕潜(1621-1706)所作七绝《江望(同舍弟长在赋)》曾得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1634-1711)赞誉,采辑《渔洋诗话》品评点,并胪录《感旧集》,流传甚广。
Lot744傅抱石早随烟月上瞿塘立轴设色纸本甲申(1944年)作钤印:傅、抱石私印、抱石得心之作、代山川而言也、踪迹大化、抱石私印题识:横江阁外数帆樯,立尽西风鬓渐霜。
只有乡心不东去,早随烟月上瞿塘。
甲申秋八月写遂宁吕半隐生活。
新喻傅抱石。
口口口口惠赏即乞教正。
辛卯(1951年)清明,白下补记。
抱石。
傅抱石自题签:早随烟月上瞿塘。
丁亥(1947年)抱石署。
钤印:傅185×60cmRMB: 30,000,000-40,000,000文/万新华吕潜,字孔昭,号半隐、石山农等,四川遂宁人。
崇祯十六年(1643)中三甲进士,授太常博士,入清后不仕,奉母寓于浙江苕溪,复游走泰州,流徙离迁凡四十余年,与龚贤(1618-1689)、费密(1623-1699)等人往来密切。
康熙二十四年(1685),扶父母灵柩归蜀,隐迹山林,以诗文书画娱老。
吕潜长年背井离乡,尝尽人世间琐尾之苦,常以诗诉说浓郁乡愁,所作若杜甫浣花之篇、王维辋川之什,耐人寻味。
《江望》不假词藻,冲淡自然,委婉清绝,写尽了一个游子孤寂落寞的一片绵绵愁绪乡思,正如清末欧阳绍《重刊吕半隐先生诗集序》云:“尝反复玩咏,觉性情学术之征,身世显晦之故,与夫乡关怅惆之思,时流溢于楮墨间。
”故而,《江望》一直被视为吕潜怀乡遣愁的代表作,收入清初卓尔堪辑《明遗民诗》、晚清张其淦编《明代千遗民诗咏》等。
清末,范溶《论蜀诗绝句》评吕潜云:“桂水漓江满目秋,瞿塘烟月几行舟。
西风立尽乡心冷,自写湘累万古愁”,可见,《江望》的确得到了无数文人墨客广泛的认同,也引起了许多游子强烈的共鸣。
傅抱石 江山多娇,笔墨传神绘诗意

傅抱石江山多娇,笔墨传神绘诗意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4年第22期文孙聚成岑其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各个大厅内,随处可见精彩拼呈的书法绘画作品。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首推巨幅山水画卷《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名字的巨作,作者之一正是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县人。
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
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新山水画”代表人物,他创建了新中国山水画史中的“新金陵画派”,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傅抱石自幼家贫,喜欢刻字、画画,少年时进瓷器店当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
1926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
1933年得到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
回国后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定居重庆,抗战胜利之后则重返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早年学画时,傅抱石受到一位专门复制石涛画的艺人影响。
傅抱石一生倾心石涛故改名抱石。
他学石涛不是持守于石涛的技法,而是得力于石涛的绘画精神。
留学日本期间,傅抱石很快以画、文、书、印“四绝”全才崭露头角,并举办了第一个个展“傅抱石书画篆刻个展,他的篆刻《离骚》获得日本篆刻大赛第一名。
留学日本,对傅抱石的创作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也是他作画冲破传统的起点。
他注意研究吸收日本人的画法,其中以横山大观、竹内栖凤、小衫放庵等人的作品为主。
傅抱石画中,大片墨色横刷纵抹,或勾线后略加乱皴,然后以大片颜色覆盖,都是从日本画中得到的启示。
自日本回国任教,抗战爆发后,傅抱石辗转到达重庆。
在重庆,傅抱石迎来了他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就是史料广为记载的“金刚坡”时期。
1939年4月,傅抱石携全家来到重庆,住在沙坪坝金刚坡,此后他常在画上题署“金刚坡下山斋”。
这个阶段,傅抱石完成了从美术史研究到绘画创作的过渡,开始创作大量的绘画作品。
石涛生平研究述评

石涛生平研究述评作者:朱洁朱鹏辉来源:《理论与创新》2018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从有关于石涛生年、弃僧后是否入道及其缘故,以及石涛晚年向八大山人求画大涤草堂图所写书札真伪这三个问题方面进行的一个研究综述,文中选取学术界的影响力较大的学者研究的文献作为支撑,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研究中出现的不同观点,概括其中还存在的问题,对研究作了一个较为仔细的考察。
关键词:石涛;生年;弃僧入道;书札清代画家石涛,姓朱,自若极,广西全州人,明代靖王后人。
关于石涛的研究从20世纪初拉开序幕,以傅抱石所著的《石涛上人年谱》作为史上第一部石涛研究的年谱大总结,尔后也有很多出色的学者研究,但石涛研究仍有一些不解之谜。
从生年问题研究出发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石涛生卒问题石涛的生卒年在清人所撰名传都没有记载,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者们下了不少功夫。
关于石涛生年的问题有很大的争论,以下是国内部分重要学者的研究概述。
傅抱石在1980年撰写的《石涛上人年谱》这本书中,由清代汪绎辰所著的《清湘老人题记》中[1]《重午即景图》的七十生日题诗的落款——“清湘遗人已卯蕤宾于大涤堂下”中的“已卯”一词得出当时是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
这首诗中的线索是“见享太平身七十”,这句话意思是石涛当年七十岁,所以推论石涛是生于明崇祯三年庚午。
郑拙庐在[1]《石涛研究》这本书中对石涛生卒年的研究是根据日人《支那名画宝鉴》中所印的《五端图》画上题款进行的,题款为“清湘遗人乙酉蕤宾于大涤堂下”,郑拙庐认为“乙酉”为康熙四十四年,往前推70年,得出石涛的生年为1636年。
谢稚柳在其《石涛:笔所未到气已吞》文章中所引用的例证为日本永原织治所藏的书札中写道“闻先生花甲七十四五……济将六十。
”谢稚柳按八大山人出生于公元1626年算,八大七十四五时,石涛将六十,因此推断石涛生年为1641年。
汪世清《虬峰文集中有关石涛的诗文》文中指出:在[3]《虬峰文集》中通过李驎与石涛的关系,推算出石涛生年为1642年。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傅抱石(1904~1965),现代画家。
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
江西新余人。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
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
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毛主席诗意八开册1964--1965年作(2.3亿元,2011年11月北京翰海)款识:一、韶山诗意。
抱石敬拟。
钤印:傅抱石、甲辰所作二、芙蓉国里尽朝晖。
一九六四年夏,敬拟七律答友人诗意,傅抱石南京并记。
钤印:傅、甲辰所作、不及万一三、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抱石写。
钤印:傅、抱石、一九六五四、虎踞龙蟠今胜昔。
一九六四年八月,傅抱石写。
钤印:傅、甲辰所作、不及万一五、寥廓江天万里霜。
抱石,敬拟采桑子重阳词意。
钤印:傅、甲辰所作、不及万一六、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抱石,敬拟浪淘沙北戴河词意,南京记。
钤印:傅、甲辰所作、不及万一七、风展红旗如画。
抱石敬拟如梦令元旦词意。
钤印:傅、抱石、一九六五八、登庐山诗意。
抱石敬拟。
钤印:傅、抱石、一九六五题签:傅抱石画册。
赵朴初题。
钤印:赵朴初印《毛泽东诗意册》,计八页,作于1964--1965年间,画家正处于创作颠峰期。
册页反映着五、六十年代现实景象。
抱石先生以毛泽东诗词为题作画,始于1950年。
江山如此多娇横幅纸本设色1959年7—9月人民大会堂藏江山多娇镜心1962年作(2016万元,2010年6月北京保利)题识:曾涛同志惠教,一九六二年九月,傅抱石,南京并记。
钤印:抱石之印、换了人间此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巨作《江山如此多娇》同题材作品,图写毛泽东《沁春园·咏雪》词意。
按照抱石先生的说法,描写祖国江山的辽阔宽大,美姿多娇,触景生情,想到英雄人物为它献身,极其完美地表现了中国人民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迈气概。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真题及解析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0 年下半年真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术学属于艺术门类中的( )学科。
A.一级学科B.二级学科C.三级学科D. 四级学科【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美术学科的相关知识。
美术学属于艺术学门类中的第一级学科。
2.如图该作品(局部)的名称是( ) 。
A. 《簪花仕女图》C. 《挥扇仕女图》B. 《列女传仁智图》D. 《虢国夫人游春图》【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唐画《挥扇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是中国唐朝画家周昉创作的一幅国画,绢本设色。
此画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作品。
全卷所画人物共计十三人,分为五个自然段落。
3. 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创作原则的画派是( )A.岭南画派B.金陵画派C.新安画派D.长安画派【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长安画派。
长安画派的创作思想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4.下列年画题材中,蕴含着祈盼家族世代生息繁衍美好理想的作品是( )A. 《瓜瓞石榴》B. 《吉庆有余》C. 《女十忙》D. 《门神秦琼》【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年画寓意。
在中国传统年画中,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蕴含着祈盼家族世代生息繁衍的美好理想。
5.下列选项中,属于版画作品的是( ) 。
A.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B.蒋兆和《流民图》C.李桦《怒吼吧!中国》D.徐悲鸿《愚公移山》【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绘画作品形式。
《怒吼吧!中国》是李桦创作于 1935 年的木版单色版画。
6. 如图,该作品的作者是( ) 。
A.罗丹B. 贝尼尼C. 吕德D.多纳太罗【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吕德的雕塑作品。
傅抱石山水佳作赏析【二】

傅抱石山水佳作赏析【二】草堂读书图立轴设色纸本 1942年作诗堂:元气淋漓,真宰上诉。
八大山人大涤草堂图未见于世。
吾知其必难有加乎此也。
悲鸿叹题,壬午(1942)之秋。
钤印:徐(朱)、悲鸿(白)款识:石涛上人晚岁构草堂于广陵,致书南昌八大山人,求画大涤草堂图,有云:平坡之上树散数株,阁中一老叟,此即大涤子大涤草堂也。
又云:请勿书和尚,济有发有冠之人也。
闻原收藏临川李氏,后辗转流归异域余生也。
晚不获睹矣。
今经营此帧,聊记长想尔。
民国三十一年春,制于重庆西郊,傅抱石。
钤印:抱石(白)送苦瓜和尚南返立轴设色纸本 1942年作送苦瓜和尚南返设色纸本 1943年作款识:送苦瓜和尚南返。
凉云日夕生,寒风逗秋雨。
况此摇落时,复送故人云。
飞锡竟何之,遥指广陵树。
天际来孤鸿,哀鸣如有诉。
败叶声萧萧,离思纷无数。
登高欲望君,前津满烟雾。
余按苦瓜上人于康熙癸酋燕南返博问亭,有诗送之。
问亭旗人,而知苦瓜颇深。
可知白燕楼中固不同施愚山南昌北兰寺,夜对八大山人时也。
壬午七月既望,傅抱石于蜀中。
铃印:抱石、新谕、抱石斋送苦瓜和尚南返纸本设色 1942年作(1034万元,2008年5月北京国拍)款识:凉云日夕生,寒风逗秋雨,况此摇落时,復送故人去,飞锡竟何之,遥指广陵树,天际来孤鸿,哀鸣如有诉,败叶声萧萧,离思纷无数,登高欲望君,前津满烟雾。
苦瓜于康熙癸酉自燕南返博问亭,以诗送之,苦瓜极深可想白烟楼中,不同施愚山南昌北兰寺,夜对八大山人时也有感,塗此。
壬午正月初二日,抱石于重庆西郊。
钤印:抱石长寿(白)、印痴(朱)此图为傅抱石37岁时所作。
作者描写清代诗人博尔都送别画家石涛去光陵的场景。
整个构图严谨,用笔潇洒,大气磅礴,如疾风暴雨,大胆过人。
但在细微之处可见精微率真。
这是傅抱石一生中最精的作品之一。
烟云一见又商量设色纸本 1942年作款识:烟云一见又商量。
壬午十一月初写,望日补成之即,以周栎园赠黄济叔句题此,时近傍晚,阴黑益甚。
中国画的落款与用印小议

中国画的落款与用印小议作者:***来源:《公关世界》2022年第01期对于画家来说要有全面的文化素养,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前提条件。
而对于中国画家来说学习诗文、书法、篆刻是直接关乎中国画创作与品位的基本要素。
例如,近现代中国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在这些方面都可为高手,亦可在每一个门类中堪称大师。
从画面上看,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作品一般包括绘画形象、书法款识和篆刻印章。
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中国画来说,了解一些书法与落款、篆刻与用印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说中国书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中国画的落款与用印而言亦有很深的学问,下面就以此谈谈我个人学习、研究与运用的体会。
中国画的落款,亦可称之题识或题记,统称为款识。
款识原是指青铜器上显示的文字,有古文记述是“款在外,识在内”皆为记述其事,也有说“凹字為款,凸文为识”,后引申为中国画上落款的通称。
中国画的款识始于唐以前,但至宋代还未广泛运用,自元代文人画滥觞而成为常态,或说成为中国画的一部分。
古人谓书画同源,亦有书画同法之说,是指用笔的起源和法则相通。
落款可分为:署名款,画家签名;上款,是画家将作品赠与他人的姓名及称谓;题目款,是作品的标题;落花款,画家在作品中所题写的诗文杂语,也有他人在作品上的补提。
如以款识的字数多少来区分,字数较多的被称为“长款”,字数较少或只题画家姓名的被称为“穷款”。
落款体现了画家的书法功力,所以学画中国画一定要通晓书法,不是说画家均要成为书法家,起码应根据画家自己的绘画风格掌握一、二种书体,因为这是与绘画作品上的款识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工笔画来说题款多以工整的小楷字体为宜,写意画落款多为行书,大写意作品往往以行草书为之。
除使用以上书体外,亦有将篆书和隶书用在款识中,且多用在题目款上。
当然,题款书体并无定法和严格要求,大多数画家一般常用行书,不过运用何种书体是由画家个人专长和志趣所选,但书体与绘画的用笔形式一定要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 过与 生俱来 的欣 赏力而 对这 不同 的笔 画发 边旁 “ 走之 ”略 往前冲 而上移 的以 古为 师之 迹 ,确有魏 碑与颜 体 《 东方 朔画赞 之 古朴
深 层次 的理 论研 生 无限 的境界 、无 限的趣 味 、无限 的新意 。 究 几乎 是空 白;
中 国 一切 的艺 术 差 不 多都 是 沿 这 个 方 式 进 雄厚的艺 术气质。
多, 但是, 细 心 展 的 “ 因缘 ” ,并 以有限 的方形 而妙 造无 限的 国绘 画相 当重要 的元素 。随 着绘 画的 发达并
】 开对 傅抱 石艺 术 趣 味 与新 意 ;书 法 的 重 要 性 在 他 心 中 至 高 辔 奔驰 ,造成 了中 国艺术 史上 的奇 迹 。”
足迹 的 探寻 时 ,
对 于傅 抱石 艺术 和 中国一 切的艺 术可 以说是 绝 了因缘 。中 国 条来表现 散 氏盘 ;其 楷书 ,师法 颜真 卿
的 全 面 认 识 还 显 文字 为 ‘ 线 ’所组 成 ,它 的结体 ,无论 笔 画 和 柳 公权 ,并 取北 魏书风 而专 工赵之 谦 ;如
不足 ,尤其 对于 繁 简 ,篆隶或 其他 书体 ,都可在 一种 方形的 北 魏 书 《 五 言 古诗 ( 图1 ):以 颜鲁 公 之 博抱 石书 法的认 范 围内 保持非 常调 和而镇静 的 美的平 衡 。这 厚画宽 宏结体 入手 ,化 刚为柔 ,圆通 婉转 ,
知 较 为 不 足 ,学 是 和别 的 民族 的文 字不 同的地 方 ……中 国人 气藏 刚直 。再 从其 《 云 台 山图 ・ 题 记》 等传
术上也 没有 展开 在 这相 同大 小的范 围上面 ,凝 神静观 ,可 以 世之 作看 ,其笔 画横细 竖粗 、左低 右高 以及
进一 步的探 讨 ,
画成就的研 究 成 确 阐述 : “ 中 国艺术最 基本 的源泉 是书 法 ,
【 圈1 ]选 自 ( 傅 抱石 全集 之 六 广西 美术 出版 社 2 0 0 8 年
文 、诏版 、瓦 当等 。然 与吴 昌硕 、李瑞 清不 同 ,傅 抱石善 用洗练 、劲 健的 “ 古钗 脚”线
果 斐 然 ,但 界 内 对于 书法 若没有 相 当的认识 与理解 ,那 么 ,
傅 抱 石 早 期 书 法 主 要 服 务 于 篆 刻 ,并
有的也 只是 轻描 展 。”…这一精 辟论 点 可以说 是傅 抱石把 中
谈 写 甚 至 一 笔带 国书法 的作 用视 为整个 中 国文 化艺 术之 首的 为而 后的绘 画打 下 了坚实的线 条基 础 。如他
过 。虽然 傅抱 石 心 底呼 声 ;他 明确 认为 书法是 中 国一切 艺术 说 : … 篆 ’即是书 法 , ‘ 刻 ’即是 雕刻 ,以 书法 作品存 量 不 境 界 与美的源 头 ,以一 “ 线 ”而牵 所有 艺术 线 条为生 命的 中国文 字 ……几乎 已是构 成 中
~ 癌 繁 涛 % 祷 秘 餐 喜 学 喝 器 室 蔽 ≮ - 近 穗 兽 斋 屈 海 { 相 曹 肖 营 妻 裹 是 r 术 豫 露 蒋 哺 r 属 撕 熏 塌 惫 托 " 着 l 弩 1 露 专 讲 丝 掌, l 弩 碍 磷 I 连 恼 哿 舌 1 翁 莽 噼 薯 鎏 , 禽 : 禺 . 『 - ^
无上 。
可 以看出 ,傅 氏对于 中国 古代书 画印的 整体
可以 发现 他的书
本文概论 并 列举傅 抱石数 件具 有代表性 认知 和把握 是具 有前瞻 性的 。正 因如此 ,大
与 画 已 是 不 可 分 的 出色 题款 ,希望 能使读 者初 步 了解傅抱 石 几 在 中 国 绘 画领 域 有 建 树 者 ,无 不 精 于 书
翅论 , 名隶新考
傅抱 石绘画题款之 书法研 究
文・ 柳学智
4 岁 ,是 傅抱石 识古 、摹古 、借 鉴与 留学 中 国近 现 代 美 术 史 上继 往 开 来 的 绘 画 之深 厚 、学 养之 丰卓 、格调 之高 古 、个性之 至3 0 世纪书 法大家之列。 大师 傅抱石 的书 法造诣 极高 ;然而 ,其 书名 鲜 明,当在2 为画 名所掩 ,不 为一般 人所 熟知 。从世 存少 引 言 量的 傅抱 石书法 作 品来看 ,其 篆、隶 、楷 、 阶 段 。这一时 期 ,他的主 要精 力用 于学 习书
离的 艺 术 整体 。
书法主 要经 历过三 个重要 的 发展阶 段 ,可 以 道 ,大 师 巨 匠莫 不如 此 。米 芾 、苏 轼 、赵
每 当 观 者 深 入 其 从 中窥 见一位 杰 出绘 画大 师不 同凡响 的书法 孟颁 、董其 昌、石涛 、吴 昌硕 等等 ,几乎 都
中 ,会 被 那绘 画 用 心 。
之 题 款 的 生 动 表
…
是书法 绘 画皆善 ,不仅绘 画艺 术开 宗立派 ,
蕈婧 出 师
、
Hale Waihona Puke 入 古博拇其书法 之 工也 令后 来者 望尘莫 及 。据 考 ,元
现而深深打动。
第 一个阶 段 ,即傅抱石 书法 风格 的肇始 代及元 代之后 的文 人画 皆笔笔 写出 ,其功 力
傅抱石 书法功 力 期 。从 1 9 2 1 年至l 9 3 8 年 ( 入蜀之 前 ),约 l 7 深 浅均 原于书 法之 。石涛 说 “ 画法 关通 书法
圄声 酰
律” ,吴 昌硕 更是 说 “ 直从 书法演 画法 ” ,
书 ”的互 通之 妙谛 ,被 傅抱石 很 好地融 人到 题款 ,字 少笔精 ;这 种题 穷款的 作 品 ,大 多
法与篆 刻 、研 究 画史与 诗文 ,画画 只 占次 要
我们翻开傅抱石在l 9 4 0 年 所 著 中 国 地位 。其 篆书 ,从 ( ( 康 熙字 典》 启蒙 .喜 吴
行 、草 ,无一 不精 。虽然 当代 关于傅抱 石绘 篆刻 史述略 》 ,其 中对 于书法 的评价 有 着明 昌硕 大篆 ,继而 临写小 篆 ,并涉 及石鼓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