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工通用工艺规范

合集下载

打磨工件操作规程(3篇)

打磨工件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打磨工件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工件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从事打磨工件工作的员工。

三、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1)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工作服等。

(2)检查打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电源插座完好,接地可靠。

(3)检查砂轮,确保砂轮无裂纹、破损,且符合工件材料要求。

(4)了解工件加工要求,确定打磨方案。

2. 操作步骤(1)将工件放置在打磨机工作台上,调整工件位置,确保工件稳定。

(2)根据工件材质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砂轮和打磨参数。

(3)启动打磨机,缓慢调整砂轮与工件接触,使砂轮均匀接触工件表面。

(4)在打磨过程中,保持工件平稳,避免因工件晃动导致砂轮损坏或工件表面划伤。

(5)根据工件加工要求,调整打磨力度,确保工件表面光滑、无毛刺。

(6)打磨过程中,密切观察工件表面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打磨,检查原因。

(7)打磨完成后,清理工件表面残留物,检查工件质量。

3. 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严禁站在砂轮正面操作,以防砂轮破裂伤人。

(2)打磨过程中,严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砂轮或工件。

(3)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旋转的砂轮,以免造成伤害。

(4)操作完成后,关闭打磨机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四、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打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定期检查砂轮,发现砂轮磨损、裂纹等情况,及时更换。

3. 定期清理设备表面残留物,保持设备清洁。

4. 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五、监督检查1.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3. 对违反本规程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打磨工件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打磨工件作业的员工。

车间打磨规范标准最新

车间打磨规范标准最新

车间打磨规范标准最新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范旨在确保车间打磨作业的安全性和质量,适用于所有涉及金属、塑料等材料表面处理的车间。

二、安全要求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打磨机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耳塞、手套和安全鞋。

3. 打磨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三、设备与工具1. 使用的打磨机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 打磨工具应根据打磨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

3. 所有设备和工具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和磨损。

四、作业环境1. 打磨作业区域应保持清洁,避免灰尘和碎屑的积累。

2. 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3. 作业区域应有足够的照明,确保操作人员能清晰地看到工作区域。

五、操作流程1. 在开始打磨前,检查打磨机和工具是否完好,确认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2. 根据打磨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打磨速度和方式。

3. 打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操作速度和压力,避免过度打磨或损伤材料表面。

4. 打磨完成后,及时清理打磨区域,确保无残留的碎屑和粉尘。

六、质量控制1. 打磨后的表面应达到规定的平整度、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2. 对打磨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3. 记录每次打磨作业的参数和结果,以便进行质量追踪和分析。

七、事故处理与预防1. 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八、规范的更新与维护本规范应根据技术进步、工艺改进和实际操作经验进行定期的更新和维护。

九、结束语车间打磨作业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严格遵守本规范标准,不仅能够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希望通过本规范的实施,进一步提升车间打磨作业的整体水平。

(完整版)打磨工通用工艺规范

(完整版)打磨工通用工艺规范

打磨工通用工艺规范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打磨工通用工艺规范1 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本公司打磨工艺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下料打磨清渣,焊接件打磨工艺2 术语2.1打磨:通过使用手提工具操作除去工件表层材料从而使工件获得所需要的形状或表面粗糙度2.2 打磨修整:将焊缝局部不规则处打磨消除2.3 全部打磨:从一侧(或两侧)打磨整个焊缝表面但不改变整个焊缝形状2.4 磨平:从一侧(或两侧)打磨整个焊缝,使其厚度同周围表面相同3 打磨设备3.1 角向磨光机,直磨机3.2 砂轮磨片钹型砂轮型号:125X6X22.2(MM)百叶蝶不锈钢碗刷4操作规程4.1操作前准备工作4.1.1将机台及作业场所清理干净。

4.1.2准备好待加工工件,并放置于方便作业的位置,准备好加工完成品放置备用的托架。

4.1.3检查是否有螺丝松动、漏电,安全装置、关机按钮、事故急停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4.1.4检查待加工工件是否已经过品检员检验并批准放行的合格零部件。

4.1.5按照所要加工的零部件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砂轮。

4.1.6戴好口罩及护目镜,穿好工作服。

4.1.7安装并紧固砂轮,。

4.1.8试机,并进行调整。

确保砂轮无抖动现象;4.1.9进行首件打磨,检查是否符合打磨要求,并经质检或主管确认无误,方可开始批量作业。

4.2操作规范4.2.1工作前,应检查砂轮有无损坏,防护装置是否完好,通风除尘装置是否有效。

4.2.2安装砂轮时,必须核对砂轮允许的最高转速是否与主轴转速相适应。

4.2.3需打磨的产品应放置平稳,小件需加以固定,以免在打磨过程中产品位移而导致加工缺陷。

4.2.4正确使用打磨工具,及时检查和更换磨损严重的砂轮磨片。

4.2.5打磨时应紧握打磨工具,砂轮片与工作面保持15-30°,循序渐进(A→B),不得用力过猛而导致表面凹陷。

4.2.6在打磨过程中发现产品表面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现象时应及时通知电焊工补焊。

打磨工艺规范与要求(2024版)

打磨工艺规范与要求(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打磨工艺规范与要求1. 焊前打磨打磨范围:全部焊缝两侧20~50mm操作方法:打磨焊缝时用安装了不锈钢刷的直柄打磨机沿焊缝方向进行打磨;多层焊接时,每焊完一层需打磨去除不规则的焊缝、飞溅、氧化层,保证焊接平滑过渡技术要求:打磨出金属光泽,保证焊接区域无氧化膜,打磨纹路与焊缝方向平行且均匀、打磨深度不超过母材厚度的5%为标准。

2. 焊缝余高的打磨打磨范围:焊缝两侧各20-50mm的区域。

操作方法:角磨机工作时要与被打磨面平行,使焊缝余高被去除;当焊缝有凹陷时以不伤母材为标准,严禁用千叶片端部斜铲被打磨面、不得用力过猛而导致表面凹陷。

技术要求:被打磨表面要求平滑;不伤母材,以母材的被去除量不超过5%为标准;被打磨部分表面纹路要求一致,沿焊缝方向,严禁无规律打磨。

3 去除表面划伤打磨范围:划伤区域操作方法:使用打磨工具沿一定的方向打磨技术要求:被打磨表面要求平滑;不伤母材,以母材的被去除量不超过5%为标准;被打磨部分表面纹路要求一致,严禁无规律打磨。

4. 去除焊接飞溅打磨范围:焊缝两侧各40-50mm,超过此范围的飞溅参照表面划伤打磨方法进行打磨操作方法:使用打磨工具沿焊缝方向打磨技术要求:打磨出金属光泽、保证焊接区域没有飞溅物;打磨纹路与焊缝方向平行;打磨深度不超过母材厚度的5%为标准。

5. 焊缝接头的打磨打磨范围:对焊缝接头及段焊起弧点收弧点使用直磨机进行打磨操作方法:使用安装了合金旋转锉的直磨机对焊缝接头及段焊起弧点、收狐点进行打磨技术要求:焊缝接头的打磨要求外形与焊缝余高一致;段狐起弧点收狐点的打磨要求在去除焊接缺陷的情况下表面没有尖锐的棱角;不伤母材,以母材的被去除量不超过母材厚度的5%为标准。

6. 焊缝磨平打磨范围:焊缝及焊缝两侧各15~25mm。

操作方法:先用角磨机和千叶片沿焊缝方向进行打磨,千叶片与工作面保持5~15°夹角,循序渐进,使焊缝磨平,母材的被去除量不超过0.2mm为标准;当焊缝有凹陷时应补焊后再打磨,不得用力过猛导致表面凹陷。

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磨工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操作人员,工作内容涉及到使用磨削工具进行加工、修整或研磨实物。

由于磨工操作需要接触高速旋转的设备和锐利的工具,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意外伤害。

为了保证磨工的安全操作,制定一份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关于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示例,供参考: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磨工的作业行为,保证磨工的安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在工作场所从事研磨、加工或修整实物的磨工人员。

第三条磨工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四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和工具时,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装备,包括防护面罩、防护眼镜、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第五条磨工应熟悉磨削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严禁未经许可擅自操作。

第二章安全操作要求第六条在操作磨削设备之前,磨工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七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时,应保持清醒、专注的状态,严禁在疲劳、酒后或药物影响下操作。

第八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期间,应时刻注意周围的安全情况,防止他人靠近作业区域或设备。

第九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时,应确保工件固定牢靠,严禁手持工件进行加工。

第十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时,应稳定固定自己的姿势,保持身体平衡,严禁趴在设备或舞动身体。

第十一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时,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严禁随意更改设备的参数。

第三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二条磨工在磨削过程中,应佩戴防护面罩和防护眼镜,保护眼睛不受磨屑碎片的伤害。

第十三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减少噪音对耳膜的刺激。

第十四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止手部被磨削工具伤害。

第十五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时,应注意保持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防止杂物或滑倒导致意外伤害。

第十六条磨工在操作磨削设备时,应禁止戴长发、宽松的衣物或饰品,以免卷入设备引发事故。

打磨工艺规范

打磨工艺规范

打磨工艺规范及技术要求一、打磨设备1、角磨机2、直磨机3直砂轮机4拉丝机二操作规程1、打磨前准备:1、1工作前应检查砂轮有无损坏,防护装置就是否完好;试机,并进行调整,确保砂轮无抖动现象.1、2戴好口罩与护目镜,穿好工作防护服。

1、3 打磨前必须确保工件表面无其她杂物,发现有表面缺陷等应先补焊后再打磨。

1、4 进行首件打磨,检查就是否符合打磨要求,并经质检或主管确认无误,方可开始批量作业.2、操作规范2、1 安装砂轮时,必须核对砂轮允许得最高转速就是否与主轴转速相适应。

2、2 需打磨得产品应放置平稳,小件需加以固定,以免在打磨过程中产品位导致加工缺陷。

2、3 正确使用打磨工具,及时检查与更换磨损严重得砂轮磨片。

2、4 打磨时应紧握打磨工具,砂轮片与工作面保持一定合理得角度循序渐进不得用力过猛而表面凹陷.2、5在打磨过程中发现产品表面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现象时应及时通知金工车间进行补焊。

2、6 打磨结束后需进行自检,打磨区域应无明显得磨纹与凹陷,周边无焊接飞溅物,符合产品设计与工艺要求.产品应归类存放,堆放整齐有序.三打磨工艺规范及技术要求1、焊前打磨1、1打磨范围:全部焊缝两侧1、2操作方法:打磨焊缝时用安装了不锈钢刷得直柄打磨机沿焊缝方向进行打磨;多层焊接时,每焊完一层需打磨去除不规则得焊缝飞溅、氧化层,保证焊接平滑过渡1、3技术要求:打磨出金属光泽,保证焊接区域无氧化膜,打磨纹路与焊缝方向平行且均匀、打磨深度不超过母材厚度得5%为标准。

2、焊缝余高得打磨2、1打磨范围:焊缝两侧2、2操作方法:角磨机工作时要与被打磨面平行,使焊缝余高被去除;当焊缝有凹陷时以不伤母材为标准,严禁用千叶片端部斜铲被打磨面、不得用力过猛而导致表面凹陷。

2、3技术要求:被打磨表面要求平滑;不伤母材,以母材得被去除量不超过5%为标准;被打磨部分表面纹路要求一致,沿焊缝方向,严禁无规律打磨.3去除表面划伤3、1打磨范围:划伤区域3、2操作方法:使用打磨工具沿一定得方向打磨3、3技术要求:被打磨表面要求平滑;不伤母材,以母材得被去除量不超过5%为标准;被打磨部度得5%为标准。

打磨操作规程

打磨操作规程

打磨操作规程标题:打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打磨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切削、磨削等方式使工件表面光洁度提高,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正确的打磨操作规程不仅可以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还可以延长工具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打磨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打磨工件:在进行打磨操作前,首先需要确定要打磨的工件,包括材质、形状、尺寸等。

1.2 准备打磨工具: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打磨工具,如砂轮、砂带、砂纸等。

1.3 检查设备状态:检查打磨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操作事故。

二、打磨操作2.1 调整打磨参数:根据工件材质和要求,调整打磨机的转速、进给速度等参数,确保打磨效果良好。

2.2 控制打磨压力:在进行打磨操作时,要控制打磨压力,避免过大压力导致工件变形或损坏。

2.3 均匀打磨:在进行打磨操作时,要保持打磨力均匀,避免出现打磨不均匀的情况,影响表面质量。

三、清洁工作3.1 清洁工件表面:在完成打磨操作后,及时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打磨时产生的切屑和污垢,保持表面光洁。

3.2 清洁打磨设备:清洁打磨设备,包括清洁砂轮、砂带等,避免残留物影响下次打磨效果。

3.3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打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戴好防护装备:在进行打磨操作时,要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因操作不慎导致伤害。

4.2 避免过度疲劳:长时间进行打磨操作会导致操作人员疲劳,影响操作效果,要注意适时休息。

4.3 防止火灾:在进行打磨操作时,要注意防止火花飞溅引发火灾,确保操作安全。

五、质量控制5.1 检查打磨效果:在完成打磨操作后,要对工件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打磨效果符合要求。

5.2 调整打磨参数:根据检查结果,适当调整打磨参数,以提高打磨效果。

5.3 记录操作数据:在进行打磨操作时,要及时记录操作数据,包括打磨参数、打磨时间等,方便后续工作质量控制。

打磨操作规程

打磨操作规程

打磨操作规程标题:打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打磨是一项常见的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为了确保打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打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打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步骤。

一、准备工作1.1 清洁工作区域:在进行打磨操作之前,首先要确保工作区域的干净整洁。

清除杂物和灰尘,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以减少可能对打磨工作造成的干扰和污染。

1.2 选择合适的打磨工具:根据不同的打磨需求,选择适合的打磨工具,如砂纸、砂轮、抛光布等。

不同的工具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打磨要求,正确选择工具有助于提高打磨效果。

1.3 确定打磨目标:在开始打磨之前,明确打磨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打磨目标,制定打磨方案,如打磨的角度、力度和时间等。

二、打磨操作步骤2.1 表面处理:在进行打磨之前,对待打磨的表面进行处理,如去除锈蚀、油污或其他污渍。

清洁表面有助于提高打磨效果和延长打磨工具的使用寿命。

2.2 粗磨:根据打磨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打磨工具和磨料,进行粗磨。

粗磨主要是去除表面的凹凸不平和划痕,使表面更加平整。

2.3 中磨:在粗磨之后,进行中磨处理。

中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减少细微的划痕和瑕疵。

2.4 细磨:最后进行细磨,以进一步提高表面的光洁度和细节处理。

细磨通常使用较细的砂纸或抛光布进行,以达到所需的光滑度和光泽度。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措施:在进行打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防护手套和口罩等,以防止受伤或吸入有害物质。

3.2 适当施力:在打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打磨工具,掌握适当的施力力度。

过大的力度可能导致材料损坏,而过小的力度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打磨效果。

3.3 定期更换磨料:磨料的磨损会影响打磨效果,因此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料。

使用过度磨损的磨料可能导致打磨不均匀或损坏材料表面。

四、打磨后处理4.1 清洁表面:在打磨完成后,及时清洁打磨表面,以去除残留的磨料和灰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磨工通用工艺规范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打磨工通用工艺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本公司打磨工艺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下料打磨清渣,焊接件打磨工艺
2 术语
2.1打磨:通过使用手提工具操作除去工件表层材料从而使工件获得所
需要的形状或表面粗糙度
2.2 打磨修整:将焊缝局部不规则处打磨消除
2.3 全部打磨:从一侧(或两侧)打磨整个焊缝表面但不改变整个焊缝形状
2.4 磨平:从一侧(或两侧)打磨整个焊缝,使其厚度同周围表面相同
3 打磨设备
3.1 角向磨光机,直磨机
3.2 砂轮磨片
钹型砂轮型号:125X6X22.2(MM)
百叶蝶
不锈钢碗刷
4操作规程
4.1操作前准备工作
4.1.1将机台及作业场所清理干净。

4.1.2准备好待加工工件,并放置于方便作业的位置,准备好加工完成品
放置备用的托架。

4.1.3检查是否有螺丝松动、漏电,安全装置、关机按钮、事故急停装置
是否正常工作。

4.1.4检查待加工工件是否已经过品检员检验并批准放行的合格零部件。

4.1.5按照所要加工的零部件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砂轮。

4.1.6戴好口罩及护目镜,穿好工作服。

4.1.7安装并紧固砂轮,。

4.1.8试机,并进行调整。

确保砂轮无抖动现象;
4.1.9进行首件打磨,检查是否符合打磨要求,并经质检或主管确认无误,
方可开始批量作业。

4.2操作规范
4.2.1工作前,应检查砂轮有无损坏,防护装置是否完好,通风除尘装置
是否有效。

4.2.2安装砂轮时,必须核对砂轮允许的最高转速是否与主轴转速相适应。

4.2.3需打磨的产品应放置平稳,小件需加以固定,以免在打磨过程中产
品位移而导致加工缺陷。

4.2.4正确使用打磨工具,及时检查和更换磨损严重的砂轮磨片。

4.2.5打磨时应紧握打磨工具,砂轮片与工作面保持15-30°,循序渐进
(A→B),不得用力过猛而导致表面凹陷。

4.2.6在打磨过程中发现产品表面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现象时应及时通
知电焊工补焊。

4.2.7打磨结束后需进行自检,打磨区域应无明显的磨纹和凹陷,周边无
焊接飞溅物,符合产品设计和工艺要求。

产品应归类存放,堆放整齐有
序。

5 打磨工艺规范
5.1打磨参数
打磨电压打磨电流打磨转速砂轮直径范围
5.2 焊前打磨
5.2.1打磨范围:全部焊缝两侧各25-50mm。

5.2.2 操作方法:打磨长大焊缝时用安装了不锈钢碗刷的角磨机或者直柄
打磨机沿焊缝方向进行打磨;对于需要激光跟踪自动焊的焊缝只能用直柄打磨机进行打磨;在相对焊接附件较大的工件表面焊接附件时使用百叶蝶对焊接表面进行打磨。

5.2.3技术要求:打磨出金属光泽、保证焊接区域没有氧化膜、打磨纹路
与焊缝方向平行且均匀、打磨深度不超过0.2mm。

5.3焊缝余高的打磨
5.3.1打磨范围:焊缝两侧各25-50mm的区域。

5.3.2 操作方法:角磨机工作时要与被打磨面平行,使焊缝余高被去除;
当焊缝有凹陷时以不伤母材为标准,严禁用百叶蝶端部斜铲被打磨面。

5.3.3技术要求:被打磨表面要求平滑;不伤母材,以母材的被去除量不
超过0.2mm为标准;被打磨部分表面纹路要求一致,沿焊缝方向,严禁无规律打磨。

5.4去除表面划伤
5.4.1 打磨范围:取矩形框,覆盖划伤区域。

5.4.2 操作方法:使用打磨工具沿一定的方向打磨,不超过矩形框。

5.4.3 技术要求:被打磨表面要求平滑;不伤母材,以母材的被去除量不
超过0.2mm为标准;被打磨部分表面纹路要求一致,大部件及车体沿车体纵向、小件沿焊缝方向;严禁无规律打磨。

5.5 去除焊接飞溅
5.5.1 打磨范围:全部焊缝两侧各40-50mm,超过此范围的飞溅参照表面
划伤打磨方法进行打磨。

5.5.2 操作方法:使用打磨工具沿焊缝方向打磨。

5.5.3技术要求:打磨出金属光泽、保证焊接区域没有飞溅物;打磨纹路
与焊缝方向平行;打磨深度不超过0.2mm;应以不锈钢碗刷、扁铲清理,
不可采用角磨机打磨,以免伤及母材。

5.6焊缝接头的打磨
5.6.1 打磨范围:对焊缝接头及段焊起弧点收弧点使用直磨机进行打磨。

5.6.2 操作方法:使用安装了旋转锉的直磨机对焊缝接头及段焊起弧点
收弧点进行打磨。

5.6.3 技术要求:焊缝接头的打磨要求外形与焊缝余高一致;段焊起弧点
收弧点的打磨要求在去除焊接缺陷的情况下表面没有尖锐的棱角;不
伤母材,以母材的被去除量不超过0.2mm为标准。

5.7加工余高的打磨
5.7.1 打磨范围:加工余高两侧各40-50mm。

5.7.2 操作方法:沿被加工的立筋方向进行打磨,角磨机能够使用的空间
内用角磨机进行打磨;角磨机无法使用的空间使用直磨机进行打磨;
方法与焊缝余高的打磨相同。

5.7.3 技术要求:被打磨表面要求平滑;不伤母材,以母材的被去除量不
超过0.2mm为标准;被打磨部分表面纹路要求一致。

5.8火焰、等离子切割下料后产生的熔渣,应在该工序采用角磨机或离心机
清理
5.9 型钢锯切下料,锯切后的毛刺如影响产品质量,应及时采用角磨机或锉
刀清理
5.10 钢板剪切下料,剪切后的毛刺如影响产品质量,需在该工序及时采用
锉刀或角磨机清理剪切后的毛刺
5.11 制孔毛刺,钻屑,飞边,制孔毛刺可有倒角或抛丸轮肖理,飞边,圆
片应采用扁铲或角磨机清理
6打磨后的质量检验
6.1打磨后整体尺寸是否符合产品尺寸要求。

6.2打磨后部件表面需光滑,无凹凸孔或者焊接不良处;
6.3 部件表面无明显打磨不均匀现象;
7安全注意事项
7.1工作时必须戴好防护口罩(或防护面罩)及眼镜。

7.2工作前,应检查砂轮有无损坏,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通风除尘装置
是否有效。

7.3安装时,应注意螺母的压紧程度,应压紧到砂轮运动时不产生滑动为易,
有多个压紧螺丝钉时,应按对角顺序逐步均匀旋紧。

7.4砂轮装好后,必须将防护罩重新装好,再进行试转。

直的砂轮,应空转
5分钟。

砂轮转动时,不允许有明显震动。

7.5打磨时,应先启动吸尘装置,握牢工件,用力不得过猛,不准用杠杆推
压元件,严禁站在砂轮正面操作,以防砂轮破裂伤人。

7.6不是专门用于端面磨削的砂轮,禁止用端面进行打磨。

7.7使用手持电动砂轮机打磨时,必须有牢固的防护罩和加设保护接零线,
或配用漏电保护器,并遵守以下电动手砂轮安全操作规程。

7.8两人以上同时施工,不准同时在同一方向相对作业,防止发生意外。

7.9工件之凹凸处应轻轻打磨,不得用力过猛,不得磨工件之棱角,以防砂
轮片破碎伤人。

7.10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确认砂轮停转后,方可离开岗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