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和推荐书目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和推荐书目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和推荐书目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目B

一、考试形式:论文

二、题目:以一类“社会歧视”作为论述对象,写一篇论文,论文的要求有:

1 选择一类歧视对其中问题进行论述,比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层歧视、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就业歧视等

2 应当有独立的观点,选择某一个角度进行论述,不能泛泛而谈

3 需要就具体的歧视行为进行分析,举出具体的歧视行为,或具体的社会歧视现象

4论据中,需要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支持

5 需要一定的思考在文章中,选择特定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不要罗列事实,罗列理论。

6 加分点:歧视问题是很多思想家和社会学家讨论过的问题,希望在你的文章中看到你对前人观点的解读和领会,希望看到你阅读的范围和你的视野。

7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三、论文格式

1 题目

2 论文摘要:简洁明确地概括出你提出的问题,论点,论据和结论,200字左右。

3 正文:打印,正文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

4 参考文献:引文要标出出处,否则按照抄袭处理。

参考文献写在正文的后面

本学期的推荐书目

1 《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讲》

推荐理由:对大学生来说,实用、易读、有条理性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之一:樊富珉

在哪能找到:图书馆社科库B844.2 28

2《变态行为案例故事》

推荐理由:了解变态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书籍,丰富的案例和清晰的条理

作者:Robert G.Meyer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图书馆:社科库B846 8

3 《变态心理揭秘》

推荐理由:了解精神分析和变态心理学的开始,非常易读。

作者:王溢嘉(台湾)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图书馆:社科库B846-49 1

4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推荐理由:一本社会心理学的早期经典,研究在群体中人们的非理性表现。如果对社会心理学有真正的兴趣,可以读一读。非通俗读物。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时间:2004-1

5 《群氓的时代》

推荐理由:另一本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书籍,同样探讨人们在群体中的非理性行为。同样为非通俗读物,如果有兴趣,可以读一下。

作者:塞奇.莫斯科维奇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4

6 《态度改变和社会影响》

推荐理由: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的又一本新书,他是《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也是前任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社会影响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话题,如何反思日常生活中我们受到的影响,我们的态度又如何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这本书比较科学地做了论述。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年11月

7 《社会心理学》

推荐理由:第11章《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值得一看,对亲密关系和爱这一题目论述详细,全面,清晰。基本包含了亲密关系的主要话题,比如依恋,爱情,关系的丧失等。案例也比较生动

作者:戴维.迈尔斯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1

8《乡土中国》

推荐理由:什么叫做文化?文化对一个社会有怎样的影响?中国社会是怎样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问题都能够在费孝通先生的名著中得到解答。本书通俗易懂,共14讲,是费先生在西南联大执教时的讲义整理所得。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思想都浓缩在这薄薄的小册子里。可读性强。

作者:费孝通

9《中国乡村生活》

推荐理由:了解社会学能让你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你自身。看看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评价和印象。这是百年前的一本著作,在类似随笔的人类学作品中让你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乡土社会。

作者:明恩博(美)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06-7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论文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6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高房价“绑架”了人的心灵 学生姓名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2010年 3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1.房价 纵观市场,离谱的高房价把人们集体装入“过山车”,抛向云里雾中。其实,高房价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物质生活的质量,而且也影响人们的情感、人际关系甚至影响人的高级精神生活,妨碍人的自我实现…… 2.需求匮乏让痛苦管辖心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高低不同层次的,最低层次的是生理的需要,即决定基本生存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的需要,再往上是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整体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否则会引起疾病,而满足了需要则可治愈疾病。如果某一需要完全不能满足,就会成为匮乏的需要。这个需要就会影响人格,影响人性,这个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就会被该需要所统辖。比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饥饿的需要就会占据人格的核心,此人的人性就会被饥饿所规定,此人可以被称为具有饥饿人格的人,他整日所想所思的,渴求的和希望的就是吃饱,甚至在梦中也会联想到与吃东西有关的事物。在饥荒的时代,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吃东西。所以,现在人们还保留一个古老而善意的问候,见面时会问:“你吃了吗?” 3.低需求无果难生爱的能力 如果低一个层次的需要完全得不到满足的话,人们的人格和人性就会停留于此,不能向上升华。比如,一个人在安全需要一点也没有得到满足时,根本不可能发展出爱别人的能力,他整日担心自己生命是否安全,环境是否安全,此时他的整个注意力的核心是保护自我,便无机会再去发展起来爱别人的行为。一个缺少安全的人通常缺少主动性和慷慨,守护着自身的利益,不会关心别人。同样,一个人在爱的需要一点都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爱的人格,主宰他的精神生活的就是得到别人的爱或者去爱上一个人,他不是感到孤独就是感到对于他人过于依赖。此时,他的自尊和尊重他的需要就让他缺少发展的机会,他不会考虑个人的尊严和独立的问题。 根据上述原理,住房在人的需要的层次中属于非常低级的,应当属于生理需要,这意味着是必须满足的需要,住可以与吃一样相提并论,同属于最基本的温饱需要,正如古语所言,安居乐业。当人们因为高房价而没有住房时,整个人格都会被房子所拖累,其所想所思所欲都会与住房有关,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住房都会成为一个关心的话题。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热看的电视剧竟然是与高房价生活有关的《蜗居》。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人都就是视觉动物,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为以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个铺垫。相反,如果您给人留下一个坏印象,那就是很难纠正过来的,有时候甚至一辈子都改不了,因为很多人根本不会给您修正错误的机会。如此交往,就是很难建立持久信赖关系的。我认为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下几种方法。 第一印象的好坏决定于初见时的第一眼感觉,而人与人初次见面时,表情就就是决定印象好坏的最大因素,心理学认为“微笑”就就是“接纳、亲切”的标志,也就就是说当您微笑时,等于告诉对方“我不会害您、我对您并没有敌意存在”。第一次见面若没有笑容,会让对方感到紧张,以为您在拒绝她,难与您亲近。嘴角上扬,连眼神都在笑的表情就就是一种好感的表示。当您一直微笑着对对方时,就能消除对方的戒心。嘴角的表情与双眸都能流露笑意的话,就能给人好印象。 穿着适合相应场合的服装也就是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在哪个地方见什么人就是事先了解的,所以应该考虑到对方的喜好或者事见面场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装,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对这次见面就是很放在心上的。其实,我认为,穿着类似的话还能拉近距离,差异太大则会形成距离。我们能在一瞬间就断定出这个人与那个人的差异,也能马上感受到谁与自己就是同类,谁与自己就是异类,而且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个性如何。也许您觉得这样的断定太过于主观,但这就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 跟人家第一次见面,尤其就是跟异性见面,万万不可盯着人家不放,

否则人家很容易会对您产生误解,不论就是第一次见面,还就是第二次、第三次,与她人面对面交谈,应该用眼神平视对方,也就就是用眼神说话,这样会给人留下十分强大的印象。我碰到过这种情况,对方第一次见我,可就是说话的时候眼睛总就是朝向侧前方,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态。如此跟人讲话,怎么可能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呢。 由姿势的开放度来决定开始交谈的时机,微笑首先能给人安心的感觉,再加上品味也一致的话,接着就就是要交谈了,能不能开口交谈,则取决于姿势。肯接受对方,自己也表现出接纳开放的态度,从见面到开始交谈的时间就会缩短。如果您以轻松的站姿,正面面向对方,感觉容易亲近,相反地,将手交握于后面或者就是双手交叉抱于胸前,都会让人有隔阂感。如果把包包或者其她物品放前面拿着,虽然没有交叉抱着,但还就是会让人有距离感。说话时谈吐要文雅,与人交谈,您要注视对方谈话,赞成就点头,有趣就微笑,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但可以询问表示您在用心听。切记不要小动作不断,诸如搔首弄姿,整理衣服,说明您对人家缺少起码的尊重。如果有紧急情况的,需要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可以告诉对方,说一声不好意思,一般人都会理解这一点的。 摆脱陌生人情结。面对陌生人不需要可以的装模作样,不过也要表现出您的诚意。其实每个人跟陌生人的交谈时都会内心不安一定要自己先放下陌生人情结。在谈话过程中,为了松弛紧张的气氛,必须努力制造亲切的感觉。如果人家问您问题,不要简单的回答“就是”或者“不就是”,也要问问对方,让话题能够继续下去。避免谈论会让人讨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的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

导读:这篇论文是通过两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论文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深入了解话题的其中精髓,讨论是围绕着实验方法用做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进行展开讨论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 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 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 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 论文 2013年5月

题目: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完善与发展 姓名: __会飞的蜗牛_ 学号:xxxxxx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人生的重大转折期。在中国有一句谚语,“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上刻着这样的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吧!”这些都充分说明对自己的认识与了解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更好地塑造自我、发展自我。自我更是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关注的问题,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水平都与其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自我意识的概念出发,指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规律及特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当然,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必修课。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自我的统一,勇于超越自我,才能真正走向成功、创造辉煌的人生!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与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感觉的意识明显增强 自我感觉是自我认识的特点。与中学时代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感觉意识明显增强,注重自我形象的完整性。他们不仅注重自己的外表、行为等外在因素,而且更关注自己的性格、智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内在因素。高考成功后,大学生体验到了凭借自己的能力进行顽强拼搏开辟出的一条人生之路所带来的喜悦,于是他们强烈要求独立自主,在人际关系、恋爱等许多问题上,他们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去观察、评价社会事物。 随着自我的分化,原先表面的我、笼统的我逐渐分化成实质的我、具体的我,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对自己的角色与责任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他们明显感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的赋予自我以重要的地位。尽管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幻想,但现实往往不能如他们所愿,于是就出现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以至于自我意识难以统一。 (二)大学生自我情感体验丰富、深刻,极性现象明显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更是精彩纷呈,这些都为大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提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论文

关于社会偏见的研究 摘要: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但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它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和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因此,只有消除社会偏见的消极影响,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 关键字: 正文: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偏见,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通常是消极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而对该成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只给予很少的关注或根本不关注。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伴随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偏见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历史。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关于偏见的实质、偏见的结构、偏见的测量、偏见与歧视的关系、偏见的消除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处在社会心理学家的视野中,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对种族偏见、性别偏见、社会阶级偏见等的大量研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偏见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偏见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 早些时候,社会心理学家们倾向于用社会化、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个人心理因素(如遭受挫折、权威主义人格)等来解释个人为什么会持有偏见。上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逐渐成为整个心理学的前沿,人们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待偏见的形成问题。 1、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对偏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偏见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的生存机制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驱使我们喜爱我们的家庭、部族和种族,而对外来者表示敌意。其依据是:动物中存在着一种对与自己基因相同的其他个体表现出善意、而对与自己基因不同的个体表现出恐惧和反感的强烈倾向,尽管后者并未对其造成伤害。虽然人类可能天生具有表现出偏见的生物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偏见就是人生理结构的极为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社会认知偏差导致社会偏见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产生偏差的根源在于认知者群体与认知对象之间的明显的差异性以及人的排它本能。人总是倾向于和自己同质性高的人们交往。对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弱势群体成员更多的是群体内交往,对于其真实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其他社会群体往往缺乏直接了解的机会和渠道,想让精英阶层的人来直接和弱视群体交往和相互了解是很困难的,对于两个差异性较大的群体。因为彼此了解太少不确定因素太多,人们往往本能的倾向于回避。由于这种心理,异质性较大的群体往往容易相互隔离和疏远,而越是这样越是得不到彼此真实的信息,对对方越是无知,偏见往往就是起源于这种无知。 3、任何偏见的形成都受其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在近代历史上,上海人对苏北人的地域性偏见就是由于近代上海的文化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两地人原本的心理距离而导致的;而相反的情况则是,浙北人和苏南人原来的社会认同感随着近代以来两地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密切联系而加深,因此,无论是社会偏见还是社会认同均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到了现代,城乡、地方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地域性偏见的形成和延续。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沿海城市的发展显著好于西部内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实力及受教育水平都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原本由来已久的地域性偏见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 论文

南阳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成绩 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 姓名:苏辽望 学号: 1209624042

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 【摘要】 近几年,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大学生侵犯事件时有发生,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与升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生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心理动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述其侵犯心理的产生原因,并在最后提出预防和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侵犯心理引导大学生杀人挫折承受力影响因素 1.问题提出背景 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它是一种有侵犯意图并付诸于行动的攻击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受一定心理支配和控制的,因此侵犯心理即是指引起侵犯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它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发生比例从上个世纪年代至今呈现出逐步递增的态势,尤其近几年更是时有发生,并为世人所关注。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将同窗好友四人杀害并藏匿于宿舍衣柜中;同年,北外女生罗卡娜与同学因琐事争吵,之后用西瓜刀将其杀害; 2008 年10 月28 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手持菜刀冲入教室,将正在上课的教授程春明砍倒,致其不治身亡。 2013年4月,复旦大学投毒案,以及10年前悬而未决的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无不让我们对大学校园的侵犯行为感到恐怖,感到震惊。 这些案例无一例外地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具有社会性意义的问题: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为何会实施侵犯行为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2.大学生侵犯行为的诱因 有对人类的侵犯,也有对动物的侵犯;有对他人身体上的侵犯,也有对他人精神上的侵犯;有敌意性侵犯,也有报复性侵犯。总体而言,这些侵犯行为的产生是由其侵犯心理直接引起的,但导致侵犯心理产生的原因却并不单一。 2.1.直接诱发因素 直接诱发因素是指产生大学生侵犯心理的直接原因,而通过对诸多案例的分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题目:如何提高大学生利他行为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如何提高大学生利他行为 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大学生利他行为状况与理想预期相距甚远。利他行为的弱化,不仅松懈社会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且减弱政治系统的有效性,还影响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评判机制,最终将会减缓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脚步。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并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利他行为、奉献精神、价值观 一、利他行为概述 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 二、利他行为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人格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首先,把“利他性”与“人格”结合起来,将为人格理论开拓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与整个社会的真实状况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人格归根到底要在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得到体现。其次,“利他性”为人格评价提供了一个终极尺度。人格作为个体人的责任意识,其本身是无影无形的,那么,如何来衡量一种人格水平呢?人格心理学理论创始人阿德勒指出:“健康人格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社会情感,即一种对自己同胞的兄弟般的感情。”交往能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高度创造性”视为衡量人格完善程度的重要尺度。 第二,有助于我们识别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程度不同的人格偏差,并指明了实现人格完善的正确方向——“利他性人格”,实现人格完善的正确方向是增强个体的“利他性”。具体地说,就是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同胞的爱心,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以强化利他意愿;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以增强利他能力;克服惰性,树立工作热情,发扬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以强化利他性行为;最后,凭借创造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家庭教养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学院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人力102班 学号2010521152 姓名 任课教师

家庭教养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摘要为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以及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的羞耻感体验现状,对55名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施测了羞耻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发现大学生羞耻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羞耻水平有重要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羞耻水平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羞耻感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 引言 羞耻感是因为对自身的负面认识导致的痛苦、难堪的心理体验。易羞耻者往往害怕面对公共的社交场合以及难以面对自我。大学是人生中影响深远的时期,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体验着不一样的生活也经历着心理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羞耻感。羞耻感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也可能会带来社交焦虑、人际交往敏感、自我效能降低等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确定了本课题的主题为大学生羞耻感。通过开展研究了解到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可以通过调查所得分析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本研究希望能引导某些羞耻感水平过高的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调适,帮助他们克服羞耻感带来的社交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促进身心健康。 一、相关文献回顾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嘉兴学院在校学生,所以本研究主要参考的是国内的相关文献,针对羞耻感的文献主要涉及羞耻感的概念、大学生羞耻感的特点、大学生羞耻感对心理的影响的方面;针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文献主要涉及教养方式类型及其与羞耻感的关系两方面。 (一)关于羞耻感概念的相关研究 羞耻感是一种对自我的负性的省察和评价,伴随着负性的情感体验,现象学评定上表现出“自我取向性”;由于对自己的强烈否定,及对外界评价的依赖,易羞耻者在体验到羞耻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一, 二, 十一,名词解释2分*5个=10分社会心理: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 2,社会心理学:是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收到他人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 3,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积极的肯定的亲密状态或关系 4,犯错误效应:一个优秀的人如果偶尔犯非原则性的错误,会提高他的人际吸引的现象5,首因效应:人与人初次交往所获得的最初信息对双方以后交往活动的影响 6,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对交往对方某一方面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此人其他方面特征的评价 7,刻板效应:又叫社会定势,在交往时,对某类人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群体中某一个人的评价 8,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交往过程 9,人际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关系 10,印象整饬: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的过程 11,归因:观察者利用各种线索和信息对行为者行为的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 12,侵犯行为: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对方造成社会标定的有害行为13,利他行为:个体所作为的对他人或者社会能带来积极的影响的自愿的行为 14,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任职、情感和行为是哪个表现与大家一致的现象15,社会促进:由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会提高工作成绩和效率的现象 16,相似性:在客观上双方具有一致性,主观上能意识到的特点 17,补偿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通过一定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补偿 18,强迫性:在空间位置上比较接近交往频率较高易产生人际吸引 十二,简答题5分*6个=30分 1.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看法 SSP取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化,把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代表会人物纽夸姆,墨菲。社会人的条件: 掌握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有社会生活目标,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2)社会角色:由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大多数人的社会期望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和心理 倾向 3)社会交换:霍班斯,社会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交换的过程 PSP取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行为:勒温B=F(P*E) 社会行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群体 3)社会影响:奥尔波特,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的 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影响 4)人际互动:人与人相互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 CCSP取向(跨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1)不同文化模式的人的心理特点 2)性别角色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