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十条

合集下载

大气国十条

大气国十条

大气国十条一、每个国家都应尊重环境,把握住正确的发展方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地球家园的多样化生态,维护人类长远发展的利益。

二、人们要积极主动、健康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步伐。

三、各国要更多地注重环境污染的预防,加强环境污染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改变不良环境状况,净化生态环境。

四、每个国家应加强环境教育宣传,倡导环保文明新风尚,推行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的行动,形成节约型社会。

五、应加强跨国合作努力,搭建环境友好型全球经济体系,共同推动各国采取有力措施,共同抵制环境抗争,保护地球家园。

六、针对不同环境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积极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措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

七、要推动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保护和发展为中心,推行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政策,以维护人类和谐生活的社会环境。

八、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地位,通过法律、法规、制度等环境保护政策,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九、建立环境管理机制,将环境保护列为公共利益,维护人类文明发展的理念,引导人们在大自然中谋求发展机遇和创造未来。

十、要教育人们关心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公德,形成节约、爱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认识,以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大气之国的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实施健康有效的大气国十条,对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强化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在各种活动中,大力宣传环境文明,引导广大市民坚持绿色出行、节约能源、爱护地球家园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节约用水、用电,节约资源。

其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提倡绿色消费理念,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再者,要注重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管理机制,建立环境监督体系,加强环境污染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遏制环境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民生命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

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防治大气污染的政策和措施,以期达到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本文将就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进行阐述。

一、加强工业生产过程污染治理工业生产过程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必须加强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管控。

对于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必须及时实行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以降低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二、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燃煤电厂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减少燃煤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必须推进其超低排放改造。

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治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燃煤电厂造成的大气污染。

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大气污染最有效的治理手段之一,减少燃油和煤炭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比例,将是有效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之一。

四、开展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建立及时准确的大气污染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监测和状态评估,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大气污染影响过大。

五、加强机动车排放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为了减少机动车对环境的影响,必须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限制高排放车辆的上路,逐步实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以降低机动车对大气的污染。

六、增强城市规划的环保意识城市建设对大气环境影响十分重要,应加强城市规划的环保意识,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的城市环保制度,为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保障。

七、实施大气污染汽车监管为了减少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应建立大气污染汽车监管体系,对汽车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打击。

只有对违规企业进行打击,才能够保证大气污染的有效治理。

八、推广绿色出行理念生产生活造成的污染物主要是机动车的排放和燃煤或油的燃烧,同时也和个人的绿色生活理念有关。

推广绿色出行理念,比如鼓励居民步行、自行车出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等可从个人日常生活入手,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上课讲义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上课讲义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具体内容“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大气、水、土十条

大气、水、土十条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攻关研发前瞻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价格税费,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收费政策,健全税收政策。促进多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
——水十条
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最早叫“水计划”,因为与已经出台的“大气十条”相对应,改为“水十条”。
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九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
十是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2016年底前,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大气十条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系列空气污染治理措施,旨在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划,大气十条被分为三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年限。

1.第一阶段:2013年-2017年第一阶段的大气十条实施时间为
2013年至2017年。

该阶段的重点在于减少工业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和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具体包括提高燃煤电厂的脱硫和脱硝设施建设,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治理,加大车辆尾气治理力度等。

2.第二阶段:2018年-2020年第二阶段的大气十条实施时间为
2018年至2020年。

该阶段的重点在于进一步降低燃煤污染,控制工业排放,加大农村和城市区域的空气治理力度。

具体涉及淘汰小散乱污企业,加强农村厕所改造,加速清洁能源替代等。

3.第三阶段:2021年-2025年第三阶段的大气十条实施时间为
2021年至2025年。

该阶段的重点是实现更为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推动深度治理工作。

具体包括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继续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行更严格的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

大气十条的实施阶段和年限是为了逐步落实各项措施,达到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

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

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摘要:
1.大气十条的概述
2.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3.大气十条的实施效果
4.未来展望
正文:
【大气十条的概述】
大气十条,全称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为应对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空气质量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该政策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大气十条自2013 年开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年限为五年。

第一阶段(2013 年-2017 年):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科技支撑。

第二阶段(2018 年-2020 年):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大治理力度,降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争取实现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

第三阶段(2021 年-2025 年):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果,提高空气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大气十条的实施效果】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空气质量得
到了明显改善,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未来展望】
尽管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增加,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还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面将介绍十条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首先,推广清洁能源是减少大气污染的关键。

传统能源的排放对大气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而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有效地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的产生。

其次,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监管机构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其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同时,推动工业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采用绿色生产技术,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第三,推进城市交通的绿色化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城市交通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车辆排放了大量的尾气,对空气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车和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加大对车辆尾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第四,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监测系统是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前提。

只有了解了大气污染的来源和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大气污染监测系统的投入,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

第五,鼓励居民采取环保生活方式也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居民应该自觉节约能源,尽量减少开车和燃煤等污染行为,同时养成垃圾分类和合理使用化学品等良好的环保习惯。

第六,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是防治大气污染的关键。

只有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并加强对其执行力度,才能有效地减少大气污染的发生。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第七,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学校、社区等场所进行大气污染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形成广泛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第八,加强国际合作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必要措施。

大气污染问题具有跨国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大气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十条
一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

综合整治城市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

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提升燃油品质。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

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促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到65%以下。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五是严格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提高准入门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

六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政策。

调整完善价格、税收等方面的政策,鼓励民间和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七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国家定期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建立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

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八是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

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国务院与各省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年度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九是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制定完善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十是明确各方责任,动员全民参与,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