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设-稳压源

模电课设-稳压源
模电课设-稳压源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直流稳定电源的设计

初始条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设计并制作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

基本要求:

(1)稳压电源在输入电压220V、50Hz、电压变化范围+15%~-20%条件下: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9V~+12V

b.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c.电压调整率≤0.2%(输入电压220V变化范围+15%~-20%下,空载到满载)d.负载调整率≤1%(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e.纹波电压(峰-峰值)≤5mV(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f.效率≥40%(输出电压9V、输入电压220V下,满载)

g.具有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2)稳流电源在输入电压固定为+12V的条件下:

a.输出电流:4~20mA可调

b.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12V、负载电阻由200Ω~300Ω变化时,输出电流为20mA时的相对变化率)

(3)DC-DC变换器在输入电压为+9V~+12V条件下:

a.输出电压为+100V,输出电流为10mA

b.电压调整率≤1%(输入电压变化范围+9V~+12V)

c.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12V下,空载到满载)

d.纹波电压(峰-峰值)≤100mV (输入电压+9V下,满载)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内容摘要

可调输出的集成稳压器是在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应用广泛。本设计用LW317三端稳压器设计直流稳压、LW317三端稳压芯片电路和反馈式逆变电路设计稳流电源和DC-DC变换器。

利用相关知识计算出各电路中各个器件的参数,正确有效焊接设计的电路,使电路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中的电压调调整范围、电流调节范围,纹波电压等指标。

关键词: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压电路

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流电路

反馈式逆变电路DC-DC变换器。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1

摘要----------------------------------------------------------------------------------------------------------------------3

1电路的设计--------------------------------------------------------------------------5

1.1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6

1.1.1 晶体管串联式直流稳压电路.................................................................................................... -6

1.1.2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 (6)

1.1.3用单片机制作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7)

1.2 最终采用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方案------------------------------------------------------------------7 1.3 直流稳压源组成------------------------------------------------------------------------------------------------------8

1.3.1波形变化-------------------------------------------------------------------------------------------------------8

1.3.2整流滤波电路-------------------------------------------------------------------------------------------------9

1.3.3 直流稳压源-------------------------------------------------------------------------------------------------11

1.3.4 直流稳压部分总电路------------------------------------------------------------------------------------12-

1.4 直流稳流-------------------------------------------------------------------------14

1.4.1 高精度恒压恒流直流稳压电源电路---------------------------------------------14

1.4.2 LM311.7构成的可调稳流源电路-----------------------------------------------14 1.5 最终采用的直流稳流电源电路设计方案-----------------------------------------------15

1.5.1 Boost升压斩波电路---------------------------------------------------------16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 开关电容DC-DC变换-------------------------------------------------------------------------------------16

1.5.3 PWM DC/DC变换器----------------------------------------------------------------------------------------16

1.5.4 DC-AC-DC转换升压电路------------------------------------------------------17 1.6 最终决定的DC-DC转换电路设计方案------------------------------------------------17 1.7电路图与主要工作原理-------------------------------------------------------------18

1.7.1 稳压模块工作原理-----------------------------------------------------------19

1.7.2 稳流模块工作原理-----------------------------------------------------------20

1.7.3 DC-DC转换器模块工作原理---------------------------------------------------20 1.8主要参数的选择与计算-------------------------------------------------------------21

2电路仿真---------------------------------------------------------------------------22

2.1 稳压模块的仿真---------------------------------------------------------------22

2.2 稳流模块的仿真---------------------------------------------------------------23

2.3 DC-DC转换器模块的仿真--------------------------------------------------------23

4 数据整理及最终分析------------------------------------------------------------------24

4.1稳压模块的数据结果记录---------------------------------------------------------24

4.2 整体分析-----------------------------------------------------------------------24

5 设计心得体会------------------------------------------------------------------------25

6 主要参考文献------------------------------------------------------------------------26

附录1-元件清单-----------------------------------------------------------------------27 附录2 -完整电路放大图----------------------------------------------------------------28

+

U

I

取比较放样

路调整管

大电路

基准电压

1电路的设计

1.1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1.1.1 晶体管串联式直流稳压电路

该电路中,输出电压U0经取样电路取样后得到取样电压,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得到误差电压,该误差电压对调整管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从而使输出电压发生变化,该变化与由于供电电压UI发生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的变化正好相反,从而保证输出电压UO 为恒定值(稳压值)。因输出电压要求从0 V起实现连续可调,因此要在基准电压处设计辅助电源,用于控制输出电压能够从0 V开始调节。其电路结构:

图 1.1.1 串联直流稳压电路原理框图

单纯的串联式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很简单,但增加辅助电源后,电路比较复杂,由于都采用分立元件,电路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1.1.2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

该电路采用输出电压可调且内部有过载保护的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调整范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0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路具有很强的带负

U +

U O -

图1.1.2 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原理框图

1.1.3用单片机制作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由于目前接触单片机的知识有限只简单叙述其特点。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压差控制电路、稳压及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电压电流采样电路、掉电前重要数据存储电路、单片机、键盘显示等几部分,硬件部分。

该电源稳定性好、精度高,并且能够输出±24 V 范围内的可调直流电压,且其性能优于传统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但是电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使用于要求较高的场合。

1.2 最终采用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方案

经过比较,三端固定输出电压集成稳压器,因内部有过热、过流保护电路,因此它的性能优良,

可靠性高。又因这种稳压器 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我决定采用第二种CM317

三端集成稳压芯片设计直流稳压源,主要因为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

此外它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CM117/CM317 内置有过载保护、安全区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通常 LM117/LM317 一般不需要外接电容。电路图如下:

1.2 LM317集成稳压电路

317系列稳压器输出连续可调的正电压,可调范围为1.2~37V ,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满足设计需要。图中R1,R2,电位器组成电压输出调节电路,电容C1为滤波电容,电容

C2与电位器并联组成输出滤波电容,减小输出的纹波电压。二极管D6的是防 止输出端与地短路时,电容C2上的电压损坏稳压器。

1.3 直流稳压源组成

常用的电源是电压为220v 或380v ,因此需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交换的方法是有交流电网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这几个步骤。

--->

->

变压整流滤波稳压

图1.3 直流稳压电路组成

1.3.1波形变化

输入电压波形

图a 输入电压波形图

经变压器降压后的电压波形

图b降压后的电压波形

未加滤波电容时LM317输入端电压的波形

图c 整流后波形

加入滤波电容后LM317输入端电压的波形

图d 滤波后电压

LM317输出端电压即输出电压的波形

图e 稳压后电压波形

1.3.2整流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通常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元件组成,由于电抗元件在电路中有储能的作用,并联的电容C 在电源供给的电压升高时,可以把部分能量储存起来,而当电源电压降低时,又可以把电场能量释放出来,使负载电压比较平滑,即电容C 具有平波的作用。滤波电路形式多种多样,依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进行不同的分类,在此不一一列举。主要有单相桥式整流、全波整流。此设计实验中,采用的是单相桥式整流,主要因为全波整流,效率低,元件少,变压器需要二组电源;桥式整流,效率高,元件多,变压器单电源。

桥式整流原理图:

图1.3.2桥式整流原理图 V L 和IL:

t d t V V ωωπ??=?sin 212π

0L 222V =2

9.0V ≈

纹波系数:

每个整流管的平均电流:

整流管最大反向电压:

1.3.3 直流稳压源

本实验所采用LM317集成稳压电路,它的性能优良,可靠性高。又因这种稳压器 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因为要求输出电压可调,所以选择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可调式集成

稳压器,常见主要有CW317、CW337、LM317、LM337。317系列稳压器输出连续可调的正电压,337系列稳压器输出连可调的负电压,本电路采用正端稳压317,可调范围为1.2V~37V ,最大输出电流 为1.5A 。稳压内部含有过流、过热保护电路,具有安全可靠,性能优良、不易损坏、使用方便等优点。其电压调整率和电流调整率均优于固定式集成稳压构成的可调电压稳压电源。系列和lM337系列的引脚功能相同,管脚图和典型电路如下图,输出电压表达式为:

483

.0L

2

L

22=-=V V V K r D3

D1I I =L

2

L 45.02

1R V I ==2RM

2V V =

1.3.3 图LM317集成稳压电路

其性能参数::V0=1.2~37V,最大允许电流I=1.5A,最小输入输出压差(V i-V0)min= 3V,最大输入输出压差(V i-V0)min=40V

1.3.4 直流稳压部分总电路

1.3.4直流稳压电路图

1.4 直流稳流电源电路设计

1.4.1 高精度恒压恒流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该电路可以实现稳流输出,但是过于复杂,精度极高,超出题目要求及制作条件,故不予考虑。

1.4.2 LM311.7构成的可调稳流源电路

用12V供电,依靠317的2、3两端带隙电压恒定的特点,用R3与RS2的阻值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达到输出稳定可调电流的目的。

最终我采用采用第三种设计方案,用LM317制作这一电路简单易行,在性能上又能达到设计要求指标,是最合理和最理想的方案之一。

图1.4 LM317集成稳流电路

1.5 DC-DC转换器电路设计

1.5.1 Boost升压斩波电路

图3 boost升压斩波电路

Q1导通时:D1截止,电源对电感进行充电。电容对负载进行供电。

Q1截止时:电感上的电势反向,和电源串联,D1导通,对电容进行充电,从而可以将C1的电压充至高于输入电压的值。

此电路可以达到升压的要求,但输出功率偏大。

1.5.2 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

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的统一模型及工作原理

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的统一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S代表功率开关ci代表ni阶的串并电容组合结构,阶数ni为其中的电容个数,下标i代表第i级串并电容组合结构。串并电容组合结构是由电容(通常取值相同)和二极管构成的,其中的电容具有串联充电,

并联放电的特性,如图2虚线框中为二阶串并电容组合结构,图3为基本的开关电容DC/ DC变换器。

图4 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的统一模型

图5 二阶串并电容组合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SP-SC)

图6 基本开关电容(BSC)DC/DC变换器

在状态I,Si1和Si4导通,Si3截止,C1....Cm并联充电,而根据串并电容组合结构的特点,构成Ci的ni个电容Cij却呈串联状态;同样地,在状态II,Si1和Si4截止,Si3导通,C1....Cm串联放电,而构成Ci的ni个电容Cij却呈并联状态。在状态I,Co放电

提供负载电流,在状态II,C1....Cm向Co补充电量。同时Co起到输出滤波的作用,这样便能得到一个平滑的输出电压。

1.5.3 PWM DC/DC变换器

图7 PWM DC/DC变换器的原理图

1MHz 电流型PWM DC/DC变换器的原理图。电流型控制电路以UC3843 为核心,开关频率为1MHz;变换器采用推挽式〔3〕主电路;同步整流采用功率MOSFET 可控整流电路;辅助电流由电阻和12V稳压管组成(也可采用自举电路),为UC3843 提供+12V 电源;电流采样是取变压器初级串联电阻上的电压。

UC3843 的限流和占空比控制

变压器初级电流流过取样电阻R后,在R两端产生正比于初级电流的电压,该电压经RC 滤波加到UC3843 的9脚,从而实现逐周限流。正常工作状态下,UC3825的9脚输入电压必须低于1V 门限电压。9脚输入电压超过1V时,脉宽将随之变窄。当9脚输入电压超过1.4V时,输出电流中断,并且UC3843 开始软启动程序。

利用斜坡RAMP 脚(7脚)输入信号,UC3843 可以实现电流型控制或常规的占空比控制。当该脚接定时电容器时,UC3843 可以实现占空比控制。当RAMP 脚接电流取样电阻时,UC3843 可以实现电流型控制。在这种应用电路中,初级电流波形经过很小的RC滤波网络后,产生斜坡波形。RC网络的作用是斜率补偿。该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为1.3V,通常用来产生PWM 斜率补偿。

同步整流电路

过去低电压输出的DC/DC 开关变换器采用肖特基二级管作为同步整流管,其正向压降约为0.4 ~0.65V,低电压、大电流时通态功耗很大。因功率MOSFET管的正向压降很小,所以用功率MOSFET管作为输出的整流管。与肖特基二极管相比,用功率MOSFET 管的优点除了正向压降很小外,还有阻断电压高,反向电流小等优点。图2所示为输出全波同步整流电路。功率MOSFET管VT1、VT2为两个整流管(VD1、VD2分别为VT1、VT2内部反并联二极管)。当变压器次级绕组同名端为正时,VT2、VD2同时导通,VT1、VD1阻断,在L1续流期间,VT1、VT2截止,VD1、VD2同时导通续流;反之,当变压器次级绕组同名端为负时,VT1、VD1同时导通,VT2、VD2阻断,在L1续流期间,VT1、VT2截止,VD1、VD2同时导通续流。

采取此功率MOSFET 管整流电路,可以大大提高整流效率。输出+5V/20A,采取导通电阻10mΩ的功率MOSFET 管,则导通损耗为:

PON=10mΩ×(20A)2=4×103mW=4w

如果采取肖特基二极管整流电路,肖特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取0.6V,则导通损耗为:PON=0.6V×20A=12w

可见仅整流管损耗就减小8W,效率约能提高6%。

变压器的制造

初级绕组N2与次级绕组N4之间具有较紧密的耦合;而初级绕组N1到初级绕组N2之间的耦合不很严格。

高频设计

需要特别注意外部导体和元件的布置,减小不必要的电感和电容影响。所有的导线长度必须尽可能地短。印制电路板应仔细地布置元件及其连接。功率MOSFET 管栅极的电阻应选碳成分的电阻,以降低串联电感。

1.5.4 DC-AC-DC转换升压电路

如图所示,这一电路依靠Q1、Q2、Q3组成的自激震荡电路,将直流电源输入的电能转化为交流电压,经变压器升压后再恢复为直流。此种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升压范围比较大,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缺点在于输出的电压不稳定,有较大波动,而且交流纹波电压比较大。

图8 DC-DC变换器电路

1.6 最终决定的DC-DC转换电路设计方案

鉴于制作难度、电路性能、工作效率、元器件取得的难易程度等多方面考虑,我最后选择了第四种设计方案。

1.7电路图与主要工作原理

经过仔细研究,我决定采用如下电路制作稳定电源实物。

图1.7 整体设计电路图

1.7.1 稳压模块工作原理

模电实验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北京工商大学 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报告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专业:自动113 学号:1104010318 姓名:孟建瑶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实验方法。 2. 掌握用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和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的 方法。 3.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参数的测试方法。 4. 为下一个综合实验——语音放大电路提供电源。 二、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1. 设计一个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2. 输出电压 Uo = ±12V , 最大输出电流 Iomax = 1A 。 3. 输出纹波电压ΔUop-p ≤ 5mV , 稳压系数 S U ≤ 5×10-3 。 4. 选作:加输出限流保护电路。 三、实验原理与分析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T、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 基本框图如下。各部分作用: 1.电源变压器T的作用是将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 电压U i 。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 2 /P 1 =n,式中n是变压器的效率。 整流 电路 U i U o 滤波 电路 稳压 电路 电源 变压器 ~ 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框图和波形变换

2.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 i 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波纹成分,输出波纹较小的直流电压U 1。常用的整流滤波电路有全波整流滤波、桥式整流滤波等。 3. 滤波电路: 各滤波电路C 满足R L -C=(3~5)T/2,式中T 为输入交流信号周期,R L 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

通信1004模电课设要求

通信1004-1006《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安排 一、教学任务: 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二、教学安排: 本次课程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设计内容由指导教师指定(如果自选题目需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学生必须完成相关设计,完成原理电路的设计,并画出完整的电路图之后经指导教师同意,才能进实验室进行安装调试。

三、课程设计报告及撰写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分必做和选作内容两部分。以必做内容为主,选作内容为辅。具体要求: 课程设计封面如下:(教学办领) 学号:填入学号 课程设计 题目填具体设计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和封面一致 初始条件: 列出主要器件及芯片名称即可!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参见后面设计题目及要求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用A4纸打印出来。 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用A4纸打印,且页数不得少于20页 附件5:课程设计报告统一书写格式 设计题目 正文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示例如下: ╳╳╳╳╳╳╳╳╳╳╳╳╳╳╳╳╳╳╳╳ ╳╳╳╳╳╳╳╳╳╳╳╳╳╳╳╳╳╳╳╳ ╳╳╳╳╳╳╳╳╳╳╳╳╳╳╳╳╳╳╳╳ ╳╳╳╳╳╳╳╳╳╳╳╳╳╳╳╳╳╳╳╳ ╳╳╳╳╳╳╳╳╳╳╳╳╳╳╳╳╳╳╳╳ 设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应包括: 1、原理电路的设计[这部分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你考虑过哪些方案,分别画出框图,说明原理和优缺点。经过比较后,你选择了哪个方案。

模电课设---FV转换电路设计与实现

模电课程设计 姓名:XXX 班级:电气XXXX班学号:XXXXXXXXX

东华大学10级课题 第一部分自制直流电源:AC220V DC±12V 1—5页………………………………………………………………………………………………………………………. 第二部分线性FV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设计背景与要求………………………………………………………………………………………….. 设计要求…………………………………………………………………………………………………………………… 第二章系统概述……………………………………………………………………………………………………... 2.1 设计思想与方案选择…………………………………………………………………………………………. 2.2 各功能块的组成…………………………………………………………………………………………………. 2.3 工作原理…………………………………………………………………………………………………………….

. 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3.1 各单元电路的选择…………………………………………………………………………………………….. 3.2 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 第四章电路的组够与调试………………………………………………………………………………………. 4.1 遇到的主要问题………………………………………………………………………………………………... 4.2 现象记录及原因分析………………………………………………………………………………………... 4.3 解决措施及效果………………………………………………………………………………………………… 4.4 功能的测试方法、步骤……………………..……………………………………………………………… 第五章结束语…………………………………………………………………………………………………………. 5.1 对设计题目的结论性意见及进一步改进的意向说明………………………………………. 5.2 总结设计的收获与体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题:函数信号发生器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1.1设计目的 1.设计电路产生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电路,多用信号源产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2.通过设计,可以将所学的电子技术应用到实际当中,加深对信号产生电路的理解,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查阅资料的能力。使自己的对模电的理解更为透彻。 1.2设计内容及要求 1)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频率分别为300Hz、1KHz、10KHz、500KHz,输出幅值300mV~5V可调、负载1KΩ。 (2)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频率3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3)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电路,频率1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4)多用信号源产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范围100Hz~3KHz、输出幅值≥5V、负载电阻1KΩ。 软件仿真部分元器件不限,只要元器件库中有即可,但需要注意合理选取。 二.单信号发生电路 2、1 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 参数计算:

器件选择: 2、2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产生电路 参数计算: 器件选择:

2、3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产生电路 参数计算: 器件选择: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实验报告(模电)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任务 利用7812、7912设计一个输出±12V 、1A 的直流稳压电源; 三、实验要求 1)画出系统电路图,并画出变压器输出、滤波电路输出及稳压输出的电压波形; 2)输入工频220V 交流电的情况下,确定变压器变比; 3)在满载情况下选择滤波电容的大小(取5倍工频半周期); 4)求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 5)说明三端稳压器输入、输出端电容的作用及选取的容值。 四、实验原理 1.直流电源的基本组成 变压器:将220V 的电网电压转化成所需要的交流电压。 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正负交替的交流电压变换成单一方向的直流脉动电压。 滤波电路:将脉动电压中的文波成分滤掉,使输出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稳压电路:使输出的电压保持稳定。 4.2 变压模块 变压器:将220V 的电网电压转化成所需要的交流电压。 4.2 整流桥模块 整流电路的任务是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是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因此二极管是构成整流电路的关键元件。管D 1~D 4接成电桥的形式,故有桥式整流电路之称。 由上面的电路图,可以得出输出电压平均值:2)(9.0U U AV o ≈ ,由此可以得V U 152=即可 即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为15V 计算匝数比为 220/15=15 2.器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选择整流器 流过二极管的的平均电流: I D =1/2 I L 在此实验设计中I L 的大小大约为1A 反向电压的最大值:Urm=2U 2 选择二极管时为了安全起见,选择二极管的最大整流电路I DF 应大于流过二极

模电课程设计要求

数理学院 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专业应用物理(光伏工程)班级10光伏 学号 20100403119 学生姓名王振 指导教师魏明 设计时间 2012 年 6 月27日 教师评分 2012年 6 月

目录 一.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三端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3) 2.1总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原件清单 (4) 2.3整流电路设计 (6) 2.4滤波电路设计 (9) 2.5稳压电路设计 (10) 三.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体会收获及建议..........................错

误!未定义书签。 3.2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2) 四.教师评语......................................错 误!未定义书签。五.成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模电课程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自1041班 姓名: 学号:号 指导教师:刘强 2011年11月26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功率放大电路 (3) 2.1.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主要研究对象 2.1.2功率放大电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2.1.3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音频功率放大系统 (5) 2.2.1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2.2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2.2.3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方案 第三章元器件的介绍 3.1LM386 (7) 3.2电容 (9) 3.3BJT9013 (10) 3.4扬声器 (10) 第四章PCB板的布局 4.1PCB布局 (12) 第五章硬件焊接技术及产品调试 5.1硬件的焊接 (14) 5.2产品的调试 (15) 第六章总结与心得 第七章致谢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原理图

第一章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商贸金融,社会管理及至人们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电子技术。机械,材料,信息,微电子,生物,能源,测控,仪器仪表,航天,海洋等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与电子技术密切相关。 功率放大器实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其最基本的部分。功率放大器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其最基本的部分。功率放大器发展至今,有许多种类和应用,在工业方面,有数控机床的电机驱动,有应用于新型磁轴承开关,也有在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种的应用。在通讯方面,有几百毫瓦的蜂窝电话发射机、有基站几十瓦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上千瓦的电视信号发射机。但所有的功率放大器,其设计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几乎是相同的。而它的设计包含了电子电路技术、模拟控制理论、测试技术以及实现智能化的单片机控制技术等。 经过对电路和模电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电路元件的功能,设计和工作原理,使自己具有基本的电路设计技能,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放大器。本次音频放大器设计制作的核心原件使芯片LM386。LM386放大器是一种很流行的固定增益的功率放大器,它能提供大多3W的交流信号功率输出,具有自身功耗低、更新内链增益可调整、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的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

模电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名称:直流稳压电源 姓名:刘海东潘天德 班级:15电科2 学号:23 26 日期:2017.6.11

目录 绪论 (2)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要求与指标 (3) 三理论分析 (4) 四器件选择及计算 (9) 五具体制作步骤 (12) 六测试方法 (13) 七问题及总结 (15) 八心得体会 (17) 绪论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变压器把市电交流电压变为所需要的低压交流电。整流器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经滤波后,稳压器再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本设计主要采用直流稳压构成集成稳压电路,通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过程将220V交流电,变为稳定的+/- 5v直流电,并实现电压可在8-15V连续可调。电源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电器,任何电子电路都离不开电源,就像我们下学期即将学到的单片机一样,需要5V的直流电源,没有电源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如果用干电池进行供电,则有供电功率低,持续供电能力差,成本高等缺点。而交流电在产生、电能输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发电站、各市电网中的电能传输都是以交流电的形式进行输送,如果我们对市电提供的电压进行降压整流等,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获得我们所

需要的电压。 一设计目的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与指标 2.1设计要求 (1)分析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3)采用分立元件电路; (4)画出完整电路图; (5)调试方法; (6)小结与讨论。 2.2设计指标 (1)输出电压:8~15V可调 (2)输出电流:I O=1A (3)输入电压:交流 220V+/-10%

模电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模电课设

一、设计题目: 直流稳压电源 二、设计要求: 输出电压可以在3—10V连续调节,稳压电源可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或三端稳压电路设计。

目录 一、设计题目-----------------------------1 二、设计要求-----------------------------1 三、原理与分析 --------------------------3 四、具体实现---------------------------8 五、各部分定性说明以及定量分析--------10 六、设计心得体会----------------------13 七、参考文献---------------------------15

三、原理与分析 1.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直流电源变压器T、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基本框图如下。各部分的作用: 图1 示意图 (1)电源变压器T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i。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 P2/ P1=η,式中η是变压器的效率。 (2)整流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i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纹波成分,输出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U1。常用的整流滤波电路有全波整流滤波、桥式整流滤波等。图2:

各滤波电容C满足RL-C=(3~5)T/2,或中T为输入交流信号周期,RL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 图3

(3)三端集成稳压器:常用的集成稳压器有固定式三端稳压器与可调式三端稳压器。常用可调式正压集成稳压器有CW317(LM317)系列,它们的输出电压从1.25V-37伏可调,最简的电路外接元件只需一个固定电阻和一只电位器。其芯片内有过渡、过热和安全工作区保护,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其典型电路如图2,其中电阻R1与电位器R2组成输出电压调节器,输出电压Uo的表达式为: Uo=1.25(1+R2/R1) 式中R1一般取120-240欧姆,输出端与调整端的压差为稳压器的基准电压(典型值为1.25V)。图4 2.稳压电流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性指标,包括允许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等;另一种是质

模电课设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设题目: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仿真与实现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曾刚 组员与分工: :前期资料查找,参与电路制作与仿真 :负责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购买元件 :负责音响电路的制作和电路板调试 一、设计要求 1.1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指标和已知条件,完成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仿真、装配与调试,并自制直流稳压电源。 (2)设计要求 ①设计一个失真小,具有话筒放大,电子混响、混合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功率放大的音响放大电路; 输出功率1W左右,负载电阻8Ω;频率响应20~20KHz以内,输入阻抗大于20kΩ。 ②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③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原理并仿真实现系 统功能。 ④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⑤选做: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1.2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如下: a.输出功率:1W; b.负载阻抗:8欧姆; c.频率响应:fL~fH=20Hz~20KHz; d.输入阻抗:>20K欧姆; e.整机电压增益:>50dB; 2.电路要求有独立的前置放大级(放大话筒信号); 3.电路要求有独立的功率放大级。 二.设计总体方案 2.1音响模块流程图 图2-1电路整体框图 话音放大器:话音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地放大音频信号。 电子混响器:电子混响器是用电路模拟声音的多次反射,产生混响效果,使声音听起来具有一定的深度感和空间立体感。 混合前置放大器:混合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将音乐信号和电子混响后的声音信号混合放大。 音调控制器:音调控制器主要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2.2电路方案选择 根据技术指标和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功放电路,如:OCL、OTL或BTL电路。完成对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分析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一、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输出+5V 电压的直流稳压电源,输入电压为直流9V。二、利用课程设计(一)制作的电源、电压比较器、电压跟随器设计,驱动三 极管,通过可调电阻,控制LED灯的点亮和熄灭。 实验要求:(1)设计出+5V 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原理图; (2)在万用板上焊接组装给定的元器件并进行调试,输入电压没有极性之分, 输出电压+5V,并点亮电源指示灯(红色); (3)设计一款电压比较器A,参考电压2.5V; (4)设计一款电压跟随器B,跟随电压比较器A 的电压; (5)驱动三极管,通过可调电阻,实现对LED(绿色)灯的控制; (6)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实验原理: 一、制作稳定电压源 采用二极管、集成运放、电阻、稳压管、电容、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器件。 输入电压为9V 的直流电源经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形成稳定的直流电源,稳压部分采用 串联型稳压电路。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压为稳定电压;同时,为了扩大输出大电流,集 成运放输出端加晶体管,并保持射极输出形式,就构成了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整体功能结构如图 直流9V 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直流5V 为了将电压转换为单一方向的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实现。查阅资料可知单相整流电路有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巧妙地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四个二极管分为两组,根据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极性分别导通,将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正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上端相连,负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下端相连,使负载上始终可以得到一个单方向的脉动电压。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具有输出电压高,变压器利用率高、脉动系数小等优点。所以在电路中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2、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模电设计报告

电子设计实验报告 系别:直流稳压电源 班级:13电气2 学号: : 指导老师:

2013.05 目录 一指标要求………………………………………………………………….P3 二电路方案………………………………………………………………….P3 三设计方法…………………………………………………………………P5 四制作与调试过程…………………………………………………………P6 五数据分析………………………………………………………………….P8 六总结…………………………………………………………………….…P9 一、指标要求基本容:设计一款直流电源。 基本要求:短路保护,电压可调。若用集成电路制作,要求具有扩流电路。 基本指标:输出电压调节围:-1----+6V(或-1----+9V)必须保护负压 最大输出电流:在0.3A-1.5A区间选一个值来设计; 输出电阻Ro:小于1欧姆。 其他:纹波系数越小越好(3%Vo),电网电压允许波动围+/ -10%。

二、电路方案(给出方案图,最好是基于设计方法或者原理的设计框图) 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 图5.2所示为LM317的典型应用电路。 图中R1、R2构成取样电阻;C2用于滤除 R2两端的纹波,使之不能经放大后从输出 端输出。VD2是保护二极管,一旦输入或 输出发生短路故障,由VD2给C2提供泄放 回路,避免C2经过LM317部放电而损坏芯片。C1的作用是防止输出端产生自激振荡,VD1起输入端短路保护作用。 2 器件选取 5.2

1 输入: 不接变压器,选择+15V和-5V的电源输入,负压部分由接入的-5V电压代替作用,效果类似。 2整流滤波: 整流二极管1N4007从D1至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再经2200uF电容滤波,输出电压。 3可调稳压电路: 选可调式三端稳压器LM317,输入电压最大值,40V; 输出电压,1.2~37V;输出电流最大值(m A):根据型号后缀不同,有100、500、1500;输入偏置电流典型值,3.5 m A;选4.7k电位器与LM317实现电压可调; 4选PNP型TIP127三极管进行扩流。 5 电位器RP1的选择: 由Uo=1.25(1+RP1/R1),取R1=240,则RP1min=336,RP1max=1.49k。所以选RP1为4.7k可调电位器。 6、负载: 外接电阻负载,进行调试和测得各参数值。

模电课程设计范本

模电课程设计

1 绪论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音频放大器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发声输出元件上重新产生真实、高效和低失真的输入音频信号。音频频率范围约为20 Hz~20 kHz,因此放大器必须在此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电压=50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5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一、设计目的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对Protel软件的应用。 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学习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小型电子线路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 二、设计要求 内容:设计并制作一OCL音频功率放大器和与之匹配的直流

稳压电源。 指标:P oM≥5W; fL≤50Hz,fH≥15KHz; 中点电位≤100mV; 负载:8Ω; 输入电压50mV。 三、方案选择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功率,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输出功率指的是功放提供给负载级的功率,为达到这一要求,功放管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范围应尽可能大。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指的是负载上得到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源的功率之比,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电路,下文中会有描述。 非线性失真要小:功率放大器是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的,电压、电流摆动幅度交大,很容易超出管子特性曲线的线性变化范围而进入非线性区,造成输出信号波形的非线性失真。因此,功率放大器比小信号的电压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严重。为了减小这种失真,本设计选择下文所述方案。 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单电源供电的OTL电路和正负双电源供电的OCL电路。有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专用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芯片。根据设计指标及要求,

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1.原理电路的设计 (11) 1.1总体方案设计 (11) 1.1.1简单原理叙述 (11) 1.1.2设计方案选择 (11) 1.2单元电路的设计 (33) 1.2.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33) 1.2.2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44) 1.2.3电压表征温度单元 (55) 1.2.4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66) 1.2.5驱动单元——继电器 (88) 1.2.6 制冷部分——Tec半导体制冷片 (99) 1.3完整电路图 (1010) 2.仿真结果分析 (1111) 3 实物展示 (1313) 3.1 实物焊接效果图 (1313) 3.2 实物性能测试数据 (1414) 3.2.1制冷测试 (1414) 3.2.2制热测试 (1818) 3.3.3性能测试数据分析 (2020) 4总结、收获与体会 (2121) 附录一元件清单 (2222) 附录二参考文献. (2323)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温度传感器LM35、运算放大器UA741、NE5532P及电压比较器LM339 N为电路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扩展适当的接口电路,制作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室温的变化和改变设定的温度,来改变电压传感器上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大小,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Tec制冷片的工作。这样循环往复执行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动作,从而把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学会查询文献资料,撰写论文的方法,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实验成品。 关键词:温度;测量;控制。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a temperature sensor LM35,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UA741,NE5532P and a voltage comparator LM339N circuit system of the main components. Extending the appropriate interface circuit, make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y changing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set the temperature to change the size of the two input ends of the voltage on the voltage sensor, an audion tube switch circuit to control the on-off relay to control Tec cooling piece work. This cycle of performing such a periodic motion, thus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in a certain range. Learn to query the literature, writing papers, and submitted 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report and experimental products. Key words: temperature ; measure ;control

模电课设实验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xxx学号:120701103 专业班级:xxx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学年学期:2 013 —2 014 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王彦朋蔡明伟 2 0 1 3 年12 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任务.................................................................................................................. - 1 - 二电路原理图...................................................................................................... - 1 - 三单元电路设计.................................................................................................. - 1 - 1.稳压电源单元电路设计............................................................................... - 1 - 2.正弦波单元电路设计................................................................................... - 2 - 3.方波单元电路设计....................................................................................... - 3 - (1)过零比较器及限幅电路.................................................................. - 3 - (2)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 - 4 - 4.三角波单元电路设计................................................................................... - 5 - 四元件明细表...................................................................................................... - 6 - 五安装与调试...................................................................................................... - 7 - 六收获体会.......................................................................................................... - 7 - 七附录.................................................................................................................. - 8 - 八参考文献.......................................................................................................... - 8 -

模电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直流稳定电源 初始条件: LM317 OP07CP 三极管稳压管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 具体要求)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 二、要求 (1)稳压电源在输入电压220V、50Hz、电压变化范围+15%~-20%条件下: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9V~+12V b.最大输出电流为 c.电压调整率≤%(输入电压220V变化范围+15%~-20%下,空载到满载) d.负载调整率≤1%(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e.纹波电压(峰-峰值)≤5mV(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f.效率≥40%(输出电压9V、输入电压220V下,满载) g.具有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2)稳流电源在输入电压固定为+12V的条件下:

a.输出电流:4~20mA可调 b.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12V、负载电阻由200Ω~300Ω变化时,输出电流为20mA时的相对变化率) (3)DC-DC变换器在输入电压为+9V~+12V条件下: a.输出电压为+100V,输出电流为10mA b.电压调整率≤1%(输入电压变化范围+9V~+12V) c.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12V下,空载到满载) d.纹波电压(峰-峰值)≤100mV (输入电压+9V下,满载) 三、发挥部分 (1)扩充功能 a.排除短路故障后,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b.过热保护 c.防止开、关机时产生的“过冲” (2)提高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 a.提高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 b.扩大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和提高最大输出电流值 (3)改善DC-DC变换器 a.提高效率(在100V、100mA下) b.提高输出电压

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 1.原理电路的设计 (1) 1.1总体方案设计 (1) 1.1.1简单原理叙述 (1) 1.1.2设计方案选择 (1) 1.2单元电路的设计 (3) 1.2.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3) 1.2.2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4) 1.2.3电压表征温度单元 (5) 1.2.4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6) 1.2.5驱动单元——继电器 (7) 1.2.6 制冷部分——Tec半导体制冷片 (8) 1.3完整电路图 (10) 2.仿真结果分析 (11) 3 实物展示 (13) 3.1 实物焊接效果图 (13) 3.2 实物性能测试数据 (14) 3.2.1制冷测试 (14) 3.2.2制热测试 (18) 3.3.3性能测试数据分析 (20) 4总结、收获与体会 (21) 附录一元件清单 (22) 附录二参考文献. (23)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温度传感器LM35、运算放大器UA741、NE5532P及电压比较器LM339N 为电路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扩展适当的接口电路,制作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室温的变化和改变设定的温度,来改变电压传感器上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大小,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Tec制冷片的工作。这样循环往复执行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动作,从而把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学会查询文献资料,撰写论文的方法,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实验成品。 关键词:温度;测量;控制。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a temperature sensor LM35,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UA741, NE5532P and a voltage comparator LM339N circuit system of the main components. Extending the appropriate interface circuit, make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y changing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set the temperature to change the size of the two input ends of the voltage on the voltage sensor, an audion tube switch circuit to control the on-off relay to control Tec cooling piece work. This cycle of performing such a periodic motion, thus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in a certain range. Learn to query the literature, writing papers, and submitted 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report and experimental products. Key words: temperature ; measure ;control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范例

以下课程设计题目仅供参考,不供选择,请同学们按照感兴趣的方向自己拟定题目及要求,不得与以下题目完全相同。 一、音频功率放大器 1、指标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OCL音频功率放大器并设计制作与之匹配的直流稳压电源。指标:PoM≥5W,fL≤50Hz,fH≥15KHz,中点电位≤100mV。负载:8Ω。以上指标“=”者为及格。输入电压50mV。 2、约束:不能采用音频功放集成电路(扬声器可用8.2Ω电阻代替) 二、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在输入电压220V 50HZ电压变化X围±10%条件下: ①输出电压可调X围:+9 ~ +12V; ②最大输出电流:300mA; ③测出设计电路的输出电阻(输入电压变化X围±10%下,满载)。 ④测出设计电路的稳压系数( 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并将稳压系数减到最小。 ⑤学习Mutisim的电路仿真过程,绘制电路图,进行基本的仿真实验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性能分析 三、温度测量电路 (1) 温度测量X围:-40oC~+125oC.(2) 灵敏度:1mV/ oC(3) 测量精度:±1oC(4) 工作电压:±5V(5) 测量某处的温度值并转换为0~5V的电压

四、双工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构成对讲电路,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对讲;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电源电压+5V,功率〈=0.5W,工作可靠,效果良好! 五、声光控制灯感应系统 输入:光强信号、声音信号 输出:开关信号 逻辑:在满足光强(不足)条件下,输入声音信号时,输出“开”信号并延时,自动关断;光强足够时,封锁输出或封锁声音检测电路 要点:光强信号检测要考虑排除脉冲信号干扰,如雷电、爆竹、拍照等闪光,可以通过对光强检测信号的简单滤波达到目的,滤波时间常数为秒级即可 构成:光强检测可以用光电三极管、光电二极管或光敏电阻,电阻成本最低 声音检测用驻极体拾音器,最好设音频选择元件,LC滤波 信号放大、处理,可以用集成运放或比较器,简单的用555电路 驱动可以是三极管驱动小型直流继电器 工作电源,用小型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三段稳压器 六、扩音机电路设计 1、最大输出公路为8W; 2、负载阻抗RL=8欧姆;

模电课设心得体会

模电课设心得体会 篇一:模电实习总结 有时候我们自以为简单地事情,当做起来的时候才知道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任何一事要做好都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 一、焊接 掌握焊接技术光靠看书和讲解是不行的。所谓实习我们自己实际的去练习,去操作,要真正的把理论知识转到实际操作、实践中去。不能只靠着自己的性子去操作,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和讲解下进行操作。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温度和时间。焊接时要使电烙铁的温度高于焊锡。但是不能太高,以烙铁接头的松香刚刚冒烟为好。焊接的时间不能太短,因为那样焊点的温度太低,焊点融化不充分。焊点粗糙容易造成虚焊。而焊接时间长,焊锡容易流淌,使元件过热容易损坏。 二、调试电路板 通电后先测试VT1的集电极电位,使其在之间,如果该电压太低,则施加声音信号后,VT1不能退出饱和,VT2则不能导通;如果该电压超过VT2的死去电压,则静态时VT2就导通,是VL1和VL2电亮发光。所以,对于灵敏度不同的电容话筒,以及β值不同的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电阻值的大小要通过调试来确定。离话筒约距离,用普通大小音量讲

话,VL1,VL2应随声音闪烁。如需大声说话放光管材闪烁,可适当减小R3,也可更换β值更小的三极管。 三、学会看电路图 看电路图首先要看电路图的框架结构有几部分、什么功能、每部分的组成结构和由什么元件组成。并且要知道元件的特性、大小、形状等。更重要的是知道电路的工作原理。 四、模拟制作印制电路板 根据所给的原理图吧各个元件接在面包板上,然后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看看话筒的灵敏度是否高。如果话筒灵敏度不够高,就用电位器代替一兆的电阻,再调试。直到调试好为止。 五、制作印制电路板 首先要准备好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板子,不能太大、也不要太小。根据原理图元件孔脚,包连通的部分用双面胶贴好。剩余的部分用三氯化铁氧化掉,当需要被氧化的部分充分氧化后在打孔。在安装元件的过程中要注意二极管、三极管、电容器的极性,不要装错。把元件插上后剪去多余的引脚,只留下铜箔2—3mm长开始焊接。焊接时,电烙铁头上要有少量焊锡,烙铁头要接触到元件的引脚与铜箔,这时把焊锡丝触到烙铁头上,焊锡丝就会很快融化,把元件的引脚与铜箔连为一体,烙铁很快离开,这样就焊好了。把所有元件焊好后再接上电源,检测电路板是否达到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