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正位回肠新膀胱术38例临床应用
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应用

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应用胡柏根;徐胜利;王中新;曹一勇;章建【期刊名称】《《成都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7)3【摘要】目的:描述目前所用的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手术技术,并报告7例的经验和功能效果。
方法:自2008年起,选择7例因膀胱恶性肿瘤行膀胱切除的患者,应用回肠新膀胱替代膀胱。
此技术我们称之为“回肠新膀胱术”。
结果:平均术后观察时间15月(8~20月)。
无围手术期或术后早期死亡者,未出现早期严重并发症。
结论:很多技术可以应用于创建回肠新膀胱。
应用较短回肠完全去管化并U 形折叠不做乳头结构构建新膀胱易于施行,并发症发生率易于接受,可以在低压状态下获得足够的容量,并可以提供满意的可控性。
【总页数】3页(P297-299)【作者】胡柏根;徐胜利;王中新;曹一勇;章建【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泾县医院,安徽泾县24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膀胱癌根治术后改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 [J], 杨明辉;李如亮;李春平2.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式临床应用对照研究 [J], 崔增林;张峰;卞建强;张春锋;窦启锋;郑航3.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远期预后疗效探讨[J], 于泳;朱颖4.腹腔镜与开放性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比较 [J], Li Maozhang;Zhou Xiaobo;Liao Jinxian;Chen Hui5.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附12例报告) [J], 沈瑞林;蔡松良;汤志灵;白志强;张大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膀胱全切正位回肠新膀胱术5例临床分析

尿效果 。部分患 者仍有 排尿 困难 时可 辅 以手按下腹 部 , 增加 腹压 协助 排尿 , 要 必
时 也 可 间歇 自行 导 尿 。一 般认 为 , 道 周 尿 围和 尿 道 壁 内 的 平 滑 肌 与 横 纹 肌 在 维 持
除导尿管 , 患者 多数 能 获 得 较 为 满 意 的排
著, 经盆底肌功能训 练后 ( 如提 肛运动 ) , 症状减轻或 消失 。所有 患者 均未见 尿道 残端肿瘤复发 , 无新膀胱继发结石 、 尿瘘 、 输尿管 返流 等 , 1例术 后 1 4个 月 出现远
处转移。
讨 论
患者切除前列腺但保 留尖部 包膜 0 5 m, .c
学检 查 中 , 在 灌 注 量较 多 时 才 出 现 下 腹 常
Ma z i 膀胱 术 等 较为 常 用 。取材 回肠具 n
有 收 缩 性 少 。顺 应 性 高 , 达 到 良好 的控 易
部不适 或疼痛感 , 故不能以这 种感 觉作 为
该 排 尿 的标 志 。 须 强 调定 时排 尿 , 以防 尿
例, 2 女 0例 , 均 年 龄 6 平 0岁 。 方 法 : 疗 组 用 奥 扎 格 雷 钠 注 射 液 治
4 20 7 50河 南 灵 宝 市 第 三 人 民 医院
10 l8 m )2次/日, 0m(0 g , 静滴 1 5天。低分
子 肝 素 钙 50 U, 下 注 射 2z 00 皮  ̄/日, 5 共
压 , 脂 , 血化 瘀 及 相 应 的 处 理 。 治 疗 调 活
性脑卒 中发生 时 , 部血 流 中断 , 血 因 局 凝
子在局部进一 步加强 , 致 血栓 蔓延 、 导 缺 血 范 围 扩 大 。从 而 发 展 为 进 展 性 卒 中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膀胱癌治疗中,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就该手术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切除患者的膀胱及相关淋巴组织以治疗膀胱癌的治疗方式。
而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是利用患者的回肠组织进行新的膀胱重建,以替代被切除的膀胱,使患者在术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排尿。
这种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膀胱癌的最为彻底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1. 对于膀胱癌已经发展到需要根治性切除的阶段的患者,特别是那些肿瘤已经发展到膀胱壁深部和浸润周围组织的患者。
2. 对于传统治疗方式(如放疗和化疗)效果不佳或者已经出现转移的患者。
3. 对于患者的年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适合进行这种手术的患者。
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流程该手术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然后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医生会进行腹部切口,将患者的膀胱及相关淋巴组织完全切除。
然后,在回肠原位新膀胱术中,医生会选择患者的一部分回肠组织,进行手术修整并连接尿道,以形成新的膀胱。
整个手术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精密的手术设备来完成。
1. 彻底性:该手术方式可以彻底切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2. 生活质量的保障:由于术后可以通过回肠进行排尿,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不会因为失去膀胱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3. 可塑性强: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与实施,保证了手术效果的最大化。
1. 术后感染:由于手术创口较大,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感染,需要严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排尿功能恢复:由于回肠原位新膀胱术会对患者的排尿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术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
3. 心理调适: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因为失去膀胱而产生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主动的心理疏导。
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附32例报告

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附32例报告作者:黄学宏刘致中岳长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14期【摘要】目的探索全膀胱切除术后保留较好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
方法对32 例膀胱癌患者行逆行和顺行相结合的全膀胱切除方法,截取40 cm带蒂回肠,对肠系膜纵行剖开后U 形折叠,缝制成新膀胱,输尿管以乳头法种植于新膀胱“三角区”,将贮尿囊完全置于腹膜外;术后随访患者恢复和排尿情况,定期复查生化指标、B 超和膀胱排尿造影。
结果 2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术后均康复,术后随访2~48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控尿良好24 例, 6 例夜间遗尿, 2例因输尿管再植吻合口狭窄出现肾积水,无低钾血症和酸中毒。
结论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具有疗效好、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对肿瘤的远期治疗无明显影响,该技术日渐成熟,逐渐被患者及临床医师认可和应用,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
【关键词】膀胱肿瘤;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074膀胱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攀升,已位居泌尿外科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近年来由于原位的新膀胱可以自主排尿和满意控尿,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工医师及患者的青睐[1]。
对2004年5月~2014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32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5月~2014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32例男性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5岁,病程1个月~2年。
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27例,膀胱鳞癌2例,膀胱腺癌2例,原位癌1例。
TNM分期: T1N0M0 14 例, T2N0M0 11例,T3N1M0 4 例, T3bNlM0 3例。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持续时间4.5~7.5小时,患者出血量达80~580ml,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长10~28天。
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效果良好,对膀胱功能效果满意。
结论针对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患者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恢复速度快、对患者创伤程度低、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
手术过程中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并娴熟配合手术,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在临床上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膀胱癌治疗最佳办法是手术,传统手术出血量高,对患者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高[1]。
而针对膀胱癌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出血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新膀胱充盈,膀胱功能良好,完全符合恶性肿瘤根治准则。
为此,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膀胱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9±2.4)岁。
1.2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
借助腹腔镜下采用五点穿刺法进行全膀胱切除,以患者下腹正中线上进行切口,长约4~5cm。
输尿管左右端以及回肠末段放置在切口外部,回肠段40cm离断,以纵形剖开之后采取“M”形状进行折叠成新膀胱。
正位低压抗返回肠新膀胱术(附51例报告)

正位低压抗返流回肠新膀胱术(附51例报告)硕士研究生:谭秀飞指导教师:范治璐教授专业名称:外科学摘要目的:探讨能使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后从原位排尿的有效术式。
方法:对51例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T2、T3期浸润性肿瘤,TlG3肿瘤于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术前病理证实为膀胱腺癌、鳞癌或TURBT术后l一3个月内复发且病理级别明显增高者。
),无前列腺和后尿道肿瘤侵润,须做膀胱全切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7】岁,平均66岁),术前行正规肠道准备,连续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麻醉,下腹正中切口,在实施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行低压抗返流回肠新膀胱术。
距回盲部20厘米处取回肠50厘米,保留其系膜血供完整性。
恢复回肠两断端连续性。
将截取的回肠腔内清洗消毒处理后,回肠行“u”字型排列,近端回肠留出8厘米,紧邻回肠系膜边缘行浆肌层连续缝合,在缝线边2毫米处纵行切开肠管。
可吸收线缝合后壁,肠片缝合成“b”字型新膀胱,双输尿管与输入道回肠作抗返流吻合,最后新膀胱在其最低处开口,直径约5毫米,将此开13与保留的1厘米前列腺部尿道行6针吻合,内置F22号三腔气囊导尿管支撑,新膀胱前壁与耻骨内壁悬吊固定,这样通过新膀胱低位与尿道保留部分吻合,恢复了原有的排尿通道。
术后注意保持新膀胱引流通畅,3周拔除新膀胱内导尿管,拔管前训练膀胱,夹闭导尿管可维持达1小时以上后再放尿拔管,继而开始训练自行排尿。
术后随诊,定期为t一3个月,主要行B超,IVU,常规肾生化等检查。
结果:5l例手术时间5.5—8.5h.平均6.5h。
术中出血量300一】200ral,平均650ml。
术中需输血31例,输血量200一800ml,平均600ml。
围手术期发生应激性溃疡6例,经处理后恢复。
术后有一例发生输尿管支架管拔除后的窦道漏尿,经再次引流后痊愈。
其余44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本组51例病人中有2例分别于术后半年及一年半死于肿瘤广泛转移。
其余49例病人存活至今,均在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8--4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术后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

。 肾穿刺活检术 是肾脏病病理 诊断 的唯一方 法。具 有一
定的创伤性 ,容易发生 出血 、感染 、尿潴留等严 重并 发症。 因此 ,充分做好术 前准备 ,给 患儿 良好 的人文关 怀 ,细心 的心理辅导 ,实施个性化护理 ,使患儿以 良好 的心态进行 ,
[ 1 0 ]廖玉梅 ,何艳 ,罗原嫦 .护理干预减少经皮 。 肾穿刺活
[ 8]刘 晓春 .肾活 检 术 后排 尿 困 难 的原 因 分 析 和对 策
[ J ]. 护士进修 杂志 ,2 0 0 5 ,2 0( 4 ) :3 7 2 . [ 9]徐春思 ,李婷霞 .小儿经皮 肾穿刺术后腹痛及腹胀 的 原 因及 护 理 [ J ]. 护 理 与 康 复 ,2 0 0 9 ,8 ( 7 )5 7 5 —
参考文献 :
[ 1 1 ]S t e g g a l l MJ .A c u t e u i r n a r y r e t e n t i o n :c a u s e s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p a t i e n t c a r e[ J ].N u r s S t a n d ,2 0 0 7 ,2 1 :
采用 回肠代膀胱术 ,可减少其对 电解 质的吸 收,避 免合并
。 肾功能不 良患者 出现 水 、电解 质紊 乱 J 。本研 究结 果显 示 ,6个月后患 者 日间控尿 良好 率为 9 2 . 5 % ,夜 间控 尿 良
[ 3]C a s t i l l o O A,V i t a g l i a n o G,V i d a l — M o r a I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血肿根据 C T检查发生率可达 4 8 % 一 8 5 % ,常无 明显 症状 , 不需特殊处理 ,小血肿常在在 1— 2周 内皆可 自行 吸收 。 出现临床症状 的血 肿发 生率仅 为 1 . 3 5 % ~7 . 8 % ,注 意观 察患儿有无腰部压 痛 、腹胀 、局 部膨 隆 、头 晕 、呕 吐 、低 血压等症状 ,应及 时报告 医生 ,避免增 加腹压 的动作 ,如 用力大小便和剧烈咳嗽等 ,必要 时应用抗 生素治疗 以防发
45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45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的观察和护理2004年2月~2008年2月,我院对45例膀胱癌患者实施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均为男性,年龄40~72岁。
病理类型:膀胱移行细胞癌35例,膀胱平滑肌肉瘤3例,腺性囊性膀胱炎7例。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可做膀胱部分切除的单发肿瘤3例,考虑肿瘤复发,本人要求全切者除外,其余28例为多发肿瘤、巨大肿瘤和三角区肿瘤,平滑肌肉瘤为T2期。
7例腺性囊性膀胱炎在三角区和输尿管口周围广泛生长乳突样肿物,伴有血尿和严重排尿困难。
本组病例均已全面检查,确定远处和盆腔淋巴结无肿瘤转移,心、肝、肾功能正常,全身状态可耐受此手术。
1.2 手术方法:在全麻、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全部膀胱全切时在距离前列腺尖部约1.5 ㎝处横断前列腺体后,挖去增生的前列腺或用双极等离子电刀切除前列腺组织,保留部分前列腺被膜与肠袋吻合,切取带蒂回肠40~50 cm,两端缝合关闭折叠排列并缝合成W形,并排4条肠段间用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浆肌层,纵形切开回肠系膜对侧肠壁,中间肠瓣之间用线全层锁边缝合,左右输尿管放在相对应的两旁浆肌层缝合的沟内,输尿管口用单桥线间断缝合在浆肌层固定,输尿管内置入双J导管后将两侧肠瓣覆盖在输尿管上,用线全层锁边缝合,形成壁外肠壁下隧道,输尿管口再用线与覆盖的肠壁间断缝合加强固定,自尿道口插入三腔气囊导尿管,用线将双J导管下端和导尿管尖端连在一起,代膀胱肠袋两侧置引流管,缝合关闭腹膜和切口。
1.3 结果:45例患者术后均能自尿道正常排尿,一次最大排尿量290~550 ml,未发生术后感染。
术后40例使用镇痛剂。
尿漏3例,早期尿漏2例,漏口在肠袋与前列腺被膜吻合处,经加大气囊导尿管牵引后治愈,2例术后10 d尿漏,原因没能及时纠正患者低蛋白状态,肠侧侧吻合处漏尿,经及时纠正低蛋白状态后治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护 论 坛
膀胱全切 正位 回肠新膀胱术 3 例 临床应用 8
彭志 军 , 马德 疆 , 杨金 涛 , 文龙 , 永娟 , 唐 唐 张丽 芬
( 南省 临 沧 市人 民 医院泌 尿外 科 , 南 临沧 云 云 67 0 ) 7 0 0
【 要]目的 : 3 摘 对 8例 膀胱 癌 患 者行 膀胱 全 切正 位 回肠新 膀 胱术 患 者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探讨 正位 回肠新 膀胱 术 的优 越性 。方法 :8例 患者 在 全麻 下行 膀 胱 全切 , 3 并淋 巴清 扫 , 末段 回肠 4 ~ 0c 去管 化 后制 作 成 球形 储 合 , 尿 管 与储尿 囊 吻合 。结果 :8例手 术顺 利 , 于术后 第 3天 死 于糖 尿 病心 脏 神经 病 变导 输 3 1例
致 的心跳 骤停 。其余 3 7例 术后 随访 6 3 ~ 6个 月 , 除尿 管后 排尿 通 畅 , 拔 日问尿 失禁 2例 , 间尿 失禁 4例 , 括 约肌 夜 经 训练 1 1 后恢 复 完全 控 尿 , 尿 可控 率 达 1 0 ~ 2周 排 0 %。复查 B超 2例 术 后 轻度 肾积水 , 访观 察 积 水无 进 展 , 查 肾 随 复 功、 电解质 正 常 , 无严 重并 发 症发 生 , 尿道 残 端肿 瘤复 发 患者 。 论 : 无 结 膀胱 全 切术 是 治疗 复发 性 、 发性 及 浸润 性膀 多 胱癌 的金 标准 。 位 回肠 新膀 胱更 加 符合 人 的正 常生 理特 性及 生 活 习性 , 正常 的排 尿 过程 , 正 有 术后 生 活质 量高 , 较之 传统 的手 术方 式更 具 优越 性 , 膀胱 重 建 的 良好 术 式 。 是
f 键词1 膀胱 癌 ; 膀胱 切 除 ; 位 回肠新 膀胱 关 全 正
[ 图 分 类 号 ] 6 95 中 R 9 .
【 献 标 识码】C 文
【 章 编号 】1 7 — 7 12 1 )1 c一 7 - 2 文 6 4 4 2 ( 0 0 ( ) 1 1 0 1
膀胱 全切 术是 治 疗复 发性 、 多发 性 及浸 润 性膀 胱 癌 的金 标 准 。膀 胱全 切后 的尿流 改道 方 式较 多 , 位 膀胱 具 有 保持 正
颈 取 材 活 检 无 肿 瘤 , 累 及 尿 道 。 发 现 远 处 转 移 , 手 术 禁 未 未 无
忌证 。
12 方 法 .
2例 。
22随 访 结 果 .
3 8例 手术 均 获成 功 ,术 后第 3天 死 于糖 尿 病心 脏 神经 病变导致 的心跳骤停 1 , 例 手术时间 3 8 i, 2 0m n平均 3 0 n 4 。 mi 术 中输 血 4 0 10 0ml平 均 6 0ml 0~ 0 , 0 。住 院时 间 2 ~ 0d 平 2 9 , 均 3 。术后 1 4d 4d拔 除单 “ ” , 3周 拔 除导 尿管 , J管 第 同时夹 闭造 瘘 管 , 如无 漏 尿 , 4周 拔 除 造 瘘 管后 拔 除 耻 骨后 引流 第
女 性 7例 , 龄 5 ~ 4岁 , 均 6 . 。 所 有 患 者 均 有 间 歇 年 67 平 03岁
性 无痛 性血 尿 病史 ,8例 中 1 3 3例 为 复发 性 ,0例 为 多发 性 , 2 1 0例 为 巨大 肿瘤 , 位 于 膀胱 颈 3c 以 上 , 前 均 经 膀 胱 均 m 术 镜 活 检病 理 确诊 为 膀 胱 移行 细 胞 癌 , 理 分 级 2 3级 , 病 ~ 膀胱
管 , 出 现 漏 尿 则 适 当延 迟 拔 除 造 瘘 管 及 耻 骨 后 引 流 管 。 术 如 后 随访 6 3 ~ 6个 月 , 尿 通 畅 , 排 日问 尿 失 禁 2例 , 间 尿 失 禁 夜
术前 第 2及 第 3天进 流 质饮 食 , 口服 甲硝 唑 片 02g 并 . . 每 天 3次 , 大 霉 素 8 0 每天 3次 , 前 1d禁 食 , 庆 00 0U, 术 给 予 静 脉补 液 , 当晚及 术晨 清 洁灌 肠 。 手术 全 部使 用全 麻 , 中 术 取下 腹 部 正 中切 口 , 完整 切 除 膀胱 、 囊 、 精 前列 腺 , 行 两 侧 并 闭孔 神经 旁淋 巴结 清 扫 。 距 回盲 部 l m处 取 一段 带 蒂 回 在 0c 肠 约 4 m备 用 , 复 原肠 段 的连 续 性 。用 稀碘 伏 反复 冲洗 0c 恢 备 用肠 管 , 后用 09 a 1 液反 复 冲洗 肠管 。 肠管 排列 之 .%N C 溶 将 成 “ 形 , 纵 轴剖 开 , 端 缝 合 , 成 储 尿囊 ( W” 沿 对 做 即新 膀 胱 ) ,
侧 输 尿管 吻合 , 留置耻 骨后 引 流管 、 导尿 管 和膀胱 造 瘘管 。 术
后 常规 服 用碳 酸 氢钠 。
2 结 果
2 1术 后 并 发 症 .
全 切正 位 可控 膀胱 术 3 8例 , 疗效 满 意 , 报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本 组 发生 术 后并 发症 5例 , 2例 因合 并 糖 尿病 。其 中术 后 第 3天死 于 糖尿 病 心脏 神经 病 变导 致 的心 跳 骤停 , 1例 另
发 生 切 口感 染 裂 开 , 口延 迟 愈 合 , 急 性 溃 疡 1例 , 梗 阻 切 应 肠
本组 3 8例 均 为膀 胱 移行 上 皮 细胞 癌患 者 ,男 性 3 1例 .
正 常 生 活 习 性 和 原 位 排 尿 的特 点 , 控 性 好 , 发 症 少 , 被 可 并 易 患者 接受 。本 院泌 尿 外科 19 9 6年 3月 ~ 0 0年 8月 行 膀 胱 21
输 尿 管 与新 膀 胱行 腔 内黏膜 下 隧道 法 川 抗返 流 吻合 , 尿管 输
内 留 置 单 “” 自腹 壁 引 出 , 后 置 于 原 膀 胱 位 , 尿 道 和 双 J管 然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