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炉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 分解炉的计算

第三节 分解炉的计算分解炉的选型计算,主要是确定分解炉的容积、直径和高度以及有关附属设备。
目前设计计算方法尚不统一、完善,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按炉的容积热负荷或单位容积生产能力计算,然后用断面风速核算;二是按断面风速计算,然后用容积热负荷核算。
一、分解炉规格的计算(一)按炉的容积热负荷计算1、由炉的容积热负荷计算炉的容积),(炉炉25-7-4103vv q Gqy q Q V •==式中:——炉V 分解炉的有效容积,m ³;——v q 分解炉的容积热负荷,kcal/(m ³·h),随炉型而异,目前v q 一般在1.6~3.4×105kcal/(m ³·h)的范围;——炉Q 分解炉的发热能力,kcal/h ;——G 窑的产量,t/h ;——q 单位熟料热耗,kcal/kg 熟料; ——y 分解炉用燃料占燃料消耗的比例。
2、由炉的截面热负荷计算炉的直径(直筒部分)),(),(炉炉炉炉炉27-7-413.1426-7-4103S S D q Gqy q Q S s s ==⨯==π式中:——炉S 分解炉直筒部分有效截面积,㎡;——s q 分解炉截面积热负荷,kcal/(㎡·h),随炉型而异,常取 1.0~1.6×106kcal/(㎡·h);——炉D 分解炉直筒部分有效内径,m 。
如果熟料单位热耗q=850 kcal/kg 熟料,分解炉燃料消耗比例y=55%,代入式(4-7-26)及式(4-7-27)则可得:),(炉2874770--=sq GD3、分解炉有效高度的计算),(29-7-421H H H +=式中:——H 分解炉的有效高度,m ;——1H 分解炉直筒部分有效高度,m ;——2H 分解炉椎体部分有效高度,m ,炉)~(D H 15.02=,与炉型有关,SF 炉常取高值,其他炉型选低值。
1H 可用下式取值:),()(炉炉炉炉307412422212--+++=H d d D D H D V ππ式中:——d 分解炉椎体下口直径,m 。
分解炉的工作原理

分解炉的工作原理
分解炉是一种用于分解化学物质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高温和氧化条件下的热分解反应。
以下是分解炉的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
1. 高温环境:分解炉内部设置了加热器,通过加热器提供高温环境。
高温是分解炉正常工作的基础,因为热分解反应需要足够高的温度才能进行。
2. 封闭空气供应:分解炉通常通过控制进气与出气的比例来控制内部气氛。
在分解炉工作期间,炉内通常会为了确保准确的反应条件而采用封闭空气供应系统,这有助于控制内炉气氛,以实现所需的分解反应。
3. 热分解反应:被投入到分解炉中的化学物质在高温环境中发生热分解反应。
热分解是一种化学反应,通过加热将化学物质分解成更简单的化学物质,通常伴随着生成气体、废渣或其他分解产物的释放。
4. 控制系统:分解炉通常配备有针对炉内温度、进气和出气流量、反应时间等参数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和维持适当的反应条件,以确保分解反应的效果和质量。
5. 产物收集和处理:分解炉将化学物质分解后,产生的气体、废渣或其他产物需要被收集和处理。
根据分解炉运行的具体需求,将副产物进行回收或进一步处理,以便达到生产要求或环保要求。
总结:分解炉通过提供高温和氧化条件,将化学物质加热至分解温度,然后进行热分解反应。
通过控制进气、出气、温度等参数,实现对分解反应的控制。
产物需要被收集和处理,以完成整个分解炉的工作过程。
分解炉培训资料

未燃烧的煤到C5内燃烧,引起温度倒挂现象。
中国启蒙水泥网 整理收集
2、炉温控制
分解炉内煤粉的燃烧反应速
率要比CaCO3分解反应慢,分 解炉内CaCO3的分解率主要取 决于炉温,在850℃左右,生料 在炉内若需停留3-5s,因此提
高入窑分解率,必须合理控制
好炉温。分解炉的温度控制还
应考虑产量及物料的情况。当 产量较低,即喂料量较小,回转窑 的转速亦较慢,此时应相应降低 分解炉温度。
中国启蒙水泥网 整理收集
二
、
分
解
炉
的
主
要
设
计
参
数
中国启蒙水泥网 整理收集
三、分解炉操作探讨
1、分解炉气流特点与控制调节
•
分解炉采用旋流(三次风)与喷腾(窑)
形成的复合流,兼具纯旋流与纯喷腾流的气特
点,二者强度的合理配合强化了物料的分散,
若三次风风阀损坏和失效,不能正常调节,使
窑、炉用风比例失调,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烧,
中国启蒙水泥网 整理收集
2、分解炉设计依据
分解炉具体尺寸设计主要取决于燃料所需的燃烬时间。
在分解炉内主要存在碳酸钙分解和燃料燃烧两种反应。在连
续稳定的状态下,二者进行的吸热和放热的速率是平衡的。
碳酸钙分解从600~700℃时开始,800℃时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900℃时分解反应迅速。但就燃料燃烧反应而言,其在前期
状态。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分解炉内的分解过程主要受控
于燃料燃烧速度。
中国启蒙水泥网 整理收集
分解炉设计依据
随着气体中氧含量迅速降低,其后期的 燃烧速度明显下降,较难燃烬。这就表明在 分解炉内,对于碳酸钙分解进程来说,其前 期主要受控于碳酸钙分解速度,而后期主要 受控于燃料燃烧速度。但在分解炉内,燃料 的着火和初期燃烧均进行较快,物料在悬浮 态下被迅速加热,体系快速升温,分解炉在 绝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状态。 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分解炉内的分解过程 主要受控于燃料燃烧速度。
分解炉工作原理

分解炉工作原理
分解炉是一种将有机物质快速分解为无机物质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两个过程,即热解和燃烧。
热解是指在高温下,通过热量作用使有机物质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质的过程。
分解炉内部的温度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到千摄氏度,这种高温条件可以促使有机物质的分子键断裂。
在分解炉中,有机物质通常通过一个加热区域,被加热至热解温度。
在加热的同时,有机物质会发生热解反应,产生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这些产物中的气体通常是能够被进一步利用的,如用作燃料或化学原料。
燃烧是指将产生的气体进一步燃烧,以提供所需的热量维持炉内的温度。
此过程有助于保持炉内温度的稳定,并提供维持热解反应所需的能量。
燃烧通常使用附加的燃料,例如天然气或燃油。
这些燃料通过燃烧与产生的气体混合,释放大量的热能。
这种热能可以用来保持炉内温度,并提供分解炉所需的热解反应。
综上所述,分解炉主要依靠热解和燃烧过程来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通过高温的热解过程,有机物质的分子键断裂,产生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而燃烧过程提供了分解炉所需的热能,维持炉内的温度并促进热解反应的进行。
第六章 窑外分解炉详解

(4)、全燃烧区(Ⅳ区)炉顶部圆筒体,主 要作用是使未燃烧的10%左右的燃料继续燃烧 并促进分解。 气体和生料通过Ⅲ区和Ⅳ区间缩口向上喷腾直 接冲击到炉顶棚,翻转向下到出口,使气料搅 拌和混合,达到完全燃烧和热交换。 DD分解炉设置气料反弹室,有利于气料产生搅 拌和混合,增加了气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达 到完全燃烧和改善热交换,防止炉内的偏流现 象。炉下对称的三次风管以及顶部两根出风管, 都是向炉心径向安装,有利于产生良好的喷腾 运动和降低炉内压力。 此外4个主喷嘴,从三次风管上部两侧直接喷 入三次氧气流中,点火条件好,适合劣质煤。
在NF分解炉的基础上改进,二者对比如图 (1)、将喷油嘴下移至旋流室顶部,以一 定角度向下吹。直接吹入三次风中,其含氧 浓度高,易点火。 (2)、喂料口下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在到窑尾的上升烟道内、炉内锥体下部。 (3)、取消了SF分解炉的缩口,采用加生 料来平衡窑与分解炉内的压力。
C-SF分解炉
二、喷腾效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喷腾效应是分解炉或预热器内气流 作喷腾运动, 使物料滞后于气流的效应。 气流的喷腾作用造成了由炉中心向边缘的回旋 运动,在喷腾口,进入气流的物料及煤粉被气 流吹起、悬浮,有的被直接抛向炉壁,沿壁下 坠到喉口再被气流吹起而作大循环,较小的颗 粒,有的被气流带走,有的到达炉壁后进入滞 流层,处于炉上方直接被气流带走,处于炉下 方的再进入喷腾层而入气流,而使物料滞后于 气流 。
生料也分两路入炉。生料约有75%从炉 圆筒部分与三次风切线进口的交界处进 入,使生料和气体充分混合并在上升气 流作用下形成喷腾床。生料随气流流动 在喷腾床停留一定时间后,进入涡流室, 并通过排气口进入最低一级的旋风筒内。 同时为了防止入炉管道内的黏结堵塞, 有25%从烟道上部加入,以吸收烟气的 热,如果烟气温度不高,加入生料的量 可相应减少。
氨分解炉的工作原理

氨分解炉的工作原理
氨分解炉是一种用于将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氨气进料:氨气从进料管道进入分解炉内。
进料管道通常设有调节阀门,可以控制氨气的流量。
2. 分解反应:氨气在高温条件下进入分解炉内,与催化剂接触发生分解反应。
催化剂通常使用铁、钼、铂等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3. 热传导:分解反应需要高温条件才能进行,因此需要通过传热介质(如高温油或水蒸汽)传递热量给分解炉的反应器。
传热介质在分解炉内部和外部循环,与反应器内壁接触,将热能传导给反应器内的氨气。
4. 分离收集:分解反应产生的氮气和氢气随着氨气一起进入分解炉内。
在分解炉内,氮气和氢气被催化剂分离出来,并通过不同的出料管道分别收集。
分离过程通常通过调节温度、压力等条件实现。
5. 精炼处理:得到的氮气和氢气可以进一步经过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度,以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
总之,氨分解炉利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将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
通过热传导和分离收集的步骤,将产生的氮气和氢气分离并收集利用。
这样可以实现对氨气的有效转化和资源利用。
氨分解炉基本知识

氨分解炉基本知识1、氨分解炉工艺氨槽--过滤器--汽化器(电加热)--中间缓冲罐--减压系统(有美国进口减压阀,调节压力)--氨分解炉(氨阀--热交换器《套管》--炉胆--热交换器《套管》--水冷却器)--氨分解炉纯化。
2、分解炉是什么形状炉胆250立方是圆形梅花状炉胆,直径108不锈钢管材质是Cr25Ni20(310S 也俗称2520)直径108毫米的管子1.5米可以产10立方氨分解气,内装四川西南化工院的Z204型号镍触媒(形状圆柱体直径19*高19*内径9毫米)250立方炉胆一般装250*1.2=300公斤镍触媒 500立方纯化一般装500*1.2*2=600公斤分子筛镍触媒一般市场价格120元/公斤分子筛(进口美国UOP)45元/公斤3、镍触媒分子筛一般多久更换镍触媒一般3年以上分子筛一般2。
5年以上。
氨分解炉部分露点-10度残氨0.1%纯化后露点 -60度残氨3ppm4、炉子是几区加热250立方氨分解炉可控硅控制双区加热电阻丝是扁带材质Cr20Ni80(俗称2080)上海合金厂的电阻丝盘绕在圆形炉体四周5、炉子功率多少氨分解炉额定功率250KW 氨分解炉工作温度800-850度之间一般调在820度6、纯化怎么工作纯化我们是1和2组切换工作,工作温度常温,一般我们建议厂家24小时切换一次切换后把另一组塔再生(意思是加热,加热温度350度 8-10小时再生流量计开到总气量的10% 时间到后关闭电源和再生阀门, 500立方需要开到50立方,所以一般500立方氨分解炉实际只能用到450立方)备注:如果氨分解炉保温的时候一定要把排污阀打开。
不打开炉子里面的压力会升高。
有安全隐患,这部分你可以说我们调试人员在调试的时候会详细给你们培训。
分解炉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分解炉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分解炉是一种用于处理化学物质的装置,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分解原料,将其中的成分分离出来。
分解炉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电子工业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分解炉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一、工作原理分解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高原料的温度和压力,使得原料分子间相互碰撞,产生裂解反应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最终将其分离出来。
一般来说,分解炉使用碳、氧气、氮气等气体作为燃料,将其加热到高温高压状态,然后通过反应管将原料送入炉内进行分解。
分解后产生的气体通过分离器进行分离,便可得到所需要的成分。
二、结构组成1. 爆炸室爆炸室位于分解炉的中部,其结构一般为圆柱形或矩形,内部有一定的燃烧空间。
爆炸室的作用是将气体和固体处理物料进行混合并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爆炸室一般由耐火材料制成,以防止它被爆炸所摧毁。
2. 进料系统进料系统用于将处理物料送入分解炉中。
它通常包括料斗、输送机、加热炉、进气管道、反应管等。
料斗和输送机用于将原料输送到加热炉中,加热炉则用于提高物料的温度和压力,以加速裂解反应。
进气管道将气体送入爆炸室,反应管则将处理物料输送到爆炸室中进行反应。
3. 分离系统分离系统用于将分解后的气体和固体分离出来。
它通常包括冷却器、分离器和收集器。
冷却器用于将高温的气体冷却成液态,以便于分离。
分离器一般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气体或固体的成分分离。
收集器则用于收集所需要的产品。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自动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
自动控制器负责对分解炉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传感器则将相关数据反馈给自动控制器进行处理,执行器负责执行自动控制器下达的指令。
三、总结分解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装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与炉型密切相关。
分解炉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材料分解成所需的成分,并将不需要的成分进行分离。
分解炉的结构一般由爆炸室、进料系统、分离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通过对分解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和管理它,使其在化工领域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解炉的相关知识
1、分解炉的功能?将入分解炉的生料完成95%左右的分解任务,通过C5进入窑内。
在炉内分燃料燃烧、放热、给生料传热、生料分解四个环节。
衡量分解炉性能的好坏与运转正常的标志,不仅是生料入窑分解率达到95%,而且要使炉中温度高于出口温度。
否则说明燃料在炉内未完全燃烧,或是燃烧速度慢,或是空气量不足、不均,或是煤与风混合不匀。
2、分解炉给煤点火的时间?基本条件是炉内应该有足够的氧气,具备煤粉燃烧的温度。
在线分解炉,窑尾废气达到800℃以上,分解炉给煤都会着火(无烟煤会困难些)。
但注意分解炉点火时,燃料燃烧不好,易造成烧结性堵塞。
3、分解率的控制?建议控制范围为90—95%为宜。
过低,没有充分发挥分解炉的作用,加大窑内负荷;过高,易在炉及预热器内发生烧结性堵塞。
4、控制分解炉温度的作用?(1)确保分解率高又不烧结的必需;(2)判断煤料混合均匀及煤粉燃烧状态的依据。
通过分解炉温度与上下两级预热器温度的比较,判断分解炉燃烧是否完全。
发生在上级预热器温度高于此温度,说明有部分未完全燃烧;如果发现下级预热易结皮,并在结皮中发现有未燃尽的煤粉,则表明煤与料的分散不均,有部分煤粒裹挟到该级预热器中;(3)判断窑炉用风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三次风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引起该温度的异常。
5、影响分解炉温度的因素?(1)加入煤粉的数量及质量。
煤粉秤的可靠计量及输送稳定是保证热源稳定的前提。
同时煤粉要有足够的细度及合格的水分,如分解炉出口温度高于炉中温度,说明有可能燃烧速度不够。
(2)起主导作用的是三次风的风量、温度与速度。
风量足够而又不能过多,温度越高越好,速度与方向应有利于煤粉的混合。
影响三次风量的因素也较多,不仅受系统总排风的约束,而且受窑炉用风平衡的牵制。
(3)进入分解炉的生料应该与空气及煤粉充分混合均匀,而不能走短路入窑,或分散不开产生掉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