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趋势:阶层间封闭性的强化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趋势:阶层间封闭性的强化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趋势:阶层间封闭性的强化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趋势:阶层

间封闭性的强化

程启军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阶层质的相对规定性明显提高,对于普通社会成员而言,实现向上流动才具有正向和积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促进边缘群体突破“阶层边界”实现质的向上流动的力量有明显弱化的趋势。主导阶层与边缘阶层在利益博弈的背景下,阶层冲突有所激化,主导阶层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维护着本阶层的边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而边缘阶层在利益表达机制缺乏的情况下,不断强化着边缘阶层的边界。当前,我国社会阶层流动总体呈现出“阶层边界”封闭性的强化趋势,而这种趋势无论是在稳定社会还是在变迁社会中,无论是在主导阶层还是在边缘阶层中都普遍存在着。[关键词]:阶层;社会流动;封闭性;阶层边界

社会阶层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一般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是一种阶层间的固化结构,或者说是封闭化的阶层结构。在这种阶层结构中,尤其是社会底层,只有通过少量的途径,如农转非,参军转业等方式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而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并逐步成为一种主导的资源配置手段,市场从底层促化出大量向上流动的机会与事实。

随着调查资料的丰富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我国社会阶层的流动与阶层结构的复杂性也有了更深更具体的认识。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社会阶层流动是开放化与封闭化同时并存的过程,在各种制度(如再分配制度,市场转型、教育机制等)的安排和角逐过程中,学者们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开放化的研究和对社会阶层结构分层的类型化与因素化研究颇多,而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封闭化研究不足,虽然有学者零星触及了这一问题,但是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明确的探讨。笔者认为,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流动存在着明显的阶层间封闭性强化的趋势,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尤为必要。

一、阶层间封闭性:理论解释

阶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马克思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为标准,提出阶级的概念来区分社会群体。韦伯以经济、权力与声誉的三维度来区分社会群体。布劳——邓肯以职业为标准区分社会群体。由于职业是经济收入、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的复合体,现阶段,学界所采用的是以职业来区分社会群体,并进行类型化的分层。笔者认为,社会分层实质上的依据是阶层之间的差异或者

程启军(1978——),湖北武汉人,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不平等,正是这些差异的模式化或类型化,或者说特定阶层有自己的固有属性,才构成了社会各阶层。社会阶层的地位变化,只有在打破各阶层固有属性后,才能得以实现。

有学者用“阶层结构定型化”的概念,来解释阶层的定型化,并认为这种定型化主要表现为:阶层之间的界限逐渐形成;社会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比率下降;具有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也逐渐形成;阶层内部的认同得到强化[1]。笔者倾向于把这种阶层固有属性称之为“阶层边界”,并以“阶层边界”的概念来描绘阶层的封闭性。

对于社会成员来讲,实现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流动,尤其是向上的阶层流动,就必须突破“阶层边界”。

因此,阶层本质上就包含着某种“边界”,且这种边界具有封闭性。

现阶段,涉及社会阶层封闭性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制度性变迁会不会突破“阶层边界”?突破“阶层边界”的动力何在?突破“阶层边界”的现象存在于稳定社会之中,还是存在于变迁社会之中?

对于制度性变迁的问题,现阶段主要指的是市场转型的问题。关于市场转型,最初认为市场对社会底层具有“普适化”的效应,即能最大化的催化阶层间的流动,且市场比计划似乎更具有“平等化”的作用,它使大多数人都能获益。随着认识的深化,有学者对市场的“普适化”与“平等化”进行了质疑,认为“市场”不仅由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所构成,还包含了社会、政治、文化的逻辑和权力的实施[2]。也有学者认为只有当市场是地方市场时,它才具有平等化的效应。随着市场更深地渗透到经济中,它们就变成社会不平等的一个主要源泉[3]。也就是说市场转型的平等化效应只限于转型的一段特定时期,即从计划向市场转型的初期。随着新社会秩序的确立,那些处在上层的人会发现,他们能够维持原来的地位,而那些处在底层的人也将最终呆在原地[4]。有学者从制度转型的角度研究阶层代际间流动,认为现阶段的阶层相对模式是一种双重再生产[5]。处于再分配边缘的群体,代际之间的社会地位则表现为“直接再生产”的特征,而处于再分配核心地位的群体,在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通过不同资本的交换、社会网络和人力资本的优势,其原有的代际之间的地位继承性得以保持。

可见,制度性的变迁并不必然创造打破“阶层边界”

的力量,“阶层边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当然,政治运动,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变革等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迁都有可能成为打破“阶层边界”的动力,但对于社会成员来讲,只有实现向上的社会地位变化才具有正向的意义。

现阶段,有学者用“权力衍生论”来解释当前的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制度安排下,再分配权力,寻租能力、市场权力共同决定着人们的收入分配,此三个维度的特权构成了人们在收入方面的阶层分化的动力基础[6]。收入水平作为核心的经济指标,往往是划分阶层的基础依据,尤其是在大众消费时

1

代。具备这些特权的群体,成为精英循环、再生、创造的主体。然而,这些特权群体在整个社会成员中所占的比例毕竟是少数,对于多数社会成员来讲,要获得向上流动甚至精英创造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这种机率较少。相反,具备这些特权的群体通过“精英循环/再生”将其阶层封闭化。

能够充分体现阶层的封闭性的主要是阶层特征(如生活方式、文化模式)和阶层意识等内容。在阶层间封闭性的社会背景上,有学者认为,稳定性是各阶层走向封闭性的前提,在稳定社会中各阶层有走向封闭的趋势[7]。同样,也有学者指出,具有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文化模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激烈的社会动荡下,分层的文化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在稳定的社会局势里又出现了复归的倾向[8]。因而,稳定的社会背景似乎构成了社会阶层间封闭化的前提条件。

然而,有学者认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里,阶级/阶层分化的程度可能会相当的显著,但未必导致明确的阶级/阶层意识;而在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里,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对变化,使之敏感于自己的得失,更有可能导致明确的阶级/阶层意识的产生[9]。甚至有学者认为,“无论共产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往往是例外的结果,而社会秩序的复制将是常规。”[10]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阶层的封闭化是社会的常态,而阶层的开放化则是一个过渡形式。因此,不管是在稳定的社会,还是变迁的社会中阶层的封闭化都是广泛存在着。

二、突破阶层边界:力量的弱化

社会流动,尤其是向上流动对于社会成员而言才具有正向的或者说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向上流动质的提高和量的多少更能反映出社会结构的开放性,反映出社会阶层在突破各自阶层边界上的容易度。有数据显示:从代际流动率看,1980年以前,代际总流动率有41.4%,职业流动率为92.4%,不流动率是58.6%,也就是说,只有三成的子女的职业地位是上升的。1980年以后,代际总流动率达到54%,其中上升流动率为40.9%,比1980年前提高了13个百分点,有四成的子女实现了超过父辈的职业地位上升的社会流动。从代内流动看,1979年前,从前职到现职总流动率只有13.3%,这就是说,有86.7%的社会人员在改革前往往是一个职务定终身很少流动。而到了1980-1989年这一阶段有18.2%得到了升迁,1990-2001年则有30.5%得到了升迁,获得了更高职位[11]。这组数据总体上反映出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后,社会流动的机率明显增加,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量也呈现出增多的态势。

但是,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量的数据并不能反映出社会成员向上流动质的特征,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成员所属阶层存在着相对位置与绝对位置的差异。如在8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居民包括国有企业的职工、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人员等社会成员,按照阶层分类的标

准可以看作是中产阶层,有的学者将其称为“类中间阶层”

[12],这类人群的所占的比例是远远超过当前中产阶层所占

10%的比例。同时,现阶段这类社会成员能否归于中产阶层是值得商榷的。可见,阶层的具体标准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界定,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阶层的标准将不断提高。因此,向上流动质的规定性与量的频率性的结合才能正确认识社会成员是否真实和准确的实现了从较低的阶层向较高的阶层的流动。

现有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已变化了的阶层地位属性,结合向上流动质的规定性,当前中国社会向上流动的量应低于上述比例。抽除掉社会流动的过程,从社会流动的最终结果和实际效用来看,突破阶层的界限和实现向上流动无论是质的规定性还是量的频率性都是十分有限。

一般认为能够催化社会阶层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市场转型,制度转型,再分配权力,教育文化资本等等。同时,这些因素也成了突破阶层边界的基础力量和实现向上流动的关键因素。当前,对这些因素的现实作用,作用的范围,作用的效应等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因素对社会成员突破阶层边界上的作用和力量有明显减弱的趋势,甚至成为突破阶层边界实现向上流动的阻碍。

现阶段,社会改革已终结了早期社会阶层普遍受益的状态,而形成特权阶层独享收益和边缘阶层承担改革代价的局面。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等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利益调控等手段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发挥其作用,社会阶层结构中已形成了广大的边缘群体。除非力量与利益格局进行再次配置或者是较大变动,否则,市场转型与制度转型似乎已终结了它们在初始阶段的“普适化”的效应,即打破阶层边界和实现向上流动的作用,而成为优势阶层通过寻租获得自身利益和固化自身阶层地位的力量和工具。

在突破阶层边界的要素中,再分配权力作为国家进行利益调整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力和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

由于我国行政主导的政治治理模式,再分配的资源往往通过“竞争”才能被少数地方所占有,如经济开发区的设立,重大项目的立项,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家财政支持与投入等,大量的可供再分配的资金被强势地区所消耗掉。从而,可供转移支付给弱势群体的再分配资金又十分有限。同时,一方面当前所进行的再分配的作用范围往往是所有民众都能获益的领域,再分配并没有进行明确的阶层区分,使社会的强势群体很容易的搭上便车;另一方面再分配针对弱势阶层的主要涉及层面是最低生活保障的层次,在弱势阶层发展的层次却较少触及,从而再分配对弱势群体的阶层地位的提升作用力很弱。因此,对于社会成员面言,再分配最多充当了“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而并不具备阶层获得向上流动的正向作用和意义。

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作用来看,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的实际效果

2

上,并没有给阶层流动带来多大的效应,相反,形成了大量的失业的城市居民,其中大部分城市居民被抛于社会边缘群体的范畴。进入本世纪初,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更新,新的产业结构在吸纳有限的劳动力的同时却淘汰了大量的社会成员。同时,我国的社会变革的社会代价,总体上由社会弱势群体所承担。因此,对于占我国主体的普通民众而言,实现向上流动从而实现其突破阶层边界的变化才具有实际的意义,而产业结构和社会变革的实际作用较少具有这样的效应。

对于普通社会成员来说,不具有强势群体所拥有的再分配权力,寻租权力和市场权力,这些权力并不能成为普通社会成员突破阶层边界,获得向上流动的意义。那么,同样具有“普适化”作用且能够为普通社会成员实现向上流动和突破现有阶层地位意义的“教育机制”成为了社会成员的重要诉求。正如社会学家哈格维斯特曾经指出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将成为个体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缺乏教育、教育失败将成为个体向下流动的基本原因。然而,当前,伴随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学历资本的价值严重贬值,“新读书无用论”,如大量大学毕业生要么找不工作,要么工资待遇很低;大量家庭因此背上巨大的债务,被陷入贫困的境地等等现象广泛存在,导致社会成员学历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不断不能成为突破阶层边界和实现向上流动的动力,反而进一步固化了其阶层的边界。

总体而言,能够成为突破阶层边界的因素和力量,却表现出极强的“嫌贫爱富”的特征和属性,它们的作用力的强度和范围往往聚集在社会中的优势阶层或者强势群体之中,对优势阶层有极强的依附性,并成为强势阶层更加固化自身的阶层边界的手段和工具。同时,较少的创造普通社会成员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最大化的使普通成员保持原有的阶层属性,甚至于使其沦为社会的边缘阶层或弱势群体,从而呈现出一种“马太效应”,这种情况无论是在稳定社会还是在动荡社会中,无论是在主导阶层还是在边缘阶层中都广泛的存在着。

三、阶层边界:强化与维护

我国阶层结构从传统金字塔型结构向现代橄榄型结构的过渡时期,阶层之间的分化也日渐激烈。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主要特性是:阶层分化以职业分化为基础。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差异持续扩大。制度安排对社会阶层分化有显著影响,生产资料所有权、控制权是导致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出现了主导阶层和边缘性群体。国家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阶层。现代产业工人阶层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农业劳动者阶层人数逐步减少,成为其他社会阶层成长的母体[13]。

在社会阶层结构中,一方面,主导阶层与边缘阶层之间的分野日益清晰,中产阶层的客观地位欠缺和主观认同

明显下沉,社会边缘阶层比例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主导阶层的边界日益清晰,新的阶层日益走向定型化的过程之中。

尽管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都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之中,并且阶层边界较难通过其声望、教育等因素来充分体现,但是,随着物质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社会阶层的边界往往通过物质化的消费、住宅与文化等行为方式的差异表现出来。当前,这种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强化,其主要体现在:第一,收入阶层化。收入标准量化了社会阶层的边界,并成为市场经济社会越来越重要的阶层标志。例如,年收入在6—50万人民币的社会成员就属于中产阶层,超过50万则属于主导阶层或社会的上层,低于6万的社会成员则是社会的下层。第二,消费阶层化。经济收入决定了社会阶层的消费水平和能力,也导致了社会阶层在消费领域的阶层化。例如,社会下层所消费的场所与领域为:大超市、麻将、歌厅、电视娱乐、广场健身等;中产阶层所消费的场所与领域为:品牌商店、轿车、旅游、音乐、网络等;富裕阶层所消费的场所与领域为:异地采购、高级轿车、高尔夫球、国际旅游、星级宾馆等。这些消费领域和闲暇生活方式的差异也成为阶层分野的表象。第三,住宅阶层化。在城市,由于住宅的价格决定的生活区域,同一阶层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区隔化现象越来越普遍。不同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的阶层在城市地理区位上所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社会生态分布,并巩成了社会阶层在居住空间上的边界,这种现象在当今中国最为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最为明显。一方面,富人住宅区、中产阶层住宅区、低收入住宅区,不同阶层的居住区的界线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富人的居住空间日益扩大并中心化,穷人的居住空间日益紧缩,并被边缘化。第四,阶层意识化。当前中国社会,社会上层占据着“总体性资本”,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垄断着过多的社会资源,形成与普通的社会阶层有清晰的身份区分界限。而农民、农民工、工人、失业人员等社会下层,由于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劣势地位,面对精英阶层有强烈的差别感和相对剥夺感,强化了他们非主流社会的身份意识。

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住宅方式、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差别,使社会主导阶层与边缘阶层之间的边界明确且清晰,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主导阶层与边缘阶层之间的阶层冲突,不同的阶层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其利益的表达和维护。

有数据显示:当前,有 4.7%的人认为各个阶级阶层之间“没有冲突”,有95.3%的人认为各个阶级阶层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冲突,认为冲突程度严重的人(认为“有较多冲突”和“有严重冲突”的人)已经高达32.5%[14]。

阶层之间的冲突在我国主要体现在主导阶层与边缘阶层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主导阶层对边缘阶层的歧视(如对农民和农民工的歧视);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主导阶层致富的手段(如通过寻租、腐败、垄断、偷税漏税等途径)不为社会边缘阶层所认同,社会边缘阶层中普遍产生“仇

3

富的心理”。主导阶层与边缘阶层之间的社会冲突开始升级,现实的冲突频频发生。社会精英通过在“总体性资本”上占据的优势地位对普通民众的权力和利益的忽视,如私营经济主阶层对农民工工资的拖欠和对其工资水平与劳动强度的压榨;房地产开发商控制市场和哄抬房价从而获取暴利;经济垄断部门利用“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等。边缘群体通过上访、集体事件,甚至于直接针对主导阶层中的某些个体进行人身伤害,严重的有绑架、暗杀等。有学者认为,现阶段的阶层冲突具有相互不断探索对方底线并动态修正调整的特点[15]。

阶层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利益的冲突,在利益博弈的背景下,主导阶层与边缘阶层通过各自的行动表达和强化自身的利益诉求。主导阶层,尤其是新兴阶层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阶层等,通过入党、参政议政,甚至于控制市场、控制价格、左右传媒等手段彰显本阶层的实力和影响,从而强化自身的利益和阶层边界;边缘阶层,尤其是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城市平民,则通过上访、集体行动(罢工、静坐与示威等),甚至于犯罪等途径体现其存在“价值”和维护其利益。当前,在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利益调控、权力监控等各项化解阶层之间冲突的措施和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在边缘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明显缺乏的同时主导阶层的利益表达机制却日趋完善,并且主导阶层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更大的利益强势,而边缘阶层被置于“永久的底层”。

参考文献:

[1]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5]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4][10]泽林尼、科斯泰罗:《关于市场转型的争论:走向综合?》,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联书店,2002年,第588页,第589页。

[6]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7]徐晓军:《论稳定社会中阶层间的封闭性趋势》,《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

[8]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9]刘欣:《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李培林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20—221页。

[1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12]李强:《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 22 页。

[14]李培林、张翼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

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15]樊平:《当代中国阶层关系的新特点》,《江苏社会科

学》,2005年第6期。

The Trend of Stratum Flows in Current China:Strenthening

of the Closing Between Stratums

Cheng Qijun

(Sociology Department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ology Department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vervisity,HuBei, GuangZhou, 510642, WuHan, 430079)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nstant social development, the qualitative prescription of stratums has been apparently increased. For common social members, it is favorably and affirmatively meaningful only when the flow is upward.

However, there is a tendency that the current force to urge the peripheral stratum to break the boundary to move upwards has obviously weaken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nefits gam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redominant and peripheral stratums has been a little intensified. The predominant stratum maintains its own boundary through various means and approaches so as to have formed a comparatively consummate mechanism to voice its interests.

By lack of such a mechanism, the peripheral stratum has been strengthening the boundary of its own. At present, the stratum flow in our country tends to be generally a kind of strengthening of the closing between stratum boundaries, which is an ubiquity either in a stable society or in a changing one, either among the predominant or peripheral stratums.

[Keywords]: stratum;social flow;closing; stratum boundary

联系方式:

程启军:TEL:(020)88120619

EMAIL:chengqijun@https://www.360docs.net/doc/8611708426.html,

4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到当今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阶层由以前的的简单到现在的多样和复杂无不体现了国家的富强和崛起。这里我就当代中国社会复杂的阶层进行简单的剖析。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发表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对旧中国复杂的社会结构及阶级关系作了精辟的分析和梳理,并提出了中国革命所要依靠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及打击的势力。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急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其中包括土地改革和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结构及阶层关系趋向于简单化。到文革结束后的七十年代末期,中国社会阶层主要由三个群体构成:即农民、工人和干部。农民占了人口的80%,生活在城市中的工人及干部,涵盖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当时的干部除公务员外还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医生及文艺工作者等。工人中还包括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当时的人们几乎无私有财产,均属工薪阶层。干部和工人之间收入差别也很小。处级干部的工资和六级技工差不多。城市

是因为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引入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得到高速增长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转型期法律,法规不建全,加之官商勾结使一些人快速致富的结果。这个群体富裕之路无外乎有下几个方面: (1)八十年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一大批农民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他们中的一部分在竞争中成长壮大,后来成为农民企业家。 (2)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时期,部分政府官员的子女和亲属利用权力,在价格双轨制中掏足了第一桶金,资本的积累使他们走上富裕的道路。 (3)九十年代,干部下海经商潮,也造就了一批富翁。 (4)九十年代在国有企业改制,破产,工人下岗

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报告【实用】

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在“流动”、新生代占比过半、超7成流动人口集中在东部……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全国有多少流动人口? ——每6个中国人中有1个在“流动” 《报告》数据显示,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报告》分析称,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中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 “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谁是流动人口“主力”? ——新生代占比过半 《报告》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 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其中“90后”占11.2%。 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为51.1%,“90后”相应比例为12.3%。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7.9岁,年为29.3岁,增加了1.4岁。 另外,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80后”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相比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80后”受教育年限为9.6年),中国流动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流动人口流向哪? ——超7成流动人口在东部 从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看,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为75.7%,西部地区为14.9%; 年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4.7%、16.6%。东部地区依然是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但占比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占比有所增长。 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为主,年东部地区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为88.2%,年相应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仍达到87.7%。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

浅论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 摘要:毫无疑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里,很多人在高兴之余也不免会产生出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是怎样进行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社会分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怎么样……等等不一而足。为此,本文主要从读者有疑问的地方写起,将本文大致分为三部分:亦即首先介绍一下社会分层的概念;然后阐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以及为什么这样划分;最后针对当今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自己的一点评价。而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进行阐述时,我会进一步选取当代两个比较有影响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简要介绍,最后再一一对应着进行相应的点评。 关键词:当代社会;社会分层;分层原因;分层影响 正文: 社会分层的概念:众所周知,无论是介绍科学知识,还是日常与人打交道,首先都离不开对所要说明事物的具体介绍,以增强认知者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社会学的核心领域,对他的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会在进入正文之前,大致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会分层。根据《社会学教程》介绍:(1)所谓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的过程。“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

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分层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专有名词,常常与阶级、阶层同义,尤其在苏联解体之前甚至有替代,淡化阶级概念的学术倾向。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现象,后来在国家正确引导下才慢慢走上正轨。简而言之,(2)社会分层概念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其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观念反映。尽管西方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建立在与我国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之上,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以阶级划分的社会分层理论,韦伯的以财富,权力,声望,划分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及涂尔干主义社会分层理论……依旧对我国学者研究社会分层提供了借鉴意义。 社会分层现状: 当代中国介绍社会分层现状的理论比较多,在此我谨选择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进行介绍。 李强在《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一文中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分析五普数据,发现现在中国社会是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而且认为造成该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的分隔。他使用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测量全国就业人口,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是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型群体是由一系列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3)根据调查显示:丁字型社会结构反映的是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总量 和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基尼系数长期处于收入分配差距所能承受的0.4临界点之上,这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阻碍作用。然而,基尼系数仅反应了收入差距的一个方面,只能测度同代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却不能反应收入差距在不同代人之间的传递情况。事实上,近年来, 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代际间的传递程度也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贫二代”、“官二代”以及“农民工二代”等话题的持续发酵,也表明代际间的收入差距传递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父代收入差距在子代之间的传递将会导致子代机会的不公平,从而进一步加剧子代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得贫困者由暂时性贫困走向永久性贫困的恶性循环。经济学家一般采用代际收入流动性这一指标来衡量代际间的收入差距。代际收入流动性反应了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较高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意味着子代收入受父代的影响程度较弱,贫穷家庭的子代收入具有充分向上流动的机会;而较低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则说明子代的收入受父代收入的影响程度较高,贫困家庭子代向上流动的机会概率较低。已有研究表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机制,也即:一方面,通过对其子代的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子代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父代通过其自身的社 会资本影响子代的就业获得。相对于结果不平等,人们更难以忍受的是机会不平等。因此,为国民创造具有公平的竞争机会的制度环境,

减少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影响,以使得贫困家庭的子代具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有必要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进行识别,并 对影响机制的作用程度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部分政策进行检验,以期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梳理了代际收入流动 性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数据,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角度检验了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并证实了上述两种机制的存在。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与子代的受教育年限显著正相关,家庭收入水平每提高1%,子代的受教育年限约提高0.01年;当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平均提高1%时,家庭子代主观自评健康状况为“良好”的概率将提高0.36%;父代的社会资本规模越大,子代进入国有单位、高收入行业的机会概率越高;同时父代的社会资本规模也与子代较高职业地位的获得机会显著正相关。第二,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数据,测度了中国当前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并分城乡、区域样本进行了比较。此外,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中间变量法对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机制 进行分解,识别了代际收入流动中两种途径的主要贡献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城乡居民整体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大小约为0.23;城镇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明显高于农村家庭,东部地区家庭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家庭,父子收入的相关程度高于父女的收入相关程度;随着收入分 位数的增加,代际收入弹性呈先减少而后增加的U型变化趋势。人力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们对社会阶层的分析和定位,其目的是要反映社会现状、阶层结构,使其成为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制定的依据。因此,对当前社会阶层的分析,应当尽可能地综合反映出各阶层具有的不同的共性、各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各阶层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以此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化解这些冲突、解决这些矛盾提供必要的依据。要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就要正视各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并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化解这些矛盾。 一、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和构成特点 社会阶层是对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群体的称谓,阶层不同于阶级,但是和阶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同一阶级内部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基层,不同阶级的成员也可以组成同一个阶层。 建国以来,我国曾存在四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剥削制度也自此消失。由此我国只存在着两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也属于工人阶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分配方式的变化,一部分生产资料占有者逐渐脱离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基本阶级。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正常且符合我国现实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阶级消亡创造条件,必须废除某些制度,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为了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部分的保留某些阶级和制度,或者说,在新制度的绝对控制下容许旧制度的某些因素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以使和它能满足其要求的那部分生产力相适应。”[1]对这部分脱离基本阶级的人来说,尽管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剥削阶级、没有形成新的资产阶级,但是他们毕竟是现阶段保留下来的旧制度和旧阶级因素的集合与体现,相别于社会基本阶级。 因此,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只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或者说,我国当前社会各阶层再不会只来自于这两个基本阶级,而必须考虑到发生的新的变化。但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 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近年来发生的深刻变革,我国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特点为: 1,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阶级内部,阶层分化日益加大。在同一阶级内出现了具有相异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利益归属、价值取向、认同感的不同社会阶层。 2,分属不同阶级的成员因为其相近的经济景况、社会地位、共同的利益诉求等而可以成为同一阶层的成员;同一阶层的成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阶级。社会阶层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 3,出现了不是来自于社会基本阶级的新的社会阶层。其成员构成包括如我国现在的各私营企业主等。这一类社会阶层和阶层成员是游离于我国社会基本阶级之外的。

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流动

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流动 理实-赵权 1840-1905年,中国社会阶层流动仍以科举制度为主,但此时由于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大量传播,科举制度的僵化和不公引起了绝大部分人们的不满。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很大程度就是由于洪秀全4次科举考试失败导致的。为了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统治阶级中的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引进西学,建立新型学校,改变以儒家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此期间,清政府开始创立京师大学堂,并规定全国建立的各小学、中学、大学,以学习西学为主。逐步改革科举制度。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如果读书人只有科举一条单一的出路,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只能说是一个依附于权力的阶层,无法成为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19世纪末之后,由于新式企业的出现,特别是那些文化企业的出现,大学、中小学等新式学堂的出现,一个读书人可以不再去寻求做官、做记者、做编辑、做教师照样能生活下来。此时,科举制度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直到1905年9月2日,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光绪皇帝的一纸谕令所终结。 统治阶级废科举是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维持清王朝统治。但废科举也等于卸掉了传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动机。知识分子的产生是要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经济上的相对独立,独立于权力之外的一些新生事物——银行、书局、报馆、工厂、学校……的出现,他们才有生存空间。在未创立替代制度的情况下仓促废除科举,对准备科举者的士人出路缺乏妥善安排,教育与考选体制的衔接不畅,直接导致人心急速涣散。传统士大夫阶层分崩离析,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导致了社会势力的重组,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土崩瓦解。 而此时的中国,仍以农民阶层为主,同时工人阶级开始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期,由于新兴的军阀、官僚地主和工商地主的大批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大量的土地被兼并。于是自耕农迅速减少,无地农民迅速增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民在农村无以为生,被迫离乡背井。其中,一部分进入城市或矿山,转为工人,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在华企业中。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大型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70年代以后的中国民族企业中,又雇佣了一批工人。到194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总数达到200万人左右。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崛起提供了基础。此时的

尔雅当代中国经济答案

5春学期《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 1. 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和变迁中采用的方式是以下哪种形式? A. 强制性 B. 诱致性 C. 自发性 D. 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 ? 正确答案:D 2. 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A. 公有制下企业管理者应遵循生产条件带来的收益由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共同分享的原则进行分配。 B. 公有制下企业高管也应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C. 私有制下企业高管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D. 分配中还需考虑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或是非个人所有。 ? 正确答案:B 3. 传统公有制在确定其范围和形式的时候,一般不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A. 社会化的程度 B. 劳动形式的不同 C. 占有主体的限制 D. 生产技术的特点 ? 正确答案:B 3. 关于我国利率和储蓄投资实际情况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储蓄增长速度高于投资增长速度 B. 储蓄投资存在不对称性变化 C. 应当抑制储蓄来降低高储蓄率 D. 应当提高投资能力

? 正确答案:C 4. 不同时期的主导消费品不一样,储蓄行为具有阶段性,收入增加不会立刻引起消费行为的增加。因此,两个阶段过渡时期储蓄会? A. 不变 B. 不一定 C. 增加 D. 减少 正确答案:C 4. 在选择利率政策的时候,以下哪种因素一般不主要考虑其影响? A. 股票市场的供求 B. 借贷资金的供给 C. 借贷资金的需求 D. 社会平均利润率 ? 正确答案:A 5. 以下关于规范政府调节过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加大税率以实现社会公平 B. 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C. 合理规范税制 D. 适当的转移支付 ? 正确答案:A 7. 储蓄资源的提供者对于资产的需求往往有着“三性”的偏好,这不包括? A. 流动性 B. 收益性 C. 安全性 D. 风险性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化分析 【内容摘要】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就会发现,阶层结构的变化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最核心内容。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这些转变最直接地体现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变迁上。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阶层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一)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在逐步缩小 l、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 农业劳动者阶层的缩小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在发达国家,农业劳动者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阶层,一般都仅占其总人口的15%以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他们占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67.4%下降到2008年的34%。外出务工经商、兴办乡镇企业、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城市化,是当前中国农业劳动者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仅仅外出务工经商就吸纳了8000多万农业劳动者,还有上亿农业劳动者被吸纳到乡镇企业,成为乡镇企业工人、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农业劳动者的数量还将继续下降,但下降的速度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速度。 2、商业服务业员工和产业工人阶层在分化 伴随着农业劳动者的逐年减少,整个社会结构的中下层(或底层)部分也在逐步缩小。当然,社会结构的中下层部分不仅包括农业劳动者,通常还包括传统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商业服务业员工与产业工人。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商业服务业劳动者的数量有所上升,近年来,一些以商业服务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迅速,小城镇的扩张运动还在持续,这些将导致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规模的继续增长,并开始出现分化,尤其是随着新兴服务行业的出现,随着服务行业的产业层次逐渐提高和日益规范化、现代化,这个阶层

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新趋势

重要后果就是,在一个较短时间段内事物将呈现不确定性状态。  基于一定经验分析之上的预测式判断,沈杰认为“90后”将会表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征: 更加理性化的一代。市场经济的法则、竞争机制的强力、机会资源的有限,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变得更加具体和真切,无疑将使“90后”变得不仅更加理性、务实,而且更加开放、坦然。更加人本化的一代。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进程,尤其是现代化的成就在逐渐地彰显人的价值。而21世纪之初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了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成长在这种氛围之下的“90后”,价值观中的人本化取向将是极其鲜明和强烈的。 更加个性化的一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同质社会向异质社会变迁,以僵化的、单一的形式传递文化的同质社会,所塑造的是从众人格;而以弹性的、多样的形式传递文化的异质社会,所塑造的则是自律人格。 从众人格的特征是它的共性化,而自律人格的特征则是它的个性化。 “90后”将是大力张扬个性的一代,这种个性张扬将从衣着、发型等个人生活领域向参与、表达等社会生活领域扩展。更加娱乐化的一代。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似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都被娱乐化机制所渗透,娱乐成为社会运行的拖拉机和润滑剂,而娱乐本身也成了一个产业。处在这种背景下,娱乐从一开始便成为“90后”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不仅如此,他们还时常引领社会的娱乐潮流。 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新趋势 近日出版的《学术交流》刊载 学者程启军的文章,文章指出,社 会阶层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 关注的焦点,一般认为,在社会主 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是一种阶 层间的固化结构,或者说是封闭化 的阶层结构。在这种阶层结构中, 尤其是社会底层,只有通过少量的 途径,如农转非、参军转业等方式 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而随着向市 场经济的转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 的重要方式,并逐步成为一种主导 的资源配置手段,市场从底层促化 出大量向上流动的机会与事实。随 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阶层质的相对 规定性明显提高,对于普通社会成 员而言,实现向上流动才具有正向 和积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促进 边缘群体突破“阶层边界”实现质 的向上流动的力量有明显弱化的趋 势。主导阶层与边缘阶层在利益博 弈的背景下,阶层冲突有所激化, 主导阶层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维护 着本阶层的边界,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利益表达机制;而边缘阶层在利 益表达机制缺乏的情况下,不断强 化着边缘阶层的边界。当前,我国 社会阶层流动总体呈现出“阶层边 界”封闭性强化的趋势,而这种趋 势无论是在稳定社会还是在变迁社 会中,无论是在主导阶层还是在边 缘阶层中都普遍存在着。 段子文化中的社会思潮 2010年6月份出版的《人民论 坛》围绕“‘段子’狂欢拇指哲学 承载的世情百态”组织了一组专题 文章,有文章提到,“黄段子”、 “红段子”、“灰段子”成为了社 会文化大餐中的一大特色拼盘,五 颜六色地“拼”出了当下形形色色 的文化景观。手机段子的传播属于 人际传播范畴,但其影响和所产生 的效果却不亚于以往任何大众传播 的形式,正因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 影响之大,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段子文化的出现,体现了当今的社 会心理,反映着当今的社会思潮, 承载着复杂的价值取向。黄段子反 映的是不健康甚至颓废的心理,寻 求畸形的心理满足,表达着低下的 品位和异常的价值取向。灰段子反 映的是种种不满、抑郁乃至愤懑, 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 求,以及对于自身力量弱小的无 奈,体现了草根阶层在精神和心理 上的困顿,对健康的社会现象的呼 唤。红段子自然是反映健康的社会 心理,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体 现着当今的时代精神。值得注意的 是,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如何避免 将红段子的创制和传播搞成文化运 动,如何避免将红段子的弘扬变形 为“舆论一律”,走样成形式主 义。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段子文 化属于亚文化,属于大众文化。 大众性 、通俗性、生活性、消遣 性,应当是段子文化的本质特征。 超越段子文化的特质和功能,硬要 段子文化承载它本身不必也不能承 载的功能,不是理性的文化建设态 度。 { 观察} 舆情纵览 602010年第 7 期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社会流动性

浅析社会流动性 关注“社会流动性” 2011-09-20 (晋城发展研究第32期) 【社会流动性】 社会流动性(Social Mobility)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民众在地域上的迁徙情况,因此,也称之为水平流动性,另一层的意思是指人们在社会阶层结构上的升迁,是指纵向的流动性。这里主要介绍纵向社会流动性。 按照学究式的定义,社会流动性是指个人或群体由社会的某一阶层到另一阶层的活动。具体来讲,它是上一代人的收入、教育和地位对下一代人收入、教育和地位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越高,社会流动性就越低。而进一步严格区分,社会流动性又分为代内流动(Intra-generational mobility)和代间流动(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前者是指个人在自己一生中的社会地位的变迁,例如,从一个蓝领阶层成为白领阶层。而后者是指下一代相对于父母社会地位的变迁,像奥巴马从一个普通的黑人移民的后代成为美国的总统。 【社会流动性的测度】 社会流动性的测度方式是收入、教育和地位在代际之间的相关系数,它的取值在-1到1之间。合理的社会流动性意味着代际相关系数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是代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意味着如果上一代是穷人,那么下一代就

变成富人;上一代是富人,下一代就变成穷人,这通常是通过大规模的财富剥夺才可能实现的代际变化。一些国家长期陷入贫困陷阱、积重难返,其主要原因就是经常发生战乱和革命,导致了代际之间的过度和无常的变化。正常社会的代际相关系数都是在0和1之间,由于有各种因素影响代际之间的传承,比如基因、自然环境等,所以相关系数应该高于0;但如果代际相关系数趋于1,社会结构就会彻底地固化,父辈的收入、教育和地位会完全决定子辈的收入、教育和地位。 【社会流动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强调社会流动的重要性?现在人们高度关注 的政府规模过大、收入分配不均、教育不平等、健康不平等,这些问题都是体现为静态的不平等,而社会流动性低、社会利益结构被固化,这将造成动态的不平等,必然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的停滞。 什么叫静态和动态的不平等?假设有两个社会,第一个社会贫富差距很小,基尼系数只有0.25,但没有社会流动性,父辈富则子辈富,父辈穷则子辈穷;第二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大,基尼系数高达0.45,但社会流动性很强,无论父辈条件怎样,所有年轻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那么这两个社会更有活力的当然是后者。这就是静态和动态不平等之间的差别。 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只有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才能保证动态的机会公平,调动社会上所有人的积极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努力工作,积极创业和创新。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以后就进入了效率驱动阶段,在此阶段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激励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人们是否愿意学习、得到教育和培训以及是否愿意寻找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研究(加引用注释)

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研究 张敏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之间的固化现象趋于明显,对于普通社会劳动者而言,实现向上流动是相当困难的,现阶段促进弱势群体突破“阶层边界”实现质的向上流动的力量有明显弱化的趋势。然而,只有社会阶层之间保持合理的流动才对社会进步具有正向和积极的意义。强势阶层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维护着本阶层的边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利益表述机制;而弱势阶层在利益表达机制缺乏的情况下,不断失去向上流动的渠道。当前,我国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总体呈现出封闭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无论是在稳定社会还是在变迁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着。 关键词:中国社会阶层;社会流动;固化趋势 一、引言 社会阶层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随着调查资料的丰富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我国社会阶层的流动与阶层结构的复杂性也有了更深更具体的认识。一般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是一种阶层间的固化结构,或者说是封闭化的阶层结构。在这种阶层结构中,尤其是社会底层,只有通过少量的途径,如农转非、参军转业等方式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而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并逐步成为一种主导的资源配置手段,市场从底层促化出大量向上流动的机会与事实。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社会阶层流动是开放化与封闭化同时并存的过程,在各种制度(如再分配制度、市场转型、教育机制等)的安排和角逐过程中,学者们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开放化的研究和对社会阶层结构分层的类型化与因素化研究颇多,而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封闭化研究不足,虽然有学者零星触及了这一问题,但是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明确的探讨。所以,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流动存在着明显的阶层间封闭性强化的趋势,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尤为必要。 二、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 阶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被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现象的存在,由于社会成员对于各种资源占有的不同,由于其他种种社会差异成分以及社会成员多样化取向的不同,一个社会必定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分层体系,处在不同状态和社会位置的社会成员就构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处在相同状态和社会位置的社会成员则组成同一个社会阶层。 在进行中国当代社会分层研究时,不同的学者纷纷提出不同的分层观点,目前被学术界引用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陆学艺所提出的关于内地社会群体划分的10个阶层和5种社会经济地位等级[1],即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个社会阶层,即(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2)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城市是封建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城芹是封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是统一的。刚性体制下如此,弹性体制下更是这样。 在宋朝以后的长期封建社会弹性体制下,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十分稳定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弹性体制下的稳定,并不意味着社会不会发生大动荡,不会发生经济的凋敝或社会的危机,而是指: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大动荡和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危机,封建制度依然存在,封建社会照常运转,封建秩序始终都能维持下来。宋朝开国以后的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说,宋太宗继太祖承继皇位,明成相夺了建文帝的宝座,都是皇族内部权力斗争,夺权成功后,封建制度不变,弹性体制也不变;又如金灭了北宋,元灭了金,再灭了南宋,明朝赶走了元朝的统治,清朝又代替了明朝,这些都是皇朝的兴亡更替,封建社会一直照样运转着,封建社会中的弹性体制继续起着作用;再如,元末明初群雄割据,割据者不管是起义军的领袖,或是乘元朝衰微而独霸一方的军阀,还是亲元的旧势力残余,他们混战不已,但在所统辖的区域内仍然维持着封建秩序。此外,像明末李白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依旧按照封建皇朝的统治方式来发号施令,封建制度既未因此瓦解,也谈不上制度的更替。这一切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性主要指弹性体制下封建的超稳定性。统治舞台上的角色可以变换,朝代名称可以变换,某些具体的统治方式也可以变换,甚至一个朝代之下对不同地区实行了不同的政策①,但制度始终不变。 在弹性体制下,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体制外权力中心和体制外异己力量不存在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中国的封建制度下缺少可以取代这一制度的政治力量;第二,从封建制度再生产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中国的封建制度在任何一种动荡与危机的条件下都有可能重现或再生。第三,从基层社会组织的构造和运作状况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中国封建社会在剧烈震荡之后依然具有顽强的再生能力。 一、中国封建制度下缺少可以取代这一制度的政治力量 宋朝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体制使得社会流动性大为增加,这里既包括了社会的垂直流动和社会的水平流动。 从社会的垂直流动来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体制下,一般人可以通过三种主要途径向上流动,即读书,从军,经商。 1.读书。如果走读书这条途径,最有前途的是参加科举以进入仕途。宋朝以后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和走向规范化,使得不少读书人为争取科场成功而付出一生的精力。只要还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就总是存在希望。当然,除了科场成功而进入仕途以外,读书人还有其他的向上流动的途径,例如可以充任吏,以后由吏而官,也可以受聘于高官,作为幕宾,等待东家日后的推荐而进入仕途。此外,读书人只要学有所成,又有名声,还有被地方官员荐举的可能。荐举是一种对官员队伍的补充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黄仁宇在《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一文中,以元朝南北税制不同为例(江南实行秋税、夏税,仿唐朝的两税制,北方实行丁税、地税,仿唐朝的租庸调制),说明政策不统一,不连贯是元朝政局不能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载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三联书店,2001年,第67页。

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二、人口素质。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粗文盲率等数据均显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三、人口结构。从人口年龄结构看,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四、人口分布。从城乡分布来看,全国城镇人口低于下面缓存人口比重。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评《中国各社会阶层的分析》

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严铭 阶层是对人群的划分,同阶级、等级一样,不是对人群横向的划分(如对牧人、渔人、农人、工人的划分,它表现为劳动者分工,即人与某种劳动职能的固定结合关系),而是对人群纵向的划分。人群的横向划分决定着人们怎样互相交换其活动,反映着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人群的纵向划分决定着人的高低差别,反映着人对人的压迫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既有阶级概念,又有阶层概念。当这两个概念并用时,阶层通常是阶级的组成部分,表示阶级内部次一级的划分,隶属于阶级,有时也包括其阶级归属尚不明朗的过渡性成份。 由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如实地指出了当代中国不是人人平等的无阶层社会,而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高低差别的社会;比较客观地描述了当代中国人群的这种差别,为人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调查材料;在对人群分层时,指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处于社会上层,产业工人处于社会下层,中间隔着6个社会阶层,从而使读者可以看出前者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是工人阶级的代表者,而后者则不是主导阶层(第105页),自然不再属于领导阶级,正在逐渐滑向弱势地位;正确指出“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第16页)此外,还对政府有关部门在教育经费使用上的两极分化做法表示了义愤(见此书第96-97页),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称道的。 此书在描述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现象时,旗帜鲜明地用阶层论代替了阶级论。自然,它就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阶层进行阶级归并,正确揭示我国当前的阶级状况。 之所以如此,是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革命党而是执政党,“目标”应当“变化”为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第7页),通过广泛妥协和“合作”实现各阶层的“共赢”(第99页,第108页),即用阶级阶层合作来代替阶级斗争。认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分层状况“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第99页)。这里所说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显然特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者认为它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已经“过时”,因而应当予以“扫除”(第104页)。 然而,在“扫除过时意识形态的障碍”(第104页)的同时,此书又想表白自己所用的阶层论并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5页)。为此,它求助于英文词汇。说,在“大多数”英文文献中,并不存在“阶级”与“阶层”两个概念的明显区别,“大多数”理论家都采用同一个词汇:“class”,它既可以被译成“阶级”,也可以被译成“阶层”(见此书第5-6页),并就此写了一大段说明。这段文字似乎是想让一部分赞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读者感觉,此书所说的“阶层”同“阶级”本是同一个概念,此书所用的阶层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必要把“阶级”改称“阶层”。但为什么又改了呢?此书说:“在中文中,情况有所不同,‘阶级’这一词汇往往是指传统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级概念——即由生产资料占有来进行划分的、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对立、斗争关系的群体,这一词汇让

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的分析

结合父母的经历和自己的经历,试述你对社会流动的理解,并分析我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班级:2012春社工课程:社会学概论(本)姓名:张华学号:123100120179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流动也随之不断的变化着。在现代社会之前,个体在社会层级中的位置主要是有先赋性因素决定的。直到现在社会,个体的社会阶层位置才是获致的,而不是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的。社会阶层的划分与社会流动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阶层也发生着变化。对于社会阶层的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社会阶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其目的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根据其流动的方向可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根据不同的参照基点可分为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根据流动原因可分为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当代中国社会可分为三大阶层,分别为精英阶层,中间阶层以及弱势阶层。国家制度、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因素等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而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特征表现,从流动的方向、流动的机会、流动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当代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社会分层逐渐明晰、社会流动逐渐加的趋势,其中,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同一类社会现象从两种不同的视角所做的描述。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创建体现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2001年的调查表明,当代中国属于弱势阶层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占总就业人员的42.9%,社会中间阶层只占其中的18%,也就是说,中国现在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一个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明显具有自发性、过渡性和半封闭性。比例应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没有小下去,而应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却没有大起来。就目前中国社会阶层流程的形态而言,虽然己经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形,但还是个中下级阶层偏大的洋葱头形。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讲,合理的阶层结构应该是社会中间阶层占大多数的橄榄形结构。我国目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