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语义词法句法思维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对比教学教材

英汉语言对比教学教材

英语词汇在句中的位置多
•A. 定语的位置 •英语中单个的形容词、名词作定语一 般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面,短语或从 句作定语一般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后面, 译成汉语时,一般要放在所修饰的词 前,但有时两种语言都有例外。
•【例 1 】 I came to the university this day 25 years ago. • 【译 文】 二十五年前的今天,我来 到这所大学。 •【例 2 】 We’ll be there this time next month. •【译 文】 下个月的这个时候,我们将 到那儿。
•英语中词汇与词汇的固定搭配占了总词汇量的很大部分,同一个 词搭配不同意义不同,如果只按词的基本意思去译,往往就会变 为望文生义,搞出很多笑话。
•【例 1 】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outside. •【译 文】 外面下着倾盆大雨。
•【例 2 】 Don’t make light of their design. •【译 文】 别轻视他们的方案。
英汉词汇表达对比
Comparis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s
英语词汇含义多
• 每个词都有个词义,这是基本意义。一个词的意义常常由于语言环境改变 而改变,产生多个词义,其实这都是词的词典意义。有时候这个词在词典里 根本找不到这个意义,这便是词的延伸意义,另外还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 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等。英汉翻译中一定要注意词义 的变化和这种“新信息”的产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信息”。
• 【译 文】 我们诚恳的希望,你们在表示祝贺以后,能做出相应的共同努 力,一 边寻求一个公正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多年以来一直困扰联合 国问题。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教案3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教案3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教案3第1讲导论主要内容:从语言对比角度探讨翻译概念阐释、翻译标准厘定、翻译过程梳理、翻译方法运用等与翻译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教学要求:了解翻译中的语言比较与对比概念,理解翻译概念、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等,掌握上述相关概念基本内容及其与语言对比相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语言比较与对比概念差异及其之于翻译能力培养的终极意义。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吕叔湘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吕叔湘You could know your own language only if you compared it with other languages.——EngelsExplain some of the points:1.Why ―contrast‖ but not ―compare‖?2.What is ―language‖?3.What’s the aim of c ontrastive study of two languages?4.Content of study.5. A general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6.Contrastive study of phonetics.Explanation:1. Compare: similarity of two thingsContrast: differences of two things语言对比是指不同语言间的对比分析,通常是通过compare 和contrast两种途径。

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不同语言间的共性。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不同之处。

2. 起步阶段: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严复、赵元任、吕叔湘、王力停滞阶段:1949——1976复苏和发展阶段:1977年5月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3. What is “language”?语言: 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英汉语言对比电子教案

英汉语言对比电子教案

英汉语言对比电子教案第一章:英汉语言对比概述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介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了解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举例说明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1.2 英汉语言的基本差异介绍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基本差异。

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发音、语调、节奏和重音等方面的不同。

1.3 英汉翻译的原则和技巧介绍英汉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忠实原文、保持语义准确、文化适应等。

通过实例分析常见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二章:英汉词汇对比2.1 英汉词汇的差异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使用上的差异,如词义范围、词义强度、色彩意义等。

举例说明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环境对词义的影响。

2.2 英汉词汇的互译问题探讨英汉词汇互译时常见的问题,如词义空缺、词义混淆、词义过度或不足等。

提供解决互译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3 英汉词汇的搭配和习惯用法介绍英汉词汇在不同搭配和习惯用法上的差异,如习语、俚语和固定搭配等。

通过实例说明英汉词汇搭配和习惯用法的不同。

第三章:英汉语法对比3.1 英汉语法的差异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如句子结构、词序、时态和语态等。

举例说明英汉语法差异对理解和表达的影响。

3.2 英汉语法的互译问题探讨英汉语法互译时常见的问题,如语序调整、时态和语态的转换等。

提供解决互译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3 英汉语法的特殊现象介绍英汉语法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如英语的冠词和汉语的量词等。

通过实例说明这些特殊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

第四章:英汉表达习惯对比4.1 英汉表达习惯的差异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如直接与间接表达、谦虚与礼貌等。

举例说明英汉表达习惯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4.2 英汉表达习惯的互译问题探讨英汉表达习惯互译时常见的问题,如表达方式的不匹配、语气的变化等。

提供解决互译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3 英汉表达习惯的实际应用介绍英汉表达习惯在不同场景和语境中的实际应用,如商务交流、日常对话等。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方法技巧(课堂PPT)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方法技巧(课堂PPT)

1.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即直接翻译,是既保 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 译可以完全保持原作的风格和特色。但直译必 须具有可读性 ,也就是说 ,译品不会引起读者的 误解 ,并且也不违反目标语言的规范。
2. 意译(free translation)也称为自由翻译 ,它是 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意译注重意义的准确传达,如果必要,可以不 顾及原文的结构成分和意义的某些隐含成分。
谈判期间,各国的利益变化不定,好象 万花筒似的,这就使人难以分辨出究竟 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15
3. 英汉句法对比
英汉语序的对比
英语从思维习惯上看,英语句子一般先 总提后分述,即先有判断和结论,后提 供事实和具体描述;先陈述结果后追叙 具体经过。
汉语造句突出动词,往往按时间顺序和逻 辑顺序来排列句子的结构成分,一般说来, 按照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 由事实到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
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 新进行这次访问,这使我感到特别高兴。
18
翻译方法和策略
19
一些翻译术语
直译和意译 (literal translation & free translation) 异化和归化 (foreignization & domestication)
20
直译与意译
21
异化:他们向安理会提出这一控 诉是以此为红鲱鱼来掩饰其罪行。
归化:他们向安理会提出这一控 诉是为了混淆视听,掩饰罪行。
36
那个出租车司机黑着呢,他经 常宰顾客。
归化:This taxi driver is an old screw. He often overcharges.

英汉互译教程-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英汉互译教程-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有些语言学家用植物来作比,把英语句子 的结构称为“葡萄型”结构,意为在短短 的主干上派生出长长的枝蔓和丰硕的果实; 汉语句子因为很少叠床架屋,节外生枝, 而是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延伸,因 此被称为“竹竿型”结构。
基本方法: 英译汉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形 式,才能确定句子的功能、意义; 汉译英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功能、意 义,才能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
英汉词汇对比
1) equivalents microwave supermarket right-wing keyboard nuclear weapons chain reactions cold war open secret The U. S. State Department The Pacific Ocean
英汉互译教程
---英汉语言对比
1
Content
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英汉词汇, 语言结构以
及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
教学内容:
1. 英汉词汇对比
2. 英汉语言结构对比 1) 重形合重意合 2) 前重心后重心 3) 主体与客体
3.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
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 语和汉语的差别。 ——吕叔湘 You could know your own language only if you compared it with other languages. ——Engels
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对于 那些在和平时期的秋天树叶再度转黄之前 将要失去青春、有的要失去生命的人们是 一个动人的送别。 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动人 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站后和平 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 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失去了生命。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I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I
e.g. aluminum铝 America 美国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 zoology 动物学
2)部分或大部分对应
译语和原语词在意义上部分或大部分重叠, 这是英汉词语意义对应的主要表现。 e.g. parent 父亲或母亲 brother兄、弟 milk 奶(抽象);人奶,牛奶,羊奶(具体) morning 早晨、上午
3)语气词
汉语语气助词分类类: a. 陈述语气词: 的、了、呢(呐)、罢了、
而已、啦等 b. 疑问语气词: 吗、吧、呢、啦、啊、么等; c. 祈使语气词:吧、罢、呀、啊、啦等。
“My dear Mr. Bennet,” replied his wife, “how can you be so tiresome! You must know that I am thinking of his marrying one of them.”
5. I have tried all I could do to silence such a story. 我已经想尽办法去压下这个谣传了。
6.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general was dead, but officials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
我还没有望见那座住宅,天早已暗下来了,只有 西边天际还剩下一抹朦胧的琥珀色的余辉,但是 我仍可借助皎洁的月光,看清小路上的每一颗石 子,每一片草叶。
“No, read it over first correctly, without a single mistake.”
不行,先给我准确的念一遍,不许有一个错。
1)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概念意义 是词义的核心,它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所指对象。 实际上也就是词典给词下的定义。

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词汇、句法

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词汇、句法
❖ 如果我能存下足够的钱,我就去买一台电脑。(前 置)
LOGO
❖ 3. 在表示目的的与行动的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目 的与行动的顺序比较固定,多数情况行动在前,目 的在后。汉语中多数也是行动在前,目的在后,但 有时为了强调目的,也可以把目的放在行动之前
❖ I will run slowly so that you can catch up with me.(后置)
饰的名词之前,但也有放在后面的,似汉语的习惯而定。 ❖ A building project of high-rise apartment houses(后置)
一个多层公寓大楼的建筑项目(介词短语)
LOGO
❖ (二)状语的位置 ❖ 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常前置。 ❖ 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其他状语时,可前置或后置;
❖ 因为她生病了,所以她昨天没有去上学。(前置)
❖ 2.在表示条件(假设)与结果的关系的英语复合句 中条件(假设)与结果的顺序也不固定,条件(假 设)从句的位置可在表示结果的主句前,也可在主 句后,汉语多数情况是条件(假设)在前,结果在 后。
❖ I will buy a computer if I am able to save up enough money.(后置)
有后置的,但汉语一般都前置。 ❖ 1)单词作定语(书上23页) ❖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单词作定语,定语均
置于被修饰词之前。有时英语也有后置的,但汉语一般都前置。 ❖ 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前置)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
的医院(前置) ❖ Something important (后置)重要的事情(后置) ❖ 2)短语作定语 ❖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汉语里则放在被修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III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III

4. 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不同的民族,在观察一些事物现象时,所取的角 度以及思维方式有时极为不同,况且,许多事物 都具有对立面,往往此一方面不好描述时,换一 个角度从另外一方面描述则更贴切。 所以,在英语中从正面来说的,可能在汉语中要 从反面来叙述更加恰当,有些时候英语的反说可 能要处理为汉语的正说才符合习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wave of cigarette smoke accompanied him in. 他进门时带进来一缕香烟烟雾。 一缕香烟烟雾随着他飘进来。 Alarm began to take entire possession of him. 他开始变得惊恐万状。 The happiness- the superior advantages of the young women about her, gave Rebecca inexpressible pangs of envy.
I talked to him with brutal frankness。 我对他讲的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 No year passes now without evidence of the truth of statement that the work of gover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行政管理工作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年年都 证明确实如此。
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2.客体思维与主体思维 3.直线思维与曲线思维 4.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英语重视抽象思维,擅长使用抽象概念表 达具体事物。语言上英语常常使用大量涵 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 的理性概念。 汉语重视形象思维,擅长使用形象的方法 表达抽象概念。语言上汉语更倾向于用具 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 翻译时常需要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 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ush, inkstick, inkstone and paper)
文明礼貌月 Socialist Ethics and Coursty Month
特困生 the most needy students
一穷二白 poor and blank
乌纱帽 an official Mountains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
A NEW COURSEBOOK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hapter 5 Rules of Language Comparisons
第五章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1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6
2. Partial correspondence or mostly correspondence marriage 娶、嫁 sister 姐、妹 gun 枪、炮 Wife: 妻子、爱人、老伴、内人、贱内、夫人、老婆; president: 总统、主席、校长、议长、会长、社长; Morning: 早晨、上午
12
1. English:Tense ; Chinese:Particle
五经 The Five Classics (The Book of Poetry, The Book of History,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Book of
Rites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10
4. Word collocation cut : cut wheat 割麦子
English belongs to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or Indo-Germanic system (including Europe, Western Asia and India).
Chinese belongs to 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 (including Chinese, Tibetan and Burmese).
English is an alphabetic character (拼音文字), Chinese is an ideographic character (表意文
字).
3
Different nature of language: English is a comprehensive language.
I. Semantic differences II. Differences in lexicology III.Syntactic differences IV.Differences of mode of thinking
2
General introduction
Different language families:
7
部分对应造成翻译时的选择,如对于morning 的 翻译:
Late in the morning 接近晌午 Early in the morning 一大早 Mid- morning: 上午十点左右 Mid-afternoon: 下午三、四点
8
3. Non-correspondence or almost noncorrespondence
So-called comprehensive language refers to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language is expres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form of the word itself such as case, number, tense and so on. Chinese is an analytic language. So-called analytic language means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words is expressed not by the form of word itself-----but by empty word ,particle and word order and so on.
4
I. Semantic differences
1. Full correspondence Only found in generally adopted technical terms
or coincidence among common words Radar=雷达 New York =纽约 Tianjin University=天津大学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美国国务院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helicopter =直升飞机
cut cake 切蛋糕 cut finger-nails 剪指甲
wear :He wore dark glasses, and thick jersey,
and stopped up his ears with cotton wool. 他戴黑眼镜,穿厚毛衣,耳朵里塞了棉花。
11
II. Differences in lexicology
Teenager: 13至19岁的青少年 Clock-watcher: 老是看钟等下班的人 Dink = double income no kids 丁克家族
9
糖葫芦 Tanghulu, a sugar-coated fruit on the stick
文房四宝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writing
古英语: Synthetic language
汉语:
词与词的关系是靠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 现的
英语:
synthetic +analytic language
Analytic language
通过词序或 虚词(助词)等手段来表示的。
通过形态变化包括性、数、格、时、 体、语态、语气、人称、比较级等 来表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