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废水降解苯胺及脱色

合集下载

印染废水中色度的去除

印染废水中色度的去除

印染废水中色度的去除印染工业废水色度较大,会给印染废水的排水带来不良影响,而这些有色污染物也是一种有毒物质。

在印染废水的处理工程设计中,不能仅仅考虑色度的达标排放,同时还需考虑色度与COD等污染物的去除率。

我公司认为,印染废水处理的脱色最好采用生化处理。

生物法脱色是利用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染料分子,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

脱色微生物先将染料分子吸附和富集,接着再生物降解。

染料分子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水解、化合等活动,最终降解成简单无机物或转化为各种营养物及原生质。

染料分子细微的结构变化会影响脱色率,而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结构的染料去除率差别较大,染料浓度对脱色率也有一定影响,高浓度染料(染料本身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会抑制微生物活性,影响脱色效果。

好氧工艺是常见的处理工艺,但由于染料分子的抗生物降解性强,处理过程中BOD5/COD比值下降(可生化性变差),致使普通的好氧工艺对废水色度、COD去除率不高(60~70%)。

通过向曝气池中投加铁盐、活性炭等吸附物质,可延长难降解物质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从而提高系统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

近年开发的厌氧(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好氧工艺的不足。

但仅靠生化处理工艺仍无法满足色度和COD稳定达标的要求。

针对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不同水质,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后续处理,可以确保色度和其他污染物能达标排放。

梭织布印染工艺通常有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染色废水等。

该类废水碱度大、色度高、COD高,并且水温也较高,使用染料种类繁多,有时在生产工艺中使用硫化染料,会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如果采用PVA作为浆料,混合废水中会含有一定量可生化性极差的PVA。

对该类废水单纯采用厌氧好氧或延时曝气等工艺,出水COD、色度均难以达标,在系统出水投加强氧化剂时,硫化物会转化成硫单质析出,出水呈稀米汤状的乳白色,色度还是难以达标。

在该类废水的处理中,如果在生化处理前增加物化处理设施,投加以硫酸亚铁和聚合氯化铝为主的脱色剂,可去除80%左右的色度,95%以上的硫化物,以及40%左右的COD,这其中还去除了部分难降解的大分子染料,如果再配以设计良好的生化工艺,该类废水的COD和色度均能稳定达标。

废水苯胺类排放标准

废水苯胺类排放标准

废水苯胺类排放标准废水苯胺类排放标准:深入解析与应用一、引言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具有芳香气味。

它广泛存在于化工、印染等行业的废水中,且由于其毒性高、难生物降解的特性,使得生物处理系统难以稳定运行且效率较低。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废水苯胺类排放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废水苯胺类排放标准的内容、意义及其实际应用。

二、苯胺的性质与危害苯胺是一种芳香胺类有代表性的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或日光下易变成棕色,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

由于其高毒性和难降解性,苯胺废水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具体来说,苯胺废水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急性毒性效应,导致生物死亡;同时,它还可能通过食物链放大,对更高级的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三、国内外苯胺类排放标准现状1.国内标准:在我国,规定的工业废水中苯胺类物质的三级排放标准为5mg/l,而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中苯胺类物质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mg/L。

这表明我国对苯胺废水的排放实施了严格的管控。

2.国际标准:尽管各国的苯胺排放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都遵循一个原则,即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苯胺排放标准,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四、苯胺废水处理方法及挑战1.物理化学法:包括吸附、萃取、膜分离等技术。

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去除废水中的苯胺,但往往成本较高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苯胺。

此方法具有成本效益和环保性,但需要针对特定废水进行微生物驯化和优化操作条件。

3.组合工艺:将物理化学法与生物法相结合,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组合工艺的设计和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五、实际执行中的挑战与对策1.监管力度:尽管有明确的排放标准,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

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和完善监测体系,确保企业严格遵守排放标准。

2.技术更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废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印染废水脱色方法

印染废水脱色方法

印染废水脱色技术
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

废水含有多种染料、浆料、表面活性剂等助剂。

废水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色度高且多变、水质水量变化大,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印染废水是指棉、毛、化纤等纺织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色度大、COD高,并向着抗氧化、抗生物降解方向发展,已成为我国各大水域的重要污染源。

印染废水脱色主要是脱除废水色度即染料分子和COD,现在广泛应用的脱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吸附脱色
吸附脱色技术是依靠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来脱除染料分子的。

通常采用的吸附剂包括可再生吸附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纤维等和不可再生吸附剂如各种天然矿物(膨润土、硅藻土)、工业废料(煤渣、粉煤灰)及天然废料(木炭、锯屑)等。

目前用于吸附脱色的吸附剂主要靠物理吸附,但离子交换纤维、改性膨润土等也有化学吸附作用。

2. 絮凝脱色
印染废水的絮凝脱色技术,投资费用低,设备占地少,处理量大,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脱色技术。

印染废水絮凝脱色机制是以胶体化学理论为基础的。

就无机絮凝剂而言,是铁系、铝系等絮凝剂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生成高价聚羟阳离子,与水中的胶体进行压缩双电层、电中和脱稳、吸附架桥并辅以沉淀物网捕、卷扫作用,沉淀去除生成的粗大絮体,从而达到脱色目的。

某些物质能与染料分子反应,掩蔽甚至打断染料的亲水基团或破坏染料分子的发色结构,降低染料分子的水溶性,使其变为疏水性分子或离子。

南京圣道环保用品厂生产的专业印染废水脱色剂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色度和COD,色度去除率≥90%,广泛运用于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水处理站,得到广大的好评。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纺织工业进展重要拦阻之一是环保节能问题,环保的重要问题是废水处理,而约80%纺织废水来自于印染行业。

作为工业废水重要来源之一的纺织印染废水,其处理难度较大,不易处理,本文简要介绍四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详见下文。

一、物理法(1)栅栏法:用于去除废水中纱头、布块等漂物和悬浮物。

重要有格栅和格网、筛网等。

(2)调整池:由于纺织印染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必需设调整池,一般当废水量5000ff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4h;废水量2000t/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5h~6h;废水量小于1000ffd时,调整池停留时间为7h~8h。

(3)沉淀池:印染废水的悬浮粒小,故不经其它(如化学)预处理时,不宜直接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又分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其中前者应用多。

(4)过滤法:在印染废水中接受的过滤多是快滤池,即在重力作用下,水以6m/h12m/h的速度通过滤池完成过滤过程。

二、化学处理法(1)中和法:在印染废水中,该法只能调整废水pH值,不能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用生物处理法时,应把握其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pH值在6—9之间。

(2)混凝法: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大量染料、洗涤剂等微粒子结合成大粒子去除,印染废水处理中需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等。

(3)气浮法:印染废水中含大量有机胶体微粒、呈乳状的各种油脂等,这些杂质经混凝形成的絮体颗粒小、重量轻、沉淀性能差,可接受气浮法将其分别;目前在印染废水整治中,气浮法有取代沉淀法的趋势,是印染废水的一种重要处理方法。

在印染废水中气浮处理重要接受加压溶气气浮法。

(4)电解法:该法脱色效果好,对直接染料、媒体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印染废水,脱色率在90%以上,对酸性染料废水,脱色率在70%以上。

该法缺点:电耗及电材料耗量大,需直流电源,适宜于小量废水处理。

(5)吸附法:吸附法对印染废水的COD、BOB色去除特别有效,由于活性炭吸附投资较大,一般不优先考虑,近年来有泥煤、硅藻土、高岭土等活性多孔材料代替活性炭进行吸附的,对印染废水宜选用过滤孔发达的活性吸附材料。

工业废水:印染行业苯胺类污染急需控制

工业废水:印染行业苯胺类污染急需控制

工业废水:印染行业苯胺类污染急需控制今年,是新环保法实施之年,也是《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苯胺类污染物实施新标准之年。

从2015年1月1日起,印染行业排放的污水中苯胺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检出限值,即小于0.03mg/L。

2015年3月27日,环境保护部又发布了《关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修改单的公告》 (公告2015年第19号)。

公告明确规定,印染企业污水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经由城镇污水管线排放,应达到直接排放限值。

今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华东环保督查中心对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印染大省的50多家印染企业调查发现,目前绝大部分印染企业污水采用传统工艺方法处理后,排放的污水中苯胺类含量在0.3 mg/L到0.5mg/L,并没有达到新标准的排放要求。

为何执行苯胺类排放限值新标准这么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目前我国印染行业采用的染料70%为联苯胺型偶氮染料,这是印染污水中苯胺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二是目前我国代用染料在使用性能和廉价性方面仍无法与联苯胺型偶氮染料相媲美,因而绝大部分印染企业仍选择使用联苯胺型偶氮染料,而不用代用染料,导致废水中苯胺类居高不下。

三是源头生产厂家因联苯胺型偶氮染料有市场,继续大量生产,不愿意生产和开发代用染料。

四是苯胺类物质在水中的稳定性高、难降解,能长期残留,并对生物有毒性,因此传统处理方法难以奏效,尚无能达到新标准要求的治理技术。

五是地方环保部门在以往的日常监管中,既不对印染污水中排放的苯胺类污染物进行监测,也不对苯胺类超标排放企业实施处罚,从客观上导致了代用染料研发、生产和推广使用难、苯胺类废水治理技术进展缓慢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环境保护部于6月17日发布了《关于调整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部分指标执行要求的公告》(公告2015年第41号)。

混凝-氧化法对印染废水的降解、脱色

混凝-氧化法对印染废水的降解、脱色
2013 年 第 7 期
SON
○环保论坛○
科技信息
混凝 - 氧化法对印染废水的降解、脱色研究
赵 宁 1 周济海 2 (1.河北联合大学 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利用混凝法、氧化法对印染废水进行了以达标排放为目的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对色度为 125 倍、CODCr 为 804.4mg/L 的印染废 水,当絮凝剂用量为 3.000g/L,次氯酸用量为 10mL/L,在反应时间为 1 min,pH 为 6 的 反 应 条 件 下 ,可 使 处 理 后 水 的 色 度 达 到 2 倍 ,CODCr 降 为 118.5mg/L , 能 够 达 到 国 家 二 级 排 放 标 准 。
【Key words】Flocculation;Oxidation;Dye wastewater;Degradation;Decolorize
在我国工业废水处理中,印染废水所占的比例很高,国内每印染 加工 1 吨纺织品耗水 200~300 吨,其中 80~90%成为废水排出[1]。 不同 印染厂加工工艺不同,一般主要经过退浆、漂白、丝光、染色、整理等工 序,印染过程各工序排出的废水组成印染废水[2]。 其主要污染物有:悬 浮 物 、BOD5、CODCr、重 金 属 毒 物 、色 度 等 。
本实验采用混凝-氧化法对印染废水进行讲解、脱色处理。
1 实验部分
2.1 数据处理
CODCr 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3]:
CODcr=(V0
-V1
)×M×8×
1000 V2
式 中 :M— ——硫 酸 亚 铁 铵 标 准 溶 液 的 浓 度 ;V1 — ——滴 定 水 样 时 消
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V0 — ——滴定空白时消耗的硫酸亚铁

印染废水的处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印染废水的处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壬基苯酚 C9H19C6H4OH
重金属
其它
印染废水色度造成的主要因素是染料。废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线,降低水体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生长,不利于水体自净,同时易造成视觉上的污染。严重污染的水体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对染料的排出必须严格控制,尤其是对那些毒害严重的染料,如酞青铜盐类染料和一些偶氮类染料。
反渗透
将膜出水和车间生产用水作对比试验,探讨回用水在染色、漂白及后处理皂洗方面对颜色的影响废水采用反渗透膜设备处理后,含盐量、电导率大大降低,达到或超过印染工业用水标准,可满足中高档产品的生产需要。经反渗透膜处理后,回用水水质优于公司车间用水。另外,膜处理后的浓缩液也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反渗透膜回用处理技术的应用(工程案例):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方案:将部分已达标的印染废水经深度处理后,进入反渗透膜处理系统进行除盐处理,以达到高级印染工序的要求。
高级氧化法
高级氧化法
陈楠等. Fendon法深度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工程应用.中国造纸, 2009,10 (28), 59-61.
高级氧化法
工程案例: 广西某制浆企业Fenton法深度处理废水工程自2009年建成运行至今一直高效稳定,废水中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印染废水的两大污染源是退浆及染色工序,它们在整个印染工艺流程所产生的废水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
3
漂白:漂白剂易分解,废水量大,BOD 约为200 mg/L ,COD较低,污染程度较小。
4
丝光:碱性较强,pH 值较高12-13,SS (悬浮固体)和BOD 较低,水质组成复杂,色度一般很深,可生化性较差。
纺织业的经济贡献率均低于2003年,但污染贡献率却不降反升
概述

纺织染整生产废水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方法探讨

纺织染整生产废水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方法探讨

纺织染整生产废水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方法探讨概述随着纺织染整行业的飞速发展,废水排放也呈现越来越多、污染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而此前国内与废水处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在处理废水时存在各种问题,严重破坏了环境。

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法规的规范,使得企业们不得不考虑对纺织染整生产废水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和自身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纺织染整生产废水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方法,并着重讨论其技术及经济问题、优缺点等方面。

纺织染整生产废水的组成及治理方法纺织染整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复杂,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如棉籽油、染料、整理剂、洗涤剂等)、无机污染物(如硫酸盐、钠盐、铝盐等)、重金属元素和氨氮等。

这些污染物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

针对这种情况,普遍采用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沉淀、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MBR膜技术等。

1.沉淀法沉淀法是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通过物理方式沉淀和分离,最终除去悬浮的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沉淀操作至少需要24小时,并需要周期性的进行混凝沉淀操作。

该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及运行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缺点是处理效果较差,仅能去除悬浮物和一些易沉淀物的污染物,且浪费大量的水。

2.生物滤池法生物滤池采用可生化降解的有机材料进行填料,通过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处理目的,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滤池主要包括自流式生物滤池、低负荷扩散式生物滤池和高负荷扩散式生物滤池等。

生物滤池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安全环保,工艺成熟;缺点是如果生物滤池负荷过大或水质波动较大,会导致处理效率下降。

3.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吸附、降解和氧化酶等作用,把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生物质。

该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较好,水的质量高,可以进行多级处理,以达到更高的精度;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维护成本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解酸化池
干泥外运 脱水车间
污泥浓缩池
药剂
厌氧池
二沉池
二级好氧池
中沉池
一级好氧池
止回装置
O3 臭氧发生器
臭氧反应池 达标排放
项目名称:纺织印染废水降解苯胺及脱色 处理水量:3000m³/d 厦门某纺织印染企业采用传统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由于当地排放标准要求提高,该废水排放 检测项目中的苯胺及色度超标。现整改增加汇威臭氧发生器,通过射流器气液混合后再经布 水器均匀分布水池曝气,停留时间 1h,后达标排放。
印染废水
调节池
絮凝沉淀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