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课程推荐书目

合集下载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学习书籍与资源推荐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学习书籍与资源推荐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学习书籍与资源推荐外语学习是如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一门学习,人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通常会寻找一些有效的语言学习书籍和资源来辅助学习。

在本文中,我将推荐一些优秀的语言学习书籍和资源,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外语。

一、语言学习书籍推荐1.《新编英语语法教程》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英语语法教材,适合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使用。

它详细介绍了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和常见的语法规则,并配有丰富的例句和练习题,能够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

2.《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是一本权威的双语词典,适合学习者在阅读和写作中使用。

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词汇解释和例句,还包含了丰富的短语和习惯用语,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词汇。

3.《日本语能力测试N1词汇词典》对于学习日语的学习者来说,这本词典是一本宝贵的工具书。

它收录了日语能力测试N1级所需的全部词汇,每个词汇都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例句,学习者可以通过这本书系统地学习和记忆日语的词汇。

4.《法语初级语法》这本书是适合初学者学习法语语法的教材。

它以简洁明了的形式介绍了法语的基本语法知识,每个知识点都有精心设计的练习,帮助学习者掌握法语的基本语法规则。

二、语言学习资源推荐1.外语学习网站如今,有许多优秀的外语学习网站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

比如Duolingo、BBC Learning English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练习,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

2.在线语言交流平台参加语言交流活动是学习外语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参与在线语言交流平台,学习者可以与母语为目标语言的人进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一些知名的在线语言交流平台包括HelloTalk、Tandem 等。

3.语言学习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语言学习应用程序也应运而生。

这些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练习,如单词卡片、口语练习、听力材料等。

其中一些知名的应用程序有Memrise、Rosetta Stone等。

【VIP专享】《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大纲

【VIP专享】《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大纲

2.1 研究哲学问题的意义2.2 语言世界观问题的由来和分岐2.3 语言是一种世界观的含义2.4 承认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对对比研究的意义第三章汉英语简史及其比较(4课时)重点和难点: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史3.1汉语简史3.2 英语简史3.3 汉英语在发展中的特点及其对比第四章汉英语法研究史比较(4课时)重点和难点: 英语语法研究史和汉语语法研究史4.1 为什么要比较汉英语的语法研究史4.2 英语语法研究简史4.3 汉语语法研究简史4.4 比较英汉语法研究史的启示第五章汉英语法特征的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隐性和显性,汉语的隐性和柔性,英语的显性和刚性5.1 什么是特征5.2 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5.3 汉语语法的柔性与英语语法的刚性第六章汉英基本结构单位的对比(4课时)重点和难点:汉英音韵特点、文字和基本语法结构的对比,本位6.1 从音韵讲起6.2 汉英文字的对比6.3 汉英语法基本结构单位的对比第七章汉英句子的宏观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英语的树式结构和汉语的竹式结构,主语一—谓语型句式和话题——说明型句式7.1 对比的前提:什么是句子7.2 树式结构和竹式结构7.3 主语一—谓语型和话题——说明型第八章微观的汉英语序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英语语序和汉语语序8.1 什么是语序8.2 微观的汉英语序对比8.3 微观研究之不足第九章宏观的汉英语序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逻辑律,形态律,音韵律,贴近律9.1 逻辑律对形态律9.2 音韵律对贴近律第十章汉英虚词的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虚词,形态,语义虚化,语义补充10.1 汉语和英语的虚词10.2 汉英虚词的宏观对比10.3 汉英虚词的发展趋势10.4 格式——汉语虚词的又一表现形式第十一章汉英话语组织法的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英汉语中不同的话语组织法11.1 意合与形合11.2 省略、替代与重复11.3 散行与骈偶第十二章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悟性,理性,主客体意识,整体思维,个体思维,动词优势,名词优势12.1 悟性与理性12.2 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12.3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12.4 动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第十三章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2 课时)重点和难点:中国不同时期的汉英对比研究13.1 对比与对比史的研究13.2 以实践为主的时期13.3 1977年以来的对比研究鸟瞰13.4 1977年以来汉英对比研究的八大趋势五、本大纲尚需说明的问题1. 本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翻译专业推荐书目翻译学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得到研究:对比语言学、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

但是翻译学不单单隶属于上述任何一门学科门类。

对此小编就为各位整理了翻译专业推荐书目的相关信息,欢迎参阅。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一)北京大学1-《中式英语之鉴》Joan Pinkham 、姜桂华著,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著, 200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著, 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4-《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罗进德主编,2004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非文学翻译》,李长栓著,2009年9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6-《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北京外国语大学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非常经典,练基本功非它莫属。

2-《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汉译英的经典之作,体裁实用,读来作者亲授一般。

3-《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很多词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实用。

4-《专八词汇》比较生僻的单词的话,读了这本词汇书基本你就认识了。

5-《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翻译的体裁,作为译者应该了解中国文化。

6-《名作精译》青岛出版社都是名家翻译的,可以长长见识,看看翻译到底可以翻得多出彩。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英美散文选读(一)、(二)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蒋显璟 2008年2-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陈宏薇3-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王恩冕4-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林青松5-公文写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白延庆6-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庄锡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Dictionary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Mark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2-《翻译研究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谭载喜主译3-《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郭著章,李庆生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综合教程》(1-6册) ,主编:何兆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2-《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1-《英汉翻译入门》第二版,陈德彰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出版2-《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3-《应用文写作》郝立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翻译专业推荐书目(三)北京师范大学1-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英汉语言对比 书籍

英汉语言对比 书籍

关于英汉语言对比书籍的推荐1. 《语言与文化对比分析》作者:刘润清出版信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简介: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对于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跨文化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2. 《英汉对比研究》作者:连淑能出版信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简介:这本书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研究。

它不仅关注语言的表面结构,还深入探讨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为翻译、教学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者:陈宏薇、李亚丹出版信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简介:这本书从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

它不仅提供了对两种语言的深入理解,还为翻译实践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内容,对于提高翻译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 《赖世雄音标》作者:赖世雄出版信息:外文出版社,2018年简介:这本书是学习英语音标的基础教材,适合英语初学者。

通过学习音标,可以更准确地发音,为日后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5. 《新概念英语》作者:路易·亚历山大、朱莉娅·亚历山大、罗伊·金斯伯里出版信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新版)简介:这是一套经典的英语学习教材,分为四册,从简单的基础语法和词汇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每册都配有丰富的练习和听力材料,帮助你建立起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6. 《英语单词口袋书》作者:克里斯托弗·杜德斯坦、芭芭拉·卡尼洛夫斯基出版信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简介:这本书收录了常用的英语单词,以及它们的发音和释义,是背单词的好帮手。

7. 《英语入门图解》和《英语语法图解》作者:多林·史密斯、约翰·赖斯、本尼迪克特·史密斯出版信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新版)简介:这两本书用简单明了的图解和解释,帮助你理解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

英汉对比推荐书目

英汉对比推荐书目

–戴昭铭,1996,《文化语言学导 论》,语文出版社 –刘润清编著,1995,《西方语言学 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潘文国2002, 《字本位与汉语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北京大 学出版社 –Palmer, L.R.1983,《语言学概论》, 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
• 候广旭,1990,《汉英谚语结构与修辞比 较》,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胡曙中,1993,《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黄志顺,1992,〈英语语序的汉译对比〉,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国南,1999,《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刘宓庆,1991,《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 江西教育出版社。
–Chomsky, Noam, 1995, The Minimalist Program –Robins, R.H., 1967,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刘英凯,1998,《英汉语音修辞》,广东高等教 育出版社。 • 卢景文,1991,《汉英语法比较》,山西教育出 版社。 • 陆国强,1999,《英汉和汉英语义结构对比》,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罗选民等,2001,《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 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 牛保义,1997,《英汉语句型对比》,河南大学 出版社。 • 彭宣维,2000,《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重点推荐书目
• 1.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 2.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 3.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大纲2014年制订课程代码:022304课程名称: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开设学期:第5学期开课单位:语言文化传播学院英语系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基础英语、口语、听力等课时: 36学时/学期参考教材: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书: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汉英语对比纲要,潘文国,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2。

汉英对比和翻译中的转换,周志培,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彭宣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邵志洪,上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方梦之,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何善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胡壮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对比语言学,柯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李瑞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英汉和汉英语义结构对比,陆国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字本位与汉语研究,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汉英对比论文集,王还,华语教学出版社,1995。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王武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汉语比较导论,魏志成,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熊文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对比语言学概论,许余龙,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英汉翻译论稿,姚念庚等,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杨自俭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张今等,商务印书馆,1981。

实用英汉语言对比教程,张良军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朱永生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社,2001。

课程概述:《英汉语言对比》是英语专业三年级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将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出发,阐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并讨论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让学生掌握一种用地道英语复述汉语内容、以及用地道汉语重述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推荐书目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推荐书目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教材及推荐参考书目第一部分教材【1】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2005.第二部分参考书目一、专著【2】潘文国,谭慧敏.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潘文国. 汉英语言对比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王菊泉. 什么是对比语言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6】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二、论文集系列论文集(一)【8】杨自俭、李瑞华. 1990a.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9】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0-1994)[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0】王菊泉、郑立信.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5-2003)[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系列论文集(二)总主编:杨自俭、王菊泉【11】潘文国, 杨自俭. 共性·个性·视角——英汉对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2】牛保义. 认知·语用·功能——英汉宏观对比研究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3】邵志洪. 结构·语义·关系——英汉微观对比研究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4】刘英凯,李静滢. 比较·鉴别·应用——英汉对比应用研究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5】左飚. 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6】罗选民. 结构·解构·建构——翻译理论研究[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7】杨晓荣. 二元·多元·综合——翻译本质与标准研究[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8】陈宏薇. 方法·技巧·批评——翻译教学与实践研究[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系列论文集(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1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刘重德(《英汉语比较研究》1994/2006,1998/2006)、杨自俭(3-6)(2000,2002,2004,2006)、潘文国(2008,2010,2012,2014)(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年会论文集)系列论文集(四)(代会刊)英汉对比与翻译(第一、二辑)潘文国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2014.三、普通语言学专著【19】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0】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002【21】费迪南·德·索绪尔【瑞士】普通语言学教程[M]. 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005【22】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08.四、相关专著(专题)【23】Robins R. H.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76/2001.【24】罗宾斯. 简明语言学史 [M]. 许德宝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5】李葆嘉. 中国语言文化史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6】何南林. 汉英语言思维模式对比研究 [M]. 济南:齐鲁书社,2008.中外文学作品!汉英语法书!金克木:《书读完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王家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学院2013年秋季学期《汉英语言对比》讲义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王家年2013年秋季学期课程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主讲教师(Chief Course Instructor)王家年(PhD, Professor)•教学目的(Objectives)学习者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①了解和掌握汉英语言对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系统地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修辞和语言文化方面的异同;③能应用汉英对比的方法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翻译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

•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以主题教学法(Theme-based Approach/Thematic Approach)、探究式学习法(Inquiry Learning Method)为主,辅以以知识信息传递为目的、多媒体课件为手段的讲授法(Expository Method)。

•考核方式(Evaluation Modes)①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②期末考试在“课程论文”和“综合试卷”中任选一种。

•开课学期与学时(Semester & Periods)第七学期(the Seventh Semester),32学时(32 credit hours)。

•教材及参考书目(Textbook & References)教材: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参考书目: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章导论(Prolegomena)•本章主题(Themes in this chapter):I. 比较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考辨II.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历史沿革III. 汉英语言对比:内容和方法IV. 汉英语言对比在外语教学中的学术地位(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注:通读教材、查阅文献,任选一个题目完成3000字以上的小论文,或能就你最熟悉的一个专题开展交流和讨论)•汉英语言对比的三层次(Levels in this course):汉英语言对比在我国是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它对不同的培养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大体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分别适应本科生阶段、研究生阶段和博士生阶段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教材及推荐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教材
【1】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2005.
第二部分参考书目
一、专著
【2】潘文国,谭慧敏.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潘文国. 汉英语言对比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王菊泉. 什么是对比语言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6】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二、论文集
系列论文集(一)
【8】杨自俭、李瑞华. 1990a.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9】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0-1994)[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0】王菊泉、郑立信.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5-2003)[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系列论文集(二)总主编:杨自俭、王菊泉
【11】潘文国, 杨自俭. 共性·个性·视角——英汉对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2】牛保义. 认知·语用·功能——英汉宏观对比研究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3】邵志洪. 结构·语义·关系——英汉微观对比研究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4】刘英凯,李静滢. 比较·鉴别·应用——英汉对比应用研究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5】左飚. 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C]. 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9.
【16】罗选民. 结构·解构·建构——翻译理论研究[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7】杨晓荣. 二元·多元·综合——翻译本质与标准研究[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18】陈宏薇. 方法·技巧·批评——翻译教学与实践研究[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系列论文集(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1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刘重德(《英汉语比较研究》1994/2006,1998/2006)、杨自俭(3-6)(2000,2002,2004,2006)、潘文国(2008,2010,2012,2014)(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系列论文集(四)(代会刊)英汉对比与翻译(第一、二辑)潘文国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2014.
三、普通语言学专著
【19】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0】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002
【21】费迪南·德·索绪尔【瑞士】普通语言学教程[M]. 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005
【22】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08.
四、相关专著(专题)
【23】Robins R. H.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76/2001.
【24】罗宾斯. 简明语言学史 [M]. 许德宝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5】李葆嘉. 中国语言文化史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6】何南林. 汉英语言思维模式对比研究 [M]. 济南:齐鲁书社,2008.
中外文学作品!汉英语法书!
金克木:《书读完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