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童趣
童趣

《童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⑵熟读并背诵课文。2、能力目标:⑴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⑵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⑶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3、德育目标: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分析是怎样得来的。

【教学方法】1、读议结合法:本为较为浅显,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从划分停顿入手指导学生诵读,正确划分朗读停顿,以理清句意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在反复诵读中疏通文理,体会童稚时的偶趣之情,揣摩文章的妙处。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课文中哪些描写富于童趣,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2、译述法:文章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儿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指导学生疏通文字,领会课文大意,然后创造性地译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评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感知课文,梳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背景音乐歌曲《童年》)

同学们,正如歌中所唱的,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的童年生活真的如阳光般灿烂。那时,一切都是那么轻松愉快,童真童趣,童言无忌,忆起时总是醇香醉人,有谁来讲讲记忆中象“过家家”“斗蛐蛐”这样的乐事,让我们大家共享你的稚真?(学生讲述)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闲情记趣》中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清新率真的文字。(板书文题、作者)设计二:童年是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今天我们要学的沈复的《童趣》就是一篇用简约生动的白描语言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1、沈复(1765~?)字三白,号梅逸。清代乾隆年间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浮生六记》,清代小说。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浮生”取一生浮荡不定之义,源自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慨叹。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全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清·王韬)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主要有两大内容:⑴参与社会生活的艰辛,家庭生活,尤其是与妻子爱情生活的苦与乐。

⑵记叙了游赏天下名山秀水的感悟以及种种艺术生活的乐趣。俞平伯称赞此书:“虽有雕琢一样的完美,却不见一点斧凿痕。犹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开的图画,却仿佛处处吻合人工的意匠。”三、译读梳理、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

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正音:童稚(zhì)鹤唳(lì怡然称快(yí)土砾(lì)丘壑(ha)癞虾蟆(hámá)藐小(miǎo)项为之强(wai)(jiāng)

2、教师作朗读指导,划分朗读停顿,分清句读:

提示: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和现代汉语同源异流,简洁、典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朗读时要特别注意停顿、语气、语调等。

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情达意。

文言文同样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如疑问语气要读出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本文应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首段中前三个分句是作者对远逝往事的遐思,宜缓缓来读,声音深沉些;句中句尾是说那时的行为和收获,可以略快,声音略高,并注意正确停顿,以表达对结构的理解:“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以下三段,分用三个四字词于段末小结,语气要轻松些。朗读“……则……果然……”和“……作……果如……”两个判断句时,语调略微欢快。

投影:1、能/张目·对日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

鹤/观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较短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3、教师范读,学生体会朗读的情感和语调。4.学生再读,边读边体味,并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⑴解释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自己)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白的,没有染色的)(慢慢地)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以虫蚊为兽(把……当作……)项为之强(脖子、颈项)兴正浓(兴趣)果如鹤唳云端(果真)以丛草为林(树林)方出神(正)驱之别院(赶、驱逐)则或千或百(有时)

⑵指出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之物)②昂首观之(代夏蚊)③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蚊子)④蹲其身(代自己)⑤观之,兴正浓(代二虫)⑥驱之别院(代虾蟆)

⑶联系语境,揣摩、翻译难句: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提示:用心地想像,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就变成了白鹤。

②蹲其身,使与台齐。提示: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提示: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像之中,愉快而又满足。

④见二虫斗草间。提示: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⑤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提示: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看清极细微的事物。

5、学生听读、朗读课文,识记文章的精彩情节,分小组创造性地译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点评。

⑴假如这些事是你亲身经历,你在译述时需加进你自己的感受。⑵假如你是童年沈复的朋友,要求你以“童年的伙伴”为题创造性地译述课文。⑶假如你是沈复的师长(父母亲、老师),请以“儿子(学生)的傻事”为题,创造性地译述课文。

四、理读积累,品析意趣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明“趣”在哪里。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发言。教师归纳一些代表性的发言:

⑴“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有趣,趣在仔细观察,充满稚趣,也充满乐趣。⑵“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有趣,趣在想像丰富,稚态可掬。⑶“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趣在入神,趣在陶醉其间,趣在憨态,趣在童心,趣在天真。”

2、学生边读边梳理、整理,积累语言材料:⑴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⑵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⑶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⑷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⑸找出文中的通假字。⑹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⑺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学生分类寻找、整理,整理内容大致如下:

⑴音同形不同的字:砾──唳鹤──壑向──项⑵义同字不同的字:察──观──视──见唳──鸣素──白⑶字同义不同的字:

观昂首观之(看)作青云鹤观(景象、景观)

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感受、想象)

时余忆童稚时(时候)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⑷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藐小之物──庞然大物凹──凸⑸成语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夏蚊成雷:夏夜里蚊群嗡嗡的叫声像闷雷。⑹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⑺省略句:“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

3、熟读文章,尝试背诵。

五、课堂小结

《童趣》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辞简约,韵味隽永。恰如俞平伯先生评论《浮生六记》说:“无酸语,赘语,道学语。”“奇文共欣赏”这类小品文犹如香茗、佳酿,是宜悠然中读美文,品人生的。

六、布置作业沈复观昆虫而写成此文,你在童年时也有这样回想起来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吗?请参照本文,从记忆的仓库中采撷一两朵童年生活的亮丽花瓣,写一个表现童心童趣的片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课文的叙事顺序,品析文中的“物外之趣”,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请学习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以纯真的童心观察世界,那些对大人来说似乎是闲情逸趣的经历,对孩童却是真正的快乐,以交流、点评的过程,为深层分析课文创设氛围。

二、理清叙事顺序,探究感悟意趣1、学生集体背诵全文,思考、交流:

⑴文章首句叙写自己童稚时获得的“物外之趣”,依朗读时对句意层次的把握,分析第1段在结构上的作用。⑵课文第3段中,“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什么?⑶第4段中“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句中庞然大物指什么?所拔之山,所倒之树又分别指什么?⑷课文分叙部分描写了儿时哪些“物外之趣”?⑸文中有哪些描写作者神态的句子?表现出儿时的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⑴文章开篇仅用32个字,以“物外之趣”总摄下文叙事,行文简洁。“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物,看到细微的事物中那些别人所看不到的妙处,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⑵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林”指丛草,“兽”指虫蚊,“丘”指土砾凸者,“壑”指土砾凹者。⑶句中的“庞然大物”指癞虾蟆,所拔之“山”指土砾凸者,所倒之“树”指草。⑷文章分叙部分描写的“物外之趣”有:①观蚊成鹤。拟成群的夏蚊为群鹤舞空,把以烟喷蚊想像成青云白鹤的景象。②神游山林。在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定神细视,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③鞭逐虾蟆。见癞虾蟆吞食二虫,鞭打示惩,驱之别院。⑸神态描写表现儿童的心理变化。用“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表现专注之情。“徐喷以烟”写贪欢淘气(若“速喷”,则烟浓蚊落,难作“青云白鹤观”)。“蹲其身,使与台齐”写考虑到观察的方便,表现身心的投入。先用“方出神”“观之正浓”写好奇而被吸引,用“呀然惊恐”表现内心的难以置信、受惊而漾起不平;用“神定”写看清了造成严酷现实的原因,思谋办法。文章还借对“外敌”入侵以及自己如何处置的描写,表现心理变化。癞虾蟆的凶残用“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一”表现癞虾蟆气焰嚣张,一“尽”一“吞”表现它的贪婪凶残,也是作者“呀然惊恐”心理变化的外因。这先“拔”后“倒”再“一”的残暴之状,造成童稚作者的惊心动魄,才有以下“捉”“鞭”“驱”的举动。三个动词连用,可见当时决心大,措施狠。读至此处,读者可见作者举起正义大旗主持公道时的除恶的决心、庄严的神态,而大快人心。

2、学生合作探究: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围绕“趣”字着墨,展现了一幅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图。“趣”既在事中,拟夏蚊为群鹤舞空等,更在超乎物外的稚情,那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得“物外之趣”是借助于丰富而有创造性的联想和想像。在作者童稚的世界里,视蚊子如群鹤舞空,视丛草虫蚊土砾的“小天地”为成人之“大世界”,视虫斗,鞭虾蟆,这一切不是来自成人理性化的思考,而是幼稚的好奇心和想像。如“观蚊成鹤”表现作者幼时的可爱天真,想像力的空灵飞动,以及心灵的追求。课文还通过描写表现在童稚的眼里世事是本无所谓大无所谓小的,世界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发生变化:丛草可以为林,虫蚊可以为兽,土砾可以为丘壑,所有的一切,俨然一个精致的大千世界,这是视小为大。由于“蹲其身,使与台齐”,又于“定神细思”之中,将自己融入而“神游其中”,将自己化为渺小的虫豸一类。这是视大为小。这些都是想像产生的效果。

三、话说童年,拓展延伸

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学生说话,教师整理。

童年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

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

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

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

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

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

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见的箭;

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

童年是那无忧无虑四处游荡的风;

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地摇啊摇;

童年是奶奶的传说充满好奇与幻想……

教师小结:你们看,我们每个人说一句很美的话,组合起来还是一篇散文诗呢!

四、课堂小结童年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冀的字眼,更是意趣盎然的人生体验,沈复的《童趣》使我们又重温了记忆中那充溢雅趣的欢乐时光,正如同学们所说,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愿我们带着这份童心启程,在秀水蓝天之间放飞希望。

五、课堂练习背诵全文,完成1~8题:

1、填空:课文《童趣》选自《______》,作者是__代文学家___。课文详细叙述了作者儿时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素帐”看到“”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____”的经过。

2、下列加粗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心之所向B、昂首观之C、使之冲烟飞鸣D、项为之强

3、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果如鹤唳云端B、又留蚊于素帐中C、为之怡然称快D、项为之强

4、文章描述了“我”从不失童稚的游戏中获得了“物外之趣”,“物外”是指的意思。5、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试从文中摘录这样的语句,并解释其大意:5个

6、结合课文,给古今词作如下分类,每一类举一例并作分析:

⑴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词:⑵消亡不再使用了的词:⑶意义转移了的词:

7、“鹤唳”是鹤鸣叫,你知道关于“风声鹤唳”的成语故事吗?请简单叙述。

8、“又留蚊于素帐中”句中“素”的意思是,写出两个含有“素”的成语。

【参考答案】1、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沈复鹤唳云端庞然大物2、A3、D4、超出事物本身5、⑴明察秋毫⑵怡然自得⑶夏蚊成雷⑷庞然大物(解释略)6、⑴例词:草⑵例词:余⑶例词:项(分析略)

7、“风声鹤唳”语出《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之极。8、白的、没有染色的素昧平生、素面朝天。

六、布置作业1、熟练背诵全文。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二,积累语言材料。

【活动与探究】

1、观察昆虫是童趣之一,学生们大多有此体验,可让他们讲讲自己观察某种昆虫的情形。

2、探究:“观蚊成鹤”情节中,与蚊子形近的飞虫或飞鸟何止百千,作者不比蝇、鸦,为什么非要成鹤呢?请查找有关鹤的意象和象征的资料,并结合沈复的经历解说缘由。

提示:古时中国的读书人是惯用鹤翔或鹤鸣来喻人生大志的,所谓“鹤鸣九皋”“冲天一鹤”,刘禹锡就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句子,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和积极向上的抱负。在作者幼小心灵中,能与冲天之鹤齐舞,成为“一鹤排云”翱翔蓝天是快意之事。因此文中“项为之强”不仅是专注的神态描写,而且是心向往之、一意追求的表现。

3、课外推荐《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的其他篇目或其他名家描写童年生活的佳作让学生阅读。如鲁迅小说《社戏》,张洁散文《拣麦穗》,爱亚散文《白雨衣》,狄金森《篱笆那边》等。

《理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⑵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⑶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2、能力目标:⑴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诗句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⑵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3、德育目标: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诵读;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2、理解诗中的意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朗读法:诗人用异彩纷呈、含义深刻的形象比喻,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精髓,并做到熟读成诵。

2、联想想像法:诗歌主要赞美理想,富含哲理性,这就使得诗作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拓展。学习这首诗,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启发对人生和理想做深入思考。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熟悉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解读诗歌1~7节。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理解诗中众多的意象,揣摩诗中含蕴丰富的哲理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设计二:散文家余秋雨说,他会毫不犹豫地推荐三峡为中国最值得观赏的地方。那么,在文学体裁中我会举荐中国的诗歌艺术为最值得欣赏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无不浸润着诗歌所留下的印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诗人流沙河的《理想》赞歌,在歌声中接受洗礼。

二、资料助读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31年生于成都。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因在《星星》诗刊上发表具有广泛影响的散文诗《草木篇》(五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而长期搁笔。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诗情勃发,创作走向成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出版20种。

流沙河诗歌的突出特色在于:

1、感情真挚而深厚。他的一些成功之作几乎都是以个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写成的,包孕着诗人的兴际遭遇,如《妻颂》《故园六咏》《就是那一只蟋蟀》等。

2、学识同诗情相结合,科学性同幻想相结合,构思奇巧,富于浪漫色彩。在当代诗坛上颇显特色,如受到普遍赞扬的《太阳》。

3、注重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新诗的特点,追求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从形式上看,流沙河的诗作无一定之规,有的异常规整,是标准的新格律诗;有的长短句相间,颇有词牌、小令之风;有的则行段很不整齐,是标准的自由诗体。

三、反复诵读,感知诗歌1、学生轻声朗读,疏解字词,熟悉诗歌内容和语言节奏:

寂寥(liáo):寂静;空旷。扒窃(pá)玷污(diàn):弄脏,比喻辱没。诅咒(zǔzh?u):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洗濯:(zhu?)洗。缀连(zhuì)莹莹(yíng)船舶(b?)蜕(tuì)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倔强(ju?ji àng):(性情)刚强不屈。

2、教师范读全诗:提示:《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的“理想使……”,使每节诗的形式整齐统一,同时节与节之间整齐中显现出一种参差的美、节奏的美、和谐的美,使理想内涵得到多角度的揭示,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相得益彰。朗读中要感情饱满,语调适当高亢一些,尤其要从整齐的句式中读出气势。

3、学生放声自由诵读,充分感受诗歌积极昂扬的情感。

4、学生集体朗读。

提示:集体朗读可模仿合唱和交响乐的形式:依诗歌脉络而安排2~3、4~7、8~11节男女生分读,开头和最后一节全班齐读。

四、合作探究、解读诗歌1~7节内容

1、指名学生个别朗读。思考:⑴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⑵第2节诗是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⑶第3节的意思怎样理解?跟第2节有什么联系?⑷第4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⑸第5节的大意怎样概括为好?⑹第6节中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⑺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逐节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⑴第1节中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即用前一句的结尾部分(词语或句子)作后一句的开头部分,使语句递接连贯下去,紧凑生动而畅达。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这一节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⑵理想有时代性、层次性。这一节中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

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

⑶第3节的意思概括地说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2节讲,人类的理解步步提高,从温暖到文明,从安定到繁荣,具有历史性;第3节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类理想有如珍珠链。第3节是在第2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点出了理想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⑷诗意的重点在后两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是说理想使人明确方向。第1节第四句说“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来的,这种理想是必然能实现的。第4节说了另一种情况,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

⑸“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这就是说,理想使人乐观。“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这是说,理想使人充满斗志,顽强不屈地奋斗。“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就是说理想使老年人充满活力。这节诗的大意,可以概括为“理想给人力量”。

⑹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⑺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怀有崇高理想的人被人误解,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这在尚未觉悟的人看来就是大逆不道,躲避、反对,奋斗者的处境就陷入寂寥。

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小结:诗歌的2、3两节大意相近,可以用“理想的历史意义”来概括。4、5、6、7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格意义”来概括。

2、学生熟读背诵前7节。

五、话说理想、拓展延伸

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花季少年对未来充满憧憬,多彩的理想画笔绘出壮美的人生蓝图。请同学们模仿诗作,用很美的话来概括、赞美理想。

教师示例:

理想是茫茫大海上那灯塔雪亮的眼光。

理想是十字道口那路标醒目的手臂。

理想是驱逐寒夜那火种熊熊的烈焰。

六、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打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望着海洋

1、这首诗最恰当的题目是()A海浪B海岸C礁石D坚强者

2、诗中的空缺处应填入的一项是()A风掠过B水蚀过C刀砍过D雕刻过

3、对诗中“它”的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孤独者的形象B、一个生活苦难者的形象C、一个坚强革命者的形象D、中华民族的形象

4、这首诗赞美的精神是()A、敢于劈波斩浪的进取精神B、威武不屈,立场坚定,不可屈服的精神C、不畏强暴,与命运抗争的精神D、不经磨砺不能成名的启示

〖参考答案〗1、C2、C3、A4、B

七、布置作业1、朗读体会诗作8~12节的思想感情。2、搜集、整理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做分类卡片,积累语言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究、解读诗歌的8~12节,梳理诗歌的脉络,感悟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联系《在

山的那边》作对比阅读。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请学生在班上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展示制作精美的卡片,引导学生养成摘录、积累的阅读习惯。

二、分析、解读诗歌的8~12节

1、学生集体朗读全诗。

2、指一名学生朗读8~12节。思考:

⑴第8节的中心意思是什么?⑵第9节是什么意思?跟上一节有什么关系?⑶第10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⑷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可笑”?⑸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逐节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⑴第8节分两个大句,每个大句上下两个小句之间都用分号。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⑵第9节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树立了理想,他也可以获得新生;即使是浪子,一旦树立了理想,“浪子回头金不换”。点出了理想对人的灵魂起着巨大的作用。“理想是还魂的仙草”,是说罪人树立了理想,就恢复了良知,恢复了正常人的灵魂,就能重新做人。“理想是慈爱的母亲”,是说理想能引导着浪子走上正轨。

⑶对理想“被玷污”“被扒窃”的理解应联系十年浩劫的历史背景。“四人帮”歪曲马列主义,推行他们那套假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被他们糟蹋了,玷污了。因为他们的糟蹋、玷污,有些人的信念动摇了,也就是理想被扒窃了。理想之所以会被扒窃。在自己一面,也因为不够执著,所以说一要找回来,二要提起警戒,“以后要当心”,要把理想视为生命。

⑷上一节说“被扒窃”,这一节说“失去”,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动抛弃的,有层进关系。与第8节又构成正反对照,“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而“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二者是逆向的,对比非常鲜明。正反对比,更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夸耀自己当年的功勋,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名夺利,当然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却不愿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当然可笑。

⑸“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郁,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小结:诗歌8、9、10、11节大意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义”来概括。可见,全诗主要赞扬理想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到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开头一节总说理想的意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3、学生集体诵读全诗并背诵。

4、仿照例句,完成句子。

例⑴: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完成:小康的年代里,理想是;

和平的年代里,理想是。

例⑵: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完成:时间既是,

时间又是。

三、对比延伸

请学生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找出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明确:

两首诗的内在联系是主题相同,都抒发了理想的意义。

《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理想》:“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以上诗句都说,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

《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理想》:“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以上诗句说,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活。

四、在班上举行朗诵比赛。朗读中加深对诗歌思想感情的体会、理解

五、课堂练习阅读诗歌《母亲对儿子说》,完成题目:

母亲对儿子说

喔,孩子,我要告诉你

生活对我并不是一架水晶梯

它上面有钉子

有碎片

有裂板

那儿的地上没有地毯──

是光秃秃的

但是所有的时刻

我都在向上攀登

在到达楼梯平台前

要绕过许多拐角

有时在黑暗中摸索

那儿没有一丝光线

孩子,你千万不要后退

不要因为前面有艰险

便停步不前

现在你不要跌落下去

因为我还前进,宝贝

我还在攀登

──生活对我并不是一架水晶梯

思考:这首诗意在表现,作者以母亲细致地讲述为表现形式,告诉我们的道理。答案:母亲对儿子即将踏上人生旅途的关照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生活充满艰辛和困苦,要不断地努力和奋斗,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滞不前

六、课堂小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举凡那些历史上有所建树的风流人物,无不在青春年少就显露出非凡的远大志向。“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伟人周恩来正是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鹏程壮志而发奋攻读,终有所作为。恰如诗中所言“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愿同学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划出美丽的弧线。

七、布置作业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贪婪、堕落、点缀、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等词语。⑵辩证地理解行道树的“忧愁和快乐”;体会“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含义。

⑶背诵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的名言。

2、能力目标:⑴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⑵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3、德育目标: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为品味思考定向,整体感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2、研讨点拨法:《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则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两篇短文有叙有议。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并适时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把握短文点睛之笔、扣题抓尾,引导探究,理解篇目主旨。联系人生体验,融会贯通,获取生命体验。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共同来欣赏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句描述画面的内容(学生发言,明确:城市双线道的马路边奉献浓阴的行道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文题、作者)看看为人们所礼赞的行道树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样的。

二、资料助读张晓风散文创作

为了使读者对她的全部散文艺术创作有一个横向平面的概括性了解,我将张晓风散文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涵概括为三个渐次展开,互有渗透交叉,不断扩大其涟漪和波浪的“反馈圈”:一是,她对大自然,大地上山川草木只有宗教性的虔城才可以相比拟的感恩情感;二是,她对故国明月镂心刻骨般的相思情愫;三是,这位女作家那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襟,以寥廓思维空间为背景的对生命价值的沉思。这三个方面的情感思想内涵,也可以说是一种类型构成,贯穿她整个创作生涯中每一个向前迈进的段落。

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摘自《张晓风散文论》,《文学评论》1994.7

三、研读《行道树》:表情诵读,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疑难字词。

结合注释和词典,疏解字词。堕落(du?):⑴(思想、行为)往坏里变;⑵沦落、流落(多用于早期白话)。堕,落、掉。点缀(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牙龈(yín)深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繁弦急管:多种多样欢快的音乐声。弦,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贪婪(lán):⑴贪得无厌(含贬义);⑵不知满足。

冉冉(rǎn):慢慢地。苦熬(áo):忍受着痛苦度(日子)。

2、学生集体诵读,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指名让学生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教师归结:

文章用拟人手法写了行道树的自述,表达无私奉献的信念。

3、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并简要陈说理由。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最喜欢的语段:⑴第2自然段写行道树的生长环境及与原始森林同伴的对比;⑵第3段写行道树的痛苦;⑶第4段中写行道树清晨迎接太阳及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的对比;⑷第5段中写行道树最自豪的时刻是清晨。

4、学生再次齐声朗读课文,在作业本上发挥想像用画笔创造性地勾画行道树的形象。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自己解说自己的构思。

四、研读《行道树》: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本文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那么文中阐发这一哲理的议论性语句是什么?围绕对主旨的理解,你认为作为把握课文内容的文眼句,它的关键词是什么?

教师明确:哲理性语句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神圣”“痛苦”“深沉”是把握课文内容的三个关键词。

2、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把握课文精神实质。

⑴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⑵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

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⑶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⑷本文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⑴行道树认识到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荫,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⑵抓住对描写痛苦的关键语词如“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忧愁”“堕落”等的理解。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它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总之,它们是痛苦的。然而,它们认识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它们甘愿自我牺牲,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这就是无私奉献者的美的襟怀,美的精神。⑶一切神圣的事业总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承受牺牲,但是只有这样的代价才能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如行道树承受痛苦,为城市和行人带来“清新”“浓阴”,这种牺牲体现的是奉献精神,这种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个人的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⑷两段文字所表达的重点不同,第1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树所处环境的恶劣,最后一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树虽处劣境但乐于奉献的自我意识。

3、研读课文,揣摩、交流语句上的疑难。

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难有:⑴第2语段中“堕落”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⑵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⑶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教师点拨、明确:⑴“堕落”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沦落、流落。在文中的含义是流落到恶劣的环境里。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⑵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它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⑶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它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4、教师小结:课文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发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五、指导自读《第一次真好》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疏解疑难字词:

雏形(chú):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丰硕(shu?):(果实)又多又大(多虚用)。稀疏(shū):(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低回:留恋。十姊(zǐ)妹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朽。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2、请学生诵读课文,质疑难句或摘录认为最优美、最感人的语句,并简略谈出看法。

学生的疑难可能有:⑴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⑵文中写十姊妹孵出的小鸟时选用的“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⑶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⑴“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于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⑵词义辨析可心理解得精细一些,自己用词造句也会细心斟酌。雏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很有差别。把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⑶就作者所举的例子看,也可以知道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例如见那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但觉它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这一次并不愉快。又如露营,有时也会遇到困难,睡得也不可能舒适;第一次动手做饭,也是不一定愉快的。

优美的语句如“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3、合作研讨,理解文意⑴作者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那么文中详细叙写了哪两次“第一次”的人生经历?请加以概括。⑵文题命作“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好”的含义。⑶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⑷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

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⑴短文详写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和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两次人生经历。⑵第一次的体验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具体一点说,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一次见到孵出的小鸟,更有一阵惊喜。⑶第一次的经验有的愉快有的并不愉快,因为有的叫人难受,有的做起来很困难,有的甚至受惊吓,如此等等。但是,无论愉快不愉快,感觉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经历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⑷“珍重”第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就是希望读者不断拓宽新的生活领域,以一颗新奇的童心,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以越来越多的第一次开阔视野,丰富经验。相反,如果局限于个人的生活小圈子,就会孤陋寡闻。第一次不多,生活就会单调乏味。

4、请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得最感人、最精彩。

六、课堂练习1、请学生熟读短文两篇,仿照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的句子:⑴当夜幕降临的时候,,。⑵一硕大的沉甸甸垂吊在枝头⑶只是一种点缀。⑷值得低回品味⑸第一次看到,但觉。⑹愿你珍重。

⑺给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⑴~⑸题:①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②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欢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③第一次生孩子时,护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红彤彤小脸的老大抱来放在我的身边。我第一次看到从自己身体中分出来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鲜嫩的,才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婴儿,心情非常复杂,又兴奋又新奇又紧张,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惟恐这脆弱的小生命随时消失。

⑴下面是选文②段空白处原有的句子,句序已打乱,请调整句序A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B仅仅具有鸟的雏形C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的肉球D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正确的句序是:

⑵课文开头既说柚子树“不见得很美”,又说“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其中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受?⑶选文①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⑷作者的哪一次具体经历照应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一句子?⑸选文③段中描述“第一次”经历和感受时,交织着千丝万缕的母爱,使人不禁想起唐朝诗人孟郊千古传颂的诗句;,。(《游子吟》)显示一题,完成一题。学生明确:

〖参考作案〗1、略2、⑴CBAD⑵不矛盾。因为是第一次看到果实丰硕的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所以,即使景色不见得很美,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幅秋日风情画。(意思答对即可)⑶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思索或引起读者共鸣承上启下或过渡⑷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⑸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课堂小结生命是美好的,属于人们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因为它蕴蓄着深沉;行道树的形象是感人的,因为它是无私奉献者的写照。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呢?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是这样说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请同学们诵读体会这句格言的意义,品味充满理想与信念的人生境界。

八、布置作业1、熟练背诵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

2、阅读文段,完成题目:红花草

也许因为我在江南农村长期生活过的缘故,我特别难忘那朴实无华的红花草。

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木植物。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还在早春时节,歇冬的农田仍无生机,倔强的红花草就从隔年的稻茬周围,争先恐后地萌发出来。她那葱绿的羽叶,浅倚着冻土,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缀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把大地喂得像红玛瑙,真美。

然而,我对红花草的喜爱,还不单因为那如火如荼的生命力,更在于那朴实、崇高的情怀。

数九隆冬,万物萧疏,红花草却冲风冒雪地生长着,她的生命何等蓬勃!春暖花开,百花争艳,

红花草又无意争春,默默无闻地扎根成长,她的品格何等谦逊!暮春将临,落英缤纷,红花草更到了全盛时期;这时,她的花蕊深蕴着醇香,香气弥漫,空气好像渗进了糖丝,使无数蜜蜂为之癫狂,终日绕着她采蜜。驰誉中外的“紫云英蜜”,就从这时开始萌出那琥珀色的柔光。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被翻进土里,泡入水中,变成了好的绿肥,为迎接更大的丰收牺牲自己。

红花草,活着,敢斗残冬,无意争春,一心为美好的生活酿蜜;死时,默默无怨,死得其所,给永恒的土地再添厚肥。是的,红花草不名贵,不浓艳,也难入观赏之林。但,她那火苗似的不熄的生命,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⑴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⑵红花草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质分别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A由远及近时间顺序B由外到里空间顺序C由近及远时间顺序D由里到外逻辑顺序

⑶红花草的一些品德与人类的哪些崇高品格相似?完成下列表格,字数不要超过方格范围。红花草

人类的崇高品格①敢斗残冬②无意争春一心酿蜜③死得其所给士增肥⑷在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

〖参考答案〗⑴以物喻人、托物言志⑵A⑶①勇敢②默默奉献③舍己为人⑷但,她那火苗似的不熄的生命,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板书设计】

行道树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活动与探究】

1、时至今日,你肯定有许多有意义的“第一次”经历,请你选择最精彩的“第一次”,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

2、《行道树》中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的忧愁是为城市空气污染,为市民健康而忧愁。现如今,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请同学们借行道树的视角,写出城市蓝天秀水,草绿花红的变化。

3、开放探究: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qū,黑)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

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⑴读第三段,若将加粗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⑵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⑶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⑷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⑸细流与树根的对话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请续写一段流水与鲜花的对话。(不超过30个字)流水说:鲜花说:

〖参考答案〗⑴“据说”是指后面一句话的来源,在这里是一种传说,具有不确认性,与后面神话传说里的土地神搭配恰当;去掉后,就成了肯定语气,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不出原文用语的准确性。⑵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⑶C⑷通过细流和树根的对话以及细流最后的醒悟,揭示了像玫瑰树根一样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人的高尚和伟大。⑸略(只要符合情境,表达准确即可。不能超过规定字数)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2、了解寓言的特点;3、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点】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2了解寓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习《白兔和月亮》。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看导语,默读课文。2、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

审美风韵闲适窖泯厄运慧心皎洁归属禀告身世正色心旷神怡得失之患

二、朗读课文

1、老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2、学生齐读课文。

三、寓言的基本常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四、内容研讨

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2、第三段中“从前的闲适心情”与第一段的哪些词语相照应?

3、第一、三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4、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6、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白兔和月亮》,设问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7、《白兔和月亮》的语言很精美,引导学生学习。8、这一则寓言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老师点拨:

1、每天夜里,她都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2、无忧无虑心旷神怡。3、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紧张不安,心痛如割。4、略。5、拥有财富并过分地看重财富,就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

6、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如此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拥有非分之财,必然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忽视这一点,就不能准确理解寓意,就可能误解、误导。

7、“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8、意思是说:人类的慧心已泯。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落难的王子》。

【教学内容】

一、朗读课文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2、学生齐读课文。

二、内容探讨

1、请在文中空白写出汉字。他自己也被敌人()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2、文中“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两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别出自()之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3、文中“至于此,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一句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4、请在文中划出本文的主旨句。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老师点拨:

1、掳2、王子、我、其他人;对比写出人世间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3、略。4、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炼,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三、总结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一则寓言,写好事变成坏事;一则寓言,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好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

《我的信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固执、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获益匪浅”等词语。⑵理解“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含义。

2、能力目标:⑴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⑵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⑶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3、德育目标: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从三个方面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1、朗读梳理法:

本文是居里夫人晚年所作的,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品味真诚、质朴的语言文字,从而全面把握课文内容,朗读中要引导学生筛选、梳理文章蕴含的丰富信息。

2、讨论探究法: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全文的核心是献身精神,围绕这一点,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警辟、关键的语句,从而理解其含义,并摘抄积累,得到有益启示。搜求整理和阅读居里夫人的资料,如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等,拓展延伸,深层体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按逻辑顺序梳理课文内容,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和真诚、质朴的语言表达,并联系人生体验,深入思索,激活思维。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居里夫人因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的伟大

科学功绩而两次荣获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那么令爱因斯坦所钦佩的伟大人格是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功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的信念》一文则是向世人敞开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情告白。(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读课文,学生标注各自然段序号,并画出难字生词,初步感知文中居里夫人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揭示。2、疏解字词:

1、给加粗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kuì)闲暇(xiá)奢望(shē)蹂躏(r?u)琐事(suǒ)猝然(cù)获益匪浅(fěi)呵责(hē)

2、释义:问心:反躬自问。呵责:呵斥。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损害。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猝然:突然。奢望:过高的希望。鞭策: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迷醉:迷恋,陶醉;沉迷。沉醉:大醉,多用于比喻。

懊恼:心里别扭;烦恼。盛名:很大的名望。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3、学生自由朗读。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讨论:

⑴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⑵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⑶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⑷“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一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⑸“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在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为什么?

⑹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居里夫人至真至善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⑴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信心。

⑵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⑶作者追求的是宁静的工作环境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⑷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没有宁静的科研环境和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⑸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其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⑹作者以质朴、简约的文字,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人生追求,表现了作为一位科学家的至真至善的人格美。其一,她热爱科学,对科学研究有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这个信念是她“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其二,她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且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在近50年里矢志不渝地研究科学,探讨真理,以科学上的艰辛跋涉和创造发明来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三,为了科学事业,她在生活上“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在“现实的人”与“人类的梦想家”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等。所有这些便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是她取得瞩目成就的关键所在。

4、就课文主要内容,依科学工作的宗旨、从事科学研究的环境和条件的角度进行分类整理排列。

学生归结,教师明确:

四、精彩探究,激活思维

1、学生集体诵读,就课文内容质疑问难。小组合作研讨,并在班上交流讨论纪要。

学生疑难问题可能涉及:⑴“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⑵居里夫人所说的“讲究现实”与“梦想家”是什么意思?

⑶“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教师点拨、解疑:

⑴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而用一个比喻含蓄地点出,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指的是:完成某件事的决心;对真理的渴求;科学魅力的吸引;进行科学研究,造福人类的崇高使命感。

⑵应该根据语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也是居里夫人肯定的。“梦想家”就是献身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

⑶作者作为一名科学家所认为世界的“优美”,不是景色的优美,是客观的自然物质世界的规律、奥秘被揭示出来之后,所感受的世界的奇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成果的不断出现,客观世界也越来越展示自己的魅力,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2、听读课文录音,用心倾听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的心语,品味语言的质朴、真诚。3、请学生就文中所展示的居里夫人的性格和思想情操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五、课堂练习

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完成习题。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作者认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2、下列四项,哪一项不属于对居里夫人伟大人格的陈述?()

A、她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B、她极端谦虚,甘做社会公仆。C、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心情抑郁,外貌严肃。D、她处事客观,公正不阿。

3、文章第三段所举事例证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4、有一句话叫“先成人后成材”,这句话和本文主旨相吻合吗?试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1、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方面。2、C3、科学家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的品格。

4、吻合。“成人”即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它是“成材”的必要条件。这与本文强调的“科学家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的品格”是相一致的。

六、课堂小结用心去读《我的信念》,所发现的是一位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竟然把自己看得如此平凡。但她身上那种以科学研究为念,不图名利,但求自由与宁静,目标始终如一,勤奋努力的高洁志趣,却是这样闪亮。科学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理想与信念便是永不褪色的撑托未来的脊梁,担承起这份使命便由此开始。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并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经过梳理后,存入自己的学习材料库。

2、阅读课文的第5、7语段,回答下列问题:⑴解词奢望闲暇:

⑵第⑦段中的“沉醉”与“迷醉”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⑶读第⑤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文中“讲究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②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对讲究现实的人的态度:对梦想家的态度:

⑷读第⑦段,回答下面问题:①“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②“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一句中,“科学的这种魅力”指的是什么?

⑸“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这表明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⑹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杰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参考答案〗1、略。2、阅读课文的第5、7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⑴过高的希望空闲⑵不可以。沉醉是大醉,多用于比喻;而迷醉则是因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比沉醉程度更深。

⑶读第⑤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⑷读第⑦段,回答下面问题:①痴迷。②“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⑸表明作者是一个热爱自由,热爱和平,为全人类的科学事业献身的人。

⑹“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温和沉静”等。

【板书设计】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活动与探究】

1、透过真诚、质朴的语言,我们体会到的是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她对科学事业的热忱和顽强永远激励着后人。文中有些话有着丰富的意蕴,可以视作格言警句,请同学们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积累资料,并写出自己的体会以加深理解,培养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2、献身精神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请同学们课外搜集、阅读与居里夫人一样伟大的科学家的传记资料,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朋友听,并梳理后存入自己的“著名人物传略”学习材料库中。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能读会写“愠、罔、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⑵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⑶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⑴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⑵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3、德育目标:⑴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⑵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方法】1、诵读法: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质疑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就其语言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分类整理的实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二: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多媒体显示孔府、孔庙、孔林)那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人们尊称他为“圣人”“先师”)(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同学们请看: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长九尺有六寸(注:约合现在6.4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庄严、高大。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资料助读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教师提示:⑴正音:①论语(lún)②说(yua):通“悦”,意思是愉快。诲女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通“智”,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③愠(yùn):生气,发怒。④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⑤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⑥罔(w

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⑦弘(h?ng)毅:强毅。⑧凋(diāo):凋谢。⑨矣(yǐ):语气词。

⑵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教师提示字词释义:

⑴“学而”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的“同学”“同班”相近。句中是孔子对弟子说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⑵“吾日”章: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九”诸字在文言中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诚,诚实。

⑶“温故”章:温故而知新“故”,旧的,从前的。

⑷“士不”章: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在《论语》中,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

⑸“知之”章:是知也“是”,先秦时代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作“这(就是)”。

⑹“其恕”章: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4、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⑸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确: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⑵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⑶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⑷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⑸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5、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6、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四、析读课文,深层体悟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⑴成语类: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⑵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问题研讨:

⑴“学而”章:此章为儒家压卷经典《论语》开宗明义第一段。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明确:“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义。

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

⑵“温故”章: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结合孔子的思想谈谈。

明确:《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了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⑶“诲女”章《论语》中这段话非常简练,也没有交代说话的背景,而《荀子》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就详细得多,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明确: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对这一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可取则予肯定,说错了的(有可能误解句意)要纠正。

⑸“岁寒”章: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明确:何晏集解:“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这是借松柏后凋比喻社会现象。4、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五、课堂小结《论语》全书今本485章左右,课文所选的十则主要是语录体,若干章为一篇,每篇从第一句话中抽2至3个字作篇名,题注里提到的《学而》《为政》《里仁》《述而》等,都是篇名。清朝时有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一天到庙里住宿,看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我是个蠢人,不知道这个。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得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吧?”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实在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

过去有句俗话“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这七个字都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学习中要加以比较、品味。

六、课堂练习1、下列句子朗读中,停顿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思而/不学则殆C、择其善者/而从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⑴学而时习之()⑵人不知而不愠()⑶思而不学则殆()⑷择其善者而从之()

3、在括号中解释加粗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文句:

⑴温故知新()⑵见贤思齐()⑶任重道远()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⑸学而不思则罔()⑹思而不学则殆()

4、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C、别人不了解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⑵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不善良的让他改正。B、选择他们的优点就学习,选择他们的缺点(自己如果也有)就改正。C、看到他们的优点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5、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⑴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⑵“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⑶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⑷子曰:“,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⑸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泰伯》)

6、《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请看《论语》中的下列语句各是什么成语的原型。

⑴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⑵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⑶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⑷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⑸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⑹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童趣教案正式

《童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2、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言词句,感悟“物外之趣”。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树根吗?树根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正是这不同的形状,给人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而艺术家便借助想像把它雕成一件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就是根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想像的结晶,也可以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用自己的语言把根雕作品的画面描述出来。(学生回答)尤其是天真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像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像力的文章——《童趣》。 (二)作者简介

沈复(1763~?)中国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一生为幕僚。《浮生六记》一部自传体作品。记叙了他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浮生六记》共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三)文言文导读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 特点:简洁、典雅。 意义:继承文化、了解历史、丰富语言。 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 2、用心领会,能见言而知意 3、积累文言词汇 (四)给生字词标音 童稚(zhì)藐小( 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云端(lì)怡然称快(yí)凹凸(āo tū)土砾(lì)壑(ha) 庞然大物(páng )癞虾蟆(lài há ma ) (五)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例如:一、主谓之间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小学办学特色化小班化教育

小学办学特色化 ——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是精致的教育。小班化教育可以更好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我校开展小班化教学快一年了,在尝试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和同学们一样,享受着融洽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快乐,欣赏着学生个性张扬的魅力! 下面从三方面谈一下我校的做法。 一、为落实小班化理念:关注每一个,成全每一个。我校为小班化教育教师提出十条具体要求 1、让每个孩子掌握一项体育、艺术特长,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和优雅的品质。 2、为每个孩子制定阅读规划,使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3、让每个孩子每学期做一次班级管理者(轮流班干部)。 4、让每个孩子每学期都能主持一次班会。 5、与每个孩子的家长每月有一次交流。 6、让每个孩子每月过一个自己创意的节日(电影节、读书节、感恩节、环保节)。 7、与每个孩子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8、让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得到一次同学或教师的奖赏。 9、对每个孩子的作业每天至少面批全班的20%。 10、让每个孩子每节课发言不少于一次。 二、小班化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 2、分层教学: 学生分层备课分层课上分层训练分层 辅导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 3、个别化教育:一对一、面对面辅导 4、小班化课堂教学三个百分百:发言百分百、参与百分百、收获百分百

通过一年的教学和实践探索,我们对小班化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分层教学我们学校教研组重点探究备课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 1、备课分层,关注全体。 教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基础,是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为此,我们对备课进行分层。教师要做到目标保底,分层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过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即每堂课要有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共性目标就是对三类学生的保底目标,个性目标中又需有三类学生目标:优等生目标,中等生目标,后进生目标。 2、授课分层,注重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实行同一进度的教学,势必造成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希望生跟不上的局面。为让每一个孩子在每节课中都能得到发展,进行授课分层,注重差异。如在课堂提问方面,教师要根据水平较低的学生接受能力情况,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内容简单思考性不强的问题,应首先让后进生回答,即使后进生一时回答不出,也可让优等生帮助回答后,再让后进生重述,直至正确为止,这样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成功。在后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回答,对一些思维力度大的较难问题,教师要设置台阶,分层提问,减少坡度来提问中等生;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这样安排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言可发,学有所得。 3、作业分层,满足全体。 在以往的作业中,我们都是统一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根本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为了使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三种不同难度的作业。在课堂练习时必须有A组题(易)、B组题(较难)、C组题(难)。A组题指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目的是过好“课本关”,要求人人都要做。B组题指变式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1~6年级)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1-6年级)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 rmal0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1-6年级)一年级推荐书目一、绘本:1、《可爱的鼠小弟》2、《爱心树》3、《小黑鱼》4、《石头汤》5、《壁橱里的冒险》6、《梦的守护者》7、《母鸡萝丝去散步》8、《月亮的味道》9、《猜猜我有多爱你》10、《小蓝和小黄》11、《活了100万次的猫》12、《大卫,不可以》13、《无字书》14、《嘻哈农场》15、《小威向前冲》16、《阁楼上的光》17、《胆小如鼠的巨人胆大包天的睡鼠》18、《米切尔·恩德童话绘本》:6册19、《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包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是霸王龙》2册。20、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生气汤》21、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逃家小兔》22、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23、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风到哪里去了》24、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25、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爷爷一定有办法》26、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雪人》27、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28、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月亮,生日快乐》29、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老鼠牙医地嗖头》30、信谊世界精选

图画书——《蚯蚓的日记》31、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獾的礼物》32、启发精选国际大师名作绘本——《我喜欢书》33、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大脚丫跳芭蕾》34、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35、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36、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奥莉薇》37、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我爸爸》38、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我妈妈》二、注音读物:1、三毛流浪记2、一千零一夜3、安徒生童话4、格林童话5、豪夫童话6、《一千零一夜》7、吹牛大王历险记8、《洋葱头历险记》9、《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故事》三、科学常识类:1、《蓝猫淘气3000问》2、《视觉大发现》 四、适合诵读的美文:1、《新语文读本》2、《语文新天地》 3、《小熊过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一年级上册同步阅读4、《新世纪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五、适合爸爸妈妈读给孩子听的故事:1、《郑渊洁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2、《小猪唏哩呼噜》六、适合爸爸妈妈看的书:1、《窗边的小豆豆》2、《心平气和的一年级》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4、《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二年级推荐书目(作者:风轻云淡)第一章放飞快乐的青鸟——自信·乐观嘲笑丑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像孩子一样可爱——《小猪唏哩呼噜》如沐春风——《第

三分钟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6篇

三分钟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6篇 【篇1】三分钟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乐嘟嘟是全家的宝贝,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姑姑舅舅,当然还有爸爸妈妈,都喜欢给乐嘟嘟买玩具。所以乐嘟嘟的玩具很多很多,他的小房间,从书桌到地面,再到床上,到处堆满了玩具。 大前天,小姨从外地回来,又给乐嘟嘟带了个挺仿真的“动物之家”。那是一个半米来高半米来宽的小房子,房顶是茅草做的,屋子里面的四壁粘满了墨绿色的干绿苔,毛茸茸的。玩的是,屋子里还端坐着四只小动物,小动物耳朵尾巴软绵绵的,像美丽的绸缎子一样,还有那晶亮晶亮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乐嘟嘟稍微用力捏一下他们的手脚,小动物就会发出叫声:“嘿,朋友!”“嘿,朋友!” 乐嘟嘟喜欢这个动物小屋,他把朋友们叫过来,一群人在他的小房里玩了一个下午。直到乐嘟嘟妈妈下班回来,大家才知道,要回家吃饭去。 朋友们回家了,乐嘟嘟还是舍不得离开他的动物小屋。妈妈叫他吃饭,他磨蹭很久还不出房门。直到妈妈把饭菜都摆好了,乐嘟嘟还不见人影。 没办法,乐嘟嘟的妈妈只好推开乐嘟嘟的小房门,天啊,

里面到处都是玩具,书桌摆了一大堆积木,还有不少散在地上。地板上堆的都是火车,轨道,蜡笔,颜料,图画本,小人书,小皮球……完全插不进脚去。乐嘟嘟也不见人影。 “天,这哪是房间,是猪窝!”妈妈挺生气,“乐嘟嘟,你在哪呢,你给我出来!” “妈妈,我还在玩呢!”乐嘟嘟趴在“动物小屋”门口,头完全伸进了小房的茅草顶下,小屁股露在屋外,正撅得老高。 “你给我出来!”妈妈一把揪出乐嘟嘟,把他往地上一放。只听一片“嗤嗤——嚓嚓——”的声音。啊,什么被踩破了! 乐嘟嘟爬起来一看,哎哟,他挺喜欢的赛车轨道,运煤列车被压成了几截! 妈妈也心疼起来:“你看看你,房间里乱得像什么!玩好的玩具,乱七八糟,都堆在这,也不收进玩具筐!算了算了,我拿个扫把来,把你这些玩意儿全扫到垃圾桶去!” 乐嘟嘟很怕妈妈这一手,他赶紧开始收拾:“妈妈别扔我的玩具,我会自己捡进玩具筐的。” 可是,房间里东西太多了,乐嘟嘟心急慌忙,左手抱一堆,右手提一提,一不留神,一个玩具锤子和小皮球没抱牢,哗的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动物小屋”的茅草顶上,“动物小屋”被砸穿了一个大洞,屋顶上的茅草撒了一地。一只小狗被打出来,掉到颜料盒里,还在“嘿,朋友,嘿,朋友!”地叫唤。

童趣教案

《童趣》教学设计 一导入:(解题导入)”童趣”是什么意思?童趣,童年里一些有趣味的生活、事情。本课我们主要分这几个板块来完成——读一读,译一译,说一说,背一背。 二.读一读 1.读准字音:检验预习,请学生分段读,正字音。 2 读顺文章:全班齐读,要求读得流畅。 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老师范读第一段。你们认为应该怎样才能读出抑扬顿挫的效果?(注意停顿、分轻重音)全班试读没有标点的课文。 3.读出情感:就本文而言,应读出什么情感?(从标题,“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可见应读出愉悦的情感)这是全文感情基调,再细分一下各段落,比如1段有自豪的情感。4段吃惊。 生齐读,最后段请单独同学演读。 三.译一译 就是翻译课文,弄清字词意思。现在给同学们介绍几个翻译的方法。 1.加字换字法:加字,如“能张目对日”;换字,如”昂首观之”。(练习见课件) 2.讲述大意法:如“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练习课后习题二2 3.同形对比法:形,指字形,同样的字在不同语境中,意思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要注意区分 之物外之趣(的)驱之别院(指癞蛤蟆) 其细察其纹理(藐小之物)蹲其身(自己) 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 全班解决一段翻译,剩三段分三大组各自解决,提出不懂的词语,大家交流意思,再拉通翻译段落。四.说一说 1.请大家抓住以下三个词,来把课文内容说一说: 抓住“忆”字来概说课文内容——“作者回忆……”(文章内容都是作者回忆的) 抓住“小”字来分说课文内容——“这篇文章……”(写的是小时候的趣事,都是观察小事物当做大事物来写,小动物当做大动物来写) 抓住“趣”字来详说课文内容——“……很有趣”(童年趣事:观蚊如鹤之趣,神游从草之趣,观虫斗、鞭蛤蟆之趣) 小结:统领全文的关键词是“趣”,一种怎样的乐趣?(物外之趣) 2.请大家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收获这么多“物外之趣”? 视力过人,善于观察,富有想象力,有好奇心、天真可爱的童心 五.背一背 方法——找特点背读。就是寻找每个段落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是内容安排上的,可以是句式结构上的,找出来帮助大家记忆课文内容。请大家任选一段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或者规律,方便背诵? 如一段“能……”就主要说明了获得物外之趣的因素 二段:分成两部分,一是夏蚊成雷,当做群鹤舞空;二是留蚊帐中,徐喷以烟,作青云白鹤观 三段:主要由“以……为……”的句式组成 本段分号之前是第一步的地点和行动,“定神细视”是第二步观察到的事物,“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是感觉。“行动——事物——感觉”三个词串出了一个十分清晰的线索。 四段:按事件发展过程分三步,观虫斗——被惊吓——鞭蛤蟆 按心情变化划分,兴正浓——方出神——呀然一惊——神定

幼儿园沙池设计的评价与比较

幼儿园沙池设计比较与评析论文 玩沙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因此对于沙池的设计一定要具安全性,断绝在玩沙的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一定要有童趣性,可以吸引小朋友们;一定要有艺术性,让小朋友们在玩沙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一定要有启发性,让小朋友们在玩沙的过程中不仅仅在动手,也要动脑。 首先,图一与图二都是某沙池的一角,沙池的创设就是为幼儿提供与沙石亲密接触的机会,两幅图中的沙池都似乎做到了这一点。仔细一看,对于环境创设的首要,也是很重要的关注的一点就是安全性,图一中的沙池的安全性就明显的比图二中的沙池的安全性高。图一中的沙坑无尖锐的棱角,都是圆角,安全性是做的挺好的了;而图二中的沙坑,怎么回事?居然都不将棱角换成圆角,图二在最重要的安全性上就在我的心目中被淘汰了。 在小朋友们活动的地方,所有的材料,器械,工具必须是无棱角锋刃,保证觉得的安全。图二中的沙坑应改进一下,将棱角变为圆角。 再说说童趣性吧!图一也相对来说要做得比图二好(但是还是没有太好)。图一的沙池的整体形状上就比图二的可爱,沙坑的形状也有变化,但变换得不多,只有两种沙坑而已,但较之图二就更加有艺术性了。对于图二来说,图二的沙坑只有一种形状,小朋友们会觉得很乏味,觉得很单调。图二的沙池的空间应该是比较大的,小朋友们的活动范围应该是很大的,但是太大的沙池又会不会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呢?沙池太大,小朋友们的活动范围太宽泛,教师的负担又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许多,而这增加的负担也不能消除小朋友们在过于打的活动范围的安全隐患,所以,图二的大沙池我也觉得有些许的欠妥。 图一应多一些沙坑形状的变化,多一些可爱的装饰物,多一些色彩的融入,但是颜色又不宜太多,适量就好,颜色的选择也要注意,不要选太耀眼的了。图二呢,沙池的可以切分为几个不同的沙池单元,对每一个单元的布置运用不同的材料,布置成不同的风格,也是材料上要多一些。 在环境创设的启发性原则上,我觉得两图都有欠缺的地方。在图一和图二中,我都没有看到的是,应该给小朋友们提供的玩耍的材料。例如木制小动物,轮胎或塑料小桶、小铲子之类的东西。这些材料提供给幼儿,不仅仅是增加小朋友们玩耍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用不同的材料玩耍,锻炼小朋友们的思维能力,用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玩耍。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建构知识的需要,又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并能培养他们的自然科学探索的兴趣。 对于沙池的装饰上,图一比图二好,但是两幅图也都很不足,可以再色彩上读用一些,装饰物上可以多用一些有趣的东西,如可以用一些木桩,小木桥,篱笆,小木屋等等,可增加童趣性,艺术性,在锻炼小朋友们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见识。 对于沙池这种户外活动场地的设计与布置,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了,也要注意童趣性,艺术性,启发性,这样才能达到沙池这一户外活动环境创设的目标。

《童趣》课后练习答案

《童趣》课后练习答案 为同学们整理发布的是《童趣》课后练习答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一、基础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庞然大物: 癞虾蟆: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二、提高部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成衣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甲]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乙]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科举中及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丙]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yōnɡ,消沉),背必伛(yǔ,曲背),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狭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丁]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j y ,这里指压缩尺寸,资取布料)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杜甫)诗所谓稳称身(指衣服贴身,不至被风掀起)者,实难其人焉。

少儿绘本故事完整版

少儿绘本故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少儿绘本故事 有许多家长想在假期给孩子选择一些阅读书籍,但不知道该选什么。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最爱看的是有图有画的书,他们看到这类书就舍不得放下,图画能够吸引孩子的眼球。而绘本故事书是非常不错的读物,它的内容充满童趣又富有哲理,里面的绘图更是形象可爱,让孩子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中体悟道理。今天我就给大家推荐几本不错的绘本。 1、《我要飞》 金波着【西】哈维尔·萨巴拉绘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2015年12月 着名儿童文学家金波和西班牙着名插画名家哈维尔.萨巴拉跨国界合作的绘本。故事中的一位老爷爷老得走不出家门,待在家里制作各种各样的风筝。老爷爷的风筝没有线,也不能跟着老爷爷去放飞,但在燕子的劝说下,风筝竟然飞了起来,和其他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其他风筝也挣脱了线,和老爷爷的风筝一起自由地飞。老爷爷为了追赶自己的风筝,毅然丢开了双拐,自己也飞上了天空....适合3~ 9岁孩子及热爱绘本的所有人阅读。 2、《不要和青蛙跳绳》 彭懿着九儿绘 接力出版社 2015年7月 图画书大咖彭懿、美女绘本画家九儿强强联手。它通过描述孩子生动而丰富的想象世界, 为我们展示了想象的力量是如何帮助孩子调节内心情绪,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内心困境 的。孩子的幻想并不意味着内心的软弱或消极的逃避,而更可能是在积极地修复内心遭受的 创伤,或是在积极地体验生活、学习成长。 3、《会说话的手》 朱自强文朱成梁绘 连环画出版社蒲蒲兰绘本馆 2015年9月 着名作家朱自强和着名插画家朱成梁联手的创意绘本。看起来是场景式的生活片段,实际潜藏着丰富的情感暗线。我得到妈妈承诺的开心、与爸爸一起获得快乐的兴奋、帮助奶奶找到东西的成就感、挨了批评后的惭愧、挑战成功的喜悦....还有和朋友交往中的那些或大或小、或游戏或打闹的情感经历....对孩子发成长而言都不可或缺。在这些生活点滴中,还隐藏着一条线索一奶奶的到来和离开。这条线索将孩子与家庭内人物的关系,从爸爸妈妈扩展到更丰富的亲情层面; 也留下一处更精彩的点睛之笔一奶奶送给孩子的小狗,将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人之外的动物的关系。使这本看似简单的书,具有了广阔的情怀。 4、《好像》 秦文君文刘洵绘 明天出版社 2015年2月

小学数学童趣化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童趣化教学实践 童趣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结点,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整合数学化的生活素材,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轻松与乐趣,使数学教学更符合、贴近孩子的认知规律,更具趣味性,更具有效性。 标签:童趣化;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游戏;快乐 1.童趣化教学需要活跃的学习氛围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营造愉悦、融洽、乐学的课堂氛围,使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是开展童趣化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蹲下身段与学生平视交流等,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快乐的课堂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能释放压力,保持舒畅的心情展开互动交流;尊重和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独特见解,鼓励孩子自主实践探索、思考;对孩子取得的哪怕一点点儿的进步都应投以赞许的目光和进行语言鼓励,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快乐课堂还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快乐地参与其中。像歌曲、故事、竞技比赛、猜谜、脑筋急转弯、科普活动等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孩子创设一个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快乐的活动中成长。如在学习“分数大小比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小小家庭分大饼的故事情节来开展教学,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共4口人,分别是爸爸、妈妈、姐姐(女儿)、弟弟(儿子)。星期天一大早,妈妈烙了一张大大的圆饼,大家坐到桌前,妈妈对姐弟俩说:“爸爸和姐姐吃大饼的1/4,弟弟吃其中的1/3,我吃大饼的1/6,大家同意吗?”弟弟一听不高兴了,说到:“妈妈,谁都知道我最爱吃饼,而且正在长个子,饭量也大,怎么分给我的是最小的呢?”弟弟刚刚说完,课堂一阵哄笑。很明显,精彩的动画情节已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可提问:“弟弟是否吃的是最小的一块?说出理由。哪位同学能说谁吃的最多?讲明理由。”同学们立即陷入深思,并且自由讨论起来,大家热情高涨,各抒己见。然后,适时把握机会,自然引入当天的新课内容——分数大小比较。经过前面的讨论与思考,下面的教学进行得十分顺利,同学们思维很活跃,听课很认真。在快要下课前,教师再提醒那些原来回答错误的同学,进行反思,明确自己发生错误的地方,找出原因,从而真正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并抽查几个学生,看看他们是否已经深刻理解了分数的本质。最后教师总结,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明确了分数及其概念。 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制作一个趣味性的动画情节,就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总结、整理,让学生亲力亲为,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数学教学增添了无穷乐趣,不过这正是童趣化课堂的本质,这才是学生所喜欢的、所感兴趣的课堂。 2.童趣化教学需要游戏激趣

古诗中的童年-群文阅读课例

群文阅读课例 古诗中的童年 榆中县一悟小学董俊荣执教 教学材料: 《舟过安仁》、《所见》、《夜书所见》、《小儿垂钓》、在,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观游鱼》、《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四时田园杂兴(雨后)》、《四时田园杂兴(斗草)》。 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在对诗行诵读中感悟童年的美好,在对生活的体味中享受童年的美好,在对学法的总结与亲历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学习古诗《舟过安仁》的内容,再度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并再运用此方法自学品读经典诗行里的童真童趣,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天真无邪。 阅读材料准备:PPT课件,自编教材(童年古诗十首)。 阅读活动: 一、述说童年,导入本课内容。 1.谈同学们的童年生活:同学们,你们课余都有哪些活动呢? 有同学说读书,有同学说下棋,还有人说打篮球…… 2.教师述说自己的童年游戏。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都很丰富,可见同学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少年,或读书以增加阅历,或下棋以陶冶情操,或运动以强健体魄……老师小时候也有许多有趣的经历,请大家看老师准备的图片。

教师向学生自己童年的生活画面,然后顺势引出古人在诗中的童年: 3.那么,古人他们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中的童年》,来感受他们的童年。(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共读。 1.学习古诗《舟过安仁》,并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2.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品读经典诗行里的童真童趣,背诵积累充满童趣的古诗词。 三、学习《舟过安仁》,初探古诗中的童年。 1.结合注释讲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古诗变成一个古诗讲出来。  2.读准字音,划出节奏用多种方法诵读古诗。 3.试扮两小童,学动作,将他们的想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体验古人的“童真童趣”。 4.背诵积累本诗。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说说,遇到一首古诗我们应该怎么去学习呢? 学生根据学学习古诗的经过总结出诵读、讲故事、表演方法,教师板书。 四、学法迁移,群文学习 1.教师出示PPT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其他古诗。 《牧童》、《宿新市徐公店》、《小儿垂钓》、《所见》《夜书所见》(学生小组内自学、交流) 教师提示:

儿童趣味对话故事三篇

儿童趣味对话故事三篇 【亲亲黑熊的小花狗】 小黑熊好久没碰到过小花狗了。 今天,在半路上,小黑熊碰到了小花狗。 小黑熊和小花狗打过招呼以后,想赶自己的路了。可是不知怎么的,今天小花狗对他特别亲热。 小花狗很高兴地瞅着他,还几次把小黑熊叫做“我亲爱的肉骨头”。 “这是怎么回事?”小黑熊有点糊涂了。 后来,小花狗提出,他想亲亲小黑熊。 这事真让人纳闷,小花狗今天是怎么了。 看在平时是好朋友的份上,小黑熊让小花狗亲一下。可是小花狗亲一下还不够,他提出再亲一下。 这一下亲得真过分,简直是用舌头舔了。 “天哪!”小黑熊突然明白了,原来自己刚才喝了一碗味道浓浓的肉汤,喝完了也没洗脸,准是脸上留着不少肉汤的味儿。 所以,小花狗把他叫做“我亲爱的肉骨头”了。 所以,小花狗一定要亲亲他,舔舔他了。 小黑熊赶紧跑到小河边上,好好洗了洗脸。 这下,小花狗再也不叫他“我亲爱的肉骨头”,再也不想亲亲

他了。 小花狗只管自己赶路去了。 小黑熊呢,一边赶路,一边播着脑袋说:“我以后吃完饭,一定要好好洗脸。要不,肉汤、鱼汤留在脸上,小狗、小猫,还有苍蝇都会缠住我的……” 【漂亮的小狗】 小狗波波,模样长得很不好看。小伙伴们都叫他丑小狗,谁也不肯和他玩,波波多伤心呀! 一天晚上,波波独自跑到河边上,对着河水呜呜地哭起来。一只老河蚌听见他的哭声,游过来问:“小狗儿,你哭什么呀?” 波波说:“我的模样长得丑,大家都不跟我玩。”说完又哭起来。 老河蚌听了,笑了笑说:“是这样啊,别难过了,我来帮帮你吧。”说着从嘴里吐出一颗亮闪闪的珠子,又对波波说:“这是一颗神奇的珍珠,只要你对她说出自己的心愿,她就会帮你实现。” “她能帮我变成一只漂亮的小狗吗?”... 【小黄背心不见了】 “妈妈,我的小黄背心去哪儿了?”周末一大早,小熊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小黄背心不见了。 “你自己再找找看。”妈妈的话从厨房里飘了出来。 哎!小黄背心可喜欢到处跑了:它曾在滑滑梯上睡过一夜,也曾在秋千绳上晒了一上午,还曾当过绿草的被子…… 小黄背心可喜欢往热闹的地方去了:它曾同杧果挤过小竹筐,也曾和黄皮球挤过大篮子,还曾和黄树叶一起躺在大树底下……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趣》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趣》教案 第一课时:《快乐宝贝》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快乐” 教学准备: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让学 生自由回答。有的说“快乐!”有的说:“不快乐,家长让他们学习 这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那么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快乐?!”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再接着说:“想快乐,那就来一起来听 一首歌曲---快乐宝贝。 (二)、展开新课: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教师让学生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然 后让学生练习。 4.教师教唱本首歌曲:A、分句教唱。B、分段教唱。 5.利用录音带,指导学生把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6.练习。 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小结:

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 第二课时:《对鲜花》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听——黄梅戏《对花》创编活动——对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理解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使用“对唱”这个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很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相关。

浅谈幼儿随机教育的童趣化

浅谈幼儿随机教育的童趣化 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无意注意已经相当发达,一切鲜明、生动、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激发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的机会,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童趣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他们。 案例分析:餐前准备时,孩子们有些散,我想应该给他们找些事情来做。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用我们的身体来变数字!”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好奇地看着我,“变数字?”我举了个例子,比如我们要变数字“1”,可以怎样变呢?并请全班小朋友都来试一试。很快,许多小朋友都变出来了,大部分都是立正站好的,我表扬了大家,并问大家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变法?这时郭安佶双手合十上举至头顶,一边做一边喊:“老师!还可以这样变!”我夸他变得很好,跟别人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尝试了变其他的数字,7、4比较简单,大部分孩子都能变出来。可是到了2、5、6、8等数字时,难度加大了,我不断地鼓励大家别着急,多试几次。终于董小轩变出了2,他跪在地上,手放在身体两边,向前弯腰,低头含胸,从侧面看,真的很像数字2。我马上请他展示给大家看。并告诉孩子们变数子,不仅可以站着,还可以跪着、躺着……用各种不同的姿势。在董小轩的启发下,孩子们很快又变出了3,5,6等数字。我请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设计巧妙地将枯燥的数字与我们的身体相结合,创造出了富有兴趣性、探究性的新游戏。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十分感兴趣,能积极地尝试,通过游戏巩固了对数字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孩子们肯定,并运用“与别人不一样”的语言,来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性、创造性,使得活动能深入下去。在指导策略方面,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如能力弱的孩子变简单的数字,能力强的孩子变复杂的数字。 所谓随机教育,是指在教师教育计划之外的,随客观提供的教育时机而临时组织进行的教育。随机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极强的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 一、基础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参考答案: 一、1.y í ch ēn ɡ p án ɡ l ài h á ma ji ān ɡ 2.《闲情记趣》 沈复 3.略(见原课文) 4.抬头 愉快 未染色的帐子 正 用鞭子打 赶走 5.(1 )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2 )把草丛当作树林。 6.①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②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③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 7.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8. 略 9. 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 二、(一) 10.D 11. 现在京城内外制作衣服的,都是宁波人。 12.B 13.A 《童趣》1、本文选自 清 (朝代)代文学家 沈复 写的 《浮生六记》一书。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翻译文中标有序号和横线的句子: ①、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②、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③、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④、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4、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之:故时有物外之趣( 的 )昂首观之(它们,指“蚊子”)项为之强(代“昂首观之”)使之冲烟而飞鸣(它们,指“蚊子”)观之,兴正浓(代“二虫斗草间”)驱之别院(它,指“癞虾蟆”) 为:项为之强(因为)以虫草为林(当作,作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徐喷以烟(用)以虫草为林(把) 其: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它的,它们的)蹲其身,使与台齐(自己)神游其中(指“想象中的境界) 5、写出文中的四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任意两个的意思: (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体积极大的东西。(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夸张) 6、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 A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B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C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下面语句描写的内容不属于想象的一项是(D ) A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B 、果如鹤唳云端 C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D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8、“物外之趣”即因物而生成之意趣,“鹤立云端”中“鹤”和“云”分别指蚊子和烟 ;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中“庞然大物”、“山”和“树”分别指癞虾蟆、土砾凸者和丛草。“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丛草、虫蚁、土砾凸者、土砾凹者。 9、文章结尾句属动作描写,想象一下将虾蟆捉在手,打几十鞭子,这是什么样的鞭子?虾蟆竟没死,这是为什么? 答: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枝小树枝。童年的作者并不是想真要打死癞虾蟆,说明他热爱动物,富有爱心。 10、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的“趣事”。 1、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 3、鞭驱虾蟆 11、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答: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要有爱心、好奇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有想象力。 12、读了此文后,你得到了那些启示?并拟一条爱惜草坪或热爱动物的标语。 答:第一问同11题,如:小草也会疼,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分享 2 顶《童趣》课后训练题与答案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0-22 15:08:31 [标签:答案 成语 阅读 竞赛答案 阅读材料] 《童趣》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3分)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5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⑵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⑷以土砾凸者为丘。()() ⑸凹者为壑()() 3.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4分) 明察秋毫: 鹤唳云端: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4.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3分) 有想象之趣,比如: 有细察之趣,比如: 有童稚之趣,比如: 5.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3分) 张()昂()素()

《童心童趣》教案

《童心童趣》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 ②培养孩子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作品,感受内心童心的世界; 通过讨论、交流,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与交流,培养孩子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①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想象。 ③运用点、线、面、色等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聆听童心 1、听罗大佑的歌曲《童年》 讨论:在歌曲中大家都感受到了什么?(生讨论) 师:是的,作曲家以儿童的视角,阐述了童年的一些天真的想法和趣事,让每个听到歌声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么,画家笔下的儿童又是怎样的多姿多彩呢? 2、出示课题:童心童趣 二、欣赏,感受童趣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范例导赏”的问题,去赏析课本提供的艺术家作品 提示:赏析作品的时候,从作品的内容、人物的表情、神态等去分析作品中的人物,从而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2、课件逐一出示书中艺术家的作品,全班一起讨论交流,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艺术家表现的人物内心世界和自己的情感是什么?) 3、出示几幅儿童画,全班同学一起讨论:画中内容是什么?作者想表现的情感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不同艺术家、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为下一步自己的创作打下基础 三、创作,表达情感 1、展开想象,让学生展开联想:美丽的世界、七彩的舞台、生机盎然的地球、一次动物园的历险、一个晚上的梦境、课间的欢笑、郊游的快乐、亲情和友情,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启发创作。 2、指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造型方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泥塑、剪纸、版画等) 四、展示,赏析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赏评。 2、教师进行点评和学习小结

中国舞蹈考级九,十级教案资料

中国舞蹈考级九、十级教材 综述 少儿舞蹈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的舞蹈种类,是少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艺术的百花园中,它不仅起着其它艺术种类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从整个舞蹈事业的发展来看,它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就此意义而言,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可以陶冶少年儿童的情操,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完善少年儿童的人格。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儿舞蹈编导需要多方面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单从创作上讲它是编导个人才智和编创技法的结合体。但是,许多工作在少儿舞蹈教育第一线的老师,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无法到专业院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因而进一步提高编创水平的愿望就难以实现。一直以来,在少儿舞蹈艺术的舞台上,经常会出现创作灵感匮乏、创编模式化、舞蹈语汇和编舞技法成人化的现象,这些现象也一直困扰着少儿舞蹈创作一线的老师,教师们针对这些问题往往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由此看来,缺乏专业的创编知识和合理运用编创技法的能力成为了超越自我的鸿沟。随着“小荷风采”等少儿舞蹈赛事和各项少儿舞蹈国际交流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少儿舞蹈艺术的舞台上迅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姿新貌。与此同时,对少儿舞蹈作品的质量和需求就越来越大高,这意味着对少儿舞蹈编导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舞蹈考级九、十级教材,希望在少儿舞蹈编创实践课程上填补空白,打破以往编导课程重于理论、轻于实践的学习方法,通过具体可感的课堂实践,了解基本的少儿舞蹈编创方法、舞蹈构思、题材选择等舞蹈编导方面的知识内容,使广

大少儿舞蹈教师初步掌握基础的、实用的专业舞蹈编创方法,增强对编导技法的认识,从而达到培养高标准、高质量的优秀少儿舞蹈编创人才的目的。 少儿舞蹈编创理论部分: 一、少年儿童的心理与生理特征 少儿舞蹈编导要求运用适合少年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的舞蹈作品对他们进行美育教育,发挥舞蹈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的作用,使少年儿童的那种天性活泼、好奇好动、易于幻想的特点与舞蹈艺术很好的结合,通过舞蹈作品诱发孩子们纯真、质朴的感情,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那么,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编创出孩子们自己喜欢的作品呢?对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少年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再以适合他们接受能力与年龄特点的舞蹈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依照人们约定俗成的共识,往往把十五周岁以下的孩子统称为少年儿童。在这个年龄跨度内,孩子的智力、体能、追求、兴趣、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比如,三岁以前的儿童在心理上处于“人我已分”、“物我未分”的混沌状态。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分出我、你、他——人我已分。但是外在世界和自己之间,主体和客体尚未鲜明对立,物我还是混为一体的——物我未分。所以在幼儿心中,小动物、小植物、小玩具都是他的好朋友,他能够与之交心、对话,陶醉在物我混沌之中,不觉孤独。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的朋友远比大孩子要多得多。我们在创作中如果不重视这一特点,用大孩子的心去囊括他们的世界,这就是残酷的剥夺了孩子一生中短暂的混沌状态所带来的乐趣,还将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再比如三岁以后,孩子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发现自己是主体而不是客体,初步

歌曲《四季童趣》教学设计

歌曲《四季童趣》教学设计 歌曲《四季童趣》教学设计 歌曲《四季童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歌曲《四季童趣》,感受歌曲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2、能用天真、活泼 的情绪演唱出歌曲中的“趣”。3、通过气息练习、断奏 练习、旋律模唱等方法,学唱歌曲《四季童趣》4、掌握 歌曲的速度特点,学会用轻快、活泼的音色演唱《四季童趣》 教学重点: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表演歌曲《四季童趣》教学难点:能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节奏练习1、师:同 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是来自哪个季节的声音?(教师弹《嘀哩嘀哩》)学生回答:春天2、师:春天, 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来说说看,在春天的时候,你都 可以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学生回答:放风筝、春游……3、节奏练习:师:今天,要通过我们的 歌声来唤醒身边的花草树木,那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热身的 小游戏,我们一起来看几个节奏,老师出示的节奏,是不断地在 变化的,请你仔细地来看一看。① X X  X X  X X  X ② X X  0 X  X X  X ③ X X  0 X  X X  X(先出示第一个

节奏,然后第二个,再第三个,难度一点点递增,让学生观察他们之间的变化。在休止符地方变成红色,加入点头的动作) 二、学唱歌曲《四季童趣》1、第一遍听录音范唱 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fwsir.)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第二遍看歌谱听老师范唱。师:在每个季节里,同学们都会做着不同的趣事,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歌词来听一听老师的演唱,请你想一想,小朋友们在四季里,分别都在做些什么? 学生交流:春天放风筝、夏天捉鱼虾、秋天打枣摘苹果、冬天滑雪橇3、再听录音师:找一找歌曲里面哪些地方就像孩子们的'脚步声一样轻快?哪些地方像春风一样十分地轻盈、连贯。学生交流。4、跟琴学唱前两个乐句,注意断奏句和长句的气息控制。师:童趣在春天的时候,悄悄地唤醒了万物,所以我们唱的时候要用“弱”的力度来唱。5、夏天到了,小朋友来到了小河边,你看到什么?(鱼虾螃蟹),他们的心情是怎么在变化的?我们来听听这一句,你来感受一下。(教师范唱)学生交流:小朋友的心情越来越开心。通过“渐强”来表现小朋友的心里是越来越高兴。学生跟琴演唱,注意力度变化。7、师:唱完了春天和夏天,让我们一起跟着琴来唱唱秋天和冬天。 8、跟琴完整演唱两段9、情感处理:师:这首歌曲唱出了孩子们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里不同的快乐,那你们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来唱?速度应该要怎样?(多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