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式位移测量仪的设计
光栅尺工作原理

光栅尺工作原理光栅尺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移的精密测量仪器。
它通过光电传感器和光栅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测量。
光栅尺由光栅尺条和读数头两部分组成。
光栅尺条是一种具有高精度的光学刻线,它通常由玻璃或金属材料制成。
光栅尺条上的刻线是均匀且精密的,通常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
光栅尺条上的刻线可以分为透明和不透明的部分,透明部分允许光线透过,而不透明部分则会阻挡光线。
读数头是一种光电传感器,它由光源和光电二极管组成。
光源通常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它会发出一束光线。
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光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当光线照射到光栅尺条上时,光线会被透明和不透明的刻线所阻挡,从而形成一个光栅模式。
光电二极管会根据光栅模式的变化来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光栅尺条的编码和读数头的信号处理。
首先,当物体发生位移时,光栅尺条也会随之移动。
光栅尺条上的刻线会与读数头所发出的光线相互作用。
透明和不透明的刻线会使光线产生干涉,从而形成一个光栅模式。
光栅模式的变化与物体的位移成正比。
其次,读数头会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
通过对电信号的处理,可以获得与物体位移相关的数字信号。
通常,光栅尺会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因此可以得到高精度的位移测量结果。
光栅尺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机床、测量仪器、半导体设备等领域。
它可以实现对物体位移的精确测量,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光栅尺进行测量时,应保持光栅尺条与读数头之间的垂直度和平行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光栅尺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校准,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精确测量。
总结起来,光栅尺是一种利用光栅条和光电传感器相互作用的测量仪器,通过光栅条上的刻线与读数头所发出的光线相互作用,实现对物体位移的精确测量。
它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在使用光栅尺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保持垂直度和平行度,并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校准。
基于CCD和FPGA的光栅位移测量系统

0 引 言
率, 即莫尔条纹的基 频频 率 , 在此 忽略 了输 出信号 中 2次 及 以 上谐波 和噪声 。 如果光 栅尺移动 , 尔条纹也相应 的移 动 , C D输 出的 莫 则 C 相邻 的两 帧数据具 有一定的相位差 , 设相位差 为 △ 则光栅移 西,
t e mor n ep a e c a g ,h c u ain o h s h g s te g ai g ds l c me t au . h a e e c b d t ed rv ’ h i f g h s h n e t e a c mlt f a e c a ewa t ip a e n l e T ep p r s r e e a er i o p n h r n v d i h i
关键词 : 光栅 ; C F G F C D;P A;丌 中 图 分 类 号 :P 1 T 2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14 ( 00 0 0 0 10 8 12 1 ) 5— 13—0 3
G r tng Diplc m e e s r m e se s d n CCD n a i s a e ntM a u e ntSy tm Ba e 0 a d FPGA
A D cnet .P Apoesr cetdte i nedra s as dcr e u F T t s r rcs a cudc cl e / ovr rF G rcs cpe r f g i t i l a idot F a f m poesht ol a u t e oa h mo e r i l g n n a r rr o n t l a
G p o e s r E p r n r v st a h y t m a et ra t i tre e c bl y lw e u r me tfrt e g ai g s a u i , A r c s o . x e me tp e h tte s se h b t n i ne fr n e a i t ,o r q i i o s e - i e n h t i l q a t o r n n g l y te h g e u d v s n n mb r h g e y tm n e rt n,o e o t a d sa l p r t n h ih rs b iii u e , ih rs se i tg ai l w rc s , tb e o e ai . o o n o Ke r s g ai g; CD; P y wo d : t r n C F GA; Fr F
光栅位移传感器测距离的原理

光栅位移传感器测距离的原理光栅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物体距离的传感器。
它通过利用光栅的原理来实现测距的功能。
光栅位移传感器主要由光源、光栅、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等组成。
在光栅位移传感器中,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栅后,会形成一系列光斑。
光栅是由一条条等距分布的透明线条组成的,这些线条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交叉的。
当光斑照射到被测物体上时,会产生光的衍射现象。
光栅位移传感器通过检测衍射光的强度来测量物体的距离。
光栅位移传感器中的接收器会接收到经光栅衍射后的光斑,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接收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敏电阻等器件来实现。
当物体距离传感器较远时,接收到的衍射光斑会比较弱,电信号的强度也会较小;当物体距离传感器较近时,衍射光斑会比较强,电信号的强度也会较大。
因此,通过检测电信号的强度变化,可以间接地推导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
光栅位移传感器中的信号处理器会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可以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等处理,以便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距离。
信号处理器通常由微处理器或专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
光栅位移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它可以测量的距离范围很大,通常可以达到几十微米到数米。
此外,光栅位移传感器还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无需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此适用于各种工业和科学应用中。
光栅位移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测量仪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中,可以利用光栅位移传感器实现对机器人位置的准确测量;在工业生产线上,可以利用光栅位移传感器实现对产品尺寸的测量和质量控制。
光栅位移传感器通过利用光栅的原理,实现对物体距离的测量。
它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和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栅位移传感器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加可靠的测量解决方案。
光栅尺的设计及加工工艺的参考

摘要随着数控机床在机床制造领域的普及,现代机床在加工速度、加工精度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机床用光栅测量元件和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两大核心部件,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发展趋势,对机床制造商和最终用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依据对海德汉光栅尺拆解后测绘的尺寸,利用solidworks2009对其进行了实体建模,并对光栅尺加工及安装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同时,本文阐述了光栅尺的概况,分类及工作原理,介绍了典型的海德汉光栅尺及海德汉公司的发展,提出了能提高光栅尺的测量精度的方法。
第1章绪论1.1引言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式下,中国光栅尺制造商面临产品升级,寻求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制造出高性能光栅尺是光栅尺制造商共同的目标。
实现该目标与很多因素都相关,本文仅从高性能机床所需的两个关键部件人手,介绍其最新发展供大家参考。
结合HEIDENHAIN公司的在测量技术方面的深人研究,着重强调了光栅尺精度和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1)单场扫描技术;(2) 光栅测量技术;(3)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的概念及工作原理;(4 )光栅尺的加工工艺等。
结合HEIDENHAIN数控系统,介绍了适合于高性能数控机床的最新数控技术,包括(1)高速加工;(2)五轴加工;(3)智能化;(4)友好人机界面。
1.2光栅测量系统的发展趋势及水平光栅数字测量系统是数显机床、数控机床和测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光栅传感器和光栅倍频器(插补和数字化电子装置)组成。
光栅传感器是作为位移测量元件,光栅倍频器是对光栅信号进行电子细分和数字化处理。
光栅编码器是利用刻划在各种各样载体(如玻璃、玻璃陶瓷、固态钢或钢带)上的光栅作为测量标准,并通过光电扫描进行分度,编码器的精度和温度特性可以通过刻划和选择载体来优化。
光栅编码器又分为直线编码器(光栅尺)和圆编码器,而圆编码器又分为旋转编码器(作为旋转轴的反馈部件)和角度编码器(作为转台的角度测量部件)。
对于编码器的结构又分为开启式的和封闭式的。
光栅尺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光栅尺的种类及工作原理光栅尺是一种常见的测量仪器,它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物体的位置和移动距离。
光栅尺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数控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光栅尺的种类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一、光栅尺的种类1. 增量式光栅尺:增量式光栅尺是最常见的一种光栅尺。
它通过将光栅刻划在透明玻璃或光学膜上,然后通过读头接收反射或透射的光信号,测量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增量式光栅尺通常具有高分辨率和较低的成本,适用于一般的测量应用。
2. 绝对式光栅尺:绝对式光栅尺是一种具有独特编码结构的光栅尺。
它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位置,无需参考点或回零操作。
绝对式光栅尺通常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测量应用。
3. 波前式光栅尺:波前式光栅尺是一种基于波前干涉原理的光栅尺。
它利用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波前差来测量物体的形状和表面变形。
波前式光栅尺通常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适用于形状测量和表面缺陷检测。
二、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干涉现象。
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刻线的光学元件,可以将入射的平行光束分成多个等间距的光斑。
光栅尺通常包括光栅和读头两个部分。
当光线照射到光栅上时,光栅上的刻线会将光线分散成多个光斑。
这些光斑会经过物体反射或透射后,再次通过光栅,最后被读头接收。
读头中的光电二极管会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对于增量式光栅尺,读头会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
脉冲的数量和频率与物体的位置和位移成正比。
通过计数和计时脉冲信号,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对于绝对式光栅尺,光栅上的刻线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编码结构。
读头会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二进制码或格雷码。
通过解码和识别编码,可以直接确定物体的位置,无需参考点或回零操作。
对于波前式光栅尺,光栅上的刻线会形成一种波前干涉的结构。
读头会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干涉条纹图像。
通过分析条纹图像的变化,可以测量物体的形状和表面变形。
总结起来,光栅尺利用光学原理通过光栅和读头的组合,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和解码来测量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光栅尺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检测物体位置的精密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自动化控制和精密测量领域。
其工作原理基于光学干涉原理和编码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
光栅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源、光栅、检测器和信号处理器。
光源发出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到光栅上,光栅是由一系列等距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组成的,这些条纹被称为光栅线。
当光线通过光栅时,会发生折射和衍射现象。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增量式和绝对式。
1. 增量式光栅尺工作原理:增量式光栅尺通过测量光栅线的移动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当物体移动时,光栅线也会相应地移动。
光栅尺上的检测器会接收到经过光栅衍射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器会对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物体的位移或位置信息。
2. 绝对式光栅尺工作原理:绝对式光栅尺通过在光栅上编码信息来直接确定物体的位置。
光栅上的每一个光栅线都被编码成独特的二进制码。
检测器接收到经过光栅衍射的光信号后,会将其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码。
信号处理器会将二进制码转换为物体的绝对位置信息。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干涉原理。
当光线通过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光线会在光栅上产生干涉条纹。
这些干涉条纹的形状和间距与光栅的结构参数相关。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特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位移或位置信息。
光栅尺的精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光栅线的间距、光源的稳定性、检测器的灵敏度等。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光栅尺通常采用高精度的光栅和稳定的光源,同时配备高分辨率的检测器和精密的信号处理器。
总结起来,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干涉原理和编码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
通过测量光栅线的移动或解码光栅上的信息,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或位置信息。
光栅尺在机械加工、自动化控制和精密测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CT-M50C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用户手册

第一章概述我公司生产的CT-M50C型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是光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
它采用了当代最新的机械及电子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操作灵活、使用方便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性能远远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独特美观的一体化外型设计,强构紧凑可靠,使用安全方便,更具完备的实用功能。
仪器有多种不同型号及附件可供选择,以满足各种特殊要求,如计算机接口、公英制转换、大量程表检定、数显表和钮簧表检定等。
该仪器紧跟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完全符合国家检定规程要求。
仪器采用最新软硬件技术,进行人性化设计,对操作者的实际操作情况加以仔细考虑,对于每一位刚接触本仪器的操作者来讲,只需三十分钟可学会,而且仪器操作界面良好,使用十分方便。
检定过程采用人工智能化的方法,操作者只需装好被检表,选定该表的类型和其它信息后就可开始检定,检定结束后自动显示结果和打印检定数据。
(CT-M50C 型)第二章工作原理及基本构造2.1 工作原理CT-M50C 型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采用了最新的光电及机械电子技术,位移标准采用光栅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
采用液晶显示及菜单设置,使检定方便快捷,操作方便。
仪器紧跟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并根据国家规程改动免费及时升级。
本检定仪检定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4-2008 (指示表),JJG35-2006 (杠杆表),JJF1102-2003 (内径表)和JJG379-2009(大量程百分表)等。
2.2 基本构造该仪器主要由光栅位移传感器、电子测控箱及微型打印机三大部分组成。
①光栅位移传感器:由光栅尺和电路处理板组成。
光栅位移传感器在位移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莫尔条纹经电路放大、采样、A/D 转化为数字位移。
②电子测控箱:由微处理器和驱动装置组成,此系统把光栅传感器模块输出的信号接收后并人工控制位移的前进后退,并把标准位移等数据显示在LCD 液晶上。
光栅尺工作原理

光栅尺工作原理光栅尺是一种用于测量线性位移的装置,常用于机床、数控机床、测量仪器等领域。
它通过光栅原理实现高精度的位移测量。
光栅尺的基本构造包括光栅尺头、光栅尺尺体和读数头。
光栅尺头是光栅尺的核心部件,由光栅尺尺体和读数头组成。
光栅尺尺体是一根细长的光栅尺带,上面刻有一系列等距的透明光栅条纹。
读数头是固定在光栅尺尺体上的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光栅尺尺体上的光栅条纹。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栅的干涉效应。
当光线照射到光栅尺尺体上时,部分光线通过光栅条纹的间隙透射,部分光线被光栅条纹反射。
透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存在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读数头感知到这些干涉条纹,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光栅尺的读数头采用光电传感器,常见的有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
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干涉条纹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和处理后,可以转化为与位移相关的模拟或数字信号。
光栅尺的分辨率是指光栅尺尺体上单位长度内的光栅条纹数目,也称为线数。
分辨率越高,测量精度越高。
常见的光栅尺分辨率有1μm、0.5μm、0.1μm等。
光栅尺的分辨率可以通过增加光栅条纹数目来提高,但也会增加制造成本。
光栅尺的工作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栅尺尺体的制造精度、读数头的灵敏度、光源的稳定性等。
为了提高光栅尺的工作精度,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校准和校正措施。
常见的校准方法包括零点校准、非线性误差校正、温度补偿等。
光栅尺的应用领域广泛,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位移测量的场合。
在机床领域,光栅尺常用于测量工件的位移,以实现精确的加工。
在数控机床中,光栅尺可以与伺服系统配合使用,实现闭环控制,提高加工精度。
在测量仪器领域,光栅尺可以用于测量长度、角度等物理量。
总结起来,光栅尺是一种基于光栅原理的位移测量装置。
通过光栅尺尺体上的光栅条纹和读数头的光电传感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移测量。
光栅尺的工作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校准和校正。
光栅尺在机床、数控机床、测量仪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整形电路设计
图5可以把幅值为0.7v~15v的正弦波转换为方波。 NE5532为一个滞回比较器,把正弦波转化为有正负值的方波,再接 一级LM311,可以使方波只有5v和0v电压值。 NE5532A是一种双运放高性能低噪声运算放大器。 相比较大多数标 准运算放大器,如1458,它显示出更好的噪声性能,提高输出驱动能力 和相当高的小信号和电源带宽。这使该器件特别适合应用在高品质和专 业音响设备,仪器控制电路和电话通道放大器。 LM311的电压比较器设计运行在更宽的电源电压:从标准的±15V运
2.5.2设计中LCD液晶屏的连线
基于LCD显示块低功耗、短响应时间以及适应低频工作的特点,设 计者选用LCD显示器完成显示部分的功能,并且使用静态驱动。所选的 LCD型号为1601。 1601是一款最常用也是最便宜的液晶显示屏。1601的意思是每行显 示16个字符,一共可以显示一行。1601可显示内部字符,也可以显示自 定义字符。 1601液晶的引脚图如图11所示。
Ub=U0+UmSIN(+90°) =U0+UmCOS() 位移为矢量,有方向和大小,判向电路输出的加法和减法计数脉冲 表示位移的方向和大小。
2.4单片机及其附属电路
系统中的单片机采用AT89C52系列, 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 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 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 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 通用8位中央 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可为 您提供许多较复杂系统控制应用场合。 AT89C52有40个引脚(引脚图如图7),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 (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 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 个读写口线,AT89C52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 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 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 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图7 AT89C52引脚图 AT89C52有PDIP、PQFP/TQFP及PL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 品的需求。 主要功能特性: · 兼容MCS51指令系统 · 8k可反复擦写(>1000次)Flash ROM · 32个双向I/O口 · 256x8bit内部RAM · 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 · 时钟频率0-24MHz · 2个串行中断 · 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 · 2个外部中断源 · 共6个中断源 · 2个读写中断口线 · 3级加密位 ·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附录二 程序代码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include<math.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RS_CLR RS=0 #define RS_SET RS=1 #define RW_CLR RW=0 #define RW_SET RW=1 #define EN_CLR EN=0 #define EN_SET EN=1 #define DataPort P2 sbit RS = P3^0; //定义端口 (显示屏) sbit RW = P3^1; sbit EN = P3^2; void LCD_Init(void); void inti() { LCD_Init() ; TMOD=0x05 ;//*T0为16位计数方式*/ TH0=F0 ; TL0=60 ;//*预置初值*/ TR0=1; } // 单片机计算脉冲数 显 示 uint num;//计数变量声明 /*延时子程序********************/ void delay(uint xms)
图9 LCD模块外观
图10 液晶显示器基本结构
液晶屏其结构如图10,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极低功耗显示器,其 应用特别广泛。目前常用的LCD是根据液晶的扭曲-向列效应原理制成 的。这是一种电场效应,夹在两块导电玻璃电极之间的液晶经过一定处 理后,其内部的分子呈90°的扭曲,这种液晶具有旋光特性。当线形偏 振光通过液晶层时,偏振面回旋转90°。当给玻璃电极加上电压后,在 电场的作用下液晶的扭曲结构消失,其旋光作用也随之消失,偏振光便 可以直接通过。当去掉电场后液晶分子又恢复其扭曲结构。把这样的液 晶放在两个偏振之间,改变偏振片的相对位置就可得到黑底白字或白底 黑字的显示形式。LCD的响应时间为毫秒级,域值电压为3~20V,功 耗为5~100mW/cm2.
· 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 单片机的连接图如图8:
图8 单片机连线图
AT89C52的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在图8的左上角,晶振为12MHz。图 中P2口连接LCD液晶显示屏,作为屏幕的数据接口(其他有关LCD屏的连 接在下一节中介绍),P3^4接四细分后的脉冲输出,作为单片机的脉冲 信号输入端进行计数。
附录一 元器件清单
器件类型 器件名 数量
单片机 集成运放 集成运放 集成运放 电容 电阻 开关 液晶屏 与门 变阻器 晶振 非门 或非门
AT89C52 LM324 LM311 NE5532 C R 按键开关 LCD1601 74LS08 RV1 X1 74LS04 7425
1 2 2 2 7 21 1 1 11 1 1 4 2
图2 系统整体框图
光栅尺移动产生莫尔条纹,光栅传感器检测后产生近似正弦波的电 信号。该电信号经过放大、整形电路将正弦信号变成方波,再经四细 分、辨向电路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省去了模-数转换的部 分使电路简单,编程容易。细分信号输入到单片机T0口进行计数,通过 程序运算,再由LCD屏显示出运算结果。
1、 系统工作原理 1.1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光栅位移传感器通过主光栅(即标尺光栅)与位移部件固定连接, 随着主光栅和副光栅(即指示光栅)进行相对位移,栅线间夹角为θ, 则光栅组透光部分呈菱形,综合效果是一组等间距亮带,即形成了莫尔 条纹。光栅位移传感器位移时莫尔条纹也移动,经过光电器件转换使黑 白相间的条纹转换成正弦波变化的电信号。
用protues软件画出电路图,整体电路图如图13:
图13 系统整体电路图
总结
两周的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其中包含着 快乐,也有辛酸。我们选的设计题目是“光栅位移测量仪的设计”,大 家都觉得这个题目是比较简单的。其实不然,做了之后,发现设计电路 虽然简单,但我们认为它真正困难的地方是程序设计,不过在我们同心 努力下最终完成了。 我们刚选该题目时,真的是一头雾水,硬件电路不知如何下手,更 何谈解决程序那块,因为我们所学的都是单片机方面的理论知识,应用 到实践中去还比较少。不过,我们俩人也没偷下懒,迅速分工去查阅和 收集资料。我们去了图书馆借一些参考书,上网找一些相关资料,并且 请教指导老师。通过不断努力,终于把设计的思路和模型定了下来,并 最终完成了设计。 本文对单片机用于位移测量的理论、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 较,并对每种测量方法定性、定量的予以阐述,设计了显示接口电路和 应用程序。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硬件电路 本系统采用89C52单片机,充分利用单片机内部自带的16位定时计 数器进行设计,较完全的开发了单片机自身的功能,接口利用了89C52 的I/O口具有较大的电流驱动能力的特点,直接由单片机驱动,简化了 硬件电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的性价比。 测量方法 在测量原理上采用了利用单片机内部计数器实现可逆计数的测量方 法,保证了在位移测量中获得较高的精度。应用范围广泛,可通过扩展 进行二次开发。 程序调试 本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程序设计,显示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和初始化 程序,并对这些程序在Keil U4软件上进行编译和调试,并且与Proteus 进行了联机仿真,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Keil的编译HEX文件还可通
(a)长光栅结构
(b)莫尔条纹的形成
图1 莫尔条纹的原理
电信号再经过放大器放大、整形电路整形,细分、辨向等电路,最 终送到单片机对移动的莫尔条纹进行计数,运算后送到LCD屏显示。
1.2系统整体设计框图
系统整体框图如图2所示:
四倍频细分辨向 单片机计数运算 放大整形电路 光栅传感器
位移信号
LCD屏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很少直接设计LCD显示器驱动接口,一般是直
接使用专用的LCD显示驱动器和LCD显示模块LCDM 。 LCDM是把LCD显示屏、背景光源、线路板和驱动集成电路等部件 构造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独立部件使用。其特点是功能较强、易于控 制、接口简单,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较多。其内部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LCDM一般带有内部显示RAM和字符发生器,只要输入ASCII码就可以 进行显示。实物图见图9。
三、系统软件设计
把计数脉冲接到单片机的片内计数器T0端即可,相对外部计数芯片 来说,使用软件方法电路相对要简单的多。下图为程序流程图:
Y N 主程序 上电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 下降沿触发开始计数 读取TH0、TL0数据 判断是否溢出 结束 脉冲停止、计数停止
送LCD显示
图12 系统程序流程图来自四、系统仿真电路图2.5 LCD液晶显示屏的设计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Liquid Crystal Diodes)是利用液晶经过处 理后能够改变光线传输方向的特性,达到显示字符或者图形的目的。其 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耗极低、显示内容丰富等特点,在单片机应 用系统中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
2.5.1 LCD显示模块LCDM
算放大器到单5V电源用于逻辑集成电路。其输出兼容RTL,DTL和TTL以 MOS电路。此外,他们可以驱动继电器,开关电压高达50V,电流高达 50mA。
图5 整形电路
2.3细分辨向电路的设计
四细分辨向电路如下,图6:
图 6 四细分辨向电路 为了提高系统分辨率,需要对莫尔条纹进行细分,为记录光栅上移 过的条纹数目和判断光栅的移动率等,光电转换器件采用4极硅光电池 来接收莫尔条纹信号。调整莫尔条纹的宽度B,使它正好与2个硅光电池 的宽度相同。则可直接获得在相位上依次相差90°的2路信号,进行4倍 细分。 位移除了有大小的属性外,还具有方向的属性。为了辨别标尺光栅 位移的方向,本设计采用的是2个硅光电池来接收莫尔条纹信号,则输 出的2路信号在相位上相差90°,W-光栅的栅距,x-标尺光栅位移 量。 2个硅光电池输出的2路信号: Ua=U0+Um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