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方法学评论

合集下载

免疫抑制药的药物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

免疫抑制药的药物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

免疫抑制药的药物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药包括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广泛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由于该类药物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接近,且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大,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速率在不同的疾病状态、器官移植类型及年龄上存在很大个体差异。

因此,应监测免疫抑制药物血药浓度,以便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一、环孢素A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如下:1.原理全血破碎红细胞后用乙醚将环孢素A(cyclosporin A)提出,蒸干提取液,用流动相及正己烷重溶解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

2.试剂与仪器(1)仪器:Hp1090M高效液相色谱仪。

(2)试剂:标准品环孢素A,内标环孢素D,乙醚,乙腈,甲醇,异丙醇,氟化钠及正己烷等。

环孢素A标准贮存液(1mg/ml)的配制:称取环孢素A 0.1g溶于100ml甲醇中。

内标贮存液(1mg/ml)配制:取环孢素D 0.1g溶于100ml甲醇。

内标应用液用甲醇稀释内标贮存液为10μg/ml。

(3)色谱条件:分析柱Spherisorb C18 4.6mm×200mm (7μm)不锈钢层析柱,流动相:乙腈∶水∶甲醇∶异丙醇按57∶18∶25∶1.5的比例配成。

进样量20μl,柱温65℃,流速1.4ml/min,检测波长为208nm。

3.操作取全血2ml加入16μl环孢素D内标液(10μg/ ml)及约1g氟化钠,漩涡混合30秒后加入乙醚5ml,振荡2.5分钟,离心(4000r/min),移取有机层4ml于另一试管,50℃空气流中吹干。

残渣中加入流动相150μl及正己烷400μl重溶解,取20μl进样。

环孢素A与环孢素D保留时间分别约为4.6分钟及5.5分钟。

4.计算以标准管环孢素A和环孢素D(内标)面积比及相应环孢素A浓度,建立回归方程。

根据待测标本的面积比,用上述方程求出标本中环孢素A浓度。

他克莫司对肝移植患者血药浓度影响的分析

他克莫司对肝移植患者血药浓度影响的分析

他克莫司对肝移植患者血药浓度影响的分析张阳;宋沧桑;李兴德;陆维【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评价》【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目的:统计肝移植患者服用他克莫司(FK506)后血药浓度的变化,探讨 FK506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筛选我院2010~2012年接受肝移植的患者41例,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实际住院天数,主要诊断及其他诊断以及服用FK506的血药浓度及剂量。

分析术后时间、用药剂量、性别、年龄等因素与FK506血药浓度的关系。

结果:术后14 d 内与14 d 后患者服用 FK506的剂量(P <0.001)和血药浓度(P <0.05)均具有明显差异;在同一时间内,性别对 FK506的血药浓度有一定的影响(P <0.05);在术后14 d 内,A 组剂量小于 B 组和 C 组(P >0.05),血药浓度 C 组高于 A 组和 B 组(P <0.05);在大于14 d,C 组剂量大于 A组和 B 组(P <0.05),血药浓度 C 组高于 A 组和 B 组(P <0.05)。

年龄对 FK506血药浓度有一定的影响,在术后14 d 内,C 组剂量与 A、B 组相比无差异,C 组血药浓度高于 A、B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大于14 d,C 组剂量和血药浓度与A、B 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首次给药主要是0.5 mg・ kg -1和1 mg・kg -1,占总例次的87.80%,血药浓度主要在0~5μg・ L-1,占总例次的73.17%。

结论: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影响因素众多,在使用时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控制血药浓度在理想范围,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Objective: By monitoring the results blood concentration of taking tacrolimus(FK506)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toexplore the factorsaffecting the tacrolimus blood concentrations.Methods: Screening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our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2, survey the gender, age, the actual number of days in hospital, main diagnosis and other diagnosis and blooddrug concentration and dose of FK506.Resul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 within 14 days and 14 days later of thedose(P <0.05) and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P <0.001) of FK506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Gender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theblood concentration of FK506 in the same time(P <0.05).Within 14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dose of group A is less than groupB and C, blood concentration in group C is higher than group A and group B.In 14 days later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dose and theblood concentration of FK506 in group C are higher than group A and B.Age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tacrolimusin the same time (P <0.05), Within 14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re are no difference at dose of group C compared with group Aand B, but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group C is higher than group A and B (P <0.05).In 14 days later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re are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dose and blood concentration group C compared with group A and B.Administration mainly for the first was 0.5and 1 mg・kg-1 , accounting for 87.80% of the total cases,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mainly was 0 ~5 μg・L-1 , accounting for 73.17% ofthe total cases.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tacrolimus blood concentrations liver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The variousfactors of tacrolimus blood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accoun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in a ideal range, infavor of improv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总页数】4页(P277-280)【作者】张阳;宋沧桑;李兴德;陆维【作者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云南昆明 650011;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云南昆明 650011;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云南昆明 650011;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云南昆明 6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5【相关文献】1.肝功能异常对肝移植患者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 [J], 毛秀梅;王聪;张弋2.他克莫司对肝移植患者血药浓度安全性的影响 [J], 丁明明;蒋纪红;李敏;郑芝欣3.CYP3A5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关系的Meta分析 [J], 张阳;宋沧桑;李兴德;陆维;覃福进4.104例不同民族肾病综合征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朱丽丽; 王轶睿; 韩罡; 陈渤松; 袁圆; 陈国儒; 古丽米热·阿不都热依木; 赵军5.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患者肝肾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分析 [J], 许芳秀;董西凤;吴婧;李明春;王春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

方法:本次研究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共计51例,在实验过程中对所选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并对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进行全血化学发光测定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对剂量进行适当的变动,对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和记录。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选患者中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及较差的人数分别为23人、18人及10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0.39%,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分别为(8.44±4.11)ug/L、(6.82±2.01)ug/L及(3.42±1.52)ug/L;在治疗过程共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7.84%。

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对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他克莫司;临床价值;治疗总有效率前言:近几年,他克莫司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克莫司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而且其在个体中血药浓度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血药浓度估算难度较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他克莫司应用的难度,影响治疗的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因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研究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共计51例,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共计51例。

所选5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为37:14,患者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为68岁,均值为(44.2±10.5)岁。

纳入标准:患者均已确诊患有肾病综合征;患者及其亲属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他克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

他克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

他克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王琳娜(河南省洛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洛阳471000)摘要:目的:探究他克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0月肾病综合征患者94例,应用他克莫司呈现稳态血药浓度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持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并统计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94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未缓解15例,占15.96%,归入未缓解组;部分缓解38例,占40.42%,归入部分缓解组;完全缓解41例,占43.62%,归入完全缓解组,总缓解率为84.04%;完全缓解组血药浓度高于部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部分缓解组高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及部分缓解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未缓解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他克莫司不同血药浓度与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具有密切关系,临床需尽量将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维持于4.85~11.40ng/mL,以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关键词:他克莫司肾病综合征血药浓度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9)04-0142-02肾病综合征为肾内科多发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症状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等,病死率较高,需及时有效治疗。

临床对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或存在激素抵抗者,常推荐以免疫抑制剂或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

他克莫司为新型免疫抑制剂之一,可与FKBP12相结合生成KF506-FKBP12复合物,阻碍钙离子依赖性传导路径,降低钙调磷酸酶活性,阻止T细胞核因子产生去磷酸化,抑制干扰素与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基因转录,降低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抑制T细胞活化,进而发挥缓解抗宿主反应及迟发性变态反应的作用,减轻临床症状[1]。

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联分析

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联分析
眼, 占l 5 %; 复性 近视 散 光 3 0眼 , 占3 3 % 裸 眼 视 力0 . 1 5 — 0 . 4共 7 6眼 . 均为 复性 近视 散光 1 6 8眼 散 光 均> 0 . 5 D; 顺 规 散 光 6眼 , 占3 . 6 %: 逆规 散 光 1 2 6 眼, 占7 5 %; 斜 轴 散光 3 6眼 , 占2 1 - 4 %。散 光 ≥2 D
散光 4 8眼 , 占5 2 . 1 7 %。散光 度> O . 5 D共 1 0 4眼 , 其
群 对 高 端 晶体 的接 受 程 度等 因素 影 响 .限制 了术
中减 少散 光方 法 的应用 。因此 准 确 的验光 配镜 仍
中顺 规 散光 4眼 , 占3 . 8 5 %: 逆 规散 光 8 8眼 , 占8 4 。
f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6 — 2 0 )

临床 研 究 ・
肾移植 患者他 克 莫司给药 剂量 与血药 浓度及 不 良
反应 的关联分析
魏筱华, 温金 华 , 段舟萍, 邹德 琴
f 南 昌X  ̄ g - N N 医 院药 剂 科 , 南昌 3 3 0 0 0 6 )
善, 矫 正视 力最低 0 . 6 . 最高 1 . 2 。
2 . 2 对照 组 裸 眼视 力 0 . 5 — 0 . 8共 9 2眼 . 屈 光 状 态
表 现为 } 昆合 散 光 、 单纯近视散光 、 复性近视散光 。
其 中混 合 散 光 4 8眼 . 占 5 2 % :单纯 近 视 散 光 l 4
【 3 ] 张钧 , 王丽 天.白内障超声乳化 术与手术性散 光的关 系பைடு நூலகம் j ] . 眼视
光学杂志 . 2 0 0 2 , 4: 2 1 2 3 .

根据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指导移植术后患者安全用药的体会

根据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指导移植术后患者安全用药的体会

他克莫司( FK-506) 是 1984 年由 Fujisawa 药物有限公司发 现,是一种来源于真菌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它是一种选 择性的 T 淋巴细胞钙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大量数据证明了 FK506 作为一种首要的或者救援性免疫抑制 剂 的 功 效[1]。FK506 安全有效的治疗范围很窄,其剂量不足或者血药浓度过低 可能会导致移植物的排斥反应[1],而毒性的 FK-506 会诱导一 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肾毒性、神经毒性、移植性糖尿病、对传染 易感性增加、癌变、高血压以及胃肠功能紊乱[1 ~ 2]。自 2009 年 以来,我院现已进行了近百例次 FK-506 的监测,在实际工作中 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的职责,运用自己所学的药学知识,指导 患者安全、合理的使用药物,深受患者和临床医师的好评。现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 年以来我院门诊肾移植术后患者 23 例,男 20 例,女 3 例,年龄 19 ~ 56 岁,中位年龄 37 岁。 1. 2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采用美国 DADE BEHRING 公司的 Syva 药物浓度分析仪。 1. 3 测定原理 采用一种均相酶免疫分析法,以竞争结合 FK-506 抗体的结合点为基础。 1. 4 样品采集 均为口服给药后 12h 后的谷浓度的样品,用 EDTA-Na2 抗凝管采集,实验采用全血。 2结果
·61·
植肾肾病的疗效评估[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 51) : 10238 - 10241.
6 张鑫. 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J]. 肾脏病与透析 肾移植杂志,2005,14( 4) : 333 - 338. ( 收稿日期: 2011 - 04 - 21)
RIIN 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较大优势,其固定最接近骨干

血药浓度监测-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监测-他克莫司
取结果方式: 1. 机器刷卡取结果; 2. 关注医院公众号后微信看结果; 3. 电话问结果:65897521。
室间质评结果
个体化用药建议
4
药学服务
数据简析
6月共监测FK:865例
<2: >30:
22例 2例
例数
<2 2-30 >30
数据简析
选取2018年,290例肾移植患 者监测共计6250次,平均每人监 测(21.12 ± 17.77)次,最多 108次,最少4次。共有124例患者 出现196例次的异常值,其中男性 76名,女性48名,平均年龄 (40.76 ± 11.13)岁,最小17 岁,最大74岁。
肝移植 肾移植
术后1个月
10-15 6-15
2-3个月
7-11 8-15
>3个月
>6个月
5-8
7-12
5-10
以肾移植为例:三联方案(他克莫司-霉酚酸-激素)中,他克莫司谷浓度参考范
围:(ng/mL) 术后1个月内: 10-15
参考!!
1~3个月:
8-12
4~6个月:
6-10
7~12个月:
6-8
>12个月:
也有报道认为MDR1基因的3个SNPs( rs1128503、rs2032582、rs1045642) 对 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有一定影响。
遗传因素--CYP3A4诱导剂---降低药
酒精
利福平 利福喷丁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含酒精饮料 藿香正气水
其他
贯叶连翘 绿豆汤
2
八知道
1. 他克莫司正确的服药方式是空腹,您知道吗? 空腹是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3小时, 并不是指饭前或饭后(与就餐开始或结束间隔30分钟)。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比较分析41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9·实验研究·进行药物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也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有研究发现,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最终用药方案以及临床治疗质量[1]。

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属于临床常用药物,均为免疫抑制剂,主要在患者器官移植术后应用,用于抗排斥反应及某些免疫性疾病治疗[2]。

这两种药物的治疗范围比较窄,但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个体之间具有明显差异。

因此,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确保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合理调整用药方案,直接影响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3]。

本研究通过OCV与RCVK检测结果比较分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析环孢素A和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进行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选取患者的50份血样进行血药浓度检测,进行相关试验。

1.2 方法1.2.1 质控、样本处理环孢素A:分别选用质控、全血血样各150 μl。

先后加入50 μl细胞裂解液与300 μl沉淀液,在涡旋后,进行离心分离,取300 μl上清液,进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

他克莫司:分别选用质控、全血血样各150 μl。

加入150 μl沉淀液。

在涡旋后,进行离心分离,取150 μl上清液,进行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

1.2.2 OCV(最佳条件下变异)在进行测定之前,首先对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分别进行温度、光路以及吸量矫正,使用全新的标线与试剂盒制定更符合标准的曲线,并从新的质控盒中选用低(环孢素A:150.00ng/ml;他克莫司:5 ng/ml)、中(环孢素A:400.00 ng/ml;他克莫司:11 ng/ml)、高(环孢素A:800.00 ng/ml;他克莫司:22 ng/ml)三种浓度的质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方法学评论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是一种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是链霉菌属中分离出来的发酵产物,常温下呈白色结晶状粉末,分子式为CH60N2HO,分子量为822.05[1]。

由于对T细胞有选择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抗器官排斥性疾病肝、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或是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药物本身和其代谢产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是其使用的一个必备前提。

目前监控其血药浓度的方法有许多,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尚未成体系。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2],方法准确、可靠、简单,适用于临床上监测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的广泛推广。

2011年2月~2011年6月,我们研究了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可行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仪器与药品仪器:3200Qtrap型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仪;药品:他克莫司胶囊(规格为1mg/粒,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412);他克莫司对照品(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084120L);乙腈为色谱纯,其它试剂为分析纯。

1.2方法
1.2.1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四氢呋喃(55:40:5);流速:1.2ml/min;柱温:30℃;进样量:20。

1.2.2样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他克莫司10mg,全部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至刻度摇匀,制成0.1mg/ml的溶液,放入冰箱保存。

1.2.3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他克莫司对照品10mg,全部转移至l00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1mg/ml的标准品对照液。

分别取标准品2、4、6、8、10ml,用乙晴稀释至20ml,做成标准曲线。

1.2.4全血样品处理:取血清0.5ml,加入5ml乙醚,振荡3min,3000r/min离心机处理10mi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管中,留待进样。

1.2.5配制好的液体每次进样20μl,每一浓度进样三次,如结果无太大偏差,取其平均值。

以峰面积(A)对浓度(C)进行回归,他克莫司的浓度在1.32~1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结果
2.1回收率
取空白血浆1ml,加入他克莫司标准液,配成2.0、4.0、6.0三种梯度浓度的血浆样品,按“1.2.4”项方法操作,测定样品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相对回收率。

根据各浓度血浆样品峰面积和相应浓度的标准液直接进样,测得的峰面积比较,通过计算得到绝对回收率。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4.0、6.0(μg/ml)三种梯度浓度的血浆样品,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4.1%、102.7%、102.8%;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3.8%、95.5%、93.0%。

平均相对回收率为103.2%,平均绝对回收率为94.1%。

研究结果显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较好测定他克莫司血药不同浓度的相对和绝对回收率。

2.2精密度
配制2.0、4.0、6.0三种浓度的血浆样品,在同1d的不同时间和5d中每一天,按“1.2.4”项方法操作,测定样品峰面积,得出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0、4.0、6.0(μg/ml)三种梯度浓度的血浆样品,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04.1%、102.7%、102.8%;日间精密度分别为93.8%、95.5%、93.0%。

平均日内精密度为103.2%,平均日间精密度为94.1%。

研究结果显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较好测定他克莫司血药不同浓度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3讨论
作为第二代免疫抑制药的代表性药物,他克莫司临床大量应用于肝肾等器官移埴的抗排斥反应及免疫缺陷性疾病,具有药效强、剂量低、提高器官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低等优点。


是他克莫司治疗范围限制在一定的剂量,毒副作用较大,关键是毒副作用与血药浓度呈量效正相关性,再加上其药动学指标患者个体差异较大,无法用服药量来判断血药浓度的范围[3]。

因此,临床使用他克莫司治疗病症时,为提高免疫抑制效果的同时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需要监测药物在休内的血药浓度,根据测量到的血药浓度来确定给药剂量和方案。

检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时,通常采用全血来做为检测标本,这是因为:①全血/血浆中他克莫司浓度的分布为20:1,全血中药物浓度较高,更易达到检测灵敏度要求;②血浆浓度稳定性关,比全血浓度变异性大;③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为全血谷值浓度,所以一般不用血浆。

而且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血药达峰时间并不一致,所以临床检测一般以全血为主[4,5]。

有研究表明,许多因素能影响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6~8],例如性别,女性的血药浓度要高于男性,体重和身高也对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有影响,给药时间也对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有很大影响,例如早晨服药,血药浓度明显高于一天的其它时间段,而服用取它的药物对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也有影响,例如大环内酯类药物、氯霉素、林霉素、抗真菌类药物、抗病毒药、钙拮抗剂等药物的联合用药,均会影响到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所以临床上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监控非常重要[9]。

近年来他莫西司的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串联质(HPLC-MS/M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免法(EIA)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10]。

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准确度高,易于操作,适于临床推广[11,12]。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较好测定他克莫司血药不同浓度的相对和绝对回收率,也能较好测定他克莫司血药不同浓度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在1.32~16.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2%。

本研究探讨了,他莫西司的临床反相高相色谱检测法,但是对于检测他莫西司血药浓度的质控方法,并没有做探讨,质控系统的建立对于评价方法的准确及考虑其它影响检测的因素的控制十分重要。

现在质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定期测定样本,根据质控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来确定,质控方法的正确性。

另一种方法即是绘制质控图,即已测定结果为纵坐标,测定时间或者批次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图谱,限定有效范围。

本研究的下一步即为探讨反相高相液相检测法的质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