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II4(导游基础知识教案).doc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国及地方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的导游基本技能和知识,为其日后从事导游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热爱自然之情。
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与文化概述2. 中国的自然景观及其特色3. 中国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4. 导游的基本技能与工作流程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抽象的历史、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
重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导游的基本技能。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2. 中国地理模型3. 导游工作流程图解卡片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3. 学生活动: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导游工作流程;小组合作,完成地方风土人情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 - 讲述一段关于导游的趣闻,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中国历史与文化、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及导游基本技能。
3. 巩固练习:学生在小组内模拟导游讲解,并互相评价。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观察、口头反馈。
2. 为学生提供反馈:点评各小组的角色扮演,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作业布置:1. 准备一段家乡的风土人情介绍。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一个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景点。
3. 思考并写下从事导游工作的必备品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打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全国导游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导游技能,培养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旅游景点概况1.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等。
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对旅游景点的认知程度。
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各个旅游景点的风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三、导游业务知识1. 教学内容:介绍导游的基本业务知识,包括导游词的编写、导游讲解技巧、游客服务等。
2.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导游业务的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导游能力。
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导游业务知识。
四、导游素质与道德规范1. 教学内容:介绍导游的素质要求,包括知识水平、语言能力、心理素质等,以及导游的道德规范。
2.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导游素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导游素质与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五、导游法律法规1. 教学内容:介绍导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法》等。
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导游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导游法律法规的知识。
六、导游服务流程与技巧1. 教学内容:解析导游服务的整个流程,包括接团、导游讲解、游客服务、处理旅游中的问题等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技巧。
2.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导游服务的流程,掌握各个环节中的关键技巧,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水平。
3. 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导游服务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掌握导游服务流程与技巧。
七、旅游心理学1. 教学内容:介绍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游客的心理需求、游客的心理特征等,以及如何运用旅游心理学知识提高导游服务。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授课班级:[具体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时间]授课地点:[具体地点]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职业素养。
- 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 熟悉旅游法规和政策。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讲解能力和应变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 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第一讲:导游职业概述1. 导游的定义和职责2. 导游的职业素养3. 导游的工作流程4. 导游的权益与义务第二讲:中国历史文化1. 中国古代史概述2. 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3.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4. 中国近现代史概述第三讲:中国地理与气候1. 中国地理位置及特点2. 中国地形地貌3. 中国气候类型及特点4. 中国主要气候灾害第四讲:中国民俗与风物特产1. 中国民俗概述2.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3. 中国饮食文化4. 中国风物特产第五讲:旅游法规与政策1. 旅游法规概述2. 旅游合同法3. 旅游保险法4. 旅游安全管理条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导游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导游基础知识。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讲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结合具体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系统讲解导游基础知识,重点讲解难点和重点。
3. 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导游基础知识。
5. 角色扮演:模拟导游讲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导游职业的短文。
2. 收集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导游的工作内容3. 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讲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员的职业发展前景第二章:旅游地理一、教学目标1. 熟悉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讲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政策法规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掌握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学会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1.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四章:导游业务知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了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学会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服务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讲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流程第六章:游客心理与行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掌握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学会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二、教学内容1.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2. 情景模拟法:模拟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应对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导游语言与沟通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学会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二、教学内容1. 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与游客的交流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讲解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语言和沟通技巧的实际应用第八章: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学会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二、教学内容1. 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处理程序和方法,预防和应对措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第九章:导游服务规范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学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导游服务3. 提高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教学内容1. 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2. 情景模拟法:模拟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讲解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规范的实际应用第十章:导游职业道德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二、教学内容1.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践行导游职业道德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规范2. 案例分析法:分析导游职业道德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游的定义和作用二、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补充和说明:旅游地理知识包括对各地旅游景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旅游者的需求设计旅游线路。
导游基础知识 教案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教案标题: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目标:1. 了解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要求。
2. 掌握导游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相关信息。
3. 培养学生的导游技能,包括讲解技巧、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要求。
2. 旅游目的地的基础知识。
3. 导游技巧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资料。
3. 视频素材(可选)。
4. 教学活动和角色扮演的道具(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分享一次旅行的经历,并谈谈导游的作用。
2. 引发学生思考:你认为一个好的导游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和技能?二、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要求(15分钟)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要求,包括:a. 为游客提供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和讲解。
b. 组织和安排旅游行程。
c. 解答游客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d. 维护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2. 引导学生讨论导游的职责和要求,并进行互动问答。
三、旅游目的地的基础知识(20分钟)1. 分发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并做简要总结。
2.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视频素材展示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相关信息。
3. 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吸引力,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四、导游技巧的培养(25分钟)1. 介绍导游技巧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常用的技巧,如讲解技巧、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技巧。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导游和游客,模拟实际导游讲解的场景。
3. 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编写一份简短的导游讲解稿,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旅游目的地,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2.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导游的工作并提升实践能力。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一、引言导游作为旅游行业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向游客传递旅游信息、引导旅游活动、解决游客问题等重要职责。
为了提高导游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本教案将介绍导游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
二、导游的职责与职业素养1.导游的职责导游的主要职责是向游客提供专业的服务,包括:- 讲解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相关知识;- 组织和引导游客参观景点,确保游客的安全;- 解答游客的问题,协助解决紧急情况;- 介绍当地的美食、购物等特色项目。
2.导游的职业素养导游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如:- 热爱旅游工作,对旅游相关知识有渊博的了解;-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丰富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导游地理知识1.地理概况导游需要了解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地理概况,包括地貌、气候、人文特色等,以便向游客提供相关信息。
2.著名景点及其特点导游应熟悉当地的著名景点及其特点,包括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以便进行讲解和引导。
3.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导游需要了解当地的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以便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时,能够选择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四、导游文化知识1.历史文化导游需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包括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以便向游客传递相关知识。
2.民俗风情导游应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包括传统节日、民俗习俗等,以便向游客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3.文化遗产导游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品等,以便向游客介绍并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
五、导游法律法规1.旅游法律法规导游需要熟悉旅游法律法规,包括旅行社条例、导游管理办法等,以便在工作中正确履行职责。
2.安全管理规定导游应了解安全管理规定,包括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以便在游客活动中确保游客的安全。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导游需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以便处理游客的投诉和纠纷,并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六、导游业务知识1.导游讲解技巧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讲解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语速控制、声音语调等,以便向游客生动有趣地传递旅游信息。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定义和职责,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2. 使学生熟悉旅游行业的相关知识,如旅游政策、旅游市场、旅游法律法规等。
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职责2. 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旅游行业相关知识4. 导游职业道德5. 导游技能与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工作内容和要求,旅游行业相关知识,导游职业道德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导游案例,让学生了解导游工作的实际情况。
3. 情景模拟法:模拟导游工作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导游职业道德、导游技能与技巧等话题,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导游基础知识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3. 案例材料:收集典型的导游案例,用于分析讨论4. 情景模拟道具:准备导游工作中可能使用的道具,如导游旗、地图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导游的定义和职责,激发学生兴趣。
2. 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详细讲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旅游行业相关知识:介绍旅游政策、旅游市场、旅游法律法规等,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4. 导游职业道德:讲解导游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5. 导游技能与技巧:教授导游常用技能与技巧,如讲解技巧、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
6.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
7.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疑问,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给予相应评分。
2.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在模拟导游工作中的表现,包括讲解技巧、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关注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
3. 让学生了解导游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与职责2. 导游的工作内容3. 导游的服务对象4. 导游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工作内容等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导游服务案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导游定义、职责等知识点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章:旅游景点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
2. 让学生掌握景点的基本情况和特色,提高导游服务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自然风光类景点2. 历史文化类景点3. 民俗风情类景点4. 现代建筑类景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各类景点的基本情况和特色。
2.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类景点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景点知识的掌握。
2. 景点介绍报告:评估学生在介绍景点时的表达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章:导游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导游的基本技能,如讲解、组织、协调等。
2. 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水平,为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导游讲解技能2. 导游组织技能3. 导游协调技能4. 导游沟通技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技能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服务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导游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 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在模拟导游服务中的表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章:导游业务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业务的范围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导游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范围2. 导游业务操作流程3. 导游业务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范围和操作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时间:
教学课题:IH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四大类型及每个类型下的保护区名称,
熟悉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的我国九个自然保护区名称
2、了解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类型及每个类型下的风景名胜区名称教学重点:被纳入世界H然保护区网的我国九个H然保护区名称
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欣赏法
教学时数:1课吋
总课时:8节
板书设计:
第六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一、自然保护区
二、风景名胜区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提问:我国的“化石植物”有哪些?
我国主要的保护动物有几种?
上而说的这些受保护植物和动物都牛活在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内,我国把这些地区或范围理解为保护区,那么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导入新课]
第六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一、自然保护区
「口然环境
1、H然保护区包括V
、H然资源
2、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国家把一些能揭示自然界内在规律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森林、草原、水草、水域、湿地、荒漠等各种牛态系统类型,以及自然历史遗迹地等,划岀一定的而积,设定机构,管理和建设起来,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基地。
3、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主要保护区
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广东鼎湖山、贵州梵净山、福建武夷山、内
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湖北神农架、新疆博格达峰、江苏盐城滩涂、云南西双版纳、浙江天冃山、贵州茂兰、四川九寨沟、黑龙江丰林、浙江南旄岛、广西山口红树林、甘肃白水江、四川黃龙、云南高黎贡山、河南内乡栄天曼、内蒙古古赛罕乌拉、内蒙古达赍湖、黑龙江五大连池、四川亚丁、陕西佛坪、西藏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永久保护地。
二、风景名胜区
1、定义:是以具有美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综合体。
2、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及主要风景区
因为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又保留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因此它有很高的美学、牛态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科学以及旅游观赏和经济等价值,并且具有改善人类牛存环境的功能。
教学时间:
教学课题:历史文化名城与世界遗产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况
2、掌握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H数量、类别以及各
类别下的项FI名称
教学重点: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H数量、类别以及各类别下的项H名称
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
教学时数:1课吋
总课时:8节
板书设计:
第七节历史文化名城与世界遗产
一、历史文化名城
二、《世界遗产名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七节历史文化名城与世界遗产
一、历史文化名城
1、确立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历史革命文物保护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即:(1)对名城的保护从单个的文物保护转向对历史革命文物的整体保护;
(2)从景致的文物保护转向对名城传统风格的保护。
2、历史文化名城
分三批公布,共有99座。
其屮包括:历史上的六大故都,其他古名城以及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遗存的城市。
有:西安、北京、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商代都城安阳、战国吋鲁国都城曲阜、赵都城邯郸、北魏都城大同、明代古城平遥、广州、上海、武汉、南昌、重庆、遵义、延安等。
(观看几个相关城市VCD )
二、《世界遗产名录》(截止到2009年,共有38项)
三、地质公园
据国家国土资源部官员介绍,地质公园[geoparks]是自然公园的一种,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全球地质公园网络计划研究屮创立的新名词。
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并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自然区域,这些特征对该地区乃至全球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具有重要
的对比意义和研究价值,并具有极高的科普教育和旅游观赏价值。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务委员会第156次会议提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计划,2002年5月公布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特别丰富、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Z-o到口前为止,我国批准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已经有85座,在世界地质遗迹宝库屮亨有盛名,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我国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计划试点国家之一。
H前卅:界上有1500多处国家公园,以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要对象的公园占有重耍位置。
如地质构造类屮的板块缝合线、区域构造、断层节理、褶皱等;古牛物类屮的古人类、古动物、古植物和牛物礁;环境地质现象屮的活火山、古火山、现化冰川及古冰川;风景地貌类屮的溶洞、岩溶峰林、岩溶石林、岩溶鈣华堆积、湿地、峡谷、悬崖、砂岩峰林、凝灰岩峰林、砂岩巨丘、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沙丘等类型。
因此地质公园是国家公园的一种类型。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已进行了3年多,在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遗迹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普及地质科学知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Fl的成果。
2 0 0 4年2月1 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小国的8家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 0 0 5年2月
1 1 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我国浙
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四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
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
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1 2家。
截至
20 0 5年2月,全球共有3 3家世界地质公园。
大致可以分为八类:
峰林地貌一一安徽黄山(花岗岩峰林)、湖南张家界(砂岩峰林)
冰川地貌--- 江西庐111
构造剥蚀地貌——河南云台山
岩溶地貌——云南石林、四川兴文
丹霞地貌——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
火山地质地貌——黑龙江五大连池、浙江雁荡山
地质剖面--- 河南嵩山
花岗岩地貌——内蒙古克什克腾
[课堂练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活化石植物是 ___________ 、、。
花屮四
君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屮国的六人古都是 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牛物海岸主要指 ___________ 海岸和 ___________ 海岸。
4、京杭大运河沟通了 ________ 、黄河、__________ 、长江和钱塘江五大
水系。
5、我国保护大熊猫、丹顶鹤、银杉、银杏的自然保护区依次是()。
A、神农架、梵净山、肇庆、长白山
B、卧龙、扎龙、花坪、天H山
C、高黎贡山、长白山、武夷山、隆宝
D、卧龙、长白山、梵净山、向海
6、下列各组景点全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o
A、武当山、九寨沟、曲阜三孔、黄龙寺
敦煌莫高腐、武陵源、黄果树瀑布群、泰山
C、黄龙寺、龙门石窟、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
D、明十三陵、布达拉宫、长城、北京故宫
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