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HG/T2387-20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设备化学清洗的技术要求,质量指标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钢类、不锈钢类、紫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材质的工业设备表面形成的水垢、锈垢、油垢及其它污垢的化学清洗;工业设备的物料垢化学清洗和其它材料制工业设备污垢的化学清洗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DL/T 794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HG/T3523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试片技术条件

HG20202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6074 腐蚀试样的制备、清洗和评定

SH/T3517 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只适合于本标准。

3.1 化学清洗chemical cleaning

采用化学药剂及其水溶液与被清洗设备或管线表面污垢发生化学反应而去除污垢的方法。

3.2 K—腐蚀率corrosion rate

化学药剂及其水溶液与被清洗设备或管线的金属接触时金属被腐蚀的相对速率。腐蚀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金属腐蚀的质量表示:克每平方米每小时或g/(m2?h)。

3.3 η—缓蚀率inhibition efficiency

测定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参数。

η=

3.4 A-腐蚀量corrosion quantity

化学清洗过程中,化学药剂及其水溶液与被清洗设备或管线的金属接触时金属单位面积上被腐蚀的质量。腐蚀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

3.5 N—除垢率removing dirty stuff rate

被洗除的垢量与清洗前原有垢量之比的百分数(%)。

3.6 B—洗净率cleaning rate

清洗设备表面经化学清洗后除掉污垢的面积与清洗前原污垢覆盖面积之比的百分数(%)。

3.7 监视管tube of watch

在化学清洗施工时,用来监视清洗过程进展情况和用以测定除垢率的一段管子,这段管子可以从被清洗设备上割取,其上附着污垢应能代表该设备的结垢特点。监视管的取法和要求参照JB/T6074。

3.8 指定面specified surface

在清洗前由用户方和施工方共同指定设备清洗表面的一部分可见表面,用来测定除垢率或洗净率,其上附着污垢应能代表该设备的结垢特点。

3.9 未指表面unspecified surface

设备指定面以外的可见清洗面。

3.10 视觉清洁visibly clean

用肉眼观察,在要求清洗的视觉范围内,没有可见污垢存在的状态。

3.11 油含量oil content

被清洗金属表面在清洗除油后的残留油量,单位为毫克每平方米或mg/m2 。

3.12 钝化膜passivation membrane

为防止被清洗的金属表面产生二次浮锈,通过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的一种临时性保护膜。

3.13 柔性取样框Flexible sample frame

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规定尺寸的,可用于确定取样面积的框架。

4 分类

清洗可分为开车前装置的清洗和运行中的设备结垢的清洗,运行中的设备结垢分类见表1

表1 运行中设备结垢的分类和定性鉴别

除油可根据要求不同采取分类:直接或可能与氧、富氧、浓硝酸等强氧化性介质接触的设备上的油污必须彻底清除;其它情况的除油作为酸洗的预处理过程。

5 要求

化学清洗工程在制定施工方案及现场施工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设备相关技术条件或规范以及用户方和施工方共同商定的其它技术要求,例如 DL/T 794、HG 20202、各地方或企业污水排放标准等。

5.1 一般要求

5.1.1 化学清洗前应拆除或隔离能受清洗液损害而影响正常运行的部件和其它配件,无法拆除或隔离者不应产生由于清洗而造成的损伤。拆除后的管件、仪表、阀门等可单独清洗。

5.1.2 化学清洗后设备内的残液、残渣应清除干净。

5.1.3 设备被清洗结束后,表面应无二次浮锈、无惰性金属置换析出、无金属粗晶析出的过洗现象,应形成完整的钝化膜。

5.1.4 在被清洗的设备和管线中,有不锈钢或含有不锈钢的混合材质时,清洗溶液中的氯离子(Cl-)含量不得大于25 mg/L。

5.1.5 在酸洗过程中,溶液中三价铁离子(Fe3+)含量超过1000 mg/L时,可适当加入三价铁离子还原剂或络合剂,以降低三价铁离子的腐蚀。同时在酸洗时,应挂入与清洗系统中所有材质相同的腐蚀监测试片。一次酸洗的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

5.1.6 在加入钝化药剂前清洗系统内溶液的总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350 mg/L。

5.1.7 化学清洗过程中的废液不允许直接排入水体中,应就近纳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指标参照GB8978或当地污水排放标准的规定执行。

5.2 质量要求

5.2.1 腐蚀率及腐蚀量

在化学清洗过程中,必须控制设备结构材料的腐蚀率和腐蚀量,其指标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腐蚀率及腐蚀量指标

5.2.2 除垢率及洗净率

5.2.2.1 对于清洗后的金属表面,可用视觉清洁法进行检验,若视觉清洁无残留垢或达到表3的要求即为合格。

5.2.2.2 开车前装置的清洗可不考虑除垢率,但洗净率应不小于95%,若用数点法确定洗净率时,100cm2的被清洗面上直径为5mm~10 mm的残留垢点三次取样平均应不多于1

个或5 mm以下的残留垢点三次取样平均应不多于3个;运行中的设备结垢后化学清洗的除垢率和洗净率应不小于表3的规定。

表3 运行中的设备除垢率及洗净率指标

质量百分数%

5.2.3 油含量

5.2.3.1 直接或可能与氧、富氧、浓硝酸等强氧化性介质接触的设备或管线上的油污必须彻底清除,应达到以下任意一种要求。

a)用波长320nm~380 nm的紫外光检查被除油金属表面,应无油脂荧光;

b) 用清洁干燥的白色滤纸擦拭被除油金属表面,纸上应无油脂痕迹;

c) 用无油蒸汽吹洗除油金属表面,去其冷凝液,放入一小粒直径不大于1 mm的纯樟脑(萘),樟脑粒应不停旋转;

d) 用脱脂棉沾四氯化碳擦拭一定面积的被除油金属表面,测得被除油金属表面油含量应不大于125 mg/m2;

5.2.3.2 作为酸洗的预处理过程除油,只需要达到清洗方案的要求即可。

5.2.3.3 其它情况下的除油,按除垢率和洗净率指标即表3的要求执行。

5.2.4 钝化

5.2.4.1 对于清洗后碳钢材质的钝化膜质量,用酸性硫酸铜(CuSO4)点滴液检验(红点法)。用点滴液点滴钝化表面,点滴液由蓝色变为红色的时间不小于5秒为合格。

5.2.4.2 对于清洗后有特殊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的钝化膜质量,用酸性铁氰化钾(K3[Fe(CN)6])点滴液检验(蓝点法)。用点滴液点滴钝化表面,点滴液覆盖的面内10分钟内出现的蓝色小点不多于8个点为合格。

6 试验方法

6.1 腐蚀率及腐蚀量的测定

6.1.1金属腐蚀试片

金属腐蚀试片应符合HG/T3523的规定,处理方法如下:首先将试片用320#水砂纸在平面玻璃板上前后方向打磨,并仔细磨去棱边的小毛刺,然后用丙酮浸泡去掉油污(注意擦洗试片挂孔内污物),用纱布擦干后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2分钟,取出后热风吹干放入干燥器中,1小时后将试片称重备用。使用精度为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度为±0.0001)分别进行称重,称得重量为W1;在计算表面积时,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宽、厚度,以此计算表面积,测得表面积为S;使用时,将试片置于清洗系统的指定位置,待清洗结束后立即取出用清水淋洗,用滤纸吸去水分,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2分钟,取出后快速吹干放置入干燥器中,1小时后用分析天平称重,称得重量为W2;同时记录下清洗时间t。

6.1.2腐蚀率及腐蚀量的的计算

(1)

(2)

式中:K --------试片在清洗液中的腐蚀率,单位为克每平方米小时(g/m2·h);

S -------- 试片的总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t -------- 试片在清洗液中浸泡的时间,单位为小时(h);

W1 --------清洗液浸泡前试片的质量,单位为克(g);

W2 --------清洗液浸泡后试片的质量,单位为克(g);

A --------试片在清洗液中的腐蚀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

注1:应分别计算三片试片的腐蚀速度,取其中两个数值相近的平均值计算其缓蚀效率。

注2:清洗时间t的计算方法是当清洗系统开始加入清洗液直到排尽清洗液止的时间间隔为清洗时间,当试片挂入系统不能随时取出时,终止时间以加入钝化药剂为止计算时间间隔。

6.2 除垢率的测定

6.2.1 视觉清洁法

对清洗过的金属表面,通过目测观察除垢情况,若无残留垢或残留垢量目测达到5.2.2的要求,则认为合格,当无法通过视觉清洁法确定除垢率或洗净率时,可用以下相应方法测定。

6.2.2 容积法:

用蒸馏水和量筒精确测量清洗前后监视管的体积V1、V2,根据已知无垢监视管内径D (或用游标卡尺测量),按式(3)计算污垢监视管的体积V0,再用式(4)计算除垢率。

(3)

(4)

式中:N-除垢率,%;

V0-无垢监视管体积,单位为毫升(ml);

D-无垢监视管内径,单位为毫米(mm);

L-监视管长度,单位为毫米(mm);

V1-清洗前监视管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清洗后监视管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2.3 重量法

取原始监视管一段,干燥后,称得原始监视管重量为 M0 ,将原始监视管段装入清洗系统中,待清洗结束后取出监视管,干燥,称得第一次清洗后的监视管重量为M1,同时测量监视管被清洗表面积为 S,计算出清洗时的腐蚀量 A1;

再将第一次清洗后的监视管单独进行清洗,并保证彻底清除其表面污垢,干燥,称得第二次清洗后的监视管重量为M2,同时计算出该次清洗的腐蚀量A2。

用上述方法重复测定3次,并将每次所得除垢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数值作为除垢率。通过式(5)计算重量法除垢率。

(5)

式中:N-除垢率,%;

-原始监视管重量,单位为克(g);

-第一次清洗后的监视管重量,单位为克(g);

-第二次清洗后的监视管重量,单位为克(g);

S -无垢监视管被清洗表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A1-第一次清洗时的腐蚀量,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2);

A2-第二次清洗时的腐蚀量,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2)。

6.3 洗净率的测定

6.3.1 拓印法

当指定面确定后得到污垢覆盖面的面积为S0,清洗结束后,用直角坐标纸和复写纸在指定面上拓印残留污垢面积得S1,按式(6)计算洗净率。

(6)

式中:B-洗净率,%;

S0-清洗前指定面中污垢覆盖的面积,单位为厘米(cm2);

S1-清洗前指定面经化学清洗后残留污垢的面积,单位为厘米(cm2)。

注 1 用上述方法重复3次,并将每次所得清洗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数据作为洗净率,

注 2 上述方法多用于运行设备结垢的清洗。

6.3.2 数点法

清洗结束后,任选定一被清洗表面,用10cm×10cm柔性取样框(见附录B)框定被清洗表面,然后观察框定面残留垢点的数量和直径,并且取三次计算其算术平均值。

6.4 油含量的测定

6.4.1 擦拭法

用清洁干燥的白色滤纸在被清洗表面上用力往返擦拭1次,然而用目测滤纸上是否有油脂痕迹。

6.4.2 紫外光法

将要检查的设备或监视管、指定面、未指定面等被清洗表面置于黑暗处,用波长为320 nm~380 nm的专用紫外光灯照射被清洗表面,然后观察有无油脂荧光。

6.4.3 樟脑球法

用无油蒸汽吹洗被清洗金属表面,取其冷凝液,放入一小粒直径不大于1mm的纯樟脑(萘),观察樟脑(萘)是否旋转。

6.4.4 四氯化碳法

详见附录A

6.5 钝化膜的检测

6.5.1碳钢材质钝化膜的测定(红点法)

在钝化后的金属表面,选择3~5个测试点,然后逐点滴上CuSO4溶液(该溶液破坏钝化膜后将产生如下反应:Fe+Cu2+= Cu↓ + Fe2+),并用秒表记录CuSO4点滴溶液由蓝变红的时间,根据蓝色消失全部变为红色的时间快慢来评定钝化膜的质量,根据同一检测面上各点变色时间的长短差别来评定钝化膜的完整性和均匀程度。

完成测定后,测定面应采用滤纸吸干,然后用水磨砂纸除去检验点上的红色痕迹,最后用钝化液擦洗干净。

酸性CuSO4点滴液的组成为:

CuSO4·5H2O(分析纯) 4.1 g

NaCl (分析纯) 3.5 g

0.1mol/l HCl (分析纯) 1.3 ml

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注:酸性CuSO4点滴液的在5℃~35℃下有效使用期限为7天。

6.5.2奥氏体不锈钢材质钝化膜的测定(蓝点法)

在钝化后的金属表面,任意选择3~5个测试点,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干净,用棉纱擦干,然后逐点滴上酸性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该溶液破坏钝化膜后将产生如下反应:

2H++Fe=Fe2++H2↑;3Fe2++2 [Fe(CN)6]3-=Fe3[Fe(CN)6]2↓),并用秒表记录该点滴溶液出现蓝点的时间,根据蓝点出现的时间快慢来评定钝化膜的质量,同一检测面上各点出现蓝点时间的长短评定钝化膜的完整性和均匀程度。测定完后,可用20%的醋酸对测定点擦除,然后用脱盐水或蒸馏水冲洗干净。

酸性铁氰化钾点滴液的组成为:

H2SO4(98%) (分析纯) 1 ml

HCl(36%)(分析纯) 5 ml

K3[Fe(CN)6] (分析纯) 5 g

蒸馏水余量(稀释至100ml)。

注1:此法适用于对奥氏体不锈钢有特殊要求(强氧化性介质接触的设备)的钝化检测,通常情况下的奥氏体不锈钢清洗可不采用此方法。

注2:酸性铁氰化钾点滴液在5℃~35℃下有效使用期限为7天。

注3:铁氰化钾无毒,但在加热时分解产生可能产生剧毒物HCN,所以不能在加热条件下使用。

7 检验

7.1 腐蚀率和腐蚀量

清洗期间腐蚀率和腐蚀量达到5.2.1的要求为合格。

7.2 除垢率或洗净率

清洗后设备表面除垢率和洗净率达到5.2.2的要求为合格。

7.3 油含量的检验

7.3.1直接或可能与氧、富氧、浓硝酸等强氧化性介质接触的设备或管线,清洗后被清洗表面油含量达到5.2.3.1或5.2.3.2的要求为合格。

7.3.2当清洗设备对清除油污无特别要求时,按5.2.3.3的规定执行。

7.4 钝化膜

清洗后设备表面形成的钝化膜质量达到5.2.4.1或5.2.4.2的要求为合格。

7.5 特殊要求

当设计规定检验标准时,应按设计规定的标准检验。

8 化学清洗工程交工验收

8.1 资料提交

化学清洗工程验收时,施工方应向用户方提交:设备化学清洗方案、施工记录及各种分析化验数据。

8.2 设备交验

由施工方和用户方质量检验员共同对设备进行化学清洗质量检验,将结果填入《工业设备化学清洗工程质量评定及验收单》(见附录C)。清洗质量符合本标准规定,双方可在表中签字交工。

8.3 文件归档

待双方完成设备交验后,由施工方负责将设备化学清洗方案、作业计划书、施工原始记录、分析化验数据、《工业设备化学清洗工程质量评定及验收单》及《工业设备化学清洗工程施工总结》等施工资料进行汇总归类,自存入技术档案。

附录 A 金属表面油含量分析方法――四氯化碳法

(规范性附录)

A.1 油含量分析仪测定法

用四氯化碳擦洗被测表面,采用油含量分析仪检测擦洗液获得残油量。

A.1.1 仪器及材料

——四氯化碳

——烧杯

——中速定量滤纸

——油含量分析仪

——容量瓶 250 ml

——镊子

——脱脂棉

A.1.2 操作步骤

将烧杯、容量瓶和镊子用四氯化碳洗净并干燥,取100ml左右四氯化碳于洁净烧杯中,取一团脱脂棉浸于装有四氯化碳的烧杯中,然后用镊子将脱脂棉拧干后,用力擦柔性取样框(祥见附录B)框定面积S(10×10cm=100cm2)的被测金属表面,搽完后将脱脂棉置于装有四氯化碳的烧杯中洗涤,如此反复3~5次后可将框定的金属面油物洗干净,洗涤后的四氯化碳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后转移到V=250毫升(ml)容量瓶中,并将脱脂棉和烧杯用四氯化

碳洗涤两次,将脱脂棉拧干,洗涤烧杯的四氯化碳溶液也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后移到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保存待用。

A.1.3 结果计算

按照油含量分析仪的说明取一定量含油四氯化碳得读数a,并按照式(7)计算被测金属表面的残油量F

(7)

式中:F-金属表面油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平方米(mg/ m2);

V-待测含油四氯化碳溶液的体积(或容量瓶的容积),单位为毫升(ml);

S-指定取样的金属表面积(取样框框定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a-含量分析仪读数,单位为毫克每升(mg/ L)。

A.2 油含量重量测定法

A.2.1 仪器及材料

——四氯化碳

——烧杯

——中速定量滤纸

——油含量分析仪

——容量瓶 250 ml

——镊子

脱脂棉

A.2.2 操作步骤

将烧杯、容量瓶和镊子用四氯化碳洗净并干燥,取100ml左右四氯化碳于洁净烧杯中,取一团脱脂棉浸于装有四氯化碳的烧杯中,然后用镊子将脱脂棉拧干后用力擦取样框框定面积S(50×50cm=2500cm2)的被测金属表面,擦完后将脱脂棉置于装有四氯化碳的烧杯中洗涤,如此反复3~5次后可将框定的金属面油物洗干净,洗涤后的四氯化碳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后移转到V=250ml容量瓶中,并将脱脂棉和烧杯用四氯化碳洗涤两次,将脱脂棉拧干,洗涤烧杯的四氯化碳溶液也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后移到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保存待用。取待测样V1(约250ml)于恒重蒸发皿中,在通风柜里用红外灯蒸发四氯化碳后,在100℃~105℃的烘箱里干燥30分钟,再在干燥器里冷却后称重得W2,按式(8)可计算出金属表面的残油量;用同样方法和同样量四氯化碳原液做一空白实验得原液的残渣量F0

A.2.3 结果计算

(8)

(9)

式中:F-待测金属表面油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平方米(mg/ m2);

V-待测含油四氯化碳溶液(含油)的总体积(或容量瓶的容积),单位为毫升(ml);

S-指定取样的金属表面积(取样框框定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FO-空白实验结果的残油量,单位为:毫克每平方米(mg/ m2);

V0-取蒸发无油四氯化碳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取蒸发待测四氯化碳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W-蒸发皿的原始重量,单位为克(g);

W2-蒸发完含油四氯化碳溶液后蒸发皿的重量,单位为克(g);

W2O-蒸发完无油四氯化碳液后蒸发皿的重量,单位为克(g)。

注 1:重量法测金属表面残油量时,选定被测金属表面的面积尽可能大,以减少误差。注 2:为减少误差,V和V1可能相等。

生命线管理要求

高空作业生命线搭设使用管理要求 1 生命线材标准 要求符合相关国际和国家的标准规范,如ANSI或ISO, 等。 生命线全部采用直径不低于12毫米的镀锌钢丝绳,应无断丝.断股.灼伤.受腐蚀.严重变形等缺陷。 生命线卡扣无损伤。 生命线松紧调节:花篮罗旋扣应完好无损 生命线的逃生通道:脚手架材料应符合脚手架管理程序规定。 2 生命线搭设 从事生命线搭设和拆除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地方政府或专责机构颁发的有效证件架子工证。 搭设十字撑,应将一根斜杆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则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斜杆两端的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小于20cm。 搭设及拆除期间,生命线需挂红牌,禁止使用。 下述情况下应该办理工作许可作业票:所有长度超过100m的生命线,环境恶劣情况下,小区域要拉多条生命线的情况下. 生命线与钢梁锐边接触的部分应放软垫,以防损坏生命线。 生命线拉设在临空面立柱内侧,不得拉设在外侧。 生命线最大跨距12M,超过12M时需增加一根立杆固定生命线;生命线先用拉钩拉紧,再用两个钢丝绳绳扣将生命线固定,而且生命线高出管廊至少为1.2m。 生命线用花篮罗旋扣拉紧,最大垂弧不大于100MM。如图所示:

端头固定时至少3个绳扣,开口方向对着活绳(主要受力的钢丝绳),绳卡间距为6倍钢丝绳直径,绳头露出长度为钢丝绳3倍直径。 1.2M.生命线的高度为高出着地面1.2M(人的腰部)。(如下图所示): 每条生命线的连续拉设长度不得超过100m;如果超过100m,必须设置刚性节点,以防生命线下垂。 搭设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没有合适的系挂点时,应采取增加吊带和速差式防坠落装置来挂好安全带。在电缆桥架作业时,如果现场条件限制安全带不能高挂低用,则现场施工必须使用吊带,然后再将安全带挂在吊带上;根据现场情况,吊带可挂靠在钢梁或钢管上,而且吊带所能承受的瞬间冲量不得小于3吨。 在拉设生命线之前,每隔40M搭设一个独立脚手架作为逃生通道,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但两个逃生通道的间距不能超过42M。而且在电缆桥架爬坡处必须搭立独立脚手架,以便工人施工和逃生之用。

化学清洗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由我们的技术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首先熟悉工作内容和设计要求。 1.2 设计单位,应提出明确的施工技术说明。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提出明确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1.3我们的专业工程师会对贵方提供的资料进行自审、综合会审等工序,并及时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结合工程情况,提出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并应具有书面资料。 1.4施工所用原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资料。 1.5准备齐全各种施工记录,应将自检记录、气象记录、施工日记与施工同步完成。 2、人员组织: 我公司各部门选派有组织能力,有施工管理经验,熟练本工程的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材料员等有关人员组成项目部,并组织熟练掌握本工程施工的技术工人,参加本项工程施工。施工人员应在指定开工时间前七天到达施工现场,搭设组建临时设施,接受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勘查情况的讲解,并虚心接受本项工

程施工的技术安全交底,同业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分析施工时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和作业时存在的安全隐患,让每一个施工人员对本项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安全生产做到心中有数,不打盲目仗。另外还要做到材料及施工对象的各项防护措施。 3、施工组织准备 本工程施工的组织工作要非常严密,这是提高工作效率、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必要措施;施工组织应分两个层次:一为管理层(领导层),管理层要提前7天进入施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二为劳务层(作业班组)劳务层要提前5天进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以便施工时及早的进入施工状态,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力争提前竣工。 3.1 开工前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对本工程的全体人员培训,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员考核,让每位作业人员完全领会作业指导书内容,并签字确认。由安全员结合工程特点出题考核作业人员,合格者方可上岗工作。 3.2 组织专业施工队(有五年以上施工经验的作业人员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施工队长为主体,由队长、质量检查员、安全检查员、工作技术人员、材料员组成管理层,应少而精且要持证上岗。 3.3 对施工人员执行作业责任制,基本固定施工作业区,按区明确作业责任,坚持每日作业质量检查,不合格者当日返修完。并由施工队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XX公司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为贯彻XX安委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落实安委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及时妥善处理发生的各类安全紧急事件,提高紧急突发性事件的快速反映和各项应急工作的协调开展,确保企业及员工财产和人身安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企业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一、指导思想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本着预防为主,迅速及时、有效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切实维护企业的安全与稳定。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要态度明确,区分性质,严格纪律,讲究策略,措施得力,处置果断,防止事态扩大。 二、报告制度和程序 1、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涉及人员应及时向部门主管及企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视情况迅速拨打110、120、119应急电话(110匪警、120救护、119火警)。 2、时间发现人员应根据事故情况,立即通知主管领导,由主管领导选择逐级上报(普通事件)或者紧急上报(重大或特急事件);如发生特大事件,应立即通知安委会主任,并由安委会主任通知集团安委会进行处理。 3、报告内容如下: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是否

可以采取措施,待采取或已采取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以及涉及人员。 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消防应急预案 1、发现火警后,在场工作人员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能够控制火势的,应迅速扑灭火源,主管领导在接到火警信息后立即组织抢险,并视火情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2、保障安全通道畅通,有组织的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在疏散过程中,应井然有序,避免拥挤所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 3、应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如有人被火围困,需立即组织力量抢救。 4、控制火势,防止火势蔓延,极力抢救财物,降低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二)食品卫生应急预案 1、如发现生病员工,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 2、通知员工所属部门主管,以便及时做出工作安排,配合开展抢救工作。 3、若遇员工非正常中毒或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配送活动,迅速报告卫生行政部门,积极配合救助病人。 4、保留可能造成食物中毒或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并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 5、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封存和销毁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对中毒食品加工场地、工具、设备进行消毒,控制事态发展。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锦州电力电容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200309 质量手册 QUALITYMANUAL 锦州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JINZHOUPOWERCAPACITORLIABILITYCO.,LTD 质量手册 (第3版第1次修订) 手册编号: 副本控制: 持有者: 2001年5月28日发布2001年06月01日实施 目录 发布令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前言 (1) 0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 1范围 (5) 2引用标准 (6) 3术语和简称 (7) 4质量管理体系 (10)

文件要求 (11) 5管理职责 (13) 管理承诺 (13)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5) 质量方针 (16) 策划 (17) 职责、权限和沟通 (18) 管理评审 (19) 6资源管理 (21) 资源的提供 (21) 人力资源 (22) 基础设施 (23) 工作环境 (24) 7产品实现 (25) 产品实现的策划 (25)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27) 设计和开发 (29) 采购 (32) 生产和服务提供 (34)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36) 8测量、分析和改进 (37) 总则 (38)

不合格品控制 (41) 数据分析 (42) 改进 (44) 9质量手册的管理 (46) 附录A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 (48) 附录B质量手册编写人员名单 (49) 附录C质量手册更改控制表 (50) 发布令 锦州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JR)在多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完善质量体系。依据 GB/T19001-1994idtISO9001: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对原JR《质量手册》进行换版。编写了JR《质量手册》(第二版)。适用于JR产品的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并于1998年4月完成了对 GB/T19001-1994idtISO9001: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在锦州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应用,同时通过了质量认证。 在此基础上,JR基于国际标准的换版,依据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质量手册予以换版(第三版),以持续改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 本手册是JR质量管理的最高法规,是指导JR质量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质量行为准则,是对正常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的描述,是JR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文件。 依据标准要求和JR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授权总工程师王毅为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及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事宜的外部联络。授权质量管理部负责日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具体协调工作。 我作为JR总经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对JR的产品质量全面负责。 为此,我正式批准本手册并发布实施,要求全体员工认真贯彻执行。 总经理: 2001年5月28日

高空作业生命线搭设规范

高空作业生命线搭设使用管理要求 1生命线材标准 要求符合相关国际和国家的标准规范,如ANSI或ISO,等。 生命线全部采用直径不低于12毫米的镀锌钢丝绳,应无断丝.断股.灼伤.受腐蚀.严重变形等缺陷。 生命线卡扣无损伤。 生命线松紧调节:花篮罗旋扣应完好无损 生命线的逃生通道:脚手架材料应符合脚手架管理程序规定。 2生命线搭设 从事生命线搭设和拆除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地方政府或专责机构颁发的有效证件架子工证。 搭设十字撑,应将一根斜杆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则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斜杆两端的扣件与立杆的距离不小于20cm。 搭设及拆除期间,生命线需挂红牌,禁止使用。 下述情况下应该办理工作许可作业票:所有长度超过100m的生命线,环境恶劣情况下,小区域要拉多条生命线的情况下. 生命线与钢梁锐边接触的部分应放软垫,以防损坏生命线。 生命线拉设在临空面立柱内侧,不得拉设在外侧。 生命线最大跨距12M,超过12M时需增加一根立杆固定生命线;生命线先用拉钩拉紧,再用两个钢丝绳绳扣将生命线固定,而且生命线高出管廊至少为。 ? 生命线用花篮罗旋扣拉紧,最大垂弧不大于100MM。如图所示: ? 端头固定时至少3个绳扣,开口方向对着活绳(主要受力的钢丝绳),绳卡间距为6倍钢丝绳直径,绳头露出长度为钢丝绳3倍直径。 ? 1.2M.生命线的高度为高出着地面1.2M(人的腰部)。(如下图所示): 每条生命线的连续拉设长度不得超过100m;如果超过100m,必须设置刚性节点,

以防生命线下垂。 搭设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没有合适的系挂点时,应采取增加吊带和速差式防坠落装置来挂好安全带。在电缆桥架作业时,如果现场条件限制安全带不能高挂低用,则现场施工必须使用吊带,然后再将安全带挂在吊带上;根据现场情况,吊带可挂靠在钢梁或钢管上,而且吊带所能承受的瞬间冲量不得小于3吨。 在拉设生命线之前,每隔40M搭设一个独立脚手架作为逃生通道,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但两个逃生通道的间距不能超过42M。而且在电缆桥架爬坡处必须搭立独立脚手架,以便工人施工和逃生之用。 所有逃生通道应符合脚手架管理规定。 在逃生通道上装设临时照明,应注意电源线不能直接与脚手管进行接触,防止漏电伤人。 拉设生命线所用的钢丝绳能够承受瞬间冲量不得小于3吨,以起到生命线的作用,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拆除生命线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先拆立杆,后拆生命线。 3生命线验收 检查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生命线的状态卡管理和脚手架一致。 验收后,至少每七天检查一次;凡遇可能影响到结构完整性的恶劣天气变化后,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凡作了可能影响到结构完整性的重大改动后,在使用前检查; 生命线验收表

(完整版)化学清洗作业指导书.doc

化学清洗作业指导书 第 1章第1页共1页标题 1.范围 第 A 版第0次修改 1.范围 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化学清洗中心接受各种型号和各种压力等级的 新建、运行锅炉及热力设备的化学清洗,作业内容包括: (1)试验室小型试验; (2)锅炉及热力设备化学清洗; 1.2 作业目的 1.2.1 通过试验室静态或动态小型试验,确定锅炉及热力设备化学清洗的 介质和化学清洗工艺。 1.2.2 通过对新建、运行锅炉及热力设备的化学清洗,除去新建锅炉在扎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高温高温氧化扎皮以及在存放、运输、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腐蚀产物、焊渣和泥沙污染物等;除去运行锅炉受热面上积聚的氧化铁垢、钙镁水垢、铜垢、硅酸盐垢和油垢等,保持受热面内表面清洁。

化学清洗作业指导书化学清洗作业指导书第 2章第3页共1页 标题 2.引用标准 第 A 版第0次修改 2.引用标准 《锅炉化学清洗规则》国家质检总局2004 版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L/T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HG/T2387-1992 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SD-202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试验方法 现场试验过程控制程序 技术报告的管理程序

第 3章第4页共1页标题 3.定义 第 A 版第0次修改 3.定义 3.1 采用 GB/T19000-2000idt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2 本公司为: *** 有限公司 化学清洗作业指导书

第 4章第5页共1页标题 4. 职责化学清洗作业指导书 第 A 版第0次修改 4.职责 本公司化学清洗中心的工作人员为本作业的承担者。 4.1 项目负责人的职责:负责收集化学清洗项目所需的技术资料、编写化 学清洗方案、清洗系统安装检查、安全监察、与协作单位的联络与组织化学清洗作业实施、化学清洗质量控制、化学清洗结果确认、编写化学清洗工作报告。 4.2 项目参加人的职责:进行化学清洗小型试验、责任范围内的临时清洗 设备的安装及拆除、化学清洗药品的准备及质量检验、化学清洗作业的实施操作、化学分析检测、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部分试验报告的编写。

应急响应措施

一、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本工程主要紧急情况如下:基坑坍塌、漏电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火灾、食物中毒、高温中暑、台风、高空坠落等引起突发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或产生严重危害和灾害情况。 (一)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在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建立医疗救护队,作业队建立抢险队。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如下: 组长(项目经理):若出现地质灾害的紧急情况时,组织有关人员察看现场,讨论应急方案,发布各项抢险应急指令。 副组长(总工程):师迅速将有关情况迅速上报设计、监理单位,会商处理方案并按照设计和监理单位的相关指示和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的职责是迅速组织有关责任部门和抢险队,落实、指挥实施应急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组织本部门落实应急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相关要求。作业队队长在出现紧急情况后,与技术主管负责组织并带领应急抢险队实施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医疗救护:在工程辖区范围内,积极主动和地方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奔赴现场。 抢险队:应急抢险队由作业队长领导,由富有施工经验、具有专业技能、身体健康强壮的中青年职工、管理人员组成。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时,根据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指令,立即投入应急抢险施工。 (二)人员培训、应急材料和设备的储备 1、人员培训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风险防范教育,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抢险队必须提前学习应急预案的方案、措施、处理程序等。熟悉各类设备的关键核心部分的作用、安装位置。学

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大纲)

说明: 本大纲以某机械制造企业为例,描述了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类似于原来的《质量手册》。各种行业、各种类型的组织都可以以此为参考,制定出适合自己公司的大纲。对于管理体系比较完善的组织,可以在此基础上,补充更多、更细的内容,对于仅仅只为了拿证的组织,可以对其进行删减,简单化。虽然15版9001标准不再要求必须制订《质量手册》这个文件,但是,这个《大纲》,篇幅不大,内容灵活,既为企业识别过程提供了思路,也为审核提供了信息,有一定的作用。必须指出:本大纲只提供了一个框架,一个格式,只能做为参考,不能作为模板,企业的管理体系,必须有自己的特点,适合自己的管理要求。 此大纲也为管理体系涉及领域的扩大,提供了空间。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该领域的管理要求。按照ISO导则中的附件SL要求建立的“高层次架构”新版标准,为一体化管理体系创造了条件。 本大纲仅为初稿,很不完善,例如反映标准要求还不全面,对记录的管理要求也没表述,等等,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黄一2016.5.18. 江北市通用冲压制品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大纲 (一稿) 一、企业概况 江北市通用冲压制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现有员工110名,专业从事金属冲压件的生产,公司具有落料、折弯、拉延各种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年生产各种冲压件2000吨,已经与×××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公司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 金属冲压件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飞机、机械、电器、家具、玩具、通讯、建材等几乎

所有领域,市场需求极大,但另一方面,专业或不专业的冲压企业也几乎遍布各地,竞争异常激烈。近年来,随着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金属材料性能和模具制造技术也不断进步。本公司在高精度零件冲压和连续自动冲压技术上具有比较领先的技术,在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近年来市场不断扩大,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如下图: 公司各部门职权范围见《部门职责和目标》。 二、相关方及其要求 客户是我们的关注焦点,了解客户要求,不断满足其要求和期望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应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价格上做到合理,服务上做到认真负责。 员工是我们的兄弟,能在一起共事,是缘份,更是情份,员工在事业上、情感上、经济上的要求,都应充分给予考虑,做到工作愉快,感情融洽,生活幸福。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取得合法利润,当然我们不能忽视。 供应商、协作方都是我们的伙伴,我们互相支持,互相依赖,合作共进,才能共同发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建立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及预防、应急措施 1.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项目部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与客户的财产安全,保证客户订单生产的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我公司制定本预案及处理措施。 2、突发事件适用范围 本预案及预警机制适用于我项目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预防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伤 (2)自然灾害(雷电、暴风雨等) (3)火灾(电器或人为造成) (4)造成第三方伤害(包括机械事故或人为伤害他人) (5)造成客户财产损失 (6)员工违章操作或是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疏于防范等预后事故。 (7)影响生产安全与稳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如食物中毒、或其他因素引起停工)。 (8)影响生产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社会事件(如政治、战争、罢工、用工荒)3、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计划为先,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日常安全方面的工作,消灭隐患,杜绝紧急事件的发生。 (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在进行先期处置的同时,迅速向相应工

作组报告。 (3)工作组人员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判定事件程度及是否需要社会救助,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相应处置,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4)处理迅速、准确、有序、有重点:发生紧急事件后,首先保持镇静,有序组织事件的处理,安排事情要责任分清,岗位明确,反应迅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随时调整策略以应付情况的变化,防止损失扩大及事态恶化,防止顾此失彼。 (5)项目经理有先斩后奏的首要重点是保全和抢救人的生命,其次才是财物损失的减少。 (6)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坚持从保护人命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7)事件发生后,项目经理需要控制好当事人的一切行动,确保事后处理的相关工作和程序。 (8)事件涉及到客户时,对社会公众、媒体发布事件的具体内容前须经求客户的同意。 4、建立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确定职责范围 (1)项目部成立应急指挥系统

监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手册

X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版本号: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发放号: 受控状态:(印章)

目录 颁布令 (3) 任命书 (4) 企业概况 (5) 质量手册说明(SPM/I-1.0-2013-7) (6)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SPM/I-2.0-2013-7) (10) 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SPM/I-3.0-2013-7) (12) 质量管理体系(SPM/I-4.0-2013-7) (19) 文件控制程序(SPM/II-4.1-2013-7) (21)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SPM/II-4.2-2013-7) (25) 管理职责(SPM/I-5.0-2013-7) (27)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SPM/II-5.1-2013-7) (29)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SPM/II-5.2-2013-7) (31) 资源管理(SPM/I-6.0-2013-7) (34)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SPM/II-6.1-2013-7) (35)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SPM/II-6.2-2013-7) (38) 监理服务实现(SPM/I-7.0-2013-7) (41) 监理服务实现策划控制程序(SPM/II-7.1-2013-7) (43) 与建设单位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SPM/II-7.2-2013-7) (45) 联合监理/委托测试单位控制程序(SPM/II-7.3-2013-7) (49) 监理服务过程控制程序(SPM/II-7.4-2013-7) (51) 监理服务标识控制程序(SPM/II-7.5-2013-7) (65)

锅炉化学清洗柠檬酸作业指导书

锅炉化学清洗柠檬酸作业指导书 仅供参考。 1.1 引言 根据三联会的讨论已对化学清洗说明书作了修改,清洗的主要程序不变,简化脱脂和冲洗工作;同时还备有另一方案以确保清洗取得效果。修改后的方案最大好处就是不采用锅炉永久给水泵。 英巴负责设备的预清洗工作,其他方将负责剩余设备的清洗,如凝汽器、除氧器、低压、高压给水系统。 机组投运前要对锅炉设备的内表面进行清理:用表面活性剂对省煤器、水冷壁、汽水分离器、循环水泵管系进行脱脂,然后再用柠檬酸进行酸洗。对过热器、主蒸汽、高压旁路、再热器、再热冷段和热段、减温器等管道进行蒸汽吹扫。 尽管锅炉要进行化学清洗,但在制作、运输、安装期间要尽可能的避免杂物或异物的进入。 化学清洗处理就是要出去内表面的杂质,如油污、油脂、氧化皮、铁锈、焊渣,并形成一薄的钝化膜。以确保试运阶段锅炉水最佳工况和蒸汽纯度以及减少运行腐蚀的危险。 此程序的关键就是柠檬酸酸洗,酸洗的有效性与温度有很大关系,因而只有当温度达到特定值时才能进行酸洗,以前,英巴采取蒸汽加热缸或管式热交换器或混合式热交换器加热临时管道作为热源。如无蒸汽,可采用固定点油燃烧器作为热源(尽管可能引起酸洗阶段加热水的闪蒸现象的发生)。 酸洗阶段选用合适的抑制剂以确保母材腐蚀率低于2g/㎡hr(温度为90℃)。只有当铁离子和自由酸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间为1小时)后,酸洗工作才能结束,在清洗后阶段柠檬酸的浓度不低于0.5%。 清洗产生的低污染度的废液,例如水冲洗阶段,将排到污水池,而高污染度的,例如酸洗阶段,将直接在炉内进行永久燃烧。 1.2 循环及临时管道详细说明 采用临时管道、水泵、水箱、阀门及附件使化学药物得到有效的循环,达到化学清洗的理想效果。

钢结构生命线安装方案

生命线方案: 一、概述 由于钢结构建筑在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在钢结构梁或懔条上行走或操作时面临各种各样很大的风险,发生人身坠落是其中最大的风险,造成的后果也是最严重的。为确保高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临时安装一系列的钢丝网格线在钢结构建筑的高空作业面上,这种临时安装的钢丝绳称为“生命线”。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将身上佩带的安全绳扣在生命线上,万一发生作业人员失足坠落时,身体仍然可悬挂在生命线上,不会坠落到地面而发生安全事故。生命线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安全可靠,必须确保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这样才可承受人身坠落时对生命线产生 的冲力。 2、方便可行,布置完成的生命线必须不影响工程的每道作业工序,作业人员在操作过 程中使用方便。 3、易于安装和拆除,生命线的安装和拆除都不宜花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免影响工 程的工期进度和成本。 三、生命线布置 先在建筑物的四周布置一圈主生命线, 生命线立面示意图生命线安装节点示意图

四、生命线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维护 1.作业人员登上屋面梁,开始高空作业前将安全绳扣在生命线上。作业或移动时,安全绳 一直扣在生命线上并和作业人员一起移动。 2.在从一段生命线换到另外一段生命线时,必须先扣好另外一根安全绳后方可松开已经 扣好的安全绳。 3.每天派专人检查生命线的使用情况,如发现有磨损或其它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纠 正,并作好记录。 4.每天检查生命线与梁面钢管的连接,如发现有U型卡松动或其它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 施纠正,并作好记录。 五、生命线的拆除 在开始安装屋面板和保温棉后,即要开始安排人员拆除生命线。生命线拆除时应分步分块进行,开始即拆除1-2轴线间的生命线,在屋面板安装到3轴线时即拆除3-4轴线间的生命线。依照此顺序逐步拆除所有的生命线。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最新)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我区各相关部门、驻区双管单位、社会团体等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订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

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区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区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区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有关部门制定。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分类分级、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体现原则性、政策性。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区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内容,重点规范区级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镇办专项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重点规范镇办层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试卷a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试卷 (A )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按照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水平,可以将工业机器人分为三代 ___ _ ___ 机器 人、 ____ __ _ 机器人和 ___ ____ 机器人。 2.机器人行业所说的四巨头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机器人常用的驱动方式主要有_____ _ ____、 ____ __和______ ____ 三种基本类型。 4.一般来说,机器人运动轴按其功能 可划分为 __ ____ 、 _ 和工装轴,________ 和工装轴统称 _______。 5.从结构形式上看,搬运机器人可分为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关节式搬运机器人。 6.码垛机器人工作站按进出物料方式可 分为 __ ___ 、 _____ __ 、___ __ __ 和四进四出等形 式。 7.装配机器人常见的末端执行器主要有__ ___ 、 _____ __ 、___ __ __ 和 。 8.弧焊系统是完成弧焊作业的核心装 备,主要由 、送丝机、 和气瓶等组成。 9.目前工业生产应用中较为普遍的涂装 机器人按照手腕构型分主要有两种: 涂 装 机 器 人 和 涂装机器人,其中 手腕机器人更适合用于涂装作业。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 )1.涂装机器人的工具中心点 ( TCP )通常设在喷枪的末端中心处。 ( )2.一个完整的点焊机器人系统 由操作机、控制系统和点焊焊接系统几部分组成。 ( )3.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操作机。 ( )4.工业机器人的腕部传动多采 用 RV 减速器,臂部则采用谐波减速器。 班级 姓名 学号

束丝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 保证束丝机安全生产的正常使用。 二、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束丝机。 三、内容 3.1 束丝工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作为企业的职工,不能认为安全检查事不关己,从而置若罔闻,对发现的事故隐患不能采取放任不管、置之不理的态度。因为只有人人参与安全管理,才能杜绝事故,企业和制动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1)操作员应接受过一定的操作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 2)操作员进入车间应穿着干净整齐的工作服,女职工并把头发扎好,以防缠到机器内发生意外; 3)上、下盘时要注意不要压伤手脚; 4)机器的危险部分应加上防护罩,有需要时、操作时应使用合适的防护用具; 5)机械要经常维护,维护保养或机械有故障时应挂上警告牌并将电源关闭,以防止意外使用机械,当机械每次维护保养后都应做好记录; 6)清理机械和调修机械所用的布条等物品,必须放入自合盖的废料桶内,已防引起火灾。 7)上班时间不准喝酒、操作机械时头脑保持清醒,应专心一致地操作机械,疲劳时应注意操作或停机,防止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8)机器上都有易损部件,操作时如遇有机器故障时应采用机器急停装置开关马上停止操作,减少损失或安全事故发生。 9)车间有总电源控制室时,要设置防护网(栏),并挂上“请勿靠近”标牌。 10)各种电线及车间内设备用电导线不能随意乱扔,更不允许在电线上搭、挂和勾各种物品。11)生产车间照明应符合要求,操作工和操作是公共现场内应无黑暗角落。 12)外来人员不许进入生产。如必须要进车间时,应有车间人员带领。 13)设备维修时,应尽量不在车间内电焊或用汽油清洗零件,必要时应有专人在场监护。 14)车间内生产时,不许有明火,不许吸烟,不许堆放易燃、易爆品。 15)车间内停产维修时,在电源控制部位要挂上“有人工作不许合闸”的标牌。 16)车间内吊车由专人负责操作,吊运作业时环境内不许站人。 17)发生事故排除后,事故原因没查清时不许继续生产。 18)生产车间内一切动力设备都要有专人负责保管操作,并制定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2 遇有下列现象时应紧急停车: 1)轴承部位温度偏高,润滑油(脂)溢出; 2)电动机散出异味、冒烟或外壳温度过高; 3)PLC或其他部件有异常时; 4)传动零件发出无规律的异常声音; 5)机器工作时产生剧烈振动; 6)机器突然停止旋转; 7)设备上安全门和安全报警装置的位置不许随意改动,更不允许人为造成失灵; 8)发现设备漏油现象时应及时维修排除故障,不许油流到机器周围; 9)操作工因特殊事务必须离开机台时,应找熟悉操作该设备的人代管,否则必须停机; 10)封严,切断机台输入电源。 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 B017-0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2018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竞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二、竞赛目的 赛项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背景,针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岗位技能提升的要求,引导职业院校关注行业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技能大赛,展示参赛选手维护、调试、操控机器人的技能,检阅参赛队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指导水平,以赛促教,为工业机器人及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三、竞赛方式 竞赛为团体赛。每支参赛队最多由6人组成,其中领队1人(可由指导教师兼任),参赛选手3人(其中队长1人),指导教师2人。 四、竞赛内容 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4小时30分钟)内,以现场操作的方式,根据赛场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赛项任务书,完成基本赛项任务及综合赛项任务。 基本赛项任务: 1.生产线空间位置调整、传感器安装及基本功能调试。 2.六关节机器人手爪的安装及手爪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 3.六关节机器人参数设定、标定、现场示教编程及复现;六关节机器人安全工作区间建立。 4.AGV机器人上部输送线安装与调试;工业以太网络连接等。

5.按任务要求完成机器视觉系统的设定、流程编辑,实现托盘流水线上的缺陷工件检测和工件形状种类的识别、工件库建立及坐标变换。 6.完成满足控制要求的立库码垛机和主控系统的人机界面及PLC 控制程序编制。 7.主控PLC、触摸屏、六关节机器人、流水线、立体仓库的网络建立和程序联调测试。 综合赛项任务: 1.由裁判将放有工件的托盘随机摆放到立库各仓位中,由立库码垛机根据赛项任务书的要求,依次取出托盘并放置到磁导AGV小车上。 2.磁导AGV小车每次可以携带3个托盘,沿着磁导线运动并对接到托盘流水线,自动完成立库与托盘流水线之间的工件运输。 3.托盘流水线上设置了视觉检测系统,通过对托盘上的工件进行识别,区分出不同的工件;并将托盘中工件的坐标数据传送到主控PLC 中。 4.由主控PLC通过工业网络操控多关节机器人实现所有工件的抓取、摆放和装配。 1)选用合适的工具自动抓取托盘上不同类型的工件,对合格工件和缺陷工件进行分拣; 2)根据赛项任务书的要求,将抓取的合格工件摆放在装配流水线上的相应位置以完成装配。工件在装配流水线上的具体摆放方式以及装配要求在赛项任务书中有明确规定。 五、竞赛试题 (一)采取提前公开竞赛样题的方式进行比赛,赛前一个月公布样题。 (二)备有10套以上竞赛用试题,每场次比赛试卷由赛点裁判组

反渗透系统化学清洗作业指导书

反渗透系统化学清洗作业指导书 4.6.1 设备概要 在反渗透系统运行过程中,反渗透膜表面会由于原水中泥泽、胶状物、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质的存在及膜分离过程中对难溶物质的浓缩而产生的沉积,进而形成对反渗透膜的污染。我们都知道,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装置是为尽可能多地去除引起膜污染的物质而专门设计的,尽管如此,即便系统有着相当完善的预处理设备也不能完全避免RO膜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所以需要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周期性的去除膜系统中污染物的作业,这个操作过程就叫做反渗透系统的就地清洗(CIP,Cleaning In Place),习惯称为反渗透的化学清洗。 反渗透膜被污染后,就会出现系统产水量减少、盐的透过率增加等膜性能方面的衰退。但由于反渗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影响膜性能的其它主要因素(压力、温度等)的变化,膜污染的现象有可能被其它因素掩盖,因此应予以注意。 本工程使用的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可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一定的耐温性,所以可以对反渗透系统进行非常有效的清洗。多年的工程实践表明,若不及时对已产生一定程度污染的反渗透系统进行清洗处理,想较为彻底地去除已长时间附着膜表面的污染物是非常

困难的。 在考虑膜系统清洗方案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应把清洗排放废液对环境的影响(EDTA,杀菌剂等)降低到最低限度。 应尽可能使本次清洗过程去除污染物最大化。 应在清洗时对膜的损伤最小化(应首先考虑选择对膜性能影响小的药剂)。 在实际清洗操作时,在保证清洗效果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使清洗费用最低化。 4.6.2 反渗透膜发生污染的原因 不恰当的预处理 4.6.2.1系统配备预处理装置相对于原水水质及流量不合 适,或在系统内未配备必要的工艺装置和工艺环节。 4.6.2.2预处理装置运行不正常,即系统原有的预处理设备 对原水SDI成分、浊度、胶状物等的去除能力较低,预处理效果不理想。 4.6.2.3系统选择了不恰当的设备或设备材质选择不正确 (泵、配管及其它)。 4.6.2.4系统化学药品注入装置发生故障(酸、絮凝/助凝剂、 阻垢/分散剂,还原剂及其它)。 4.6.2.5设备间断运行或系统停止使用后未采取适当的保护 措施。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摘要:结合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经验与相关文献,对工业机器人的含义、发展原因、组成结构及技术特点等方面展开探讨,阐述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促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的深层次发展奠定基础。[1]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应用发展 The applic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Abstract:Combing with the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related literature,the meaning,development reason,composinstructure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industrial robot were discussed,the applic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robot were expounded,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the deep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appliefield. Key words:Industrial robot;Robot technology;Application development 工业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技术与领域很多,如机电、电气、计算机、工业设计等,其是多种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因此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所涉及的各项技术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工业机器人不断地向标准化和网络化发展,以下对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浅析。[2] 1机器人的含义及发展原因 机器人就是一种自动化机器,而控制器就是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即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的“大脑”不仅具有感知、运作、规划、协同等诸多功能,还可以通过控制机器人的“大脑”定向模拟人类的某些行为与思想。近些年,机器人实现了飞速发展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原因是机器人可以完成许多人们无法完成、不愿意做的工作,特别是在一些恶劣的、危险的、特殊的、极限的工作环境中,都可以指派机器人完成施工作业,使人们远离危险作业环境。[3]在太空、海洋等领域,人类无法在其中工作,由机器人进行探索恰恰能实现预期目标,这也是现今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理由。 2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史 2.1国内发展史 受核心技术的限制,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企业和高校开始进行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截止到目前,已经开展了近40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是解决国产化的问题,因为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导致在研发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进度相对缓慢,随着我国对工业机器人重视程度的提升,并将其列入国家计划当中,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尤其是在数个五年计划中均给予工业机器人足够的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4]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并为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其需求量也在不断扩

生命线

高空作业生命线搭设使用管理要求 1 生命线材标准要求符合相关国际和国家的标准规范,如ANSI 或ISO, 等。生命线全部采用直径不低于12 毫米的镀锌钢丝绳,应无断丝.断股.灼伤.受腐蚀.严重变形等缺陷。生命线卡扣无损伤。生命线松紧调节:花篮罗旋扣应完好无损生命线的逃生通道:脚手架材料应符合脚手架管理程序规定。2 生命线搭设从事生命线搭设和拆除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地方政府或专责机构颁发的有效证件架子工证。搭设十字撑,应将一根斜杆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则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斜杆两端的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小于20cm。搭设及拆除期间,生命线需挂红牌,禁止使用。下述情况下应该办理工作许可作业票:所有长度超过100m的生命线,环境恶劣情况下,小区域要拉多条生命线的情况下. 生命线与钢梁锐边接触的部分应放软垫,以防损坏生命线。生命线拉设在临空面立柱内侧,不得拉设在外侧。生命线最大跨距12M,超过12M时需增加一根立杆固定生命线;生命线先用拉钩拉紧,再用两个钢丝绳绳扣将生命线固定,而且生命线高出管廊至少为1.2m。生命线用花篮罗旋扣拉紧,最大垂弧不大于100MM。如图所示:端头固定时至少3 个绳扣,开口方向对着活绳(主要受力的钢丝绳),绳卡间距为6 倍钢丝绳直径,绳头露出长度为钢丝绳3 倍直径。1.2M.生命线的高度为高出着地面1.2M(人的腰部)。(如下图所示):每条生命线的连续拉设长度不得超过100m;如果超过100m,必须设置刚性节点,以防生命线下垂。搭设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没有合适的系挂点时,应采取增加吊带和速差式防坠落装置来挂好安全带。在电缆桥架作业时,如果现场条件限制安全带不能高挂低用,则现场施工必须使用吊带,然后再将安全带挂在吊带上;根据现场情况,吊带可挂靠在钢梁或钢管上,而且吊带所能承受的瞬间冲量不得小于3 吨。在拉设生命线之前,每隔40M 搭设一个独立脚手架作为逃生通道,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但两个逃生通道的间距不能超过42M。而且在电缆桥架爬坡处必须搭立独立脚手架,以便工人施工和逃生之用。所有逃生通道应符合脚手架管理规定。在逃生通道上装设临时照明,应注意电源线不能直接与脚手管进行接触,防止漏电伤人。拉设生命线所用的钢丝绳能够承受瞬间冲量不得小于3 吨,以起到生命线的作用,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拆除生命线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先拆立杆,后拆生命线。3 生命线验收检查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生命线的状态卡管理和脚手架一致。验收后,至少每七天检查一次;凡遇可能影响到结构完整性的恶劣天气变化后,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凡作了可能影响到结构完整性的重大改动后,在使用前检查; 生命线验收表生命线名称搭设单位设计负荷验收时间验收项目验收情况验收人标签是否有效逃生通道是否合格平台、爬梯的设置钢丝绳材质情况逃生通道基础及支撑点逃生通道与建筑物的拉接生命线的松紧生命线的间距生命线端头包扎和牢固生命线搭接牢固性及搭接长度生命线的荷载验收结论:验收人:参考书目DL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搭设生命线风险评估潜在风险控制措施责任(部门)人坠物伤人1、地面设置警戒线及围栏2、安排专人看护,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操作范围内3、不使用的工具及时放入工具包里面4、工作平台上严禁堆放太多材料6 级大风及阴雨天气1、停止作业2、穿防滑鞋施工人员高空坠落1、用两根吊带(3 吨)绑在钢梁上交换使用2、保证安全带完全挂在吊带上出现紧急情况迅速撤离现场使用生命线者坠落1、使用钢丝绳的最少破断拉力为85KN,能够承受4.25t 的重量,远大于人坠落时对钢丝绳所产生的冲量2、钢丝绳均用拉钩先拉紧,再用双绳扣扣紧,每个绳扣的抗滑能力为 4.8KN,完全满足要求3、钢丝绳每隔100m 就固定一个刚性节点,防止生命线下垂4、钢丝绳离地面的最低高度为7.2 米,一般满足要求;但是如果遇到施工面以下还有一层钢梁,则需每隔 6 米竖立立管来拉设生命线5、在同一水平面内的电缆盖板之间,只要间距超过50cm,均搭设通道,但电缆盖板需要回装的除外6、确认所有使用的钢绳和挂勾等工具及材料,都是经过检验并合格的。7、生命线经检验合格,挂有绿牌后,方可使用。复检间隔期为7 天。2.6.3 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