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启蒙哲学

合集下载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思想的进步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思想的进步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思想的进步法国启蒙运动(French Enlightenment)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法国发生的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

这场运动以理性、自由和思想的进步为核心,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一、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法国启蒙运动的发生,与当时法国社会和政治的特殊背景密不可分。

17世纪的法国,绝对君主制度盛行,社会阶级固化,民众负担繁重,思想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然而,启蒙运动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思考和表达的自由空间。

启蒙思想家们开始质疑封建专制的合理性,呼吁理性和科学思维的兴起,这为启蒙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二、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1. 理性至上法国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解决各种问题。

启蒙思想家们以牛顿的自然科学原理为模板,试图运用理性思维改革整个社会和政治体系。

他们推崇科学和逻辑的思考方式,主张依靠理性追求真理和改进人类社会。

其中以笛卡尔、伏尔泰等人的思想最为代表。

2. 自由意志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反对专制统治,认为人民应该享有基本的自由权利。

他们主张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个人财产权,批评封建制度对人民的压迫。

启蒙思想家们相信,人民应该能够以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力,拥有自由表达和选择的权利。

例如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思想思想对后世政治自由的理念深远影响。

3. 思想的进步法国启蒙运动倡导思想的进步,主张摒弃迷信和偏见,推崇科学和教育的普及。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倡导普及教育,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他们认为只有解放思想,摧毁旧有的迷信观念,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例如狄德罗和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为现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启蒙运动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和科学思维成为欧洲18世纪思潮的主旋律,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与进步的思潮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与进步的思潮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与进步的思潮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与进步的思潮法国启蒙运动(The French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家们所发起的一场重要的观念和思想的革命运动。

它主张通过理性、知识和科学的力量来推动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步。

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潮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法国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以及其对进步的追求。

一、启蒙运动的背景和起源法国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欧洲的背景下出现的。

当时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迅速,但仍受到封建主义、教会权威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由于科学与思想的突破,人们开始质疑传统权威和教会的说法,追求更加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和思想的土壤。

启蒙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理论突破使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理性的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引入催生了对人类社会和政治的新思考。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思想强调人的理性和思维的重要性,为启蒙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启蒙运动的核心观念之一是理性。

启蒙思想家们相信,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推理,人们能够获得真理和智慧,从而解放自己并推动社会的进步。

启蒙运动注重理性的运用,反对盲从和迷信。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批判传统的宗教观念和教权的影响,主张以理性为基础进行思考和行动。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反对迷信和封建主义的束缚。

他倡导宽容和理性的态度,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启蒙运动与进步的追求启蒙运动的目标是推动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步。

启蒙思想家们相信,通过理性的思考和知识的普及,人们能够改善社会、建设更加公正和自由的社会秩序。

启蒙思想家们对教育的重视是推动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们主张普及教育,使更多人接受教育,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卢梭的《爱弥儿》和孟德斯鸠的《法意思维论》等著作都强调教育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他们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理性和道德。

第十六章 法国启蒙哲学

第十六章 法国启蒙哲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启蒙运动的特点:
一是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启蒙思想家的锋芒所向十 目标明确 分明确,即反对王权、神权和特权,努力 王权、 王权 神权和特权, 改变旧制度,建立新体制; 改变旧制度,建立新体制; 二是思想一致。 二是思想一致。启蒙思想家都有基本相同 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这就是怀疑论、 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这就是怀疑论、 自然)神论和无神论 理(自然 神论和无神论。 自然 神论和无神论。 三是行动坚决 行动坚决。启蒙思想家都正视现实, 行动坚决 认真思考,联系群众,不畏强暴。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比埃尔 贝尔 比埃尔·贝尔 比埃尔 贝尔(1647—1706) 他与笛卡尔一样以怀疑论 怀疑论为武器,提倡理性, 怀疑论 怀疑宗教。虽未公开表明不信宗教,但他对上 帝存在、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等表示怀疑。 理性与信仰的双重真理论。 他通过贬低宗教至高无上的权威,来抬高理性 的地位与作用,用启蒙运动的发展打下良好开 端。
第十六章法国启蒙哲学
什么是启蒙运动? 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由 启蒙运动是 世纪由法国新兴资产阶级 世纪 发起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 发起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 就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就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运动反对蒙昧主义、 运动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 提出“自由、平等地、博爱” 信,提出“自由、平等地、博爱”的口 号。启蒙运动的出现是人类思想发史上 的一次巨大进步, 的一次巨大进步,表明人类自我意识的 觉醒,同时也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觉醒,同时也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伏尔泰与理神论

论法国启蒙哲学——机械唯物主义

论法国启蒙哲学——机械唯物主义

论法国启蒙哲学机械唯物主义导言机械唯物主义是近代自然科学的指导思想,其在18世纪的法国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出色的法国哲学家。

让我们来探讨机械唯物主义在欧洲启蒙时期的渊源——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18世纪在法国的迅速发展和其代表人物。

正文1、经验论与唯理论2、机械唯物主义3、结语经验论与唯理论机械唯物主义与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论与唯理论有莫大的联系。

这时期西方哲学思想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神学与经院哲学,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

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经验论的有弗兰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洛克,唯理论的有笛卡尔、斯宾诺萨等。

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同时他也是古典经验论的始祖。

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哲学的优良传统,把对经院哲学的批判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弗兰西斯·培根是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集文集》等。

霍布斯则继承了培根的思想,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他被认为是18世纪意义上的“第一个近代的唯物主义者”。

霍布斯认为真理只存在于物体之中:“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有形的,无形的东西就是不真实的。

”“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的东西”,总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消灭。

他反对概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他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加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

霍布斯著有的《论物体》、《论社会》、《论人》等理论作品对机械唯物主义体系的完整起到了重要主导作用。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的笛卡尔哲学,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来源。

在笛卡尔哲学中,物质的本性是广延,运动的特征是位移。

他提出了有名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人只有非常理性地使用数学上所重用的纯粹的推理方法才能认识世界。

实际上,笛卡尔是以力学运动为基础,把由地上获得的力学原则于天体现象以至整个世界,从而把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观念移植到哲学中并造就了机械论的精神。

法国启蒙时代对现代思想的影响

法国启蒙时代对现代思想的影响

法国启蒙时代对现代思想的影响18世纪的法国启蒙时代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法国的知识界和文化界呼吁以理性和科学为中心的新观念,对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反思和批判。

这些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西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今天仍然存在。

一、新的哲学观念法国启蒙时代对现代思想的最显著影响是哲学思想的变革。

启蒙哲学家们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自由思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伏尔泰(Voltaire)、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和狄德罗(Denis Diderot)。

他们的哲学思想形成了对当时欧洲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批判,并推动了民主、人权和自由主义等新的政治思想的发展。

伏尔泰在他的许多著作中提出了自由主义和人权的观念。

他反对专制主义和宗教的压制,并强调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卢梭则强调了社会契约和民主制度的重要性,并认为人民有权利并应该参与政治决策。

狄德罗则强调了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并参与了广泛的百科全书项目,以鼓励民众的阅读和批判性思考。

二、新的文学思潮法国启蒙时代也在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倾向于关注上层阶级和宗教主题,而启蒙时代的文学作品则更注重人类心理以及社会和政治关系。

文学作品引入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即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随后几个世纪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蒙田(Montaigne)的散文和拉封丹(Francois-Marie Arouet de Voltaire)的讽刺小说是法国启蒙时代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

这些作品强调了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思想自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理念——人性文学,即以描写人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出了启蒙时代的思想状况,并在欧洲文学中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三、新的艺术运动法国启蒙时代也为艺术运动带来了新的元素。

启蒙时代的艺术家强调了理性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并发起了一种新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

法国启蒙教育运动

法国启蒙教育运动

法国启蒙教育运动法国启蒙教育运动是欧洲18世纪的一场重要思想运动,它对法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是理性、自由和平等,它呼吁人们摆脱迷信和专制,追求知识和思想的自由。

在法国,启蒙教育运动的兴起与哲学家们的思想和著作密不可分,他们致力于改革社会制度,推动人们对权威的质疑和对自由的追求。

启蒙教育运动的兴起源于法国各界对传统权威的质疑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18世纪初,法国社会依然被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对人文主义思想的重新审视,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他们呼吁人们摒弃迷信,追求理性和知识。

启蒙教育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包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他们的著作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德斯鸠是启蒙教育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理论,对法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伏尔泰是另一位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主张宽容和言论自由,反对迫害和压制。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呼吁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秩序,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启蒙教育运动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法国社会和政治,也对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主张普及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们反对封建专制下的教育制度,主张推行新的教育理念,为后世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总的来说,法国启蒙教育运动是一场思想的革命,它呼吁人们摆脱迷信和专制,追求理性和自由。

启蒙思想家们的著作对法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为后世的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启蒙教育运动的理念也深刻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成为了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

法国启蒙哲学的特点

法国启蒙哲学的特点

法国启蒙哲学的特点首先,法国启蒙哲学在思想上强调理性与科学。

启蒙哲学家认为人类理性是解决问题、获取真知的最重要工具,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人们可以减少迷信和误解,了解自然和社会规律。

启蒙哲学家鼓励人们运用理性和科学精神,摒弃迷信和偏见,追求真理。

其次,法国启蒙哲学强调自由和平等。

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主义和绝对主义,主张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化,强调人民的平等权利。

他们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应该享有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权利,反对特权阶级对社会资源的垄断和专制政府的压迫。

启蒙哲学家如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认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意愿和社会契约,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再次,法国启蒙哲学的特点是重视教育和普及知识。

启蒙哲学家认为普及知识和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才能改变社会的现状,减少迷信和偏见的影响。

因此,他们积极倡导建立普及教育体系,提供公众更广泛的教育机会,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民。

此外,法国启蒙哲学注重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

启蒙哲学家关注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并为此提出许多具体的社会方案。

例如,他们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废除酷刑等残酷的惩罚手段,推动法律的平等和公正,提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劳工和妇女的待遇等。

他们相信通过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公正的政策,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和贫困,提高社会福祉。

最后,法国启蒙哲学倡导宽容和宗教自由。

18世纪的法国是个宗教封建制度严重束缚人们思想和行动自由的国家,启蒙哲学家们反对宗教教条的压迫和迫害,主张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和表达宗教观点的自由。

他们认为宗教信仰应该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国家不应该通过强制推行宗教而限制个体的自由。

他们主张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提倡多元文化和宗教的共存。

总之,法国启蒙哲学的特点主要包括理性与科学、自由与平等、教育和普及知识、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宽容与宗教自由等。

这些特点反映了18世纪法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思想舆论的变化,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卢梭首先使用体育一词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卢梭首先使用体育一词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卢梭首先使用体育一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卢梭被誉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先驱者。

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影响着整个欧洲及世界。

然而,卢梭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他还是体育界的先行者,他是第一个使用“体育”一词来形容身体运动的人。

在18世纪,人们对体育还没有明确的概念。

卢梭及其朋友指出,“游戏、运动、体育是少年心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成为一个正常、充分的日常生活成分”。

这样的提议可能在当时并不受欢迎,但它确实可以被视为运动和身体训练的一种社会和知识基础。

卢梭的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不仅认识到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还强调了健康和教育的密切关系。

卢梭更进一步地将身体训练视为对人类发展的根本需求之一。

他在他的作品中写道:“当体力是一种无价值的产品,它肯定是通过锻炼实现的。

这将帮助人类更好地回到他们的本性,健康和快乐的状态。

”卢梭的观点同时与时代背景有关。

在他所处的时期,欧洲的工业化开始发展。

因此,他认为,随着城市化趋势的增加和工业革命的影响,身体的训练和运动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变得更为重要。

除此之外,卢梭还就身体训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

他指出,由于户外活动空间的减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身体训练的需求日益增加,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也变得更为迫切。

他鼓励人们在生活中注重身体锻炼,尤其是通过户外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

卢梭的观点早已被证明是正确的。

身体的锻炼是身体和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在运动和健康的领域,卢梭的思想和贡献一直被广泛引用。

总的来说,卢梭在之前未被人们所知的领域发挥了开创性的作用,他为我们的生活、教育、运动等提供了很多新颖的思考。

在体育领域,他的思想指导人们关注运动对个体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他的贡献是深远的,不容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10月18日
第七章法国启蒙哲学
第一节法国启蒙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背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担负了时代——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所赋予的反封建宗教两大历史使命,使18世纪成为法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世纪。

法国大革命继17世纪英国革命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

作为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在准备革命的过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体现时代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即伟大的启蒙运动。

它高兴理性的旗帜,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神学这两个当时最神圣的权威,并在斗争中建立起适应自己需要的社会一政治哲学,建立起以本体论为中心的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和战斗无神论。

二、启蒙运动基本特征
(一)启蒙运动的基本宗旨:是由法国思想家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鼓吹自由、平等和博爱,高扬理性、提倡科学和进步、教化大众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二)启蒙运动的成果:1、资产阶级思想家在人性论和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的内容,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制订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论,从而阐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资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把资产阶级的社会国家学说发展成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2、面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着重探讨了认识论问题;那么,法国唯物主义者则主要是以现实政治和宗教斗争为依托,继承英国唯物主义和笛卡尔物理学,借助自然科学的成就,着重研究了本体论问题,建立起以自然观为中心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18世纪“第一个自然哲学体系”,从而为无神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法国哲学的中心问题:1、围绕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论,提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第二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法国唯物主义者以“自爱、自保、自由”是人的本性、天赋权利为起点,形成了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启蒙主义者的哲学思想
一、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以法哲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理论。

(一)法的精神基本内容:从广义上讲法规定为“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就此而论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上帝的法,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法,兽类有兽类的法,人类有人类的法。

虽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法则。

人类社会像物理世界一样有其永恒不变的规律,也应具有自己法的规则。

人类社会由“自然法”走向“人为法”。

人为法以自然法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由、平等的天赋权利。

人类的一般法就是人类的理性,只有符合这一精神的社会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二)评价:他通过对人类社会状态的分析,从而提出国家应该建立政治法制等制度,寻求治国安帮的良策。

二、卢梭的不平等论:卢梭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他的社会政治学说,围绕着“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克服社会不平等的途径”这两个主题,他通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阐发了独具特色的思想。

在某种意义上说,卢梭开始了启蒙运动的自我反思和批判。

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他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把“人所形成的人”即社
会与自然加以比较,将剔除人的社会性之后所剩下的东西看做人的自然本性,由此来研究决定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

揭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的矛盾。

“自然状态”——指自然人或野蛮人是孤独的,相互之间没有交往和联系,因而不需要语言;两性的结合是完全偶然的,没有固定的居所,不存在家庭;没有农业和工业,没有战争,除了生理上的差异而外彼此自由平等,因而处在和平状态之中。

人类由于什么原因,没有永远停留在自然状态而步入了文明社会,从平等过渡到不平等呢?人类有一种独特的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能力,即“自我完善化”的能力。

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自身有一种能够维持自己生存,满足自己需要,趋于完善和向前发展的能力。

所以,自然人具有理性、文明、语言、社会生活、道德与进步的潜在能力。

人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为人类进入“社会状态”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成为导致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化”能力的必然结果。

正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人类从此由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陷入了没有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痛苦之中。

在这里所有权不是一种天赋的自然权利,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一)不平等论的基本内容:卢梭把人类发展历程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并通过人类“自我完善化”能力的分析,从而指出私有制的产生是导致人类社会不平等状态的根源。

(二)评价:卢梭从人类自身中寻找出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而不是外在的或神学的原因,把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发展看作是必然的自然过程。

他所提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

第三节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一、拉美特利的唯物观:拉美特利是一位立场鲜明的哲学家。

公开表明自己是唯物主义者,批判宗教神学,为自然神和无神论辩护,他是机械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使之成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

(一)心灵和肉体的关系:心灵和肉体的关系是哲学的根本问题,由此问题哲学将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大类体系。

他指出唯物论采用后天的方法,即通过经验和观察从人体的器官中把心灵解剖分析出来,心灵与肉体的关系只有医生才有发言权。

(二)评价:他力图用当时的先进医学知识来论证唯物主义,用生理心理学来说明心灵和身体的关系。

表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不是心灵的产物。

二、狄德罗的物质世界论:狄德罗哲学代表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水平,它力图超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机械论,尽力勾画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自身运动,反对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他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不可能是孤立的。

1、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本身就具有运动的能力。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评价:他的物质世界论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诞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不过不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论的特征。

小结:作为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旗帜,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在当时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它也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份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批判继承的珍贵遗产。

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