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
合集下载
核与辐射安全PPT课件

按辐射的射线分类:
α源,β源,γ源,低能光子源和中子源等
.
14
密封源的分类
α放射源
用途:烟雾报警器、静电消除器和放射
性避雷等的离子发生器。
常用核素:210Po、238Pu、239Pu、
241Am、238U、235U等。
.
15
密封源的分类
α放射源
活度104~3.7×109Bq,α粒子能量一般低
于7MeV,空气中的射程小于6cm,穿不透 皮肤角质层,没有外照射危险。
品。
基本特点:能够不断地提供有使用意义的
辐射。
辐射源:用于γ辐射照相探伤、放射治疗、
辐射加工和辐射效应研究等目的的γ放射
源的专称。
.
3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 –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
度,从高到低 – 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 上述分类原则也对非密封源适用。
.
6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Ⅳ类放射源---低危险源
–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 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 临时性损伤
• 低剂量率近距放射治疗仪(治眼源与永久植入源除外)
• 厚度计
• 料位计
• 可携式测量仪(即湿度计、密度计)
• 骨密度测量仪
• 静电消除器
.
7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
11
密封源
氩弧焊
特殊的封 装确保源 的均匀性
低碳不 锈钢双
封装
不锈钢 垫片
镀镍钴颗 粒
高活度钴60丸
.
12
α源,β源,γ源,低能光子源和中子源等
.
14
密封源的分类
α放射源
用途:烟雾报警器、静电消除器和放射
性避雷等的离子发生器。
常用核素:210Po、238Pu、239Pu、
241Am、238U、235U等。
.
15
密封源的分类
α放射源
活度104~3.7×109Bq,α粒子能量一般低
于7MeV,空气中的射程小于6cm,穿不透 皮肤角质层,没有外照射危险。
品。
基本特点:能够不断地提供有使用意义的
辐射。
辐射源:用于γ辐射照相探伤、放射治疗、
辐射加工和辐射效应研究等目的的γ放射
源的专称。
.
3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 –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
度,从高到低 – 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 上述分类原则也对非密封源适用。
.
6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Ⅳ类放射源---低危险源
–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 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 临时性损伤
• 低剂量率近距放射治疗仪(治眼源与永久植入源除外)
• 厚度计
• 料位计
• 可携式测量仪(即湿度计、密度计)
• 骨密度测量仪
• 静电消除器
.
7
5.1 放射源及其分类
.
11
密封源
氩弧焊
特殊的封 装确保源 的均匀性
低碳不 锈钢双
封装
不锈钢 垫片
镀镍钴颗 粒
高活度钴60丸
.
12
核与辐射安全ppt课件

(1)β射线的屏蔽
➢对于强β辐射源,一般采用两层屏蔽,第一
层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β射线 ,第二层 用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轫致辐射。
➢一般用中等厚度(如1cm)的有机玻璃就可
以对眼睛、面部和人体提供做够的屏蔽防护。
42
5.5 屏 蔽
(1)β射线的屏蔽
➢计算第二层屏蔽厚度是,需要知道β射线装
换轫致辐射的份额f:
f 3.33104 ZeEm
Ze---屏蔽物质的有效原子序数 Em---β射线的最大能量
43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1. 减弱倍数法
X& BX&0 exp( x)
µ——γ射线在屏蔽物质中的线减弱函数; B——累积因子;
•
X 0 ——无屏蔽时照射量率
44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活度范围/Bq (Ci) >1014(≈3×103)
108~ 2×1012 (3×10-3~ 6×101) 109~ 1013 (3×10-2~ 3×102)
108~ 6×1014 (3×10-3~ 1.6×104) 106~ 1014 (3×10-5~ 3×103)
24
密封源的分类
γ放射源
头部γ刀-立体定向放疗装置
B exp(d)
46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3. 半值层法
半值层X1/2:将辐射强度减弱到初始强度的一半所 需的屏蔽厚度。
X1/2 0.693 / en
μen是线能量衰减系数,可由质能吸收系数μen/ρ得到 47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表4.2 γ射线的半减弱厚度值X1/2/cm
➢对于强β辐射源,一般采用两层屏蔽,第一
层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β射线 ,第二层 用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轫致辐射。
➢一般用中等厚度(如1cm)的有机玻璃就可
以对眼睛、面部和人体提供做够的屏蔽防护。
42
5.5 屏 蔽
(1)β射线的屏蔽
➢计算第二层屏蔽厚度是,需要知道β射线装
换轫致辐射的份额f:
f 3.33104 ZeEm
Ze---屏蔽物质的有效原子序数 Em---β射线的最大能量
43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1. 减弱倍数法
X& BX&0 exp( x)
µ——γ射线在屏蔽物质中的线减弱函数; B——累积因子;
•
X 0 ——无屏蔽时照射量率
44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活度范围/Bq (Ci) >1014(≈3×103)
108~ 2×1012 (3×10-3~ 6×101) 109~ 1013 (3×10-2~ 3×102)
108~ 6×1014 (3×10-3~ 1.6×104) 106~ 1014 (3×10-5~ 3×103)
24
密封源的分类
γ放射源
头部γ刀-立体定向放疗装置
B exp(d)
46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3. 半值层法
半值层X1/2:将辐射强度减弱到初始强度的一半所 需的屏蔽厚度。
X1/2 0.693 / en
μen是线能量衰减系数,可由质能吸收系数μen/ρ得到 47
5.5 屏 蔽
(2)γ射线的屏蔽
表4.2 γ射线的半减弱厚度值X1/2/cm
《核辐射安全与防护》PPT课件

母亲的心痛:因放射性后遗症,畸形儿童大量出 现。这让无数母亲心痛无比。
生活痛: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因经济发展问题 无法定期向切尔诺贝利附近的153个村子供应食 品,也没有任何地方愿意接受这些“生态难民” 。他们原本就清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明斯克的物理学家米哈伊尔.马利科说:“ 心理上的后果一直是毁灭性的。许多妇女觉得, 她们会生出不健康的婴孩,或者生出前景黯淡的 婴孩。许多人觉得自己终将死于切尔诺贝利事故 。”
切尔诺贝利事故和心脏病之间的关联尚难定论。
辐射的冲击波能损伤血管,但某些科学家认为, “清理者”群体中心脏病发作率的升高更像是酗 酒、大量吸烟、压力和饮食不良所致。然而,“ 清理者”癌症病患的增多早就在意料之中,迄今 为止的零散病例恐怕只是个开始。白俄罗斯的国 家辐射防护委员会主席杰克夫-克尼希斯贝格指 出,在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某些辐射引起的癌 症要20到25年的时间才会发作。他说:“可以 说,我们现在才刚刚开始尝到恶果。”
惟一幸存证人回忆 放射性尘埃随风扩散
主要负责第4号核反应堆的工作人员约立科瑞瓦 当时在现场目睹了整个过程。他回忆说:“当时 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爆炸将1000吨的屋顶都炸飞了。不可估量的放 射性尘埃冲入空气中,然后随风向北边扩散。我 呆站在那里看着熊熊火焰,火焰灼伤了我的眼睛 。”约立当时一心想着打开自动安全系统。这套 系统能应付当时的爆炸。“我们向火场浇洒液态 氮。在火场没多久,我就觉得非常虚弱。”
有人能确定最终的影响,但据去年的一份权威报
告估计,由切尔诺贝利事故引起的癌症爆发将夺 去4000人的生命。白俄罗斯明斯克国际萨哈罗 夫环境大学的阿列克谢-奥克诺夫致力于研究该 事故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他称之为“一场我们终 生都无法扑灭的大火。”
核与辐射应急响应和管理ppt课件

4、事故应急计划与准备
凡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辐射工作单位应 制定事故应急计划。应急计划应明确各 级事故应急组织的职责,安排用于事故 响应的必要物质、设备、人员及其他必 要的准备,确定用于事故中保护公众的 措施和事故相应的步骤与程序。必须在 事故发生前做好应付事故发生的各种应 急准备。
最主要的应急准备包括:制定应急计划 (预案)、建立应急管理组织、安排用 于事故应急的各类人员与设备(例如监 测设备与通讯联络设备),以及组织应 急工作人员的训练与演习。对应急准备 的要求因核与辐射设施潜在危险的大小 和性质而异,而且应该遵循积极兼容的 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人力和设备。
(三)较大辐射事故(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辐射事故:
(1)III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 人 以下(含9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 残疾; (3)铀(钍)矿尾矿库垮坝事故。
(四)一般辐射事故(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辐射事故:
47.29 20.18 12.65 1.51 10.24 0.90
3、其它事故
自然事故 原因不清
9
8 1
2.71
2.41 0.30
例如:核电站潜在的风险
核电厂虽采取“纵深防御”的原则和多重安全 措施,由于设备和人这两大固有因素,核电厂 还不能排除发生潜在事故的可能性,特别是那 些概率很小而后果更为严重的事故。如:三里 岛事故、切尔诺贝利。
三、应急管理
1、核与辐射事故的分级
辐射事故不仅可能引起辐射工作人员受 到超剂量限值的照射,而且可能污染环 境,导致公众受到异常的辐射照射。为 保证公众(包括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与安全,必须加强核与辐射的应急管理 ,做好应付事故发生的各种准备。
辐射安全培训ppt

。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完善应急
预案和演练计划。
将演练评估报告和总结报送相关 部门和人员,提高辐射安全意识
和应对辐射事故的能力。06来自辐射安全培训计划与实施
培训计划制定与目标设定
确定培训需求
通过对特定岗位和员工进行辐射安全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和内容。
设定培训目标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定具体的辐射安全培训目标,包括员工知识、技能和态度 等方面的提升。
05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与演练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 处置等内容。
针对不同的辐射事故类型,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包括放射性物质泄漏、核设施 故障、放射性污染等。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辐射事故演练策划与实施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放射性废物包括:使用过的个人辐射防护用品、沾染 放射性物质的物品等。
处置放射性废物时,应确保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 影响。
放射性废物应存放在专用的容器和场所,并按照国家 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
04
工作场所辐射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流程
辐射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明确评估目标、收集和整理数据 、选择评估方法、实施评估、制定控制措施等环节。
评估内容
辐射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应包括辐射源分析、危害识别、剂量估算、风险计 算、环境影响评价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工作 场所的辐射安全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工作场所辐射安全风险识别
识别辐射源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完善应急
预案和演练计划。
将演练评估报告和总结报送相关 部门和人员,提高辐射安全意识
和应对辐射事故的能力。06来自辐射安全培训计划与实施
培训计划制定与目标设定
确定培训需求
通过对特定岗位和员工进行辐射安全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和内容。
设定培训目标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定具体的辐射安全培训目标,包括员工知识、技能和态度 等方面的提升。
05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与演练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 处置等内容。
针对不同的辐射事故类型,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包括放射性物质泄漏、核设施 故障、放射性污染等。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辐射事故演练策划与实施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放射性废物包括:使用过的个人辐射防护用品、沾染 放射性物质的物品等。
处置放射性废物时,应确保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 影响。
放射性废物应存放在专用的容器和场所,并按照国家 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
04
工作场所辐射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流程
辐射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明确评估目标、收集和整理数据 、选择评估方法、实施评估、制定控制措施等环节。
评估内容
辐射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应包括辐射源分析、危害识别、剂量估算、风险计 算、环境影响评价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工作 场所的辐射安全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工作场所辐射安全风险识别
识别辐射源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核安全与防护

建立安全考核机制
将安全意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激励 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提高安全意 识。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参与安 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增强员 工的安全责任感。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通过宣传标语、海报等形式营造浓厚 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意识深入人 心,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建立应急响应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确保在事故发生 时能够迅速响应。
公众防护
向公众宣传核安全知识和防护措施,提高公众对核事故的认知和应 对能力。
核事故处理与恢复
事故处理
01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减轻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
恢复措施
02
在事故处理后,采取措施恢复核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受影
CHAPTER 02
核安全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原则
个人防护装备
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 公众免受放射性危害,并尽可能减少 其潜在影响。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 、手套、鞋、眼镜等,以降低工作人 员受到的辐射剂量。
辐射监测
建立完善的辐射监测系统,定期对工 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辐射水平监测 ,确保辐射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核事故应对与处理
核事故的分类与特点
核事故分类
核事故可以分为核反应堆事故、 核燃料循环设施事故、放射性物 质运输事故等。
核事故特点
核事故具有潜在性、突发性、危 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需 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核事故应对措施
应急计划
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包括应急组织、应急通讯、应急撤离等。
应急响应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核 安全与防护
CONTENTS 目录
辐射安全培训课件PPT

Radiation safety protection training
PART.O2
电离辐射射 线装置种类
辐射安全防护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辐射工作者和相关人员的辐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减少辐射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电离辐射射线种类和射线装置
射线装置的分类原则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规定,射线装置按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 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分为I类、II类、III类,按照使用用途分为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医用射线装置
Ⅰ类 射线装置
Ⅱ类 射线装置
Ⅲ类 射线装置
能量大于100兆电子伏的
医用加速器 放射治疗用X射线、电子束加速器 重离子治疗加速器 质子治疗装置
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PET)用放射性药物的加速器
其他医用加速器 X射线深部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X射线摄影装置 牙科X射线机、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乳腺X射线机及其它高于豁免水平的X射线机
电离辐射的概念
电离辐射包括高能电磁辐射电磁波和粒子辐射,高能电磁辐射电磁波指X射线和γ射线,不包括无线电和射频波等低能电 磁辐射;粒子辐射有Alpha、Beta、p、e-、介子、重离子。不管是X射线和伽玛射线,还是其它粒子辐射,与物质的原 子作用时都能间接或直接地使原子产生电离。通常辐射防护上关心的对象就是电离辐射。
典型辐射安全事故介绍
1、核辐射安全事故
1)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
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 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 疏散。死亡人数:9.3万人 ,致癌人数:27万人 ,经济损失:180亿卢布。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存储要求
放射性物质应存储在专门的存储 设施内,确保设施安全、防盗、 防火,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 防护措施,防止人员误入和非法
获取。
放射性物质使用登记和监督检查制度
使用登记制度
建立放射性物质使用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每次使用的放射性 物质名称、数量、用途、使用时间等信息,确保使用过程可 追溯。
监督检查制度
THANKS
[ 感谢观看 ]
高便捷性和实时性。
CHAPTER 05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策略
员工入职前培训内容和要求
01
02
03
04
辐射安全基础知识
包括辐射类型、来源、危害等 基本概念。
安全操作规程
学习并熟练掌握与辐射相关的 安全操作规程。
防护用品使用
了解并学会正确使用辐射防护 用品,如防护服、护目镜等。
应急处理措施
掌握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措施,如疏散、救治等。
活动效果评估
对宣传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员工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 等。
改进措施和建议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今后的宣传 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CHAPTER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课程重点回顾
辐射安全基本概念
辐射安全法规与标准
介绍了辐射、放射性、辐射剂量等基本概 念,帮助学员建立对辐射安全的基本认知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加强法规标准执行力度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辐射安全法规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 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完善防护设施建设
企业应加大对辐射防护设施的投入,完善屏蔽措施、警示 标识等,提高工作场所的辐射安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
内容: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二、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管理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正常程序:环评—开工建设—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建设 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该 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二)环保“三同时”管理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一条:未建造放射性 污染防治设施、放射防护设施,或者防治防护设施 未经验收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 由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上二 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五条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五十条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二)环保“三同时”管理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重大变动 未经环评审批,建设项目基本建成的;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人员责任追究: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 (环办函[2015]389号)
……
(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重大变动 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内开工建设的;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人员责任追究: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第十四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 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国家行政机关依 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 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 分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人员责任追究: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中由国家行政 机关任命的人员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 的,适用本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对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 作出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第二款:企业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对其直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关 任命的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 法给予纪律处分。
(六)被依法责令停业、关闭后仍继续生产的;
(七)阻止)有其他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建设、生产或 者经营行为的。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人员责任追究: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 的通知(环办函[2015]389号)
一、……对于建设单位性质为国家机关、国有企 事业单位,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环境 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要求,移送同级 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建设单位相关人员责任。在责任 追究完成前,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不得通过其环评审 批或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人员责任追究:
第十一条 :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直接负 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 关任命的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 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未依法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 擅自开工建设,或者经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环 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而逾期不办的; (行政拘留)
(二)环保“三同时”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建设项目 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 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 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二)环保“三同时”管理
(五)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 建成、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 生产或使用的。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人员责任追究: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 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环办函[2015]389号)
二、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收到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时,应当首先对建设项目是 否存在环评违法行为及其行政处罚、整改、责任追 究等情况进行审查。对存在环评违法行为的建设项 目,应当要求建设单位主动、如实在申请文件中说 明相关情况。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重大变动 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造成了重大环境污 染或严重生态破坏的;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人员责任追究: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 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环办函 [2015]389号)
……
(四)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 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还有行政拘留)
(二)与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人员责任追究: 第十一条 :……
(三)擅自拆除、闲置或者不正常使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 或者不正常排污的;
(四)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情 节较重的;
(五)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者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导致严重后 果的;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第一款:建 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 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 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及违法责任
(二)环保“三同时”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 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竣工验收 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