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现条件研究

合集下载

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及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排污权交易制度应运而生。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政策工具,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本文将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探索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当时,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在局部范围内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

进入 21 世纪,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加快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设步伐。

2007 年,财政部、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标志着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此后,江苏、浙江、天津等地相继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一)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排污权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如等,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各地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在优化环境资源配置、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江苏省通过排污权交易,推动了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了污染治理水平。

(三)交易平台不断建立为了规范排污权交易行为,提高交易效率,各地纷纷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平台,实现了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和交易过程的规范化。

然而,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排污权交易有所涉及,但仍存在规定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导致在实际执行中面临诸多困难。

(二)初始排污权分配不公平合理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分配方法和标准,容易导致分配不公平,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还不够活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市场供求关系对交易的影响有限。

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我国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成为了受到广泛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介绍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起步阶段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当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试行规定》,开始探索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污染物减排制度,为后来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奠定了基础。

2.立法和实施阶段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工业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制度试点的意见》。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

同年,《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663号)出台,奠定了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基础。

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市场,不断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

3.问题和挑战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监管不力、交易规则和标准不统一、市场参与者素质和能力差异较大等。

此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贸易壁垒增多等情况下,如何保证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稳定运行,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本世纪初,随着意识形态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政府开始研究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首次提出了排污许可制度,2008年又发布了《生态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度的重要性。

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排污许可证暂行管理办法》,奠定了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法律基础。

此后,各地相继建立了排污许可证申请评审、发放、监管和信息公开等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中也受到一些问题和挑战的影响,例如监管力度不够、审批时间过长、信息公开不透明等。

排污权交易理论制度与实践研究综述

排污权交易理论制度与实践研究综述

从 20 0 2年开 始 ,在 国 内各 企业间 实行 自由买卖 的二 氧化碳 排放交 易制度 。根据该制 度 ,对于 申报 削减二氧化碳 排放量 指标 的企业 ,政府将 予以奖励 ,对于 完不 成这一指标的企业 将予 以罚款 。如果不想被 罚款 ,可 以从 完成 了削减二氧化碳 排放量指标 的企业购买 富余的二氧化碳排放 削减量。政府为 实行这 一制度的企业逐 一注册登记并建立账 户 ,允许企业间 相互买 卖二 氧化碳排放 削减量 。削减量 与有价证 券一样具有 定 的价值 ,可 以对 削减 量进 行交易 ,从而形 成二氧 化碳排 放交 易市场 。为 了便于这 一市场的运作 ,英 国政 府还 设立了 奖励基 金 ,奖金额度依企业 削减二氧化碳排放 量的难 易程度 而 定 ,对于 未能如期 完成 二氧化 碳排放量 削减 目标 的企业 , 除责令 其退还 中报指标 时所 获得的奖金和利息外 ,再次 申报 二氧化碳排 放削减指标时 , 获得的奖金将相应地 减少。 所 大量 的实 践表 明 ,排 污 权交 易在 美 国 、英 国 等国 实施 后 ,已取得 了明显的经济 效益 和社会效益 。 ( 二) 国内概况 中国 污染 物 排 放 许 可 证 制度 的试 点 工 作开 始 于 1 8 98 年 。 目前 ,我国的排污权 交易主要用于大气 污染 和水污染领
2 、排污权 拍卖 的问题 。排污权 采用拍 卖方式 具有诸 多 优势 ,在 2 0世纪 7 0年 代排 污权 均是 以拍 卖作 为初 始分 配 的方式 ,然后在 市场上进行交易 。相 比免费分配方式 ,排 污 权拍卖 的优点为 :() 1拍卖能提 高环境管理 部门的财政 收入 , 然后 可把这 些收 入用 于环境 治理 ;() 卖可 以减少 扭 曲性 2拍 税收 ,降低 无谓 损失 ,提高社 会福 利 ;() 3拍卖 能激励 企 业 技术 创新 ,提高 技术 水平 ;() 能减 少免费 分配 所产 生 4拍卖 的各利益集 团之 间的争执 ,体现公 平 、公正的原则 。 3 、排污权 交易 中的交 易成本 问题 。与 市场势 力相对 应 的是排污权 交易中的交易成本 问题 。传统的排污权交 易理 论 认为 ,排污权 交易市场是一个正规 的 、无摩擦的市场 。但 从 美国等西方 发达国家的实践来 看 ,排污权交 易市场在运作 过 程 中,不但 存在信息不充分 、交易不频繁 ,而且 存在 逐案谈 判的 问题 。有大量的实践证据表 明 ,排污权交易市场 上普 遍 存在 着交易成本 。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

浅析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摘要: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项环境保护政策,兼具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治污成本的特点。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均以试点形式存在,尚未制定全国统一性的法律文件。

从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入手,阐明了排污权的性质和实践状况,分析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条件,重点论述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总体构建。

关键词:总量控制;排污权初始分配;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126-02一、排污权交易制度概述排污权一词以经济学中的“产权”学说为原型,历经经济学、法学、环境保护领域的长期实践最终演化而来。

排污是一种权利,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属于全民共有的权利。

而具体到某一个国家,则应为该国全体国民共同享有,由国家统一管理,排污者可以通过特定的程序获得排污资格。

根据排污权交易理论和实际操作中排污权的行使方式分析,“排污权的法律属性可以界定为行政许可性权利”[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政府为履行控制污染职能而采用的一项环境保护措施。

不仅可以调动排污者减排的积极性,提高治污效率,而且能够节约整个社会的治污成本。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兼有环境质量保障和成本效率的特点,成为当前备受各国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2]。

二、排污权交易国内外实践(一)国外的排污权交易实践1972年,美国在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影响下,为了保护环境出台了排污总量控制政策,这成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前奏。

1990年美国通过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

规定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将二氧化硫排放量纳入酸雨控制计划,同时还进行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权交易,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锌、铅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

而后,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借鉴。

有些国家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制度,例如,澳大利亚为防治水污染,模拟排污权交易模式进行了盐度交易计划和磷的排放权交易;还有些国家,如加拿大和德国,这些国家虽尚未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但允许在排污者之间流转污染物排放指标或者出台与总量控制政策相仿的环境保护政策。

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摘要】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政策工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历史发展、实施情况、关系、问题和挑战、展望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的研究现状。

通过分析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将在未来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研究现状、展望、历史发展、实施情况、关系、问题、挑战、发展展望、总结、未来、环境保护、政策调整、监管机制、投资者、企业责任、可持续发展、减排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政策工具,旨在促进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环境质量。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对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通过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的研究,可以为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环保意识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背景介绍部分主要包括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程度的分析、政府出台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背景和原因等内容。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水体、土壤等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政府不断改进环境管理政策,推动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被引入我国环境保护体系,旨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企业排放行为,实现减排目标。

通过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后续内容的讨论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政策工具,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完善和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管理企业的排污行为,促使企业主动减少排放,从而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论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模板

论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模板

论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建立论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摘要: 排污权交易是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运用, 是一种典型的私法手段。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国际法中发展迅速, 并推动了世界各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已有了成功实践, 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建立中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实为必要。

中国要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需合理确定总量控制, 进行排污权初始分配, 并对政府监管和市场运行进行合理界分。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了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建构的设想。

环境危机是市场机制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失灵的产物, 这也正是政府对环境问题干预的正当借口, 但政府奉行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的环保政策, 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

过多强制性的环保措施不但加剧了政府机构的膨胀和政府公职人员的”寻租”, 而且由于政府对经济领域的不适当干预, 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 如何协调政府干预和市场运行的界限极为重要, 而排污权交易制度就是政府干预和和市场运行的结合, 实践也证明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治理污染的社会费用, 降低环境负荷, 因而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采用和学界的关注。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 法律制度的保障是环境经济政策的生命线, 参与市场运行的环境经济政策也只有在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下, 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 因此, 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环境法律制度体系, 赋予排污权交易制度相应的法律地位, 才能使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作用得到更加完整的发挥。

基于此, 本文拟从排污权交易制度概述,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国际法中的发展状况,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的实践状况, 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基础和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体系建构等五个方面论证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构。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概述(一)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内涵分析排污权交易(又称排污指标交易、环境容量使用权交易), 是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 利用市场机制及环境资源的特有性质, 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 经过污染者之间交易排污权, 实现低成本污染治理, 它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兼有环境质量保障和成本效率的特点, 成为总量控制目标下最具潜力的环境政策。

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原理和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原理和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2、 国 内研 究状 况

如 图 ,横 轴 为减 排 任 务 ,纵 轴 为 减 排 边 际成 本 ,A企 业 处 理 污染 物 的边 际 成 本 为 MC I ,B企 业 处 理 污 染 物 的边 际 成 本 为 M C 2 。总 的 减 排任 女 厕 务 为 2 0 0,则 在 不 存 在 排 污 权 交 易 的情 况 下 ,各 企 业 的减 排 任 务 均 为 1 0 0 。 A 企 业 的 减 排 边 际成 本 为 P 1 ,B企 业 的减 排 边 际成 本 为 P 2 ,即 A企 业 的 减 排 边 际成 本 大 于 B企 业 ,A企 业 比 B企业 的减 排 能 力差 。 当存 在 排 污 权 交 易 的 情 况 下 ,二 者 会 达 成 交 易 ,使 得 边 际 减 排 成本 等于 排 污 权 边 际收 益 。此 时 A企 业将 5 0单位 的排 污 任 务 转 给 B企 业 ,A企 业 减 排 5 0单 位 ,而 B企 业 减 排 1 5 0单 位 。 排 污 权 交 易之 后 ,A企 业 和 B企 业 的边 际 减 排 成 本 都 等 于 排 污


排污 权 交 易 综 述
1 、 国外研 究状 况
排 污权 交 易 是 基 于 市 场 的 政 策 工 具 ,它 是 通 过 允 许 对 排 污 权进行交换而导致的个人和厂商在追 求 自身效用最大化 的同时 , “ 使各厂商 的边际减排成本相等” ,“ 减排成本最低 的厂商被激励 去进 行 最 大数 量 的减 排 ” ( Mi l l i m a n a n d P r i n c e ,1 9 8 9 ) 。 在 不存 在 交易 成 本 的 情 况 下 ,无 论 排 污 权 的 初 始 配 置 状 况 如何 ,排污权 交易市场都是有效率 的 ( M o n t g o m e r y ,1 9 7 2 ) 。 但 是 ,在存 在 交 易 成 本 的情 况 下 ,排 污 权 的 初 始 配 置 会 影 响 排 污 权 交 易 市场 的效 率 ( H a l n ,1 9 8 4 ) 。此 时初 始 配 置 问题 是 环 境 污 染 治 理 效 率 的 最 重 要 因 素 ,并 且 ,当 某 个 企 业 的 边 际 交 易 成 本 增 加 时 ,初 始 分 配 的 偏 离 导 致 交 易 结 果 ( 排 污 权 的 市 场 价 格 ) 偏 离 有效 均 衡 的 结 果 ;反 之 , 当 边 际 交 易 成 本 减 少 时 , 初 始 分 配 的 偏 离 导 致 交 易 结 果 更 接 近 有 效 均 衡 时 的结 果 ;当 边 际交 易 成 本 不 变 时 , 其 结 果 等 同 于 无 交 易 成 本 的 状 况 。 ( S t a v i n s ,1 9 9 5 ) 。C a s o n和 G a n d g a d h a r a n分 别用 实 证 的方 法 验 证 了上 述 观 点 。

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设计与实践研究

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设计与实践研究

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设计与实践研究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其中,空气和水质污染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排污权交易正是一种有效的环境治理手段。

一、排污权交易的概念排污权交易是指政府将固定的环保指标分配给企业,企业在完成自身环保指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买卖环保额度来完成对其他企业环保指标的转让。

这个过程中,企业通过交易能够实现排污减少的目标,同时为其他难以降低排放的企业提供排污额度的转让机会。

由此,排污权交易成为了一种市场化的环保管制手段。

二、排污权交易的优点1. 有效解决企业排污难题传统的环保检查方式对企业实行点对点的检查和处理,效率低下且治理难度大。

而采用排污权交易机制,可以让企业更加灵活地进行排污管理,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治理质量。

2. 鼓励企业自主减排排污权交易机制让企业可以通过主动减排来获取更多的减排额度,避免了因为无法降低排放而导致政府扣发额度等问题。

这样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企业推行自愿减排,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意识。

3. 市场机制推动环保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环保管制方式,使清洁环保成为了一项投资,从而达到市场和环境之间的双赢。

这也可以有效地实现环保目标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三、排污交易权的制度设计1. 环保指标分配机制环保指标分配是排污交易权制度的核心,其分配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交易制度的可实施性和公平性。

在环保指标的分配中,可以采用按固定比例分配、按产值或污染物单位分配等方式。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殊性,对不同行业的环保指标进行差别化处理以增加政策的制度性,达到分类管理目的。

2. 环境损害评估排污权交易是根据企业排污产生的环境污染计算积分并进行交易,因此在整个核算过程中必须经过科学的环境损害评估过程,此时需要基于全面的、科学的环境评估技术和方法,在环保和社会各方面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影响评估,从而让排污交易是在保证环境污染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完成交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 g Ke h n zu

( col f ma ie n u a c n e A h i nvri f eh ooy Ma nh n2 30 ,C ia S ho o Hu nt sad H m nS i c , n u iesyo c nlg , ’ sa 4 0 2 hn ) i e U t T a
21 02年 , 国将 输 出 50亿 美 元排 放 权交 易 量 ” l 中 0 。2 J 但 就全 国而 言 , 国的排污 权交 易制 度并 不发 达 , 中 排 污权交 易市 场也不 繁荣 , 河南 省 曾经在 20 如 04年 一
来 。因而 , 利用排污权交易制度 , 在强调政府 的环境
Ab ta t No d y ,e sin rg t rd e ev dag e t e lo t nin i ia rbe nti il r il h r sr c : wa a s miso ih a erc ie r a a fat t Chn .P o lmsi hsf da emanyc a- t d e o n e a tr e y u c odn tdd v lp n ewe n e o o cd v lp n n n io me tlp oe to y e tr r e n o en cei d b n o r iae e eo me t t e c n mi e eo me ta d e vrn na rtcin b nepi sa d g v r — z b s
cu e g v r me t le e u i n o n io me tlr g lt n n r v so fe f ci e s w g n o a i n ld o e n n a x c to fe vr n n a e u a i s a d p o ii n o fe t e a e i f r t . o v m o Ke r s e s in fg tta e n io me tll w e e u i n;t tle si n q a t y;d s h r e l e s y wo d : miso h r d ;e v r n n a a x c t i o oa miso u n i t ic ag i n e c
排污 权是 指排 污者 依法 通过 获得 环保 部 门许 可 所取得的、 以污染 物 排 放 控 制标 准 为 限 向环 境排 放 污染 物 的权 利 。排 污权 交易是 权 利人 之 间将 享 有 的
1 中 国排 污 权 交易 制度 的发 展
排污 权交 易最 早产 生 于美 国的 17 90年 代 , 在美
r h rd .I tr a a tr il o ss o oa miso u ni eemi ain a d l e s su n e E tr a o dt n 1 i tta e ne lfcosmany c n it ftt1e sin q a t yd tr n to n i n e is a c . xe lc n i o si一 g n t c n i 3
内部条件主要有排污 总量 的确定和排 污许 可证 的发放 , 外部备件 主要 包括 政府加 强环境执 法 力度 和提供 有效
的排 污 信 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键 词 : 污权 交易; 排 环境执法 ; 污总量; 排 排放许 可 中图分 类号 :2 X2 文献标识码 : A
Su y o re tCo dto so td n Cu r n n iin fEmiso g tTr d y tm fCh n sin Rih a e S se o ia
第3 6卷第 7期 21 0 1年 7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 R0NM ENTAL SCI ENCE AND ANAGEM ENT M
Vo . 6 1 3 No 7 .
J l 01 uy2 1
文章 编 号 :6 4- 1 9 2 1 )7- 0 1- 4 17 63 (01 0 0 1 0
排污权进行转让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产生 的背景 是直接进行强制性环境 管制 的成本过高 , 社会公众
特 别 是排 污企业 治理 环境 的积 极性 不能 充分 发 挥 出
国的环 境 治理 中发挥 了 巨大 的作 用。 中 国也 在 19 年代引人 了这一制度 , 90 并且有一系列成功的交 易案例。 而且 中国也形成了向国外 出售排 污权 的 许多案例 , 到 20 年为止 , 如“ 0 7 全球 30 0 亿美元排放 权交 易 量 中 , 国 输 出 占大 约 13 中 / 。按 此 计 算 , 到
中国排 污 权 交 易 制 度 的实现 条件 研 究
邓 可祝
( 徽 工 业 大 学 文 法 学 院 , 徽 马 鞍 山 2 30 ) 安 安 4 02

要 : 污权 交易 目前在 中国非常受重视 , 排 但其 中也存在 一些 问题 , 主要 是企 业和政府 尚没有 处理好 经济发
展 和环境保 护的关 系, 存在 着制 度设 置不合 理的问题。今后应重视排污权 交易中的 内部和 外部 条件的 建设 。 也
me t .Un e s n b e s se p o l ms as x s. At n i n h u d b ad t n e a n x e n lc n i o s i u u e e s in ns r a o a l y t m r b e lo e it t t s s o l e p i o i t r la d e tr a o dt n n f t r miso e o n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