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椎板成形钛板系统
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

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王经宇;张春霖;翟福英;李振伟【摘要】背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近年开展一项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保留颈椎重要结构的基础上对颈椎病实现脊髓减压。
<br>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br> 方法:将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
<br>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3-36个月。
末次随访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优良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后轴性症状明显率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明显低于单开门组(P<0.05),颈曲指数丢失值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显著低于单开门组(P<0.05)。
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末次随访1例患者2枚钛钉轻微松动,患者无异常症状。
单开门组治疗中6例开门时出现铰链侧断裂,将断裂椎板切除,脊髓表面覆盖人工硬脊膜加以保护。
结果表明,微创颈椎管成形组与单开门组相比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无差别,但治疗后并发症远低于单开门组。
%BACKGROUND:In recent years, a single-door laminoplasty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as perform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This surgery achieved spinal decompression while remaining the important structure of cervical vertebra. <br> OBJECTIVE:To comparatively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inimal y invasive cervical laminoplasty and single-door laminoplasty on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br> METHODS:A total of 78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hich respectively received minimal y invasive cervical laminoplasty and single-door laminoplasty. <br> RESULTS AND CONCLUSION:Al cases were fol owed-up for 3-36 month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was detec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final fol ow-up (P>0.05). The apparent rate of axial symptom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minimal y invasive cervical laminoplasty group than that in the single-door laminoplasty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Cervical curvature los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minimal y invasive cervical laminoplasty group than that in the single-door laminoplasty group (P<0.05). In final fol ow-up, in the minimal y invasive cervical laminoplasty group, two titanium screws of one patient were slightly loose, and no abnormal symptom was observed. In the single-door laminoplasty group, hinge breakage was visible in six patients. The broken vertebral plate was excised. Artificial spinal dura mater was coated on the surface of spinal cord for protection.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 of two surgical methods in promoting functional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is identical. However, complications in the minimal y invasive cervical laminoplasty group are further fewer than those in the single-door laminoplasty group.【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6页(P1380-1385)【关键词】植入物;脊柱植入物;脊髓型颈椎病;微创;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微型钛板;棘突韧带复合体;轴性症状;颈椎;颈曲指数;JOA评分【作者】王经宇;张春霖;翟福英;李振伟【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 Introduction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后路手术方式主要有椎板全切、次全切、椎板切除钉棒内固定以及椎管成形。
颈椎后路单开门4枚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临床医学】颈椎后路单开门4枚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王宗刚1,王召兴2,刘冬冬1,赵俊涛1(1.鹤壁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南鹤壁458030;2.鹤壁市人民医院脑卒中二病区)[摘 要]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4枚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5例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且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采用的不同钛板数目,将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采用4枚微型钛板在C3-C6逐个放置,对照组术中采用2枚微型钛板在C3-C6间断放置;出院后维持颈托保护3个月,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6个月后进行复查。
对比两组患者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等手术指标,通过C2-C7Cobb角对比两组颈椎曲度,评估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长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月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月颈椎曲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颈椎后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4枚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颈椎曲度和脊髓功能状况。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生理曲度DOI:10.16833/j.cnki.jbmc.2020.06.011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受到刺激和压迫后发生传导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由颈椎间盘退变发展而来。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则为患者存在至少3个颈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的病变节段[1],患者表现为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感觉或反射障碍,高发于中老年人。
颈后路单开门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 1287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Apr 29(8)颈后路单开门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杨 豪(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骨二科,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目的 探讨颈后路单开门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实施颈后路单开门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颈后路单开门丝线悬吊内固定治疗。
比较术后1年的疼痛程度、颈椎功能障碍情况、再关门发生率、颈椎曲度、活动度、开门角度、颈椎前后径。
结果 对照组再关门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颈椎功能障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椎曲度、活动度和颈椎前后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门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后路单开门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开门角度,降低再关门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颈后路单开门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脊髓型颈椎病;丝线悬吊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8)08-1287-01脊髓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临床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其能有效减少术后颈椎不稳及后凸畸形发生,降低相关颈椎退变发生率,保持颈椎一定的活动范围[1,2]。
但其术后会出现顽固的轴性疼痛症状等不良情况。
随着医疗建设的不断发展,微型钛板固定开门侧椎板逐渐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3]。
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析颈后路单开门颈椎后路钛板内固定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所有 患者 均采 用 气管 插 管全 麻 , 取 据 以 (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P<0 . 0 5为有 统 计 学
俯 卧位 。头 部 Ma y f i e l d头 架 固定 牵 引 , 保 持 头 颈 部 意义 。
前屈 1 0 。 ~1 5 。 。取颈 部后 正 中切 口, 切 开皮 肤 、 皮 下 2 结果 所 有患 者手 术顺 利 , 均未 引起 脊 髓 、 神 经根 及 椎 组织及椎旁肌。显露 c ~ T 棘突及两侧椎板 , 根据 四肢麻 木 , 下 肢 无 病 变范 围决 定减 压节 段 。选择 症状 重 的一 侧 为 开 门 动 脉损 伤 。术后 患者 颈肩 部疼 痛 , 力 , 行走 踩 棉花 感 , 胸 腹 束带感 等 症状 均 得 到 明显 减 侧, 对侧 为 门 轴 侧 。 咬除 减 压 范 围 内 的棘 突 。在 门 切 口 均 一 期 愈 合 。术 后 J O A评 分 : ( 1 4 . 5 3± 轴 侧距 关 节 突 内缘 1 . 5 m m 处 用 高 速 磨 钻 磨 制 成 轻 ,
肢无 力 , 行 走 踩棉 花感 , 胸腹 束 带感 等典 型 脊髓 型 颈 1 . 4 统计 学处 理 椎 病症状 ; 术 前患 者 J O A评 分 ( 8 . 7 5± 2 . 2 3 ) 分。 1 . 2 手 术方 法
应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 包 对本
组患 者 的术前 、 术后 J O A 评 分 进行 统 计 学 分 析康 医学
Me d i c l a J o u ma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g He lt a h
Apr , 2 01 3
第2 5卷
上半月
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在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论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Centerpiece 钛板内固定在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张震乾,张福兴,孔志强,柳旭洲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肇庆 526000[摘要] 目的 探究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enterpiece 钛板内固定的实施价值,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40例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采用Centerpiece 微型钛板内固定法纳入A 组,采用锚定法纳入B 组,各20例。
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随访,对比两组VAS 评分、NDI 指数、JOA 评分、颈椎ROM 、椎管横截面积、C3-7夹角、椎管扩大率、椎管矢状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A 组VAS 评分、JOA 评分、NDI 指数、椎管横截面积、椎管矢状径、颈椎ROM 、C 3~7夹角、椎管扩大率均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均低于B 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 <0.05)。
结论 Centerpiece 钛板内固定实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有效抑制,可以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对颈椎功能恢复及疼痛抑制等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Centerpiece 钛板内固定;VAS 评分;JOA 评分;NDI 指数;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3)06(a)-0001-04Application of Centerpiec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Posterior Single Open Door Cervical LaminoplastyZHANG Zhenqian, ZHANG Fuxing, KONG Zhiqiang, LIU XuzhouZhaoq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Zhaoqing, Guangdong Province, 52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value of Centerpiec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posterior single-door cervical laminoplasty, and evaluate its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 4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osterior open-door cervical laminoplasty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C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 Centerpiece micro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be included in group A, and anchoring method was used to be included in group B, 2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reviewed and followed up, compared the VAS score, NDI index, JOA score, cervical ROM, cross-sectional area of vertebral canal, angle between C 3-7, spinal canal enlarge⁃ment rate, sagittal diameter of vertebral canal,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VAS score, JOA score, NDI index,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spinal canal, sagittal diameter of the spinal canal, cervical ROM, C 3-7 angle, and spinal canal enlargement rate in group A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group A was 0.00%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which was 3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902, P <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nterpiec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is effectively suppressed,which can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nursing care. 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covery of cervical spine function and pain suppression.[Key words] Posterior single-door cervical laminoplasty; Centerpiec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VAS score; JOA score; NDI index; ComplicationsDOI :10.16662/ki.1674-0742.2023.16.001[基金项目] 肇庆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4030810)。
微型钛板固定在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颈 椎 单 开 门 椎 管 成 形 术 是 骨 科 界 公 认 的 治 疗 颈 椎发 育 性 柞 管狭 窄 、 节段 脊 髓 型 颈椎 病 等 颈 椎 多
节段 1 例 , C , 3 C一 4个节段 3 , 例 单开门后将钛板一端 固定于开门侧 的侧块 上, 另一端 同定存棘突根 部。 结果 l. + . 36 _ 4 6 1 6分 ( 1 1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5 , 1 ~ 6分 , P O )采用微 型钛板 定 , 0 能有效 的防止再 关门和 减少轴性 症状 , 有利于颈椎 开门处 的愈合 , 操作简 单实州 , 合临床运用。 适 关键词 : 钛板 ; 同定 ; 开门; 单 椎管成形 术
疾 病 简便 、 有效 的外 科 治疗 方 法 之 一 。虽 然长 期 的
( .6 22 分 ( ~ 3分 )所 有 患 者 均 行 微 型 钛 板 89 + .9) 5 l ,
同 定 单 开 门颈 椎 管 成 形 术 , 6例 患 者 术 后 均 随 访 1 半 年 以上 。 1 手术 方法 . 2 本 组患 者均 采用 全麻 , 卧位 。头部 Maf l 俯 ) ed , i
查 , T了 解 骨性 椎 管 狭 窄 情 况 , I C MR 检查 了解 脊 髓 受 压 情 况 , 合 临 床 决定 开 门方 式 。发 育 性 颈椎 管 结 狭 窄 9例 ,多 节 段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7例 。患 者 以颈 痛, 四肢 麻 木 , 肢 沉 重 、 力 , 跪 倒 及 束 带 感 样 下 无 易 等典 型 脊髓 型 颈 椎 病 症 状 为 主 ,部 分 合 并 神 经 根 型或椎动脉 型颈椎病 症状 。术前患 者 JA评分 : O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微型钛板固定与锚定法的研究进展

锚定法:操作方法基本同微型钛板固定法,不同的地方在于锚 定法在各棘突根部依次打孔做通道,开门后,一般在侧块中心上方 偏内侧 1-2mm 处钻孔,置入带线铆钉,分别在 C3-C7 固定 5 枚铆 钉。之后把铆钉上的缝线穿过同阶段棘突根部的孔道,用力拉紧 2 枚缝线,打结牢固以维持开门角度。清除椎板边缘上的粘连组 织,见硬膜搏动良好。将之前咬除的棘突修整为骨粒,放置于门轴 侧骨槽内以植骨融合。术后颈围领固定 6-8 周。
106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26
·综述·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微型钛板固定与锚定法的研究
进展
崔立尧,杨勇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摘要: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进步和治疗理念的更新,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已成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经典方法, 其手术方 法也不尽相同,因其手术技术难度不高,治疗效果较满意,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的是微型钛板法及锚定法固定,本文主要阐述 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式中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手术操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常见并发症。 关键词: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型钛板; 锚定法;脊髓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26.051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患者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第 49 卷第 5 期2023年 9 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49 No.5Sep.2023DOI:10.13481/j.1671‑587X.20230527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患者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王理想1,2, 李春根2, 尹辛成2, 齐英娜2, 赵思浩2, 李伟1,2, 唐浩杰1,2(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北京100010)[摘要]目的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患者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为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方法:选择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32例,根据术前矢状位轴向距离(SVA)值的中位数(15.75 mm)将患者分为低SVA组和高SVA组,每组16例。
对2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颈椎X线侧位片SVA值、颈椎前凸角(Cobb角)和T1倾斜角(T1s),分析2组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评分和满意度评分。
结果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高SVA组患者NDI评分降低(P<0.01), JOA评分升高(P<0.01)。
与术前比较,术后低SVA组患者NDI评分降低(P<0.01),JOA评分升高(P<0.01),SVA值升高(P<0.01),Cobb角和T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低SVA组和高SVA组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论:在术后至少2年的随访中,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患者颈椎矢状面平衡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颈椎有前倾趋势和重心前移,但整体稳定性尚可,术前高SVA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7.用微型持板器持取钛板,放 置在侧块与椎 板的合适位置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8.钻孔,植入侧块端螺钉 钻头钻孔后,用螺丝刀植 入椎板端螺钉,螺钉入钉 点应在椎板中间。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9.钻孔,植入椎板 端螺钉 钻头钻孔后,用螺 丝刀植入侧块端螺 钉,螺钉入钉点应 在侧块中间。
颈椎后路椎板成形钛板系统
产品规格及特点
单弯钛板
低切迹以防止刺激周围组织 单侧预弯,另一侧可用剪板 弯板钳术中折弯 长孔位置可用于植骨 规格:6/8/10/12/14/16mm
双弯钛板
低切迹以防止刺激周围组织 钛板预弯成形 长孔位置可用于植骨 规格:6/8/10/12/14/16mm
此长度为规格型号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10.依次固定其余 节段钛板 重复上述步骤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如需进行植骨固定
椎板扩大成型后,使用 试模选择合适的植骨块。 例如:如果12mm 的试 模规格合适,则使 用12mm 的植骨块,使 用螺钉把植骨块固定在 钛板长孔中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把钛板/植骨块复合体 植入切开的椎 板和侧块之间。
螺钉
¢2.0 自钻螺钉,规格: 4/6/8mm ¢2.0 自攻螺钉,规格: 4/6/8/10/12mm ¢2.4 自攻螺钉,规格: 6/8/10/12mm
手术器械
试模
规格: 6/8/10/12/14/16mm
微型持板器
弯板剪板钳 椎板骨撬钳
快装手柄
钻头 规格: 4/6/8/10/12mm
十字改锥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4. 铰链侧骨槽准备 选用合适的球形磨钻 在另一侧开槽,门轴 开成契形骨槽,夹角 最好为45-50°,保 留1mm 厚度的松质 骨和内层皮质骨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5.椎板扩大成型 依次打开各个椎板,将 椎板骨撬钳一侧的齿突 置于完全切开的椎板下 面,将另一侧固定在对 侧椎板的凹槽处,撬起 椎板,扩大间隙。铰链 可能会有点僵硬,需要 加深铰链凹槽。
常见问题
5、开门范围的选择 开门的范围应为椎管狭窄 的上一位椎板和下一位椎 板。
病例
谢谢大家!
1、门缝和门轴的选择 A、若占位对称可按照个人习惯,比如右利手的 医生更喜欢站在患者左侧行左侧切开减压,所以 门缝(开门)侧选择在左侧。 B、若占位不对称选择空间相对大的一侧做门缝, 由于操作空间大,对椎管内容物骚扰小,不易损
伤脊髓。
常见问题
2、开门工具的选择 A、3.0mm的球形磨钻磨去外层皮质骨、部 分松质骨和内层皮质骨。 B、1.0mm的枪钳咬除残余的内板骨质。
常见问题
3、开门的最佳形状
A、门缝——纵型骨槽 B、门轴——楔形骨槽
常见问题
4、开门手法 A、铰链侧开槽准备好后,切断 开门区上下两端的黄韧带,分离 硬膜囊壁组织和静脉。 B、用神经剥离器分离静脉,依 次打开各个椎板。 C、在充分打开椎板之前,用带 角度的探针检查明确椎板下的硬 膜外组织已完全分离。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 主要适用于C2 至上胸椎椎板成形术 • 后纵韧带骨化(OPLL) • 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 • 多节段颈椎病 • 颈椎后方韧带肥厚压迫
适应症及禁忌症
禁忌症 • 无进展性椎管狭窄的单/双节段脊椎病 • 前方压迫 • 明确的脊柱后凸 • 孤立的神经根病变 • 肿瘤,创伤或感染导致的前路支撑缺失
产品规格及特点
开门钛板
固定简单易行 钛板的设计提供了内在的稳定性 椎板架设计用于夹持脊椎椎板 撑脚架式设计使钛板在侧块固定 时稳固 规格:6/8/10/12/14/16mm
广口开门钛板
适用于厚椎板 规格:6/8/10/12/14/16mm
未成型钛板
低切迹以防止刺激周围组织 可根据需要剪取长度并折弯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放置好钛板后,按前面 所述进行钻孔和植入螺 钉完成内固定。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开门钛板
规格的选择和植入的方法与植骨钛板相同。
广口开门钛板
广口开门钛板适用于厚椎板。 规格的选择和植入的方法与植骨钛板相同。
未成型钛板 适合医生的不同需求,需要剪板弯板,其余操作步骤相同。
常见问题
开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1. 患者体位 患者取俯卧位,头部支架固定,最好头部轻微 屈。
2. 手术暴露 取后路正中切口,暴露相应节段的椎板和小关 节,做侧面骨膜下剥离至椎体侧块中部。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3. 开门侧骨槽准备
用球形磨钻或枪钳在开 门侧椎板与侧块联合处 磨出纵形骨槽。依次磨 去或咬去外层皮质骨、 部分松质骨和内层皮质 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