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5例分析

合集下载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例临床病理分析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例临床病理分析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9例临床病理分析张丽芝1,王恩华2(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辽宁大连116011;2.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摘要]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HNL的临床资料,观察描述其病理特征;用S2P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型。

结果:HNL多见于年轻女性,颈部淋巴结肿大,高热,外周血WBC降低。

活检标本常呈破碎状,淋巴结皮质、副皮质区可见片状或融合的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内可见嗜碱性核碎片和嗜酸性颗粒碎屑,伴有T细胞和组织细胞的大量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B细胞少量散在分布。

结论:淋巴结肿大、高热,淋巴结内不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散在或片状凝固性坏死及大量组织细胞增生为HNL的临床病理特征。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4646(2006)01-0077-02Cli n i copathologi ca l ana lysis of29cases of histi ocyti c necroti z i n g ly mphaden itisZ HANG L i2zhi1,WANG En2hua2(1.Depart m ent of Pathol 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 pital,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2.Depart m ent of Pathol ogy,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Abstract]Objecti ve:T o ex p l ore the clinicopathol 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sti ocytic necr otizing ly mphadenitis(HNL).M ethods:We ret2 r os pectively revie wed29cases of HNL.The pathol 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recorded,and the cellular phenoty pe was deter mined by i m mu2 nohist oche mical S2P method.Results:HNL p ri m arily affected y oung wo men,who presented cervical ly mph node s welling,high fever,and decrease of white bl ood cell in peri pheral bl ood.The gr oss appearance of the tissue in bi opsy was frag mental.Patchy or confluent coagulati on necr osis was f ound in the cortex and paracortex of ly mph nodes.The necr otic f ocus consisted of bas ophilic kary orrhectic frag ments and eosino2 philic granular debriswhich was acco mpanied by the p r oliferati on of T-ly mphocytes and histi ocytes and s parse distributi on of B2ly mphocytes. No neutr ophil infiltrati on was f ound in the necr otic f ocus.Conclusi on:HNL can be correctly diagn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clinicopathol ogical and i m munohist oche mic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histi ocytic necr otizing ly mphadenitis;i m munohist oche mistry;clinicopathol ogical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 ocytic necr otizing ly mphadenitis,HNL)是良性自限性疾病,但临床上持续高热,颈部淋巴结或多解剖部位淋巴结肿大,病理上显示T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的大量增生并有异型,核分裂易见,因此无论临床及病理都易误诊为淋巴瘤,误诊率高达40%[1]。

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

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

巴结 病 理 活 检 。 13 血 液 病 诊 断 标 准 .
准 》 。
2 结 果
参 照 张 之 南 的《 液 病 诊 断 及 疗 效 标 血
结 肿 大 为 基 本 特 征 , 临 床 上 常 易 忽 视 , 成 患 者 许 多 不 必 要 但 造
的 检 查 和 痛 苦 , 误 诊 断 和治 疗 。下 面 将 7 坏 死 性 淋 巴结 炎 延 例
度 ) 淋 巴 细胞 比例增 高 , 表 1 例 肿 大 淋 巴结 病 理 活 检 全 及 见 。7 为 组 织 坏 死 性 淋 巴结 炎 病 理 表 现 。 最 终 诊 断 7例 患 者 为 组 织 坏 死 性 淋 巴结 炎 , 除 恶 性 血 液 病 。经 泼 尼 松 治 疗 效 果 明 显 , 排 临床 诊 断 得 到 证 实 。
感 染 骨 髓 象 , 无 进 一 步 诊 断 价 值 , 往 给 缺 乏 临 床 经 验 的 医 并 往
排 除 白血 病 后 , 1例 怀 疑 淋 巴 瘤 , 1例 怀 疑 淋 巴 结 核 , 做 了肿 也
大 淋 巴 结 活 检 。 结 果 7例 患 者肿 大 淋 巴结 病理 活检 显 示 : 质 皮
区 广 泛 凝 固性 坏 死 , 中 性 粒 细 胞 浸 润 , 织 细 胞 增 生并 明 显 无 组
脾 大 ) 白细 胞 低 Ⅲ , 恶 性 血 液 病 临 床 症 状 相 似 , 以临 床 初 , 与 所 诊 常 被 怀 疑 为 白血 病 、 巴 瘤 等 恶 性 血 液 病 。 患 者 首 先都 做 骨 淋
髓 穿 刺 细 胞 学 检 查 , 检 查 结 果 除 排 除 白血 病 外 只 能 提 示 轻 度 但
检 验 医学 临床 2 1 0 0年 8月 第 7卷 第 1 5期

坏死性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附22例临床病例分析)

坏死性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附22例临床病例分析)

坏死性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附22例临床病例分析)【摘要】坏死性淋巴结炎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为了提高对坏死性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能力,回顾分析了22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与组织学表现,即临床有发热、淋巴结肿大。

而组织学有组织细胞增生伴吞噬现象,并结合其他检查及镜下所见讨论了坏死性淋巴结炎与肿瘤性、非肿瘤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组织细胞;吞噬坏死性淋巴结炎,也称亚急性淋巴结炎、组织细胞增生性淋巴结炎,菊池病等,是一种好发青少年、尤以30岁以下为多见的独立性、自限性的非肿瘤性疾病,原因不明,因组织形态学与一些肿瘤性、非肿瘤性疾病有相似之处而易误诊。

本文回顾分析了22 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与组织学特征,旨在加深认识,进而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1 材料和方法收集总结传染病医院1995年7月至2012年7月病理诊断为坏死性淋巴结炎的22例,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送检淋巴结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每例切片2~6张,HE染色,部分加做免疫组化CD68、CD4、CD45RO染色(迈新试剂)。

光镜观察。

2 结果22例中,男8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1∶1.7,年龄16~42岁,平均28岁。

临床多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就诊,其中以颈部淋巴结受累最多,有12例,颌下3例,腋下3例,锁骨上2例,腹股沟1例,全身性1例。

组织形态学观察:淋巴结包膜较完整,正常组织机构大部分破坏,在皮质区、副皮质区或髓质区可见程度不等的灶性凝固性坏死,残存的淋巴组织可见淋巴窦或淋巴滤泡与坏死灶分界比较清楚。

坏死形状不一,呈不规则形、类圆形或扇形。

组织成分主要为淡红色坏死颗粒及嗜碱性核碎片,坏死周围有大量散在体积较大的圆形组织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其中2例无明显的凝固性坏死灶,仅见散在的嗜碱性核碎片及吞噬核碎片的组织细胞增生,个别病例在坏死周围可见凋亡小体。

复查所有切片,每例均可见明显的吞噬核碎片的组织细胞。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5例分析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5例分析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5例分析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就本院5例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进行分析。

结果:治疗1~3 d后患者体温均降至正常,1周后,淋巴结及脾大消失,3周后,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1个月停用激素,有1例复发,再用激素仍然有效。

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0%。

结论: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以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为三大主征。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疾病,抗生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标签: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临床常易误诊为细菌或结核感染,现将本院收治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0~2007年共收治本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22、25、40、48、66岁,发病在春季2例,秋季3例,病初以发热就诊者2例,发热伴淋巴结肿大1例,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诉就诊者2例。

1.2 症状与体征全部患者均有高热,3例呈弛张热,1例呈稽留热,1例呈不规则热,热程1周至2个月不等。

发热同时伴多汗,全身倦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对抗生素均无效。

淋巴结肿大以颈及颌下为主,3例同时有轻、中度肝脾肿大,仅脾肿大者1例,出现斑丘疹或荨麻疹者3例,持续2~7 d消退,1例皮疹随发热高峰而出现,随体温下降而隐退。

发生全身水肿1例。

1.3 辅助检查2例白细胞减少[(2.9~3.9)×109/L],1例增高(10.5×109/L),2例周围血可见异型淋巴细胞(0.04~0.05),5例血红蛋白下降(64~103 g/L)。

2例骨髓涂片分别偶见原淋幼淋及原始免疫细胞。

5例血沉均增高(55~95 mm/h)。

1例低蛋白血症。

1例ALT 66 IU/L,2例HBsAg阳性,各例肥达氏试验及血培养均阴性。

2例IgG升高(27.8~28.3 g/L),1例补体C3增高(2.01 mg/ml)。

杨震分阶段辨治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经验

杨震分阶段辨治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经验

杨震分阶段辨治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经验陈香妮;郝建梅【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2(034)011【总页数】2页(P1607-1608)【关键词】坏死;急性病;淋巴结炎;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杨震【作者】陈香妮;郝建梅【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陕西西安710001;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陕西西安7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2.605.31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属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

主要累及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临床上呈亚急性经过,主要症状为持续高热,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轻度下降,抗生素治疗无效。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多按发病情况分为急性、慢性2类,属中医学颈痈(急性期)、瘰疬(慢性期)范畴。

颈痈出自《素问·病能论》,多因感受风温、风热,肝胃火毒上攻,热痰壅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成。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虽多生于颈旁两侧,但颌下、耳后、颏下亦可发生。

症见颈项部渐之肿赤,灼热疼痛加剧,渐至溃脓,且伴有寒热往来,头项强痛等全身症状。

治以疏风、清热、消肿为主。

可用牛蒡解肌汤,或奇命丹加减,亦可用仙方活命饮加玄参、桔梗、升麻等,外用金黄散围箍。

瘰疬之名始见于《灵枢·寒热病》,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是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

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连贯如串者为瘰疬。

《疮疡经验全书》中对瘰疬的发病部位、临床发展过程及治疗方法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此症手少阳三焦主之。

大抵此经多气少血,因惊忧思虑故生此疾。

”阐明了瘰疬的病因大多由情志不调所致,“初起生于耳下及项间并顺颌下至缺盆,在锁子骨陷隐隐皮肤之内”,明确了瘰疬的发病部位。

书中又指出:此症原不系膏粱之变,因虑劳气郁所致,宜以益气养荣之药治之,其疮自消。

郑某,女,40岁。

2009-11-20初诊。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辨治体会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辨治体会
维普资讯
陕 西 中医 2 0 0 2年 第 2 卷 第 1 3 o期
… 一 —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59
湿 等 三个 方 面 。 自具 有 特殊 的功能 。 意一 种 功 各 任 能 失 职 均能 患 病 。 老 年 脾虚 , 化 水谷精 微 物 质 若 运 功 能 失 职 导 致 心 肾 阳 虚 , 能 气 化 行 津 , 聚 为 不 津 痰 , 阻心 脉 , 闭 即子病 传 母 , 即胸 痹 冠 心病 发 。 老年 脾 虚不 能 升清 , 水谷 精 微 不能 转 输 至 心肺 , 生 气 化 血 , 养全 身 。 营 导致 土 不生 金 , 咳喘 肺 心病发 。 年 老 脾 虚 , 性受 损 , 喜 燥 恶湿 功 能 紊乱 , 脾 脾 纳运 失 调 ,
心慌 。本 人 接 诊 , 查 : P 1 / 3k a P 6 经 B 9 1 P , 0次 /
半 夏 汤治 其 标 实 的 痰浊 已能 凑效 。通 过上 例 的治
疗举 隅 : 为数 例 脾 虚生 心 病 的典 型代 表 。 年来 此 多
笔 者 在 临床 工 作 中 , 住 老年 脾 虚 生 心病 的病 机 , 抓
病胸 痹 心 痛 的病 机 为 “ 虚 标 实” 本 虚 禀赋 不足 , 本 。
年迈 肾衰 。 脾气 虚弱 , 营血 虚少 引 起 心之 阴 阳气 血
虚 损根 源 于 脾 。标 实 膏梁 厚 味 , 情过 激 , 逸失 七 劳 度 , 受 寒邪 , 瘀生痰产生 之气滞、 瘀、 浊 、 外 壅 血 痰
脉 道 , 气 不通 , 机 不 调 , 经 气 气血 流 行不 畅 。 只要紧

坏死性淋巴结炎

坏死性淋巴结炎
三次痰培养示:干燥奈瑟氏菌,草绿色链球菌。 三次结核菌涂片示:300个视野未见抗酸杆菌。 咽拭子培养+药敏干燥奈瑟氏菌,草绿色链球菌。 PPD实验提示阳性,但无临床意义。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ritis HNL Kikuchi’s disease(菊池病)
病例-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示:白细胞3+、白细胞计数1044.20个/ul; 尿培养+药敏提示:大肠埃希菌,对多种头孢类、青霉素类、氨曲南
等药物敏感,对左氧氟沙星耐药; 血细胞分析(住院)HCT34.4%,RDW12.95%,MPV8.5fl ,
PCT0.149%,WBC6.64*10~9/L,NEUT%55.7%。 免疫全项IgE128.000IU/mL。风湿病抗体阴性; 肿瘤全项(女)AFP2.59ng/ml,CEA2.31ng/ml,
HNL 急性起病者常在短时间内出现高烧,易被诊断为 化脓性炎症
化脓性炎症一般白细胞明显升高,有感染灶,局部可以 有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对抗生素治疗敏感
HNL白细胞减少、对抗生素治疗无效
鉴别诊断——结核病
亚急性起病伴淋巴结肿大的HNL 易被误诊为结核,但抗痨 治疗无效
淋巴结结核 – 多继发于肺结核 – 临床伴发有发热、消瘦、咳嗽、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淋巴结一组肿大,可以互相融合
实验室检查
血象: 多数病例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分类提示淋巴细胞增 高,部分患者可见异形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亦可出现异淋,但白细胞总数往往明显升高,异淋比例亦 较高,常>10%)。本病患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血小板计 数多在正常范围内。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9例临床分析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9例临床分析

·临床研究·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例临床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贾俊松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01-2+3454病,是以长期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可伴肝脾肿大、皮疹、白细胞下降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儿科少见病,确诊需病理检查,现就本院!""#年6月至%##7年$月收治的!"例&’(患儿进行回顾分析。

!临床资料!8!一般资料本组患儿!"例均进行了病理诊断,并诊断为&’(,其中男性!!例,女性9例,年龄:!!6岁,病程%!:周。

!8%临床表现均有体温!$";的发热和颈淋巴结肿大,热型不规则,总热程达<!$:=,其中%例分别在热程第<天和第!#天出现颈淋巴结肿大,7例($%>)为双侧颈淋巴结肿大,!$例(79>)为单侧颈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在!86!68#.3;"例(:<>)有淋巴结触痛,另外:例(%!>)有腋下淋巴结肿大,%例(!#>)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例中"例(:<>)肝肿大,$例(!7>)脾肿大,肝脾以轻度肿大为主,无触痛。

颜面和躯干部皮疹<例($<>)。

其他伴随症状有:头痛%例,腹痛!例,心悸、胸闷%例,关节痛9例。

!8$实验室检查!8$8!常规及生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A)(%8#! !#86)B!#"/(,!6例(<">)?@A减少;!7例(9:>)轻至中度贫血;:例(%!>)血小板减少;%例(!#>)病初时三系下降。

#<例($<>)A反应蛋白(A C D)升高;!9例("6>)血沉(E&C)增快;: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例(69>)心肌酶增高;9例(:%>)血清碱性磷酸酶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易 误 诊 为细 菌或 结 核感 染 . 将 本 院收 治 的 5例 患 者进 行 现 分析 如 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立 即给 予糖 皮 质 激 素治 疗 ,~ 1 3d后体 温 降 至正 常 , 周 淋 巴 1
结及脾肿大消 失 , 3周 后 血 常 规 及 各 项 检 查 指 标 均 恢 复 正
常 , 1个 月停 服 , 1 在 住 院期 间多次 复 发 , 用 激素 仍 约 有 例 再
有效 。
2 结 果
本 院 2 0 - 0 7年共收治本病 5例 , 中, 3 , 2 , 0 0- 0 2 其 男 例 女 例
年 龄 分别 为 2 、 54 、 86 2 2 、0 4 、6岁 , 病 在春 季 2例 , 发 秋季 3 , 例
先 由孙 丹枫 等 于 1 8 9 3年 报 道 8例 儿童 病 例 ,此 后有 不 少病
2例 白细胞 减少 f .~ .) 1 9 ]1 增高 (0 x 0几) 2 ( 9 3 x 0/ , 例 2 9 L 1 . 1 9 , 5 例 周 围血 可 见 异 型淋 巴细 胞 ( .4 00 ) 5例 血 红 蛋 白下 降 00 ~ . , 5
细 胞 。5例 血 沉 均 增 高 ( 5 9 m/ ) 5 ~ 5 m h 。1例 低 蛋 白血 症 。1 例 AL 6I / 2例 HB A T 6 UL, s g阳性 , 例 肥 达 氏试 验 及血 培 养 各 均 阴 性 。2例 IG 升 高 ( 78 2 . gL , g 2 _~ 83 / ) 1例 补 体 C 3增 高 ( .1mgm1。测 定 2例 细胞 免 疫 均 降低 ( 43 %~ 0 T / 20 / ) T 8 4 %,4
13辅 助 检 查 .
急性 坏 死 性 淋 巴结 炎 ( L 是 一 种病 因 不 明 的非 肿 瘤 AN )
性 淋 巴结肿 大 。临床 以浅 表 淋 巴结肿 大 , 发热 和 白细 胞 减少 为 三 大主征 。 组织 学 以广 泛性 凝 固性 坏 死伴 组织 细胞 反 应性 增 生 , 中性 粒 细胞 浸 润为 特点 【 NL是 1 7 无 1 ] 。A 9 2年 由菊 池首 先描述 。 国外 以 日本 学者 报 道 较 多 , 国 内本 病 临 床 病例 首 在
T = 。5 1 5 。各 例 A 8 11 ~ . ) 2 NA及 L E细 胞 均 阴性 肺 C 1例 示 纵 T
【 键 词 ] 性 ; 死 性 ; 巴 结 炎 ; 床 分 析 关 急 坏 淋 临
【 图分 类 号】 3 . 中 R6 26
【 文献 标识 码1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文章 编 号】1 7 — 7 1 2 1 ) 1 c 一 9 一 2 6 4 4 2 (0 1 1 ( ) 1 1 O
急性 坏 死性 淋 巴结炎 是一 种 非肿 瘤 性 淋 巴结 肿 大 。 床 临
3讨论 31病 因 与 病 理 .
病 初 以发 热 就诊 者 2例 , 热伴 淋 巴结 肿 大 1例 , 淋 巴 结 发 以
肿 大 为 主诉 就诊 者 2例 。
1 症状 与 体征 . 2
全部 患 者 均 有 高 热 , 呈 弛 张 热 , 呈 稽 留热 , 3例 1例 1例
呈 不 规则 热 , 热程 1 至 2个 月不 等 。 周 发热 同时伴 多 汗 , 身 全 倦 怠 , 欲 减退 , 食 体重 下 降 。对 抗生 素 均无 效 。淋 巴结 肿 大 以 颈及颌下为主, 3例 同时 有 轻 、 度肝 脾 肿 大 , 脾 肿 大 者 1 中 仅 例, 出现 斑 丘疹 或 荨 麻 疹 者 3例 , 续 2 7d消退 , 皮 疹 持 ~ 1例 随 发 热高 峰 而 出现 , 体 温下 降而 隐退 。 生全 身 水肿 1 。 随 发 例
初期 治 疗 5例 均 给 予广 谱 抗 生 素 , 均 无 效 ,无 效 率 5例 为 10 0 %。淋 巴活 检 确 诊 后 , 给予 糖皮 质激 素 治疗 ,~ 1 3d后 体 温 降 至正 常 , 后 , 巴结 及 脾大 消 失 , 后 , 项 检查 1周 淋 3周 各 指标恢 复 正 常 。1个月 停 用激 素 , 1 复发 , 用 激 素仍 然 有 例 再 有 效 。有 效率 为 1 0 治 愈率 为 8 %。 0 %, 0
用激 素 , 1例复 发 , 用激 素 仍 然有 效 。 效 率为 1 0 治愈 率为 8 %。结 论 : 有 再 有 0 %, 0 急性 坏 死性 淋 巴结 炎 临床 以浅 表淋 巴结 肿 大 , 热和 白细胞 减少 为 三 大主 征 。 发 急性 坏死 性 淋 巴结 炎是 一 种非 特异 性 免疫 反应 疾 病 , 生素 治疗 无 效 , 抗 糖 皮质 激 素治 疗效 果 好 。
21 1 第 8第 3 0年 1 1 3 1 月 卷 期
医护论 坛
急性 坏死性淋 巴结 炎 5 分析 例
齐 洪 阁 . 岩 高
吉林 省 吉林 市 龙潭 区铁东 医院 , 吉林 吉 林
12 0 3 00
【 要】目的 : 摘 探讨 急性 坏 死性 淋 巴结炎 的 临床 表现 , 断 及 治疗 方法 。 法 : 诊 方 就本 院 5 急性 坏死 性 淋 巴结炎 进 行分 例 析 。结果 : 治疗 1 3d后 患 者体 温 均 降至 正 常 , ~ 1周后 , 巴结 及脾 大 消失 , 淋 3周后 , 各项 检查 指 标恢 复 正 常 。 1个 月停
(4 1 3gL 。2例 骨 髓涂 片 分 别偶 见 原 淋幼 淋 及 原 始免 疫 6 ~ 0 / )
例 报道 。 由于本 病 临床 表现 复 杂特 殊 , 误诊 。 E染色 切 片 , 易 H
低倍 镜 下见 淋 巴结 内散 在 不 规则 的淡 染 区 , 要位 于 副皮 质 主 区或 皮 质 区并 相 连 成 片 。高倍 镜下 见 淡 染 区 内细胞 广 泛 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