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淋巴结炎

合集下载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3例临床病理分析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3例临床病理分析
不 同 阶 段 。 当 有 明 显 的 碎 屑 样 坏 死 时 , 理 医 师 诊 断 的 把 握 病
组 织 细 胞 性 坏 死 性 淋 巴 结 炎 (肌 )9 2年 由 日 本 病 理 } 17 学 家 Kkc 与 F j o iul i f ui t 述 , 『 上 较 为 常 见 的 一 种 独 立 m o描 是 临床 的 非 肿 瘤 性 疾 病 。其 组 织 学 形 态 比 较 复 杂 , 被 误 诊 为 恶 性 易 肿 瘤 或 其 它 疾 病 , 献 报 道 约 有 4 % 误 诊 为 恶 性 淋 巴 瘤 __ 文 0 l 。 我们 在 々柃病 例 中遇 到 1 } 、 3例 , 就 其 临 床 及 病 理 学 特 征 分 现
几 乎 见 不 到 。一 。。
咳嗽等 症状 。实 验室 检查 白细胞 正 常或 降低 , 7例 血 沉 >4 0
11 h , 抗 生 素 或 抗 痨 治 疗 均 无 效 , 用 一 般 支 持 对 症 治 11 ~ 经 1・ 1 仅

本 病 的 诊 断 还 应 与 下 列 疾 病 相 鉴 别 : 传 染 性 单 核 细 胞 ①
84 0 ) 4 20
( 放 军第 1 解 2医 院 病 理 科 , 疆 疏 勒 新
关 键 词 : 巴结 炎 ; 坏 死 型 ; 诊 断 ; 鉴 别 淋
中图分 类号 : 3 . R6 2 6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7 6 2 2 0 ) 507 . 1 10 —82 (0 2 【 —3 70 )
象 , 无 灶 状或 碎 屑 状 坏死 。当病 变 累 及 副皮 质 区 , 灶 中 但 病
析 如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性 较 大 。 在 没 有 找 到 碎 屑 样 坏 死 的 病 例 中 , 断 的 主 要 依 据 诊 是 病 变 为 母 化 的 淋 巴 细 胞 和 增 生 的 组 织 细 胞 占 据 。 组 织 细 胞 是 病 灶 内 的 主要 类 型 , 呈 多 形 性 、 细胞 样 、 月 形 、 可 浆 新 泡

1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护理体会

1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护理体会

病 理 活检 :左 颈 部淋 巴结 ) , 1 c x e x . m, 下见 大 ( 碎 共 . m lm O c 镜 5 5
片坏死, 较多核碎裂 , 组织细胞 、 巴增生 , 淋 未见其他特异性病变 。
免 疫 组 化 : D 0 + ,C + ,D 8 + )C 4 R ( ,MA 别 C 2 ( )L A( )C 6 ( + , D 5 0 +)E 个 ( )Vm( )C 3 +_ , K( ,D1( ,D 0 一 , P 一)特 + , i + ,D (, )C 一)C 5 一)C 3 ( )M O( , 殊 染 色抗 酸染 色 查菌 ( ) 一。 治 疗 : 织 细 胞 坏 死 性 淋 巴结 炎 ( 池 式 病 , iuh)人 院 组 菊 Kkci。
5 殷誉 萌.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 1 手外伤吸毒 患者护理 中的 例
应 用[. 学理论 及 实践 ,04 1 (1 :37 14 . J医 】 2 0 ,7 1 )14~ 3 8
32 建立并遵守临床实 验室 “ . 危急值” 报告制度 , 现关 口前 移 , 实
各科室及 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 启动应急预案。
余步行人本科住 院。患者于2 余月前无 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肢乏 力, 伴肌肉颤动 、 萎缩 , 以远端为甚 , 于外院诊断为 “ 进行性脊肌萎 缩”查体 : 。 左上肢大小鱼际肌、 指间肌及前臂肌 肉萎缩 , 左上肢近 端肌束颤动 , 左上肢远端伸肌肌力为0 , 级 屈肌肌力为0 , 级 左上肢 近端伸肌肌力 为Ⅲ级 , 左上肢近端 屈肌肌力 为 Ⅱ级 , 左上肢肌 张 工作单位 :140 广州 广东省广州市番 禺区中医院针灸科 5 10 收稿 日期 :0 10 — 4 2 1- 6 2
化均正常 ;9痰 培养结果 : () 一次多阴沟肠 杆菌 、 一次肺炎克雷伯 菌, 革兰氏染 色发现革兰 氏阳性球菌 , 血疟原虫未见 ;1 ) (O 人免疫 缺陷病毒抗原抗体测定阴性 ;1 ) 核全套 : (1结 结核杆菌特异性抗 体( P —g ) P D IG 阳性 、 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 (P —g 弱阳性 、 P D IM) 结明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9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9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尔病 、 1例不除外合并结缔组织病。结论 可 自愈 。
本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 诊断依赖 淋 巴结活检 , 治疗 以糖皮质激素 为首选 , 部分病 人
【 关键 词】 组织 细胞坏死死性淋 巴结炎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Cl i a n l ss o 9 c s so it c t e r tzn mp a e i sa d l e a u e r ve i c la a y i f2 a e fh si y i n c o ii g l n o c y h d n t n i r t r e iw Z A i t H NG L — u CHEN iq n
ts hw luoe i i 9 3 pt ns( 12 ), eai ds nt n 4 6 (/ 6 ,e vtde trct dmett nrt E R) et se cp na n3 .% a et 1/ 8 hpt yf ci s . % 9 2 ) l ae r hoyes i na o a s e i c u o 3 e y e i e( S
热 ,4 8 患 者 有 咽 痛 、 嗽 等 , 声 发 现 脾肿 大 者 占 4 . % (/ 5 , 功 能 异 常者 3. % (/ 6) 白 细胞 降低 者 占 3 . % ( 1 4.% 咳 超 67 7 1)肝 46 92 , 93 1/ 2 ) 血 沉 增 快 者 占 5 . % ( 3 1 ) C反 应 蛋 白升 高者 占 6 . % ( 0 1 ) A A 阳性 率 9 1 (/ 1 , 一 B g 阳 性 率 3 3 8, 9 1 1/ 9 , 67 1/ 5 , N . % 1 1 ) 抗 E V IM . % (/ ,6例 患者 接 受 了皮 质激 素 治 疗 ,0例 患 者 自行 缓 解 , 有 l例 出 院后 复 发 而 服 用皮 质 激 素 、 半 年 后 诊 断 为 成 人 斯 提 3 9) l 1 另 1例

杨震分阶段辨治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经验

杨震分阶段辨治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经验

杨震分阶段辨治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经验陈香妮;郝建梅【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2(034)011【总页数】2页(P1607-1608)【关键词】坏死;急性病;淋巴结炎;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杨震【作者】陈香妮;郝建梅【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陕西西安710001;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陕西西安7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2.605.31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属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

主要累及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临床上呈亚急性经过,主要症状为持续高热,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轻度下降,抗生素治疗无效。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多按发病情况分为急性、慢性2类,属中医学颈痈(急性期)、瘰疬(慢性期)范畴。

颈痈出自《素问·病能论》,多因感受风温、风热,肝胃火毒上攻,热痰壅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成。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虽多生于颈旁两侧,但颌下、耳后、颏下亦可发生。

症见颈项部渐之肿赤,灼热疼痛加剧,渐至溃脓,且伴有寒热往来,头项强痛等全身症状。

治以疏风、清热、消肿为主。

可用牛蒡解肌汤,或奇命丹加减,亦可用仙方活命饮加玄参、桔梗、升麻等,外用金黄散围箍。

瘰疬之名始见于《灵枢·寒热病》,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是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

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连贯如串者为瘰疬。

《疮疡经验全书》中对瘰疬的发病部位、临床发展过程及治疗方法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此症手少阳三焦主之。

大抵此经多气少血,因惊忧思虑故生此疾。

”阐明了瘰疬的病因大多由情志不调所致,“初起生于耳下及项间并顺颌下至缺盆,在锁子骨陷隐隐皮肤之内”,明确了瘰疬的发病部位。

书中又指出:此症原不系膏粱之变,因虑劳气郁所致,宜以益气养荣之药治之,其疮自消。

郑某,女,40岁。

2009-11-20初诊。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72例临床分析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72例临床分析
fv r o e ie c l c u t fs K R ,a d h g e c ii e y r g n t n o a t cd An y h e e ,lw rwht el o n ,a t S n ih ra t t o d h d o e ai l ci a i . d lmp vyf o f c
[ 文献标识码 ] A [ O ] 0 36 /.s .0 1 0 7 2 1.4 0 9 D I 1 .99 ji n 10 - 5 .00 0 .0 s 9 本病多发 于学龄期儿 童和青年女性 ,
[ 中图分类号] 6 2 6 R 3 .
[ 摘要】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 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 、 因病 理及诊疗 方法 。方法 回 病
me o sa d te t n fh s o yi e rt i g lmp a e i s M e h d h t d n r ame t it c t n co i n o i c z y h d nt . t o s i e ma ei s o 2 p t ns w t tra f7 ai t i l e h h s o y i n co i n y h d nt e e rfe d a d a ay e . s l Ths o s r ain s o d hsi— it c t e rt i g lmp a e i s w r e we ls d Re u t i e z i i n n s i b e v t h we i o o t e t e mt i glmp a e i sw s s r e y d c if c o l — g d c i r n a d y u g fma ea d w sr - yi n c i n c z y h d n t a u v re h e y i s h o — a e h l e o n i l n d n e l a e n -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辨治体会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辨治体会
维普资讯
陕 西 中医 2 0 0 2年 第 2 卷 第 1 3 o期
… 一 —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59
湿 等 三个 方 面 。 自具 有 特殊 的功能 。 意一 种 功 各 任 能 失 职 均能 患 病 。 老 年 脾虚 , 化 水谷精 微 物 质 若 运 功 能 失 职 导 致 心 肾 阳 虚 , 能 气 化 行 津 , 聚 为 不 津 痰 , 阻心 脉 , 闭 即子病 传 母 , 即胸 痹 冠 心病 发 。 老年 脾 虚不 能 升清 , 水谷 精 微 不能 转 输 至 心肺 , 生 气 化 血 , 养全 身 。 营 导致 土 不生 金 , 咳喘 肺 心病发 。 年 老 脾 虚 , 性受 损 , 喜 燥 恶湿 功 能 紊乱 , 脾 脾 纳运 失 调 ,
心慌 。本 人 接 诊 , 查 : P 1 / 3k a P 6 经 B 9 1 P , 0次 /
半 夏 汤治 其 标 实 的 痰浊 已能 凑效 。通 过上 例 的治
疗举 隅 : 为数 例 脾 虚生 心 病 的典 型代 表 。 年来 此 多
笔 者 在 临床 工 作 中 , 住 老年 脾 虚 生 心病 的病 机 , 抓
病胸 痹 心 痛 的病 机 为 “ 虚 标 实” 本 虚 禀赋 不足 , 本 。
年迈 肾衰 。 脾气 虚弱 , 营血 虚少 引 起 心之 阴 阳气 血
虚 损根 源 于 脾 。标 实 膏梁 厚 味 , 情过 激 , 逸失 七 劳 度 , 受 寒邪 , 瘀生痰产生 之气滞、 瘀、 浊 、 外 壅 血 痰
脉 道 , 气 不通 , 机 不 调 , 经 气 气血 流 行不 畅 。 只要紧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
9 Re e d , to a u A.Fu c in f t e s lnc r ̄ma fe s e V Pe r in n n t s o h pe i c o nta t r
s boa s l e tmyfr rame t f e e e pe i i ui A J u tt p n co e t n v r l c n r s. m l e ot os s n j e
19 9 9.
2 戴朝六 , 许永庆. 脾外 伤分级与外科 治疗 的选择 .中国实用 外
科 杂志 ,04,4 1 )7 1 1 . 20 2 (2 : 1- 3 7
3 乔海 泉 , 洪池 , 文杰 . 姜 代 脾损 伤新分 级 的 意义 . 腹部 外 科 ,
20 ,4 4 :9 —9 . 0 1 1 ( ) 17 18

5 黄元夕 , 徐善勇 , 黄佳蕊 . 脾脏创伤 不同术式的选择 .中 国急
救 医 学 ,0 5 2 ( )4 _4 20 ,5 6 :34 .
直 沿 用 至 今 。 目前 , 多 学 者 认 为 , R 许 D S的 诊 断 标 准 还
6 叶金芳 , 史朝晖, 华积德 , 外伤性脾破裂 3 等. 7例.实用 儿科 临 床杂志 , 0 6 2 ( 1 :7 —7 . 2 0 ,1 1 )6 960 7 夏穗生 . 脾外科畅谈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00,( )5 . 2 0 6 5 :8
加 自体脾 移 植 5例 , 部 分 切 除 1例 , 恢 复 良好 , 明 显 脾 均 无 并 发 症 。 D S多 由 中 央 型 脾 破 裂 或 被 膜 下 脾 破 裂 发 展 所 R
8 蒋登金 , 郭光金 , 坤 , 大网膜 内植入 自体脾组织 与原 位脾 张 等.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例分析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例分析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例分析作者:王淑君刁兆花代迎春车丽新【关键词】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

因反复发热伴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5天入院。

患者入院前先后静点青霉素、头孢噻肟钠等药物但仍发热,入院后查体:T38.9℃,双侧颈部可触及7~8个肿大的淋巴结,局部皮肤不红、皮温正常,直径1~3cm,质中等,弹性好,轻度压痛入院后化验血常规:WBC3.4×109/L,N65.3%,L24.6%,PLT161×109/L。

胸片:肺纹理增粗,心膈未见异常。

肾功、血沉、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生化正常,心肌酶谱: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升高,肝功:ALT轻度升高。

行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骨髓穿刺骨髓象未发现异常。

入院后给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考虑普通淋巴结炎,继续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6天体温一直波动在38℃~39.5℃之间,颈部淋巴结逐渐增大,故转入上一级医院确诊再次行淋巴结穿刺检查确诊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回来后经激素治疗,口服泼尼松30mg/d,逐渐递减为2.5mg/d,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2讨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2phaderitis,Kikuchidisease,HN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肿瘤性淋巴结疾病。

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临床呈亚急性经过,持续性发热,应用抗生素无效,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减少为特点。

由于本病发病率较低且具有自愈性,在临床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容易被误诊。

坏死性淋巴结炎由日本学者滕氏1972年首次报道,发热常为首发症状,起病初多为轻中度发热,常伴随畏寒或寒战,病程极期可有高热。

病因尚不明确,根据前驱症状有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

直到今天,虽然做了E-B病毒、副流感-Ⅲ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HHV-6)、巨细胞病毒等检查,但仍没明确导致本病的特异病毒及血清病毒抗体〔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