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语言
浅析绘画的语言与观念

记得初学绘画时 ,对 “ 印象派” 膜顶 崇拜 ,甚感兴趣 ,常仿其画法 , 久 之 , 面 便 不 自觉 地 流 露 出 “ 习” 画 学 的点 点斑 斑 之痕。 后来 读 了众 多其 他流派 的艺术佳品 ,心头常有所冀 : 要创作 与 “ 象派 ”风 格 截然 不 同 印 的作 品—— 没 有 阳光 的黄 昏、寂 寞 的池塘 、神 秘 的大 地。但 当拿 起 画 笔 创作 时 ,才发 现 自己对 神 秘 的气 氛缺 乏把握 能 力 ,处理静 态 的倒 影 缺 少艺 术 的控 制 ,画 出来 的作 品还 是 带 有 “ 象 派 ” 的 烙 印 , 结 果 常 印 与 希望 背道 而驰 ,一 番 苦 心 皆付 之 东 流。 回想 与思 索 , 自我 意 识 有一 种感 想 :绘 画语 言在 艺术 创 作过 程 中具有强烈 的独立性 。 由此 , 自我开 始 思 考创 作 中常 见 的几 个 问题 :观 念如 何 转换 成 绘 画? 母 题 对 绘 画 语 言 所 构 成 的 影 响 到 底 有 多 大 ? 绘 画 手 段 又 是 否 影 响
出 来 ,如 果 说 画 家 是 因 为 观 念 促 成
他 的作 品表 现 出 自己内心世界 的话 , 不 如 说 他 运 用 了 表 达 这 个 观 念 的 具 体手段——绘 画语言 。 观 念 在 心理 学 上 广义 指 由 一切 认识作 用而产 生的感 觉、 知觉 、 幻觉 、 错 觉 、 想 象 、 概 念 等 的 总 称 。 它 是 认 识 的 结 果 。 观 念 是 受 认 识 作 用 而 产生 的一种心理反应 。对 画家来说 , 是 某种 知 识体 系形成 审 美指 向 ,也 是 画 家 的创作 希 望达 到 的标 点 ,因 此 观念 并 不 等于 绘 画 的本 身。 二语 言 是作 为 人 的思 想 工具 ,借 以表 情 达 意 , 交 流 思 想 。 绘 画 语 言 则 表 现 为构 图、 色彩 、造 型 等 ,对 画 家来 说是实的东西 , 物化的精神 工具。 是 总而 言 之 ,艺术 观念 只 有通 过 具体 的绘 画 语 言 的表达 ,才能 转换 成 物 化的图像以供接受主体 欣赏。因此 , 画 家是 在探 索绘 画 语言 当中确 立 自 己 的 观 念 。 由 此 可 见 , 观 念 与 语 言 之 间有着 从 愿 望到 实现 的过 程。就 绘画而言 ,离开绘 画语言 的所谓 “ 观 念 ” 是 不 可 想 象 的 。 能 否 让 绘 画 传 达 出观念 的意 义 ,正 是创 作 主体 的 审美情 趣 所 决定 。 画家产 生 一 个愿 望 ,或 者 说 一个 观 念 ,只 是开 始 , 要 把 它 转 变成 图像 ,还 要经 过 一个 艰 巨 而 漫长 的摸 索 过程 。 2 为了进一步验 证绘 画语言在 、 艺术 创作 中的独 立 性 ,在 自我 的绘 画创作 里 ,我 以山 石、树 木 作 为创
美术基础第二章 绘画的造型语言

动态速写
风景速写—— 陈清洋
动物速写
思考练习题
1、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线条与造型有哪些相互关系? 3、明暗造型的特点和方法是什么?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二)几何形体——几何形体组合结构造型
(三)静物素描结构造型
第三节 光与明暗
一、明暗的形成与光 明暗的产生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客观反
映,由于光的客观性决定了明暗变化的规律 性。素描造型就是利用这种自然法则,表现 自然的形态,在二度平面的画面上,表现三 度空间的立体感,以求真实性。
二、速写训练的方法
速写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的获得都除过 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速写训练应当遵 循先慢后快,先静后动,先简后繁的原则。
1.先从慢写入手 2.先静后动 3.先简后繁 4.默写记忆 5.与临摹结合
人体速写 ——黄海波
三、速写分类练习 (一)人物动态速写方法要点 (二)风景速写 (三)场景速写 (四)动物速写
《线面结合表现的素描》珂勒惠支
三、 素描的工具材料
素描通常的工具和材料简单,主要有 纸、笔两大类,另外还有一些辅助工具。 其常用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铅笔、炭笔 、 炭精条、木炭条、钢笔、橡皮擦、纸笔、 画纸、画板、画夹等。
四、素描的基本因素 (一)形体的点、线、面 (二)比例与分割 (三)特征与基本形 (四)转折与轮廓 (五)结构与构成 (六)质感和量感
2、成角透视:视角在60°视域内的立方体 上下两个面平行于地面,其他面与画面成一定 角度时产生的透视现象。其主要特征是距画面 最近的是立方体的一个角,有二组边线消失在 左右两个消失点,故又称“二点透视”。
3、倾斜透视:一个立方体不平行于画面, 也不平行于地面,与画面和地面都成倾斜的状 态的透视。
绘画的艺术语言教案

绘画的艺术语言教案时间:90分钟年级:中学高中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了解绘画的基本艺术语言和特点。
2. 掌握艺术语言的运用,能够通过绘画表达个人想法和情感。
3. 提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绘画作品图片或实物样本。
2. 白板、彩色板书笔。
3. 绘画工具和材料: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板、纸张等。
4. 学生绘画作品集,用于展示和讲解。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幅绘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2.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询问他们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记录学生的回答,并在白板上写下关键词。
步骤二:介绍艺术语言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解释艺术语言是艺术家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和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如何通过色彩、线条、形状、质感等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通过示例作品或学生绘画作品,讲解绘画中常用的艺术语言,如明暗对比、透视、色彩运用等。
步骤三:分组练习(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幅绘画主题或观察一个绘画作品。
2. 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来表达主题或解读观察到的作品。
3.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想法和情感。
步骤四:展示与分享(20分钟)1.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向全班分享他们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讨论,加深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艺术语言的运用能力。
步骤五:总结回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艺术语言和技巧。
2. 学生可以口头回答或书面总结。
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肯定和反馈,鼓励他们在绘画中更加自信和创造。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和分析各种绘画作品,扩展对艺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
绘画的艺术语言

绘画的艺术语言
1、写实的绘画语言。
这是绘画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朴素自然地再现生活和传达思想、感情。
五代黄筌的珍禽花鸟画就是典型的写实语言,以形写神,情趣动人。
2、夸张的绘画语言。
在表现画家的独特感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理想或幻想时,它具有特殊的功能。
如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就是运用这种明显夸张的绘画语言,表现营养不良的流浪儿童:头发稀少竟成“三毛”。
在我国民间传统绘画中描写妖魔鬼怪总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而描绘古代美女却是“凤眼”、“柳眉”、“樱桃小口”。
3、象征的(即曲折隐喻的)绘画语言。
它不从正面去表现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物体和思想、情感,而是拐弯抹角地,有时甚至是借用其他抽象隐喻的东西去表达。
这三种表现方法各具特色,运用得当有助于塑造更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从而使绘画作品的内涵得到深化。
反之,则会使其失去自身的价值。
绘画艺术常识

图4-9 对自然色彩的采集
图4-10 对自然色彩的再创造
LOGO
一、中国民歌
第8 页
(五)材料和肌理
不同的绘画种类所使用的物质材料也不尽相同。 肌理在绘画中通常是指笔触,具体表现为画作表面的纹理,如起伏、平滑、粗糙、精细的 程度。例如,油画多采用轻匀柔润的笔法,并在表面涂一层稀薄的颜料,给人一种细腻、柔和 的视觉效果(图4-11)。而漆画除了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外,还添加了金银铅锡及蛋壳、贝 壳、石片等材料,这些独特的材料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肌理质感(图4-12)。
LOGO
一、绘画的艺术语言
(一)形体——点、线、形
第4 页
在绘画中,形比点、线更能突显具体 的物象。千变万化的形可分为有机形和几 何形。有机形是大自然中形态的基本存在 方式,它柔和、轻松,没有规律,并富有 曲线美(图4-3);而几何形则给人理性、 冷漠之感,充满抽象意味和时尚气息(图 4-4)。
图4-3 有机形使绘 图4-4 抽象的几何形使
图4-8国民歌
第7 页
(四)色彩
色彩是绘画中最富感染力的艺术表现语言,它不仅能逼真地表现出物象的形状、体积、质 感和量感,而且能细腻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不同色彩会给人冷暖、远近、轻重、虚实、 厚薄、软硬、动静等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绘画中的色彩并不仅仅完全照搬客观自然,也可 以是依据客观物象进行的再创造(图4-9、图4-10)。
LOGO
二、绘画的分类
第 12 页
(一)按照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划分
5.素描
素描又称单色画。广义上指的是以任意一种材料作单色的描绘,狭义指用 铅笔、钢笔、木炭笔等在纸上绘出形象(图4-17)。它一般是画家的写生之作, 即面对人物或风景描绘而成,是一种带有研习性的绘画基础训练作品。有时也 指画家构思大幅创作的草图。
浅析绘画的艺术语言

浅析绘画的艺术语言作者:唐兴娣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3期摘要:绘画是造型艺术之一种,它运用笔、墨、刷、刀、颜料等物质材料,并运用线条、色彩、形体语言、明暗、笔触、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既是艺术中的一种,也是美术中的一种,有时还专指美术。
关键词:绘画;艺术;语言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9-0048-01作为静态艺术,绘画只能选择过去与未来凝聚的瞬间一刻,而不像舞蹈、戏剧、小说那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示动作、事件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狄德罗指出:“画家的笔只有一个顷刻:他不能同时画两个顷刻,也不能同时画两个动作。
”莱辛也指出:绘画“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这一特征要求画家在创作时,要善于捕捉能显示事物发展前因后果的形象,把过去与未来凝聚在某一时刻的画面上,从而达到由点到面、静中寓动、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以激起观赏者丰富的想像,获得更多的美感享受。
因此,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具体来说,绘画的独特语言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线条线条是绘画艺术用以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基本语汇。
无论是东方绘画还是西方绘画,都以线条为造型的基本语汇,即使现代“先锋艺术”或“前卫艺术”中的抽象画派,尽管抽象到不见物象的程度,但也必须有线条的存在。
所以达.芬奇说:“绘画科学首先是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由面规定着的形体。
”在点、线、面、体中,线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明确指出:“线是绘画的主角。
”我国绘画更是线的艺术,现代著名画家潘天寿也明确指出:“画者,划也。
即以线为界,而成其画也。
”历来的中国画,都是线条画,中国画中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干湿、刚柔、肥瘦、轻重、缓急、曲直、畅涩……都各尽其妙,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内涵。
中国画的线条描法也十分丰富,共有18种之多,其中主要有游丝描、柳叶描、琴弦描、枣核描、橄榄描等。
绘画语言构成ppt课件

.
43
同时对比
两种刺激物对视觉同时作用时产生同时对 比。
红色在绿色背景中就显得浓艳;红绿并 置使各自性格分外显明。
同样一个灰色图形,在黑背景中显得亮 些,在白色背景中显得暗些
对比效应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 定的面积与它的背景环境两者的关系。
竖长方形给人以高耸、伟大的感觉;
等腰三角形给人以向上指向的感觉;
上述这类“形”,由于底边是水平线,因此都 有稳定感。底边长于他边越大,稳定感也越强, 反之亦然。
如果将上述的图形斜放,角朝下,则给人以不 稳定感。
.
23
直线构成的角,有向外冲引的 力感和指向感。横置、斜置的 锐角三角形似箭头,有向前冲 的感觉。多角形给人以放射和 紧张的感觉
.
38
4. 视觉后象
所谓"视觉后象"指的是光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在短暂 的时间内仍然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这种现象叫做视 觉后象。例如,注视发光的灯泡片刻,关灯后视觉中 依然保存着短暂时间的灯丝的亮光。
移动着的“点”、“线”对眼睛的暂时作用,使我们 产生“线”、“面”的感觉。
绘画构图利用视觉后象,作为表现物象动感和方位移 动的手段
.
24
.
25
中西方的形
几千年来,人类绘画由模仿再现对象,追求与物象 “形”的逼真肖似,逐步发展到重在表现,即“妙在 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 语)。中国写意画中的“形”也与现实生活中的物象 的“形”相距甚远了。
西方绘画也由写实地再现对象,追求形似逼真,逐步 发展到19世纪末油画的“写意画”,20世纪初又走向 另一个极端,抛弃具象到抽象,破坏客观物象“形” 的完美性而变异,抛弃现实对象为无对象的主观的抽 象造形,构图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美术经典名人语录精选

美术经典名人语录关于美术经典名人语录精选1、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
——博巴2、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
——苏轼3、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
——清·方薰4、笨拙的艺术家永远载别人的眼镜。
——罗丹5、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
——博巴6、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
——石涛7、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
——米开朗基罗8、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明·徐谓9、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
——王原祁10、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11、谁想献身绘画,谁首先就得通晓语言。
——马蒂斯12、说起一生对于美术的爱,其实仍然萌芽在小学。
——三毛13、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
——石涛1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张躁15、我欠你的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
——塞尚16、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
——雷诺兹17、许多艺术家的失败,仅仅是他们只接受一种画法,而指责其他所有的画法。
必须研究一切画法,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因为你将不会跟着某一个艺术家跑。
——博巴18、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
——毕加索19、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唐·张彦远20、在油画的后面,跳动着画家的脉膊,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
——里尔夫21、战斗场面和绘画,都要在远处观看。
——英国22、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冈察洛夫23、绘画有两种:一种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
——康定斯基24、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
——齐白石25、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
——朗费罗26、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
宏观取大势,微观取实质——郭熙27、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一绘画的语言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绘画的语言和绘画的表现方法。
首先出示运用不同语言表现的绘画作品,让同学比较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
以问题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分别用对比的方法讲解绘画的语言。
绘画的语言包括很多,本课重点讲解线条、明暗、色彩语言。
在了解绘画语言的基础上,讲解艺术家运用这些语言创造了不同的绘画作品,包括写实性绘画、表现性绘画、抽象性绘画。
最后,出示不同的绘画作品,请同学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
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语言中的线条语言、明暗语言、色彩语言;了解这些语言在绘画中的作用。
2.了解艺术家运用这些绘画语言创造出不同表现方法的绘画作品,包括写实性绘画作品、表现性绘画作品、抽象性绘画作品。
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段。
教学重点
艺术语言(线条语言、色彩语言、明暗语言)和绘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绘画语言和绘画的表现方法分析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