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

意见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杭政函[2006]140号

【发布部门】杭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09.30

【实施日期】2006.09.30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废止264件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

(杭政函〔2006〕14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都市农业建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按照《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通知》(市委〔2006〕15号)的总体要求,现就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是提升都市农业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各级

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2003〕3号)精神,大力建设都市农业,农业布局明显优化,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城市、平原、山区三大农业圈层的格局基本形成,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8%;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组织运行等五大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加工流通相对滞后、农民组织化和服务社会化程度不够高等制约因素。必须以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都市农业建设,不断提升杭州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二)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是建设新农村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就是要培育一批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规模生产为条件,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高效生态建设为目标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人才、科技、信息、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有效衔接和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整合提升品牌,强化竞争优势,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二、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总体目标

(三)总体要求。坚持比较优势差异化发展、产加销结合产业化发展、打造品牌规模化发展、生产生态并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深化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专业村建设的基础上,连点成线,扩线成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确保杭州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主要目标。从2006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围绕茶叶、花卉苗木、水产、畜

牧、蔬菜、竹业、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粮油和休闲观光等12类产业,重点建设50条左右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

--规模集聚。产业带面积(不含畜牧和休闲观光)扩大到570万亩,占全市10类产业总面积的50%;50条产业带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90亿元,占全市12类产业总产值的65%以上。产业带内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其中鲜活类农产品加工率达到20%以上)。

--产业延伸。围绕产业带建设,全市新培育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200个,累计超过400个。在产业带内扶持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贮藏加工流通企业(市场)100个。新培育县级以上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园(点)100家和“农家乐”特色旅游专业村100个。

--服务优化。在产业带内扶持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农村经纪组织、科技服务组织等)100个。

--品牌提升。在产业带内创建市级以上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100个。

三、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内容布局

(五)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主要内容。着力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和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重点是以生产、生态、服务、产业化带动四种能力的建设。

--生产能力建设。以提升农业生产整体水平为目标,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推广优良种子种苗及其配套技术;扩大规模,促进优势产业的集聚;开展农业示范园区、种子种苗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

--生态能力建设。以保持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按照生态农业的模式发展生产,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养殖小区,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创建无公害农产

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发展节约型农业,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基地,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立体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实施“沃土工程”,推广肥药双控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