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

合集下载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中国教育史部分)真题试卷(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中国教育史部分)真题试卷(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中国教育史部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简答题6. 名词解释简答题1.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正确答案:朱熹酷爱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

朱熹主要从三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不要颠倒;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安排读书计划,切实遵守;最后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读书必须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应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

(3)虚心涵泳。

虚心指读书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体会书中的意思,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

涵泳指读书时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上,要见之于具体行动。

(5)着紧用力。

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发愤忘食,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备发,决不放松,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

读书的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

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它的局限性在于所提倡读的书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读书法主要强调怎样读书,不重视书本与实际知识的结合。

朱子读书法在当今社会,对于学生读书、教师治学和指导学生学习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很重要的现代意义。

主要归纳为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学以致道式的知与行,虚心修为好和勤奋持衡的道德观与学习观三个部分。

第一,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

朱熹的“熟读精思”教育思想反映了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教学原则中“启发诱导”的方法,朱熹认为,所谓熟读,就是把书读到滚瓜烂熟的地步;所谓精思,就是要反复思考,琢磨涵义。

这样就能对书本上的知识做到从开始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深层的理性认识。

各高校中国哲学专业考研真题集

各高校中国哲学专业考研真题集

各高校中国哲学专业考研真题集2010年北师大中哲考研试题一、简释题1.契据(忠恕)之道2.《性恶》3.顿悟成佛4.性三品5.性日生日成6.崇有论7.《孟子字义疏证》8. 法、术、势9.《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0.冯友兰二、论述题1.试比较孔子的“天命观”和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区别2.试述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思想3.试述评儒家的“民本”思想在现代意义上的理解2010年复旦中国哲学史真题中国哲学史(150分)第一部分是加标点。

一段是《庄子•齐物论》中“有始也者……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另一段忘了。

(10分)第二部分是给出命题或作品,让你写作者。

15个,15分。

略。

第三部分是古文翻成白话(15分)。

第一个是“和实生物”的那段。

第二个是老子“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第三个是张载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其聚齐散,变化之客形尔。

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第四部分是名解,8选6,30分。

分别是(不按顺序):民胞物与、道器、文中子、絜矩、泰州学派、理一分殊、正始之音、三表法。

第五部分是简答。

(7选5不按顺序。

40分)1.解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理解龚自珍的“我气造天地”的哲学涵义。

3.解释“知行两字原是说一个工夫”。

4.董仲舒用“人副天数”想说明什么?5.朱熹对“无极而太极”的解释是?6.解释孟子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第六部分是论述题,3选2,40分。

1.孔子“仁”的特点是?它与“礼”的关系如何?2.魏晋玄学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与老庄哲学的异同。

3.二程关于“天理”的思想有哪些?并论述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影响、作用。

复旦大学2009年中国哲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1、龟长于蛇(6分)2、天官(6分)3、一念三千(6)4、朴(6分)5、辟(6分)6、十六字心决(10分)7、得意忘言(10分)8、质测(10分)9、致良知(10分)10、以物观物(10)11、仁政(10分)12、一(10分)二、标点与翻译(25分)何叔平注老子初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日若斯人也可以语天人之际也因此所注道德二经三、论述题民胞吾与的意义(25分)名校考研中国哲学史试题(95~01)汇总分析中国哲学史: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97)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98)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00)《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99)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99)《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1)《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论述1】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名解2】葛洪(复旦97);业报轮回(**98);相竞以器(**99);《论六家要旨》(复旦97);独化(**98);二谛(吉大00);贵无(吉大00);止观(复旦97);实相(复旦97);不真空(**97);性三品(吉大00)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南开00);言尽意论(南开00/01);形质神用(南开00);人副天数(**00);唯识无境(**00);《坛经》(北师大01);《封建论》(北师大01);天不变道亦不变(厦大01);一物两体(厦大01、浙大01);阿赖耶(**01);天人感应(浙大99);六相圆融(浙大01);自生而必体有(**01)【简答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98)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什么是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00)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有哪基本内容(浙大00)范缜的《神灭论》对形神关系说作出了哪些新贡献(浙大00)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01)《神灭论》的理论贡献(南开01)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厦大01)慧远的“真如法性”说(厦大01)竺道生对禅宗的影响(厦大99)【论述2】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无神论思想。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致良知2.以吏为师3.实科中学4.学科课程5.发现学习6.要素主义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2.简述颜元的六斋及实学教育内容。

3.简述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的三个过程。

4.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当代价值。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论述《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及对教育民主化的影响。

2.论述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发展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3.论述课程内容组织中“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的关系。

4.论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致良知答:致良知是由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

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理”存在于“心”中,“心即理”;“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

“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

“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不会泯灭。

然而,“良知”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

2.以吏为师答:以吏为师是秦代的教育制度,源自于法家的教育主张。

“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

“以吏为师”即由国君直接掌控法律大权,主持制定律令,让全体官吏都去做施行法制教育的教师,教民学法。

3.实科中学答:实科中学是近代德、俄等欧洲国家实施实科教育的一种普通学校类型,为了适应工商业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创办。

华东师范大学(2010-2017)(1)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0-2017)(1)考研真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 致良知2. 以吏为师3. 实科中学4. 学科课程5. 发现学习6. 要素主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 简述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过程。

3. 简述颜元“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

4. 简述朱子读书法和当代价值。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 《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内容及对教育民主性意义。

2. 论述课程内容组织做好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的关系。

3. 论述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发展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4. 论述有意义学习实质和条件。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苏湖教法2.班级授课制3.中体西用4.自由七艺5.绅士教育6. 双轨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建构理论对学习的作用。

2.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现代价值。

3.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

4.简述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评述要素主义。

2.试述课程内容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试述班集体的培养方法。

4.元认知视角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策略。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师说2.三舍法3.生计教育4.设计教学法5.有意义学习6.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2.简述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3.简述《学记》中“善喻”的教育意义。

4.简述德育过程中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的观点及其影响。

2.博比特和泰勒的比较。

3.根据创造力的心理结构,说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措施。

4.教师素养及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的转化。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贝尔-兰开斯特制2.城市学校3.自我效能感4.有意义学习5.现代教育制度6.德育过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

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初试试题
业务课名称: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简答
1.异化劳动四重性规定及联系
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一直贯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请结合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谈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3.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批判和阐释。

二、论述
1.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三、料析
(四段关于分工的材料,具体内容缺失)
问题:
1.指出文献来源,阐述材料的核心观点。

2.谈谈马克思的分工思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怎样的启示。

华东师大中哲(857)考研真题

华东师大中哲(857)考研真题

中哲(2018年)一、名词解释(10个题,每题6分)1.丹鼎派(《周易参同契》)2.四法界(华严宗)3.智慧说三篇(冯契)4.克己复礼(孔子)5.以名举实(后墨)6.知行合一(王阳明)7.解蔽(荀子)8.经权之辩(孟子)9.两层存有论(牟宗三)10.心统性情(朱子)二、标点、翻译、评析(2个题,每题15分)1.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尧、舜、禹相传之密旨也。

夫人自有生而梏于形体之私,则固不能无人必矣。

然而心有得于天地之正,则又不能无道心矣。

日用之间,二者并行,迭为胜负,而一身之是非得失,天下之治乱安危,莫不系焉。

是以欲其择之精,而不使人心得以杂乎道心;欲其守之一,而不使天理得以流于人欲。

则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而于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朱子《晦庵集·答陈同甫书》)2.郭店楚简《五行》,原著不详。

三、论述(2个题,每题30分)1、评述戴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2、老子“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中哲(2017年)一、名词解释(10个题,每题5分)1.非命(墨子)2.法术势(韩非)3.离坚白(公孙龙)4.独化(郭象)5.复性书(李翱)6.一念三千(天台宗)7.民胞物与(张载)8.《群己权界论》(严复译穆勒《论自由》)9.能-式(金岳霖)10.意之所在即是物(王阳明)二、标点、翻译、评析(2个题,每题25分)1.物無非彼,物無非是。

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

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說也。

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

故曰:莫若以明。

《莊子·齊物論》2.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华东师范大学97-07马哲

华东师范大学97-07马哲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200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概念题(8*5=40)1,物质性 2,形而上学 3,社会阶层 4,经济结构 5,社会进步二,简述题(15*4=60)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为什么说评价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区别?4,如何理解"人们自己创作自己的历史”?三,论述题(25*2=50)1,什么是社会改革及其作用?联系当前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改革意义的看法2,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上报告的主体是什么?试用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缺少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名词解释(8分一个)1、世界观的理论形态2、上层建筑3、矛盾4、认识的种系发生5、代价二、简答题(15分一个)1、简述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2、简述社会有机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3、否定性的辩证关系与实践观的关系。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25分一个)1、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谈谈当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2、2009年1月,国务院采取整顿网络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用历史唯物主义主义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行为的看法。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9-24 14:42有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考研真题吗团队的补充 2011-09-24 19:40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问研究生入学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概念题(每题8分,共4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2、实践的特征3、新事物4、必然性和偶然性5、人的本质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为什么说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2、解释“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主观世界。

2010-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真题

2010-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双轨制3.京师同文馆4.活教育5.骑士教育6.《莫雷尔法案》二、简答: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实用性。

2.何谓发展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遵循发展性教育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3.举例说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三、论述:1.试分析学校转型性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养。

2.阅一下材料,分析和评论其中的教育思想: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3.试述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世界教育实践的影响。

4.结合学习实例,论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6题x 5分)1.教育先行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终身教育4.教师专业性发展5.最近发展区6.先行组织者二、简答(4题x 10分)1.活动课程特点2.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三、论述(4题x 20分)1.针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探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2.评述朱熹《师说》中的教师观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4.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题x 6分)1.教育制度2.综合课程3.六艺教育4.产婆术5.绅士教育6.1922年新学制二、简答题(4题x 10分)1.教学模式的结构2. 举例说明道德教育的社会学习模式3. 教师的专业素养4.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三、分析论述题1.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述评2.试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3.试论五四时期新文化思想对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2.试论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201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试卷一.名词解释(30分)1.教育目的2.分支型学制3.课程方案4.教学评价5.人文主义教育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40分)1. 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2. 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3. 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实践队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4.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三.论述题(80分)1. 结构主义教育评述2. 试论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3. 试以白鹿洞书院揭示,分析我国书院教育的宗旨、特点与意义4. 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014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一、 1.贝尔-兰开斯特制一、 2.城市学校一、 3.自我效能感一、 4.有意义学习一、 5.现代教育制度一、 6.德育过程二、简答题1. 简述《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3.评述《国防教育法》4. 简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以及培养班集体的方法三、论述题1.以张之洞《劝学篇》为例,评价“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2.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应用3.课程内容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4.针对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论述如何推进教师发展不同阶段上的成长2015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6题x 5分)1、师说2、三舍法3、生计教育4、设计教学法5、有意义学习6、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4题x 10分)1、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