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对免疫功能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疫 和减 轻 迟 发 型 超 敏 反 应 。 活 血 化 瘀 药 红 花 中 的 红 花 黄 彦 素也 可 使 抗 体 产 生 减 少 。
4
中药 对 细 胞 因子 的 影 响 中 药 可 通 过 激 活 网状 内 皮 系 统 , 生 多 种 细 胞 因 子 ( 诱 如
以接 触 性 超 敏 反 应 、 腺 和 脾 脏 的 脏 器 系 数 、 液 中 T 胸 血 淋 巴亚 群 ( D 、 D ) 主 要 观 察 指 标 , 究 麻 黄 不 同 提 C4 C8 为 研 取 物 对 细 胞 免 疫 的 抑 制 作 用 , 现 所 分 离 的 麻 黄 一 9 5能减 发 90 轻 二 硝基 氯 苯 所 致 的小 鼠耳 廓 肿 胀 , 胸 腺 萎 缩 , 善 二 硝 基 使 改 氯苯 所 致 的血 液 中 C 4 C 8 D / D 的失 调 , 而认 为 麻 黄 一90 从 95 对小 鼠 的细 胞 免疫 有 抑 制 作 用 。
l
馋
"_ x - r
此 有关 。 பைடு நூலகம்
太
曹 丽等 将 从 中 药 黄 芪 等 植 物 中 提 取 分 离 多 糖 、 皂 甙 和黄 酮等 有效 成分 进行 配 伍 , 成 纯 中药 制 剂 黄 草 素 , 组 发 现 黄 草 素 可 明 显 增 强 小 鼠 、 淋 巴 细 胞 增 殖 活 性 , 对 鸡 并 小 鼠 I 2的产 生 也 有 明显 的 促 进 作 用 。 药 理 实 验 证 明 , L一 黄
胞 的 活性 。
等 7 ] 由藿 香 、 术 、 柏 、 膏 按 1 1 1 1 苍 黄 石 : : : 英 1 将 中 药 复 方 I(
中药制剂对免疫功能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制剂对免疫功能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刘春发胡建新屈新辉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28期[摘要] 本综述为给中药免疫促进研究课题提供广泛背景资料,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收集资料,采用传统综述描述性方法,从中药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固有免疫细胞、红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免疫器官、抗肿瘤作用及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行论述,并探讨了中药免疫促进调节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中药免疫促进应用前景,表明中药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促进作用,且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免疫促进;中药;综述[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0(a)-0027-07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组织、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等组成,能识别并清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化学因子,从而维护内环境的稳定。
人类许多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克罗恩病、肾病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风湿类风湿、恶性肿瘤、艾滋病等都认为与免疫紊乱有关。
传统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主要与正虚邪盛有关,正虚则抵抗力差与免疫低下密切相关,中医采用扶正祛邪治疗法则,取得良好疗效。
中草药来源广,不良反应少,医药学者在中草药调节免疫功能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发现不少补益类和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本文就中药免疫促进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中药对免疫细胞的促进作用1.1 中药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促进作用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T细胞在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经增殖、分化,形成功能特异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和细胞毒性T细胞亚群。
一类辅助性T细胞亚群辅助迟发型过敏反应、细胞毒T细胞成熟、巨噬细胞活化、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和抗病毒、抗细胞内病原体感染等,另一类辅助性T细胞亚群辅助抗体产生,Ⅰ型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抗细胞外病原体及寄生虫感染等。
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题目: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摘要: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中药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并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的应用发展提供支持。
1. 研究问题及背景1.1 研究问题中药如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发挥治疗作用?1.2 研究背景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和维持内部稳态的重要系统。
中药因其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然而,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
通过研究中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了解中药的药效机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案方法2.1 研究对象选择选取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进行研究,评估各种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2.2 中药筛选与制备通过文献调查、传统知识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筛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
采用标准化制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2.3 免疫学指标测定检测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包括免疫细胞的计数、免疫因子的检测以及细胞活性的测定。
使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相关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2.4 机制探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究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等对基因表达及蛋白质水平进行分析,以揭示中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路径。
3.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并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对研究结果进行呈现,以直观展示实验结果。
4.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免疫系统,如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调控免疫因子的产生等。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不同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中药的成分和用药方法有关。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药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的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助于发掘新的中药资源。
木麻黄树皮对免疫系统的增强作用研究

木麻黄树皮对免疫系统的增强作用研究木麻黄树(Mahuang)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树皮被广泛用作传统草药。
在各种中药配方中,木麻黄树皮被认为具有免疫系统的增强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木麻黄树皮对免疫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它的真实效果。
木麻黄树皮一直被用于中药制剂中,尤其是在抗感染和提高免疫功能方面。
一项研究发现,木麻黄树皮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强人体的天然免疫功能。
这意味着木麻黄树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感染和疾病。
木麻黄树皮的增强免疫功能主要是通过增加人体的白细胞数量来实现的。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识别和消灭病原体,从而保护我们的健康。
研究表明,木麻黄树皮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白细胞,并使它们更加活跃和敏感。
此外,木麻黄树皮还含有多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能够帮助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免疫细胞免受损害并提高其功能。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感染和损伤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当炎症反应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时,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木麻黄树皮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帮助平衡免疫反应,从而改善免疫功能。
除了增强免疫功能外,木麻黄树皮还被发现具有抗病毒作用。
研究显示,木麻黄树皮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这意味着木麻黄树皮有望成为开发抗病毒药物的潜在来源。
尽管木麻黄树皮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更多的研究需要进行,以进一步了解木麻黄树皮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作用途径。
此外,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基于动物模型或细胞实验,对于人体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木麻黄树皮作为中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尽管木麻黄树皮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不适和副作用。
特别是那些患有心脏疾病、高血压、甲亢等疾病的人,应避免使用木麻黄树皮。
总结起来,木麻黄树皮对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通过刺激白细胞产生和增加抗氧化活性,木麻黄树皮可以帮助增强人体的天然免疫功能。
中药对免疫力的调节作用研究

中药对免疫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免疫力是人体抵抗疾病的重要力量,维持人体健康和促进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
本文将从中药对免疫力调节的机制、具体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中药对免疫力调节的机制中药调节免疫力的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等方面。
具体而言,中药可以通过激活和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其杀伤肿瘤细胞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同时,中药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调节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平衡免疫系统的效果。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抗炎反应和免疫炎症反应来调节免疫力。
中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同时,中药还可以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平衡,降低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展。
二、具体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1. 黄芪:黄芪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损伤。
2.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补品,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人参能够增加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并能改善免疫细胞的功能。
3. 枸杞子:枸杞子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免疫增强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调节免疫炎症反应。
4. 丹参:丹参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减轻免疫炎症损伤,并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
三、中药在免疫力调节中的应用前景中药在免疫力调节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免疫力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药疗法正逐渐受到全球的关注。
中药具有资源丰富、制备工艺成熟、复方搭配灵活等优势,可根据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进行个体化调配,提高免疫调节的效果。
同时,中药还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特点,使其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
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人参、茯苓和白术组成。
它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补气益气、健脾化湿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肺结核等疾病。
本文将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对治疗肺结核具有一定的疗效。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等。
参苓白术散中的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健脾的作用,可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力。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肺的功效,可改善体内湿气的状况。
白术有健脾运湿、益气养血的作用,对于痰湿阻滞、体虚气短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多个方面的调理作用,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参苓白术散对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疾病的重要保护机制,而肺结核是一种免疫反应失调引起的疾病。
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人参中的人参皂苷被证实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茯苓中的茯苓多糖被发现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活化。
白术中的白术酸则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应激的作用,可以降低机体免疫系统被病原菌侵袭时产生的炎症反应,减轻免疫系统负担。
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肺结核的能力。
参苓白术散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使用。
它可以通过补气、健脾、化湿的作用,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它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病原菌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参苓白术散作为中药复方制剂,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用药。
目前对于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和免疫机制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中药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研究

中药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研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侵袭的重要防线,它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免疫系统功能调节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中药在疾病防治中的潜力提供参考。
一、中药对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作用中药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被发现具有多种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成分。
例如,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的监控能力,减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此外,黄芪、人参等中药也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系统功能调节中,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免疫效应、调节免疫平衡等作用。
二、中药对免疫相关疾病的调节作用免疫相关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疾病等。
中药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例如,白芍、甘草等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此外,中药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状态,抑制机体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三、中药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与免疫细胞密切相关。
中药通过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例如,黄芪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增强免疫效应。
此外,中药中的多糖类成分还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对病原体或损伤细胞的识别能力,提高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
四、中药与免疫系统信号通路的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与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密切相关。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干扰免疫系统信号通路来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
例如,中药中的某些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反应;还有一些化合物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信号通路,增强免疫效应。
这些中药对免疫系统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为免疫功能的恢复和平衡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五、中药与免疫增强的综合治疗策略中药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策略。
玉屏风颗粒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玉屏风颗粒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张丛敏,魏金铠,朱晓静,李彩霞,张 雯,许 敏,田会敏(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1000)[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免疫药理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0.20.025[中图分类号] R282.7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0)20-2274-04[通信作者] 魏金铠,E -mail :weijinkai@ [基金项目] 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18ZF004) 玉屏风颗粒为一种已上市的中药制剂,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出于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是“益气固表,祛风御邪”的经典名方,包括黄芪、炒白术、防风,属于补益剂。
目前玉屏风颗粒以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甲甙作为质量控制标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法(HPLC -M)分析11个批次玉屏风颗粒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玉屏风颗粒不同批次的指纹图谱相似度相当高,在254nm 下共有14个共有指纹峰,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的RSD 没有显著变化[1]。
药理研究表明,玉屏风颗粒中黄芩含有黄芩苷、抗内毒素、黄芩素、甾醇类等成分,能提高吞噬细胞能力,长期使用黄芪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2]。
白术含有维生素A、能促进肠壁吸收,减轻胃黏膜损伤,增强吞噬细胞能力,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能抗疲劳、抗氧化[3],能抗痉挛,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4]。
防风能提高疼痛阀值,抗病原微生物,解热。
玉屏风颗粒诸药合用,发挥有效的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作用。
笔者现将玉屏风颗粒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为玉屏风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发展与传承中医药理论知识。
1 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淋巴细胞是人体内的主要细胞之一,其增殖和分化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基础。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淋巴细胞的功能。
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为T 细胞,CD4+和CD8+细胞的百分比表示T 辅助细胞和T 细胞毒性细胞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a w i d e r a n g e o f b a c k g r o u n d d a t a f o r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f o r i m mu n e p r o mo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s u b j e c t .
【 中图分 类号】 R 2 8 5 . 5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1 6 7 3 - 7 2 1 0 ( 2 0 1 3 ) 1 O ( a ) - 0 0 2 7 - 0 7
Re s e a r c h p r og r e s s o f Chi n e s e me d i c i ne f o r pr o mo t i ng i mmu ne f u nc t i o n
L I U C h u n f a ' HUJ i a n x i n 。 Q UX i n h u i ’
1 .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Na n c h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Na n c h a n g 3 3 0 0 0 6 ,C h i n a ;2 . D e p a a me n t o f P h a r ma c y ,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i a l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Na n c h a n g 3 3 0 0 0 6 ,C h i n a ;3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o g y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i a l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Ne u r o l o g y o f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0 6 , C h i n a
d a t a a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t h e C h i n e s e B i o me d i c a l L i t e r a t u r e Da t a b a s e ,C NKI ,P u b me d d a t a b a s e s . De s c r i p t i v e me t h o d o f t r a d i —
中 国 医 药 导
述 ・
中药制 剂对免疫功 能促进 作用 的研究进展
刘春 发 胡 建新 屈新 辉 。
1 . 南 昌大 学 医学 院 , 江西南 昌
3 3 0 0 0 6 ; 2 . 江 西 省 人 民 医 院药 剂 科 , 江西南 昌 3 3 0 0 0 6 ; 3 . 江 西 省 人 民 医 院神 经 内科
江西省神经病学研究所 , 江西南 昌 3 3 0 0 0 6
【 摘 要】 本 综 述 为 给 中药 免 疫 促 进 研 究 课 题 提 供 广 泛 背 景 资 料 , 从 中 国 生 物 医学 文献 数 据 库 、 中 国知 网 、 P u b m e d数 据 库
收集资料 , 采用 传统综述描 述性方法 , 从 中 药 对 T淋 巴 细 胞 、 B淋巴细胞 、 固有 免 疫 细 胞 、 红 细胞 、 骨髓造血 干细胞 、 抗 体、 补体 、 细 胞 因子 、 免疫器 官 、 抗肿瘤作 用及对神经一 内分泌一 免疫 网络等方 面的促进作 用进行论 述 , 并 探 讨 了 中 药 免 疫促进调节 研究现状 、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中药 免 疫 促 进 应 用 前 景 , 表 明中药对特异 性免疫 和非特异性 免疫均有促 进作用 , 且 有 双 向免 疫 调 节 作 用 . 应用前景广 阔。 【 关键词】 免疫促进 ; 中药 ; 综 述
a s p e c t s f o T l y mp h o c y t e ,B l y mp h o c y t e ,i n n a t e i mmu n e c e l l s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s , b o n e ma r r o w s t e m c e l l , a n t i b o d y , c o mp l e me n t , c y t o k i n e s ,i mmu n e o r g a n ,a n t i - t u mo r e f e c t a n d n e r v e — e n d o c i r n e — i mmu n e n e t wo r k .Mo r e v e r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or f i mmu n e p r o mo t i o n a n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or f i mmu n e p r o mo t i o n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w h i c h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 a s e f f e c t s or f s p e c i i f c i mmu n e p r o mo t i o n ,n o n - s p e c i i f c i m— mu n e p r o mo t i o n , 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i mmu n o mo d u l a t o r y . I t h a s b r o a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
t i o n a l o v e r v i e w i S u s e d . a r e v i e w o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f o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B e s e me d i c i n e or f i mmu n e p r o mo t i o n i S ma d e f r o m